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
2、培養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
3、能激發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知道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的道理。
活動準備
活動課件,故事錄音,小黑羊、小白羊頭飾各一個。長板凳一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走小橋橋”進入教室。(一條長板凳)
師:你們剛才走小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
(1)幼兒說感覺。
(2)老師總結。
2、出小羊頭飾,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伙伴,你們看它們是誰?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它們兩個小伙伴過橋的.故事。出示課題《小羊過橋》。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聽故事錄音,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聽后,回答兩個問題:
(1)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 兩只小羊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我會請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培養他們學故事的興趣。
2、展示課件,讓幼兒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橋中間過不去的課件,讓幼兒理解獨木橋的窄,只能走一個人。學習詞:獨木橋。
4、展示對話課件,讓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這時,我會請口語表達力較強的兩名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其他幼兒小聲地學說。
5、展示兩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課件,讓幼兒懂得: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結束部分
1、玩獨木橋游戲,探索怎樣過獨木橋。
⑴ 兩人一組嘗試過橋。
⑵ 你過橋了嗎?怎樣過橋不掉進河里?
師:剛剛我們相互謙讓就過了獨木橋,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方法告訴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讓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
3、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小朋友,你們想對兩只小羊說些什么話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給同伴聽。我巡回指導,聽聽小朋友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小朋友,以后你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
教學反思:
本課是幼兒大班的語言活動課,故事內容是講兩只小羊在過獨木橋時,互不相讓,然后都掉進河中。這一節課的主要目標的培養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并讓幼兒懂得與同伴相處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在本堂課中,我先設講了過橋的游戲引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關讓幼兒通過過橋理解獨木橋的“窄”后面埋下伏筆。
然后通過課件展示,了解兩只小羊的方位,和兩只小羊對話爭吵的場面,讓幼兒能夠直觀感受故事內容。在一堂課中,幼兒的興趣都比較濃,后面參加討論都比較積極。角色表演這些孩子也演得非常有興趣。總的來說這堂課比較成功。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為孩了年齡較小,個別孩子還不能從根本上理解謙讓的含義,大多數的孩子還是做不到與同伴間玩而的時候相互謙讓。而且后面自由計論的時候很多幼兒都不知道說什么,我沒有更多的去引導,到結束的時候課堂紀律有點混亂。以后一定更加注意在引導方面多下功夫。爭取做到更好。由于我是剛從小學轉入幼兒行業,所以其他聽課的老師說我在上課的時候,語速有點過快,語言也不夠親切,有點生硬,以后一定會多加注意改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總結及分析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教學實踐證明,兒童是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開展活動的。環境是孩子的老師,不同的環境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孩子發展的關鍵。家園外出活動就是讓孩子們走出課堂,引導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一個過程。
一 、活動設計
1、活動內容
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沿途介紹蘭州的歷史和各景點的情況,讓孩子了解蘭州,認識自己生活的人文環境;二是到達目的地后,讓孩子們在玩沙水的活動中了解自然,認識自然。
2、 活動準備:
(1)場地考察
教師提前到蘭州百合花公園進行了詳細了解。其中包括公園內的幾個部分的環境;其具有危險性的因素有哪些;行走路線怎樣最為恰當;每個具體活動實施所定位置等。
(2)收集資料
收集蘭州及沿途各風景點的相關資料。向專業導游學習如何介紹,并提前預習和演練,將行車時間與內容和時間相吻合,保證行程連貫。
(3)孩子的準備
復習、鞏固所學有關風景,動植物之類的歌曲、兒歌舞蹈等,與孩子們討論愛護周圍環境方面的話題。
3、活動進程:
(1)下午2:30分集合好所有的家長與孩子,一同登車,一次愉快的旅行正式開始。沿途,通過提前溝通,司機師傅讓客車以適中的速度行駛;老師則客串導游,沿途解說。其中包括蘭州的歷史,蘭州別稱“金城”的來歷,中山路、中山橋和蘭州大學為何曾被命名為“中山大學”的故事,黃河鐵橋的歷史,白塔山、“西游記人物”雕塑、水車園、“綠色希望”雕塑、黃河母親等景點的`相關知識等。
(2)進入百合公園后,沿公園小路走,向孩子介紹各種花朵的名稱和路邊各種樹木,并帶領孩子們唱《柳樹姑娘》、《蝴蝶與蜜蜂》、《花兒紅》等兒歌。隨時提醒孩子路上看到或自己吃過的廢物應主動丟進垃圾桶。通過提問,啟發孩子為小草澆水,讓孩子認識到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并借此告訴他們正確澆花的方法。
(3)親子游戲的比賽:
游戲一《小腳踩大腳》
將游戲玩法、規則告訴大家,請各位家庭主動報名參加,抽選五個家庭進行比賽。有爸爸帶著女兒的,有媽媽帶著兒子的,他們赤著腳踩在沙灘上,玩得十分開心。
游戲二《大熊抱小熊》
家長跪在沙灘上,孩子就像小熊一樣,緊緊抱著大熊向前爬行,由于寶寶年齡小,很多半路就掉在沙灘上了,雖然那天天氣比較熱,但大家還是很認真的游戲著,一片熱鬧景象。
(4)玩沙、玩水:
讓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家庭與家庭的合作關系進行游戲。制作出一座或幾座沙灘作品,最后進行作品的比賽。大家認真制做沙雕,家長也像回到了童年時光,赤著腳,挽起褲管,和孩子像伙伴一樣的玩著。孩子嘴里還不時的說著自己所做的是“ 城堡”、“小河渠”、“汽車”、“飛機”等等。教師時時去觀察他們的作品,鼓勵孩子做的真好,提醒他們工具可以交換使用,分工合作,提水的提水,鏟沙的鏟沙,家長們也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活動分析
1、活動特點
(1)將多個教育主題融入活動之中,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外面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快樂星期五》活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通過老師介紹蘭州和相關景點的歷史,讓他們認識、了解家鄉,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同時,該項活動還將多項主題教育融入活動之中,如培養孩子們環保意識,培養孩子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品格,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鑄造他們樂觀、自信、外向型尋求溝通的良好性格等。
(2)加強了家、園合作,使家園共育在活動中得到延伸
通過活動,進一步融洽了家、園、子之間關系,創造了一個彼此容易溝通、交流和了解認識的機會,消除了彼此間的情感隔閡。同時,使家長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長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有針對性的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活動的啟示
(1)家園外出活動的目的充分發揮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通過創造或提供適宜的環境來教育孩子,因此,能否讓家長理解并積極配合活動是關鍵。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的家長也帶孩子出去玩耍、旅游,但許多家長目的性不強,在野外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2)活動的主動性掌握在教師手中,作為教師要能提前考慮到活動中所要出現的各種情況,周詳細致的作好準備、預習,在活動中要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支持者,要調動家長主動配合及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大家活動的興趣,營造和諧快樂的氛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內容,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讓幼兒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的人,并體驗其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散文《微笑》、動物歡快的森林背景圖一幅;郊游、歡樂舞的錄音帶;排練好生活情景;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題。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這么好,你們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游音樂,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出示動物歡快的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你們發現大森林里的動物們怎么樣?它們為什么這么高興,究竟遇到了什么快樂的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在大森林里仔細尋找一下,肯定會發現其中的秘密。
二、觀察畫面散文《微笑》的畫面內容,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1、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內容。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小鳥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是為了什么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聽一聽小鳥、大象、小兔是怎么說的?(邊看動畫邊聽)
誰聽清楚了它們說的.話?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2、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后半段內容。
(出示小蝸牛著急的表情圖)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蝸牛的表情怎樣?讓幼兒學一學。你認為小蝸牛為什么著急?你平時著急過嗎?
小蝸牛也想為朋友們做些事情,讓朋友們高興,可是它能為朋友們做些什么呢?誰愿意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思維)
我們看看小蝸牛想的是什么辦法呢?(看畫面,聽錄音。從一天,一群小螞蟻……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
讓幼兒說說小蝸牛想到的什么辦法。
怎樣才能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呢?請小朋友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吧?小蝸牛自己是怎么做的?小蝸牛看到朋友們快樂它自己心里怎么樣?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師生互相微笑,幼兒互相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們再在森林里仔細看一看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是怎樣讓朋友們快樂的,聽一聽它們是怎么說的。
3、操作課件,全文欣賞,完整感知。(鼓勵幼兒輕聲跟讀)
4、鼓勵幼兒說出夸獎動物的話,感受到讓別人是一件值得稱贊的事。
師: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都愿意為朋友們做事,讓朋友們快樂,那你想對它們說句什么話呢?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里動物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師:森林里除了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為別人做事讓朋友高外,還有許多動物它們也在想辦法讓朋友們快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扮演森林里的小動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用你的動作、表情、或說句話來表示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好嗎?
(幼兒選擇頭,進行表演)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三、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人,并體驗其中的快樂。
1、情景表演,讓幼兒說一說怎樣讓他們快樂。
(1)媽媽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樣讓媽媽快樂。
(2)小朋友在幼兒園感到孤單,怎樣讓他(她)快樂
(3)老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樣讓老爺爺快樂。
2、平時你在家里、幼兒園或別的地方關心過別人嗎?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3、實踐活動:讓客人老師快樂。
師:小朋友,你們關心了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們心里感到怎樣?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把我們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
四、隨音樂跳快樂舞,表達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找一找,哪些事情適合我們去做,可以讓別人。(隨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并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了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游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數等活動區分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字寶寶3、5、9…..7),噢有這么多數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幫這些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數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引導幼兒回答后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數到最后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全部都能數完的數叫雙數。
b、10以內有5個單數,有5個雙數。
c、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偶數。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幼兒說出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媽媽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艷,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也叫奇數,雙數也叫偶數。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3、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如:一個頭是單數,兩只手是雙數,一張嘴是單數,兩只耳朵是雙數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游戲: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在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并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活動反思:
1、我能熟悉教材,教學思路清楚,課前準備充分。
2、根據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我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實物著手,并逐步過渡到能夠擺脫實物、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孩子們從中找出了成單成雙的物品,孩子們的思維也由此得到了鍛煉,在活動中,孩子們思維的敏捷性、正確性在游戲速度的快慢與變化,形式的集體與個體變化中得到發展與強化。
3、對于個別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啟發不到位,以后我要多幫助這些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一雙手套的對稱美。
2.知道什么是左右對稱,即左邊的圖形、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與右邊的圖形的大小、形狀和排列一一對應、完全一樣。
3.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運用多種圖形、顏色、線條、裝飾手套面。
4.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準備:
1.手套三雙。
2.范畫六張。
3.供幼兒作畫的手套形畫紙。
4.油畫棒。
5.電視。數碼相機。
過程:
1.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十指尖尖肚里空,有皮無骨愛過冬,不怕寒冷不怕風,十冬臘月逞英雄。(手套)老師戴上手套。
2.引導幼兒感受這雙手套的對稱美
老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雙手套你發現了什么?(右邊的手套和左邊的手套一樣在哪里?引導幼兒說出右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和左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就稱為左右對稱。)
3.幼兒討論什么是對稱
請一位小朋友上前來戴上一雙手套,(顏色、圖形不同的手套讓幼兒觀察)大家看!這位小朋友戴的一雙手套,你們發現了什么?(左手手套的顏色,圖形與右手手套的顏色、6圖形不一樣)這樣的一雙手套我們能稱為左右對稱嗎?(不能)讓這位小朋友換上左右對稱的手套,再請小朋友觀察,并說出左右對稱的手套美。
4.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手套。
老師:小朋友知道一雙手套要有左右對稱的圖形才美。這些手套的圖形顏色都是工人叔叔,阿姨設計出來的,我們也來設計一雙漂亮的手套好嗎?現在我們的教室是工廠,老師是師傅,小朋友是工人,先看師傅怎樣設計手套面。首先把一雙手套擺放好。拇指相對,想好要畫的圖形,再開始動手畫,在一只手套面上畫圖形,在另外的一只手套上也要畫上相同的圖形,這樣才是對稱的手套。最后涂上顏色。也要求左邊與右邊的顏色相同。
老師出示設計好的手套(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
可愛的娃裝飾的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暢的波浪線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看!連我們學的阿拉伯數字都能裝飾出美麗的'手套。
這是英語字母裝飾的手套也與眾不同。
簡單的折線。圓點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頑皮的熊貓裝飾出的手套很有情趣。
5.幼兒裝飾手套
“請小朋友當設計師,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漂亮的圖形把自己的一雙手套裝飾的最漂亮。”
發給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紙兩張,油畫棒一盒。
畫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幫助畫的慢的小朋友。
老師把畫好的手套拍下來,在電視中放出給小朋友欣賞。
6.講評:
剛才小朋友裝飾的手套有動物的,有花草的,還有人物等等,這些手套的圖形都好看,顏色又鮮艷,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裝飾好的一雙手套貼在墻上開個展覽會,比一比誰的手套最漂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為孩子們的探究活動充分的時間保證,讓孩子帶著自己設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結果的猜想反復驗證。
2、引導幼兒如實記錄自己實驗的進程。
3、通過實驗,使孩子們懂得科學要用事實來說話,培養孩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記錄板,畫有方格的記錄紙若干,筆若干。
2、珠子若干,細線,盆若干。
3、教師用記錄紙(大)。
活動過程:
一、 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1、教師伸己的手,問孩子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不一樣大)
2、提問:用什么方法知道手的大小呢?
(可以將兩只手對著比一比;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可以看看誰抓的東西多;還以將手畫在紙上看看誰的大……)
3、提問:哪種辦法能使我們更精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得出“畫手印”和“抓珠子”的方法更好。)
二、 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自己設計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并作記錄。
第一環節:教師讓幼兒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數手中的格數了解手的大小。
教師將幾筒珠子拿出來先放在旁邊,同時把畫滿方格的紙拿在手里:“如果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畫有方格的紙和一張白紙,同時畫手的輪廓,你們想一想,哪一張紙上的手印更容易讓我們了解手的大小呢?”
(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幼兒認為在格紙上畫手印更好,這樣,數一數手印中的格數,就知道手的大小了。若碰上整格與半格的問題,可讓幼兒討論:一塊數或分開數→分開數更準確。)
教師提出實驗與記錄要求:請孩子們在紙上畫小手的`輪廓,畫完后,仔細數自己手印占有的整格與半格的數,并將數目分別記錄在表的不同欄目中。
在大多數孩子完成任務后,請孩子們分別報告個人手占的格數,并將其記錄在全班的統計表中。同時,建議孩子們試試自己的第二種方法。
第二環節: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教師提醒幼兒:四人一組,輪流合作,每人抓一把珠子并把珠子穿在繩子上,然后再數出珠子的數目有多少,并將它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
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抓珠子數珠子的活動時,再一次請孩子們報告自己手抓珠子的數目,并將每個孩子所報的數一一填寫在全班的統計表上,將孩子們的一串串珠子貼掛在黑板上,并在每串珠子下寫上姓名。
三、 根據全班的統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討論
面對全班的統計表和黑板上一串串長短不一的珠子,提問: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是)
提問: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么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是看畫的手印占的格多少才知道的;是看珠子串的長短知道的;數數珠子的數目有多少知道的……)
提問:哪種辦法最準確呢?
(先看手占的格數,再看手抓的珠子數,兩個合在一起最準確。)
師: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再來試一試,用這個辦法找出班上最大與最小的手。
(先找出統計表中手印占格最多與最少的人,再找出抓珠子最多與最少的人,比較一下,結果是否同是那兩個人……)
最后,提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是不是手的大小與個子高矮一致呢?作為孩子們下一次研究的主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教案03-1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3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