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推薦文檔列表

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

時間:2021-10-30 18:24:30 經驗故事 我要投稿

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

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我的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這不是謙虛,是有點兒心虛。

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

我是國家計劃內招生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在實際工作中,我感覺不到自己這個碩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雖然學校給我們制訂的培養目標是本專業內的高級人才。

回想起研究生期間的學習,有很多遺憾。

一周的課上下來,感覺又回到本科時代

在讀研之前,我對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滿懷憧憬:即將就讀的學校和學科在國內很有名氣,擁有一流的專家學者隊伍;研究生的學習非常自由,我可以大量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拓展知識結構;可以徹底擺脫記筆記、背筆記、考筆記那種學習模式的折磨,和討厭的考試、分數說拜拜。

一開學,拿到培養計劃,我就暈了。

3年里,我要修滿58個學分,這期間,有1個學期要實習,最后一年要做論文、找工作,也就是說,大部分學分要在1年半的時間里修完,這就意味著我的時間幾乎要全部用在上課上。更不可思議的是,這50多個學分幾乎都是必修課。我們的課程由公共課、學科基礎課、方向專業課和方向選修課4部分組成,前3部分是必修,而所謂的選修課,也是限制選修,必須得學。

對這樣的培養計劃,導師們也意見很大,認為課程太多,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讀書、做研究。

第一門課是公共課,我以為老師會布置一些書目,大家回來自己讀書。一上課,原來還是老師講、學生記的老套路。看著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下面的同學低著頭匆匆記錄,我感覺又回到了本科時代。

我開始懷疑讀研到底有什么價值

對專業課,我也深深失望。

首先,專業課課程設置和本科大量重復,沒有拉開差距,連課程的名稱都差不多。本科學的是中國新聞史,現在叫新聞史研究;本科時叫新聞編輯學,現在叫新聞編輯學研究。雖然后面加了“研究”,但內容沒有多少差別,只不過細化了些。比如,新聞攝影研究,老師講的還是照相機的結構、成像原理、感光片的種類這些基礎知識;中國新聞史研究,老師居然從新聞的起源講起。且不說我這種專業出身的,就是那些跨專業學習的同學經過入學考試,對這些內容也已經爛熟于胸。

其次,授課內容陳舊、老化,和社會現實沒什么關系。當此新聞傳播業的巨變時代,相當一部分課程老師們還在重復那些講了幾十年的東西。新聞評論學研究,關注的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些政論家和他們的作品,時代背景、作品風格、寫作特點、主題思想不厭其煩。梁啟超的評論確實寫得漂亮,我們應該有了解,可是花大量的時間去總結、記憶他的作品有什么特點、是什么風格,有多大的實際價值呢?更何況,這些知識在新聞史的課堂上,在任何一本研究梁啟超的著作上都有論述。新聞評論和時代是緊密聯系的,為什么我們不去研究一下當代新聞評論新的發展趨勢和其承擔的功能呢?

第三,現在連中小學都提倡研究性學習,我們的大多數課卻還是以老師講授為主。有一門課主要是介紹名記者和他們的報道作品,按說,完全可以讓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記者進行研究,然后把心得和成果介紹給同學,再一起研討,既鍛煉大家的科研能力,又有思維的碰撞和交流。可是,這門課的教授方式還是老師介紹、同學記錄,考試考筆記。

到了第二學期,逃課的同學越來越多。大家各忙各的,出國派時間全用在考托考G上,實踐派整天忙著在外面兼職打工,既鍛煉實踐能力,又解決生活費用。少數立志搞學術研究的同學,精力也沒有放在課堂上,而是轉移到了圖書館。

和導師的交流主要在飯桌上

雖說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導師在研究生的培養中還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可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從導師那里得到切實的指導呢?且不說導師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如何,導師有沒有時間和學生交流探討都成問題。

我的大學同學曉寒在讀研究生的3年里,和導師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逢年過節在飯桌上進行的。曉寒的導師帶了一群研究生,自己又有行政職務,根本就無暇顧及每個學生。有時候在外面遇見學生,拍著學生的肩膀連聲說“你好,你好”,卻叫不上名字來。

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認真嚴謹的導師,還不時抽查我的讀書筆記,或是要我匯報生活和學習情況。不過,他老人家也經常感慨,“哎!事情太多了,沒有多少時間管你,主要靠你自己學。想當年,我帶你大師兄時,每兩個星期就要談一次話。”最近,打電話問候導師,導師抱怨說,他現在帶的學生比我那時多了一倍,“到畢業的時候,連每個人的論文認真看一遍的時間都不夠”。

按照培養計劃,每個學年我們都要寫一篇學年論文,這是培養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可據我所知,我們班有一半同學的學年論文都不了了之。我恰好當時幫老師做了兩個課題,最后就當做了學年論文。

一個星期能完成一篇碩士論文

我一位師姐關于第四媒體的碩士論文被答辯委員評價甚高。你知道她用多長時間寫的嗎?一個星期。她一直忙著聯系出國,哪有時間專注于論文,她是在網上找的資料,“再找一個巧妙的角度,把材料組織好。”

這位師姐說,答辯委員都是我導師親自請的,能為難我嗎?她還說,“他們都不太了解因特網”。

我對師姐的話半信半疑,直到自己走過一遍之后,才知道,碩士論文,真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兒。

到了研三,大家忙著出國、忙著找工作,論文只能湊合。在校圖書館,我查閱了不少學長的論文,有的水平真不敢恭維,簡直就是資料的堆砌,有些連錯別字都沒有改過來。盡管如此,絕大部分論文都能順利通過。沒有哪位導師會卡自己的學生,論文的評閱人和答辯委員一般都由導師選定,答辯時,答辯委員們也會提一些問題、挑一些毛病,但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同意授予某某同學碩士學位”。在外面等候的導師也就進來表示感謝,然后大家共赴學生準備好的宴席,皆大歡喜。

說實話,我們也想好好做一篇論文,畢竟是對自己3年研究生生活的總結,可確實身不由己。我的論文著手比較早,開始也下了一些工夫。研三暑假一開學,我就天天泡在圖書館里查資料,也做了一些調研。但一個半月之后,隨著校園招聘會的開張,我就踏上了求職路,論文只好暫時放下。12月份,在導師的催促下,草草列了一個提綱,做了開題報告,但元旦前后正是招聘高峰,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應付大大小小的招聘考試上,論文再次擱置。春節之后,工作還沒有著落,只好一邊參加各種考試,一邊寫論文,直到4月中旬才把論文初稿交上去。這在我們班還算是比較早的,有位同學5月份才動筆,論文的質量可想而知。

回想我的研究生生活,要說一點收獲都沒有也不客觀,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還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認為和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距離很遠。我有自知之明,反正我不是什么高級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