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考研政治考前預測: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1.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方法論同世界觀是統一的。哲學既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恩格斯總結哲學發展特別是近代哲學發展的歷史事實,并吸取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有關思想,第一次明確提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其二,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又可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的,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與哲學基本問題相一致,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心主義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則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其關鍵就在于,它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正確地解決了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我在內的人與世界的關系,從而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形成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
4.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
(1)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的含義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從無限多樣的物質現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從哲學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本質規定。
哲學物質概念與自然科學關于具體的物質形態和物質結構的概念之間共性與個性的關系。20世紀初,列寧對物質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學的規定:“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列寧是從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上來把握物質的。物質范疇是對物質世界多樣性和統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學概括。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識之外,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2)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的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
第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第二,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
第三,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第四,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5.意識的起源和本質
(1)意識的起源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意識從其起源來看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作為一種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由一切物質所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再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最終發展為人類的意識。
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歷史的產物。社會實踐特別是勞動在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勞動為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客觀需要和可能,在人們的勞動和交往中形成的語言促進了意識的發展。
(2)意識的本質
意識從其本質來看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但又不是物質本身,意識是特殊的物質——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
6.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和時間、空間
(1)物質與運動
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恩格斯說:“運動,就它被理解為存在方式,被理解為物質的固有屬性這一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囊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起直到思維。”運動是標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范疇。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2)運動與靜止
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
(3)物質運動離不開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與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證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
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
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
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沒有離開物質運動的“純粹”時間和空間,也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7.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第一,人類社會依賴于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人和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在人類社會產生以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還要以自然界為基礎。離開了自然界,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便無法進行,脫離一定的自然環境的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性的活動。僅僅停留在意識或思想的范圍內,人類是無法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
第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生產關系是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系。
8.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綜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內的整個世界,其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本質問題的一個基本原理。這一原理的內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其二,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即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而不是某種“始基”的物體。其三,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而不是單一的無差別的統一。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包括意識現象,歸根到底都是物質的表現形態或物質的屬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發展、變化和過程都是物質運動的具體表現,其原因在物質世界自身。正如列寧所說:“除了運動的物質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沒有。”
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其理論意義在于,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則都是以此為根據和前提的,從而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世界觀。其實踐意義在于,它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是從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
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吸取了哲學史上關于實踐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確地闡明了實踐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這一實踐觀不僅揭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而且闡明了實踐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觀的基礎。
1.實踐的本質含義、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實踐的本質含義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2)實踐的基本特征
①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②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的能動性
③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3)實踐的基本形式
①生產勞動實踐,也就是處理人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活動,即物質生產活動。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實踐活動的根本前提。
②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即人們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系的活動,在階級社會主要表現為階級斗爭的實踐。
【考研政治考前預測:物質世界和實踐】相關文章:
2015考研政治:物質世界和實踐命題點04-29
2015考研政治物質世界和實踐命題點04-29
考研政治復習 物質世界和實踐八大命題點04-30
考研政治復習:物質世界和實踐八大命題點04-29
2015考研政治馬原 考前終極預測04-29
考研政治復習 物質觀和意識觀復習要點04-29
2014考研政治馬原要點:實踐和認識04-28
2016考研政治考點預測:領悟人生真諦05-02
2016考研政治知識點解讀:物質觀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