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特別關注:三位幫學生找工作的大學教授
編者按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699萬,比去年增加19萬人,而招聘崗位數卻比往年下降15%,一漲一落使得“就業難”問題十分突出。濟南大學教授劉俊巖、蘇永道,山東建筑大學副教授袁振權利用在業界的聲望和影響力幫助學生找工作的事跡說明,只要把學生就業工作掛在心上,勤動腦筋,廣開思路,就能柳暗花明,在“最難”中走出一條新路。
濟南大學教授劉俊巖:我來為你們牽線搭橋
“劉俊巖教授利用帶領學生實習、與公司合作研發課題、給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會,與山東省建工、天齊集團、濟南一建、二建、三建、四建等很多建筑行業里的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談起濟南大學土建學院劉俊巖教授,該院黨委副書記張峰認為,劉俊巖老師作為一名“雙師型”教師,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與建筑單位建立起的相互信任和支持的關系,在解決學生就業問題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
多年來,遇到有項目合作的企事業單位,劉俊巖總不忘問一句:“今年需不需要本專業學生?”如果有機會,他就立即通知學生投遞簡歷、面試。在劉俊巖老師的牽線搭橋下,由學院推薦的畢業生累計已達100余名。
劉俊巖認為,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還要積極做好已經就業的學生的信息反饋情況調查,堅持與用人單位加強交流溝通。多方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這不僅可以建立與用人單位的密切聯系,還能及時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從而更好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合格畢業生。
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濟南大學土建學院從書記、院長到每一位專業課老師、每一位輔導員都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學院里的教師一起總結交流、共同協作,有組織地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幫助工作。“我就是起個牽線搭橋的作用,談不上有多大的功勞,我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劉俊巖說,一方面是自己與一些建筑單位比較熟,可以把業界內的一些公司引到學校選聘學生,另一方面很多建筑單位也需要專業人才,在兩方面的需求之下,近年來推薦了部分學生就業。當然,學生的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扎實也是能夠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
對那些因經濟、心理、生理和學業問題而導致就業困難的學生,劉俊巖和土建學院的老師們進行摸底,及時了解情況,從職業規劃、求職禮儀、面試技巧等方面加強輔導,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為就業困難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幫扶,解決他們就業的實際問題。
濟南大學教授蘇永道:有責任向社會推廣“產品”
由蘇永道教授牽線搭橋,濟南大學理學院有35名大學生在新學期開始順利簽約。在蘇老師幫助下,理學院在山東同茂集團、天津金飛博通訊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就業基地5個,教學實習基地4個,青年創業中心、學士后流動站、創業培訓中心各1個。經過初步統計,這幾年經蘇永道教授聯系就業的學生人數共62人。
早在2004年,蘇永道就意識到,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如果教學改革跟不上,幾年后將會出現就業難的問題。當時蘇老師和同事去天津購置教學儀器,利用空閑時間到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參觀學習,他看到兩校實驗室有一些儀器是天津金飛博通訊有限公司生產的,他便想法設法打聽到該公司的聯系方式。后來他去了該公司,經過溝通與該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這幾年,天津金飛博通訊有限公司每年都能為理學院提供6-8人的實習崗位,還招聘了理學院2003級的賈立敏到公司工作。2006年,理學院在該公司建立了“濟南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濟南大學理學院青年創業中心”和“濟南大學理學院學士后流動站”。
在蘇永道老師和學院黨委的積極聯系下,理學院還與山東華光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培養研究生協議、聯合培養本科生協議、科技項目合作協議、助學金獎勵協議等,從2008年開始,該公司每年為理學院學生提供15個就業崗位。
2009年春節期間,山東同茂集團董事長李學東的一席話讓蘇永道頗有感慨:企業生產的是社會需要的商品,而高等學校也是在生產“產品”。企業的商品賣不出去企業倒閉,而高校生產的“產品”不能推向社會,學校就不能說是辦學成功。
蘇永道認為,嚴峻的就業形勢給高校帶來了壓力,除了學校要在教學計劃上進行調整以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掌握一定職業技能,才能受企業歡迎。蘇永道倡儀,理論課教師要走出學校,多與社會接觸,結合社會需求不斷更新授課內容,積極為學生未來著想。學校可以通過修訂教學計劃,適當延長理工科學生的.實習時間,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創新性實驗,加強校企合作,聘請社會專家到校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聘請心理學專家進行心理疏導等措施,為大學生就業鋪路搭橋。
山東建筑大學副教授袁振權:做學生就業的“有心人”
在山東建筑大學,通過該校商學院袁振權副教授牽線搭橋,本學年16名應屆畢業生順利簽約就業。近幾年,經袁教授聯系幫助就業的學生已有100余人。袁教授在山東省企業管理咨詢領域小有名氣。2009年,他接受山東省一家企業的管理咨詢,并為該企業制定長期發展戰略提出重要建設性意見。企業老總對他說:“袁教授,兼職做我們的管理顧問吧,每月給你發工資。”袁振權真誠地說:“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我會隨叫隨到,但報酬我不要,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企業能否每年為商學院提供一些學生實習崗位,能否接納優秀學生到企業工作?”企業老總爽快地答應了袁教授的請求。三年來,商學院有5名優秀畢業生到該企業工作并成為管理骨干,企業每年還為學院提供30余個實習崗位。
“教師要為學生的未來負責,要多與社會接觸,結合社會需求不斷更新授課內容。”談起就業的話題,袁教授對記者說,“學校還可以通過修訂教學計劃,加強校企合作,適當延長學生的實習時間,開展創新性實驗,聘請專家到校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條件。”在去年底該校召開的就業工作表彰大會上,袁振權、雷淑忠、武志軍等15名教授受到了表彰。
據山東建筑大學副校長岳寶德介紹: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形成了學校領導統籌、就業指導工作處主抓、以學院為主體其他部門協同參與的工作體系。學校實行就業工作目標管理,院部行政一把手作為就業工作第一責任人,每年與校長簽訂目標責任狀;學校每年對各學院就業工作進行考核,尤其對在就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教師進行表彰,著力構建起“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格局。
采訪后記
面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高校畢業生個人等方方面面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攻堅克難,積極為就業創造條件并掃除障礙。劉俊巖、蘇永道、袁振權三位老師因其專業強、聯系廣、威信高,因而推薦的學生更易于為合作伙伴、用人單位所接受。這讓我們看到了全員參與特別是在業界有較高威望的專家、教授在學生就業中的巨大能量和獨特價值。
有愛就有路。我們呼吁一大批像劉俊巖、蘇永道、袁振權這樣的“熱心腸”人,實實在在為學生著想,把學生的難處當成自己的難處,把學生的就業當做教書育人的大事,千方百計幫助學生解難題。如果全國高校數以百萬計的教師每人都能獻出一份愛,那么“史上最難就業年”就會安然度過。(本報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劉珂珂 劉哲 林敬民)
【特別關注:三位幫學生找工作的大學教授】相關文章:
「特別關注」誰能破解“神童”身上的機密05-02
「特別關注」寄養兒童未能正常入學05-02
新職業:職介師現場幫農民找工作01-01
「特別關注」苦壞當今的“孟母教育”05-02
權證規則設計中的特別關注:市場風險01-20
大學教授給學生的畢業留言01-01
“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吳俊事跡材料01-01
“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小孝天事跡材料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