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

時間:2024-04-09 14:43:58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1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能力、認知水平,考慮到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生字詞的認讀,課文的理解,朗讀能力的訓練是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然而,“讀”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為此,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上,使學生在讀中感悟,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并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在教學方法上,通過讓學生讀讀,想想,議議,再讀讀來體會課文的內容,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課堂上,教師力求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發表獨到的見解。又根據教材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教學時,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優越性來輔助教學,以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完成本課時教學任務。

  【教學方法】

  看圖讀懂課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看圖理解花園里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和孩子。

  4、從司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不慌張,支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理解花園里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孩子。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簡單介紹:

  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嚇哭了,有的喊著,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里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學生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樣救的?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及會認字的音。

  ⑴ 自己借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讀、線糾正。

  ⑶ 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⑸ 電腦出示詞語的演示文稿:

  孩子嚇哭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舉起砸破救人 古時候 司馬光 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⑴ 指名讀第一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2、學習第二段:

  ⑴ 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師提問:

  ① 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④ 借助圖弄清花園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⑶ 指導朗讀:

  ① 教師范讀第二段,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什么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裝滿了水。

  ②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 指名讀這段;讀后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說說他哪兒讀得好!然后說說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后他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個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范讀,讓學生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⑤ 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⑥ 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⑦ 指名讀,集體糾正。

  3、學習第三段:

  ⑴ 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進大水缸里呢?請你們聯系上下文說一說。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里。)

  ⑷ 應該怎么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這段。

  ⑸ 指名讀,大家評議。

  ⑹ 必要的時候教師范讀指導。

  ⑺ 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里。啟發學生想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⑻ 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 學生自己輕聲讀這段,讀后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② 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么想的?

  ③ 小組匯報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么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么辦。

  ④ 為了讓學生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場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么樣子?請同學表演當時的場面。

  ⑤ 教師指導學生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⑥ 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 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② 請同學看圖,并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③ 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④ 教師指導學生讀后四、五段。

  5、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⑴ 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里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⑵ 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① 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

  辦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來。

  辦法二:找一根長竹竿,讓小朋友抓著竿爬上來。

  辦法三:去喊大人,讓大人把他救上來。

  辦法四:可以找來抽水機把水抽出來。

  辦法五:可以拿來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② 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辦法,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辦法和大家的辦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師演示復動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從缸中拉出來,人離開水。

  教師板書:人──水

  ④ 請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師再一次演示“人離開水”的復動投影片。

  ⑥ 司馬光用的辦法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討論后交流。

  ⑧ 師總結: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6、學習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⑵ 請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創造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說些什么呀!請學生分角色演一演。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2

  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

  3.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

  (二)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司馬光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課題,司馬是姓,叫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讓學生打開書,看本課的內容,除課文以外,有一幅插圖,課后有3個作業題。

  2.范讀:邊聽邊想,這一課寫的是誰的一件什么事?

  (1)范讀。

  (2)看插圖上畫的都有什么?

  (3)回答:這一課寫的是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課寫的是司馬光砸缸,救出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事。)

  (三)學習生字、詞。

  1.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生詞。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讀著,聽對方讀得對不對?不對請給以糾正。

  4.匯報。指名讀字音,如有不對的及時糾正。

  玩:音w2n但是讀課文時一般帶有兒化音。

  讀詞語卡片:

  古時候孩子朋友跑去叫有一回

  5.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學習。

  (2)同桌交流學習情況。

  (3)指名匯報自學和同桌交流情況。

  同學們,老師現在指名來匯報學習情況,老師叫到的同學,你不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為剛才是你們兩人討論的,一個說完后,同桌還可以補充。

  利用熟字記字形的有以下幾個:

  古:上邊“十”,下面“口”,

  時:左邊“日”,右邊“寸”,

  回:大口套小口,筆順:回。

  朋:左邊“月”,右邊“月”,

  玩:左邊王字旁,右邊“元”。

  跑:左邊足字旁,右邊書包的包字,筆順是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記字:

  候:左邊單人旁,中間一豎,右邊是:。

  孩:左邊“子”,右邊筆順:丶亠。

  友:一橫加一撇,帶上一個“又”。

  讓學生理解詞語和一字組多詞幫助理解字義:

  古時候:很早很早以前稱古時候,昨天,前天叫古時候嗎?不叫。

  古(古代)(仿古)(蒙古)

  時(時代)(時間)(小時)

  候(氣候)(等候)。

  朋友:關系不錯的人稱朋友,本課小朋友,指關系好的小孩。

  友(友誼)(友好)(親朋好友)

  玩(玩耍)(玩藝兒)(貪玩)

  跑(跑步)(跑來跑去)

  (四)在學習生字、生詞的同時,把課文讀通順。

  1.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得”的音。

  請同學讀詞語:長得又大又圓。

  這里的“得”讀de輕聲;本課“得救”了,這里的“得”讀二聲d6,是得到的意思。比如:我得到媽媽的寵愛。我得到同學們的幫助。

  2.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小聲讀課文,一是注意生字詞在句中的讀音和字義,二是把課文讀通順。

  (五)指導書寫生字:

  1.讓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筆的位置。

  2.重點指導下列字:候、孩、跑。

  3.學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二)進行句子訓練,體會詞的作用。

  (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遇事不慌,動腦筋想辦法,在緊急情況下,做事果斷的教育。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指名讀。

  古時候小孩朋友跑回去

  (二)誰能告訴老師,司馬光姓什么?叫什么?

  (三)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2.讓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

  (四)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一段,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古時候”是指很早很早以前,從圖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全是古代人的著裝。

  2.學習第2自然段。

  (1)小聲讀這一段,數一數共有幾句話,再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讀每一句話,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找重點詞理解。

  ①第一句話中“他”指的是誰?(司馬光)

  ②學習第二句話時,讓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插圖,思考:

  a.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幾個孩子,哪個是司馬光?

  b.從圖上假山和水缸的位置,再看這口水缸怎么樣?從句子中哪兒看出來的?

  “假山”是用石頭人工堆砌成的,大樹下面有假山,假山腳下有口大水缸。

  讓學生觀察水缸到底有多大,和幾個小孩子的個頭比。里面裝滿了水。

  (3)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句要突出“他”的音,第二句話要突出“大”,“裝滿”,讓大家能夠通過你的讀聽出來這口水缸怎么樣,里面裝的水是怎么樣。

  通過看圖,指名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也為理解后面的課文打下基礎。最后說一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4)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學習課文的時候,是先讀課文看共有幾句話;接著找重點詞,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然后,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3.學習第3自然段。

  小朋友們和司馬光在花園里玩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1)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想象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里的。

  司馬光和小朋友玩得很高興,不小心,掉進大水缸里的。

  (2)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句式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3)再讀這段,想一想,缸這么大,里面又裝滿了水,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面臨著什么樣的危險?一方面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習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理解下段課文奠定基礎。

  4.學習第四段課文,小組學習。

  (1)小聲讀課文,自己想一想掉進水缸里小朋友的處境,再想一想別的小朋友的心情會怎樣,他們都是怎么做的?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談自己的理解:

  從“別的小朋友”看出是除司馬光之外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后面句子中的“有的……有的”,“叫”、“喊”、“跑”、“找”是相對應的。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面臨著被水淹死的危險,小朋友們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叫喊”目的是叫大人們聽到呼救的聲音,來救小朋友;“跑去找大人”,也是這樣。再讓同學們想象,時間就是生命,這樣做能來得及嗎?為理解司馬光的聰明、果斷打下基礎。

  (4)指名朗讀:要讀出小朋友們那種心里焦急的緊張氣氛。讀“有的”“有的”時和逗號前面的句子接得緊一點。

  5.學習第五自然段。自己學習。

  同學們,小朋友們都慌了,因為他們知道,時間長了,那個小朋友有生命危險。想通過叫喊,跑去找大人來救小朋友。這時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1)按前面的.學習方法自學這一段。

  ①提醒同學們自學時,抓表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去理解句子。

  ②看圖,哪個是司馬光,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司馬光沒有慌,從表情上看出來的,其他小朋友驚慌地咧著嘴,而司馬光的神情表現很鎮靜,不慌張。

  ③指名讀自己理解。

  “舉”、“使勁砸”、“幾下子”說明什么?遇事不慌,認真動腦筋,想辦法,聰明、果斷。缸破了,水從破洞里流出來,落水的小朋友就不會被水淹死了。④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6.學習最后一段。

  同學們,司馬光遇事不慌,他機智勇敢地舉石頭砸破了缸,救出小朋友,這時大家的心情如何?帶著輕松自豪的語氣讀最后一段。“得救”重讀。

  總結,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句子訓練。課后作業第2題。

  1.投影出示句子。

  2.讓學生自己填空。

  3.填空后,自己讀一讀每一組的兩個句子,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好在哪里。

  4.指名說一說。

  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意思更具體,更明白。“在花園里玩”限制了玩的地點。“石頭”說明司馬光用“石頭”砸缸,不是用別的,意思比第一句更明確,更完整。

  (六)作業。

  1.鞏固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鞏固字詞。

  (二)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借助課文內容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邊讀課文邊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組成的詞的寫法。

  2.聽寫。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且同桌聽寫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確。這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一種好方法。

  有一回,古時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聲讀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大家。提醒按上節課告訴同學們的句式來說。段意:

  1.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

  2.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花園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哭著,喊著,去叫大人。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幫助學生組織語言,以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能看著插圖,把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1.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2.同桌互相講一講,強調不是背課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課文內容講故事。

  3.出示投影插圖,指名讓同學講故事。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向他學習什么?

  (五)你學習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談學習這一課的收獲。

  1.字詞方面:學會了哪些字詞,或者是在識記生字過程中,學會了哪種識字方法。

  2.本課語文知識方面:比如按句式說話,學習課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這是最重要的,要學會做人。

  教師根據學生談的,進行總結、深化,表揚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啟發。

  【板書設計】

  (4)“我”字第一筆是撇,“找”字左邊是提手旁。

  同學們,中國的漢字很有意思,有很多字,音相同,還有很多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們學習要認真、仔細,區別它們的不同之處,不要弄混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3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別、到、那、都、嚇、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指導看圖,從圖中質疑。

  1、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看不懂得嗎?

  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問題:

  (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當時的情況怎樣?

  (2)是誰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題釋題。

  1、板書課題,讀題。

  (1)知道“司馬”是復姓。

  (2)識記司,組詞。

  2、簡介司馬光。(學生或教師)

  三、初讀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識記生字。自主選擇生字識記,組內交流,全班反饋。(采用各種形式認讀生字,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

  4、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

  四、再讀感悟。

  1、學習1~3段,解決問題(1)。

  (1)借助插圖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這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后討論,理解:不小心。

  啟發想象:掉進缸里的孩子會怎樣?

  (3)朗讀指導。

  (1)看圖讀文了解別的孩子的表現,板書:哭喊叫找

  小組討論這些孩子當時是怎么想的?

  (2)討論司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個怎樣的人?

  劃出司馬光的`動作。理解:使勁砸。

  (3)質疑釋疑。(針對課文內容提問,自由解答,教師引導)

  4、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夸夸他吧!

  5、朗讀指導。

  五、學會背誦技巧。

  教師引導,讓學生悟出背誦的方法: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

  六、指導書寫。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訓練。

  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呢?

  要求:大膽想象。

  八、作業布置。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有利于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課文淺顯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著、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這篇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在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為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在課文學完,我設計讓學生討論:

  1、從司馬光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請你對司馬光或那個被救的小朋友說句話。

  2、如果你在場,你還會有什么好辦法救那個小朋友嗎?

  3、假如你身邊發生了意外的事,你會怎么辦?

  設計這樣幾個問題,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想象,并結合生活實際開發課程資源,對學生生活適應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4

  教材分析

  1.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歷史學家。這篇講的是司巴光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人也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過這個故事啟發學生遇事不慌,沉著勇敢,關學習司馬光這種迸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人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則想的是缸里的水離開人。

  2.字音、字形

  本課8個生字要注意讀準:孩(h2i)、光(gu1ng)、塊(ku4i),書中“一塊石頭”讀成“一塊兒石頭”(兒話音)。

  識記生字字形時,要讓學生開動腦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識字。為了更好地巧記字形,提供幾種記字方法:(1)用象形字記“石”字。(2)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嚇”字。(3)用順口溜的方法“光”字:三個小淘氣,坐在板凳上,壓彎一條腿、后腳尖朝上。記“沒”字:三點水,幾頭又尾,合在一起就是沒。

  書寫時應注意:“候”字的左邊是“單人旁”,再加上一個小豎,右上邊是“橫折、橫”,下邊是“尖”字。“孩”字左邊是“子”字旁,注意“子”的最后一筆“橫”改成“提”,右邊是“點、橫、撇折、撇、撇、點”注意兩個撇的起筆對齊,就寫好看了。“哭”字千萬不要丟掉最后一筆“點”。

  3.看懂圖意: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孩掉進大水缸里。從圖上可以看出一只大缸砸破了,水嘩嘩地流出來,掉進水缸的這個小朋友正在往外爬,司馬光正伸出手去挾爬出來的小朋友。再看看他們身后的幾個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張著大嘴在喊大人。

  4.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自然段是寫很久以前,有一個孩子叫司馬光。

  第二自然段結合標圖弄清楚假山和水缸的位置。

  第三自然段是寫有一個小朋友沒注意掉進水缸里。

  第四自然段是寫其他小朋友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都慌了。

  第五段主要是司馬光是怎樣做的,他舉起一塊兒石頭很塊地把水缸砸破了。

  第六自然段是寫缸里的水流出來了,小朋友得救了。

  5.朗讀指導

  “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大”字稍慢、加重。“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里”的“一不小心”讀得稍快一些。“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這句話讀得稍慢些。第五自然段要讀出司馬光的機智勇敢,讀時突出“沒有慌”、“舉起”、“使勁砸”、“幾下子”這幾個詞語。

  教法建議

  1.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看圖,從圖中質疑。

  3.在學文時,引導學生學習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以設計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詞語和句子。

  5.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要求,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實用是本課的重難點,在教學中采取比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6.教師演示2個復動投影片,一是演示“人離開水”,二是演示“水離開人”,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使學生領悟到兩種救人的不同方法,更加突出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7.創造性思維訓練;設計一個情景。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說些什么呢?

  解詞導向

  假山:用石塊人工堆砌而成的小山。[例句]公園的假山真好看。

  不小心:不留神,沒注意。[例句]放學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慌:心里發急,動作忙亂。[例句]做作業的時候,我們不要慌,要認真去做。

  使勁:用力。[例句]這張桌子很重,我要使勁才能搬動它。

  得救:本課指脫離了危險。[例句]經過醫生搶救,王爺爺得救了。

  釋句導讀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這句話講的是司馬光舉石砸缸。用“舉起”說明這是一塊大石頭,舉得高,用的力氣大,砸下來的力量才大,水缸才能砸破。“幾下子”說明特別用勁,救人心切,想趕快把小朋友救出來。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講司馬光是古時候的人。

  第二段(2、3自然段):講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孩子不小心掉進水缸里。

  第三段(4、6自然段):講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朋友。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司馬光舉起大石頭砸缸救人的故事,說明司馬光小時候聰明、勇敢,遇到緊急情況不慌張,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5

  【教材簡析】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有這樣一句名言:“會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轉彎,不會思考的人則暈頭轉向。”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碰上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遇到突發事件,害怕、緊張、焦急、慌亂,這些都可以理解。然而,機智、靈活地分析、解決所出現的難題,則令人稱贊。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學習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2、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3、簡介司馬光。

  二、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

  2、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導朗讀2、3自然段:

  這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放映幻燈片1:仿課文插圖,是小朋友掉進水缸前的畫面。)大家觀察一下這幅圖畫,說說除了有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花園里還有些什么?請同學看圖上的這些小朋友,說說他們在做什么 ?

  ⑴ 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⑵ 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 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3、小伙伴們是怎么做的?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

  4、大家試著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伙伴——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四、課后思考,拓展思維

  大家看黑板上的圖畫。司馬光用石頭砸缸的辦法救出小朋友,如果當時我們小朋友在場,你能想出比司馬光更好的辦法嗎?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你們部肯動腦筋,也能想出很多好辦法。但大家看看

  圖畫,畫面上有你們剛才說的繩子、盆嗎?水缸又高又大,小朋友們推得動嗎?

  (學生仔細觀察圖畫,陷入沉思。)

  師:司馬光當時想:只要讓水流出來,小朋友就會得救。怎樣讓水流出來呢?──砸破水缸;于是他救出了小伙伴。大家思考一下,能否從司馬光的辦法中得到啟發,想出更好的辦法。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著機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看誰的辦法最好。

  1、學生自己想辦法。

  2、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么辦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讀課文,并說說司馬光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1、復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2、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匯,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說說”的練習。

  三、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1、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廂。

  2、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四、指導生字書寫

  1、認讀“別”、“到”等6個字。

  2、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3、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4、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6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司馬光嗎?誰知道?給大家講一講好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指的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5)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缸里的水多不多?從課文中措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習課文第三、四段。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別的小朋友怎么樣?(指導用著急的語氣讀第四段。)

  (學生練讀、評讀)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4.學習課文第五段。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5.學習課文第六段。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么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著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2.讀一讀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師范寫,學生觀察,練寫。重點指導寫好雙耳旁。

  3.展示、評議。

  三、背誦課文

  1.指名看圖敘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誦。

  3.自由背,喜歡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誦全文。

  四、實踐活動

  1.積累詞匯:

  (1)找出課文表示數量的詞。誰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自由說。

  (2)口頭擴展詞語,如:司—司機、公司……用“慌、假、別、嚇、塊、救”口頭組詞。分小組討論、積累,再大組比賽,指定時間內,看哪組組的詞最多。

  2.創新故事會:學生交流有關司馬光的故事。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7

  閱讀體驗性學習是語文新課程所倡導的以“注重情感體驗”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閱讀取向。它張揚的是學生閱讀的“言說權”,即在閱讀中讓學生自己來“解讀”,從而凸現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筆者因師資培訓工作的需要,執教了一年級文本《司馬光》,親身體驗了一次閱讀體驗性學習的課堂教學嘗試。現把本案的實踐,以及由此對第一學段閱讀體驗性學習引起的思考闡述如下,以饗讀者。

  一、實踐:《司馬光》閱讀體驗性學習的嘗試

  《司馬光》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傳統閱讀課文。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家喻戶小、人人皆知的。如何讓學生在熟知“經典”故事的同時,體會一種遇到急事不慌張、動腦筋的好品質,從小漸成“沉著”、“急中生智”的素養?筆者在學生學習了文本13個認讀字、6個會認會寫字,并在讀通文本的基礎上,進行了閱讀體驗性學習的嘗試:

  [體驗的問題]

  主體性問題: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告訴老師和同學嗎?你在課文中能感覺、體會到一點什么呢?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段落中體會到的?

  輔助性問題:

  1、你體會到的內容是從哪些段、哪些詞句中感受出來的?

  2、司馬光沒有慌,怎么做?想一想:要是司馬光慌了,會怎么樣?司馬光沒有慌,心里可能會想些什么?

  3、為什么從“別的孩子都慌了”中,也能體會到司馬光具有遇到急事不慌張、動腦筋的好品質呢?

  4、司馬光的做法是否可取?你有什么話要說嗎?(對司馬光……對老師……對同學……對別的小朋友……對自己……對這個故事能流傳到今天……)你想了解長大以后的司馬光嗎?

  [體驗的方法]

  1、自主體驗:圍繞主體性問題,針對輔助性問題的1、2、3進行自主體驗。

  2、合作體驗:圍繞主體性問題,針對輔助性問題4進行合作體驗。

  [體驗的過程]

  1、感受文本生活:多媒體動畫演示三幅圖景。圖景一:司馬光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圖景二: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孩子慌、哭、叫、喊、跑(配“撲通”聲和“不好了,有人掉到水里啦”的`叫聲)。圖景三:司馬光砸缸,缸破,水流出來,缸里的孩子得救。(學生專注地觀看圖景,流露出喜悅的神色。)

  2、“親歷”文本故事:讓學生自主組合,即興扮演角色,演繹文本故事。(教師不要求表演的逼真,重在摹擬與再現,參與和投入)(結果發現:學生的表演并不到位,秩序也有點兒亂,但情緒十分高漲。)

  3、多種形式的課文朗讀。

  [體驗的結果]

  片斷一:

  生:這個故事很有趣,我很喜歡。

  生:司馬光真聰明!

  生:我從課文的第5、6自然段中體會到司馬光的聰明。

  ……

  (通過文本生活的感受、“親歷“和朗讀,學生已經喜歡文本,已經被文本人物和故事吸引,初步讀懂了文本自然段所表達的意思。)

  片斷二:

  生: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板書:沒有慌舉砸)

  生:要是司馬光也慌了,跟別的小朋友一樣了。(一臉稚氣的樣子。)

  生:要是司馬光也慌了,缸里的孩子就會淹死的。

  生:司馬光沒有慌,他心里可能想:我一定要想辦法把好朋友救出來。(有了與司馬光一樣的心情。)

  生:他沒有慌,心里可能想:要快一點想出辦法來。

  生: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他心里也很急,但他沒有慌。

  生:從別的孩子都慌了中,我體會到司馬光就是跟他們不一樣。

  (板書:都慌了嚇哭叫著喊著跑)

  ……

  (學生圍繞輔助性問題1、2、3分別交流自主體驗后的感受。有了文本生活的感受、“親歷”和文本的朗讀,學生能“個體性”地從文本詞句之中、問題假設之中和文本人物比較之中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片斷三:

  生:我們小組認為司馬光的辦法是可取的,因為他們都是孩子,不能用其他辦法把孩子救出來。(以“我們”開始發言,看來,合作學習后發言的要求學生已經比較明確了。)

  生:我們小組覺得司馬光的辦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他把缸砸破了,是要賠的。可以想出別的辦法。

  生:我們認為在當時的情景下,只能用司馬光的辦法,因為救孩子最要緊!缸跟救人是不能比的。所以,司馬光讓“水離人的辦法是最高明的!”(學生的潛能,往往會出乎教師意料之外。)

  生:我們認為“跑去找大人”也是個辦法,但時間長了,缸里的孩子會淹死的。

  生:我們想對司馬光:“司馬光,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

  ……

  (學生圍繞輔助性問題4由小組代表交流合作體驗學習后的感受。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辦法是否可取?是否“最優”?缸與人的價值怎樣認識?司馬光是否應該學習?你學了以后想說點什么?學生在交流、溝通中融合,在合作體驗學習后自己找到了答案。)

  二、思考:把握語文第一學段閱讀體驗性學習的尺度

  《語文課程標準》在表述新理念時,“體驗”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共有16處之多。專家指出:“課程不再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被教師與學生實實在在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課程)”。眾所周知,閱讀文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人的生活世界,其內容本身蘊含著人類生活的一種體驗與思考,關聯著人類生活世界的無限豐富性和復雜性。為此,只有通過體驗才能使閱讀進入生命領域,打通文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界限。筆者在《司馬光》閱讀教學嘗試時,強調體驗性學習的意義也許就在這里.

  那么,第一學段語文閱讀體驗性學習該怎樣進行呢?《語文課程標準》在闡述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時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筆者認為,結合“生活實際”與“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是閱讀學習第一學段體驗性學習的一個尺度。其實質就是閱讀體驗性學習必須強調“親歷性”——結合生活實際、“個人性”——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親歷性]

  一是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前已經積累了相應的生活經驗,或者是為了在閱讀文本時的需要讓學生扮演角色和演繹文本故事。《司馬光》的故事,應該說,現代的孩子已經沒有了類似的生活經驗。因此,筆者采用了扮演角色和演繹文本故事的手法,讓學生感受文本生活,“親歷”文本故事。由于吻合了學生年齡特征,加上文本故事本身蘊涵的情趣性,從學生課堂表現和答問情況看,這種“親歷”的體驗性學習,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二是學生在文本閱讀學習時心理上虛擬“親身經歷”,對角色和故事進行“移情性”理解,并對自身加以回憶與反思。心理的“親歷”和“移情”的理解,需要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對以往生活經驗的一種整合和超越。顯然,處在第一學段年齡段的學生,對此還沒有能力進行對接。所以,筆者在《司馬光》的閱讀體驗性學習中沒有采用這種“親歷”方法。

  [個人性]

  個人性指向于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種種差異。學生生活經歷不一,興趣愛好各異,對生活世界的前理解不同,故他們的體驗也各不相同。因此,體驗性學習是個人的,不能相互取代。《司馬光》的閱讀體驗性學習,圍繞主體性問題學習的輔助性問題1、2、3,就讓學生進行了自主體驗的學習。其結果是,學生的回答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然而,個人性的體驗是可以通過交流和對話來分享的,通過交往和溝通來實現對生活視界的融合,這就是課堂閱讀學習的魅力。為此,筆者在《司馬光》的閱讀體驗性學習中,又安排了圍繞主體性問題的輔助性問題,進行合作體驗學習。不難發現,真是這種有的放矢、量力而行的做法,使得貌似有點兒“難”問題,通過合作體驗性學習,也能夠順利地得到解決。誠如一位學生課后所言:“問題開始覺得有點難,但大家一起想,能夠想出來。”

  由此看來,以“親歷性”和“個人性”為尺度進行第一學段的體驗性學習,要把握兩點:一是“親歷性”應以追憶生活經驗和扮演角色、演繹文本故事為主。其原因是文本生活世界與學生現實生活世界存在一定距離,以及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學生生活條件與安全等因素,大多已無法或不能去“親歷”。而扮演角色、演繹文本故事,學生仍會興趣盎然、盡心地投入到仿真生活世界之中。二是“個人性”要側重課堂的交流、溝通與融合。其原因是因學生的個體差異,需要彌補生活世界前理解的不足,體現課堂閱讀學習的優越性,同時,也是在學生閱讀起步時,感悟閱讀文本的奇妙和博大,從小播下愛閱讀的種子。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8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缸”3個生字,會寫“別”、“到”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為后面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埋下伏筆。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為后面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埋下伏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老師姓什么嗎?那你知道后面那位老師姓什么嗎?(師回答)那你能向后面的老師介紹下你姓什么呢?我們的姓只有一個字,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古時候的小朋友,他的姓和我們有些不同,他姓——司馬(板書),像這樣有兩個字組成的姓我們把它叫作復姓。司馬這個姓非常特別,馬這個字我們早就學過了,那你能給“司”這個字找個朋友嗎?他的名字叫“光”。(板書)誰愿意和他打個招呼呢?(叫幾個學生。)讓我們一齊來讀讀課題吧!(20、司馬光)

  2、教師:瞧,這個就是司馬光,他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呢?讓我們讀讀課文,去認識一下他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本翻到85頁,看看讀書要求。

  出示讀文要求:

  (1)邊看插圖邊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長句子。

  (2)給課文標好自然段號。

  2、教師:老師看到大家讀課文的時候非常認真,有的同學都已經讀了好幾遍了,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這篇課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啊?(6個)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怎么樣了?

  三、細讀感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請大家看課文插圖。誰是司馬光?他是什么時候的孩子?

  2、誰來讀第一自然段。(提醒學生注意讀準輕聲)男同學和女同學想來比一比嗎?

  3、請大家再看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花園里干什么?(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誰來讀第一句話?(抽1-2名學生)

  4、花園里有什么?(課件出示“假山”圖。再出示詞卡:假山)誰來讀?假山是真的山嗎?所以“假”的意思就是?它的`反義詞是?(出示字卡:假)這個生字讀什么?(賽詞)

  5、(板書假山簡筆畫)這是花園里的假山。假山下面有什么?(課件出示“大水缸”圖。再出示詞卡:大水缸)一起讀。

  6、板書大水缸簡筆畫。教師介紹:在古時候,人們在花園里放一口大水缸大,缸里裝滿了水,那是用來防火的。因為那時沒有滅火器,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就可以用缸里的水來滅火。

  7、(出示字卡:缸)誰認識這個生字?缸,我們來看看我們身邊的缸(課件出示:我們身邊的“缸”)這些都是什么缸呀?養魚的叫?盛煙灰的叫?洗澡用的叫?一起讀。

  8、誰來讀第二句話?(抽1-2名學生)

  9、咱們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注意把句子讀得流利一些。

  10、多美的花園呀,小朋友在這里玩得真快樂!可是,后來卻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這是怎么回事呢?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

  11、指名回答

  12、“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就在旁邊,看到自己的小伙伴掉進大水缸里,你的心情一定會非常緊張。所以咱們讀這個自然段就要顯得緊張一些。“一不小心”這個詞語要讀得稍快一些。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來讀。

  13、教師小結:哎呀,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了,咱們心里真緊張啊!有誰能去救救他呢?

  四、生字鞏固,指導書寫

  1、咱們剛才學了幾個生字了?(課件出示本課時所學的三個生字)還認識它們嗎?我們來猜字謎。(猜到后請學生舉起手中相應的字卡。)

  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

  工人中午下山找水喝。(缸)

  2、把生字的拼音去掉后,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我們來開火車認生字。火車開得快的小組,我們獎勵生字蘋果。

  3、小朋友,光認識生字還不行,我們還要學會寫一手漂亮的好字。現在,老師就來教大家把字寫正確,寫美觀。(課件出示:“那”和“都”)

  4、“那”和“都”這兩個字哪里相同?(提醒學生:都是左右結構,部首都是(右耳旁))

  5、咱們學過哪些(左耳旁)的字?(課件出示:陽、那、都)

  6、(左耳旁)和(右耳旁)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左耳旁),“耳朵”要寫得高、小,豎的末尾像一個小雨點;(右耳旁),“耳朵”要寫得低、大,豎的末尾像一根針。)

  7、伸出我們的小手指,跟著老師一起來數筆順。(播放課件)

  8、多美的字呀,老師也想寫一寫。看看老師寫得好不好?(“那”字左邊和右邊差不多一樣大小,注意兩條短橫不要挨著橫折鉤。“都”的左邊要寫得寬一些,右邊要寫得矮一些,這樣字就顯得更加美觀。)

  9、你們也來寫一寫吧。

  10、檢查、評價學生的書寫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過得快樂嗎?有什么想法?

  2、教師評價,提出希望:(小朋友,漢字是世界上美的文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如果我們能認識更多漢字,如果我們能把字寫得更加美觀,我們的心里就會感到特別開心。咱們一起來努力吧!)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9

  教學目標

  1、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2、讀講一至三自然段。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重點掌握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理解課文訓練學生的思維

  課前準備卡片、投影、錄音機

  課型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學過程:修改: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10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砸缸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表現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砸缸。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案01-14

小學語文教案:《司馬光》01-31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司馬光》01-31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案設計08-25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案12篇01-14

《司馬光》語文教案05-12

小學語文教案:《司馬光》12篇01-31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說課稿04-26

小學二年級語文《司馬光》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