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1,教材內容的選擇方面
在數與代數領域里,繼續教學整數的乘,除法計算,初步教學簡單的分數與小數,開始教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結合認數與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在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教學觀察形狀相近的物體,比較它們的視圖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突出視圖能準確描述物體的形狀與結構;教學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初步體會圖形的變換;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突出對給定的面的大小的測量和估計;在統計與概率領域里,教學求一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重點放在利用平均數描述,解釋一組數據的特征或者比較兩組數據的差異;在實踐活動領域里,本冊教科書共安排了6次實踐活動,其中《我們的試驗田》是場景型活動;《生日快樂》,《美麗的花邊》,《了解千米》,《奇妙的剪紙》是操作型活動;《運動與身體變化》是探究型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許多應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領域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機會;本冊教科書共安排了10則你知道嗎,涉及的內容有自然科學,環境保護,節約資源,計量工具的進步與發展,古代的算法等等。這些內容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使學生受到廣泛的教育。教材里還有12道思考題,增加了教學內容的彈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2,教學內容安排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的安排符合知識發生發展的線索,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的層次結構;第二,把四個領域的教學內容采用小單元的形式交叉安排,一方面有利于不斷激起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各領域的教學內容相互支持,各種思想方法交叉應用;第三,把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把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盡力保障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3,教材的重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
4,教材的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的試商方法,及商的定位;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法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百數或整十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商中間,末尾有0情況),兩位數乘兩位數(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能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噸;知道1千米=000米,1噸=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比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限結果是整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2,數學思考方面
讓學生經歷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分數,小數的過程,學習用數描述,表達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發展數感;經歷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與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的能力;在應用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發展抽象思維;在簡單的物體及其三視圖的相互轉化活動中,在研究平移,旋轉,對稱現象的數學活動中,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形狀特征及平面圖形的變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在研究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的方法以及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里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能在理解面積含義及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主動解決一些有關的實際問題;初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現實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數據,能解決一些與平均數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的重要性,增強統計觀念;增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能主動與同學共同進行學習活動,積極與同學交流自己在解決問題時的思考與所選用的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教科書里你知道嗎欄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三,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25人,男生多,女生少。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掌握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專心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比如班里的杜默然,馬凱玉,白珊,姚玲等同學。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比如班里的吳頂,朱毅等同學。但也有小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后又不會運用,作業的正確率低,個別學生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比如班里的張歡,王龍等同學。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快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學生會更上一層樓!
三,提升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1。課前做好備課工作,不但備教材,還認真備學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工作。
2。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吃不飽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可以做一些有難度的題。
3,充分利用蘇教版教材的特點,將計算融于解決問題的情境當中,讓數學知識變得有味,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讓他們感到學有所有,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多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比如: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例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算賬,但出現在課本上時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了。
4,讓學生學得主動。在課堂中建立幫困小組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提高數學成績。
5,定時進行家訪,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像李濤這樣的學生,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只要家長關心,關注他了,他的成績就會跟上其他同學,而且學起來也有了信心。
6,補差內容:有些內容是難點,但教材中安排的習題與課時明顯不足,在課后要及時反饋,讓學生多做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預測的目標。培養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7,在課堂上一功夫,練習有層次性,課后個別輔導,利用自習課集中輔導,班內建立優幫差小組,努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提高
8,自覺學習教育理論與專著,適時撰寫教學反思,經驗,案例,提高自身素質,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9,利用網絡教研開闊自己的眼界,積極參加網絡教研活動,參與評論,參與探討。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與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四,奮斗目標
通過自身與學生的努力,使所帶學科的成績達到中心小學規定的目標,均分居中心小學總均分以上,及格率達到100%,轉化率達到66%以上。
五,進度安排
略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
第一單元
教學內容:位置和方向
教材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偏向的知識已經累積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寫物體的相對于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并了解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的:
1.通過實際的數學運動,培育學生辨識偏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生學了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并能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課時安排:五課時
第二單元
教學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整數除法的教學內容安排在三個年段進行,具體編排如下:
1、二年級下學期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
2、三年級下學期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四年級上學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本單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2)它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課時安排:17課時
第三單元
教學內容:統計
教材分析:
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并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通過這些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此外,教材在這里還介紹了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尋找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和決策。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并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
課時安排: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
2、求平均數2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3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冊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本冊的具體內容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35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方面除了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客觀的把全班同學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好學生的智力較好,很容易學會新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缺乏問題意識。中等生學習知識比較扎實,能夠自主學習,但思維不夠靈活,缺乏創新意識。差生接受知識比較慢,學習興趣不高,不善于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成績不佳。在教學中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計與概率。
數與代數:克、千克、噸的認識;除法的口算、估算;簡單的、稍復雜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及驗算;混合運算;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混合運算;分數的初步認識與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在東、西、南、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實踐與綜合運用:感知影子長短與時刻變化的關系;合理安排雙休日。
統計與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結合實例,進一步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7、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8、通過具體的情境,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應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測量等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進度建議
本冊教科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有4課時留作機動,便于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書中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課時安排進度如下:
(一)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3課時
(二)風箏廠見聞——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10課時
(三)熱鬧的民俗節——對稱 2課時
(四)采訪果蔬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到 8課時
(五)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 4課時
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 1課時
(六)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10課時
(七)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0課時
實踐活動——點擊雙休日間表 1課時
(八)奇妙的變化——分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九)摸名片——統計與可能月份2課時
回顧整理——總復習5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20xx-2011)
三年級
宋村完小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4
一、教學內容:
除法,認數,千克和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認識分數,整理和復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認識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了解萬以內數位順序表。理解10000以內數的意義,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數乘一位數。
能正確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得數是幾十多,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是幾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母不超過10),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較兩個幾分之一或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在現實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認識千克和克,通過動手實踐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圖形:
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統計與概率: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數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計數器上表示數分析數的組成探索數的讀法與寫法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學習萬以內數的過程,以及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并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和符號感。
在探索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發展抽象思維。
在觀察常用物體并把幾何體與其相應視圖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在通過折、量、比,探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中,在動手圍、量、畫、算平面圖形周長的活動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拋小正方體等活動中,經歷分類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用數據描述現象以及判斷可能性大小等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并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簡單的一、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具有主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逐步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經常與同學共同開展學習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簡單地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經過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通過教科書里的你知道嗎欄目以及報刊書籍、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多種資源,了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初步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在教科書和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三、教研活動安排:
1、研究課題:如何構建全納的數學課堂。
2、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刻苦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改進教學方法,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
(2)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3)倡導學生動手實踐、獨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強學生的數感、提倡算法多樣化。
(5)盡力創設濃厚的、鮮明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
(6)面向全體學生,認真做好補差工作,使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7)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長的關心與支持。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5
學生情況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
2、學生一般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容易感興趣。如果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肯定會全神貫注。
3、學生雖然已上了三年級,但有的學生還未養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有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于聽課。
5、有的差生平時受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教學總目標要求
一、數與代數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
2.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5.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結合實例,感知理解對稱現象。
4.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4.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5.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1.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獲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達成教學目標的措施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
一晃本學期快結束了,期末考試將至。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已經學習完了,為了更好、更有效的組織復習,讓學生更系統的掌握本學段的學習內容,特制訂復習計劃如下:
一、班級學情分析:
三年級共有49名學生。新生2名,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養成的都很好,他們上課勤于思考,回答問題表達能力強,對于作業也不拖拉,能夠按時完成,并及時訂正。但也有個別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例如趙浩強、黃曉龍、鄭欣美三位同學就經常不寫家庭作業,每次考試只考十幾分。班級平均分很受影響,每次平均分都要因此降低3到4分左右。另外秦發東、劉建偉、陳雨露、劉幸妮、蔣子園幾位同學也是經常考試不及格。所以想辦法挽救這些學困生,對他們應多抓基礎題。只有他們成績提高了,班級整體水平才能提上去。對于別的同學,找他們平時容易做錯的題目拿出來重點復習。
二、復習內容包括:
用兩位數乘除、統計、分數的初步認識
(一)、計算器、幾何小實踐。
復習內容可分為基本內容和拓展內容兩部分。基本內容可分為:數與運算、圖形與幾何、數據整理與概率統計。拓展內容可分為:組合圖形的面積、從算籌到計算器、數學廣角-誰圍成的面積最大、搭配、數蘋果、放蘋果。
三、復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三位數為主的乘法,兩位數除三、四位數為主的除法。
2、掌握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兩步式題。
3、借助實物、圖形,進一步認識分數。
4、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初步掌握分析方法,會用乘除法知識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5、能通過長方形的面積和一條邊的長來求長方形的周長:能通過正方形的周長來求面積。
6、經歷用火柴圍正方形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周長相等時,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
7、能借助畫圖等方法找到簡單事物的可能情況的個數。
8、經歷數蘋果、數正三角形的過程,初步學會一組一組地數的計數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估算對運算結果進行比較判斷,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
2、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探究“長方形周長相等時,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初步養成分析歸納的能力。
3、通過嘗試、探究等活動隊題目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進一步發展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數學結論的明確性,以及數學美。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欲望。
3、通過對“格子算法”的介紹,感受數學文化。
四、復習重點和難點
(一)復習重點
1、能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三位數為主的乘法,兩位數除三、四位數為主的除法。
2、掌握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兩步式題。
3、借助實物、圖形,進一步認識分數。
4、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初步掌握分析方法,會用乘除法知識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復習難點
能通過長方形的面積和一條邊的長來求長方形的.周長:能通過正方形的周長來求面積。
五、提優補差的復習措施:
1、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數和計數知識。
2、復習中要實現讓學生主動復習。扎扎實實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要重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3、把握好教學要求,不偏高,使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精選習題,不搞題海。
4、改進對學生評估,錯了自己訂正可以獎勵,促使學生檢查、分析錯誤,不斷提高。
5、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采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6、積極輔導差生,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題,讓學習較好的學生達到滿足。
六、復習課時安排:
用兩位數乘除(1課時)
統計(1課時)
分數的初步認識(1課時)
幾何小實踐(1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7
本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等。
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多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
時分秒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主要加強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改進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3、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4、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8
一、教材編排特點及重點訓練項目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本班學生,兩年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借助遠程教育資源上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能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但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1、深鉆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備好課,好課,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2。、改進課堂教學,結合遠程教育資源加大課堂密度。運用激活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及時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訓練,并注意他們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
6、加強集體教研,掌握上下兩個年級的知識銜接,深鉆教材,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按照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教學。
7、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知識要有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進行。
8、注重培養學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
9、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的課件,案例,教學實錄等媒體資源結合教材,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加強引導。
四、教具和學具
1.計數器、方木塊、小棒、釘子板、卷尺和測繩、七巧板、鐘面、轉盤
2。其他教具教師還可以根據各部分教學內容的需要自己設計制作一些教具和學具。如把教科書第92頁的月餅插圖畫在硬紙板上,剪下,制成較大的“月餅”,作為課上的教具。又如將教科書第123頁思考題圖復印多份,發給學生,讓學生試著剪一剪。
五.教學進度:
一、測量(7課時)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3課時左右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加法和減法的驗算………………………………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四邊形(6課時)
四、有余數的除法(5課時)
五、時、分、秒(3課時)
填一填、說一說………………………………………1課時
六、多位數乘一位數(13課時)
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一位數乘二、三位數……………………………5課時左右
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七、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可能性(4課時)
九、數學廣角(3課時)
擲一擲…………………………………………………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9
一、 復習內容:
1、萬以內的加減法。
2、有余數的除法。
3、多位數乘一位數。
4、四邊形。
5、時、分、秒和千米和噸。
6、分數的初步知識。
二、復習目標:
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復習重點:
1、萬以內的加減法。2、多位數乘一位數。
四、復習難點:
1、萬以內加減法中連續進位加法和連續退位減法。
2、有余數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分數的含義。
五、 復習方法:
講練結合,點線結合。(先各個知識點突破,再知識點綜合,最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逐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復習時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規范各個小組,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學習。進行習題練習時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檢查的好習慣,對速度比較慢的同學多鼓勵,為他們訂立小目標,逐步提高做題速度。及時反饋,及時訂正,使復習確實有效,使大部分學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六、復習措施
教師方面:
1、針對本班的學習情況,制定好復習計劃,備好、上好每一節復習課。
2、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注意知識的整合性、連貫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3、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復習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5、注重培優補差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與家長加強溝通。
學生方面:
1、要求在態度上主動學習,重視復習,敢于提問,做到不懂就問。
2、要求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3、要求課后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補差措施
1、對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對癥下藥,從態度、習慣、知識、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標,目標要小、細、實。
2、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采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3、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0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內容有:加法、減法和加減法的驗算。
根據《標準》的要求,筆算加減法限定于三位數加減三位數,本單元主要教學三位數加減法。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習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單元主要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
本單元三個部分的教學改變了過去單純出計算式題教學的形式,都是通過具體的生活問題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計算問題,并注意在練習中安排一定數量的應用問題,以加強計算教學與實際應用的聯系,使學生感受計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根據《課標》提出的'“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加減法的教學均按照先估算、再計算的順序安排,增強估算意識,培養數感,并結合部分例題,體現算法多樣化。教材在編寫時對法則不作全面呈現,僅在重點和關鍵處進行提示和引導,以體現合作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計算教學練習比較枯燥的問題,練習的安排加強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努力做到形式多樣,并設計了一些思考和開放題,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形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4.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學會與人合作學習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掌握驗算方法。
難點:
1、連續進位加法
2、連續退位減法
突破方法:
1、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
計算往往是和實際問題中引出的,教師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方法,也可以利用身邊熟悉的事例進行教學。
2、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教學。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時可采用嘗試、討論等方式學習,發揮知識的遷移效力,體現學習自主性。
3、加強估算,培養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計一下“的環節,同時也可以利用練習中提出的估算要求,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4、恰當、適時的運用合作學習方式。
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探索和討論。
課時安排:(共9課時)
1、加法…………………………………………3課時
2、減法…………………………………………3課時
3、加減法的驗算………………………………2課時
4、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1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于加強,對于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課時安排:
一、測量(7課時)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3課時左右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加法和減法的驗算………………………………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四邊形(6課時)
四、有余數的除法(5課時)
五、時、分、秒(3課時)
填一填、說一說………………………………………1課時
六、多位數乘一位數(13課時)
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一位數乘二、三位數……………………………5課時左右
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七、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可能性(4課時)
九、數學廣角(3課時)
擲一擲…………………………………………………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七、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課時安排
第二周千米的認識4
第三周噸的認識、加法4
第四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加法) 4
第五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減法) 4
第六周放假
第七周驗算、整理和復習4
第八周四邊形4
第九周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4
第十周有余數的除法4
第十一周時分秒、填一填4
第十二周口算乘法、一位數乘二、三位數4
第十三周一位數乘二、三位數4
第十四周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4
第十五周整理和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4
第十六周分數的初步認識、可能性4
第十七周數學廣角、擲一擲4
第十八周復習1-3 4
第十九周復習4-6 4
第二十周復習7-9 4
第二十一周總復習4
第二十二周考試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二班現有學生xx人。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于加強,對于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計與概率。
數與代數:克、千克、噸的認識;除法的口算、估算;簡單的、稍復雜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及驗算;混合運算;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混合運算;分數的初步認識與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實踐與綜合運用:感知影子長短與時刻變化的關系;合理安排雙休日。
統計與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結合實例,進一步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7、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3
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目標: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或數與物變得等量
活動設計:5只小猴
活動準備:課件、寫有數字的紙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一、唱歌,復習5以內數的點數
1、教師演示課件《5只小猴》。
2、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復習點數5以內數的點數。
二、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1、演示課件《小猴吃香蕉》。
2、請幼兒思考討論:當小猴與香蕉的數量不一樣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變的 等量?
3、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物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戲:搶椅子--鞏固練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幼兒與小椅子的數量相差一個,請幼兒在音樂結束后趕快找一把小椅子坐下,思考 :為什么會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小椅子坐?怎樣能讓小朋友的'數量和小椅子的數量變得一 樣多?
三、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數與物變得等量
1、教師演示課件,請幼兒思考討論:當數與物不等量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 變的等量?
2、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數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戲:玩具檢驗員
請幼兒檢驗紙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數相對應?怎樣能使它們變得等量。
四、結束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4
一、學情分析
這一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并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復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為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為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為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復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為什么要計算,知道什么時候選擇什么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單元測試時間安排:
三單元測試一:第一單元《測量》和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單元測試二:第三單元《四邊形》和第四單元《有余數的除法》
單元測試三:第五單元《時、分、秒》和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單元測試四: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八單元《可能性》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期末檢測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5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內容有: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學生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通過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與厘米、質量單位中的千克與克,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測量的知識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測量問題。因此,學生的已有經驗是比較豐富的。教材的編寫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將它作為發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比如,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厘米的認識作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所以,教材在這里讓學生估、測、議,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另外,這一單元中經常出現的課堂、操場、校園等,都是學生熟悉的環境,很容易打開學生的話題。
本單元的內容是“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著強烈的活動性,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活動的教學不能稱其為測量的教學。基于這種考慮,教材的編排中安排了許多活動,可以說本單元的內容是以活動展開的,其目的就是為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認識中測量課本,分米的認識中的測量書桌,以及通過具體的活動感受1千米等等。
無論是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還是質量單位噸,許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所了解,教材在編排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許多內容的編排中,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讓學生去發現、探究、體驗。比如,在噸的認識中,創設動物過橋的情境,提出的問題是“能同時過橋嗎?”,將“限重1噸”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以確定情境的主題。
生活中,在測量長度或質量時,有時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確的結果,即使需要精確的結果,也要先做一個恰當的判斷,以確定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從這方面考慮,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認識質量單位噸。
2、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難點:
1、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的建立。
2、1噸的質量觀念的建立。
突破方法: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靈活選用教材提供的資源,采用演示主題圖(如,公路及路標、動物過橋圖等)、組織學生的測量活動(如,量課本、書桌等)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2、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
3、在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以及1噸的質量觀念時,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外,同時還要多舉一些當地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對比。
4、培養學生自覺地對常用物體進行估測的意識,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先估測,后測量驗證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單元可用7課時進行教學。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左右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數學教學計劃02-07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1-03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1-09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2-09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01-24
小學數學三年級教學計劃01-16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04-30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3-12
教學計劃三年級數學03-29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