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生就業形勢穩定“擇業難”漸成新煩惱
5月份,大學生求職高峰期即將結束。來自牡丹江師范學院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小林,目前手中已握有不下3份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但他“最看重的還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還想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崗位”。
據全國多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大學生就業形勢普遍穩定。多地人力資源市場崗位需求數量和求職人員數量之比普遍大于1,呈現出供需兩旺形勢。小林這種“騎驢找馬”的心態,在畢業求職者中相當普遍。從數據顯示來看,市場上企業提供的崗位已經足夠多,但是不少大學生依然面臨擇業煩惱。
從“就業難”到“擇業難”,畢業生如何才能找到心儀的工作?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就業市場供需兩旺
2017年11月中旬,第五屆全國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牡丹江現場招聘會成功舉辦,活動現場異常火熱;隨后不久,我市人社部門再次搭臺,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舉辦了第二場大型招聘會,共吸引42家企業進場招聘,500多名大學生入場求職……
“感覺今年的就業節奏比往年快了不少,大四上學期開學沒多久,適合大學畢業生的大小型招聘會便開始陸續舉辦。”已經敲定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小郝說。
今年招聘出現的一個新變化,就是很多企業啟動招聘更早、崗位數量更多、簽約速度也比往年更快。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總量放大,由高速發展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同時,新經濟的蓬勃發展,企業質量效益顯著提升,新產業釋放了大量就業崗位,帶動了就業容量和就業率的雙向提高,對畢業生整體就業環境的改善都是利好因素。
此外,相關專家表示,在經濟新動能的推動下,以信息、文化、教育等為代表,以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結構基本形成,高校畢業生在第一、二、三產業的就業比重也發生顯著變化。當中,畢業生在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最高,并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擇業成為新難題
從畢業生角度看,市場上企業提供的崗位已經足夠多,但是不少求職者依然面臨擇業煩惱。
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惑,包括“擔心做出錯誤的選擇”“多個工作難以選擇”以及“現在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知道怎么選職業”。而“擔心做出錯誤的選擇”從201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一位,這也意味著學生求職過程中會更多考慮如何與自己的規劃聯系起來。
“目前,作為應屆畢業生主力軍的‘95后’開始大量進入人力資源市場。這些伴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輕人,走在了互聯網潮流的前沿,思想活躍、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正在為市場注入創新發展的新活力,就業觀念也在不斷變化。”相關專家表示,“95后”的一個明顯特征是,自我實現需求日益明顯,生存需求逐漸淡化,其所持的就業觀更具時代特征,求職目標也因此更加多樣化。
從企業角度來說,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根據相關統計來看,中小企業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主力軍,但還存在部分中小企業招人難,部分專業學生就業難現象。比如,目前技能型人才緊缺,機械、機電、營銷等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財會、行政、文秘、企業管理等職業則出現明顯的供過于求情況。”有關業內人士指出。
精準服務是關鍵
那么,在畢業生與企業的雙向選擇中,如何促使雙方能“對上眼”?業內人士認為,在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搭起一座良好溝通的橋梁顯得至關重要。
有調查數據顯示,近2/3的大學生對政府鼓勵去中小企業就業的政策不了解。不僅如此,社會公眾對到中小企業就業缺乏正確的評價,高等學校的專業和學科設置不能滿足現在公司的需求,這些都是造成中小企業與求職者無法達成就業意向的原因。
對此,相關專家建議,要為畢業生提供更為精準化的服務,包括“精準”就業管理服務、“精準”就業信息服務、“精準”就業指導服務等。一方面,要通過建立檔案、一對一指導、重點崗位推薦等方式,對就業困難群體提供“精準”幫扶;另一方面,要“精準”跟蹤市場需求,讓畢業生生源信息、就業信息、跟蹤反饋信息與招生培養工作聯動起來,形成長效的就業聯動和預警機制。
此外,還要積極優化就業的網絡和現實環境,監督就業招聘信息的時效性與真實性,讓大學生第一時間獲得招聘信息。同時,鼓勵企業走進校園,為促進就業工作有效開展發揮作用。
【畢業生就業形勢穩定“擇業難”漸成新煩惱】相關文章:
高校畢業生擇業扎堆兒導致“就業難”04-29
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經濟探討05-01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05-02
大學畢業生就業心態日漸成熟04-28
先就業后擇業 畢業生愛廣佛05-06
考研難就業難 就業難源自培養方式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