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虛位以待”緣何難成“就業福地”?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較去年增加28萬人。在這個就業季,身懷各類專長的畢業生、專業人士競相涌入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與此同時,中國西部的一些地區,卻飽受專業人才短缺之困,高薪招聘、虛位以待,卻仍然難覓合適的人才。
在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新建的縣醫院大樓格外顯眼。開闊的門診大廳內,設有雙向扶梯,4米寬的走廊,令人有種在商場的錯覺。“有了好的設施,還需要有好的人才,作為偏遠地區,我們希望盡全力給病人創造好的條件。”吳起縣醫院院長胡志錄說。
本著這一理念,在硬件設施大幅提升的同時,吳起縣出高薪面向全國招聘醫療專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符合要求的專家年薪稅后50萬,中青年骨干人才年薪稅后15萬,同時,還提供高標準的專家公寓。
盡管這一條件非常優厚,但招聘最后卻不了了之。“縣衛生局2013年7月出的招聘啟事,但是最終都沒能找到理想的人才,而且前來應聘者寥寥無幾。”胡志錄說:“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是西部地區,吳起地處偏遠,各方面條件也比東部沿海差很多。”
中國一名牌醫科大學的研究生王莉莉,正在忙碌地參加招聘會找工作,她的專業是中醫。“合適的工作非常難找,學醫的人目標都集中在三甲醫院。雖然很多大醫院缺人,但是真正想進去卻很難。”王莉莉說:“我的目標是留在北京、上海,再不行就去鄭州。”
王莉莉坦言,基本上不會考慮吳起這樣的西部縣城。“很多時候就業考慮的不僅僅是薪水高低,更多的是個人的發展空間。縣城醫院的硬件再好,也不如大城市大醫院的專家多、科室全,而且,西部縣城地處偏遠,往上走、往外發展都會很困難。”
與西部許多地方對人才的'渴求一樣,正值經濟轉型升級期的陜西省榆林市也求才若渴。“去年榆林市頒布了‘522人才計劃’,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國家級專家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除了企業提供的優惠條件,政府方面還會另外提供科研場所、安家補助、子女就學、住宿場所、配偶工作等。”榆林市發改局綜合科科長馮磊說。
而榆林市一些民企負責人則表示,目前企業最缺的是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盡管有高薪和優惠政策,專業人才依然非常匱乏。
對此,榆林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指出,在人才戰略中,綜合因素決定,西部地區難敵中東部地區,更非“北上廣”的對手。多年來西部經濟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財力,但是就算西部能提供優厚的報酬,但是很多人才看重的不是報酬而是抱負。
一些專業人士和高校畢業生表示,不選擇去西部就業,除了交通、基礎設施等硬件因素,還有軟件的原因。“我已經成家了,要考慮的還有孩子教育的問題。在西部偏遠地區,教育水平肯定比不上大城市,還有各方面的服務也難盡如人意。這也是我不會去西部的原因。”浙江省嘉興市一家醫院醫生夏鴻清說。
今年的應屆畢業研究生高悅說:“選擇大城市還有個因素是在這些地方競爭相對公平。越是小地方、偏遠地方,有時候越是人情社會,優秀的人才不一定能在競爭中取勝。”
上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出了6項政策措施,要求實現“就業創業比例雙提高”。此舉旨在扭轉部分大學生只看重“大城市、大企業、大單位”的觀念,實現“用人”和“就業”的有效對接。
對此,專家表示,這一政策對西部地區可以說是一利好消息。相對于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有廣闊就業空間,對人才的需求也更為強烈。但“需求”與“實力”卻有較大差距,西部地區應抓住機會,切實改善軟硬件環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中國西部“虛位以待”緣何難成“就業福地”?】相關文章:
專科生就業為何難? -管理資料01-01
福地·銀川10-03
福地散文10-01
簡歷面試有何難?02-08
虛位以待的成語故事01-01
WTO與中國西部經濟07-08
毒瘤,為何難以割除07-07
緣斷,緣錯,緣續 -資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