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蒼松怪石圖題詩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蒼松怪石圖題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蒼松怪石圖題詩》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8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主題為《歲寒三友》。這是“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詩畫家李方膺的作品。全詩從松的外形入手,贊頌了蒼松的品格,表現了自己不屈權貴,不阿諛奉承,耿直廉潔的英雄氣概。整個作品詩畫相配,畫面中怪石聳立,為蒼松設置了極好的背景;蒼松挺勁,生機勃勃,帶給人無限的力量。
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古詩,但詩配畫的欣賞還是在本單元初次接觸。學習中,估計學生憑借工具書和資料上的有關注釋,再聯系畫面能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但對于詩和畫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缺乏真切的感受,要引導他們深刻地去體驗。
教學設想與目標
古詩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停留于對詩意繁冗枯燥的解說,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語言知識的例證、情理的空洞說教之類的“教教材”行為,而應該實現以此詩為資源的“用教材教”。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書和資料再聯系畫面,理解全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
2、反復誦讀詩歌、欣賞畫面,想象并體會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詩。
教學重點:
1、借助工具書和資料再聯系畫面,理解全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詩。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詩歌、欣賞畫面,想象并體會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賞圖對比,訓練語言。
課件出示兩幅圖:一幅是文中“蒼松怪石圖”,另一幅是沒有怪石背景的松樹圖。請學生組織語言分別描述一下兩幅畫面。
二、反復朗讀,品味詩句。
師: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詩畫家李方膺是這樣描述其中一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直至成誦。
2、引導學生品味詩的語言。
師:畫面好獨特,背景好特殊。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試著描述了畫面,作者用了66個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出來,贏得了眾多人的喜愛與稱贊。你們喜歡這幅圖和它的題詩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對照談對畫面和詩句的喜愛之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
“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矯矯”寫出了松在寒冬之際為大地增添了綠意和嬌姿。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
最后一層“擁護天闕高且直,迥于春風碧云里”,作者從松的外形入手,為本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風碧云”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之意。
三、了解背景,體會情感。
這樣有特點的一幅畫和題詩,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創作的呢?
請學生交流課下收集的有關資料:李方膺,字晴江,又號秋池、衣白山主人。為官期間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獄,為官時,“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園,常往來揚州賣畫。善畫松、竹、菊、梅、雜花及魚蟲,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所畫之梅以瘦硬見稱。
四、欣賞畫面,感悟“蒼”、“怪”。
1、整體欣賞畫面。
2、圖中的怪石、蒼松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它們之間是什么相互關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聳立(不屈不撓)象征詩人的錚錚鐵骨;
蒼松:挺勁(飽經風霜)象征詩人剛正不阿的氣概。
二者關系:怪石聳立,不屈不撓,為蒼松設置了一個極好的生存背景,兩者互為映襯更顯其“蒼”、“怪”。
3、小組內交流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是什么?借所畫的怪石、蒼松表現自己不屈權貴,不阿諛奉承,耿直廉潔的英雄氣概。
五、拓展閱讀,開闊視野。
請學生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松的詩句,繪畫作品。
六、總結學法,背默全詩。
板書設計:
怪石聳立 不屈不撓錚錚鐵骨
蒼松怪石
蒼松挺勁 飽經風霜 剛正不阿
課后反思
1、本課感覺最成功之處是入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示出兩幅松樹圖,讓學生在對比中領略出文中畫面的獨特,同時也訓練了學生根據畫面組織、表達語言的能力,一舉雙得。
2、“在所有的言語中,詩是語言的鉆石;在所有的情感表達中,詩是情感的軸。”在教學本課時我著眼于詩的語言,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對詩畫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深入地去體驗、感受,產生賞心悅目的情感體驗效應。通過對比、拓展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對詩畫的意境有所領悟。
學生在自主學習古詩、理解全詩的意思時,我利用各種資源,讓已經明白詩意的多位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學懂的情況,從學生個性化的語言表述中提煉出明白詩意的方法——釋、留、補、調。這中間,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學習的空間。此時,我發現學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展示他們的創造潛能。
古詩畢竟不同于一般作品,它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我在放手讓學生自學的同時不忘教師關鍵處的引導、點撥。我在學生發言時適時提醒學生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品味玩索、深挖細摳。本詩在譴詞方面有一種對稱的美,“蒼松”對“怪石”,“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我引導學生體會詩意、詩味、詩情存在于詩的言語形式中,改變了言語形式,詩意、詩味、詩情也就隨之改變甚至完全消失了。這樣,在引導學生述說為什么喜歡某句詩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滲透給他們詩美的表達方式。
點評
1、教學立足于工具性,借教材資源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方面的訓練,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品味玩索、深挖細摳,使學生在學習古人用詞形象、準確的同時體驗和感悟了作品的詩情畫意。
2、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為其展開想象、發展思維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三年級語文蒼松怪石圖題詩教案】相關文章:
新疆怪石峪04-29
黃山怪石資料05-01
關于蒼松的作文(通用21篇)10-21
像蒼松一樣生活02-25
中班排圖教案05-04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圖題詩》原文賞析02-28
《折線統計圖》教案03-16
大班美術教案:《墨竹圖》08-26
《條形統計圖》教案01-29
折線統計圖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