- 相關推薦
發達國家對國有經濟管理的經驗借鑒
發達國家對國有經濟管理的經驗借鑒國有經濟作為與國家所有權相聯系的經濟范疇,并非為社會主義制度所獨有,而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西方發達國家國有經濟產生的客觀基礎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總結各國政府管理和調控國有企業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國目前正在深入進行的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組織形式與經營機制的改革,無疑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發達國家國有經濟的地位與發展現狀
眾所周知,西方發達國家實行的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二戰”以后,出于醫治戰爭創傷、振興經濟、維持穩定的需要,許多發達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積極推進“國有化”運動,通過直接投資興辦、購買或沒收以及國家持股參與等形式建立國有企業,從而形成了各個國家規模大小不等、管理方式各異的國有經濟體系。據世界銀行統計,到80年代初,國有企業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已達10%,占全球總資本的份額則為35%(注:引自世界銀行:《1986年世界發展報告》。)。
國有經濟在西方各國中的規模與比重雖然并不占優勢,但發揮著其它經濟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1)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能源、鋼鐵等基礎工業和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這些產業和部門所具有的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期長以及較大的投資風險等特點,因而要求國家承擔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責任。在這些領域中,國有經濟通常具有相當高的集中度。以鐵路、電力和郵政三個部門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為例,美國分別為25%、25%、75%;德國和意大利為100%、75%、100%;英國和法國則全部為100%(注:引自《中外管理》1997.10,第41頁。)。(2)維持對戰略部門的控制,增強國際競爭能力。戰略產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或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先導部門,為了更好地體現政府的戰略意圖,對于一些“自然壟斷”性戰略部門,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國有企業壟斷體制,以限制外國資本的進入;而在一些競爭特性較強的戰略部門,當其受到外資控制和壟斷的威脅時,國家又會通過對該領域中某些處于不利競爭地位的私營企業進行國有化改造,以增強其與外國企業競爭的能力。如面對美、日兩國電子產品的大舉進攻,法國政府曾于80年代初對電子產業實行了大規模的國有化,并在5年內籌集了200億美元用于開發新的電子技術,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國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3)緩解社會矛盾,穩定經濟運行。緩解社會矛盾是西方發達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國有企業必須執行并體現國家的政策導向,它不僅不能像私人企業那樣隨意解雇工人,而且還要不斷增加工人的工資,吸收工人參股和管理企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資關系,穩定了社會局勢。此外,西方發達國家還通過國有化的方式,購買由于經濟危機或產業結構升級而陷入生存困難的私營企業,并對其進行整頓和改造;或者通過國有金融機構對其進行“輸血”,幫助其擺脫困境恢復正常運營。(4)調節國民經濟,承擔特殊社會職能。如國有金融企業、主導性工業企業、環保工業和國防工業企業等。這部分企業經常擔負著宏觀調節、推行國家經濟和社會政策、保證國家安全以及實現發展目標的職能。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掀起了一股“非國有化”的潮流。非國有
[1] [2] [3] [4]
【發達國家對國有經濟管理的經驗借鑒】相關文章: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切實推進循環經濟04-27
借鑒森林發達國家經驗對國有林業企業管理機制進行必要改革04-26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調整新疆農業保護政策04-28
發達國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經驗及借鑒04-28
國外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經驗借鑒04-27
西方發達國家擴大內需的經驗及其借鑒04-26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 發展我國中小企業04-27
發達國家城市化借鑒04-30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 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04-30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用稅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