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名稱:
大班數學:認識球體和圓柱體
活動目標:
1.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他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技能)
2.體驗并能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情感和技能)
活動準備:
教具:皮球、籃球、足球,圓片紙1張,圓柱體積。
學具:乒乓球、皮球、籃球、足球若干;大小不一的圓柱體積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動重點:
能夠說出球體和圓柱體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1、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師:教師里有很多的物品,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選一個喜歡的放在桌子上。
2、討論:你喜歡哪一個物品,為什么?
二、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球體的主要特征。
(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皮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樣的`?
2、比較圓片紙和皮球,了解球體的特征。
提問:這張紙是什么形狀?他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鼓勵幼兒找出教室里是球體的物品。
小結: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三、幼兒動手操作,了解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操作法、比較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圓柱體積木。
提問: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大嗎?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教師:請你在筐子里找一個和你的圓柱體上面大小一樣的圓形,比一比圓片和下面的一樣大嗎?
小結:像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的大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四、鼓勵幼兒講述生活中球體、圓柱體的相似物。
延伸活動:帶幼兒到戶外尋找球體和圓柱體的相似物。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并能跟念兒歌。
2、體驗詩歌活潑、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動物們躲雨時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兒歌的句式,進行仿編。
3、引導幼兒對下雨天里小動物的表現產生好奇,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撐傘,愛護身體。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2、《下雨啦》錄音。3、實物:傘活動過程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老師說:"小朋友這是什么啊"(出示雨傘)幼兒:"雨傘。"老師:"那什么時候會用到雨傘呢?"幼兒:"下雨時候""出太陽時候"老師:"對,出太陽的時候可以用雨傘,下雨時候也可以用雨傘,但是呢,小動物們沒有雨傘,可以淋雨嗎?"幼兒:"淋雨會感冒"老師:"那他們下雨的時候怎么辦呢,你們幫他們想想躲雨的辦法?"幼兒:"……"老師:"你們真棒,想到了為小動物躲雨的辦法,老師今天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雨的時候,這些小動物是怎么躲雨的。"二、學習兒歌1、理解兒歌。
(1)教師出示ppt,請幼兒觀察圖片(圖片上有大樹、蘑菇、荷葉、青蛙、小螞蟻、小蟲子)提問:
A、"有哪些動物朋友"(螞蟻、青蛙、蟲子)B、"他們都待著一個美麗的地方,這個美麗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葉、大樹、樹葉、花)。
C、"你們聽,發生了什么事?"(下雨了)D、"你們仔細觀察螞蟻躲在了什么地方呢?"(ppt動畫,螞蟻躲在了蘑菇下)"它找了一把什么傘?"(蘑菇傘)E、"青蛙呢?"F、"蟲子呢?"2、完整學念兒歌。
(1)出示圖譜教師小結出完整兒歌:"剛才我們看到小動物都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我來考一考小朋友的記憶力啊","下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小螞蟻躲在了什么下?找到了什么傘?"注意提醒幼兒說完整句型,"青蛙呢?小蟲子呢?""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這些好玩的`東西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是下雨啦""叫什么名字"(下雨啦)(2)聽《下雨啦》錄音(3)幼兒看著圖譜的指示跟教師一起學念兒歌。
3、鞏固兒歌(1)幼兒閉上眼睛,圖譜的幻燈片消失了蘑菇,然后讓孩子找找誰不見了,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2)再讓幼兒閉上眼睛,圖譜上的樹葉和荷葉,然后讓孩子發現誰不見了,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3)讓幼兒向后轉,鼓勵幼兒讀出完整的兒歌。
三、啟發幼兒仿編兒歌1、出示ppt圖片(圖片上多了幾個小動物)寶貝們真棒,這么快就學會了《下雨啦》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嗎?可是雨越下越大,又跑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也沒有傘,你們一起來幫他們找到躲雨的地方好嗎?
2、小朋友仿編兒歌提問個別小朋友,注意引導小朋友說出完整的句型"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傘"3、 全班小朋友齊讀仿編的兒歌。
四、快樂識字1、出示整首詩歌,要認識的詞語用不同顏色凸顯。
2、逐一出現詞語,運用打槍的識字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認識詞語。
五、到戶外繼續找雨傘教師: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很多雨傘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東西可以當做小動物的雨傘的?(輕音樂響起)活動建議★活動延伸介紹雨傘的作用,參觀雨傘的制作過程。
★重點提示學習建構句式"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傘"。
★家園互動教育小朋友下雨要撐傘。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和分辨輕重聲音,想象會是誰的腳步聲。
2.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姿勢,用身體運動的不同及不同的踏踏聲表現動物。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二、活動準備
1.熟悉幾種表現不同動物走路的樂曲。
2.大象、小兔、小熊、小鳥、小鹿走路的音樂磁帶和"找朋友"的音樂磁帶。
3.將動物的頭飾分散掛在室外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引發去秋天樹林尋找小動物的興趣森林里真熱鬧,小動物們要在森林里開運動會,誰來了?大家一起去找一找?
2.聽音樂猜猜誰來了,做模仿動作找小動物。
3.聽音樂猜猜誰在森林里,就模仿誰的動作,并尋找小動物頭飾。
4.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知道大象、小熊走路的聲音很重、很響;小雞、小鳥的走路聲音很輕、很弱;小兔、小鹿的走路聲不重不輕,不響不弱真正好。
5.玩游戲"找朋友"?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動作找朋友?引導幼兒能用身體動作正確的.反映不同動物走路姿勢的帶來的聲響。
四、活動建議
將音樂放在晨練中,繼續模仿動物走路時發出的聲響?教師要注意提醒幼兒控制自己的小腳,使其發出輕重不同的聲音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始終能和老師進行有效的互動,幼兒的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活動中的目標達成也是很好的,在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整合。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并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變魔術”游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游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啟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征。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保ń處熯吢犨吥蟪鰜恚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系。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么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么表情?”
小結:“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制作臉譜,教師巡回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意愿,進一步體驗成就感。
2、培養幼兒初步創編歌詞及表現歌曲的能力。
3、教幼兒用優美的聲音唱歌,鼓勵幼兒創編第二段歌詞。
二、活動準備:
課件、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做律動入教室。(放音樂,根據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
。ǘ、發展:1、發聲練習
3“磅磅,沙沙沙”小朋友聽什么聲音?是誰啊?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課件。
(1)小朋友咱們一起問一問:“是誰敲著窗戶沙沙沙沙?”
小雪花回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從哪來的?(幼兒自由的說)讓我們聽一聽小雪花是怎樣回答的?(點擊課件)
。3)那小雪花為什么要來?它要告訴我們些什么?(幼兒自由的說)讓我們聽一聽小雪花是怎樣回答的?(點擊課件)
4教師配樂完整朗誦,幼兒看課件跟誦
5學唱歌曲:今年小雪花還是唱著歌飄來的呢,你聽”!
6看課件欣賞歌曲,“你聽到了什么?”
7聽教師演唱,幼兒拍手
8幼兒完整唱三遍
9啟發幼兒進行創遍第二段歌詞
。1)“冬天過去了,什么季節來了?你聽滴答滴答,誰來了?”(小雨滴)
(2)“小雨滴為什么要來,來告訴我們些什么?”
(3)小雨滴是特意來告訴我們春天來到,它可真好,為了感謝小雨滴我我們為它編首兒歌,好不好?
10編完后完整的說,小朋友你們都非常的棒,為小學化編了這么好聽的.兒歌,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11老師把小朋友的兒歌陪上了旋律,小朋友聽一聽好聽嗎?
12幼兒和教師一起唱
分組唱分組、個別進行演唱
13“雪花和雨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完整的唱兩編
14“這首歌好不好聽?我們給它起個名字?”(《雪花和雨滴》)
15加動作進行演唱
四、結束:
好了,小朋友我們今天學會了這首好聽的歌,你們能告訴我現在的心情嗎?
那我們一起把這種快樂畫下來,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五、活動延伸:
美術:畫冬天景色或是繪畫歌曲的內容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6
活動名稱:詩歌“綠色的世界”(小班)
活動要求: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體驗詩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樂的情趣。
2.引導幼兒用詩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大膽進行想象。
3.學習仿編詩歌句,體驗創造的快樂。
教案準備:
1.教學用書——“綠色的世界”
2.綠色的眼鏡,幼兒每人一副。
3.紅、黃、蘭色的玻璃紙。
教案過程:
。ㄒ唬┯^看無色彩的圖書——“綠色的世界”
1.圖書上有什么?
2.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么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
(老師戴上一幅綠色的眼鏡)
4.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5.請你們也戴上綠色的眼鏡來試一試
。ǘ┬蕾p詩歌——“綠色的世界”
。ɡ蠋熍錁防收b)
提問:1。這首小詩說了什么?
2.綠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為什么一切都變成綠色的呢?
(三)學念詩歌——“綠色的世界”
讓幼兒帶著綠色的眼鏡讀念詩歌。激發興趣。
。ㄋ模┓戮幵姼杈
提問:
1.如果你戴上紅顏色的眼鏡,又會看到一個什么顏色的世界呢?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7
活動日標:
1.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感受其作品中線條與色塊的特點。
2.借鑒格子畫的特點,設計、裝飾手帕。
3.體驗像大師一樣創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顏色(紅、黃、藍、黑),大小、形狀不一的即時貼若干。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3.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蒙德里安作品,了解其特點
1.演示課件,認識蒙德里安。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繪畫大師,他就是荷蘭著名畫家蒙德里安。他的畫與眾不同,讓我們看一看他的畫與別人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欣賞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的構成》,引導幼兒觀察畫中的線條和色塊。
提問:畫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你還發現了什么?剩下的地方是什么?看到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這就是蒙德里安的格子畫,它叫《紅黃藍的構成》。幾個色塊、幾條線就組成了一幅格子畫,又簡單又漂亮!
3.欣賞蒙德里安的《倫敦構圖》,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線條。
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和前一幅畫有什么不同?
小結:畫中雖然只有幾個簡單的色塊和一些線條,但卻讓我們聯想到很多東西,真神奇!
二、了解蒙特里安畫風在生活中的`應用
1.播放課件。
使幼兒了解蒙德里安的作品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引導幼兒回想生活中用格子裝飾的物件。
三、幼兒操作,感受裝飾的樂趣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設計、裝飾一塊手帕,讓幼兒了解用格子與線條進行裝飾的順序。
2.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作品。要求像大師那樣運用線條和色塊設計,創造性地裝飾。
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作品單獨做,或兩人合作做。
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隨機點評。
四、幼兒作品分享交流,隨音樂進行“作品表演秀”。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8
教學目標:
1、 聽懂、理解并會說出單詞“bird”、“frog”、“monkey”。
2、 學會使用句型“I can see……”進行表達。
語言點: bird、frog、 monkey、 I can see…教具準備:PPT課件、單詞卡片、一棵大樹、自制動物各一個、望遠鏡3至4個。
教學過程:
。ㄒ唬 熱身活動:
1、 韻律歌曲《walking jumping running》邊唱邊跳進場。
2、 GreetingT: Hello,what’s your name?
S: I’m XX.
T: Hello, XX.
S: Hello,Miss Liu.
簡單的對話操練幾遍。
。ǘ﹩卧~學習1、播放PPT,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東西在叫。(鳥叫聲)。PPT出示鳥的圖片teach“bird”
教師領讀,小朋友跟讀,(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讓小朋友一邊說單詞,一邊用頭頂單詞卡片)3、 用相同的方法教授另外兩個單詞:frog和monkey(三)游戲:《說一說,做一做》
規定好鳥、青蛙、猴子的`動作,老師說一個動物單詞,小朋友需要迅速做出該動物的動作,同時重復英語發音,看誰做得又快有準。
。ㄋ模┚湫蛯W習
1、出示一棵大樹,在樹上貼好自制的鳥。
教師出示望遠鏡,并說:I can see a bird. (小朋友跟讀)。
2、用準備好的望遠鏡給小朋友上來表演,并準確說出句型“I can see a bird”
3、 在樹上貼好猴子,在樹下貼上青蛙。
讓小朋友自己來說一說,操練句型“I can see..”說出:“I can see a monkey.”“I can see a frog.”
。ㄎ澹┯螒颉禬hat’s missing》
1、播放PPT,出示三個動物,讓小朋友分別說出三個單詞。
2、播放PPT,消失一個動物,讓小朋友說出那個動物單詞,并用句型說出“I can see…”
3、相同的方法操練。
(六)chant用三個動物的動作,叫聲以及相應的單詞編一首chant,讓小朋友跟著做,邊做邊退場,結束課程。
附:chantBird bird bird 啾啾啾 (飛的動作)Frog frog frog 呱呱呱(跳的動作)Monkey monkey monkey 嘰嘰嘰(猴子抓頭撓耳)
幼兒園中班英語公開課教案,幼兒園的課程最重要的就是語言類課程了,不管是漢語還是英語都要好好學習,如果幼兒能夠學好英語,那么在以后的小學中學英語學習中就能省下幾分力。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9
活動背景: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而以傳授作品為主的單向性教學模式,往往不能滿足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表現的強烈愿望。教材《蘿卜兔的故事》講述了一只愛吃蘿卜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后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卜來做一輛車。為了體現以創新精神維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本教學嘗試以情景表演來代替傳統的口頭故事講述,以開放性提問為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自主表達為核心,展開整個教學內容。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2、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扮演“蘿卜兔”,背景音樂。
2、水果、動物頭飾若干、輪胎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嘟嘟——
小朋友,老師這有一輛與眾不同的卡通車,我們一起來瞧瞧!
提問:
(1)這輛車與別的車有什么不同呢?
(2)那這“蘿卜車”是怎么來的呢?我們趕緊來瞧瞧,聽聽。
二、進行情景表演,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開動腦筋并在師幼互動中發展語言。
蘿卜兔:嘿嘿,大家好!我是蘿卜兔,我住在森林里,我非常喜歡吃蘿卜。小伙伴們給我起了個名字叫“蘿卜兔”。我每天給蘿卜拔
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卜長得又大又多。我可開心了!
旁白:有一天,天氣很好。蘿卜兔想去旅行?墒菦]有車,怎么辦呢?
師:請你們幫助它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回答)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最后蘿卜兔用最大的一個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開著蘿卜車就去旅行了。
“蘿卜兔”坐在“蘿卜車”里心里可開心啦。那路上還會發生什么事呢?"本,仔細聽,仔細看。
師:前面一條溝擋住了蘿卜車的去路。怎么辦呢?誰來想想好辦法?
謝謝你們幫蘿卜兔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蘿卜兔是怎么做的。蘿卜兔用一塊小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向前。
師:哎喲,不好啦,小木板斷了,蘿卜車摔進了溝里,蘿卜兔心里真著急啊,怎么辦?怎么辦呢?(表演繼續)
師:小朋友,蘿卜兔這下可遇到了大麻煩,誰來幫幫它呀。
師:你們真熱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蘿卜兔想了什么好辦法?
師:蘿卜兔呀給蘿卜車澆水,蘿卜長出了蘿卜葉子啦,它抓住蘿卜葉,用力往上啦,哈哈,蘿卜車上來了。
提問:蘿卜兔為什么給蘿卜車澆水?(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蘿卜車澆了水會長出葉子)。
師:剛才,小木板太狹窄了,所以蘿卜車掉進了溝里。這次,蘿卜兔用一塊寬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過溝了。
三、幼兒完整看課件聽故事。
師:蘿卜兔開著蘿卜車去旅行,在旅行中遇到了兩個問題,小朋友開動了小腦筋幫它想了好多辦法,蘿卜兔很感謝你們,它想再請大家聽這個好聽的故事,然后請你們幫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請幼兒完整地說:我給故事取的名字是什么)。
四、教師總結結束。
師:蘿卜兔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了用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去旅游,如果你們去旅游的話會做什么車呢?
師:你們的小手很靈巧。一定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車的。
附故事:
蘿卜兔
森林里住著一只兔子,它非常喜歡吃蘿卜。小伙伴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蘿卜兔”,蘿卜兔在自家門口種了很多的蘿卜。它每天給蘿卜拔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卜長得又大又多。蘿卜兔非常的開心!有一天,天氣很好。蘿卜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么辦呢?+
(它用最大的一個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開著蘿卜車去旅行)突然,前面的一條溝擋住了蘿卜車的去路,怎么辦呢?蘿卜兔用一塊小木版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向前。突然,聽到“噶吱”一聲。哎呀,不好啦。小木版斷了,蘿卜車掉進了溝里,蘿卜兔心里真著急,怎么辦,怎么辦呢?有了,給蘿卜車澆水,蘿卜車長出葉子啦。它抓住蘿卜葉,用力往上拉,哈哈,蘿卜車上來了。這次蘿卜兔用一塊大木版放在溝上,推著蘿
卜車過溝了。
中班語言《蘿卜兔故事》
活動反思:
《蘿卜兔的故事》講述了一只愛吃蘿卜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后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卜來做一輛車。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故事情節。為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故事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故事情節。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幫助他們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引發幼兒仿編散文詩,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欣賞及關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薄⑽镔|準備:紙、膠水、散文詩字卡,環境布置。
2、知識經驗準備:戶外觀察云彩。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一個地方,看一些有趣的東西,你們想去嗎?”(想)
2、參觀圖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引出活動主題:云彩和風兒。
提問:
。1)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并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2)你平時看到的云會動嗎?(讓幼兒知道天空中有風,風一吹白云就會移動。)
二、欣賞配樂詩朗誦,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其優美的`意境。
1、引導幼兒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散文詩的《云彩和風兒》。
提問:聽了后有什么感覺?(讓幼兒充分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欣賞第二遍
老師操作云彩圖片,幫助其體驗理解。
根據散文詩的內容提問:
。1)為什么說云是有趣的云,風是能干的風呢?
(2)散文詩中的風都把云彩變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變成什么?”來表述。
(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語句完整的回答)
2、集體跟著老師朗誦散文詩!对撇屎惋L兒》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散文詩的內容。
3、請幼兒說說平時還見過云彩變成什么?用“吹呀吹,云彩變成什么,什么怎么樣?來表述。(激發幼兒想象,積極表述,有助于幼兒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口語表述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三、幼兒自選材料,創作有趣的云。并將作品與同伴進行交流,仿編散文詩。
1、教師操作。動手把云彩撕成其他形狀,發揮想象力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合作仿編
3、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我發現這節語言教育活動基本上適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班幼兒愿意說,而且多數幼兒“會說”。在戶外活動時,我發現許多男孩子愛用肢體語言表現各種人物如:變形金剛、奧特曼等,而女孩則喜歡扮作小蝴蝶、小魔仙等,因此,我想,在創編動作的環節中,幼兒會有很多東西展示出來。果然,活動中,靳楊哲小朋友變的小茶壺令我刮目相看。
活動過程中,有幾名幼兒急于表現自己而忽視了體會詩歌,是我沒有預想到的,而且,也有部分孩子的興趣在表現動作上,而對于仿編詩歌興趣不太濃厚,需要在后來的活動中再進一步復習、回顧。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的特點,并使用圖案、線條等裝飾傘面。
2.能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
3.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4.感受到雨傘帶給我們的方便之處。
活動準備:
1.課件、傘柄、一次性彩色杯子、置物架
2.傘柄的制作方法:首先,將塑封膜剪成圓形;其次,使用膠槍將吸管黏貼到塑封膜的中間,變成傘托;最后,在塑封膜上黏貼雙面膠(供幼兒黏貼傘面)。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入語: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里有什么美麗的顏色?
1.魔術師想把這么多美麗的顏色變一變,看!變到哪去了?
2.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把傘的傘面吧!
3.它是怎么樣的?
評析:以春天為切入口,讓孩子們以春天的背景為元素設計傘面,這離孩子的生活很近,他們很容易引起共鳴;以“魔術師把春天的顏色變到傘面上”為情境,既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觀察到魔術師以顏色的方式來裝飾傘面,為活動的開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觀看動畫:
知道春天的特點,說出典型的圖案,討論用春天的圖案裝飾的方法。
過渡語:魔術師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么?
1.春天的花和草。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春天還有哪些花?你會畫一畫嗎?
3.魔術師也想把它們變到雨傘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傘面上有什么?它們是怎么裝飾傘面的?
5.像這樣兩邊有相同圖案的裝飾方法,是對稱裝飾。
6.聽這是什么聲音?(春雨)7.魔術師會怎樣把春雨變到傘面上呢?誰來試試?
8.還有什么好方法。
9 . 春天除了美麗的顏色、花和雨,還有什么呢?
評析:課件的使用既在視覺上讓孩子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聽覺上,讓孩子聽到了春天的雨,這都給了孩子充分感受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激發孩子將春天的美繪畫在傘面上。此外,還讓幼兒自己想像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繪畫春雨,是對孩子利用圖形和繪畫布局的深度挖掘,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雨的圖案顏色可以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
三、幼兒作畫
利用圖案、線條等圖案,并嘗試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
過渡語:春天里還有些什么?
1.你想把什么變到美麗的雨傘上呢?
2.我們一起來變變吧!
3.你用的什么圖案?
4.畫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傘面貼到前面的傘柄上吧!
評析: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孩子以變化的方式裝飾,比如:“雨”除了用點子,還可以用小圓點、雨娃娃、泡泡雨等,激發幼兒思考后繪畫。
四、幼兒介紹自己的傘,并說說自己的裝飾方法。
過渡語:你覺得最美的傘是最美?為什么?
1 . 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歡。
2 . 你有什么好方法愿意和大家分享?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 .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的雨傘變得更美?適合的變化可以讓我們自己不太滿意的作品變美。
4 . 你喜歡自己的傘面嗎?為什么?
結束語:其實,大自然還有許多美麗的事物,我們都可以在傘上畫下來呢。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評析: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在最后激發孩子對春天的探索。此活動后,既可以繼續讓孩子繼續繪畫雨傘;還可以把雨傘放到科學區,讓孩子們玩降落傘的游戲;還能開展關于春天的科學活動,探索萬物生發的不同等等。
小百科:傘是一種提供陰涼環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傘是中國勞動人民一個重要的創造。 當時被人們稱之為“!。上至皇帝出行的黃色羅傘,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說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受中國文化影響,亞洲許多國家很早就有使用傘的傳統,而歐洲至16世紀才開始風靡中國傘。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學習古詩中的對話。
2、理解小鳥把云帽子給太陽公公戴的原因。
3、通過表演活動,體驗與朋友交流和關心他人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幼兒胸飾人手一份
2、太陽、小鳥、云帽子、小草、小花、小樹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夏天的太陽真頑皮》導入,提問:
(1)夏天的太陽刷在身上感覺怎樣?
(2)有什么辦法讓我們變得涼快一點呢?
二、欣賞故事前半部分,提問:
(1)云帽子給誰戴呢?為什么?
(2)猜猜看小鳥會把云帽子給誰戴?
三、繼續講述故事,問:
(1)小鳥把云帽子給誰戴了?為什么給它戴啊?
(2)太陽公公戴上云帽子以后變得怎樣了?
(3)你喜歡小鳥嗎?為什么?
老師幫助小結:小鳥關心別人真好。
完整觀看故事畫面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四、擴展提問
(1)如果你有一本好看的動畫書,你會怎么做呢?
(2)家里有許多好吃的,你又會怎么做呢?
(3)幼兒園里的玩具真多啊,你會怎么玩呢?是一個人玩嗎?
幫助小結:你們會心里想著別人,像小鳥一樣,真好!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觀察自己的角色
(2)故事表演,老師念旁白,幼兒念角色的話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各種運動護具及其用途。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已經初步掌握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一個身上穿戴著各種護具的幼兒圖例(護具包括:頭盔、護腕、護肘、護肩、腰帶、護腿、護膝、護踝等)。
3、 運動員穿戴著護具參加運動時的照片或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回憶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出示幼兒圖例,討論:
這個小朋友身上的穿戴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你知道他們有什么用嗎?
猜猜他要去做什么?
為什么要穿戴上這些運動護具?
(幼兒無法識別的運動護具教師可加以補充,提升幼兒經驗)
3、出示運動員圖片,討論:
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他們戴了哪些運動護具?為什么要戴?
。ㄟM一步鞏固運動護具的名稱及其作用)
4、說說我們平時在做哪些運動時要戴上運動護具?如果沒有穿戴運動護具,會怎么樣?
讓幼兒體會到運動護具對運動安全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幼兒在運動中穿戴運動護具的積極性,提高幼兒在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4
設計背景
設計小超市的區角,讓幼兒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等角色進行游戲。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購物。
2、嘗試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文明購物。
2、幼兒動手給物品分類。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2、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呼嚕豬、叮當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時候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仔細傾聽
問題;
1、叮當狗逛超市的時候是怎樣買東西的?
2、呼嚕豬和草莓兔呢?
3、誰做得好?誰做的不好?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貨員
1、教師引導幼兒下面叮當狗、呼嚕豬吧不要的`東西放亂了位置,我們來當小小超市百貨員,把這些弄亂的貨品重新擺上貨架吧。
2、請幼兒拿出操作材料,將操作紙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腸、蘋果、橘子、罐頭、花生一個個撕下來,再將同類貨品擺放在同一層貨架上。
3、幼兒說說各自的擺放方法,教師小結正確的擺放位置。
三、延伸
學做文明的小顧客
1、請幼兒講述自己在超市購物的經歷。
2、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到大部分幼兒能在興趣中學懂知識,培養了幼兒的情感,興趣。
不足之處:各別幼兒對各種物品了解不夠,出現分類錯誤。
在以后教學中多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興趣中懂得知識。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袋鼠的特征,萌發保護動物的情感。
。、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用生動自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歌曲的基調。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重難點:重點:用生動自然的動作來表現,唱出歌曲;語言和動作的協調性并能打出歌曲的節奏難點: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涵,辨認出老鼠和袋鼠的區別
材料與環境創設:袋鼠、老鼠圖片若干
設計思路:在幼兒的內心已經萌發了去關愛他人的想法。這時我通過對他們講述袋鼠媽媽是如何愛自己寶寶的故事,讓他們充分了解無論是什么,只要是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所以母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讓他們對愛有進一步的升華。再者通過音樂活動激發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給自己的媽媽聽,讓媽媽可以感受孩子對自己的'關愛,真正的做到了家園互動;還可以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又能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使主題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袋鼠媽媽
活動流程:聽音樂,搬椅子(做準備工作)→出示圖片,引起興趣→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欣賞歌曲,跟音樂打節奏
一、聽音樂,搬椅子①讓幼兒聽著音樂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樂的節奏。②練聲,復習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出示圖片,引起興趣①說出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區別袋鼠和老鼠的特征。②知道袋鼠是稀有動物要進行保護,老鼠是害蟲要加以消滅。
三、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①教師提問,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并在次基礎上記憶歌曲的大部分歌詞。②幼兒討論,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四、欣賞歌曲,唱出歌曲并打節奏①老師彈奏,幼兒打出節奏。②欣賞歌曲中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跟著音樂跟唱。③讓幼兒回家以后唱給媽媽聽。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學大綱中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重視音樂能力的培養;教給幼兒簡單的音樂技能;發揮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游戲《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富有詼諧情趣的幼兒喜聞樂見的動感教材。中班幼兒對媽媽還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樣每天呆在媽媽的袋袋里,與媽媽做游戲。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01-16
幼兒園中班體育公開課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03-13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優秀教案02-01
幼兒園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02-07
幼兒園中班健康公開課教案02-16
幼兒園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01-10
幼兒園英語中班公開課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藝術公開課教案04-08
中班公開課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