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1
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是新人教版高考語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軟件制作,文件大小為 1039 K,創作者將在文件內注明。本教案采用 WinRAR 打包壓縮,解壓密碼為WWW.3EDU.NET。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2
一、成語的一般特點
成語是定型的語素組合,不但結構穩定,其構成語素的音、形、義也是相當固定的。譬如“心廣體胖”的“胖”,只能讀pán,而不能讀pàng,因為它是安泰舒適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讀yì,而不能讀ài,因為它是治理、懲治的意思。又如“聞雞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劍,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懂得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現在各種媒體尤其是其中的廣告,亂寫、亂讀、亂用的情況實在太多,這給知之不多的高中學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亂。
不少成語有特定的含義,不能隨意解釋,不能不分場合隨意亂用。譬如“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絕不是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七步之才”指很有才華,絕不是才華很低;“江郎才盡”,是指本來有才而后“盡”了,不能用于本來就無才的人;“豆蔻年華”只能用于形容十幾歲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大,而“汗牛充棟”只是形容書籍多,而不表明學問大;“美輪美奐”,形容高大華美,一般多用于稱贊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妝品。這也是應該注意的。
成語同其他詞語一樣,也有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譬如,“無微不至”是褒義的,“無所不至”、“無所不為”是貶義的`;“東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復燃”是貶義的。“殺一儆百”是書面語體的,“殺雞嚇猴”是口頭語體的。
二、成語的結構
如前所說,成語的結構是穩定的。從結構形式看,同其他短語一樣,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謂、偏正、連動、兼語等:懂得一點成語結構的知識,有助于正確書寫、理解,從而正確使用。如“紛至沓來”是“紛至”與“沓來”的并列,“至”與“來”的意思相近,“沓”與“紛”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將“沓”寫成“踏”。“待人接物”是“待人”與“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這個成語是指與人相處,而不是其他意思。又如“言簡意賅”是“言簡”和“意賅”的并列,“言”和“意”相對,“賅”的意思也與“簡”相對,指全、完備。
三、試題的特點
1.著重考查常用成語的使用
我們不妨先羅列一下近5年來考過的成語:1999年:殫精竭慮(考過多次)、美輪美奐、炙手可熱、一勞永逸;XX年:汗牛充棟、淋漓盡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XX年:安步當車、頤指氣使、車水馬龍、蓬蓽生輝;XX年:光怪陸離、雨后春筍、有口皆碑、偃旗息鼓(考過多次);XX年:捉襟見肘、未雨綢繆、自慚形穢、如數家珍。近5年所考過的這20個成語,不論在各種媒上,還是人們的口頭,甚至中學生的作文中,其使用頻率都是比較高的。從命題的指導思想來說,它同考漢字讀音、書寫、實詞、虛詞使用是一致的。當然,我們說它著重考常用成語的使用,并不是說試題就沒有一定的難度,否則怎么會本項考查的得分率常常是比較低的呢?
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3
一、教學目的
明確古代詩歌鑒賞的考試內容:
1、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
二、教學方法:分層探究法
三、教學程序:導——練——矯——結
教程:
導語:高考詩歌鑒賞一般考查對關鍵詞語意義的理解、思想內容的把握和語言技巧的賞析,近幾年的高考古詩鑒賞題考查的主要內容是“詩眼”的理解、形象的賞析、意境的領悟和藝術手法的評價,其復習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詩眼——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是全詩意境展開的總綱,是情感的脈絡。因此,抓住詩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題,把握了詩歌的靈魂。
典題練習: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一)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詩歌一、三句寫景,你認為哪兩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 “涼”用得最好。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寫景,很好地襯托了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二)雪晴晚望 賈島
倚仗望晴雪,溪云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聞打暮天鐘”是不是全詩的詩眼?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詩的詩眼。因為,這句用在篇末起著點活全詩的作用。前七句都是寫靜景,是望景。“聞打暮天鐘”寫一聲清脆的鐘聲,由視覺轉到聽覺。這鐘聲不僅驚醒了默默賞景的詩人,而且鐘鳴谷應,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隨之飛動起來。整個詩境形成了有聲有色、生動活潑的局面。在這充滿山野情趣的詩境中,似乎隱隱吐露出詩人“歸臥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詩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詩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詩歌的感情基調和作品風格,寄寓著詩人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和認識,融入歷史文化內涵形成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為具有深刻內涵的意境。閱讀答題時要特別注意分析詩人描繪的生活圖景,領悟蘊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典題練習:閱讀下面幾首詩歌,然后按要求答題。
(一)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詩人用近乎繪畫的手法,抓住了幾個典型的畫面,這些畫面的特點是 。
解析: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
答案:色彩鮮麗、情調清和。
(2)通過這幅圖畫,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你用簡潔的文字表述出來。
解析:夏日午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亭臺樓閣由于微風的拂動也隨之晃動,讓人感覺到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使人精神為之一爽;至于晴空驕陽下,綠樹濃陰間那悠長的蟬聲,只有留待大家去玩味了。透過這幅清幽美麗的圖畫,我們仿佛看到那個充滿情趣的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答案:這是一幅描寫夏日風光的圖畫,通過這幅圖畫讓我們體會到詩人熱愛山林的情趣,以及對閑適自在生活的追求。
(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劉禹錫于永貞元年被貶出京,到寶歷二年回京這段時間。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全詩的情感主旨所在,詩句的含義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沉舟側畔,有千帆竟發;病樹前頭,正萬木逢春。表達了詩人一種樂觀、豁達的精神。
(2)第三聯是廣為傳誦的名句,但已賦予新的哲理,你認為今天它主要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新陳代謝是不可逆轉的規律。
方法提示三:賞技巧——在詩歌鑒賞中,表達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法、風格流派、意境創造等。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常見的表現手法為:烘托、用典、虛實相生、動靜結合、點面結合。修辭方式為:比喻、擬人、夸張、對比、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等。風格流派有清新飄逸、沉郁頓挫、平和沖淡、委婉含蓄、清新質樸、簡潔明快、豪放、婉約等。了解了這些,有助于我們準確的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和創作意圖,體會詩人的感情、氣質、藝術素養以及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
典題練習:閱讀下面幾首詩歌,然后按要求答題。
(一)更漏子 溫庭筠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
解析: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這句詞點示了全詞的內涵。該句用人之所聞,描寫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正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
答案: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該句用人之所聞,描寫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正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
(二)鷓鴣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閣,苦竹叢深日向西。
注:①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②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傳說帝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從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側,是為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
因此詩,詩人被冠以“鄭鷓鴣”的稱號。簡要分析詩人寫鷓鴣有什么高妙之處。
解析及答案:全詩緊扣鷓鴣來寫,不但寫出了鷓鴣的形狀、習性,而且將鷓鴣的叫聲與帝舜二妃及屈原的悲愁故事相結合、與游子佳人的傷感情事相結合,放到一個荒江野廟、雨昏花落的環境中來描寫,自然形成了一種凄迷悠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在這里,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這樣就深刻地傳達了鷓鴣這一形象在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獨特的`悲劇意蘊,感人至深。
(三)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港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有人評這首詩寫菊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簡要說明。
答案:這是一首詠菊詩。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未離開菊花,開篇寫菊花的貌不驚人(“比蓬蒿”、“近鬢毛”),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質,點出詠菊的主旨。
(四)碧瓦 范成大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詩人,曾作為南宋使者被派往金國。在金主面前“詞氣慷慨”,“全節而歸”,為朝野稱道。
簡答: 這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嗎?為什么以“碧瓦”為題?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及答案:這是一首寫景小詩,但又不全是。詩以《碧瓦》為題而不是以《暮春即景》為題,暗示由碧瓦想到雕梁畫棟的豪宅。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在繡幕遮擋的碧瓦樓前,偏安江南的王侯顯貴們醉生夢死,耽于享樂。末句“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人無計留春住,南宋王朝衰敗的局面又是可以挽回的嗎?詩人以景寫情,含而不露,構思精巧。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比較鑒賞題的解答
方法提示:如果題材相同或藝術技巧相同,那么關鍵在于找出思想情感不同的地方,或找出藝術風格不同的地方,反之即使思想情感相異或風格也迥異,則可找出藝術技巧相同的地方。總之,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是基本方法。
典題練習
(一)比較鑒賞下面的唐詩和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注】①遼西:即遼河以西,今遼寧省西部。
〖中思·喜春來春思 胡祗適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1)比較《春怨》中“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誰喚起,窗外曉鶯啼”兩句寫黃鶯的目的和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春思》一句寫黃鶯是為了展現黃鶯歡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現了一種閑適、喜悅的心情。(從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春怨》一句寫黃鶯是為了表現少婦不愿意讓黃鶯來驚擾她的美夢,抒發了她對征戌親人的思念之情。(從“怨恨戰爭”方面答也可)
(2)《春怨》和《秋思》在語言上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答案:活潑生動,口語化。(意思相同即可)
(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紅葉 唐·韓氏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行 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話玄宗。
(1)韓氏詩運用了 手法寫宮女心事,顯得 與韓愈詩中“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發待郎歸”的寫法相近;元稹詩則采用了 手法寫宮女命運,和陸游詩中“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寫法相似。
(2)兩詩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請簡要說明。
答案(1):托物言情(寄情于物) 委婉、含蓄 樂景寫哀(反襯)
答案(2):不完全相同。兩首詩都表現了宮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韓詩表現了宮女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沖破樊籠的愿望,而元詩流露出無可奈何、懷舊度日以了殘生的情緒。
(三)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道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王詩中的“濕衣”和張詩中的“沾衣”含義相同嗎?請作簡要說明。
答案:王詩中的“濕衣”是幻覺、錯覺,濕人衣的是山中的翠色,作者抒發了那濃翠的山色給人帶來的浸染、滋潤、細雨濕衣似的涼意美感。張詩的“沾衣”卻為實寫,是說大山云深之處,即使天晴無雨,也會因為濕氣沉沉而打濕游者的衣服,它展示了云深霧鎖的深山另一種美的境界。
(四)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農家望晴 壅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注】①早晚回:何時回。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這兩首詩的共同主題是什么?(答案不超過20個字)
答案:表現百姓生活的痛苦,表達詩人深切的同情。
(2)范詩多處運用對比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請作具體說明。
答案:“江上”和 “舟中”兩種環境,“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吃魚人和捕魚人兩種生活的強烈對比,“一葉舟”和“風波里”的巨大反差,飽含了詩人對漁民的關切和同情之心。
(五)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①蟬聲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鬢③影,來對白頭吟④。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⑤梗猶泛⑥,故園蕪已平。煩君再相警,我亦舉家清。
①西陸: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這里是詩人自指。
③玄鬢:古代婦女發式“蟬鬢”,又黑又光潤,縹緲如蟬,故稱。玄,黑色。這里代指蟬。
④白頭吟:樂府曲名。鮑照等曾以此曲作詩,自傷清直卻遭誣謗。
⑤薄宦:官職卑微。
⑥梗猶泛:《戰國策·齊策》載土偶與桃梗對話,土偶曰:“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此處喻指四處漂泊。
(1)兩首詩中蟬的形象與詩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處?兩首詩的尾聯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駱詩借秋蟬因露重風高而難飛難鳴,喻指自己忠直高潔而橫遭誣陷,身陷囹圄。李詩以蟬的高棲難飽,悲鳴欲絕而無人同情,自喻高潔和因高潔而清貧的困境,暗示環境的冷酷無情。(解答時注意“在獄”“白頭吟”“薄宦”等詞語的含義和提示作用。)
駱詩尾聯寫自己高潔而不能取信于人,抒發了強烈的悲憤和不平。李詩尾聯以蟬自勵,表明要堅持高潔的操守。
(2)兩首詩運用了哪些相同的藝術技巧?
答案:以蟬起興,以蟬自喻,直抒胸臆。
2010年高考語文復習教案4
1.將下面文言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①烏在其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謂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孫卿與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后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曰:“不然。臣之所聞,古之道,凡戰,用兵之術,在于一民,弓矢不調,羿不能以中征,六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遠;士民不親附,湯武不能以勝。故善兵者,務在于善附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下面的文言文中劃橫線的部分譯成現代漢語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無此事也!昔也往責于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選自《呂氏春秋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文字,翻譯劃線的句子。
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議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劉向《新序雜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
(1)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將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譯成現代漢語
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君。衛國之法,竊[1]駕君車者罪至刖[2]。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3]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釋:[1]竊,私下,[2]刖,砍掉雙腳的酷刑。[3]矯,假傳君命。
(1)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忘其口而念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譯答案
四、(15分)16.(5分)①它的明察(表現)在哪里呢?(2分) ②這(鏡子)使我好痛苦(或:難受)。(1分)③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或: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四、(15分)16.(5分)①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別人是錯的,(這)是世俗之人(或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們因而不愿向他們請教;不如自己的人,輕視他們因而不屑于問他們。第①句翻譯中注意,“是”和“非”的意義和該句的判斷語氣,二者缺一,扣1分;第②句翻譯中注意“于”“忌”“輕”的含義,未譯出各扣1分。)
16.人民不親近依附君主,商湯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勝利。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必須善于團結人民。
17.(1)城里有一個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分)
(2)我是你的父親,對你難道不慈愛嗎?我醉了,你卻在路上捉弄(折磨)我,這是什么道理?(3分)
17.(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譯文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群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后,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說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憂色,這是為什么呢?”楚王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21.(5分)
(1)彌子吃桃感到特別甜(譯為"彌子吃到特別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沒吃完就把它獻給衛君(譯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獻給衛君"也可以)。
(2)不顧自己口味的滿足卻想著我(譯為"因為一心想著我,竟忘記桃子已被自己咬過"也可以)。
文言翻譯練習(2)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翻譯文中劃線句(5分)
予嘗按次春秋以來,屈原之騷疑于怨,伍胥之諫疑于脅,賈誼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詩疑于憤,劉蕡之對疑于亢[1]。然推孔子刪《詩》之旨而裒[2]次之,當亦未必無錄之者。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嗚呼!集中所載,《鳴劍》、《籌邊》諸什,試令后之人讀之,其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而作之愾也固矣。
注:[1]亢:過甚。 [2] 裒:póu,聚集、收集。
⑴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夏四月,皇太孫自北邊南還,執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伊實特穆爾謂晉王噶瑪拉曰:“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噶瑪拉遽曰:“皇帝踐阼,當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孫即位于太安閣。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趨殿下拜。
——摘自《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一元紀九
①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趨殿下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
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譯文:
②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3分)
譯文:
5.閱讀下面文字,翻譯劃線的句子。(5分)
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議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劉向《新序雜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
(1)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譯文:
(2)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2分)
譯文:
答 案
1.(1)先生逝世以后,國內的官吏直到今天談起先生,沒有一個不鼻子發酸而流下眼淚的。(“既”1分,其他1分)
(2)那足以叫奸臣膽寒,使邊陲戰士的戰馬飛馳。(“其”1分,使動用法1分,“塞垣”1分)
2.接觸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親自]實踐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艱難。
翻閱五岳圖,認為了解了山,還不如砍柴的人[邁出去]一步[了解得多]。
3.(1)皇帝逝世,已超過三個月了,晉王您是宗族盟長,還等什么而不說句話呢?
(2)巴延握劍站在宮殿臺階上,講述立皇太孫為皇帝的原因,語氣表情都非常嚴厲,各位王爺嚇得腿打顫,急忙到殿下叩拜(新皇)。
4.(1)有人告訴他說:“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或”,解對1分;“是非”,解對1分)
(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禮義,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義”,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問句式解釋出來)
5.17.
(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
參考譯文: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群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后,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說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憂色,這是為什么呢?”楚王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高考語文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復習沖刺要點05-24
09屆高考語文高考作文復習10-31
高考數學復習全套教案04-25
對口高考高職語文文言文復習教案04-25
2011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教案04-24
語文總復習閱讀復習教案04-25
高考語文專題復習:作文素材集萃04-25
小學語文總復習閱讀復習教案04-25
中考語文復習教案(9)04-25
中考語文復習教案(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