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了解動物有各種保護自己的辦法。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的圖片、教學掛圖《動物》。
活動過程:
1、動物的衣裳:
(1)、出示蝴蝶、青蛙、駱駝、白熊。討論:
——“為什么它們穿不同顏色的衣裳?”
(2)、出示烏龜、刺猬、魚、鳥的圖片。討論:
——“為什么它們穿不同樣子的衣裳?”(硬殼、刺、羽毛軟、暖、輕)
2、動物的武器:
(1)、出示貓的圖片,討論:
——“貓是怎么保護自己的?”“還有哪些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和貓一樣的?”
(2)、出示牛的`圖片,討論:
——“牛是怎么保護自己的?”“哪些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和牛是一樣的?”
(3)、出示蜜蜂圖片,討論:
——“為什么蜜蜂有刺,它有什么用?”
3、其他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還有哪些動物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鼓勵幼兒觀察與發現周圍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煤氣的特征及如何安全使用煤氣,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思維,了解在我們的周圍有哪東西是小孩不能動的。
3、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1、氣瓶、氣爐等用具。
2、掛圖《煤氣與安全》。
3、插座、電線、火柴、風扇、熱水器等圖片。
活動過程:
1、參觀廚房,廚房阿姨操作點火給幼兒看,并故意從七爐里漏一點點氣體出來讓幼兒聞一聞,了解煤氣的特點。
2、討論:在使用煤氣時應注意哪里問題?如果不正確使用煤氣會有什么危險?發生危險時應怎么辦?
3、分組討論: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里用品、用具是幼兒不能亂動的?
4、每人一些卡片,互相討論圖片上的東西能不能亂動,亂動會有什么危險?
活動反思:
幼兒在家中都見過煤氣灶,父母也會講一些小朋友不能隨便動煤氣的要求等。今天通過活動,幼兒了解到亂動煤氣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氣泄漏正確的做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這不是……,是……”的句式。
2、大膽猜測故事情節發展,嘗試用語氣和動作表現動物急切、關切和激動的心情。
3、感受和體驗作品中人物樂于助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豬、八哥、狐貍、小花狗、小熊等動物的頭飾
2、故事課件
3、與故事內容相關的圖片及箭頭,起點終點標志。
4、小豬和靴子字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PPT圖片觀察圖片上是誰?)
二、基礎部分
1、課件導入,引出故事主人公。師:清晨,小豬到樹林去玩,忽然它在樹邊發現了一樣東西。小豬發現的這樣東西是怎么樣的?(一樣紅紅的東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滑)小豬看見之后會怎么想,怎么做呢?(幼兒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邊講故事邊提問,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學說對話,掌握句式“這不是……,是……”。
(1)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聲音——“咦,這是什么?好像是個皮袋子,是誰丟的呢?”)師:誰來說一說小豬是怎么想的?你覺得小豬會怎么做呢?(幼兒猜一猜)(繼續播放)“誰丟了袋子?誰丟了袋子?”(請孩子們一起學一學)
(2)師:這時候樹上的八哥鳥聽見了,也來幫助小豬,(師播放聲音:“小豬,這不是袋子,是一頂漂亮的紅帽子呀。”)先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幼兒邊說教師邊點擊課件出現句式 “這不是……,是……”)師繼續播放課件。“哦,不是袋子是帽子”。師:小豬連忙把帽子戴在頭上,一邊走一邊叫……(教師用嘴型和身體語言提醒孩子,也可以請個別幼兒試一試)師:小豬找不到帽子的主人,心里會怎樣的?那我們應該怎樣說?(引導幼兒用急切的心情來說“誰丟了帽子,誰丟了帽子”)
(3)(繼續播放課件,出現一只狐貍。)師:這時候來了一只狐貍,它會怎么對小豬說呢?(出現對話框 ,請幼兒來猜一猜,引導幼兒用“這不是……是……的句式”,并引導幼兒用修飾詞來修飾瓶子)師:“嗯,這瓶子真不錯。”小豬采了許多美麗的野花放進瓶子里,又喊道……(教師引導幼兒喊出“誰丟了瓶子?誰丟了瓶子?”,并表現出急切的心情)
(4)師:這時候,來了一只小花狗。他也知道了這事,它對小豬說:沒人丟,沒人領,那把花瓶送給誰呢?(幼兒猜測)師:小熊怎么拉?(生病了)為什么小花狗和小豬會把花瓶和花送給小熊呢?他們希望小熊……?(小熊是他們的好朋友,好朋友生病了,他們就帶著禮物去送給小熊,希望它病快點好。)師:小豬和小狗來到了小熊家,把這個沒人領的瓶子和花送給小熊。小熊看見了高興地跳了起來,小熊會怎么說?(出現畫面小熊一只腳穿著鞋子,另一只腳沒穿鞋子),鼓勵幼兒用學到的句式說一說。(再出現 ,再請幼兒說一說)孩子們通過觀察畫面,發現原來小熊腳上只穿了一只鞋子,那樣紅紅的東西原來是小熊的紅靴子,并用學到的句式說一說,很好地鞏固和觀察孩子們對句式的掌握情況以及對畫面觀察的能力。
(5)這時候小熊的心情是怎樣的?(試著用開心激動的心情說一說這句話)
(6)為什么小熊會這么高興?(他的好朋友幫他找回了心愛的紅靴子)
小熊開心地病也好了,三個好朋友嘻嘻哈哈,慶祝紅靴子找到了主人,回到了家。
三、結束部分
1、根據圖片提示回憶故事內容,并嘗試復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和對話,表現出動物們急切、關切和激動的心情。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豬和靴子》,小豬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朋友們的幫助,最后終于找到了紅靴子的主人,這就像是一段奇特的旅程,這里是起點,這里是終點。
師:(事先貼好題目的黑板)故事中小豬在樹林里發現了一樣東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滑,小豬想……(引導幼兒一起說)——圖片內容
2、情感提升。
師: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動物嗎?為什么?師:你撿到過東西嗎?如果你撿到東西會怎么做呢?師:你丟過東西嗎?心里怎么樣?如果別人撿到了,還給你,你心里怎么樣?小結:我們要像故事中的小動物們一樣,要樂于助人,幫助別人,撿到東西要歸還給別人,朋友生病了或者傷心了,我們要關心他們,說一說安慰的話,哄他開心。延伸活動: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故事,老師把頭飾放在區域里,小朋友在游戲的時候可以到表演區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活動反思:
我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模式,設計成先請幼兒看圖講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角,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大膽講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出現,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畫面提供的線索,讓幼兒盡情想象,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貫徹《指南》精神,寓教育于幼兒活動中,始終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為他們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語言交流環境,讓他們在自主、創新的活動中發展了語言能力,達到活動的目的。
附故事:清晨,小豬去樹林里玩,突然,忽然它發現樹邊有個紅紅的東西,口小底大,摸上去滑滑的:“咦,這是什么?好象是個皮袋子,是誰丟的呢?”
小豬手里拿著這東西,嘴里叫著:“誰丟了袋子,誰丟了袋子?”樹上的小鳥聽見了,唧唧喳喳地說:“小豬,小豬,這不是袋子,是一頂漂亮的紅帽子呀!”
“哦,不是袋子是帽子。”小豬連忙戴在頭上,一邊走一邊叫“誰丟了帽子,誰丟了帽子呀!”狐貍看見了,嘻嘻地笑起來:小豬,這不是帽子,是一只好看的瓶子啊!
“恩,這瓶子不錯。”小豬采了許多美麗的野花放進瓶子里。“誰丟了瓶子,誰丟了瓶子?”小豬捧著瓶子走一步,叫一聲。
這時候,來了一只小花狗,它知道了這事,對小豬說:“沒人丟,沒人領,就送給生病的小熊吧!”
小豬和小狗來到小熊家,把這個沒人領的瓶子和花送給小熊。小熊一看,高興的跳起來:“哇,這不是瓶子,這是我心愛的紅靴子啊!”
小熊樂的病也好了。三個朋友嘻嘻哈哈,慶祝紅靴子找到了主人回到了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小卓瑪上學的旋律,想象樂曲所表現的節奏和小卓瑪上學的快樂心情。
2、能初步表現藏族舞蹈的特點,動作基本合拍。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畢業歌。
能充滿感情地演唱,并能表現出三拍子的強弱拍。
2、欣賞并理解樂曲小卓瑪上學。
(1)欣賞樂曲小卓瑪上學。
(2)幼兒交流自己對樂曲內容的理解。
(3)綜合幼兒的想象,并以講故事的形式,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樂曲內容。
3、商量舞蹈動作并練習。
教師和孩子共同商量按樂曲跳舞的動作并進行練習,把握要點,表現藏族舞蹈的特征。
(1)分段學習。
(2)整段學習。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先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有一個藏族的小姑娘要去上學了,她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向學校走去……。通過故事,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樂曲的內容。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動作的教授,最后進行完整地舞蹈,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他們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像模像樣的練習基本動作,雖然動作有些走樣,略顯笨拙,但卻非常可愛,也看出了孩子們的努力。少數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相對于孩子們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我想“熟能生巧”這個詞用在活動后的延伸會更有效果。這次的教學活動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在集體舞教學中,教師精煉的`語言對整個課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對于新學的動作不能很快的掌握,此時需要教師用語言進行提示,從而幫助幼兒掌握動作的要領。本次活動我沒有進行隊列變化,如果要進行隊形變化,則需要運用標記、語言講解等多種手段,幫助幼兒以最輕松的方法學習舞蹈。
在舞蹈教學中,我們需要用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幼兒,以自身富有表現力的情緒影響幼兒,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幼兒情趣。以幼兒為學習的主體,創設情景,提供動作、造型的創編機會,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已及他們的辛勞。
2、表達自己對家人的.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
全家福照片、各種制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觀看全家福照片,引起興趣:
1)、出示全家福照片,讓幼兒說說照片上有誰?他們再干什么?
2)、觀察班中一個幼兒的家庭照片,讓幼兒了解父母長輩辛勞的一天。
2、談談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家人對自己與眾不同的關愛。
3、分組討論,用不同形式表達自己對家人的尊敬:
——“你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
“怎樣讓他們知道你們很愛他們呢?”
4、動手操作,表達心意:
引導幼兒用制作心意卡、寫信、畫畫、自編兒歌等形式來表達感謝之情。
5、贈送禮物,激發愛的情感:
鼓勵幼兒在贈送禮物時,對家人說一句悄悄話,表達感謝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7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