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4-09 12:06:08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經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經典)

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互動意圖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1.判斷高矮

  2.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2.布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

  3.匯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

  3.以組為單位,匯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啟思

  2.培養(yǎng)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游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1.判斷并說明方法

  2.判斷并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yǎng)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匯報,獨立判√、×并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yǎng)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1.自由活動

  反饋

  2.合作活動

  觀察

  判斷

  反饋

  鼓勵別出心裁

  鼓勵別出心裁

  生評

  學生自由活動,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中激趣啟思,激發(fā)挑戰(zhàn)性與創(chuàng)造性。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饋

  學會總結

  教學注意事項:

  1.學生對實物的比較有許多生活經驗。當兩名學生上臺作比時,學生觀察比較的是兩個人最明顯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區(qū)分大小、多少、長短等,對這類比較學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比較的方法。

  2.指導學生探究時注意,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合作面先窄后寬;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簡便運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湊整,利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使運算簡便。

  2、技能目標:會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律,對某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情感目標:接納并樂于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綜合運用運算定律,使學生感到自由。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數學家高斯小時候,老師出了這樣的一道題目:l+2+3+…+99+100=()。同學們都埋頭算了起來,高斯卻沒有,他仔細地觀察了算式,認真地想了想,馬上報出得數。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嗎?為了徹底搞清這個問題,讓我們從考察比較簡單的'問題人手。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254+687+313

  (1)師生競賽,看誰算得快。

  (2)通過比賽,請速度快的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可能有兩種情況:

  a、不用簡便的方法計算,只是學生計算能力強、速度快。

  問: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問:你是怎樣想到的?這樣算為什么會比較快?

  (1)揭示課題:

  (2)學生小結:把能湊成整千、整百的數結合起來先算,可使運算簡便。(板書:關鍵“湊整”方法:“用運算定律”)

  (3)基本運用:用簡便方法計算。

  718+57+8257+62+138

  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這樣計算?

  A、生共同歸納方法:碰到一個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沒有能“湊整”的數,如有,再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①觀察——有沒有能湊整的數。

  ②如無,按順序計算或豎式計算。如有,用加法運算律計算。

  2、湊整訓練:

  決定是否運用運算律,關鍵看題中有沒有可湊整的數。因此要正確迅速地作出決定,必須加快我們分辨湊整數的速度。

  把左邊和右邊的數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線連起來。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3、教學例4:27+56+173+44

  (1)學生進行嘗試練習。

  (2)反饋——投影出示整個計算過程。

  (3)請同學們當小老師,說說為什么可這樣做?根據什么?

  (4)小結:先湊整,再簡算。

  湊整中同時使用交換律、結合律,我們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數任意調換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兩個數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訓練

  1、怎樣簡便怎樣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組完成(每組一張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對)。

  (2)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做?依據是什么?(指名說、同桌互說)

  2、看算式直接寫出得數:“練一練”3。

  口答得數,說說依據和方法。

  ①發(fā)展訓練:老師出給高斯的題目怎樣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課堂小結:

  1、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計算中有什么作用?關鍵是什么?

  2、綜合運用計算律進行計算,你有何感覺?

  注意:當能熟練運用時,簡算過程可寫可不寫。

  五、課堂作業(yè):《作業(yè)本》

小學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教學重點

  操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量杯、石塊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況,引入新知

  1、出示石塊

  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極書課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

  不能怎么辦?

  三、進行實驗

  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

  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觀察石塊

  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學生動手測量

  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

  (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

  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

  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

  并且列式計算

  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行實驗測量。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師板書:

  20×10×12=2400(cm3)

  =2.4(dm3)

  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

  三、試一試

  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

  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

  學生根據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

  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guī)則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

  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

  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

  20×10×18=3600(cm3)=2.4(dm3)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探索規(guī)律尋求新知。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無限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和循環(huán)節(jié)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評價任務:

  1.認識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2.認識循環(huán)小數,循環(huán)節(jié),會進行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

  教學流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

  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導入

  1、以玩撲克牌的游戲說明擺放順序重復出現。

  2、今天我們將學習與循環(huán)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循環(huán)小數。

  3、展示目標: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環(huán)節(jié)二

  目標展示

  1.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探索規(guī)律尋求新知。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環(huán)節(jié)三

  學習新知

  1.出示例7

  (1)板書: 400÷75

  讓學生獨立計算.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計算你發(fā)現了什么?

  (3)學生交流討論:第一題可以除盡,2、3題的'商除不盡,總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

  (5)歸納總結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2.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

  老師指著400÷75的豎式提問: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它和每次出現的余數有什么關系?

  總結:我們所說的重復也叫循環(huán),像5.333……這樣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的小數,就是循環(huán)小數。

  4、建立“循環(huán)節(jié)”的概念,指導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讓學生任意說出幾個無限循環(huán)小數,教師板書:

  5、老師指導書寫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

  小數的循環(huán)部分只寫出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并在這個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記一個圓點。

  環(huán)節(jié)四

  訓練操作。

  做一做第一題

  矯正:強調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

  小組合作各小組以小組長為中心,把自學所得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環(huán)節(jié)五

  課堂小結

  學習至此,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本節(jié)課我學會了什么?掌握不太好的是?

  作業(yè)練習

  1.課堂作業(yè):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8題、第10題。

  2.課外作業(yè):

  (1)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11題。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數部分第100位上的數字是幾?

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角的分類,教科書第42~45頁的例2、例3,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中的第4、5、6題。

  教材分析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和銳角、鈍角的度數范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考慮到分類這一現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驗基礎上,讓數學帶上生活味,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滲透分類的思想;同時通過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充分展示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之前已經接觸過角的概念,在掌握銳角、直角和鈍角的基礎上來學習兩種特殊的角,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上會比較輕松。在根據平角和周角的特點來解決只知一個角的度數求另外幾個角的度數的問題,可能會比較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角的度數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2.學會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4.初步學會用一副三角板畫特殊角。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歷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經驗,體會角的特征,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周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會畫指定角的度數。

  教法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揭示規(guī)律,建立概念,通過嘗試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學法

  學生在活動中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動腦思考、合作交流,獲得知識和鍛煉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教師準備課件、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張打印好的題卡。

  學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題

  1.出示大小不同的角,課件出示。

  激趣設問:我們已經學會了怎樣度量的角的度數,但是這些角度數不一,你們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

  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先試著把這些角進行分類。

  教師巡視,看看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2.在分類過程中你有什么疑難問題嗎?

  我們今天繼續(xù)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角的分類。(板書課題:角的分類)。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角的分類

  里是各種角,請大家仔細觀察。那現在就請你們用量角器測量出各個角的度數。(完成后同桌交流)

  現在我們來根據角的度數分類,請分別找出:

  等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等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小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1.講解90度角叫做直角,直角要用直角號表示。讓學生說說我們教室里面有哪些角是直角。

  2.接著講解180度的角叫平角,用課件演示一個直角等于兩個直角,誰來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平角?

  3.你們知道比90度小的角叫什么角嗎?比90度大的但比180度小的角?

  4.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銳角、鈍角、直角和平角。那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大家6拿出活動角,聽老師的.要求,組成各種不同的角。

  5認識周角。利用活動角,還能組成哪些特殊的角呢?課件出示角的變化圖。

  (1)這條邊剛好轉了一周,我們就把它叫做周角。

  (2)那么周角有幾度呢?1周角=360度=2平角=4直角,課件演示。

  6.我們今天一共認識了幾個角?你們能把這些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嗎?馬上動手。

  (1)剛才我們把角分成了哪幾類?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應怎樣排列?

  用“>”“<”表示這些角之間的關系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3)它們分別有什么特征?

  7.現在誰能說出這幾個角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角的分類,既容易記,又富有樂趣,雙倍作用。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比眼力:看圖說一說下面各角屬于哪一類角?

  課件出示圖片,分別指名答出。

  2.看度數,說出這個角屬于哪一類。

  79度150度180度90度91度1度163度360度51度91度89度+1度

  3.辯一辯:

  (1)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 ( )

  (2)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 ( )

  (3)平角是一條直線。 ( )

  (4)兩個銳角的和一定是個鈍角。 ( )

  (5)鈍角的一半一定是銳角。 ( )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比眼力游戲,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新知,這樣的形式學生也樂于參與。

  四、全課小結,提升認識

  通過剛才的檢測,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家里學校及生活中到處可見到各種各樣的角,角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角的知識是奧妙無窮的,它就像大海,我們學習的這些知識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發(fā)奮努力,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吧!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2頁1、2題。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銳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

小學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能力目標

  在具體情景中對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行遷移,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

  重點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難點能熟練掌握并養(yǎng)成最后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的習慣。

  教學過程教學預設個性修改

  目標導學復習激趣目標導學自主合作匯報交流變式訓練

  創(chuàng)境激疑一、復習鋪墊,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剛剛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你能舉了分數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師板書兩個分數:看著這兩個分數,你能想到哪些有關的分數知識?(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復習的很全面,咱們再具體做個練習好嗎?

  合作探究二、新課講授,總結規(guī)律:

  1、學習例題1:

  師:剛才的復習告訴我,大家對分數知識掌握的很好。還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對分數的計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教師板書課題。

  A、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題目:

  B、出示例題1

  師:請說出圖上有什么信息?

  (1)學生分析讀題,列式,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含義

  (2)你能大膽的猜測一下計算結果嗎?學生說出得數。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證明得數是正確的。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方法。

  (3)方法展示:

  圖示法、線段法、數分數單位法。

  2、學習例題2

  師:剛剛學習了同分母的加法,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研究同分母的減法。

  A、教師板書兩個分數、

  (1)師:你能用這兩個分數編一道減法應用題嗎?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老師也用這兩個分數編了一道減法應用題,想看嗎?

  B、出示例題2:為什么用減法呢?小數減法的含義和整數減法的含義。

  請仿照例題1的計算方法計算得數。

  出示例3、電視臺少兒頻道各類節(jié)目播出時間分配情況如下:

  節(jié)目類型動畫類游戲類教育類科普類其它

  時間分配

  (3)前三類節(jié)目共占每天節(jié)目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4)其它節(jié)目占每天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學生自己獨立解答。

  拓展應用做一做1題

  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計算法則嗎?

  作業(yè)布置做一做2題

  板書設計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例1、+==

  例2、—==

  教學后記

  加減法,情感,教學,數學,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7

  一、教學內容

  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本單元內容由原六年級上冊移來。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能用數對(正整數)表示物體的位置。

  2. 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3.讓學生知道數對與方格紙上的點存在對應關系。

  三、編排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編排是在學生一年級上冊學習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確定位置,三年級下冊學習了用東南西北等詞語描述物體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也為后面進一步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參數確定物體的位置”打下基礎。編排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實際情境出發(fā),幫助學生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能用“第幾”描述物體的位置,還經歷了類似用“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找到物體的位置,如教室里的座位、電影院的座位等,初步具有用數表示位置的經驗。教材充分利用并及時提升了學生的這些已有經驗。例1通過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情境,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抽象成在平面圖上確定位置,并幫助學生理解如何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初步感知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和方法。

  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或方格紙上用抽象的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初步感知直角坐標系的思想,為后面“圖形與坐標”的學習作好鋪墊。

  例如,例1學生根據張亮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數對(2,3)表示,初步建立與座位示意圖的對應關系,在同樣的規(guī)則下,再次通過周明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3行怎樣用數對表示和給出數對確定位置的活動,加深數對與座位示意圖行列的一一對應關系。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直觀體會直角坐標系的思想。

  例2更為直接地呈現了方格紙這一學生熟悉的材料,其中同樣蘊含著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只不過沒有明確表示出x、y軸。不同的是,例1中物體的位置相當于方格紙中的每個格子,而例2進一步抽象為一個點,用方格紙上的格點(橫線和豎線的交點)來表示。可以說,方格紙是滲透直角坐標系的有效載體,借助方格紙來學習也是實踐直觀幾何的重要手段。小學幾何的學習立足于直觀幾何,通過方格紙研究幾何圖形的有關特點和性質,獲得幾何活動經驗,發(fā)展幾何直觀,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推理的意識和能力。

  四、具體編排

  1.例1: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會用兩個數描述位置,比如第幾排第幾個等,這里學習數學上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材呈現的是一個教室,老師的講桌上有一個座位示意圖,哪個學生如果有問題,按一下開關,座位示意圖上的燈就會亮起來。這里編排的層次主要有:

  (1)明確“列”“行”的含義及一般規(guī)則。結合“教師是如何確定張亮的位置”的討論,使學生明確: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列一般是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

  (2)給出數對表示的方法。由小精靈直接給出用數對表示的方法,正是有了前面的規(guī)則才能保證數對表示的唯一性。

  (3)明確數的順序,體會一一對應思想。通過比較王艷和趙雪兩位同學的位置進一步明確數對中兩個數是有順序的。并體會數對和每個人的位置是一一對應的。

  2.例2: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材進一步抽象,通過方格紙把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實際問題抽象成用數對表示平面上點的位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確如何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感悟數對與物體位置的一一對應關系。這種方格紙的呈現和數據的表示特點,初步滲透了直角坐標系的思想。

  教學中,要注意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如引導學生比較大象館和海洋館的位置數對,結合示意圖觀察在方格紙上這兩個場館是在同一條橫線(行)上,相應的數對有什么特點。提問“如果兩個數對中的第1個數相同,這兩個場館的位置有什么特點”,幫助學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加深對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理解。教學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一些場館,或者對數據進行調整。

  此外,本單元的練習安排注意體現兩方面,一是聯(lián)系實際。如第4題,中藥房中根據藥方抓藥的場景,進一步讓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體會簡潔性。二是綜合應用。結合前面學習的方向來描述路線和位置,如第8題。也為后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四、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經歷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學習過程。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具有大量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經驗,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幫助學生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空間觀念。同時,在“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經歷表示物體位置的過程,在比較中發(fā)現用數對表示位置的簡潔與有效。

  2.適時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數對與位置的一一對應思想。

  如練習中的第7題,讓學生發(fā)現圖形平移后,位置變了,表示頂點位置的數對也相應的變了,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來研究數的特點,通過數來呈現物體的位置,在方格紙和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之間架起了數與形的橋梁,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并感悟數對和點的位置的一一對應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能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數。

  教學難點:

  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

  微視頻、微練習。

  課前準備:

  1、將《平移與旋轉》微視屏發(fā)布到班級QQ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

  2、根據微視頻內容進行學習,并完成微視頻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復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導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頻,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fā)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后,物體的什么有變化嗎?什么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紐扣。小組合作,設計紐扣的運動方式。

  四、課堂作業(yè)

  通過學習,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平移與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方向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fā)生改變時,這種運動現象就是平移。

  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這種運動現象是旋轉。

小學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復雜的小數乘、除法,并有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在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時,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算式中的規(guī)律,并能按規(guī)律直接填得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引導發(fā)現規(guī)律、描述規(guī)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中的美以及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用計算器探索計算規(guī)律,并能應用探索出的規(guī)律進行一些小數乘、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發(fā)現規(guī)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發(fā)現規(guī)律嗎?

  2.出示:比一比誰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學生自主計算并訂正結果。

  3.教師引入:在計算這些題目時,同學們是不是感到很麻煩?這時我們可以使用計算器。用計算器還可以幫助我們探索一些規(guī)律呢!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

  二、新課學習

  1.出示教材例9例題。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各題。

  訂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師小結:這些都是循環(huán)小數。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你發(fā)現了哪些規(guī)律?在小

  組內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說出規(guī)律:商是循環(huán)小數;循環(huán)節(jié)都是9的倍數。

  2.引導學生按規(guī)律寫結果:同學們,通過用計算器計算,觀察計算結果,我們發(fā)現了規(guī)律。現在大家能不能不計算,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題)

  6÷11=7÷11=8÷11= 9÷1l=

  學生匯報得出的結果。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來寫這些商的?

  (根據1÷11,2÷11,……,5÷11的結果得出的規(guī)律來寫商的。)

  3.檢驗:同學們寫出的規(guī)律對不對?用計算器來檢驗一下。

  學生自主驗證計算結果,與自己得出的結果作比較。

  三、結論總結

  師: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總結:

  1.用計算器計算省時省力又很精確。

  2.觀察得到規(guī)律,不用計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結果。

  四、課堂練習

  1.算一算,找規(guī)律:

  46×96= 69×64=

  14×82= 28×41=

  26×93= 39×62=

  ①等式左邊的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就是等式右邊的'因數。

  ②兩個因數十位上數字的乘積等

  于個位上數字的乘積。

  2.明辨是非:

  (1)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3)因為75÷4=18 3,所以750÷40=18 3。()

  (4)兩個數相除,被除數擴大3倍,除數縮小3倍,商擴大9倍。()

  (5)因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

  3.不計算,運用規(guī)律直接填出得數,再用計算器驗算。

  6×0.7=

  6.6×6.7=

  6.66×66.7=

  6.666×666.7=

  想一想6.666×666.7整數部分有幾個4,小數部分又是多少?

  4.用計算器計算前4題,試著寫出后2題的積。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3.333333×666666.7=

  你能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接著寫出下面一個算式嗎?

  5.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1÷7=2÷7=

  3÷7=4÷7=

  5÷7=6÷7=

  (1)你能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把后面兩道算式的商寫出來嗎?

  (2)你發(fā)現了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1.先用計算器計算前面3題,仔細觀察,再試著寫出后面的得數。(保留6位小數)

  1÷7=2÷7=

  3÷7=4÷7=

  5÷7=6÷7=

  2.根據規(guī)律不計算直接寫得數。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

  計算器:省時、省力、精確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1111122222÷33334=33333

  ┆

  11111112222222÷33333334=333333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并知道1分=60秒,體會時分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初步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點:

  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大屏幕展示新年倒計時的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出問題:你們看到了什么?

  預設學生回答:看到了大家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再次提出問題:那人們喊的這些數字其實是什么呀?學生很容易回答是秒,順勢引出本節(jié)課題---《時分秒》。

  二、探究新知

  環(huán)節(jié)一:初步認識秒

  教師詢問學生,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表示時間的詞呢?

  預設學生回答:過馬路時紅綠燈的時間展示的是秒,體育課上聽見體育老師說過秒,跳繩的時候會說1分鐘跳了多少個,汽車上面會顯示1小時走了多少千米。

  接著向學生展示:常用秒來表示計量很短的時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然后通過大屏幕出示鐘表面(沒有表針),問學生觀察到什么,學生回答:有12個數字,60個小格子,12個大格子。接著出示表針,學生觀察到三個不同的表針,向學生說明,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最粗最短的'是時針,不粗也不細的那個是分針。

  環(huán)節(jié)二:認識1秒、幾秒和1分

  提出問題:秒針每走一格代表什么?

  學生思考后回答:秒針每走一小格代表的時間是1秒。緊接著讓學生觀察秒針的走動并提問:那每走兩小格呢?走一大格呢?走一圈呢?

  學生回答:每走兩格表示2秒,走一大格表示5秒,走一圈表示60秒。

  讓學生再觀察鐘表,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多少小格?你有什么發(fā)現呢?

  學生匯報:秒針走一圈,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引導學生明白:1分=60秒,1時=60分。

  活動3:感受1秒

  接著教師提問學生:那你知道怎么計時秒嗎?

  學生通過思考后回答:手上的電子表、上面顯示到秒,可以用秒表。

  接著通過大屏幕展示秒表的圖片,并先學生說明:秒表是在

  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提出問題:那1秒有多長呢?

  學生思考回答:眨一下眼是1秒,鐘表滴答一聲是1秒。

  三、鞏固提高

  PPT呈現練習題

  通過大屏幕出示題目,讓學生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加強學生對時分秒的認識。

  四、課堂小結

  提問學生“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總結完善,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大屏幕上的必做題和選做題,并請同學們課下感受一下1秒、1分、1小時分別可以做什么事情。

  板書設計:

  時、分、秒

  秒針:長、細

  分針:不短不長

  時針:短、粗

  1分=60秒1時=60分

小學數學教案11

  第一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基礎課

  教法:多級分析綜合法

  目標: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

  難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二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轉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在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及算理。

  2、能正確地計算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難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三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課型:轉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重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難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四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練習課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五課時

  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靈活確定算法、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書寫規(guī)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難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六課時

  課題: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同樣適用。

  2、使學生認識到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數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簡算方法。

  難點:簡算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七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進一步更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八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一單元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內容:

  這一教材分為三小節(jié)。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目標:

  1、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 理解整數加法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4、 使學生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關鍵: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課時安排:

  1、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2、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3、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

  4、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五年級數學第九冊全冊備課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九冊包括的內容有:分數加、尊、乘、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想:

  在前冊已有的基礎上重點教學分數四則運算,培養(yǎng)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答比較容易的分數應用題的能力;進一步認識最簡單的立體圖形,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結合所學數學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加、減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乘、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3、 使學生會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4、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6、 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目的: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主題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一、談話導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你有什么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車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面包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誰跑得快,不是看誰行駛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統(tǒng)一時間內誰跑得遠,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

  4.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得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系。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流。

  通過實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真正明確了路程、時間、速度這三者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看圖,根據情境解答。進一步鞏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系。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匯報。讓學生進一步理清三者關系。

  四、總結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數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數學卡比較

  教師:林子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么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2、出示數學卡比較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3、按標記將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片分類。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么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余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4、游戲活動:《大豐收》

  老師帶大家到農場(區(qū)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

  (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

  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5、活動評價

  老師小結活動情況。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了解10以內數字的相鄰關系;

  (2)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互動中學習。

  活動準備:

  數字1—10卡片若干、動物圖片、棋子、插板。

  活動過程:

  游戲一、小動物來排隊

  孫悟空發(fā)禮物,每個孩子一個數字卡片。當孫悟空說“嗆嗆嗆嗆嗆”時,幼兒四散跑或走,當孫悟空說“呔”時,幼兒要立刻按1—10的順序排好一隊,要求從左到右排列。可以反復玩幾次,練習1—10數序的排列。

  游戲二、找朋友

  幼兒按1—10的順序排好隊后,孫悟空帶著幼兒說兒歌:

  小猴小猴轉一個圈,小猴小猴瞧一瞧,左瞧瞧,右瞧瞧,瞧見的朋友真不少,你的朋友是幾和幾?請你快來告訴我。

  幼兒大聲告訴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幾和幾?

  幼兒可以交換數字卡片,反復玩幾次,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排列關系。

  游戲三:小動物住哪里?

  孫悟空請來小動物做客:(猴、貓、狗、馬、牛、羊、ji、鴨、蛙、蜂)將10種動物分別放在教師演示板上的1—10數字下邊的格子里。

  小動物住在哪間房子里,哪個數字就表示哪個小動物。

  如:小貓住在5號房間,5就代表小貓。

  玩法:

  1、老師學小動物的叫聲,請幼兒說出代表小動物的數字;

  2、老師說數字,請幼兒說出數字代表的小動物的叫聲;

  3、老師學小動物的叫聲,請幼兒說出這個小動物兩邊相鄰的鄰居是誰;

  4、老師學小動物的叫聲,請幼兒說出這個小動物兩邊相鄰的數字是幾。

  活動結束:

  表揚幼兒的積極參與,給幼兒發(fā)貼紙。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學會a o e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3.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教學重難點:

  1、a、o、e的音、形教學.

  2、掌握o的發(fā)音,學會a、o、e的四聲

  教學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單韻母a

  二、課前溝通,激起孩子的興趣。

  三、做好課前學習的準備

  四、教a的發(fā)音,反復發(fā)音糾正口型,多鼓勵

  五、以游戲的方式訓練王德檜同學的發(fā)音。

  第二課時

  1、教學單韻母o的發(fā)音

  2、課前溝通,讓孩子不在有緊張心理

  3、復習上一個星期教的a

  4、教o的發(fā)音方法,反復教讀,糾正口型,

  5、以游戲的方式來鞏固這兩個星期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教學單韻母e

  二、課前溝通,激起孩子的興趣。

  三、做好課前學習的準備

  四、教e的發(fā)音,反復發(fā)音糾正口型,多鼓勵

  五、以游戲的方式訓練王德檜同學的發(fā)音。

  第四課時

  1、復習單韻母a o e

  2、以游戲的方式鞏固發(fā)音

  3、學習單韻母a o e的四個聲調的練習

  教學內容:教會學生讀準i、u、ü三個單韻母的音。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掌握i、u、ü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聲調。教學課時:1、五、指導王德檜孩子認真書寫,糾正不正確的地方1、趣味數學:小兔子們排著隊去大森林里采

  2.自制小學3年級數學學具圖片

  為圖形寶寶找家、排排隊、瓢蟲爬爬爬、鋪小路、小白兔種蘑菇、快樂轉盤指認1-10的數字卡都是不錯的教學學具

  1、為圖形寶寶找家:發(fā)展幼兒對圖形的認識,能正確分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不同。用泡沫板割出小房子形狀,并將透明的塑封好的空膜粘在房子的周圍,并在房檐貼出小動物拿著圖形的圖片。并將帶有圖形形狀的實物圖片塑封好,用小積木塊站在圖片上,起到穩(wěn)定圖片作用,增加玩具趣味性。幼兒通過對實物圖片的觀察,并將其按形狀分類,將小圖形寶寶分別送回家。

  2、排排隊:能初步理解相鄰數,掌握“7”以內數的相鄰數。能正確認讀阿拉伯數字。并將數子與實物數量一一對應。能按實物的.特征進行分類,按類別尋找“7以內數的相鄰數。教師引導幼兒依據實物卡片尋找“7”以內數的相鄰數,并按順序依次將管型玩具插在底托內;根據實物卡片的數量再依次將數字卡片與其相對應,將貼有數字卡片的管形玩具插好。教師引導幼兒準確認讀阿拉伯數字。

  3、瓢蟲爬爬爬:能根據紙片的不同顏色或不同形狀進行一維排序。主體盒:用油性彩筆繪畫出瓢蟲形狀,用壁紙刀刻畫出可支持幼兒一維排序的豁口,最后將制作完的彩紙用雙面膠粘到紙盒上;彩色紙片:采用幼兒常見的紅、黃、藍、綠四色彩紙,用剪刀剪出幼兒常見的圖形(例如:圓形、心型、蘑菇型等),將剪出的紙片放到塑料盒中。

  4、鋪小路:引導幼兒發(fā)現排序的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進行一、二維排序。取一塊干凈泡沫板,再用一個漂亮的小盒放小蘑菇,板子后面用硬物支撐,使泡沫板能直立。將圖片剪好,壓模,貼到板子上,再用透明硬模放到讓幼兒操作插蘑菇的地方,然后將蘑菇若干壓模,投放到小盒子里,使幼兒可以將蘑菇按顏色規(guī)律排序。幼兒參看上一條小路排序規(guī)律的提示,幫小灰兔將蘑菇路鋪完。再按照此排序規(guī)律,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蘑菇顏色,幫小黑兔鋪小路。

  5、小白兔種蘑菇:區(qū)分蘑菇的顏色和大小;能按蘑菇的顏色和大小進行二維分類。制作出一片草地,和小兔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準備大小顏色不同的彩色蘑菇。幼兒選擇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蘑菇進行排序,請幼兒仔細觀察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并請幼兒按照規(guī)律繼續(xù)進行排序。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請他自己設計排序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兒老師可以運用圖示進行暗示。

  6、快樂轉盤指認1-10的數字卡:能將點子圖與數字卡匹配。將數字卡制作成大轉盤的形式,將點子圖制成梯形狀,幼兒將點子圖與數字匹配。幼兒選擇不同數量的點子圖,請幼兒仔細觀察它的點子總數,再按點子總數插到相應的數字轉盤上。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55頁的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的第3--5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上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

  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以燈塔為中心的平面圖。

  (1)以燈塔為中心,燈塔的上、下、左、右分別表示什么方向?

  相機指出:東——e 西——w 南——s

  (2)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燈塔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你能在圖上表示出清涼島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開

  1、明確清涼島的位置。

  (1)題目中告訴我們清涼島在哪里?

  (2)你能在圖上指一指清涼島的大致位置嗎?

  自己在圖上指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圖上畫出清涼島的.位置呢?

  在小組中討論后全班交流。

  使學生認識到要先畫出表示方向的射線,再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圖上距離。

  (2)怎么畫出北偏東40°的射線?

  各自用量角器在圖上畫一畫,邊畫邊思考:應該怎么擺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數?

  指名上黑板畫,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擺放量角器。

  讓學生說說畫表示方向的射線時要注意什么?

  (3)怎么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距離?

  圖中告訴我們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涼島在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圖中清涼島的位置在燈塔處沿北偏東40°方向的射線幾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計算后指名匯報:20÷5=4(厘米)

  追問:為什么用20÷5就是圖上距離了?

  引導學生在圖上標出清涼島的位置,并與同學交流。

  3、試一試

  (1)出示題目要求:在燈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處是紅楓島,你能在圖中表示出它們的位置嗎?

  (2)各自獨立完成。

  (3)組織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畫南偏西30°方向的射線的方法和所確定的位置。

  三、練習

  1、討論“練一練”。

  (1)看圖說一說:圖上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園呢?

  自己先算一算實際距離,然后與同座位的同學說一說。

  匯報交流: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來的?連起來怎么說?

  孔雀園呢?

  引導學生說出:熊貓館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處。孔雀園在猴山南偏東35°方向90米處。

  (2)蛇館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處。怎么在圖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圖上畫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線,再算出圖上距離,最后標出蛇館的位置。

  練習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體的畫法。

  2、討論練習十二第3題。

  (1)出示題目,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

  (2)飛機a在機場的什么位置?

  (3)飛機b、c、d、e分別在機場的什么位置?你能在途中表示出這四架飛機的位置嗎?

  各自在圖上表示出來,然后匯報交流。

  四、小結

  五、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4題和第5題。

  課前思考:

  這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能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對于量角器的使用,我想學生基本上都會,有個別學生可能遺忘,也有個別學生是中途轉學過來的沒學過,所以在課前我讓還不會使用量角器的學生去請教其他學生或老師。在課上我想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擺放量角器以及具體畫的時候要注意的地方:要先根據給出的表示方向的條件,從觀測點起畫出一條射線,再根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計算出相應的圖上距離,最后再做調整,需要提醒學生的是注意要在圖上標出所表示的方向度數和距離的長度。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