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30 11:14:42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精品]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2、知識目標: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為用方程解應用題等量關系做準備。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力目標:注重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去經歷對“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的'探索過程。

  教學重點:

  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2)當a=5時,2a=(x),a的平方=(x)

  2、同學們在操場上做操,五年級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級有a人。說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義:

  (1)30x(2)30x+a(3)a—30x

  3、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二、綜合練習:

  1、獨立解答p51第7題師巡視指導個別學困生。

  投影展示,集體評議,注意評講求值的書寫格式。

  2、討論口答p51第8題注意指導學生理解(3)小題,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總分數。

  3、分小組完成p51第9題請幾個小組派代表說說式子表示的含義。

  4、獨立完成p52第10-12題師注意巡視指導學困生。

  三、全課總結:通過練習,你還有什么疑困?你覺得你掌握得比較好的知識是什么?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發展練習:

  1、討論p52第13題請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集體討論。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數?

小學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探索活動,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探索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探索的過程中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體會探索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第一關:奇妙的寶塔

  1、出示題目:1×1= 11×11= 111×111= 1111×1111=

  2、觀察與發現:

  讓學生觀察前三個算式的因數與他們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3、運用規律快速說出答案:

  讓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迅速說出第四個算式的答案。請學生自己出類似的算式并說出答案。

  二、第二關:奇怪的142857

  1、出示題目:142857分別乘1、2、3、4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內計算,并找規律。

  3、全班交流所發現的規律

  4、運用發現的.規律寫出乘5、6的得數。

  三、第三關:神奇的9

  1、出示題目:99×99= 999×999= 的得數有什么特點。

  2、小組內計算,并找規律。

  3、全班交流所發現的規律

  4、運用發現的規律寫出9999×9999,99999×99999的得數。

  四、第四關:尋找神秘的數

  1、出示題目:

  2、小組內計算,并找規律。

  3、全班交流所發現的規律

  4、運用發現的規律

小學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頁練習二(3—8)

  教學目標:

  1、在加強筆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試商的方法,增強計算能力。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使得計算由正確向熟練推進。

  3、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計算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口算練習。

  1、第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校對。

  2、口算比賽。

  24×3 72÷3 90×5 24÷4

  240×3 720÷3 450÷90 240÷40

  12×3 270×3 54÷2 960÷4

  13×4 150×4 75÷5 450÷3

  3、估算:第7頁第4題

  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是怎樣想的?

  三、筆算練習。

  1、復習筆算方法。

  提問:昨天學習除數是幾位數的除法?我們把除數看作什么數來試商?

  2、第7頁第5題:

  先說出下面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

  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

  3、第7頁第6題:

  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你是怎樣想的?

  4、第7頁第7題:

  讀題分析:怎樣求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是除以14,而不是除以2?如果除以2表示什么意思?

  集體計算,得出平均每天生產水泥11噸。

  再獨立完成第2小題,將結果填寫在表中。

  提問:觀察上表,你有什么發現呢?

  得到:要生產水泥的噸數越多,需要的天數也就越多。

  四、補充實際問題:

  1、甲乙兩港之間的水路長是384千米。小明上午7:00從甲地上船,晚上7:00到達乙地。這艘客船平均每小時航行多少千米?

  2、一個修路隊要修路726米。已經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還要用多少天?

  五、作業。

  第7頁第6、8題

  課前思考:

  通過練習,進一步讓學生熟練而正確地掌握試商的方法和能正確計算出結果,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打下基礎。

  說出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以及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這些大量的練習都是為以下的試商調商作準備。

  練習中要注意學生的表述,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對自己和他人的計算分析的過程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的練習主要是鞏固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從學生的練習中感到基本的計算方法學生都會了,但在計算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問題。比如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能力差,退位減的方法還掌握的不牢固。今天我主要從這些方面來讓學生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

  授后小結1:

  本節課是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練習課,正如小宋老師所說,從練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試商方法基本掌握,但是計算中的錯誤很多,尤其商是兩位數,學生要經過兩次試商才能完成。另外學生計算的速度也沒有我料想的那樣快。

  授后小結2:

  本節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來試商,試商的方法比較單一,學生掌握教快。但是,學生計算時不關你上課如何強調,還是有一部分同學用商去乘整十數,同樣也有商是兩位數的,不知道十位的商與除數相乘末尾與商的哪位對齊。總之作業的速度和正確率不夠理想。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線等概念。

  (二)初步學會畫垂線的方法。

  (三)培養學生初步畫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線、距離等概念是教學重點;學生畫垂線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指出下面圖形中的直線、射線和線段。

  2.量出各角的度數,并說出各是什么角。

  (二)學習新課

  我們今天要在學過直線和角的知識基礎上學習一種新的概念:垂直。(板書課題:垂直)

  1. 認識垂線。

  (1)理解垂直的含義。

  ①教師演示:

  用兩條顏色不同的毛線表示兩條直線,使它們相交。

  提問:

  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4個角)標出∠1,∠2,∠3,∠4。

  這4個角分別是什么角?(∠1,∠3是銳角;∠2,∠4是鈍角。)

  ②轉動其中一條直線,使其中一個角變為直角。

  提問:其余三個角是什么角?

  想一想,為什么其他的角也變成了直角?

  弓[導學生明確,把一條直線分成兩個角,∠1是直角,∠2也會變成直角,180°-90°=90°,同樣∠3=90°,得出四個角都是直角。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板書)

  ②觀察下面幾組圖形,看哪組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哪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

  引導學生觀察并測量得知:圖(2)、圖(3)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圖(2)、圖(3)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

  (2)建立垂線的概念。

  師指出:上圖中的(2)、(3)是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板書:垂線、垂足。

  提問: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就叫互相垂直,與兩條直線放置的方向沒有關系。

  如果直線A與直線B相交成直角,說說這兩條直線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得出:直線A與直線B相交成直角,直線A和直線B就互相垂直,直線A是直線B的垂線,直線B是直線A的垂線。

  請你觀察教室里有沒有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呢?并指出垂足。

  生舉例……

  (3)學生操作,鞏固垂線概念。

  同學們用一張紙,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指出這兩條直線的關系,標出垂足。

  2.教學垂線的畫法。

  (1)過直線上的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

  例 過直線上A點,作直線的垂線。

  畫的方法和步驟:

  ※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

  ※沿直線移動三角板,使直角頂點與A點重合。

  ※從A點起,沿另一直角邊畫一條直線。

  ※過A點新畫出的直線,就是原直線的垂線。

  指名到黑板上試畫過直線上的`點的直線的垂線,其余同學在本上試畫。

  教師巡視指導。

  (2)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例 過直線外一點B,做這條直線的垂線。

  ·B

  畫的方法和步驟:

  ※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

  ※沿直線移動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條直角邊過已知B點。

  ※從直角的頂點起,沿另一直角邊畫一條直線。

  ※新畫出的這條直線就是過線外B點所求的垂線。

  指名到黑板上試畫過線外一點的這條直線的垂線,其余同學在本上試畫。

  教師巡視指導。

  3. 理解垂線的性質,建立距離的概念。

  (1)過A點向這條直線畫4條不同長度的線段。

  一人在黑板上畫,全班同學在本上畫。

  (2)測量每條線段的長度。

  (3)你所畫的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引導學生得出:從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線段中,垂線最短。這是垂線的重要性質。

  師指出: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實際上距離就是垂線線段的長度。

  4. 畫垂線的應用。

  我們可以應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例 畫一個長2.5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提問: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它們的對邊相等,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

  畫的步驟如下:

  ※先畫一條2.5厘米長的線段;

  ※過兩個端點在線段的同側畫兩條與它垂直的線段,每條線段長2厘米;

  ※把這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起來。

  同學們在本上畫一個邊長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師行間巡視,加強指導。

  5.小結。

  啟發性提問:

  (1)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的關鍵是什么?

  (2)什么叫做垂線?兩條垂線的交點叫做什么?

  (3)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可以畫多少條線段?什么樣的線段最短?

  (4)什么叫做距離?

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種有規律的現象,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現象和其中的簡單規律,并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2、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動手,結合各自的生活經驗,展現聰明才智,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并能找出圖形或數字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發現并創造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規律和無規律圖形兩組,紅色圓形、黃色三角形、藍色正方形各10個。

  教學流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律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圖形?

  (1)先出示沒有規律的一組

  (2)再出示有規律的一組。

  師:為什么你們第一組猜不到,而第二組能夠猜到?

  2、板書課題:找規律

  (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首先讓學生猜沒有規律的圖形,學生猜不準,接著讓學生猜有順序的圖形(即有規律),學生一片高興,這樣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學生對比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二、探究中發現規律

  1、師:(指著有規律一組的圖形)那這組有什么規律呢?

  生:都是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師:你是從形狀上來觀察的。如果給它們分分組的話,分到哪里好?

  (教師邊說邊板書:1、1、1、1、1、1、1、1、1)

  2、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這組圖形不僅在形狀、顏色上有規律,而且在數量上也是有規律的。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不滿足于學生作淺層的規律描述,而是不斷地促使學生對同一個生活原型,即具有一定規律的圖案進行觀察和提煉,從不同角度獲取里面隱含著的數學信息和規律,并加以符號化,使學生對這組規律的認識經歷了"感官描述(具體的形狀、顏色)----文字表述(它們都是一種一個的)----符號表達(數學語言)"的不斷數學化的過程,因而使并非具有鮮明數學特色的內容的教學過程具有了濃厚的數學味。)

  3、師:如果給你一些,你能擺出其他的規律嗎?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再小組進行交流。 1小組合作擺規律。

  2展示學生作品:△○○□□□△○○□□□△○○□□□

  師:說說它的規律與剛才的有什么不同?

  (學生從形狀、顏色、數量上表達規律。)

  師:誰能用自己的動作表現上面的規律?

  (生上臺表演)

  師:看來動作中也有規律。

  (依次展示其他小組的學生作品,學生互相間評價,提問和介紹擺的規律。)

  (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拼擺出規律的圖案。這樣,學生

  的思維就能更好的發散,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這個環節體現了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

  4、解密碼:老師這兒有一組有規律的密碼,它的.開頭是1、3,你猜接下來是什么?(學生動手寫下來。)

  生1:1、3、5、7、9、……

  生2:1、3、1、3、1、3、……

  生3:1、3、6、10、15、……

  生4:1、3、7、13、21、……

  生5:1、3、4、7、11、18、……

  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說說其中的規律。

  (設計"解密碼"這一環節,很自然地將學生從具體圖形中發現規律,升華到數字排列的規律,這是一個從具體圖形抽象到數的過程,促使他們完成對知識的理性概括。)

  三、在創造中理解規律

  師:圖形有規律,動作有規律,數字的排列也有規律,那你還能創造出一些規律嗎?你可以用筆寫下規律,也可以用水彩筆畫規律,也可以用動作或聲音表示規律,看看誰創造的規律多一些、美一些?

  生1: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生2:abcabcabcabc……

  生3:快樂快樂快樂……

  ……

  (讓學生用動作、聲音或畫畫等等來創造規律,讓各個層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間,讓孩子們意識到規律是在圖畫、聲音、動作、顏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同時也加深了對規律的理解。)

  四、在生活中尋找規律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呢?

  (課件演示:家具裝飾、古文物、少數民族的服飾、項鏈、跳舞的小朋友……學生被眼前的美麗圖案吸引住,不時發出"啊"的聲音。)

  師:美嗎?為什么會美?

  師:看來規律不僅可以告訴我們接下來的圖形或數字是什么,還可以給我們美的享受,我們生活中就因為有了規律,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美麗,生活中還藏著許多有規律的事物,期待小朋友更多地發現。

  (本課的教學沒有停留于尋找規律和創設規律上,而是適時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尋找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類似規律。使學生從規律之美感受數學之美,獲得靈活性的思維磨煉。)板書設計:

  找規律

  △○□△○○□○△

  △○□△○□△○□

  1、1、1、1、1、1、1、1、1、

  △○○□□□△○○□□□△○○□□□

  1、2、3、1、2、3、1、2、3……

  1、3、5、7、9……

  1、3、1、3、1、3、……

  1、3、6、10、15、……

  1、3、7、13、21、……

  1、3、4、7、11、18…

小學數學教案6

  (一)、實踐操作

  1、組織談話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同學們都學了哪些知識,誰還記得。

  生: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生: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高。

  2、媒體演示

  (出示課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個長方形撞倒了,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于是小山羊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呢?)

  師:現在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呢?

  生:為什么會變成平行四邊形呢?面積是否變了呢?

  師:小山羊到底發現了什么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出示問題:現在的平行四邊形和以前的長方形誰的面積大呢?)

  生:一樣大。

  生:我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平行四邊形面積小。

  師:現在有兩種意見,大部分同學認為面積一樣大,個別同學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到底誰說得對呢?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師:有什么方法驗證一下它們的面積是否一樣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們的面積的大小。

  師:怎樣算呢?

  生: 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高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看書知道的。

  生:我是家長告訴的。

  師:那么,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是怎么來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學具,試著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小組合作,4人一組,然后在全班匯報)

  (二)交流匯報

  師:你轉化后的圖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轉化的.呢?誰能大膽的上來說一說。

  生:是長方形,我是沿著高剪的。

  師:你為什么這樣剪,不沿著高剪開行不行?

  生: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著高剪開才能轉化成長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形四邊形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仔細觀察(媒體演示轉化的過程:找出底,畫高,剪開,平移,拼補,轉化成了長方形)。

  師::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生:轉化后的圖形是長方形,我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誰再來完整的說一遍。

  師:我們通過轉化推導出來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書本上的一樣。同學們真是了不起,會自己發現數學知識了。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樣表示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生:公式是s=ah

  師:通過剛才的學生,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下面一起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三)鞏固發展

  1.口算下列各題。

  生:第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第二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分米。

  生:第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平方米。

  2.辨析性練習:

  師:你能根據圖中給出的數據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課件出示下圖,單位:厘米)

  生: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因為……

  師:為什么說面積不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也認為不是9×6=54(平方厘米),因為6厘米這條高不是9厘米這條底上。如果沿6厘米這條高剪開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6厘米這條高,長方形的寬卻不是9厘米這條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師:誰再來說說。

  師: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你能計算了嗎?(課件出示)

  生:2×9=18;3×6=18

小學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1—10,學習了1—5的寫法之后的一節有關“0”的教學。“0”的教學較其他數字教學難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單獨提出一節結合情境,聯系生活實際來認識“0”,重點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廣泛的搜集資料以及整個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為課堂上學生理解“0”的意義作好鋪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進行理解而不覺的枯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的溫度、起點、占位等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運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0的含義和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

  1、把學生每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組有6根魚竿、5條魚。

  2、電腦課件、實物投影、溫度計、直尺、小貓頭飾、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猜謎激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黑夜巡邏眼似燈,

  日里白天睡大覺。(打一動物)謎底:貓

  3、下面我們一起戴小貓頭飾扮演玩小貓釣魚的游戲。

  (出示課題:小貓釣魚)

  二、自主探究體驗,初步感知“0”的含義。

  1、在動中學,理解“0”。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釣魚比賽。

  (2)、小組匯報,交流,并說說你釣了幾條魚,可以用幾來表示?

  (3)、學生討論:一條魚也沒釣著,究竟用幾來表示?(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當一條魚也沒釣著時,可以用“0”表示。)

  2、在樂中說和做,加深對“0”的理解。

  (1)、老師做,學生說。

  師(手里拿3支鉛筆)問: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3支。

  師(把手里的鉛筆放進文具盒)問:我現在手里還有鉛筆嗎?用幾表示?

  生:沒有,用“0”表示。

  (2)、學生之間互相做,互相說。

  (3)、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感知“0”表示“沒有”的含義。

  三、發散思維,豐富“0”的含義。

  1、想一想:你們還在哪里見過“0”?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溫度計上有“0”,直尺上有“0”……)

  2、認一認。

  (1)、出示溫度計,討論:“0”在溫度計上表示什么?(表示氣溫是0度)

  (2)、指導觀察直尺。

  ①、找出數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數學順序開小火車讀一讀。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開始,是起點。“0”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0”比“1、2、3……”小。)

  四、“0”的書寫。

  1、師:“0”有這么多用處,我們應該學好“0”,寫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這個“0”的形狀像什么?(像一個雞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0”?要注意什么?

  3、聽《寫“0”兒歌》(電腦顯示):

  數學“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先聽兒歌,并伴隨音樂有節奏朗讀一遍。)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書空。

  5、寫一寫。

  (1)、學生嘗試寫。

  (2)、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學生自評、互評優缺點。)

  (3)、再次寫“0”。(學生在課本第8頁上寫“0”)

  五、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課本“小貓釣魚”主題圖,依次填寫每只貓釣了幾條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第四個空里為什么寫0?)

  2、一筆畫(從“0”出發)。

  3、游戲: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2)小組匯報排的結果。(上臺展示)

  多數組按0,1,2,3,4,5排,少數組按5,4,3,2,1,0排。

  (3)說一說。

  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什么數?

  4、開放題。

  聽老師講故事:大樹上有5只小鳥,一個獵人“砰”地放了一槍,鳥兒怎樣了?猜一猜現在樹上還有幾只鳥呢?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六、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匯報給家長聽嗎?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跑道的過程,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切實體會主動探索的樂趣,感受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對跑道周長的計算,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教學方法

  講授、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課件出示20xx學年學校運動會100米和400米比賽時起跑圖片

  同學們喜歡看短跑比賽嗎?判斷一下那張圖片是100米比賽?哪張是400米呢?說說你的想法。

  2、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有什么疑問嗎?

  問:為什么400米比賽,每條跑道的起跑線位置不同呢?

  怎樣確定400米比賽起跑線的位置?

  3、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一起研究如何“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了解跑道結構。

  課件出示標準400米的跑道圖。

  (1)從中獲得了哪些數據信息?

  直跑道的長度是85.96m,第一條半圓形跑道的直徑為72.6m,每一條跑道寬1.25m。

  (2)跑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因為兩個半圓形跑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所以每條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兩條直道的長度與圓的周長的和。

  2、解決問題。

  (1)計算第1條跑道的'長。

  師:為了減少誤差,π取3.14159。計算數值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3、14159×72.6+85.96×2=400(m)

  (2)計算第2條跑道的長。

  第2條跑道圓的直徑是:72.6+2.5=75.1(m)

  第2條跑道長:3.14159×75.1+85.96×2≈407.85(m)

  (3)學生填表。

  學生用計算器逐一計算,把計算結果填入教科書第81頁表格中。

  3、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1)學生通過計算發現:每相鄰跑道相差約7.85m,由里向外逐圈遞減約7.85m。

  (2)教師啟發提問:計算跑道相差米數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

  由于兩條直跑道的長相等。用外圈兩半圓形跑道長減去里圈兩半圓跑道長得到相鄰兩跑道全長的差。

  π× 75.1-π×72.6

  =π(75.1-72.6)

  =2.5π

  (3)確定起跑線。

  學生歸納:由于外圈跑道比內圈相鄰跑道長約7.85m,所以由里往外,每一道的起跑線要比前一道提前約7.85m。

  三、應用反饋

  師:400m跑道和200m跑道的起跑線是怎樣的呢?

  學生思考,然后達成共識:

  400m跑道要跑1圈,每道起跑線比前一道提前7.85m,200m跑道要跑半圈(一個半圓形跑道加一個直跑道),每道起跑線比前一道提前3.925m。

  四、歸納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到運動場上感受一下,寫出體會。

  六、教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9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現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3、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果

  1、根據是不是直角分

  2、根據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據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把剛才找出的角分三類顯示)

小學數學教案11

  數學游戲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完成。

  教學內容:操場上 p4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2、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準備:投影、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

  1、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嘗試解決學生比老師多幾人這一問題。先拿出小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再比一比。

  3、學習解決書中其它的幾個問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思考: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鞏固練習

  1、擺一擺,填一填。先根據題目獨立完成,再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想法。

  2、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看圖,說一說都坐下的`,還有( )把椅子空著。

  先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再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實踐活動小調查

  1、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小組的男女人數。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四、課外延伸

  回家后,數一數,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課本第14頁 練習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完整地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進行正確熟練的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運算

  教學用具:幻燈

  教學過程:

  一、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16-50÷25+8×2 116-(50÷25+8)×2

  [116-950÷25+80]×2 (116-50)÷[(25+8)×2]

  要求:

  1、讓學生劃出運算順序,同桌批改。

  2、選擇其中的兩題進行計算。

  3、反饋講評

  小結:運算順序不同,計算的結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進行計算時一定要注意運算順序。

  二、根據要求添括號 改變式題的運算順序。

  30+120÷15-5×2

  說出題目的運算順序。

  要求改變運算順序:

  1、-——÷——×——+

  2、-——×——÷——+

  3、÷——+——×——-

  4、-——÷——+——×

  5、+——÷——-——×

  在反饋講評時,著讓學生說說添括號時的`思考過程。

  三、在○里填上適當的數,然后列成綜合算式

  27+12 40×6

  ÷13 282-

  50- 168÷

  +26

  講評:你在列綜合算式時有什么好方法?

  四、應用題

  1、文具三生產一種彩筆,60盒可以裝720支,照這樣計算,500盒可以裝多少支?

  60盒——720支 你能用兩種方法計算?

  500盒——? 支

  講評時 著重讓學生理解每一步計算結果所表示的意義。

  改問題:3000支彩筆要裝多少盒?

  五、提高性練習

  計算24點

  課堂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一個數的倍數,并了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除法等式的分類,提高觀察,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事物之間的聯系,感受相互依存的這種關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因數倍數的含義,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難點】

  準確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身上掛有一些除法算式的小羊,讓學生通過計算結果,將不同的小楊送回家個不同的村莊。并向學生思考這樣分類的標準是什么。讓學生著重觀察整除的這一類式子,并指出這類式子中的某對數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引出今天的.內容《因數和倍數》。

  (二)探索新知

  讓學生小組討論整除這一類式子都有什么特點,根據特點總結: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學生獨立思考 20÷10=2 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20÷2=10 呢?能說 20 是倍數嗎?從而強調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再提問:0 能當除數嗎?

  通過問題引出,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的時候,所說的自然數(一般不包括 0)。

  (三)課堂練習

  問題:讓學生嘗試寫一下 2、3、5 的倍數,以及任一個 20 以內的因數。并思考倍數寫的完么?因數寫的完嗎?你有什么發現?

  (四)小結作業

  小節采用發散性問題,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作業:多媒體展示一些數,將這些數填到對應的熱氣球中,熱氣球的要求分別是 36 的因數和 60 的因數。

  四、板書設計

  因數和倍數

  定義: 練習

  特點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認識平行四邊形——教材第142—143頁的內容,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三十二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并會作平行四邊形的高。

  3、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全班齊練:畫平行線。指名板演。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作出下面三角形的高,并指出高和底。指名板演。

  二、教學新課

  1、(投影出示下圖)請大家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相同點?

  2、這些圖形都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3、我們學過哪些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今天我們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揭示課題:平行四邊形)

  4、打開教材第142頁,請同學們用三角板和直尺檢驗一下平行四邊形的每組對邊,你發現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再量一量每組對邊的長度,你又發現了什么?(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5、那么平行四邊形究竟是一種怎樣特殊的四邊形呢?(向學生指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就能確定它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所以說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6、怎樣判斷一個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7、做教材第143頁的“做一做”第2題,指名在釘子板上圍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8、老師出示長方形木框。要求學生拿出用硬紙條做的長方形框。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方向拉。觀察,拉成了什么圖形?兩組對邊平行嗎?用三角板檢驗。角的大小變了嗎?

  9、我們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邊形就具有易變形、不穩定性的特性。

  10、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11、老師投影:放縮尺和卡車拖車連結部分圖。講解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特性的應用。

  12、打開教材第143頁,自學。回答: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平行四邊形的高與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區別?

  13、強調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

  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既然說“一條邊上的一點”就可以是任意一點,不像三角形的高是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對邊引垂線”。所以作平行四邊形的高,以下情況都對。只是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從一個頂點出發作對邊的垂線。

  14、想一想:在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中間能作幾條高?(無數條)

  15、做教材第143頁“做一做”第1題。先檢驗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不能憑眼睛看。再作平行四邊形的高,要求作不同方向的高,每個圖作2條高。

  16、投影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嗎?能不能說長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區別在哪?正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

  17、老師指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老師板書)

  三、課堂小結

  1、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它有什么特性?

  2、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3、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有怎樣的關系。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十二的第1題,自己拿出小棒擺得試試看。可以擺成什么圖形。

  2、做練習三十二的第2題。獨立完成,老師巡視輔導。

  3、做練習三十二的第3題。自己動手,看誰拼得方法多。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使學生能根據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正確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3. 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試一試”中的四個圖形,掛圖,兩只紙飛機,對稱物體,獎品,英文字母CHINA的卡片;學生準備四個圖形,紙,剪刀,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認識對稱現象

  1. 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師:同學們玩過紙飛機嗎?老師這兒有兩只紙飛機,請兩個同學來玩一玩,比比看哪個飛機飛得遠。

  兩個學生比賽。

  師:為什么黃飛機飛得近,白飛機飛得遠呢?

  學生觀察兩只飛機。

  生1:黃飛機兩個翅膀大小不等,白飛機兩個翅膀大小相等。

  生2:白飛機是對稱的,黃飛機不對稱。

  師:是啊,白飛機的兩個翅膀是對稱的,所以飛得又穩又遠。我們把這種物體的兩邊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現象稱為對稱。(板書:對稱)

  [評析:新課伊始,利用學生喜歡的玩紙飛機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兩只紙飛機的不同特征,引出“對稱”概念。這樣的教學直奔主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尋找生活中的對稱物體。

  師:老師這兒還帶來了兩個對稱的物體,(拿出獎杯和儲蓄罐)它們都是對稱的物體。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生1:故宮。

  生2:埃菲爾鐵塔。

  生3:蝴蝶。

  ……

  [評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交流生活中對稱的物體,加深了學生對對稱現象的認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體會生活與數學的聯系,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二、 合作探究,認識軸對稱圖形

  1. 用紙撕出對稱圖形。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可以經常看到一些對稱的物體,還能看到很多對稱的圖形。對稱的圖形是一種美麗的圖形,我們可以用紙撕出對稱的圖形。

  教師拿出一張白紙,邊講解邊示范,撕出一個對稱圖形。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撕出一個漂亮的圖形來嗎?先想一想自己準備撕出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再試一試。

  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撕出一個圖形來,并選擇幾個有創意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評析: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動手撕出對稱圖形,既培養了動手能力,為后續學習提供了活動材料,又使學生逐步將對稱概念的認識從物體過渡到平面圖形。]

  2. 合作探索,認識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自己動手撕出了這么多美麗的圖形,仔細觀察這些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生1:它們左右兩邊大小相等。

  生2:它們左右兩邊的形狀相同。

  生3:把它們對折后,兩邊完全疊在一起了。(讓學生通過操作,體會對折的意思)

  師:像這樣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指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師:(指黑板上的圖形)剛才同學們撕出來的都是軸對稱圖形,你能指出它們的對稱軸嗎?

  學生按要求指出每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評析: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歸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既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又注意發揮教師必要的講解、引導作用。]

  3. 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中的四個平面圖形。

  師:下面哪幾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1:三角形、五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2: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3:平行四邊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師:他們的判斷對嗎?請大家拿出信封里的這四個平面圖形,折一折,比一比,驗證一下。

  學生動手折圖形驗證。

  師:誰來匯報驗證結果,先告訴大家你的結論,再將圖形對折,讓大家看清楚你的驗證過程是不是正確。

  生1:這個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因為它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師:真棒!獎你一把金鑰匙。(拿出金鑰匙的圖片,讓他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2:這個五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它對折后兩邊也完全重合。

  師:不錯。獎你一朵紫荊花。(拿出紫荊花的圖片,讓他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3:這個梯形是軸對稱圖形,它對折后兩邊也完全重合。

  生4:這個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它對折后兩邊不能完全重合。

  師:好,也送你一個獎品!(出示五角星的圖片,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剛才有同學說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錯了吧,看來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拿不準的時候可以動手折一折,驗證一下。(折平行四邊形,再次讓學生觀察對折后,兩邊沒有完全重合)

  [評析:依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將獎給學生的小獎品作為學習的內容,使數學學習變得更有趣味。]

  4. 鞏固練習。

  (1) 判斷英文字母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在我們身邊隨處都可以看到軸對稱圖形。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生:英語單詞CHINA,是中國的意思。

  師:誰能找出這個單詞中哪些字母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字母不是軸對稱圖形?

  學生逐一判斷,并說明理由。

  (2) “想想做做”第5題。

  師:CHINA是中國的意思,中國的國旗是什么?

  生:五星紅旗。

  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旗,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老師這兒也帶來了一些國家的國旗,你能在這些國家的國旗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1:意大利、俄羅斯、加拿大、瑞士、丹麥,這些國家的國旗是軸對稱圖形。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2:我認為巴西的國旗也是軸對稱圖形。

  師:請再仔細觀察一下。

  生:巴西的國旗不是軸對稱圖形,因為國旗中的圖案不是對稱的。

  三、 發揮想像,“做”軸對稱圖形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想不想動手自己創造一個軸對稱圖形呢?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一一出示材料)。在動手做之前,請小組里的同學討論一下,你準備選擇什么材料,“做”個什么樣的軸對稱圖形。

  學生小組討論,并匯報自己的方案。

  師:你們的想法都非常好,現在請大家選擇需要的材料,各顯神通,最后我們比一比誰的作品最有創意。

  學生動手“做”軸對稱圖形,完成后選擇幾件作品在全班展示。

  [評析:動手“做”軸對稱圖形前的討論,是一個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能進一步打開思路,設計合理的制作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四、 練習

  1. “想想做做”第3題。

  師:同學們的作品完成得非常不錯,有一定的想象力。如果給你軸對稱圖形的一半,你能畫出它的另一半嗎?請同學們獨立完成書上第58頁第3題。

  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的作品,并交流畫法。

  2. “想想做做”第4題。(略)

  五、 總結全課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總評]

  1. 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認識軸對稱圖形,是本課的一個亮點。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多種操作活動:玩紙飛機的游戲、撕出一個對稱圖形、“做”軸對稱圖形等。這些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深入地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 依托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教師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重組,使教學更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如:課的開始階段設計的玩紙飛機的游戲,促使學生在對比中初步體會對稱的特點;隨后的撕紙活動,學生自主創造形狀各異的軸對稱圖形,初步體驗了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判斷英語單詞CHINA中的字母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既鞏固了新知,又滲透著思想教育。這些有獨特創意的活動,抓住了學生的心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3. 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到認識軸對稱圖形,教師都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是讓學生經歷玩一玩、撕一撕、折一折、做一做等具體的活動,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體驗;二是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認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