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考研報名情況統計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4考研報名情況統計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2024考研報名情況統計
據央視新聞11月22日報道,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舉行。
據統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近日,教育部會同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召開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考試安全工作。會議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嚴格保密管理,強化全程監控,全力保障試卷安全。堅持嚴格規范,加強入場檢查,強化考中監考、巡考,全力維護考場秩序。堅持齊抓共管,集中開展打擊考試作弊等專項行動,全力治理考試環境。堅持防范為先,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完善應急預案,全力做好應急處突。教育引導考生自覺抵制舞弊行為,暢通考生申訴渠道,全力優化考生服務。
他們為什么不考研?
“我到底要不要考研?”半月談記者采訪時,不少大學生正陷入“考研”和“就業”的兩難抉擇。
不少學生說,在入學之初便有了讀研打算,但看到一些“過來人”研究生畢業后依舊面臨找工作難,心里就開始打起了退堂鼓。“為了保險起見,我一邊投簡歷,一邊復習考研。”山東大學文學院一名學生說,“當然,能找到工作就不讀研了。”
對于另外一些學生來說,選擇不考研則是因為擔心考不上。一位東部地區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三學生說:“前兩年接二連三的網課,我感覺學的知識不牢固,即便考了可能也考不上。”
還有一部分學生正奔波在考公務員的路上。“現在一心考公的學生越來越多。”河北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專職輔導員王艷紅介紹,除了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畢業生中,考公的占比甚至更高,他們許多人參加了從國考到省考再到事業單位考試。
還有一些學生則選擇先就業再讀研。“我沒想過畢業就考研,而是先找工作。畢竟以后還能在職讀研,這樣可以更加從容,何樂而不為?”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大四學生小王告訴半月談記者,身邊“先就業,有機會再考研”的同學不在少數,“工作后,還可以繼續上MPA、MBA等,周末上課,有雙證,工作和學歷提升兩不誤”。
半月談記者在某二手平臺搜索發現,有不少用戶正低價轉賣考研復習材料,有的人復習書籍甚至未拆封,有的人在轉賣介紹上寫著“找到工作了,低價出考研資料”。在這些售賣復習資料的頁面下,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接好運”“求工作”。
卷學歷,不香了?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大學畢業生數量連續創下新高,于是一部分人開始“卷學歷”,一紙研究生文憑,承載著遠超實際的職業期待。尤其近幾年,不少學生“隨大流”加入考研隊伍,考研失利后選擇“二戰”“三戰”的考生也不少。
然而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重慶一所高校新聞學專業的研究生小何告訴半月談記者,大學畢業時,身邊不少同學都沒有考上研,無奈之下只能參加工作。作為考上研的“佼佼者”,研究生將畢業的他投了30多份簡歷,卻沒有一家單位回復。2023年12月初,小何報了一家公務員考試輔導班,全身心準備公務員考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從未來的一段時間來看,考研人數將會是一個波動的狀態。多種因素都可能影響到考研人數,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大家對就業的預期。考研的優勢到底有多大?它的效價有多高?這都是影響到未來大學生是否選擇繼續讀研的因素。
近幾年,一些大學學生宿舍資源緊張,對部分研究生不安排住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讀研成本,也讓部分打算讀研的學生對未來的讀研花費感到擔憂。“如果在一線城市讀研,房租那么貴,交了房租后,恐怕只能天天啃饅頭了。”一位學生說。
“我每年的學費要5萬元,加上在上海租房的費用,讀研兩年花了快20萬元,還不知道工作多久能賺回來。”一位在上海讀研的學生說,“投入這么大,收獲卻不多,實踐經驗也少。”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祁靜認為,“卷學歷”只是過程,能就業才是終點。“與其‘卷學歷’,不如去工作中積累經驗。”
當然,仍有不少大學生認為,讀研是找到好工作的必需項。“研究生擴招提升了社會對學生學歷的預期,許多單位在招聘時會不自覺地提高學歷門檻。”貴州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研究生小張說。
【考研報名情況統計】相關文章:
考研報名指南04-26
考研報名指南04-25
考研報名流程04-26
考研報名條件及流程01-13
考研報名擇校的六大標準04-26
考研報名判斷網報已成功的標志是什么08-10
2023年考研報名在陜考生選擇報考點須知12-23
考研專業解析:數學與應用數學vs統計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