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 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 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探究活動。
3、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4、 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過渡到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
三、教材分析
《月亮上的足跡》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從教材編寫角度來說,這一單元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容,其設置目的主要是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這篇課文敘述的是20世界最偉大的科學探險——登月。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這一題材本身就能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和足夠的興趣,而這節課的內容與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探索月球奧秘緊密相連,關于月亮的資料非常豐富,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人文現象,都值得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兩者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月亮的課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因此,學習這課,不僅要了解登月的知識,還要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過渡到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切實開展關于月亮的科學與人文的探究活動。
四、學生分析
上這節課的班級學生上課較活躍,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該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較強,計算機水平較好,對網絡和網站知識都有了解,并且經常上網查找資料,有一定的檢索、收集、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進行分組學習,上網探究,讓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為學生的網上探究提供了技術保障。大多數的學生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因此,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如在上課前讓學生動手做一些與月亮有關的手工作品或畫月亮圖,上課時畫出登月軌跡圖,將較好的作品貼在墻上,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質疑登月常識及課文內容,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自己上網,上網過程中自主選擇內容,培養了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歸納總結后要向協作小組和全班同學匯報,增強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4] [5] [6] [7]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8】相關文章: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04-25
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04-27
月亮上的足跡105-01
月亮上的足跡405-01
月亮上的足跡905-01
月亮上的足跡305-01
月亮上的足跡205-01
小學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08-26
《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范文08-25
19月亮上的足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