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按不同的音樂旋律學做解放軍、老人、小姑娘的走路方式。
2、學會隨著音樂的變化用肢體語言作相應的動作。
3、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解放軍、老爺爺、小姑娘的頭飾和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
教師帶幼兒做動作進教室。
二、新授律動《學走路》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一一出示圖片)
教師出示解放軍的圖片:是誰呀?解放軍叔叔平時是怎么走路的呢?(有精神的,抬頭挺胸的,威武的)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客人是誰呢?"(出示老爺爺的圖片)是誰啊?那老爺爺是怎么走路的呢?(慢吞吞的,住著拐杖一步一步的走)
"最后一位客人是誰呢?"(出示小姑娘的`圖片)那小姑娘是怎么走路的啊?(快樂的、蹦蹦跳跳的、活潑的)
請幼兒說并作相應的動作
2、幼兒分段欣賞音樂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三段不同的音樂想請小朋友來聽一聽,這是哪個人走路的音樂。我們先來聽第一段音樂: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這段音樂像上面哪個人走路的音樂啊,為什么?那你能跟著音樂來學一下解放軍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嗎?(聽完音樂熟悉旋律節奏,拍手打節奏,熟悉后并學做動作)
第二段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像是誰在走路呢?用你的小腦袋想一想。為什么會像是老爺爺在走路啊?那你能學老爺爺來走一下嗎?
(聽完音樂熟悉旋律節奏,拍手打節奏,熟悉后并學做動作)
第三段音樂:聽了最后一段音樂你覺得這段音樂會像是誰在走路呢?為什么你覺得是像小姑娘在走路啊?那你能上來學一下小姑娘走路嗎?(聽完音樂熟悉旋律節奏,拍手打節奏,熟悉后并學做動作)
每一段音樂能分集體---小組表演--教師并糾正。
3、集體學做律動 "學走路"
"剛才我們已經學了解放軍叔叔、老爺爺、小姑娘走路,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好不好?老師看看有沒有都學會。"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學解放軍、老爺爺、小姑娘走路。小朋友們都很棒,都已經學會了,那么我們給自己鼓鼓掌表揚一下自己吧。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學了解放軍、老爺爺、小姑娘走路,那小朋友想一想你還能模仿那些人走路啊?請幼兒回答并模仿。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音樂活動:
掃落葉。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旋律做落葉旋轉、飄落的動作。
2、嘗試學習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大掃帚一把。
2、幼兒自制的樹葉頭飾;音樂磁帶《掃落葉》。
3、學會唱歌曲《小樹葉》、《秋天》。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樹葉》《秋天》,能較準確地唱出附點音符,并鼓勵幼兒用連貫、優美、適中的'聲音大膽練習對唱。
(二)音樂游戲《掃落葉》
(1)幼兒戴上樹葉頭飾,隨音樂做樹葉飄轉的動作,在做動作的時候感受音樂的快和
慢、強和弱。
(2)出示大掃帚,問:是干什么用的呢?
(3)介紹游戲的名稱和玩法。
(4)幼兒隨音樂做游戲。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各種樹葉頭飾及《小樹葉》《秋天》的音樂,讓幼兒自由表演。
附游戲玩法:
老師做掃落葉的人,小朋友做小樹葉,開始小樹葉隨音樂做飄落、旋轉等動作,音樂停止,小樹葉即落下(幼兒蹲下),掃落葉的人將樹葉往中間掃,掃到哪片樹葉,哪片樹葉就往里跳一下。如風將所有樹葉都吹跑了,游戲重新開始;如掃落葉的人將落葉裝如筐以后,游戲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欣賞,引導幼兒聽辨音樂的結構--五個樂段,能用肢體動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3、創編音樂游戲,感受同伴間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樂曲碟片一張。
2、五張故事圖片。
3、小狗頭飾若干。
4、皮球若干教學。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1) 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曲子,請大家認真傾聽音樂。播放音樂。
(2)教師 提問:"這首曲子好聽嗎?你聽了以后心情怎樣?"
(3) 提問:"在這首曲子里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圖片,故事導入:
師:老師給這首曲子編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 圖片一:今天的天氣真好呀!一個叫天天的小男孩吹著口哨和他心愛的小狗一起去樹林里散步。
(2) 圖片二:他們來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見有幾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請求到:"我也想去玩一會兒,行嗎?"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請求,在一旁休息。
(3) 圖片三:小狗玩了一會兒,累了!于是又和天天繼續散步。
(4) 圖片四:這時候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對天天說:"你的小狗好可愛呀!我們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嗎?"天天說"好哇!"于是,小狗神氣地走在前面,小朋友們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散步。
(5) 圖片五:天漸漸黑了!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們又一起吹著口哨,開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門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喚小狗,小狗馬上從一旁躥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來,好像在說:"我在這呢!"于是,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注:圖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導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感受進行曲音樂的特點,感受回旋曲式的風格。
(1)師:我們結合圖片一來聽一聽A段的音樂。(播放第A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一)提問:"你能聽出他們在散步嗎?散步的速度怎樣?請你來學一學,請幼兒到前面模仿,幫助幼兒加深對第一段音樂的印象。
(2)請幼兒結合圖片二聽一聽B段音樂,(播放B段音樂及圖片二)提問:B段音樂你聽到后有什么感覺?是歡快還是低沉?我們怎么表現這段音樂?請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快樂的玩耍,(讓幼兒聽B段音樂進行表演,體會小狗和伙伴玩耍時快樂的心情)。
(3)師:我們結合圖片三來聽一聽下段音樂。(播放第三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三)提出問題:這段音樂和A段音樂一樣,圖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輕松快樂的心情,教師解釋一下這樣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點,樂曲中有反復的地方。
(4)結合圖片四聽一聽C段音樂,教師進行講解,因為有朋友的加入,隊伍增大了所以音樂相比之下也最雄壯有力,幼兒表現這段時要精神飽滿,雄壯有力。
(5)出示圖片五,及音樂最后一段,傾聽音樂又變回了輕快的節奏,教師告訴幼兒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輕松的向家走,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當聽到三聲狗叫時,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樂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引導幼兒聽出樂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著口哨,帶著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礎上再區分樂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壯有力,大家集體散步)。引導幼兒感受回旋曲式的特點:"象這樣:A-B-A-C-A樂段的風格的樂曲就是回旋曲式。"
4、創編音樂游戲,感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1)師: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我們應該怎樣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個扮演主人奧嘟嘟,一個扮演小狗。
(2)與幼兒一起討論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別怎樣表演。
(3)播放音樂,集體表演:兩人為一組,一人扮演奧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頭飾。樂段一、三、五樂段時兩人手拉手圍成圈在線上踏步走。樂段二,"奧嘟嘟"坐在線上等待,"小狗"去取一個球,玩在身上滾球的動作。樂段四,大家集體踏步向圈內走,以一個樂句為變化,第一三樂句向圈內踏步走,第二四樂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換,游戲再來一次。
5、結束:"原來口哨也能吹出這么好聽的音樂,還這么管用。孩子們,牽上你的小狗,我們一起去操場上散步吧!"播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知道樂曲由不同結構構成,并能做出相應變化的表演。
3、喜愛音樂游戲,感受與老師、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四幅圖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節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頭飾(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貓、蝴蝶、大象等)、大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進行手偶表演。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拿出小狗布偶)。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做游戲,在做游戲之前,小狗說要送給大家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來聽聽吧!”(老師隨音樂進行手偶表演)
二、初步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的內容和情緒特點。
師:“聽完了好聽的音樂,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有口哨、結尾處有狗的叫聲)
師:“這首音樂給你什么感覺?”(輕快、開心……)
三、分段進行欣賞,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進行大膽想象與模仿。
A、師:“這是一首關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樂,你們覺得他們的心情怎樣呢?小主人是怎樣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誰來模仿一下?”(分別進行模仿)
師:“我們跟著音樂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樂)
B、播放B段音樂,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師:“老師覺得他們在散步的時候撿到了一只皮球,你們覺得他們還會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選取幼兒說的情景進行集體模仿)
C、播放C段音樂,討論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四、教師與幼兒隨音樂一起表演。
A、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教師當小主人進行表演。
B、幼兒兩人一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頭飾,分角色進行集體表演。
五、邊觀看《口哨與小狗》的舞蹈表演,邊進行動作模仿。
六、結束活動:
隨音樂節奏,教師當小主人,幼兒當小狗,學小狗動作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了,總的來說,效果不錯,活動的目標都達到了,解決了重難點,也讓幼兒了解了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理解了樂曲的曲式結構。幼兒也都能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但細細想來,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處理地不夠妥善。環節的銜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還有在對幼兒情緒的掌控方面還不夠自如,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慢慢改進。
不管怎么說,我很慶幸,這次我能大膽地挑戰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這讓我有幸能意識到自己在進行音樂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進行加強和鍛煉,這比得多少獎都更珍貴。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幫助幼兒了解西瓜的生長過程。
活動重點:幼兒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歌表演《種瓜》。
活動準備:
1、西瓜節奏圖2、關于"西瓜"的謎語一個3、鋼琴,音樂《種瓜》、《勞動最光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勞動最光榮》做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發聲練習:和勞動有關的`詞"啦"、""等進行發聲。
3、節奏練習:出示西瓜節奏圖進行節奏練習。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猜謎語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看著是綠色,吃到嘴里是紅色,吐出來時是黑色"打一種水果名稱。(教師小結對了是"西瓜"。)(2)師:西瓜真好吃,你們想來種瓜嗎?看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
2、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引導歸納歌詞:
我在墻根下種了一顆瓜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種瓜》。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種瓜》)。
(2)教師彈唱歌曲一遍,幼兒再次欣賞,提醒幼兒注意認真地唱出附點。
提問:你聽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提問:種出來的西瓜怎樣呀?(幼兒回答教師小結)4、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分句學唱歌曲,提醒幼兒學會聽前奏開始演唱并啟發幼兒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1)請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分句學唱歌曲兩遍。
(2)請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先請幼兒小聲跟隨教師演唱一遍。
5、請全體幼兒看課件記憶歌詞,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結束部分
1、全體幼兒歌表演《種瓜》。
2、音樂游戲《種瓜》:教師扮演種瓜人,幼兒扮演西瓜隨音樂進行游戲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6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6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3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7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31
中班音樂教案01-04
中班音樂教案09-13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0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5
中班音樂教案:山上音樂家_中班藝術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