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5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
不論從事何種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實效,務必先從自身的工作計劃開始。有了計劃,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為您準備了高一數學第一章函數及其表示教學計劃。
一、教材內容分析
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函數的表示法是“函數及其表示”這一節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習函數的表示法,不僅是研究函數本身和應用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所必須涉及的問題,也是加深對函數概念理解所必須的。同時,基于高中階段所接觸的許多函數均可用幾種不同的方式表示,因而學習函數的表示也是領悟數學思想方法(如數形結合、化歸等)學會根據問題需要選擇表示方法的重要過程。
學生在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刻畫函數之前,比較習慣于用解析式表示函數,但這是對函數很不全面的認識。在本節中,從引進函數概念開始,就比較注重函數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圖象法、列表法。函數的不同表示法能豐富對函數的認識,幫助理解抽象的函數概念。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可以使函數在數形結合上得到更充分的表現,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因此,在研究函數時,應充分發揮圖象直觀的作用;在研究圖象時要注意代數刻畫,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確性。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和新課改的`理念,我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方面制訂教學目標。
1、明確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圖象法、列表法、解析法),通過具體的實例,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及其應用。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實際情境中能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表示函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通過一些實際生活應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函數表示的必要性;通過函數的解析式與圖象的結合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1)初中已經接觸過函數的三種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圖象法、高中階段重點是讓學生在了解三種表示法各自優點的基礎上,使學生會根據實際情境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表示方法。因此,教學中應該多給出一些具體問題,讓學生在比較、選擇函數模型表示方式的過程中,加深對函數概念的整體理解,而不再誤以為函數都是可以寫出解析式的。
(2)分段函數大量存在,但比較繁瑣。一方面,要加強用分段函數模型刻畫實際問題的實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動畫模擬,讓學生體驗到,分段函數的問題應該分段解決,然后再綜合。這也為下一步研究分段函數的單調性等性質打下伏筆。
四、本節課的教法特點以及預期效果分析
(一)本節課的教法特點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我采用了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盡可能地動手、動腦,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函數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本節課預期效果
1、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體會函數三種表示法的優、缺點。
創造問題情景這種情景的創設以具體事例出發,印象深刻。所以在引入時先從函數的三要素入手,強調要素之一對應關系,然后給出三個具體實例:
(1)炮彈發射時,距離地面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2)用圖表的形式給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與時間的關系;
(3)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情況。
指出每種對應分別以怎樣的形式展現。引出函數的表示方法這一課題。因為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表示方法。會選擇的前提是理解,這些完全靠學生的現實經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各自的優劣。這為第一道例題打下基礎。
例1通過具體例子,讓學生用三種不同的表示方法來表示的同一個函數,進一步理解函數概念。把問題交給學生,學生獨立完成,并自己檢查發現問題,加深學生對三種表示法的深刻理解。學生思考函數表示法的規定。注意本例的設問,此處“”有三種含義,它可以是解析表達式,可以是圖象,也可以是對應值表。
由于這個函數的圖象由一些離散的點組成,與以前學習過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圖象是連續的曲線不同。通過本例,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函數概念中的對應關系、定義域、值域是一個整體、函數y=5x不同于函數y=5x(x∈{1,2,3,4,5}),前者的圖象是(連續的)直線,而后者是5個離散的點。由此認識到:“函數圖象既可以是連續的曲線,也可以是直線、折線、離散的點,等等。”并明確:如何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函數圖象方法?
2、讓學生會根據不同的實例選擇恰當的方法表示函數
例2用表格法表示了函數。要“對這三位運動員的成績做一個分析”不太方便,因此需要改變函數表示的方法,選擇圖象法比較恰當。教學中,先不必直接把圖象法告訴學生,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分析的,選擇了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示這三個函數、通過比較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達成共識:用圖象法比較好。培養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函數表示法的能力。
學生經過觀察、思考獲得結論、比如總體水平(朱啟南成績好)變化趨勢(劉天佑的成績在逐步提高)與運動員的平均分的比較,等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圖中的虛線不是函數圖象的組成部分,之所以用虛線連接散點,主要是為了區分這三個函數,直觀感受三個函數的圖象具有整體性,也便于分析成績情況,加以比較。
3、通過具體的實例,了解分段函數及其表示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分段函數描述的實際問題,如出租車的計費、個人所得稅納稅稅額等等。通過例3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分段函數及其表示。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給出了實際情況的模擬。可以使函數在數與形兩方面的結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現,使學生通過函數的學習更好地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2
一、基本情況分析
任教153班與154班兩個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術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樂生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都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致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復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征,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各章節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每人每學期指定一個專題,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周舉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四、教研課題
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法
五。教學進度
第一周 集 合
第二周 函數及其表示
第三周 函數的基本性質
第四周 指數函數
第五周 對數函數
第六周 冪函數
第七周 函數與方程
第八周 函數的應用
第九周 期中考試
第十十一周 空間幾何體
第十二周 點,直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第十三十四周 直線與平面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第十五十六周 直線與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 圓與方程
第二十周 期末考試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3
、
Ⅰ.教學內容解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指數函數的概念、性質及其簡單應用.教學重點是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這是指數函數在本章的位置.
指數函數是學生在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后,學習的第一個新的初等函數.它是一種新的函數模型,也是應用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研究函數的一次實踐.指數函數的學習,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深化對函數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研究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等初等函數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學生體驗數學思想與方法應用的過程.
指數函數模型在貸款利率的計算以及考古中年代的測算等方面有著廣泛地應用,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還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Ⅱ.教學目標設置
1.學生能從具體實例中概括指數函數典型特征,并用數學符號表示,建構指數函數的概念.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指數函數的圖象特征與性質,能夠利用指數函數的性質比較兩個冪的大小.
3.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研究過程,體驗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
4.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發展思維,養成良好思維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Ⅲ.學生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學生為南京師大附中實驗班學生.
1.學生已有認知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對函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完成了指數取值范圍的擴充,具備了進行指數運算的能力.學生已有研究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初等函數的直接經驗.學生數學基礎與思維能力較好,初步養成了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學習習慣.
2.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認知基礎
學生需要對研究的目標、方法和途徑有初步的認識,需要具備較好的歸納、猜想和推理能力.
3.難點及突破策略
難點:1. 對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的認識.
2. 自主選擇底數不當導致歸納所得結論片面.
突破策略:
1.教師引導學生先明確研究的內容與方法,從總體上認識研究的目標與手段.
2.組織匯報交流活動,展現思維過程,相互評價,相互啟發,促進反思.
3.對猜想進行適當地證明或說明,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結合.
Ⅳ.教學策略設計
根據學生已有學習基礎,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采用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引領學生經歷研究函數及其性質的過程,認識研究的目標與策略,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落實在三個環節:
(1)建構指數函數概念時,學生自主舉例,歸納特征,并用符號表示,討論底數的取值范圍,完善概念.
(2)探究指數函數圖象特征與性質時,學生自選底數,開展自主研究,并通過匯報交流相互提升.
(3)性質應用階段,學生自主舉例說明指數函數性質的應用.
研究函數的性質,可以從形和數兩個方面展開.從圖形直觀和數量關系兩個方面,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借助具體的指數函數的圖象,觀察特征,發現函數性質,進而猜想、歸納一般指數函數的圖象特征與性質,并適時應用函數解析式輔以必要的說明和證明.
Ⅴ.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建構概念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大家都知道函數可以刻畫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你能用函數的觀點分析下面的例子嗎?
師:大家知道細胞分裂的規律嗎?(出示情境問題)
[情境問題1]某細胞分裂時,由一個分裂成2個,2個分裂成4個,4個分裂成8個,……如果細胞分裂x次,相應的細胞個數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量的關系?
[情境問題2]某種放射性物質不斷變化為其他物質,每經過一年,這種物質剩余的質量是原來的84%.如果經過x年,該物質剩余的質量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量的關系?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找到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并得到解析式y=2x和y=0.84x.
師:這樣的函數你見過嗎?是一次函數嗎?二次函數?這樣的函數有什么特點?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問題1類似的函數,你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這些函數有什么共同特點?能否寫成一般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列舉生活中指數函數的具體例子,感受指數函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從具體實例中概括典型特征,初步形成指數函數的概念,并用數學符號表示.初步得到y=ax這個形式后,引導學生關注底數的取值范圍,完成概念建構.指數范圍擴充到實數后,關注x∈R時,y=ax是否始終有意義,因此規定a>0.a≠1并不是必須的,常函數在高等數學里是基本函數,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能構成反函數,規定a≠1.此處不需對此解釋,只要補充說“1的任何次方總是1,所以通常還規定a≠1”.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是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從而初步建立函數模型y=ax.
[教學預設]學生能舉出具體的例子——y=3x,y=0.5x….如出現y=(-2)x最好,更便于引發對a的討論,但一般不會出現.進而提出這類函數一般形式y=ax.
方案1:
生:(舉例)函數y=3x,y=4x,…(函數y=ax(a>1))
師:板書學生舉例(稍停頓),能舉一個不太一樣的例子嗎?(提示:底數非得大于1嗎?)
生:函數y=0.5x,y= x,y=(-2)x,y=1x…
師:板書學生舉例(停頓),好像有不同意見.
生:底數不能取負數.
師:為什么?
生:如果底數取負數或0,x就不能取任意實數了.
師:我們已經將指數的取值范圍擴充到了R,我們希望這些函數的定義域就是R.
(若沒有學生注意到底數的取值范圍,可引導學生關注例舉函數的定義域.若有同學提出情境中函數的定義域應為N+,師:我們已經將指數的取值范圍擴充到了R,函數y=2x和y=0.84x中,能否將定義域擴充為R?你們所舉的例子中,定義域是否為R?)
師:這些函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都有指數運算.底數是常數,自變量在指數位置.
(若有學生舉出類似y=max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它依然具有自變量在指數位置的特征.而刻畫這一特點的最簡單形式就是y=ax,從而初步建立函數模型y=ax,初步體會基本初等函數的作用.)
師:具備上述特征的函數能否寫成一般形式?
生:可以寫成y=ax(a>0).
師:當a=1時,函數就是常數函數y=1.對于這個函數,我們已經比較了解了.通常我們還規定a≠1.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新函數.(出示指數函數定義)
方案2:
生:(舉例)函數y=3x,y=4x,…(函數y=ax(a>1))
師:板書學生舉例(稍停頓),能舉一個不太一樣的例子嗎?(提示:底數非得大于1嗎?)
生:函數y=0.5x,y= x,…
師:這些函數的自變量是什么?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可用文字語言或符號語言概括)都有指數運算.底數是常數,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可以寫成y=ax.
師:y=ax中,自變量是x,底數a是常數.以上例子的不同之處,是底數不同.那你覺得底數的取值范圍是什么呢?
生:底數不能取負數.
師:為什么?
生:如果底數取負數或0,x就不能取任意實數了.
師: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要求底數a>0.當a=1時,函數就是常數函數y=1.對于這個函數,我們已經比較了解了.通常我們還規定a≠1.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新函數.(出示指數函數定義)
[階段小結]一般地,函數y=ax(a>0且a≠1)稱為指數函數.它的定義域是R.
[意圖分析]概念教學應當讓學生感受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那種直接拋出定義后輔以“三項注意”的做法剝奪了學生參與概念形成的過程.此處不宜糾纏于y=22x是否為指數函數等細枝末節.指數函數的基本特征是自變量出現在指數上,應促使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指數函數概念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由粗到細,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漸進過程,這樣更加符合人們的認知心理.
2.實驗探索匯報交流
(1)構建研究方法
師:我們定義了一個新的函數,接下來,我們研究什么呢?
生:研究函數的性質.
〖問題2你打算如何研究指數函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函數的表示方法與函數的一般性質,對函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認知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尋找研究問題的方法.開始的問題較寬泛,教師要縮小問題范圍,用提示語口頭提問啟發.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提供自主探究的平臺,通過匯報交流活動達成共識實現殊途同歸.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一新授課階段,提倡學生以形象思維作為抽象思維的支撐.
[師生活動]師生經過討論,解決啟發性提示問題,確定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教學預設]學生能夠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明確研究的內容以及研究的方法.部分學生會提出先作出具體函數圖象,觀察圖象,概括性質,并進而歸納出一般函數的圖象的分布特征等性質.另一部分學生可能從具體函數的解析式出發,研究函數性質,猜想一般函數的性質,然后再作出圖象加以驗證.
師:(稍等片刻)我們一般要研究哪些性質呢?
生:變量取值范圍(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
師:(板書學生回答)怎樣研究這些性質呢?
生:先畫出函數圖象,觀察圖象,分析函數性質.
生:先研究幾個具體的指數函數,再研究一般情況.
師:板書“畫圖觀察”,“取特殊值”
(若沒有學生提出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師:底數a的取值不同,函數的性質可能也會有不同.一次函數y=kx(k≠0)中,一次項系數k不同,函數性質就不同.底數a可以取無數多個值,那我們怎么辦呢?)
(若有學生通過對y=2x解析式的分析,得到了性質,并提出從具體函數的解析式出發,研究函數性質,猜想一般函數的性質,然后再作出圖象加以驗證.師: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不妨試一試.(仍引導學生從具體指數函數圖象入手.))
[意圖分析]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給學生提供由自己提出問題、確定研究方法的機會,逐漸學會研究問題,促進能力發展.
(2)自主探究匯報交流
師:我們確定了要研究的對象和具體做法,下面可以開始研究指數函數的性質了.
〖問題3選取數據,畫出圖象,觀察特點,歸納性質.
[設計意圖]若直接規定底數取值,對于為什么要以y=2x,y=3x,y=0.5x為例,為什么要根據底數的大小分類討論,缺乏合理的解釋,學生對于圖象的認識是被動的.若在探究前經討論確定底數取值,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仍可能會造成部分學生被動接受.學生自主選擇底數,雖有得到片面認識的可能,但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相互驗證結論,仍能得到正確認識.并且學生能在過程中體會數據如何選擇,了解研究方法.
由于描點作圖時列舉點的個數的限制,學生對x→∞時函數圖象特征缺乏直觀感受.而且由于所舉例子個數的限制,學生對于歸納的結論缺乏一般性的認識.教師應利用繪圖軟件作出底數連續變化的圖象 ,驗證猜想.
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是概括歸納抽象對象的一般思維方法,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對指數函數圖象性質的研究,總結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應充分發動學生參與研究的每個過程,得到直接體驗.
[師生活動]學生選取不同的a的值,作出圖象,觀察它們之間的異同,總結指數函數的圖象特征與函數性質.
[教學預設]學生通過觀察圖象,發現指數函數y=ax(a>0且a≠1)的性質.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所畫圖象,學生根據具體函數圖象說明具體函數性質.在學生說明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適當的說明,進而引導學生歸納一般指數函數的性質.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列表描點作圖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反思過程,并通過動態圖象驗證猜想,促進學生體會數形結合的分析方法.教師尊重生成,但需引導學生區別指數函數本身的性質與指數函數之間的性質.其中⑥⑦不強加于學生.對于⑥,要引導學生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圖象,啟發學生觀察底數互為倒數的指數函數的圖象,先得到具體的例子.對于⑦,在例1第3小題中,會有學生提出利用不同底數指數函數圖象解決,可順勢利導,也可布置為課后作業,繼續研究.
生:自主選擇數據,在坐標紙上列表作圖,列出函數性質.
師:(巡視,必要時參與討論,及時提示任務,待大部分學生有結論后,鼓勵學生交流,請學生匯報.)有條理地整理一下結論,討論交流所得.(同時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所畫圖象.若沒有投影儀,用幾何畫板作出圖象.)
生:(可能出現的情況)(1)在兩個坐標系中畫圖;(2)所取底數均大于1;(3)兩個底數大于1,一個底數小于1;(4)關于y軸對稱的兩個指數函數.
師:(過程性引導)底數你是怎么取的?你是怎樣觀察出結論的?在列表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嗎?為什么要在兩個坐標系中畫圖?為什么不也取兩個底數小于1?
師:(用彩筆描粗圖象,故意出錯)錯在哪里?為什么?
生:指數函數是單調遞增的,過定點(0, 1).
師:(引導學生規范表述,并板書)指數函數在(-∞, +∞)上單調遞增,圖象過定點(0, 1).
師:指數函數還有其它性質嗎?
師:也就是說值域為(0, +∞).
生:指數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當0
(其它預設:
(1)當a>1時,若x>0,則y>1;若x<0,則y<1.
當00,則y<1;若x<0 y="">1.
欲知誰正確,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研探.
思路2.復習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屬于與不屬于的關系,填空:(1)0N;(2)2Q;(3)-1.5R.
類比實數的大小關系,如5<7,2≤2,試想集合間是否有類似的“大小”關系呢?(答案:(1)∈;(2)?;(3)∈)
推進新課
提出問題
(1)觀察下面幾個例子:
①A={1,2,3},B={1,2,3,4,5};
②設A為國興中學高一(3)班男生的全體組成的集合,B為這個班學生的全體組成的集合;
③設C={x|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④E={2,4,6},F={6,4,2}.
你能發現兩個集合間有什么關系嗎?
(2)例子①中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例子④中集合E是集合F的子集,同樣是子集,有什么區別?
(3)結合例子④,類比實數中的結論:“若a≤b,且b≤a,則a=b”,在集合中,你發現了什么結論?
(4)按升國旗時,每個班的同學都聚集在一起站在旗桿附近指定的區域內,從樓頂向下看,每位同學是哪個班的,一目了然.試想一下,根據從樓頂向下看的,要想直觀表示集合,聯想集合還能用什么表示?
(5)試用Venn圖表示例子①中集合A和集合B.
(6)已知A?B,試用Venn圖表示集合A和B的關系.
(7)任何方程的解都能組成集合,那么x2+1=0的實數根也能組成集合,你能用Venn圖表示這個集合嗎?
(8)一座房子內沒有任何東西,我們稱為這座房子是空房子,那么一個集合沒有任何元素,應該如何命名呢?
(9)與實數中的結論“若a≥b,且b≥c,則a≥c”相類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活動:教師從以下方面引導學生:
(1)觀察兩個集合間元素的特點.
(2)從它們含有的元素間的`關系來考慮.規定:如果A B,但存在x∈B,且x 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 B(或B A).
(3)實數中的“≤”類比集合中的 .
(4)把指定位置看成是由封閉曲線圍成的,學生看成集合中的元素,從樓頂看到的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放在封閉曲線內.教師指出:為了直觀地表示集合間的關系,我們常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這種圖稱為Venn圖.
(5)封閉曲線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橢圓等等,沒有限制.
(6)分類討論:當A B時,A B或A=B.
(7)方程x2+1=0沒有實數解.
(8)空集記為 ,并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A(A≠ ).
(9)類比子集.
討論結果:
(1)①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
②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
③集合C中的元素都在集合D中;
④集合E中的元素都在集合F中.
可以發現:對于任意兩個集合A,B有下列關系: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或集合B中的元素都在集合A中.
(2)例子①中A B,但有一個元素4∈B,且4 A;而例子②中集合E和集合F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3)若A B,且B A,則A=B.
(4)可以把集合中元素寫在一個封閉曲線的內部來表示集合.
(5)如圖1121所示表示集合A,如圖1122所示表示集合B.
圖1-1-2-1 圖1-1-2-2
(6)如圖1-1-2-3和圖1-1-2-4所示.
圖1-1-2-3 圖1-1-2-4
(7)不能.因為方程x2+1=0沒有實數解.
(8)空集.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4
一、 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以發展教育的觀念為指引,以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為指南,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解題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課標理念下的政治教學活動應該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是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最新教學理念的關鍵。“導學案”應課堂教學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而生,它既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引入正軌,又將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識點與題目在課下解決,這樣,課堂上教師就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共同研究解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應該認識到改革是教學的生命,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理念,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必修1、必修2,根據必修1、2設計的導學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簽,發展,創新之間的關系,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高一(35、36)班的數學,(35、36)班是平衡班,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較高漲,比較自覺,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數學層次并不相同,部分同學基礎薄弱,缺乏學習數學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教研活動:
1、落實提高課堂效率,導學案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將學生的導學案與教師的集體備課設計為一體,第一、課前預習。教師設計此部分內容之前必須針對本課
題的三維目標與考綱認真備課,列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對于重難點做特殊標記,并針對預習提綱給出的內容設計預習檢測題,預習檢測題難度不易過高,與本課題的重難點相關的知識點有選擇性的錄入此處,讓學生在做此部分時不能感覺太簡單了也不能感覺無從下手,要有一部分題目讓他能夠通過討論探究完成。第二,探究活動。第三、課堂檢測。此處設置的題目難度深度一定比預習檢測部分要更難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在課前做。從此處開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提前嘗試著做,做題慢的同學可以先不必看,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自行決定。第四,拓展延伸。這里出現的題目屬于拔高題,一般很少有學生在課前能夠做對,所以此處也不要求學生課前做,當然不排除有的同學想要挑戰一下,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揚的。第五,反思總結。學生利用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結本節課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對自己本課題從預習探究到課堂探究各個環節進行反思,便于日后改進。上課時要明確重點、難點,重點要突出,難點要分散,并且難點要解決好。課堂講新課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20分鐘之內,最好能在10分鐘之內解決問題,多給時間學生練習或進行與學習有關的活動。
2、做到課后教學反思
上完課之后需要思考三個問題:我這節課上得如何有沒有要糾正與改進的.?有誰的課比我還優秀?怎樣上這節課更好、最好?并在學案、備課筆記上做好記錄,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3、落實好備課電子化,為加快對試驗課的理解和掌握,積極探索教改進程,建立備課組資料庫,備課組成員要積極借助網絡信息收集和篩選資料存庫,發揮集體智慧,在備課組會議上整理,及時應用到具體教學中。注重學案導學,編好用好導學案。
4、積極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認真改進課堂教學上的薄弱環節。注重研究教師如何講、注重研究學生如何學,積極推進新課改,提高課堂效率。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交流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于分析問題的習慣。
3、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系;加強復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扎實基礎的同時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5、落實抓好平時的一周一限時訓練,一周一綜合,注重知識的滲透 6、落實競賽輔導:主要利用下午第三節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至兩次輔導。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5
新學期已開始,為使新學期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使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更加得心應手,特訂新學期個人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教育觀念,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筑起點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線索,作為所有學生從事數學學習的出發點。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所提供的學習情景中,通過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發展。
2,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
教科書從學生實際出發,用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并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問題,以展開數學探究。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教科書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梳理所學的知識,建立符合個體認知特點的知識結構。
4,展現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教科書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5,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教科書中"讀一讀"給學生以更多了解數學,研究數學的機會。教科書中的習題分為兩類:一類面向全體學生;另一類面向有更多數學需求的學生。
三,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本冊教材從內容上看,教學重點是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
和判定定理的應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教學難點是對反
比例函數的理解及應用;用試驗或模擬試驗的方法估計一些復
雜的隨機時間發生的概率。
四,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等多媒體教學,以豐富學生感知認識對象的途徑,促使他們更加樂意接近數學,更好地理解數學。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的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4,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書寫,認真分析問題的習慣。同時注意學習態度的培養。
五,時間安排
4月1日——4月20日一元二次方程
5月16日——5月31日反比例函數
6月1日——6月10日頻率與概率
6月11日——7月11日復習考試
>高中數學教學計劃10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5)、(16)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1)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課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指導思想和課程理念和改革要點。使學生掌握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其內容包括代數、幾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它們反映出來的思想方法,概率、統計的初步知識,計算機的使用等。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有關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地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探索和創新的能力;運用歸納、演繹和類比的方法進行推理,并正確地、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的能力。
(3)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心和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的精神。
(4)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理解數學中普遍存在著的運動、變化、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情形,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會通過收集信息、處理數據、制作圖像、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學期是高一的重要時期,教師承擔著雙重責任,既要不斷夯實基礎,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又要滲透有關高考的思想方法,為三年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學情分析及相關措施:
高一作為起始年級,作為從義務階段邁入應試征程的適應階段,該有的是一份執著。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與學法的突變,難度的加強與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沖突伴隨著高一新生的成長,面對新教材的我們也是邊摸索邊改變,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并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我們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出發,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與高一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好從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過渡。從高一起就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領悟性的學習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學生,做好初、高中學習方法的銜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礎,分項突破難點。所列基礎知識依據課程標準設計,著眼于基礎知識與重點內容,要充分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切勿忙于過早的拔高,上難題。同時應放眼高中教學全局,注意高考命題中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趨勢,這樣才能統籌安排,循序漸進,使高一的數學教學與高中教學的全局有機結合。。
(3)培養學生解答考題的能力,通過例題,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對所學知識進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導學生了解數學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讓學生通過單元考試,檢測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準備
(5)抓好尖子生與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提前展開數學奧競選拔和數學基礎輔導。
(6)注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數學教學;注意運用投影儀、電腦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高一教學計劃03-10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1-02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2-24
高一數學的教學計劃04-04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05-29
高一數學教學教學計劃02-06
關于高一數學教學計劃01-29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范本01-22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優秀10-26
高一數學的教學計劃通用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