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一政治教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初一政治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初一政治教案范文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犯罪百害而無一利,從內心深處憎惡違法犯罪;
欲望面前,理智地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重視修養,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矯正不良行為。
2、能力目標:理解道德水平的高低影響行為的好壞,從小事做起,加強道德修養;
理解犯罪的危害,逐步形成自覺依法律已的觀念;初步培養自我分辨、自我控制、自我踐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道德水平低、法制觀念淡薄,就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知道自我防范應從矯正哪些不良行為做起。
二、教學重點:
道德品質的高低與違法犯罪的關系;犯罪的危害
三、教學難點:
道德品質的高低與違法犯罪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分組討論探究,充分享受學習。教師精心指導,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事違法犯罪,我們明白了無論什么人只要觸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都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有些不良習慣會害了我們,我們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漸,拒絕不良誘惑。今天我們學習第三框的內容:防范于未然。
展開教學:
(一)、“認清犯罪危害”
案例分析:(見教材第97頁案例)以陳某滑向犯罪深淵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
①陳某由違紀再走向違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淵的原因是什么?(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什么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導致人們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觀念淡薄;為獲得某種滿足;貪圖便宜;
②結合陳某的經歷,大家說說違紀、違法和犯罪這三者之間有何聯系?(他曾有過知恥心理,為什么還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淵?)
③用“違紀、違法、犯罪”三個詞談談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什么樣的關系?)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小結:
通過分析思考我們認識到: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系。人的行為是思想觀念支配的。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就難免會違紀,可能違法,甚至于犯罪。我們要意識到應該增強法紀觀念,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因此,我們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制觀念,積極追求上進,這樣才能不犯或少犯錯誤,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事。
小迪的案例教師提問導入教材第98頁“小迪的案例”:
①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
對。嚴重的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的特征,犯罪不但對社會造成危害,它對家庭、他人以及行為人自己都會造成傷害,
②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些什么危害?(犯罪有沒有什么好處嗎?)
同學們,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個案例,我們看教材第98頁“小迪的案例”(教師朗讀)。我們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來分析其危害性。(教師板書以下內容,與學生共同討論,并板書危害性)
對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財物、造成他人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
對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毀前程
對家庭的危害:媽媽精神失常、爸爸出車禍、姥姥死亡;
對社會的危害:影響社會安定
教師歸納小結:犯罪的危害有哪些?我們青少年為什么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通過上面這個案件我們可以看到: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正處于未成年階段,受國家司法保護。我們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準繩,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能圖一時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關于初一政治教案范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初步了解情緒的含義。知道情緒的基本類型及表現方式的多樣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好兩個內容:(1)情緒的個別差異。一方面,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如果站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情緒。另一方面,同樣的情緒其感受和表現也可能不同。(2)情緒是不斷變化的。首先會隨個人境遇和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其次,“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和志向。”是重要知識點之一。
2.能力方面:初步培養學生自學、閱讀能力,引導他們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問題。同時還要鍛煉他們與人交流,運用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會一些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覺悟方面:確立從多個角度全面分析問題的基本觀點,正確認識消極情緒的不良影響,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認識樹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1.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
2.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和志向。
(三)難點:
情緒的含義。
(四)課型:
綜合課。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講解法,談話法和討論法相結合。
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
(六)課前準備:
制作教學軟件,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及互相交流心得,布置學生搜集反映自己“喜怒哀樂”情緒的生活照片。
(七)授課過程:
講授課文內容:
1.引入新課:
(1)在前言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辦好事情,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條件,請大家回憶一下,良好心理品質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學生回答:健康情緒、堅強意志、和諧人際關系)。對!從這里可以看出,健康的情緒是良好心理品質的基本要求。情緒不好,往往容易產生不好后果。下面將介紹關于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德的故事。他就是曾經由于情緒不好,差點兒誤了一件大事。下面請聽事情的經過:(投影故事情節,并同時放錄音。)
(2)聽完奧斯特瓦德的故事,問:“聽了故事,你們覺得情緒重要嗎?”(學生答:重要),確實,情緒對我們學習、工件、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人的情緒是怎么回事?現在學習新課。
2.講解課文的內容:
(1)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課文提綱,(提示:重點看情緒的含義,個別差異和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與志向。)歸納要點,對不理解的地方用筆作好記號。新聞記者后讓學生自由發問,老師再給予解答。
(2)學生看完書后,自由發問(老師作好記錄)
(3)老師按課文結構對課文進行講解,并著重解釋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結合講件智慧泉中的圖片、表格、練習來進行分析。)
①情緒的含義:
A.展示學生生活照片,讓大家判斷,他的情緒如何?(學生答)問照片里的主人:“大家的判斷對不對?為什么當時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學生回答)這些同學所講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其實這些原因中有沒有共同的東西?這又是什么呢?我們通過鈴聲看情緒的產生。(屏幕顯示表格)
B.分析表格“從鈴聲看情緒的產生”得出所有情緒的產生都有是來自于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由此可見,情緒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它產生于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②情緒的基本類型——喜怒哀懼
A.設問:最基本情緒是什么?中國文字關于情緒的詞匯大部分都可以分別歸入喜怒哀懼四類型中。即使有些較復雜的組合而成的情緒,也是由這四種基本類型組合而成的,就如同六種基本顏色調和成許多色調一樣,比如,喜憂參半,百感交集等。)
B.做練習“寫一寫”:下面的詞語分別表達了哪種情緒?(說明許多有關情緒的詞匯可以歸入四個基本類型。)
③情緒的表現(略講),用一張漫畫說明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最明顯的表達方式是面部表情。
④情緒的個別差異。
A.以臺風為例,讓學生講出碰到同一件事,人們的情緒表現可能不同,(有人喜,有人怒,有人哀,有人懼),從而說明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
B.簡單舉例,說明同一種情緒,每個人的感受和表現可能不同。例如,足球運動員進球后,有的手舞足蹈,繞場奔跑,而有的則只是面露笑容與隊員拍拍手表示而已。
⑤情緒變化的特點。
A.以李白兩次經過長江沿岸寫下的兩首詩歌所表達的不同情緒為例,說明情緒會隨著個人境遇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B.讓學生說一說,做什么事的時候會很高興?為什么?老師接著歸納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可以用學生的練習跑步、彈琴、練歌的照片來說明。)
C.用張海迪的事例說明情緒反映著個人的志向。
張海迪五歲癱瘓,但她堅強面對困難,自強不息,通過自學,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并自學了中醫針灸術,熱情地關心、幫助別人,她寫了一百多萬學的著作,其中《輪椅上的夢》,獲中宣部“五一個工程獎”,是獲此獎的散文集。連高傲的日本人在給她拍完《世界五大杰出殘疾人》系列片后,都稱贊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自己有一句名言:“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為什么作為一名殘疾人,她能保持如此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呢?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是我盡了自己的`努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事,為社會盡了一分力。”可見,樹立了崇高遠大的志向,是張海迪保持樂觀、向上情緒的力量源泉。
3.組織學生活動。
(1)情景表演:《喜怒哀樂》(學生現場表演),表演之后,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請2到3個學生代表回答交流。(實際上運用課文知識去分析解決現實中學習、生活現象。)
(2)填寫一周情緒分類表(有幾種就填幾種),同時讓學生之間交流,講出為什么會出現消極情緒,并請其他同學想辦法去幫助他處理。(可以問:假如你是他的話,會怎樣處理。)從而得出結論,不同的人或同人個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情況可能不相同,所以,當遇到不順利的事,假如換個角度看,情況就會完全改觀。
(3)播放故事《乞丐與露珠》,然后指出:“怎么樣,凡事只要換個角度就不會總是那么糟吧?你想做那顆小露珠嗎?那就請我們從不同視角去看一些事情吧。”再引出訓練題:“換個角度看問題”,(每個組做一題)。最后交流,從而進一步深化觀點:不同人或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情緒。
肯定學生:同學們換了個角度看問題后,結果都把原來的壞事變成了好事,苦事變成了甜事,氣事變成了樂事,陰影變成了陽光。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就應當多一些從好的、甜的、樂的、陽光的一面去看問題,這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和進步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4.小結(思想品德教育,以達到深化主題的作用):做情緒的主人。
(1)情緒有個別差異,是可以調節的,因而要學會調節情緒。
(2)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興趣和志向,因此,要保持和培養良好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拓展健康的興趣愛好,樹立遠大的志向也是重要的條件。
關于初一政治教案范文3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從小學到初中,意味著學生從一個小學生成為一個初中生,是學生發展中的新階段,學習的環境、學習的任務都有了變化,因此,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環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納新的集體,新的老師和同學,更好地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是本課設計的意圖所在。
本框中首先了解學生對新學校、新生活的感覺,因為有可能學生所說讀的學校并不是自己所喜歡或理想中的學校,因此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學生發現新生活中的樂趣是很重要的。而班級中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以后生活的小環境的好壞,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兩個方面著手,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孤獨感說會慢慢減弱,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將提高。
2、說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的學習環境,面對新同學與新的班級,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同時對初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珍惜新的開始,樹立中學生的友誼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4、說教材的處理:
教學就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以往的教學通常是以老師的“教”為主,而今天這堂課主要是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是在老師的組織下、幫助下,學生自己學。
二、說教法:
在本框的講授中我主要采用講授法,討論法、問題法、發現法和談話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影視文件:《校園風貌》
播放邵武教育臺所拍的《六中校園風貌》、學校各設施情況等,讓剛入學的新生從宏觀上對本校有個初步的印象。
(二)講解:
出示課題:新學校、新同學(板書)
1、初中生活新體驗:(板書)
活動一:我遇到的新鮮事
(教師通過反問的形式,進入本課的第一個問題)
進入中學后,你一定發現在學習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和你們在小學時不一樣,許多讓我們新奇、有趣的事不斷發生。請同學們根據你的體會談談你遇到的新鮮事。
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身邊的變化,為進入初中生活、學習做一個鋪墊。同時也為更好地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如果回答的是他的一些困惑,如:科目比小學多;老師講課比小學快等,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解答,指導學生如何適應中學的學習,即進行簡單的學法指導。
2、珍視新友誼:(板書)
活動二:介紹我自己
內容:每個同學簡單的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姓名、生日、來自的學校、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
形式:輪流介紹。
目的:通過學生的自我介紹,讓同學之間有更深的了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注意問題:此項活動應根據班級的人數,控制好時間,如果班級人數多,可先讓班干部、小組長介紹。
(三)布置課后作業:
1、就“我遇到的新鮮事”中的某一件事,寫出它的新鮮所在,字數200字左右。
2、制作小卡片“我的個人小檔案”,要求設計新穎,配上花邊和色彩。
(四)結束全課:
【初一政治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政治教案:相逢在花季08-26
初一上冊政治教案10-12
初一政治《共同建設集體》教案03-15
初一政治教案:情緒需要調節08-26
初一政治教案:自覺磨礪意志08-26
初一政治教案:人生難免有挫折08-26
初一政治教案:堅強意志的作用08-26
初一政治教案:道德良好心理健康08-26
初一政治教案:保持樂觀心態,做情緒主人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