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物理上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控制。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二)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三)情感體驗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
二、教學設想。
1、重點、難點、疑點。
(1)分辨樂音、噪聲。
(2)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2、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1、課型:新授課。
2、基本教學思路:通過實驗、討論或社區調查的方式,使學生對噪聲污染有切身的體會。
三、教具學具準備。
示波器、學生電源、鐵釘、玻璃、音又、鬧鐘、泡沫塑料、空紙盒、棉花等。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潺潺流水、喳喳鳥語、唧唧蟲鳴,它們和萬紫千紅的自然景色配合在一起,形成了優美的環境。
學生討論:優美的聲音。
2、多媒體課件:嘈雜喧嘩聲、高音喇叭鳴叫聲、機器轟鳴聲。
學生討論:令人討厭的聲音。
(二)進行新課。
1、整體感知。
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了解不同的噪聲源。噪聲的等級由聲強級的單位分貝數表示大小。噪聲對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控制噪聲是強調減弱噪聲為最終目標,因此應從發聲處、聲音傳播過程、人耳處尋求減弱噪聲的途徑。
2、教學互動。
互動1:觀察噪聲的波形。
比較音叉發音時和鐵釘刮玻璃時聲音的波形:音又發音時波形有規律,鐵釘刮玻璃時波形雜亂無章。說明了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互動2:夜深人靜時,你被鄰居家響聲的流行歌曲驚醒了,這是樂音嗎?
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除了物理意義上的噪聲外,凡是對人們生活和工作有妨礙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互動3:找一找我們身邊的噪聲源。
學生討論,老師歸類:
(1)交通運輸噪聲。
(2)工業噪聲。
(3)施工噪聲。
(4)社會生活噪聲。
互動4:我們在街道會見到教材圖1.1—2所示裝置,你知道是什么嗎?
噪聲的等級用分貝數大小表示,圖示裝置就是測量交通噪聲等級的裝置。讓學生體驗不同聲強時的感覺。
互動5:噪聲有哪些危害?
噪聲的危害是多方面,長期在噪聲環境下工作會使聽力下降甚至致人耳聾,還能造成其他疾病;噪聲還能損傷建筑物。通過討論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噪聲的危害。
互動6:體驗控制噪聲的方法。
引導學生從發聲處、聲音傳播過程、人耳處尋求減弱噪聲的途徑。可以通過實驗(用鬧鐘為聲源,用泡沫塑料墊起、放在空紙盒中、用棉花塞住耳朵)感受噪聲減弱了。
3、達標反饋。
(1)物理學中把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叫噪聲。從環境保護上說,凡是對人身心健康有損害的聲音;都屬噪聲。
(2)人們以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3)馬路邊和住宅附近植樹造林,不僅可以凈化空氣,而且還能起吸收噪聲的作用。
(4)洗衣機由于衣服沒有放好,發出較大的噪聲,應該(D)
A、買臺新的
B、關閉門窗
C、拔掉洗衣機插頭 D。將衣服重新放勻
4、學習小結。
(1)內容總結。
這節課我們從物理學和環保角度認識了噪聲,噪聲對人的危害很大,通過學習使大家認清控制噪聲關鍵在于人們的認識和重視,在今后的生活中應有環保意識。
(2)方法歸納。
本節課運用了實驗、討論的探究方法,體驗噪聲危害,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布置作業。
1、在學校、醫院附近的街道上都豎有禁止鳴高音喇叭的標志牌,這是采取什么方法減弱噪聲的?
2、實踐活動。
觀察你自己居住的環境,存在哪些噪聲源?它對你有哪些妨礙?你能采取什么方法減弱它。
(四)板書設計。
1.4 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一、噪聲的來源。
1、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環境角度上的噪聲。
3、噪聲的來源。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1、噪聲的等級用聲強的分貝數來表示。
2、噪聲的危害。
三、控制噪聲。
1、防止噪聲產生。
2、阻斷噪聲的傳播。
3、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朵。
【八年級物理上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相關文章: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01-20
噪聲的危害及控制04-30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課堂練習05-01
城區道路交通噪聲污染危害及控制方法04-26
工作場所噪聲危害等級的測量和評價04-27
透過噪聲的危害淺談噪聲污染防治04-25
噪聲污染的危害作文04-29
設備運行的噪聲與振動控制04-28
液體硫磺中酸度和灰分的危害及控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