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2、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2、幼兒操作材料:“你會怎么辦?”
活動過程:
1、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辦?”的話題。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怎么樣?(不說謊、不害怕,盡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遇到過什么事,當時你是怎樣的?想過什么辦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導幼兒了解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1)讓幼兒看情景表演(一),初步學會“媽媽突然生病了,你將怎么辦?”
小明發現媽媽病了,他是怎樣做的?
家里只有你和媽媽時,媽媽突然生病了,你將怎么辦?
(2)讓幼兒看情景表演(二),學會家里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方法。
你認為小明這樣做對嗎?
如果你一個人在家里,一個泥不認識的人來敲門,你該怎么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有該怎么辦呢?
小結:小明很機靈,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現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鉆空子,小朋友要當心,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3、請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思考畫面上提出的問題。
4、教師小結。教育幼兒遇到突發事件,應沉著、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腦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辦好。
活動反思:
《綱要》強調:“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正確的定位,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和主體發展,關注幼兒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有效探討的引導者、個性發展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1、 良好氛圍的營造者
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兒不想、不能、不敢參與活動,與教師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應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在活動中,運用游戲“猜猜猜”激發幼兒的參與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現,個體、小組、集體的問題討論等形式引發幼兒學習熱情,最后用我們來做“保健操”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有效探討的引導者
“支架學習”理論提倡:幼兒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需要教師的幫助,幼兒是以自身主動的學來積極建構自己這一建筑物。而教師的“教”則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學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帶領幼兒完成探討過程的。首先通過問題:“如果小蟲飛進了你的耳朵,你會怎么辦?”“玲玲可能會用什么辦法取出積木?”再為后面“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獲取安全的處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鋪墊。在隱性的引導中,使幼兒積極、主動進行探討,體驗學習的快樂。
3、個性發展的支持者
《綱要》中指出:“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拋出了問題:“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兒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有的意見是正確的`,有的意見存在一定危險性。這時我沒有馬上否定幼兒的意見,而是鼓勵其他幼兒大膽發表不同的看法,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總結。在這里,我的觀點是,傾聽不同幼兒的聲音,支持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4、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處理中,我與幼兒一起參與判斷、辯論,充分感受師幼關系的平等和諧,也讓幼兒在幫助、教導教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幼兒探討“哪種方法是安全的?”過程中,我們都發現有個別幼兒說理(如:醫生是有豐富經驗的、是專門給病人看病的……)比教師考慮的更全面,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確實,師幼互動是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從中汲取經驗與成長的養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這正是我們每個教育者所期望的。
小百科:怎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ěn me,常用來詢問情狀、性質、方式、原因、疑問、行動等,一般當做疑問用語。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問題
1.教師設題,幼兒討論
①娃娃家的娃娃臟了怎么辦?
②做完紙工后,小朋友的手上沾滿了漿糊怎么辦?
③小醫院的白帽子臟了怎么辦?
④花兒快干枯了,怎樣才能救活它?
2.幼兒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用水請幼兒到盥洗室找水,結果發現水沒了(活動前教師關掉盥洗室的水閘)。
二、幫助幼兒探究原因
1.為什么沒有水了?
2.教師講出原因:早晨來園時,看到水龍頭滴答滴答地在漏,足足滴滿了一盆,小水滴說了許多的話,請小朋友聽一聽。
(出示一盆水)放錄音: “我真生氣,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還在滴答滴答地流著,我真傷心!許多人把我當寶貝,說我用途很大,能幫助人做許多事情,大家都離不開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總是不擰緊水龍頭,瞧!我正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淚整整流了一盆,這次我太傷心,太生氣了,我真不想讓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問
①小水滴生氣了,小朋友應該怎么辦?
②沒有水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③水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三、引導幼兒嘗試和討論
1.請幼兒用這盆水去做剛才沒水時無法做的事情,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2.教師打開水閘后,再請幼兒到盥洗室找水,體會有水的喜悅心情。
3.討論:如何做個節約用水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宣傳牌,向全園的'小朋友宣傳要節約用水,珍惜水。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了解水的重要性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教師的“設疑”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巧妙地設計了矛盾沖突的情景,使教師提出的節約用水要求變成孩子們的自身需要,而非被動的說教。活動更注重幼兒自身情感體驗,通過設置矛盾,使幼兒充分體驗了沒水時的焦慮心情及有水后的喜悅心情,從而萌發保護水資源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此活動通過教師層層深入地提問,使幼兒了解水與人類的關系,繼而萌發節約用水的意識。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并始終保持高漲的活動情緒。難能可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能及時關緊水龍頭,并能提醒家長用洗臉水沖洗便盆等,可見孩子的節約用水的行為正在逐步形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節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節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節: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與其他國家的經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并進行簡單的比較。
2、在集體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現,并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3、在欣賞過程中,對各式各樣的建筑物感興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與其他國家的經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
2、難點:通過收集各種建筑圖片,豐富對中外建筑特征的認識,并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掛圖
2、各種建筑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欣賞。
1、你們知道這些圖片上是什么么?
2、你最喜歡哪一個建筑?你看到這些建筑有什么感覺?
二、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建筑,進行欣賞。
1、看圖說說:圖片上建筑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樣的圖案?
2、你最喜歡這個建筑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3、教師小結:這里的建筑有的高高大大的像巨人,像連起來的大山;有的小小的,很美麗……
三、比較與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和國外的經典建筑。
1、那你們猜一猜這些建筑哪些是我們中國的?哪些是外國的?為什么?
2、與幼兒討論:你們同意誰的猜測?不同意誰的猜測?為什么?
3、教師小結,重點介紹古建筑的特點:中國古典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結構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造型優美;裝飾豐富多彩;特別注意跟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四、欣賞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感知交流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
活動反思:
面對這個繪畫內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師傳統的講解示范,而是更多的發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我是建筑師》的課堂上,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示范繪畫。我們用ppt先讓孩子認識了許多造型各異的房子,讓他們從中獲取靈感,然后讓大家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設想,最后進行自己的創造。
我們發現ppt對孩子的啟發不是很夠,雖然里面圖片很多,房子的造型的很多,但是我們只局限在對外形的認識上,沒有讓孩子對房屋外表的基本構造進行認識。因此,呈現出來孩子們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卻脫離了房屋本身的使用意義上,很多孩子房屋的造型都很特別,但是出現了沒有門、沒有窗的問題。而且很多孩子沒有空間的概念,畫出來的房子都是飄在半空。
于是,我們下午就對課進行了修改。先用一條為“未來小區”設計有特色的房子為引題,并將ppt的圖片進行了精減,著重選取了幾張在外形上有特色但是也能保持圖基本構造的`圖片,而且在觀看圖片時,教師會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房屋的窗戶和門都設置在什么位置。同時,我們制作了一個“未來小區”的迷你圖,在幼兒完成作品后,將房子剪下黏貼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上,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們房屋的空間關系,并且讓大家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呈現,也利于最后環節的講評和相互的欣賞。
當然,我們也發現了修改后的教案并不是完美的,小小的瑕疵還是存在,比如我們在作畫時可以給幼兒提供勾線筆,讓他們來先勾畫房子的外輪廓,這樣的畫,幼兒做平呈現出來的線條會更清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則。
2.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了解小學學習的規劃和要求。
2.難點: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小學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小學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和幼兒園說再見了,我們將要進入一個新的學校那就是小學,下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問大家,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嗎?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 播放ppt幻燈片(一、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小學環境的圖片,請你們觀察照片上小學環境是什么樣的。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么嗎?
幼:紅領巾
師:對了。紅領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教師小結;小學生不光要升國旗還要唱國歌,行注目禮。
2. 播放ppt幻燈片(二、上課)
3. 引導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小學生是怎么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 ···(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 播放ppt幻燈片(三、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小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小學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5. 師:通過觀看小學的環境和他們的作息時間,你覺的做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去做呢?
(幼兒自由發言):學做小學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著老師講,嘴里跟著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 出示掛圖《學做小學生》
師:對照圖上內容請幼兒說說小學生入學,上課,課間活動,在家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具體情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束部分
1. 教師創設上、下課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書包及用品討論正確的整理方法。讓幼兒練習擺放,學習整理書包
2. 欣賞歌曲《像個小學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并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1:參觀附近小學,觀察小學環境及地點,觀察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我班幼兒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都要爭當做一名優秀的小朋友,而且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獨立能力,對自身要求更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鄉下老鼠逛公園》引入。
1、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會沒錢上公園?
2、它為什么會被罰款?
二、認識標記。
1、這是什么標志?標志上畫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三個標志)
2、這些標志有什么不同?
3、認識一些其他標志。
4、為什么要在路上放置交通標志
4、游戲:為新城貼加標志
1)、出示一張大地圖,引導幼兒先細致的觀察,在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討論,給其在多個恰當的位置貼上恰當的標志,使這個"新城"變的有序,為人們提供方便。
2)、交流結果
延伸活動:過馬路。讓幼兒扮演各種交通工具,在新城的`馬路上,親身體驗各種標志的作用。
這一環節是為標志的引入作鋪塹,讓幼兒對標志有一個初步概念。
這一環節是落實目標三,以幫助小老鼠的忙為前題,認識標志。讓幼兒知道汽車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駛時都有特定的范圍和特
定的規則,使幼兒懂得人們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學會怎么樣辨別標志。
經驗遷移,在對標志的認識后,同時要學會運用,讓幼兒了解標志必需放在相應的位置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在幼兒的生活中到處有規則,如區角規則,游戲規則等等,本次
活動是讓幼兒了解在社會中也同樣存在著許多規則,只要人們共同來遵守這些規則,這樣社會就會井然有序,如知道汽車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駛時都有特定的范圍和特定的規則,人必須自覺遵守,而這些規則都是由各種不同的標志來體現,標志是城市生活中不缺少的符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農村的孩子對于標志比較少見,我以此活動為切入口,通過活動后讓幼兒能夠關注其他生活中的標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觀察、區別卡的異同點,提高幼兒比較判斷的能力。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的卡(散放在兩張長桌上,可供幼兒自由參觀)、做過漢字標記的卡(如:貴賓卡、門卡等,可以粘貼在黑板上)
2.場景的圖片展示板(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筆、一張記錄表(一欄記錄卡的相同點、一欄記錄卡的不同點)
【活動過程】
一、我認識的卡--激發對卡的興趣
1、我們先來參觀一下我們從家里帶來的卡,和你的朋友說說你認識的卡?
2、提問: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張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們每天都有人來接送,那還要接送卡有什么用?
(和幼兒共同回憶門衛伯伯檢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對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讓別人知道你今天用過接受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驗證機器上的綠燈是否亮了?一起數數亮燈的人數。
(4)小結: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認識的人就不能隨便進來,還能知道今天一共來了幾個人。
接送卡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可別丟失哦。
二、我喜歡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還有許多卡我們也經常在用。
(出示做過漢字標記的各種卡)
2、提問:
(1)哪一張你也很喜歡的,為什么?
(在幼兒討論后,讓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錢就比原來少。
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要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答疑。)
(2)配對游戲:出示5個場景圖片: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請把這5個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來,放到圖片中,看看找得對嗎?
(3)幼兒操作,說說理由。
(4)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的'卡:銀行卡、交通卡、會員卡、就診卡、手機充值卡、游戲卡……
這些卡會帶給我們方便、帶給我們優惠、帶給我們安全,還能節約我們的時間。
三、觀看視頻--比較卡的異同
1、提問:
(1)圖片上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銀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過這張銀行卡,(百貨、新華書店、華氏大藥房、可的超市、銀行自動取款機)
(2)小結:原來有的卡除了在一個地方用,還可以在許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點越多說明這張卡的作用就越大。
(3)錄像里的老師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機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這樣用的嗎?
(有的是插進機器里、有的是對著機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輸入密碼。)
(4)小結:原來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樣的。
2、提問:
(1)找個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這些卡還有哪些是不一樣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標記把你們找到的秘密記錄在表上。
(2)幼兒兩兩結伴組合,觀察比較,嘗試記錄。
(3)幼兒交流,老師將幼兒發現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以實物進行活動,幼兒能直觀感受卡的特點,并且幼兒能夠根據卡的特點說出卡的名稱,在分類中幼兒樂于參與,并能把卡按照功能分類,在自主設計卡的活動中幼兒也能發揮自己的想法設計不同功能的卡,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人的名與姓的特點、傳統。
2、理解名字蘊含的美好寓意。
3、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期望。
【活動準備】
名卡、班級屋、標記、吹塑板、磁鐵、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介紹自己的名字
——小朋友,你們好!大家可能不認識我,我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車老師,我的名字叫車紅艷,你們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嗎?
——謝謝你們友好的把名字告訴了我,現在我們都認識了。友好的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名字,能讓我們一點點認識,成為好朋友。看來,名字是我們交朋友必須要了解的,友好地告訴別人自己的名字能讓我們很快成為朋友。
2、找自己的名字,學習使用排、列。
(這里既有數學知識的滲入,又能讓孩子意識到排、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好多名字放在你們面前,你能不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名字?(出示班級屋,上面有全體小朋友的名字,還有漢字:第一排,第二排……數字1、2等)
——你們的名字是不是都在上面?除了你們的名字,還有幾個什么字?(認識漢字第幾排)誰來告訴我你的名字在哪里?(引導幼兒學習找名字的方法:第幾排第幾個是我的名字)
小結:是不是這些字幫助你找到名字的?這樣找名字又快又好。你們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嗎?學會了找名字的這個本領,我們就能進電影院找位子了,下次去看電影,記得幫爸爸媽媽找位子好嗎?
3、找出名字中的姓,發現秘密
——小朋友不光學會了和友好的把名字告訴車老師,而且能很聰明的用好辦法認識和找到自己的名字,真棒。現在,我要考考你們,咱們中國人的名字可有學問了,有姓有名,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嗎?
——現在啊,我要請小朋友快快地上來找到自己的名字,把他拿回去。可是,如果大家一齊上來,擠在一起,這樣好不好?大班的小朋友要學會排隊,還要互相照顧,好了,快快上來找到自己的名字,把它拿回去吧(提醒孩子排隊,相互照應,也是對幼兒社會性行為的培養)
——剛才小朋友們不推也不擠,有的小朋友還主動讓別人先拿,大家做得真棒,我要獎勵大家每人一張寶貝卡,伸出小手來(把貼畫依次貼到幼兒的手背上)這是老師表揚大家的,高興嗎?現在老師要請你做一件動腦筋的事情:把這張寶貝卡貼到你的姓下面,一定要想好了哪是你的姓,貼好了,趕快把名字送到前面來。
——看看小朋友做的標記,你發現了什么秘密?自己的姓在名字的那個位置?姓在名字的哪里?名在姓的哪里?原來我們的名字是有姓和名兩部分組成的,姓在名的前面,名在姓的'后面,中國人的姓名真的很有意思。
4、姓的傳統
——那我想問一問小朋友,你們有的姓劉,有的姓張,你為什么姓劉姓張?
你的爸爸姓什么?媽媽姓什么?爸爸的爸爸姓什么?
小結:介紹了自己的姓名,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傳統,那就是爸爸姓什么,寶寶就會姓什么,不過,現在也有寶寶是跟媽媽姓的。
——我是車老師,誰知道我姓什么?誰來告訴我,我為什么姓車?對了,因為我的爸爸姓車。咱們這些姓里,有我這個姓嗎?沒有吧,我的姓是不是很有意思?中國人的姓很多,,除了平常咱們知道的姓張,姓李、姓王、姓劉,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姓,比如,有的人的姓有兩個字,象《三國演義》里最聰明的諸葛亮,他的姓就有兩個字——諸葛,這樣的姓叫復姓。因為中國的姓多,咱們的祖先還編出了百家姓呢。
——現在我們一起做一個有趣的游戲,我來念百家姓,念到誰的姓,誰就輕輕的走道我身邊,好嗎?準備好了嗎?開始。
——剛才小朋友都從百家姓里找到了自己的姓,那我問一下,你姓什么?奧,姓張,還有誰姓張?(一邊問一邊統計)號,輕輕回到小椅子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今天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一共有幾種姓,姓哪個性的小朋友最多?除了這些,你還知道那些姓?
5、名字的含義:
——姓的后面是我們的名字,誰來說一說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一個小小的名字有爸爸媽媽無限的愛心呢。咱們的名字既有中國的傳統在里面,又有爸爸媽媽的愛在里面,你們說小小的名字有沒有意義?
6、延伸:了解姓氏的由來,保持繼續探究的興趣。
——通過了解名字,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本領,那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姓是怎么來的嗎?先說說說我的姓,這可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給我們流傳下來的呀。據說,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很有本領的丞相,他為國家作了很多很多事情,皇帝為了獎賞他,就允許他坐車出入皇宮,因此人家都叫他車丞相,他的后代就姓車了,我的爸爸是他的后人,我的爸爸就姓車,當然我也就姓車了,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們中國人的姓,每一個都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每一個都有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知道自己的姓是怎么來的嗎?那好,回家以后查查資料,問問自己的長輩,一起探索咱們中國姓名的秘密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目的:
1.了解塑料袋和紙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結果。
2.懂得塑料制品會污染環境。
準備:
一個月前,帶領幼兒在園內挖兩個坑,分別將一只塑料袋和一只紙袋埋在地下,并做上記號。
過程:
一、現場觀看實驗結果。
1.一個月前,我們一起把塑料袋和紙袋埋在了地下,你們猜它們現在會有什么變化?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記號找到掩埋處,挖出埋在地下的紙袋和塑料袋,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紙袋已有點腐爛,但塑料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么?
3.教師小結:在自然界中,蟲類和其他微生物會使紙袋慢慢分解腐爛,而塑料袋卻不容易分解腐爛,它會在土壤里“睡”上許多年,而且還會產生有害物質。
二、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場、水果店、快餐店、面包房等。)
2.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菜場、超市、水果店等處觀察塑料袋頻繁使用的.情況。
3.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多處垃圾房觀看塑料袋的丟棄情況。
三、回園談話,初步了解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1.看到人們每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你是怎么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會影響環境、污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統計當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數量,并向父母了解這些塑料袋是哪里來的,裝過什么。
2.要求每個幼兒第二天帶家里用過的塑料袋來園。
3.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意識地數一數家中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
社會課教案幼兒園大班01-04
幼兒園大班《社會安全》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3-1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3-31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的社會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社會谷雨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04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