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創業成功案例
90后女生創業成功案例1
我的下一個夢想是每年能在湖南捐建一所希望小學,再就是希望讓自己的餐飲店上市長沙80后女孩陳朗31日在拍攝《我的中國夢》時,談起了自己的夢想。 外形小巧文靜,一身隨意的休閑裝,眼前的陳朗看起來就像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但就是這樣一個鄰家女孩,用面粉生意開始微創業,6年里連續開辦了7家餐飲店,成立了自己的餐飲連鎖公司。
今年29歲的陳朗出生在湖南長沙縣的農村,因家境貧寒,中專畢業后就參加了工作。談及此事,陳朗就后悔學得太少,所以最大的夢想就是在賺到錢后,每年能在湖南貧困的地方捐建希望小學。
陳朗表示,將來每年會撥出一部分公司收入加上員工自愿捐款,用來興建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地區的學生。6年來,陳朗一直在為夢想而奮斗。我書讀得少,不想再讓孩子們沒有書讀,希望給他們圓一個lsquo讀書夢rsquo。
出于對學習的渴望,多年來,陳朗共參加了200余場講座,花費近200萬元,包括前往澳大利亞和印度。培訓中,陳朗的創業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回家后,她一邊打理門店一邊學習。從經營到管理,從做人到待物,學習改變命運,陳朗一步步走過來。通過培訓學習,彌補一些沒上大學的遺憾。陳朗說。
目前,陳朗的事業走向鼎盛。她也被《我的中國夢》欄目組邀請講述自己的夢想,以及追逐夢想路上的實際行動,拍攝完成后將在湖南衛視循環播出。
面對鏡頭,陳朗顯得羞澀。她表示,將會繼續參加培訓和講座,并把連鎖餐飲逐步推向國內其他城市,用賺來的錢成就自己的中國夢!
90后女生創業成功案例2
女研究生畢業擺攤賣烤腦花 稱心理有落差
又到一年畢業季,此時,大多數同學除了忙于準備畢業論文答辯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將從重慶工商大學文新學院畢業的研三女生焦昱緯卻一點也不慌張,這個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謀劃好了未來—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陽市,擺攤賣重慶烤腦花。
求職不順她找到商機
前不久,洛陽一家美食機構舉辦洛陽最好吃的美食的評選,經過眾多吃貨投票,霸道烤腦花成為洛陽“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店老板焦昱緯自己也沒想到,讀了研究生,會從事這一行業,原計劃準備畢業后從事廣告工作的她,現在打算將烤腦花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天晚上8點到11點,她都會和男朋友趙思一起在洛陽市澗西區牡丹廣場南街酒吧外的一個5平方米的小攤賣烤腦花。
20xx年,焦昱緯考入重慶工商大學,20xx年大學畢業,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7年的重慶生活,讓她習慣了麻辣味道。烤腦花是她的最愛,她稱,每隔兩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腦花。
20xx年5月末,學校課程結束,焦昱緯回到洛陽找工作,不過并不順利。焦昱緯說,那時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煩躁,就想吃一口烤腦花來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陽卻沒有發現一家烤腦花店。
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在洛陽找腦花店的過程可以稱得上是由怒到到喜,“開始在洛陽找了半個小時沒發現一家,覺得很不爽,可是當把洛陽快找遍還沒發現一家時,我心情就變得高興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于是,她有了在洛陽開烤腦花店的想法。
偷學技術蹭場地擺攤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慶,準備找一家燒烤店的老板拜師學藝,不過卻吃到了閉門羹。“燒烤店老板告訴我烤腦花的技術屬于商業機密,不外傳。”
拜師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于是焦昱緯每天都要去點一份烤腦花,偷偷觀察烤腦花的流程。“腦花烤之前包在錫箔紙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腦花是否新鮮,打開看里面有什么配料。”觀察了半月后,焦昱緯回到了洛陽開始做烤腦花,不過烤出來的腦花味道總有一股腥味。“開始以為是腦花不新鮮,后來換了幾次還是有腥味,最后問了一位廚師才知道,原來腦花在烤之前要將上面的血絲剔除,否則就會有腥味。”解決了這一難題,烤腦花的味道開始變得正宗起來,于是擺攤賣烤腦花被納入日程。
焦昱緯稱,她的擺攤啟動資金,只有研二時做兼職掙的6000元錢,她將目光放在了洛陽市澗西區牡丹廣場旁的酒吧一條街,因為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輕人去消費,而且年輕人愛嘗鮮,能夠接受麻辣味道的烤腦花。
為了節省資金,焦昱緯不停地找可以讓她免費擺攤的酒吧。焦昱緯回憶說,“我告訴他們如果讓我在酒吧外擺攤,我的烤腦花一定可以為酒吧帶來一些客流量。”最終,她找到了一家酒吧。“現在,我平時每天能賣50份腦花,節假日會賣60份,一份烤腦花賣15元,一天的營業額在800元左右。”焦昱緯介紹。
“說不失落是假的”
重慶工商大學文新學院院長蔡敏表示,雖然焦昱緯沒有選擇本專業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腦花店實際上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現在就業形勢嚴峻,許多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選擇攤煎餅、煮米粉、賣肉夾饃等小吃創業,這種現象值得我們理解和支持。
話雖如此,但看到一起將要研究生畢業的其他同學,找到體面工作,而自己卻擺攤掙錢,心里會不會有落差?“說不失落是假的,有時候也曾羨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學,畢竟讀了十幾年書,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報。”焦昱緯說,一開始她都不好意思給親戚說在烤腦花,怕親戚嫌她沒本事。
“擺攤賣烤腦花雖然看似與讀書多少無關,但是書多讀一些還是有好處。”她稱,廣告營銷知識和經營息息相關,畢業后她將聯系一些電商,在洛陽團購銷售烤腦花。
90后女生創業成功案例3
從農村到大學,第一年學費是打工賺的
尚曉英,一個從國家級貧困縣——洛陽汝陽縣農村走出來的女孩兒。1994年出生的她與同齡人相比并沒有什么優勢。她讀高一的時候,父親在煤礦礦井因公受傷,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因長期勞累積勞成疾。
20xx年,尚曉英和姐姐同時考上大學,尚曉英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錄取,姐姐考到了鄭州航院。為減輕家庭負擔,高考完第二天,姐妹倆就到一冰棍兒廠打工,苦干3個月,賺夠了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那一年,她17歲。 “上大學了,繼續打工掙錢,沒想過創業。”在學校,尚曉英是班里的團支書,兼職掙生活費并未給她的學業帶去負面影響。活潑開朗的`她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加入了大學生志愿者聯合會。
“因為組織和參加活動,接觸了很多校內外的同學,因為做志愿者,積累了很多人脈。”尚曉英說,進入大學后的經歷,為她創業奠定了基礎,“沒有成功失敗之分吧,對我來說,任何經歷都是寶貴的。”
由打工者到校園代理,掙得第一桶金
大一寒假,尚曉英通過假期工校園兼職代理的介紹,到昆山一家電子廠打工,這次打工經歷讓她收獲很多。大一暑假,頭腦靈活的她已經成了假期工校園代理。
“處處留心總沒錯。”尚曉英自己做過假期工,了解其中的各個流程,用她的話說,因為自己“多操了那么一點兒心”,就從打工者變成了代理,帶著同學出去打工。通過與專業勞務公司聯絡,尚曉英獲取了不少可靠的勞務信息。大一暑假和大二寒假,她招募了100多名學生,帶他們到昆山、福建的電子廠打工,掙了9萬元。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成了之后創業的啟動資金。
除了招募假期工,尚曉英還自己找商家談兼職,介紹同學去。“其實就是中介吧,這些兼職機會,有的是朋友介紹的,有的是自己跑去談的,也跟一些兼職平臺合作。如果合適,就跟他們簽協議。”除了做勞務中介,她還做過旅游、服裝租賃等業務,認識了很多商家,積累不少資源。
“創業之前,我做過很多行業的工作,創業初期的合作客戶是之前資源的沉淀。”尚曉英說。
業績不俗,一年就掙了30多萬元
去年3月18日,尚曉英和男友注冊了公司開始創業。“最初的業務就是整合之前涉足的一系列工作。為大學生做好服務,是我們的初衷。”
去年3月底,尚曉英的團隊接到了一份英語課程軟件推廣工作,通過這次合作,又接觸到了鄭州另外兩家做金融類和服務類軟件的公司,幫助他們做軟件推廣。
怎么調動各高校的學生資源?尚曉英有曾經做社團工作的經驗,決定聯合各高校社團合作。“很多高校社團的經費都比較緊張,我就與他們聯合做推廣,給他們提供贊助。這也為我們將來在各個高校設立代理點奠定了基礎。”
成功完成幾個案例后,尚曉英決定把創業團隊的主要業務放在地推上。一年過去了,尚曉英帶領的創業團隊獲得了30多萬元的凈利潤。團隊核心成員從最初她和男友兩人發展到10人。公司業務也從最初的省內蔓延到了省外。“省內覆蓋鄭州、洛陽等10大重點城市。鄭州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我們的直屬代理。一個校園經理帶領的核心團隊有四五個人吧。山東、山西、河北、陜西等省份已經入駐團隊,現在正籌備在西安建立分公司。”
目標,希望學生、白領都能做推廣
“針對不同產品設計不同的方案。”尚曉英說,他們簽訂一個推廣任務協議后,會收集相關信息,了解行業發展狀況,對產品進行定位,針對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策劃方案。推廣過程中,還能帶動其他行業的經濟。
在為一家服務類軟件做推廣時,尚曉英想起之前參與過活動的一家可樂公司也要做促銷,她就把兩個商家對接起來。“推廣了軟件,也帶動了可樂銷售,互惠互利,實現雙贏。”
尚曉英說,一年下來,公司成長了,還幫助了很多在校生自力更生。“每個高校團隊的核心成員,基本上都不用再給家人伸手要錢了。”
說起今后的打算,尚曉英說,主要是健全公司制度,搭建好平臺,做自己的產品。“正在籌劃客戶端,預計6月份上線。做一個整合地推資源的平臺,招募地推團隊入駐,給地推行業提供一個完全開放的平臺。”
尚曉英說,地推業務做多了,感覺這個行業比較亂,商家推廣產品,找不到合適的地推團隊,做地推的人員找不到靠譜的商家。未來,她想要做一個全民推廣的策略,線上提交任務,線下進行地推。無論是學生還是白領,在學習工作之外,隨時可以尋找自己合適的任務,“最終的理想是,人人都可以在線上領取任務,做推廣。”
【90后女生創業成功案例】相關文章:
90后創業成功案例11-18
90后女性創業成功的案例04-08
90后女生的創業項目02-10
創業故事:90后男孩的成功創業路02-10
經典創業成功案例分析01-15
成功創業的案例分析01-11
90后董事長的成功創業故事02-10
關于創業成功案例分析01-12
創業者的成功案例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