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推薦]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游戲目標:
1.學習分類,6以內的數數及認數。
2.激發幼兒學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游戲準備:
1.1—6數字卡各一張。
2.星星10顆,大的6棵,小的4顆(其中大的5個角的紅星星2顆,金黃的3顆,大的6個角的黃星星1顆,小的4個角的綠星星3顆,小的4個角的'藍星星1顆)
3.把剪好的星星放在天空上。(黑板上)
游戲玩法:
1.幼兒觀察,說說星星有哪些顏色,哪些星星大?哪些星星小,每種星星各有多少?
2.按星星的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分別進行分類。
3.教師出示數字卡,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到“天上”摘星星。
4.教師拍手,幼兒根據拍手次數到“天上”摘有幾個角星星。如師拍4下,便摘4個角的星星。
5.幼兒根據教師說的要求摘不同顏色的星星。如教師說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幼兒便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
游戲建議:
還可以根據加減算式的得數摘星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黑板、粉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A、小朋友,你們家都有誰呀?
B、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
C、你覺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媽媽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學習詩歌。(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
A、教師指圖1,提問:畫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看圖欣賞詩歌第一段。在朗誦中教師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圖等暗示的方法,鼓勵幼兒參與講述。
B、采用同樣方法觀察圖2,學習詩歌第二段。
C、師生共同學習詩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部分內容。
4、情景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先表演詩歌內容,再表演仿編內容。
5、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在語言閱讀區繼續學習仿編,并分角色扮演仿編內容。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由于我講解的很詳細,孩子們都能動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動手的孩子今天也嘗試了自己做,雖然他們的.作業中有許多遺漏的,但至少他們動手做了,說明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小百科:爸爸,對指已結婚并有子女的男性(父親)的一種稱呼。該詞起源甚早。《廣雅·釋親》:爸,父也。 王念孫曰:"爸者,父親之轉"。"爸爸"并非外來詞,在上古漢語中"父"發ba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電腦課件和動作,理解詩歌的語言,并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初步感知詩歌中的比擬手法。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圖片和已有經驗進行詩歌仿編。
準備:
1、電腦課件。
2、圖片。
3、背景圖:藍天、大地、小河、單個動物圖樣:小魚、小草、月亮、小鳥等。
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時候,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么哄你們睡覺的?現在老師這里還有好多寶寶也要睡覺,他們都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吧。”
二、出示課件,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第一遍錄音:
——“詩歌的名字是什么?搖籃里都有哪些寶寶呢?”(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出示課件,欣賞第二遍詩歌:
——“剛才小朋友聽的可認真啦!現在,我們來看著圖再欣賞一遍吧。”
欣賞后提問:
——“這些寶寶都睡在搖籃里,他們的搖籃是什么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背景圖)
三、初步學習朗誦詩歌:
——“這首詩歌這么好聽,剛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著學了,還做好看的動作呢,你們想不想學呢?那我們邊看圖邊輕輕的說好嗎?”
“小朋友說的真不錯,會說的小朋友聲音再大點,我們再來說一遍吧。”
“為什么詩歌中說‘白云、浪花、風兒、歌兒’都是輕輕的'呢?”(引申午睡的時候小朋友們也要動作輕輕的,在家里,爸爸媽媽睡覺時也要輕輕的)。
“小朋友真聰明,一學就會了現在,我們開始比賽了,看看誰說的最好聽,最有感情。”
四、運用已有經驗仿編詩歌:
1、小結:
——“這首詩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寶寶,把小魚比作小寶寶。你們想想還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寶寶呢?”(幼兒回答)
“老師想把月亮比作小寶寶,還把它編到了詩歌里。你們想聽聽嗎?”
“藍天是搖籃,搖著月亮寶寶,風兒輕輕吹,月亮寶寶睡著了。”(邊說邊出示月亮圖片)
“你們能把剛才想的編到詩歌里嗎?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動腦筋編了。”
2、幼兒創編,教師指導鼓勵。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真是能干,編出了這么多好聽的詩歌,有的小朋友還想編呢,請你們回家后編給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聽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發現“保護色”對動物生存的價值。
背景材料:
了解自然界中動物外表的色彩與其環境是相協調的。例如小鹿的白色斑點如同陽光照在森林地面上的陽光斑塊,動物的形態與周圍環境一致的叫擬態。與環境顏色協調一致,不僅被捕食者需要,而且捕食者也需要,如狼的黃褐色與干旱草原的顏色相協調。
實物準備:
⒈選定環境,最好在室外,選擇有多種顏色的環境,如松樹的環境,綠色的葉子;深褐色的樹莖和樹枝;黑色的土地。
⒉選有幾種顏色的物品,與樹莖、葉顏色相同,容易附著,如毛線,絨線。
a.剪成2~3公分的'線段。
b.選定5種顏色每種12個,建議選定綠色、褐色、黑色、黃色。若3種顏色20個,4種顏色15個,以此類推每種總量是60個,代表昆蟲。
⒊找一個開闊的地方。10~15米長,10米寬。
⒋將毛線段藏在松樹丁⒕ジ繕蝦偷孛嬪稀?/FONT>
⒌準備一張白紙如報紙大小,將毛線的幾種顏色和孩子組數及每組的人數做個表格。指定專人統計。
⒍準備一盒彩色水筆,用同種顏色的筆寫同色的字。活動過程讓孩子扮作“鳥”、“樹”和周圍藏好的線作“蟲”,競賽捉蟲多者為勝。
活動過程:
⒈按照劃定好的表格將孩子分成3組,每組人數相同,排成縱列。
⒉以接力賽跑的形式,時間30秒,吹哨或口令。
⒊每一組第一個孩子聽到口令時,“飛”到指定區,捕捉“蟲”,聽到口令返回到隊伍里,(第二個同學跑,)把捕到的每種“蟲”的數目,告訴統計者,填在表格中。
⒋待每組的最后一名孩子回到隊伍后,統計哪組捕到的蟲子最多;哪種顏色最多;哪位孩子捕回來的最多。同時回答下列問題:什么顏色最容易發現?什么顏色最難發現?什么樣的昆蟲或蟲子在這種環境中有最佳的保護色或擬態,為什么?還有哪種顏色的蟲子沒有找到,為什么?
活動延伸:
這種活動可以在一種簡單的環境中開展,如草地上、林地中開展。還可以變換一下環境進行比較,討論結果,環境越簡單,越容易發現,越復雜,則越難。對昆蟲來說復雜的環境更適于隱蔽,與環境的顏色越接近,隱蔽性越強,對捕者與被捕食者都應如此。
讓孩子找出具有典型保護色的動物,然后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如繪畫拼圖,進一步體會保護色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教案03-1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3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