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根據圖畫情境續編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3、學會交流,學會評論學生的故事。
4、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投影、動物頭飾、繪畫材料工具。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喜歡嗎?出示投影。
師:有一天,小兔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兩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了……
小松鼠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來是想干什么呢?老師講到這兒,講不下去了,請同學們幫幫忙,仔細看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續講完,看誰講得好。(提示:小松鼠可能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會怎么說?怎樣幫助小松鼠?)
2、請小朋友帶上頭飾,同桌倆一起來想想,練練,把他們發生的事表演一下。
意圖:口語交際教學,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寬松愉快的環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敢于表達。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通過圖片欣賞、語言渲染、表情表演,激發對小動物的情感,創設了問題情境,以疑促思,激起思考的欲望和學習的'熱情。
二、合作排練,自主展示:
1、小組合作交流,自由表演。
2、小組派代表全班匯報交流,評一評,論一論,選選你覺得最棒的小組,說說為什么選他們,好在哪里?
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蘇霍姆林斯基語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于那些內容有趣、情節生動是故事,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興趣,可以創設情景,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模擬生活場景,進行表演訓練。這角色表演的設計真正給了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通過表演,把故事演活,是一種語言內化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思維應變能力,使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交際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讓表演為交際服務。
三、自由選擇,續編故事
1、自由選擇合作伙伴續編故事,看誰編得完整、清楚、合理。。
2、全班交流,說說他講得怎樣?評出“故事大王”。(要求:看他能否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故事講得有條理、完整、清楚。)
意圖:利用編故事可以拓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以不同的身份參與交際。在交際之后,評出“故事大王” 或“口才之星”,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發現同學的優點,取長補短。在這過程中,臺下所有的同學都作為評委,對各組的代表進行評分。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評價的方法和尺度,把思考發現和評判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傾聽,判斷正誤;學會贊揚,欣賞別人的優點;學會質疑,給別人提出好的建議。
四、課外延伸:
1、動筆把自己講的故事畫下來。課后在《學習園地》中展示。
2、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意圖:富于想象是兒童的天性,創設情境就是啟發學生想象的火花塞。情境創設能為學生的形象思維提供更直觀、更為具體的形象,也可喚起兒童記憶中的有關表象,為兒童大腦進行再創造思維奠定基礎。口語交際訓練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想象,使學生不拘泥于課本,大膽想象,大膽創新。學生在討論交際中明白怎樣根據一個故事的開頭,把下面的故事編出來,并受到熏陶感染,潛移默化。讓學生把故事講給家人聽,把自己當成小兔、小松鼠,從小兔、小松鼠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并把教學內容貫穿到日常生活中,使教學更趨開放,實現教學的課內外融合。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練習初步掌握一些構字規律,懂得表示發出聲音的詞大多是口字旁。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回歸生活,在情境中感受自然界美好的聲音,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動物的叫聲,體會句子的生動。
2.難點是了解漢字構字的巧妙。(即表示發音的詞大多是口字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言揭題
剛才,我們通過猜謎又學了一個字,“聰明”的“聰”。老師想,一個聰明的孩子不僅會用眼睛觀察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還會用耳朵去傾聽一切美好的聲音。今天的練習課,老師就帶小朋友走進生活,走進自然,去聆聽那些美妙動聽的聲音。
二、看圖讀詞
1.媒體出示表示四種動物叫聲的詞。
2.師問:這是什么動物的叫聲?請你亮開嗓門大聲學學。(學生自由練讀)學生說時教師相機出示圖畫。
3.那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叫聲?
4.師小結:(媒體出示象聲詞)看來我們小朋友都特別喜歡動物,愛和它們交朋友,所以知道這么多動物的叫聲。你們聽(媒體播放小雞的.叫聲)小雞像在說些什么?
三、句子填空
1.動物的叫聲就像我們人類的語言,也是在交流、表達自己的感情。(出示句1)現在請你把動物的叫聲加進句子再讀一讀,你覺得小雞現在的心情怎樣?
2.書上還有兩個句子,請你也加上動物的叫聲讀讀,體會體會。
3.(相應出示另兩個句子)課堂交流。
4.小結后請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表示動物叫聲的詞,練習生活,發揮想象,先自由討論,然后練習說話。
課間活動:動物操(結合動物的叫聲)
四、拓展延伸
1.自然中除了動物的叫聲,還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留心傾聽還曾聽到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2.老師出示一部分象聲詞,學生觀察這所有的詞,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大多是口字旁)
3.為什么這些詞大多是口字旁?(板書:口)想明白了你會發現學漢字挺有意思的。
4.與學生賞析有象聲詞的詩,唱有象聲詞的歌。
5.師生嘗試編兒歌。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語。
2、朗讀中感受祖國的偉大。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課前導語: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母親,我們大家都擁有一個共同的母親!她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我們美麗而偉大的祖國母親。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課件依次出示所有生字。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二、朗讀感悟。
1、讀第一句,讀后說說知道什么,體會到什么?
生甲:我讀懂了我們祖國叫神州,也叫華夏。
生乙:我體會到了祖國山河壯美,風景如畫。
2、補充資料,讓學生了解“神州、華夏”這兩個名稱的來歷。
3、說說自己知道的黃河、長江、長城、珠峰。
4、課件出示: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的圖片,作簡要介紹,同時在祖國地形圖上找出相應的地理位置。對照圖片再讀第二句,感悟:奔、涌、長、聳的詞義。
5、讀第三句,從這句中你讀出了什么?中國臺灣在哪兒?為什么說中國臺灣和大陸是一家?
(從中體會兩岸人民盼望早已實現祖國統一)
6、讀第四句。
a、“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你是什么民族?
b、看一看,“讀讀認認”中的'圖,讀讀圖下的詞語。
c、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d、從這句中你有體會到什么?(各民族人民正齊心協力,奮發向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7、指導朗讀。
8、背誦課文。
三、實踐活動。
1、實踐活動內容。
a、少數民族知多少。
b、祖國名山大川知多少。
2、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收集有關資料。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讀準9個生字的字音,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大膽展開想像,培養學生主動發問的習慣和對天文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作者向銀河提了哪些問題。
2、認識課文中的9個生字
難點:
1、結合課文內容,大膽展開想像
2、有表情地朗讀每個小節中的問句
教學準備:
1、了解與銀河有關的科學知識自
2、詞語卡片和生字卡片
3、制作課件E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激趣導入
1、提起我們的學習伙伴丁丁,小朋友一定不陌生。可你們知道,最近丁丁一直在思考什么問題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看看丁丁到底在想什么?(播放銀河錄像)
2、看了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原來,丁丁一直對銀河充滿好奇。現在,他滿腦子里都是對銀河的疑問。你們想不想知道丁丁是怎么問銀河的嗎?〈播放課文錄音〉
2、跟老師一起學著丁丁的樣子問一問銀河,好嗎?(出示課文內容)老師帶領學生讀課文。
3、請你試著在小組內讀一讀,等下老師要請每個組的x號小朋友來試試。請小朋友哥聽清兩點:一是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二是要注意把句子讀通讀順,比比看哪個小組學得最好。
4、分小節指名朗讀課文(充分利用課件,隨文讀生字詞)
5、抽查朗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司
三、合作學習認讀生字
1、現在,老師這里已經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套生字卡片。請你們先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才能使小組中的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把這些生字讀準、記牢。
2、組合作學習生字
3、檢查生字:老師可指名讀生字卡片也可檢查學習小組認讀生字的整體情況-
4、老師評價(讀得好的.就給小組加食)
5、做游戲鞏固生字.
具體操作:黑板上貼有不同顏色的星星,星星的背面藏著生字,學生搶著讀生字,讀.對了,星星就作為獎品發給他。(做這個游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字組詞,學習積累詞語。)
四、表情朗讀讀書感悟
朗讀難點:有表情地朗讀每個小節中的問句.
1、丁丁到底向銀河提出了哪些問題?請小朋友再讀一讀課文。
2、指名回答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每小節中的問句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在讀書中感悟,在讀書中探究。如: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男女生分開讀等
4、聽課文錄音模仿讀
5、全班齊讀課文
五、展開想像學習提問
1、過波:(課間律動)聽著小朋友的朗讀,潘老師好像看到了銀河里那一顆顆會眨眼睛的星星。這些閃亮的星星使我想起了小時候經常唱的那首歌一一《小星星》,小朋友會;不會唱?
(師生邊唱邊表演)
2、滿天的星星,初看好像同“銀河”沒有關系,實際上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銀河系里的一個“小家庭”飛從地球上看,銀河就像一條橫跨天空的星星之河。下面,我們再來仔細地看一看銀河,想一想:你要對銀河提什么問題?(播放銀河的錄像)
3、現在,小朋友一定有很多很多問題要問銀河,你們能學著丁丁的樣子問一問嗎?可菌(出示課文句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里有沒有____?有沒有_____?”
〈1〉試著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試著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聽
(3)全班交流(每個學習小組派代表發言)
如果學生提到了牛郎織女星,老師可相機播放關于牛郎織女傳說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具體感知。
六、思維拓展學會運用
剛才,小朋友向銀河問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都問得很好!那么,有誰能像丁丁一樣把自己提出的問題連成一首小詩,那你就是小詩人啦!誰愿意來試試?(出示句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
老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來嘗試運用,如果班級里有學生能做到這一點老師就應該及時表揚,樹立榜樣。)
七、布置作業:
1、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選自己最喜歡的兩個小節背一背
(播放音樂結束教學)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15篇02-22
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教案10-01
《小貓釣魚》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10-09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全冊教案12-09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教案12-16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單元教案12-16
初中語文第二冊教案09-30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教案(二)12-16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八單元教案(二)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