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第五冊《日月潭的傳說》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日月潭的傳說》教案2。
2、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述得更加清楚。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
4、、默讀課文,能口頭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傳說。講解:“傳說”是指民間流傳下來的關于某人某事的論述和評價。比如《魯班小學藝》,就是講木工祖師魯班到終南山學藝的故事。接著提問:這篇課文寫的是關于哪一方面的傳說呢?(板書:日月潭的)(領讀“潭”,tan)
2、介紹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臺灣省中部南頭縣魚池鄉,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島,將湖分為兩半。北面為日潭,南面為月潭,因為輪廓近似太陽和月亮而得名。周圍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環抱,樹木蔥蘢(板書:蔥蘢注上拼音conglong,并另領讀)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也是旅游和療養的勝地,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日月潭的傳說》教案2》。
二、初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1、日月潭的傳說中兩位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大尖山哥和水社姐)
2、他倆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不為艱難,不怕犧牲,降服惡龍,拯救日月,使人們重見光明)(領讀“拯”zhěng,理解“拯”,就的意思)
3、這篇課文哪一部分寫的是關于日月潭的傳說?(第2—5自然段)
4、想一想,說說課文各段一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麗的自然景色。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日月潭的傳說。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寫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三、教學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蔥蘢漆黑一團水性一籌莫展縱身一躍
2、對照拼音讀生字給同座聽,互相檢查讀音是否準確。(學生讀,并互相檢查后老師抽查)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生長字的字形?(組織學生介紹,選擇有創見的方法予以表揚)
3、用鋼筆描紅。
四、精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1)這一段共3句話,第1、2兩句分別告訴了我們哪些內容?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麗的自然景色)結合課文中第一與第四幅圖理解“青山環抱、樹木蔥蘢”。
(2)教者指出第3句“說起日月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3)指名讀全段。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第三題。(讀一讀,在抄寫,注意“起、商、危、越”等字的寫法)
3、課后朗讀課文兩遍,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小學語文第五冊《日月潭的傳說》教案】相關文章:
日月潭的傳說07-20
小學語文第五冊的復習教案04-27
小學語文第五冊全冊教案04-30
小學語文第五冊《小鎮的早晨》教案08-26
日月潭的傳說課后反思04-29
浙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全冊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