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
涉江
教學目的
一、學習屈原為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會朗讀古詩的方法,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運用想象、比喻、襯托等手法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情感。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抒情詩,讓學生反復朗讀去體會作者悲憤交加、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和《楚辭》的句式特點。
二、通過指導古詩朗讀方法,使學生學會詩中難讀難懂的字詞句。會翻譯全詩。
三、讓學生在朗誦中體會詩的浪漫主義色彩。
教學時數 2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新課。
和《詩經》相比,屈原的作品抒情性很強,個性也很強。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詩歌由集體歌唱到個人創作的時代開始!渡娼愤@首詩,我們主要想用朗讀的形式來學習。
二、朗讀課文。
(一)一讀。
要求:掃除文字障礙,讀準字音。
1 學生默讀全詩,畫出讀不準的字、詞。
2 訂正讀音。學生給下列字注音。
3 學生輕聲讀全詩,讀準字音。
(二)二讀。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讀順全詩,理清結構。
1 結全詩劃分部分。
全詩是按行程次序記敘的,分5部分,分別是:涉江前(第1段);涉江途中(第2、3段);入溆浦(第4段);山中獨處(第5段);尾聲(第6段)。
2 請五位學生分讀5個部分,其余學生在以上學生讀錯的地方作上記號。
3 討論。學生集體糾正讀錯的地方。
4 學生齊讀全詩,做到順暢、準確。
(三)三讀。
要求:了解“兮”字的特點、作用、讀法。
1 學生自由朗讀第1段,思考:①“兮”字在詩中的位置有哪幾種?“兮”字的位置不同在句中作用有何不同?②“兮”在整句中起什么作用?
2 學生討論。
明確:
①《涉江》中“兮”的位置有三種。第一種在句中,如,“被明月兮珮寶璐”,這個“兮”起情感的緩沖作用,不可讀斷,要做到“聲斷氣不斷”。第二種在上一句話的末尾。如,“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中的“兮”表語意未盡,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讀時聲音可適當延長。第三種在一個完整的意思之后。例子很多,這些“兮”可以根據整句意思來調整它的讀法,有的表悲,有的表恨。
②《涉江》中的每一句都用了“兮”字,這就是使詩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強,使詩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露。例如:“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弊g成現代文是:可嘆楚國無人理解我。∫粋“兮”字就把那種在現實生活中無人理解的悲涼、悲苦、悲痛心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如果去掉這個“兮”字,肯定是遜色許多的!百狻惫抛x“啊”或者“乎”,是屈原繼承了楚地民間文化傳統受民歌影響發展而成的一種新的詩體——“楚辭”。
3 教師范讀第1段。
4 學生自由朗讀第1段,體會“兮”的妙處。
(四)四讀。
要求:掌握劃分詩歌節奏的方法。注意朗讀時聲音有長短之別,語言有緩急之分。
1 學生個別讀第2段:涉江途中。其余學生拿出鉛筆,根據該學生的讀法畫出節奏。
2 教師糾正。
①七字句式:二,二,二,一。但是,還要聯系意義的表達,不能死板地按句式去讀。
如:乘鄂渚而反顧兮。
應該這樣劃分:乘│鄂渚│而│反顧兮
②其余的六字句,四字句,九字句同七字句的道理一樣。
3 以第1段為例,學生劃分節奏。
4 學生個別讀第1段詩。
5 教師糾正。
三、布置作業 :翻譯全詩。
第二教時
一、檢查作業 ,導入 新課。
(一)檢查作業 。
1 補充解釋:
①與前世而皆然兮:“與”通作“舉”,整個的意思。
②重昏:指處于層層黑暗之中。一說,重,一再,即一再隱于黑暗環境之中。
③迷不知吾所如:往。
④巢堂壇兮:楚地方言,指庭院。一說指古代舉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禮的壇。
⑤溷濁:形同混濁。
⑥忠不必用兮:被。
2 請一位學生將翻譯的詩讀一遍,其余學生將有疑問的地方提出來,教師進行指導。
(二)導入 新課。
上節課我們讀順了全詩,理清了詩的結構,講了“兮”字的特點、作用,讀法以及節奏的劃分。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通過讀理解詩歌的內涵。
二、朗讀課文。
(一)一讀。
要求: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1 教師范讀第4段,學生注意以下問題。
①本段朗讀調子變了幾次?為什么要這樣變?在變的地方作上記號。
②哪些詞讀重音?為什么?
③本段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2 學生討論。
明確:
①本段朗讀調子變了一次。變的根據是詩的內容。“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讀時調子比較低沉,因為作者遠離故都,又被眼前的惡劣環境所驚懾,感到迷惘。而后面6句則是敘述山中的惡劣環境,我們可以想象,此時作者的心情比前面稍微平靜了一點,正用觀察的眼光審視著周圍的環境,讀時調子要變得平一點。
②讀重音的詞有:第1層次,“儃佪”、“迷不知”、“如”。因為“儃佪”這個詞兒很好地刻畫出詩人猶豫、彷徨、孤苦的形象。而“迷不知”、“如”則是傳遞作者內心痛苦的詞兒,所以要重讀。
2第2層次讀重音的詞有:杳、冥冥、猿狖、蔽日、幽晦、多雨、無垠、承宇。因為這些詞都是寫山中惡劣環境的關鍵詞,讀重音一是強調山中環境惡劣,二是襯托出詩人異常悲愴的心境。
③這段中作者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作者筆下的環境陰暗、潮濕、荒涼,實際上是作者內心門的真實寫照。作者被貶,流放到山野之地,又孤身一人,用這種心境去看。在他的眼中,當然一切景物都是沒有生氣的、灰暗的。
3 根據上面的分析,學生填寫朗讀分析表。
4 學生討論朗讀分析表填寫的內容。
明確:
第1段:可分4層,朗讀調子應變三次。第1段敘述自己愛好奇服,以奇服象征自己的志行高潔。朗讀調子應是高亢激昂。第2層,調子變得堅實,揭示理想不被混濁的社會所容時自己所持的態度。第二次變是在讀第3層的時候,這一 層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既表示理想之遠大,又表示追求理想之決心,并預示自己的理想能與天地共存與日月齊光。這一層作者運用了積極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情感很強烈,朗讀時聲調要逐漸加強。最后一層,朗讀調子第三次變,由強烈變為低且略帶顫音,這里是點明流放的原因。
這一段重讀的音是:第1層,好、奇服、老、不衰——突出對奇服的追求。
第2層:
【涉江】相關文章:
涉江采芙蓉教案01-18
涉江采芙蓉教案04-28
《涉江采芙蓉》教案04-25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賞析12-17
《涉江采芙蓉》教案104-25
涉江采芙蓉》教案204-25
7.1《涉江采芙蓉》教案04-25
高考語文涉江采芙蓉04-30
九章·涉江閱讀答案04-30
涉江采芙蓉改寫作文(精選18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