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時間:2024-11-06 13:35:00 嘉璇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精選1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精選14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

  2、學具準備:制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

  2、情景導入

  “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

  幼兒觀看課件

  師:“圖形紙上有什么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么?”

  2、操作活動

  教師做示范,將圖紙折疊后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小朋友們也來試試吧。

  3、認識形體

  請幼兒觀察正方體

  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

  師:“每個面都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

  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名稱

  “擲骰子”游戲

  2、游戲規則

  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注問題)

  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么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3、活動小結

  活動反思:

  本課我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手段把長方體變成正方體,使學生把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對于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運用探究長方體的方法去觀察、操作、推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讓學生探究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區別和聯系,通過讓學生對照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求證、總結,找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且知道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同時,通過生動的課件演示,展現了常見的正方體,將生活與數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2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知識點多,都是概念性的,鞏固學習時,幼兒易產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方式,根據教學目標另行設計了以幼兒熟識的實物為載體,使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動一動及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發展。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幼兒更好地以數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從而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培養幼兒愿意探索的習慣。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在操作中增強觀察比較與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大正方體一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2.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筆。

  3.各種正方體玩具、積木等。

  4. 課件。

  活動重點

  知道正方體的名稱以及正方體有六個大小形同的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活動難點

  能用觀察比較的方法了解正方體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紙,復習導入

  1.小客人是誰?它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樣長的四條邊,一樣大的四個角)

  2.有什么辦法證明它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四個角是一樣大的?

  3.幼兒操作、交流。

  小結:上下折、左右折、斜折邊和角都能重合,說明邊一樣長、角也是一樣大的。這是一種辦法,也可以用一條線來測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體,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認識它嗎?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兒操作探究正方體。請幼兒在正方體每個面都貼上正方形的紙并編號。

  3. 交流、驗證“你發現了什么?你用了幾張紙?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大小怎樣?”

  小結: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體是有棱角的,有空間的,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

  (三)觀察完整的“正方體展開面”,進一步了解正方體的特征

  1.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呀?(六個)

  2.看一看:每個圖形都是什么形狀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嗎?(一樣大)

  4.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了“正方體”。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四)尋找正方體

  1.在提供的材料中,尋找正方體

  2.檢查驗證

  3.出示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

  提問:它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4.找一找,圖片里面有哪些東西是正方體?

  5.小朋友,你們家里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的?

  (五)活動延伸

  拼搭正方體,在生活中正確辨別正方體盒長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4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等方面的感性經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發展就值得去嘗試。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與立體的區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它的名稱和最顯著特征。

  3、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正方體,知道它的顯著特征。

  2、難點學習按形體的明顯特征分類,提高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包裝盒、正方形卡片、正方體展開圖、剪刀、彩筆、膠棒(人手一份)、各種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禮物》引題,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讓我們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禮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裝盒)里面會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裝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自己的包裝盒與別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裝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紙),復習鞏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較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師幼共同總結正方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4、小實驗:讓幼兒自由想辦法,看看包裝盒的六個面是否一樣大。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他們手中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鞏固正方體的特征。

  6、制作數字魔方:師幼共同觀察正方體展開圖,看一看有幾個正方形組成?討論制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及時給與指導。

  7、游戲:拋數字魔方(教師拋魔方停下時,看魔方面上是數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或跺幾次腳)

  8、出示各種包裝盒,請幼兒說出哪些是正方體的,哪些不是,為什么?

  9、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

  三、結束部分

  1、裝飾數字魔方,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長方體。

  2、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展空間知覺。

  3、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預先收集各種各樣的盒子。

  2、幼兒操作材料:正方體、長方體;膠水、棉簽。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T:看,這些東西,你們都見過嗎?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玩一玩

  T: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請你們每人選擇一樣玩一玩,看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

  3、說一說

  T: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盒子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T:有的說有正方形,有的說有長方形,那你的'一個盒子上合起來有幾個圖形組成呢?

  4、認識正方體

  T:看,這是一個魔方,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我們把每一個正方形都稱作為面。那看一看它一共有幾個面?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

  T: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就叫做正方體。

  5、認識長方體

  T:看,這是什么?它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6、分類

  T:這兒有兩個架子,看,這是什么標記?這呢?請你們幫你手里的盒子找家,邊找邊說你送的是什么?

  7、檢查

  T:盒子、玩具都找到家了,他們有沒有都找對家呢?

  8、遷移

  T:今天你們都和正方體、長方體交上了朋友,那想一想,除了這些架子上的東西,還有什么東西也像正方體或方體?

  9、延伸

  T:今天,我為你們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紙,請你將紙沿虛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出折痕,然后打開,將小半圓形圖案沿直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在小半圓形圖案上涂上少量的餓膠水與上面的圖形粘牢。看看變成了什么形體?做完一張再做另一張。

  教學反思

  在本次大班數學活動中,我嘗試將數學知識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購物游戲”、“時間管理”等活動,讓孩子們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習數學。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但我也發現,部分孩子在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未來,我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通過更多的實踐活動幫助孩子們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也會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為孩子們的數學學習提供支持。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感知它們的特征。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形體。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長方體積木及玩具。(積木四散放在幼兒座位后面。請配班老師在幼兒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將玩具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前幾天森林里刮大風,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著急,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導幼兒觀察搭房子的材料——積木,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一)認識搭房子的材料

  1、師:我們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這些積木都一樣嗎?

  2、請每個幼兒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積木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先讓幼兒自由講講,再請個別幼兒回答)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手里的積木一共有幾個圖形組成。

  1、師: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正方形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你能告訴我,你的積木上一共有幾個圖形嗎?(幼兒數,老師觀察)

  2、請用不同方法數的幼兒倒前面來示范數。

  3、全體幼兒用與剛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數數。

  (三)引導幼兒觀察每個面的形狀。

  1、師: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數出了積木上由六個圖形,誰來告訴我,你的積木上是六個什么圖形?

  2、小結:由六個長方形或四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長方體,由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正方體。

  三、幫小兔子搭房子。

  1、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來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堅固又漂亮。(幼兒建構房子)

  2、參觀房子,說一說搭房子的積木是什么形體的?

  四、遷移經驗,運用自己感知的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判斷自己的禮物是什么形體。

  1、師:小朋友幫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謝你們,所以給你們每人送了一份禮物,從你們的`椅子下面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你的禮物是什么形體的?

  2、分別請拿正方體禮物的幼兒和拿長方體禮物的幼兒到前面來,其它幼兒檢查是否正確。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課后在幼兒園、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然后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教學反思

  小組合作在本次大班數學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通過分組讓孩子們共同完成數學任務,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讓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但我也發現,小組合作時,有些孩子會過于依賴他人,缺乏獨立思考。針對這一問題,我計劃在未來的活動中增加一些需要個人獨立完成的環節,以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我也會加強對小組合作過程的引導,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合作中有所收獲。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體積單位。

  教學重點:

  1、建立體積概念。

  2、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

  建立體積概念。

  教學用具: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們都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吧,聰明的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體積的意義。

  (1)、準備:我們也來做一個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滿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個杯子里,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這說明了什么?(鵝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間。)

  (2)、每一個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下面的電視機、影碟機和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

  (3)、啟發學生概括: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上面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

  (4)、比較:用學生手中的文具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師:教室是一個較大的空間,課桌、講臺、同學、老師等占教室空間的一部分。整個學校是一個大空間,教師、辦公室、操場、花池、領操臺、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既有自己的體積。而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空間,地球只是宇宙空間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體積單位:

  (1)、講: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測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板書)

  認識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別寫成

  (2)、認識立方厘米:

  出示: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

  說明: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誰的體積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個手指尖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3)、認識立方分米: (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筆盒的體積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認識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長的教具。觀察后總結: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②認識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1立方米水約可以裝滿500個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約可以做課桌50張。

  小結: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哪個體積單位大?哪個體積單位小?

  體積單位的用途是什么?

  (5)、練一練:選擇恰當的單位:

  橡皮的'體積用( ),火車的體積用( ),書包的體積用( )。

  (6)、比一比:

  到現在為止,我們都了學哪些測量單位?(板書)

  長度、面積、體積三種單位的區別:

  (7)、練習:

  ①說一說:測量籃球場的大小用( )單位。

  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用( )單位

  測量一只木箱的體積要用( )單位。

  ②、 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 ),表面積是( ),體積是( )。(你想怎樣填?)

  ③、判斷:一只長方體紙箱,表面積是52平方分米,體積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積大。()

  3、體積初步認識:

  ①決定體積大小,是看它含有體積單位的個數。

  A 、演示:用棱長1厘米的4個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是多少?

  B、說出下面物體的體積(3個體積單位,4個體積單位,)

  C 、擺一擺:請你也擺出一個體積是3立方厘米的物體。擺出體積是4立方厘米的物體。

  D、小結:怎樣知道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同一個體積數,可以擺出不同的形狀。

  ②動手擺一擺:

  請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體拼一個體積是8 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想一想你拼的物體體積是多少?)可以怎么擺?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課后小結:

  教學反思

  在本次大班數學活動中,我嘗試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通過“數字接龍”、“圖形拼圖”等游戲,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加減法運算和圖形識別,還激發了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但我也發現,部分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過于興奮,注意力容易分散。未來,我需要更加注重游戲規則的設置,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有序的環境中學習。同時,我也會繼續探索更多有趣的數學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成長。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8

  目標:

  1. 感受、了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 在操作中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準備:

  1. 大正方體一個(骰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2. 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筆

  3. 各種正方體、財付通的廢舊紙盒、玩具、積木、大筐等

  4. 課件、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認識 正方體

  出示正方形紙片

  1. 你認識它嗎?他是什么形狀?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樣長的'四條邊,一樣大的四個角)

  2. 你們有什么辦法證明它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四個角是一樣大的?

  3. 幼兒操作、交流。教師(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說明邊一樣長,或用筆量一下)

  出示正方體

  1. 你認識它嗎?它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特征?

  2. 幼兒操作探究正方體。請幼兒在正方體每個面都貼上正方形的紙并編號。

  3. 交流、驗證“你發現了什么?你用了幾張紙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大小怎樣?”

  二、尋找正方體

  1. 在的材料中,尋找正方體

  2. 檢查驗證

  3. 出示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

  提問:它是正方體嗎?為什么?(課件驗證、)

  4. 繼續對的材料進行分類。

  三、拼搭正方體

  1. 小組合作品出大正方體

  2. 交流、驗證

  3. 再次小組合作品出更大的正方體。

  4. 交流、驗證

  四、延伸、拓展活動

  教學反思

  《正方體》的教學讓我意識到,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知的實物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彩色卡紙制作了正方體模型,并引導孩子們自己制作。這一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但在時間分配上略顯緊張,導致部分孩子在制作過程中未能完全理解正方體的構成。下次我會優化時間安排,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動手實踐中獲得充分的學習體驗。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9

  教學目標

  (三維)

  1、根據正方體的特征,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解決生活中有關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

  教學

  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觀察法、演示法。

  教學手段: 遷移類推-自己發現-總結方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把遷移類推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類推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再創造能力。

  使用教材的構想

  在操作與觀察中,將知識的思考與實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方體表面積的表象,建立概念,以動促思,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和總結出計算正方體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多種算法的交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培養創新意識。

  第二課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35頁例2及練習六的相關題目。

  教學準備:正方體展開圖。生: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計算下圖長方體的表面積。(圖略。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

  3、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6個面有什么關系?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

  如果給你正方體一條棱的長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

  1、教學例2

  看看昨天自己剪開的正方體表面展開圖,大家能說出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要想知道包裝這個禮盒至少要多少包裝紙,也就是求什么?

  “至少”是什么意思?

  學生列式計算,并說說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P35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解答情況,看學生是否注意到魚缸上面沒有蓋,適時提醒。最后組織學生匯報答案,集體訂正,訂正。

  作業設計:

  P36第6題

  P37第7題

  P36第4、5、6題。

  教學反思

  在本次大班數學《正方體》的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實物展示和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正方體的形狀和特點。雖然大部分孩子能夠積極參與,但在引導孩子們理解正方體的六個面都相等這一特性時,我發現部分孩子還存在困惑。未來,我計劃增加更多互動環節,如通過游戲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更深入地理解正方體的概念。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0

  設計說明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智慧與個性的舞臺,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兩點:

  1、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物模型,掌握正方體的特征、各部分名稱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既能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第二學段要讓學生初步形成空間觀念,感受幾何的直觀作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特征的基礎上,先借助實物模型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歸納正方體的特征,認識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通過觀察正方體模型、實際測量,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正方體特征的認識,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正方體藥盒、魔方

  學生準備

  正方體實物、長方體紙盒、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

  師:請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長方體紙盒,邊觀察邊填寫。(出示課件)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都是()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形。長方體有()個頂點。

  (2)長方體有()條棱,可以分成()組,每組的()條棱的'長度相等。

  (3)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2、導入新課。

  師:我們剛才回顧了長方體的特征及相關知識,(教師出示一個正方體)它是一個長方體嗎?

  (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并說明理由)

  師:它具有長方體的特征,所以它屬于長方體。但是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體相比,有其獨特之處,所以我們說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這樣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方體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正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長方體的有關知識,旨在讓學生在研究正方體的時候從面、棱、頂點入手,為學習正方體打下基礎。同時,設疑激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探究正方體的特征。

  (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魔方、正方體藥盒等正方體教具,學生也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或其他正方體實物,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2)說一說,正方體有哪些特征?

  (3)小組匯報。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②正方體有12條棱,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③正方體有8個頂點。

  (4)質疑并解答。

  師:長方體有長、寬、高,大家想一想,正方體有沒有長、寬、高呢?如果有,它的長、寬、高在哪里呢?

  (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師:因為正方體所有棱的長度都相等,所以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正方體的長、寬、高都叫做棱長。

  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比較。

  (1)教師讓學生拿出用硬紙板制作的長方體紙盒和正方體紙盒,把它們擺放在一起。

  (2)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想一想,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3)學生討論、匯報。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都相同。

  不同點: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不相同。

  (4)根據比較結果想一想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

  總結: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所以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可以用下圖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正方體》的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對于大班孩子來說,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在本次教學中,我采用了故事講述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正方體融入故事情節,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正方體的基本特性。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鞏固練習環節,部分孩子對于正方體的空間想象能力還有待提高。未來,我將設計更多空間想象方面的練習,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方體的概念。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1

  教學內容:

  書本24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表面積的意義,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會運用表面積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探究立體圖形的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學具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25×4= 0.125×8= 4.5+5.5= 1.2-0.2=

  8.1÷9= 0.42×6= 1.8+2.2= 0.2×5=

  2、填空

  (1). 長方體有( )個面,( )條棱,( )個頂點。

  (2). 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的面積( ),相對的棱的長度。( )。

  (3). 正方體的( )個面都是( )形,它們的面積都( ),十二條棱的長度都( )。

  (4).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5). 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 ),也叫做( )。

  二、探討新課

  1、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 )=( )

  2、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小組討論正方體的計算方法

  3、匯報小結:

  (1)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總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2)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3)質疑:棱長×棱長能算出什么?再×6又算出什么?

  (4)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需要哪些條件?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需要哪些條件?

  (5)嘗試練習:例:一個正方體紙盒,棱長3厘米,求它的表面積。

  三、鞏固練習

  1、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積

  2、一個正方體金魚缸(無蓋),棱長是5分米,做這個金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

  3、一個正方體餅干盒的棱長是3.5分米,在它的周圍貼上商標紙(上下面不貼),貼商標紙的面積有多少平方分米?

  4、填空

  (1)、一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54平方米,它的一個面的面積是( )平方米。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48分米,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

  (3)、一個長方體的長是4分米,寬是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

  四、全課小結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2 + 長×高×2 + 寬×高×2

  =(長×寬 + 長×高 + 寬×高)×2

  正方體的表面積 = 棱長×棱長×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掌握正方體的特征和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著“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貫穿于課的始終”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研究、討論、操作,從而得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1、讓學生運用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到正方體。培養遷移能力。

  2、利于正方體的特征小組討論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空間思維能力。

  3、巧編習題,以“練”促思。學生在算式說意義的過程中很自然地發現了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優化思維和求異思維的能力,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在師生共同參與和評價中,達到優化思維。

  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練習的強度還要提高。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字標記、大小標記。

  2.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3.幼兒學具:每人一張正方體紙卡、記錄紙、筆、積塑(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復習幾何圖形。

  1.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出嘗試問題

  1.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

  2.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3.提示記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幼兒表達活動情況

  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教師講解

  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1)幼兒講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體。

  六、幼兒操作活動

  建構正方體,幼兒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用塑料學具,拼裝成一個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正方體的玩具,送給太空城的朋友。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做好后,提示他們檢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體的,有沒有六個面,每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七、集體游戲“拼圖”,辨認正方體

  要求幼兒從一堆各種形體的拼圖積木中選一塊正方體積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圖。

  教學反思

  在教授大班孩子們《正方體》這一數學概念時,我通過實物展示、動手操作以及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方式,讓孩子們對正方體有了直觀的認識。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參與,通過親手搭建正方體模型,不僅掌握了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還鍛煉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然而,我也發現部分孩子在理解正方體展開圖時存在一定困難。這提示我在未來的教學中,需要更多地結合實物和動手操作,引導孩子們從多個角度觀察和理解正方體,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區別兩者的不同。

  2、能熟練地運算7以內的加減法。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7以內加減式題若干、正方體、長方體的積木各若干、每人一張作業圖、一張制作正方體的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7以內的加、減法式題,集體、分組、個別的進行運算練習。

  2、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

  (1)、觀察:每人三塊積木(一塊正方體、兩塊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觀察,找出每塊積木在形體上的特點。如:三塊積木各有幾面?教師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告訴幼兒:六面都是同樣大小的正方體;長方體也有六個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面是長方形,兩面是正方形。取出兩種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觀察。

  (2)、找找正方體與長方體。幼兒在桌上的一堆積木中,根據教師的指令,拿出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積木。

  幼兒運用積木建構簡單物體。請幼兒數數自己用了幾塊正方體的積木,幾塊長方體的積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兒園里有那些東西像正方體,那些東西像長方體?

  3、幼兒操作活動:

  (1)、每人一張作業圖。數數每一個圖形是由幾塊積木組成的,并在旁邊的圈中寫上相應的數字。

  (2)、每個幼兒用準備好的紙制作一個正方體。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并對整個活動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在《正方體》的教學活動中,我注重與孩子們的互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分享想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個別指導,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反饋。這種互動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然而,我也意識到,在互動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差異,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學習。未來,我將繼續優化互動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正方體》的學習中有所收獲。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 14

  教學目標:

  1.知道正方體有6個一樣大正方形的面,有12條棱,有8個角。

  2.會折疊一個正方體。

  3.能專注的聽課,樂于參與折疊活動。

  教學重點:

  學習知道正方體由6個一樣大的面組成,有12條棱,8個角。

  教學難點:

  正方體有12條棱。

  教學準備:

  一個正方體的魔方、16張設計好的折疊紙、彩筆。

  教學過程:

  1.出示魔方,讓幼兒知道這是一個正方體,讓幼兒觀察:正方體有幾個正方形的面?面之間有什么關系?(強調這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有幾條棱?(讓幼兒數)幾個角?

  2.讓幼兒討論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不同。

  3.讓幼兒折疊正方體.任務:找出6個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畫上相同的符號。沿線折疊并粘貼。做好后數一數12條棱。

  4.簡單總結評價。

  教學反思

  在教授《正方體》時,我力求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突破。通過引入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等概念,我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基礎知識,還引導他們探索了正方體的更多應用。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鼓勵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然而,我也意識到,在追求深度和廣度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興趣點。未來,我將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正方體》的學習中既充實又快樂。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含反思05-02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玩牌》含反思04-28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正方體》含反思(精選10篇)12-14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05-02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認識臺歷》含反思04-29

幼兒園大班教案《鳥窩》含反思優秀03-28

大班數學教案含反思03-02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學習9的組成》含反思05-06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