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管理碩士管理學輔導:控制
公共事業管理控制是指按照公共事業管理的計劃標準衡量計劃的完成情況并糾正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計劃指標實現的過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共管理碩士管理學輔導:控制,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控制
第一節 控制的含義與類型
一、控制的含義
控制是要確保組織的所有活動與組織的目標和計劃相一致,從而使得活動更加有效的管理活動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控制職能具有垂直性和強制性的特點 控制的功能:
1、對組織環境的變化作出迅速反應
2、協調組織行為
3、提供修改計劃的依據
所謂控制,就是按照計劃標準衡量計劃的完成情況和糾正計劃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計劃目標的實現,或適當修改計劃,使計劃更加適合于實際情況。
控制是監視各項活動,保證組織計劃與實際運行狀況動態適應的管理職能。
控制工作就是按照計劃標準衡量計劃的完成情況和糾正計劃執行的偏差,以確保計劃目標的實現,或適當修改計劃,使計劃更加適合于實際情況。
在現代管理活動中,管理控制工作的目標主要有兩個:
(1)限制偏差的累積。
一般來說,工作中出現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小的偏差失誤在較長時 間里會積累放大并最終對計劃的正常實施造成威脅。因此管理控制應當能夠及時地獲取偏差信息。
(2)、適應環境的變化
制定出目標到目標實現前,總是需要相當一段時 間。在這段時 間,組織內部的條件和外部環境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需要構建有效的控制系統幫助管理人員預測和把握這些變化,并對由此帶來的機會和威脅作出反應。
管理控制的特點都有哪些?
1、管理控制具有整體性。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管理控制是組織全體成員的職責,二是控制的對象是組織的各方面;
2、管理控制具有動態性;標準、方法不能固定不變,應動態,提高適應性及有效性;
3、管理控制是作為人的控制并有人來控制:首先是對人的控制,要靠人來完成執行;
4、管理控制是提高職工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僅是監督,更重要的是指導和幫助。
除了目的性這一突出的特點外,管理控制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管理控制具有整體性
(2)管理控制具有動態性
(3)管理控制是對人的控制并由人執行控制
(4)管理控制是提高職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控制的類型
(一)事前控制、現場(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2、現場(過程)控制
3、事后控制
(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
1、間接控制。所謂間接控制是通過建立控制系統對被控制對象進行的控制。缺點是滯后性。
2、直接控制。直接控制是相對于間接控制而言的,它通過提高主管人員的素質來進行控制工作。
(三)任務控制、管理控制和戰略控制
任務控制也稱為運營控制,主要是針對基層生產作業和其他業務活動進行的。
管理控制是一種財務控制,即利用財務數據來觀測組織的活動狀況,以此考核各成員單位的工作成績,控制其運行行為。
戰備控制是對戰略計劃實現程度的控制。
三、有效控制的要求
(一)適時控制
(二)適度控制
1、防止過度控制或控制不足
2、全局統籌,突出重點
3、適度控制是要求控制具有經濟上的合理性
(三)客觀控制
(四)彈性控制
控制的類型:根據控制獲取的方式和時點的不同而將管理控制劃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三類:
前饋控制是在工作正式開始前對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偏差進行預測和估計并采取防范措施,將可能的偏差消除于產生之前。
簡述前饋控制的優點及其困難
答:前饋控制的優點有:
由于在工作開始之前進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對已鑄成的差錯無能為力的弊端。
由于是在工作開始之前針對某項計劃行動所依賴的條件進行控制,不是針對具體人員,因而不易造成對立面的沖突,易于被職工接受并付諸實施。
前饋控制的困難在于:需要及時和準確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員充分了解前饋控制因素與計劃工作的影響關系。
一、預先控制:
工作開始前對偏差進行預測和估計,并防范(如規章制度的制定)
1、優點:
1)可防患于未然;
2)適用于一切領域所有工作;
3)針對條件的控制,不對人,易于被接受并實施;
2、缺點:
1)大量準確信息;
2)對過程了解;
3)及時了解新情況及問題;
在工作正在進行中所施與的控制,叫現場控制,也稱為同步控制或同期控制。
簡述現場控制及其類型。
答:在工作正在進行的過程中進行控制,叫做現場控制。它有監督和指導兩項職能。
監督是指按照預定的標準檢查正在進行的工作,以保證目標的實現。
指導是指管理者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根據自己的經驗指導下屬改進工作,或與下屬共同商討矯正偏差的措施以便使工作人員能夠正確地完成所規定的任務。
二、現場控制:
工作進行中(管理者親臨現場)主要職能:監督:按預定標準檢查;指導:據自己經驗指導,或共同商討解決;
優點:有指導職能,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缺點:1)受管理者時 間、精力、業務水平的制約;2)現場控制的應用范圍較短;2、易形成心理上的對立;
因此不可能成為日常性的控制辦法,只能是其他方法補充。
簡述現場控制的弊端。
答:1)容易受到管理者時 間、精力、業務水平的制約。
2)應用范圍較窄。
3)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間形成對立。
反饋控制是在工作結束或行為發生之后進行的控制,故常稱為事后控制。
(傳統的控制方法多屬于事后控制!)
三、事后控制:
工作結束之后進行的控制(不合格產品進行修理)注意力集中于結果上,矯正今后活動。
優點:總結規律,為進一步實施創造條件,實現良性循環,提高效率;
最大弊端:實施措施前,偏差已產生。
有效的控制工作一般由三個方面的工作組成:
(1)建立控制標準
(2)衡量偏差信息
(3)采取矯正措施
控制工作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控制標準:是前提,依據和尺度;
2、偏差信息:與標準要求偏離的信息,是工作的重要環節;
3、矯正措施:據信息分析原因,采取行動;目的:糾正偏差,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從邏輯關系上說,制定計劃本身實際上構成控制過程的第一步。但由于計劃相對來說都比較概要,不可能對組織運行的各方面都制定出非常具體的工作標準。一般來說,計劃目標并不可能直接地用作控制的標準。因此,需要將制定專門的控制標準作為管理控制過程的開始。
四、有效控制的原則
為了使控制工作做的更加切實有效,這里對管理控制中一般需要注意的幾條原則概括如下:
1、控制應該同計劃與組織相適應
2、控制應該突出重點,強調例外
3、控制應該具有靈活性、及時性和經濟性的特點
4、控制過程中應避免出現目標扭曲的問題
5、控制工作應注意培養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控制應該同計劃與組織相適應:
1、 不同計劃不同特點:
控制所需信息各不相同;
2、控制應當反映組織結構類型和狀況,并有健全的組織結構來保證;
控制必須由健全的組織結構來保證的含義是什么?
答:1)渠道暢通:要能在組織中將反映實際情況和工作狀態的信息迅速地上傳下達,保證聯絡渠道的暢通。
2)責權分明:要做到責權分明,使組織結構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能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二)、控制應當突出重點,強調例外:
1、控制要突出重點:
不可能面面俱到,找出最能反映體現成果的關鍵因素控制;
2、控制應強調例外:
1)、著重于意外:可集中精力解決問題;
2)、對例外的重視程度:不僅依大小而定,要考慮實際情況;
3)、必須與關鍵問題結合起來;
(三)、控制應具有靈活性、及時性和經濟性的特點:
1、靈活性:控制系統能適應主客觀的變化,持續地發揮作用,與計劃一同變動;
2、及時性:要注意信息收集和傳遞必須及時,才能及時糾偏,否則不起作用,甚至消極作用
3、堅持適度性,注意成本:投入也大未必導致計劃更順利地實施是;
四、控制應具有客觀性,精確性和具體性的特點:客觀性只是實事求是,精確性指信息無誤,具體性指盡量具體說明;
五、控制工作應注重培養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能力:
控制工作注重培養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哪些好處
優點:
1)、有助于發揮職工積極性及創造性;
2)、減輕管理人員負擔;減少企業控制費用的支出
3)、有助于提高控制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這并不意味對職工放任自流,工作目標應服從于總體目標,并有助于其實現。
第二節 控制的標準及制定方法
一、標準及其形式
二、制定控制標準依據的原則
1、反映計劃要求的原則
2、控制關鍵點原則
3、體現控制趨勢的原則
4、組織適宜性原則
5、控制的例外原則
三、控制標準的制定方法
1、確定控制對象
(1)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預期和對發展趨勢的把握
(2)資源投入
(3)員工的活動
2、選擇控制重點
3、制定標準的方法
(1)統計方法
(2)經驗評估法
(3)工程標準法
公共管理碩士管理學輔導:控制
一、控制的概念
定義
控制是指管理者為了保證實際工作與計劃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標準,對組織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和調節的管理活動。它貫穿于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是確保組織目標實現的關鍵職能之一。
重要性
適應環境變化:外部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如市場需求的波動、政策法規的調整等。通過控制,組織能夠及時察覺這些變化,并對自身的活動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條件。例如,一家制造企業通過市場調研發現消費者對產品環保性能的要求提高,便及時調整生產工藝,控制產品的環保指標,以滿足市場需求。
限制偏差積累:在組織的運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工作可能會偏離計劃。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偏差,它們就會積累起來,最終導致組織目標無法實現。控制可以及時發現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糾正,避免偏差的擴大化。比如,在項目管理中,如果發現項目進度出現輕微延誤,通過控制機制及時調整資源分配或工作計劃,就能防止延誤進一步加劇。
提升組織效率:控制有助于優化組織內部的資源配置和工作流程。通過對工作績效的評估和分析,管理者可以識別出效率低下的環節,并采取改進措施。例如,通過對行政部門工作流程的控制,發現某些審批環節繁瑣導致效率低下,就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二、控制的類型
前饋控制
概念:前饋控制是一種預防性控制,它發生在實際工作開始之前。管理者通過觀察情況、收集信息、預測趨勢,提前采取措施以預防問題的發生。
舉例:學校在開學前,根據以往的招生情況、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這就是一種前饋控制,它可以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資源不足或課程安排不合理等問題。再如,企業在進行新產品研發時,提前對市場需求、技術可行性和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調研和分析,制定研發策略,防止研發方向出現偏差。
優點: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問題的發生;由于在工作開始前就采取了措施,能夠減少事后控制的成本和損失。
缺點:需要準確的信息和預測能力,如果預測不準確,可能會導致控制措施無效。而且,前饋控制設計較為復雜,需要考慮多種因素。
同期控制
概念:同期控制也稱為現場控制或過程控制,是在工作進行過程中進行的控制。管理者通過現場監督、指導和糾正員工的工作行為,確保工作按照計劃進行。
舉例:生產車間的主管在生產線上巡視,及時發現工人操作不規范的問題并當場糾正;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助手根據手術的進展情況及時提供所需的器械和藥品,這些都是同期控制的例子。
優點: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糾正,使工作能夠在正確的軌道上繼續進行;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因為他們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指導。
缺點:容易受到管理者時間、精力和業務能力的限制。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或者對問題的判斷不準確,可能會導致控制效果不佳。而且,現場控制可能會對員工產生較大的壓力,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反饋控制
概念:反饋控制是在工作完成之后進行的控制。管理者通過對工作結果的評估,將實際績效與計劃目標進行比較,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然后采取措施改進未來的工作。
舉例:企業在季度末對銷售業績進行評估,發現銷售額未達到預期目標。通過分析銷售數據、市場反饋和銷售團隊的工作情況,找出銷售不佳的原因,如產品定價過高、促銷活動不足或銷售渠道不暢等,然后在下個季度調整銷售策略。
優點:為管理者提供了關于計劃執行效果的真實信息,有助于他們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未來的計劃和工作方法;可以通過對過去工作的評價,激勵員工在未來的工作中提高績效。
缺點:反饋控制是事后控制,在發現問題時,損失可能已經造成。而且,由于結果已經產生,可能會導致員工對反饋信息不夠重視,認為已經無法改變過去的情況。
三、控制的過程
確立標準
定義:標準是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是控制的基礎。標準可以是定量的,如產品的產量、質量指標、成本預算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服務質量、工作態度等。
制定方法:可以根據組織的目標、計劃和以往的經驗來制定標準。例如,一家餐飲企業根據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和行業平均水平,制定了服務質量標準,包括服務員的響應時間、菜品的上菜速度、顧客投訴率等指標。同時,還可以參考同行業的最佳實踐、國家或行業的法規標準來制定標準。
衡量績效
定義:衡量績效就是按照確立的標準,對實際工作成果進行檢查和評估。這可以通過收集數據、觀察員工工作行為、檢查產品或服務質量等方式來實現。
方法: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統計報表、問卷調查、實地觀察、抽樣檢查等。例如,為了衡量生產部門的績效,可以通過查看生產報表中的產量、次品率等數據,同時實地觀察生產現場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秩序。
比較分析
定義:將實際績效與標準進行比較,找出偏差。偏差可能是正偏差,即實際績效超過標準;也可能是負偏差,即實際績效低于標準。
分析原因:偏差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市場需求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可能是內部因素,如員工技能不足、管理不善、設備故障等。通過深入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才能為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提供依據。
糾正偏差
定義:根據偏差產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糾正偏差。糾正措施可以包括調整計劃、改進工作流程、培訓員工、更換設備等。
注意事項:在采取糾正措施時,要確保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要考慮措施對組織其他方面的影響,避免引發新的問題。例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而更換新的生產設備,需要考慮設備的成本、操作人員的培訓、對生產進度的影響等因素。
四、有效控制的原則
適時控制原則
含義:控制應當及時進行,在問題剛剛出現或者還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時候就采取措施。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夠及時獲取信息,對組織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應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適時控制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例如,企業通過實時的銷售數據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銷售異常情況,如某個地區的銷售額突然下降,管理者可以馬上進行調查并采取措施,如調整促銷策略或加強銷售團隊的管理。
適度控制原則
含義:控制的范圍、程度和頻度要恰到好處。控制過度會束縛員工的手腳,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控制不足則無法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應用:管理者需要根據組織的性質、規模、業務特點等因素來確定合適的控制程度。例如,對于創新型的高科技企業,在研發環節可能需要給予員工較大的自主權,控制程度相對較低,以鼓勵創新;而對于生產制造企業,在生產質量和安全方面則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
客觀控制原則
含義:控制應當基于客觀的標準和事實,避免主觀隨意性。標準要明確、具體、可衡量,評估工作成果要以客觀數據和實際情況為依據。
應用:在績效評估中,采用客觀的績效指標,如員工的工作完成量、產品質量合格率等,而不是憑借管理者的主觀印象來評價員工的工作。同時,在收集和分析數據時,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彈性控制原則
含義:控制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適應組織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控制標準和控制措施能夠及時調整。
應用:例如,在面對突發的市場需求變化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時,企業的生產計劃和控制措施需要及時調整。原本按照正常市場需求制定的生產計劃可能需要根據實際訂單情況進行縮減或擴大,同時質量控制標準也可能需要根據原材料供應的變化而靈活調整。
【公共管理碩士管理學輔導:控制】相關文章:
2011公共管理碩士復習:控制篇知識點下04-26
公共管理學作業104-30
公共管理學的讀書筆記08-12
關于公共管理學的讀書筆記08-31
公共事業管理學期論文05-05
公共管理碩士論文致謝詞范文10-02
公共事業管理學生英語簡歷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