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31 07:11:33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學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小學語文教案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劈、濁、丈”等7個生字,會寫“微、劈、緩”等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會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1.(播放音樂)(課件出示2)師:在人類悠遠的歷史長河里,流傳著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你知道嗎?(課件出示3:古代神話故事圖片)

  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師:這些故事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神話故事;都是成語;都寫了誰干什么。

  2.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神話中的人物——盤古,學習他“開天地”的故事。(板書:12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座互讀互查。

  2.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劈、濁、丈、隆、肢、軀、液”(課件出示4)

  劈:不要只讀一半,不要讀成“pì”;

  濁:不要只讀一半,不要讀成“chónɡ”;

  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讀成“jiànɡ”;

  軀:“軀”和“區”是形近字,都讀“qū”。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劈、緩、濁、丈、撐、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課件出示5)

  指導書寫:“緩、濁、撐、竭、液、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要左窄右寬。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找出多音字,組詞識記。

  5.指名接讀課文,糾正讀音。(二三自然段重點齊讀。)

  6.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對課文的題目有了哪些理解?(簡單說說)課文的哪句話是直接寫“盤古開天地的”,畫出句子,讀一讀。

  反饋“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7.師:是啊,在盤古開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樣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個大雞蛋。)

  8.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盤古拿起斧子猛劈,將天和地分開,他頭頂天,腳踏地,不讓天地合攏。盤古用他的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課件出示6)

  9.默讀課文,劃分段落,同學交流,集體訂正。

  三、朗讀提升

  自由練讀,把自己最愿意讀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課件出示8)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二、研讀文本,體會偉大

  (一)出示詞語:(課件出示9)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課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沒有____________。

  3.師:這是多么荒涼寂寞的世界。齊讀課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課件出示11)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引導學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開天辟地)

  齊讀。找出其中的反義詞。

  (二)出示詞語:(課件出示12)

  拿起劈頂撐

  1.齊讀。

  2.這些詞語是表示什么的?它們是用來寫誰的?讀有關句子,想象盤古頂天立地的樣子。出示課件,學生看圖想象。(課件出示13)

  引導學生在讀懂第3自然段的基礎上,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頂天立地)

  過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盤古終于累倒了。

  (三)出示詞語:(課件出示14)

  飄動的云隆隆的雷聲遼闊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樹木滋潤萬物的雨露

  1.指名讀。

  2.找出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出現的,是用來寫什么的?

  師:盤古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件出示15)

  他呼出的氣息—— ;

  他發出的聲音—— ;

  他的雙眼—— ;

  他的四肢—— ;

  他的肌膚—— ;

  他的血液—— ;

  他的汗毛—— ;

  他的.汗水—— 。

  同桌對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身化萬物)

  3.交流發現,反饋:(課件出示16)

  (1)他的____________,變成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舉例)

  (2)句子前后有聯系。

  (3)總分段式。

  (4)并列句式。……(讀讀,體會語調的變化。教師范讀)

  4.師:盤古臨死了還想著為人類造福,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5.師:讓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這段中的“……”。請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盤古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請展開合理的想象,仔細思考,寫下來。

  6.反饋交流。(四人小組合作展示,學著課文的樣子,先說“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師:面對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你想說什么?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來展示這美麗的畫面。(齊讀第五自然段)

  指導朗讀:排比段讀出語調的高低。

  7.師:面對這樣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我們不得不感謝:“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8.師:同學們,是盤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盤古,使萬物生靈生存繁衍;是盤古,使我們看到了花開的燦爛、日出的輝煌……這一切,全是因為:“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三、拓展延伸,體會精神

  1.“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這句話非常樸實,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深情;這句話甚至連感嘆號都沒有用,卻飽含著人類對盤古的無限敬仰與贊嘆。(師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2.課件出示盤古身體各部位的變化。(課件出示17)師引讀。

  3.指名復述這部分課文。(課件引導)(課件出示18)

  四、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課文,認識了盤古。千百年來,盤古已經逐漸積淀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在華夏熱土上,盤古文化不斷繁衍,傳播中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同學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查找有關盤古的資料。

  2.布置作業:課后尋找其他的英雄神話,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12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頂天立地

  身化萬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 教養:

  1認識“萬、復”等13個生字。會寫“萬、丁”等5個字。

  2認識“欠字旁”。

  3能主動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育:

  通過學習課文和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春天帶給我們的快樂,從而熱愛春天。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三 發展:

  通過學習課文,培養觀察能力及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

  1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2能正確地寫字。

  教學難點: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教學教程 (第一課時)

  教師教法學生學法及教學內容媒體運用和課后小結

  通過看圖感受春天的美并學詞識字。根據說話內容相機引出詞語。一 導入、揭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呢?為什么?用一句話與大家分享一下,好嗎?二 看圖感受春天美的特點并學詞識字1看圖認識并朗讀詞語(1)在春天的樂園里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能用“春天到了”作為開頭,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大家。(2)你們從課外書上收集到了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呢?放課件:《春天在哪里》的音樂和圖片。

  教學教程

  教師教法學生學法及教學內容媒體運用和課后小結

  小組討論動作記“舞”字簡筆畫記“柳”字,相機擴詞。偏旁分析“復”字。記“歌”時,引導認識“欠字旁”。(3)趕緊把你們喜歡的詞語在小組內與伙伴們交流一下,讀一讀,記下來好嗎?(4)讀詞小結2學習生字在這八個詞語里有今天要學習的13個生字。(1)自由讀字,你覺得哪些字的音要特別注意?(2)交流(3)從字型上看,你覺得哪些字的'筆畫多,難記?(4)引導著重記“舞、柳”(5)分小組記憶其他字。(6)交流(7)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亂順序讀生字。三 書寫生字讀小標題1讀一讀,口頭擴詞。2觀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認為每個字的哪些筆畫最關鍵?3師范寫,生評價。4生練寫,師巡視。5展示,評價。貼生字卡片于黑板上實物投影上展示

  教學教程(第二課時)

  教師教法學生學法及教學內容媒體運用和課后小結

  指名上臺說說你最滿意的字或你在寫字過程中體味最深的。教師指導:說說你畫了什么?對春天有何希望和向往?給畫取一個動聽的名字。一 檢查復習1抽讀生字詞卡片——生字擴詞練習2重溫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二 分析字型,指導寫字1生觀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臨寫。3對照。4評議。三 小結老師發現你們不但長了見識,而且還長大了不少,變得更細心,更懂得去幫助和鼓勵我們身邊的人了。四 畫春天1小組內商量可以畫些什么?2播放《春天在哪里》錄音帶,學生在輕快、愉悅的音樂聲中,描繪心中的春天。3展示自己的畫:小組內交流——上臺展示五 總結春天真是太棒了!所有的植物又重新開始生長,所有的動物都開始了新的生活,所有的孩子也都長大了。多神奇的春天呀!六 作業1完成課后“我會寫”2把你的畫給爸爸、媽媽看,說說你畫了什么?讓他們也來評一評。示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錄音帶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學掛圖,反復訓練正確的讀書姿勢,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反復訓練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學習描紅、臨帖等寫字方法,提出明確要求,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通過指導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做到:讀書寫字時身體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撐點范圍內,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保持在30―35厘米之間,胸部與桌緣距離保持在6―8厘米之間,始終做到坐姿端正,讀書時要使視線與課本平面所成的夾角接近直角:寫字時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筆桿與練習本平面成6() 左右的夾角。握筆時食指較大拇指稍低,握筆處與筆尖保持3―4厘米距離。

  【教學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準備

  1.幻燈片。

  2.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已在學校生活了一學期了,知道了讀書寫字時要有正確的姿勢,知道了怎樣坐,怎樣拿書,怎樣握筆。但這還不夠,還要進一步鞏固,形成習慣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讀好書,寫好字,保護視力,促進身心健康成長。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訓練正確的讀寫姿勢。

  二、看圖說活請小朋友把書打開到第2頁,從上往下看,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訓練正確的寫字姿勢

  1.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字姿勢歌》,歌唱的是我們寫字時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投影顯示《寫字姿勢歌》。

  2.逐句出示《寫字姿勢歌》,結合看圖,訓練寫字姿勢。

  (1)投影映示第1頁最下面的―一幅圖,同時在圖下方覆蓋上“眼離書,約一尺”。

  ①請小朋友看這幅圖,誰來說說,眼睛離書本大約有多遠?為什么要有一尺遠?

  ②上學期老師講過,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過一點的地方,請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沒有達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師巡查,糾正錯誤;

  (2)胸離桌子約有多遠?

  ①點名說。

  ②請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3)在圖下方覆蓋:“臂肩腳,要擺平”:

  ①哪個小朋友來說說,這句話要求我們寫字時要做到什么?寫字時背要怎樣?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點名說。

  ③請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師巡查。

  (4)寫字時該怎樣握筆呢?請小朋友們看書上第3頁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樣握筆的。

  ①寫字用右手握筆,握筆時,壬要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兩根手指起幫助作用。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動作,讓學生也做一做。教師巡查,對于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

  ②握筆的地方離筆尖該多遠?請小朋友們看第1頁中間的圖,觀察后、投影出示“離筆端,約一寸”。點名說。請小朋友們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過一點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筆做上記號。

  ③再次訓練握筆姿勢,教師巡查,糾正錯誤。同座互查。

  (5)寫字時,左手該怎樣放?書本和文具盒該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輕按本,學用品,放有序”。點名說。

  (6)訓練寫字姿勢。

  請小朋友按照《寫字姿勢歌》的要求去做,看誰做得好。

  ①請小朋友讀兒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鉛筆,擺好寫字姿勢,同座小朋友互相檢查,教師巡查,糾正錯誤姿勢。

  3.評析錯誤寫字姿勢:下面請小朋友們當老師,說說圖上的小朋友錯在哪里,投影映示:胸靠在桌緣上,眼睛離本子太近,人身體傾斜著寫字,握筆點離筆尖過近或過遠等。

  四、找出相通處,訓練讀書姿勢

  1.投影映示一小朋友讀書的正側面圖。請小朋友想和寫字姿勢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2.點名說。

  3. 小結:讀書和寫字的坐姿大部分是一致的,如身子坐直、兩臂平放、胸口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課本和練習本放在正前方。

  4.復習《讀書姿勢歌》,投影顯示,齊讀。

  5.小朋友們能按要求做嗎?請小朋友們擺好讀書姿勢,教師巡查,同桌互查,糾正錯誤。

  五、舉行讀書寫字儀式,再次訓練讀寫姿勢

  1.剛才我們學習了正確的讀寫姿勢,知道該怎么做,從現在開始,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們就要按要求去做,注意讀寫姿勢,讀好書寫好字。(板書:讀書寫字)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讀《讀書、寫字姿勢歌》。

  2.老師請小朋友們先擺好讀書姿勢,再做寫字姿勢,看誰做得好。(教師巡視,表揚優秀學生。)

  六、總結

  1.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2.我們不光在學校要注意讀寫姿勢,在家里也要注意。

  3.發讀寫姿勢檢查表,要求家長填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一~三題。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練習4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小結: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生讀五個俗語,聽說過嗎?看看各自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說說意思。

  (3)教師適當補充。作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語,請同學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地俗語。(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評議。

  (3)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現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指導讀準字音。

  2.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3.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明白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戲劇有關的`詞語。)

  4.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5.學生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指導觀察書寫格式,指名說說書寫時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

  4.練習描紅,及時小結。注意行款布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注意解釋時的態度,說話要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弄清本次口語訓練的要求。

  3.指導:

  (1)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應該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

  (3)從三中情況中任選一種,認真閱讀、領會,并想清是向誰解釋?解釋什么?怎樣解釋?

  (4)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4.反饋。

  (1)指名說說被人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說說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后有什么收獲?

  (3)評議小結:說話的與其和態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教后小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用“越……越……”造句。

  3、理解課文,學習小露珠犧牲自己,把美麗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變化的科學知識。

  發展目標:

  1、通過對本課童話有關詞句的討論、角色扮演等,理解鐫刻于語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現意圖,引發學生對童話故事的喜愛和欣賞。

  2、課前查閱資料、觀察生活和課堂交流資料,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在領略小露珠的美麗和無私奉獻中受到外表美和心靈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上什么嗎?你們見過小露珠嗎?什么樣的?

  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她走入了我們的童話世界里。 今天要學的童話故事就是小露珠 。

  二、整體感知

  課前讀過這個故事嗎?故事說了什么?再朗讀課文,走入這個美麗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哪里。

  三、探究學習 1、故事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寧靜的夜晚,小露珠悄悄地出現了。 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 哪些詞把小露珠寫得很可愛呢?

  3、怎么讀就能把小露珠“越來越”的變化讀出來呢?指名朗讀。

  4、多可愛的小露珠呀。誰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變成大露珠的呢?

  讓我們聽聽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說的:我是一顆小露珠,白天,氣溫高,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到了晚上,天氣變冷了,我就凝結成水滴,粘在草葉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變越大,人們就叫我小露珠啦。 5、指導背誦。 6、黎明時分,許多小動物都醒來了,見到了小露珠,他們會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會和他們說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讀。輪著扮演多個角色。

  7、指名一組分角色朗讀。

  8.讀了這些話,你能說說小露珠的特點嗎?

  板書: 鉆石閃亮

  像 水晶透明

  珍珠圓潤

  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鉆石、水晶、珍珠這些寶貝,可見小動物們是多么喜歡小露珠呀。

  9.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在四人小組中分角色說一說。 10、表演反饋。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11、練習背誦1-5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一起走入了童話世界,認識了—— 還記得嗎,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 (引導背誦)夜幕降臨了……

  二、自讀

  是呀,在小動物們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閃亮、透明、圓潤,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 還有誰也喜歡小露珠呢?打開課文,默讀第六自然段,用筆圈圈、劃劃。

  三、探究(一) 祝禧執教:《小露珠》教案設計

  為什么植物們也喜歡小露珠呢?小露珠給植物們帶來了什么呢?

  1.你們瞧,黎明過后,太陽公公披著七彩霞衣,從東山出來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也照到了小露珠的身上。這時你們看見了什么樣的小露珠呢? 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說叫什么?

  2.如果你們就是這些花草樹木,身上滾動著光彩熠熠的小露珠。小露珠給你們帶來帶來了什么呢?把格外精神的樣子做出來。

  3.為什么小露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會變得這么精神呢?原來這里還藏著一個科學知識的小秘密呢!小露珠多好啊,讓所有的植物變得格外精神。

  4.我們讀出植物們格外精神的樣子。

  5.小露珠還給植物們帶來了什么呢?接著往下讀。

  6..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本來就很美的,現在他們的身上都滾動著小露珠,就更加漂亮了。現在你們就是這些鮮花嫩草,看到了伙伴們的身上都滾動著漂亮的小露珠,你會怎么夸他呢?互相說說你的小伙伴美在哪兒?

  7.把他們很美的樣子讀出來。

  8.多好的小露珠呀,用她的.美打扮著所有的植物,讓他們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9.練習背誦。

  四、探究(二)

  1 小露珠在打扮大自然的時候,她自己也在慢慢發生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大家在小組中學習,仔細讀讀這一段,再議一議是怎么變化的,然后用“我是一顆小露珠”開頭說一說小露珠的變化。

  2.請一學生扮演小露珠上來說一說。

  3.還記得嗎,上一課我們知道了小露珠是怎么來的,現在又知道小露珠是怎么走的,能把這兩個內容連起來說嗎?

  4.其實,這里還藏著一個科學知識的小秘密呢。小露珠伴著星星而來,隨著太陽而去。小露珠變化的這一段也寫得很生動呢,一起朗讀。

  5.小露珠要走了,花草樹木看見了,多么舍不得呀。 它們會和小露珠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露珠又會怎么向他們告別呢?大家再一起細細讀讀后半部分。

  6.大家在小組中分好角色把送別的情景表演出來。

  7.指名表演。祝禧執教:《小露珠》教案設計

  8、這深情的告別場面真令人感動。 請同學朗讀這一段,把我們再一次帶入這深情的一幕。

  五、總結:這篇童話用優美的語言贊美了小露珠的美麗和可愛。老師這兒也有一首贊美小露珠的詩,自己讀讀。全體起立,一起朗讀。

  六、布置作業:課后,請同學們以“我是一顆小露珠”開頭想象寫一段話。大家把這一段話布置在我們的語文樂園里,你們說這一次內容的主題叫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6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感知古詩所表達的意思,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濃厚興趣。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古詩。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感知古詩所表達的意思。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7)

  1.小朋友,你們見過小草嗎?它是什么樣的?

  2.學生自由發言。(引導:在哪兒、什么樣?有什么作用?)

  3.教師小結。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師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3)

  1.初讀古詩。

  (1)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

  (2)自學生字,并在文中把它們找出來。

  2.全班小朋友聽錄音范讀,然后小朋友跟錄音讀。

  3.學習生字。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指名認讀并組詞。

  (3)小朋友自由識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記住這些生字。

  (4)反饋識記生字的辦法。

  (5)小組開火車去拼音檢查認讀的情況。

  三、創設情境,感知理解(15)

  1.出示掛圖:這是什么地方?上面長滿了什么?

  2.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小草長得怎么樣?

  3.一天一天過去了,小草慢慢長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變黃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凍死了。小朋友你們擔心小草會死掉嗎?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掛圖),小朋友們又看到了什么?

  5.課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是這一內容呢?

  6.小草又活過來了,你的心情怎樣?

  7.可是不知誰一不小心使原野著火了,燒得小草噼里啪啦地響,可是春風一吹,它又活過來了。

  8.出示后兩句,指名讀,其他學生評議。

  9.教師指導學生讀。

  10.此時,你想對小草說些什么呢?

  四、朗讀古詩(6)

  五、布置作業(4)

  朗讀古詩。

  板書設計

  6.草

  lí離 yuán原 suì歲 rónɡ榮 yě野 shāo燒 jìn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濃厚興趣。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梅花掛圖。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10)

  1.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2.以小組為單位比賽讀,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棒。

  3.抽查小朋友認讀生字的情況。

  二、誦讀課文,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集體評議。

  3.學生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讀。

  4.指導背誦。

  5.學生自由背誦,然后指名,檢查背誦的情況,表彰先進。

  三、拓展延伸,鼓勵學生積累古詩(10)

  1.小朋友們,咱們中國的古詩可多了,這可是別的國家沒有的寶貝。你們看,老師今天又帶了一首古詩來。(黑板出示古詩《梅花》)

  2.教師教,學生讀,并認讀其中的生字。

  3.鼓勵學生收集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字(10)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生字。

  2.學生再次認讀生字,并組詞。

  3.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說一說每個字書寫的注意點。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6.集體展示,互相評價,并推薦好的供大家學習。

  五、布置作業(5)

  1.抄寫古詩。

  2.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6.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古詩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同時呈現,比較題意

  1.人間最難舍的情就是“離別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臨別時,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遠行的人,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詩常見的一種主題。這一節課,我們一起走進李白和王維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境界,一同見證兩對好朋友的深厚友誼。

  2.自讀詩題,感悟節奏,領悟詩題之意。

  【課件出示: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3.【課件出示:比較兩首詩的詩題,你有什么發現嗎?】

  預設一:【課件出示:都有一個“送”字,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他們寫出來的詩也特別精彩。]

  預設二:【課件出示:都有地名,“廣陵”和“安西”。 】(引導學生利用注釋來理解。)

  廣陵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是一個風景優美的都市;安西在現在的新疆的最西邊,那時是唐朝的西域邊關。從首都長安出發,要穿越幾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達那里。

  預設三:【課件出示:都有一個人名,一個是“孟浩然”,一個是“元二”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但兩人一見如故,成為知己。元二是王維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稱元二。

  4.【課件出示:題目中“之”和“使”的各是什么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邊關、保家衛國的。)

  現在你能說說這兩個題目的意思了嗎?誰送別誰去哪里?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課件出示:兩首詩】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讀“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讀第四聲。

  3.【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與“西出陽關無故人”。 】

  同是“故人”,所指卻不一樣。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維自己。

  “西辭”指向西告別,往東而去; “西出”指向東告別,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釋,并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并交流兩首詩的大概意思。【課件出示:詩意】

  5.誦讀這兩首詩。要求讀得有節奏, 讀得有韻味。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輕聲讀讀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課件出示:第一首詩】

  預設一:【課件出示:煙花三月──賞一幅風景】

  1.煙花三月──陽春三月,楊柳花開,風一吹,遠遠看去,白蒙蒙的,如煙霧。因而古代有一句話“柳絮如煙”。(點明了送別的時間。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桑葉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風送紅雨,碧波揚白帆。這是古代詩人結伴同游的季節。)

  2.在這白花競秀、春光明媚的季節里,好朋友就要離別遠行,自己卻無法同游,這其間含有無限的感慨。為什么呢?(因為孟浩然所去的揚州,正是唐代的繁華地區,那里是珠連繡戶,弦管聲歌,令人神往。)一齊讀讀這兩句【課件出示:前兩行詩】。

  預設二:【課件出示:孤帆遠影──品一個“孤”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單單的一條小船。)

  【課件出示:按理說,江南三月,長江上一定是千帆競渡,可李白為什么說是“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是”,此時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視而不見;他只是來送朋友的,他只關心朋友的船;因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獨。]

  2.是啊,過盡千帆眼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課件出示】

  3.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孤帆”,你還會覺得它僅僅是“一條小船”的意思嗎?從這個“孤”字,你讀出了什么?(作者因朋友遠去而感到孤獨、孤單、傷感……)

  這小小的一個“孤”字,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課件出示:第三句】(生齊讀全句。)

  4.想象相聚畫面

  【課件出示】幸福快樂的日子就這樣被這無情的“孤帆遠影”帶走了……【課件出示:全詩】(生齊讀全詩。)

  預設三:【課件出示:碧空長江──賞一個“盡”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么?】(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2.滾滾長江水,流不盡心中情啊。唐人寫送別詩,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幾首詩里寫的一樣。【課件出示】

  3.水,迢迢不斷;水,波濤蕩漾;水,一逝不返。水流無限,別情無限。可如今這種別情離恨只能化成滾滾的`東流水,向天邊流去,向揚州流去。【課件出示:全詩】一齊讀全詩。

  4.送上祝福的話。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著孤帆遠去,江水滔滔,會在心里默默地對遠去的孟浩然說些什么呢?】(江水是永遠流不盡的,我們之間的情意是不會斷的;今番遠去,何時再能相會?愿你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5.讓我們把詩人的這種離愁別緒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吧。

  【課件出示:全詩】練讀──個別讀──齊讀──【課件出示:范讀。】

  (二)《送元二使安西》

  【課件展示:渭城的繁華與安西的蕭條景象。】

  自古人生重離別。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料,朋友之間怎不留戀,況且古人說: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間風?自由讀詩后填空:【課件展示】【課件展示】

  預設一:多一份“無故人”的凄涼與關切

  1.【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來陪你──(喝酒,吟詩……)】

  2.【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又豈止是沒有朋友呢?西出陽關就沒有──父母、兄弟、妻兒……】

  3.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一句話──【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預設二:更多了一杯離別的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課件出示】

  4.酒,可用以消愁,可傳遞友情,可寄托豪情。但事實往往是“醉不成歡慘將別”。于是,酒到酣處人寂寞,酒香飄處別情濃。正像另外幾首詩所寫的,讀【課件出示】

  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樣的一首纏綿悱惻的詩──【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齊讀)。【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范讀】

  四、回顧全文,歸納升華

  1.兩位詩人就這樣送別了朋友,朋友遠行了,留給詩人的是一種怎樣的愁緒呢?

  2.“自古多情傷離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朋友走了,詩人還在反復吟誦著這兩首詩──【課件出示:兩首詩】(齊讀。)

  五、課后總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兩位詩人的離別世界,見證到詩人與朋友的那份真摯友誼,感受到他們替朋友擔憂、為朋友祝福的那顆真誠的心,確實是感同身受。【課件出示:對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間一壺酒,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對于我們,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們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六、快樂作業:

  【課件出示:課后我們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別詩,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離別情懷。】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會認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培養學生朗讀、理解能力。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成語的含義。

  培養學生讀書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在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小鳥和青蛙頭飾、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解題。

  板書“坐井觀天”“觀”是什么意思?“坐井觀天”連起來是什么意思?預習了課文,你知道是誰坐井觀天嗎?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畫出不認識的'字。

  2、說說讀懂了什么。(課文寫的是誰和誰之間的什么事?)

  檢查生字詞語:青蛙、井沿、邊際、相信

  ⑴比一比,再組詞。井()沿()抬()開()沒()拍()

  ⑵用“答”字擴詞。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學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師示范書寫重點字。

  學生描紅,臨寫。

  組詞練習,小組內開展組詞競賽,看誰組的詞最多。

  四、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再讀課文,想一想小鳥和青蛙各在什么地方?

  它們因為什么事情爭論起來?

  五、課后思考:天到底大還是小?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呢?從那些話可以看出天很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猜字謎:水邊幾張口……(沿)二只小耳朵……(際)

  貼一貼: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我們知道了青蛙、小鳥分別在什么地方?學生回答,請學生上去板貼。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它們爭論不休。它們在爭論些什么呢?請小朋友仔細聽。

  二、聽錄音,了解大意,啟發讀課文

  1、學生看動畫。

  2、指名回答:它們在爭論什么?從它們的爭論中,你聽懂了什么?

  3、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找一找課文中,你從哪兒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各自的看法,用筆劃一劃。

  三、匯報成果并講解

  1、你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話”。

  理解“那么遠”。你能讀出青蛙不相信小鳥的語氣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無邊無際”有多大?

  角色朗讀課文。指名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愿意扮演小鳥的學生起立讀,其余學生坐著讀青蛙的話;請一學生上臺表演,其余學生當小鳥,分角色朗讀。

  四、請你勸勸青蛙,學生表演。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