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精品[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問: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幾節來復習?
答:《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為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和圖形的測量四部分。教材將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合成一節,并安排圖形的變換和圖形的位置各一節進行復習。這樣安排便于教師教學時把握具體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使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結合得更加緊密。其中,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一節內容較多,依次復習平面圖形的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立體圖形的認識、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問:教材是按線角三角形、四邊形、圓的順序復習平面圖形知識的,有關線的知識如何復習?
答:復習線的知識,要重溫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和相互關系,要整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還要再現直線、線段的其他知識。
直線、射線、線段都是直的線,它們的區別在于有沒有端點,有幾個端點,有限長還是無限長。小學數學先教學線段,后教學射線和直線。復習這些線,要重溫形成直線和射線的活動,體現三者的關系: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得到直線。因此,可以說線段是直線、射線的一部分。
小學數學里,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相交與不相交。兩條直線不相交稱互相平行,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稱互相垂直。同一平面內、不相交是平行概念的重要內涵,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復習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要理清上述關系。
關于直線、射線的其他知識安排在練習與實踐里復習。第2題復習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第3題復習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是這兩點間的距離,第4題復習點和直線間的垂直線段的長度是點到直線的距離。教材在現實情境里再現這些知識,讓學生再次體會并進一步理解,避免機械記憶。
問:三角形知識的復習包括哪些內容?應注意什么問題?
答:復習三角形的知識,主要是三角形的特點和三角形的分類,包括:三角形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之和是180,按角的特點怎樣分類,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內容。復習時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第97頁有兩幅集合圖,左圖是將三角形按角分類,曾經在四年級教材里出現過,要引導學生結合圖說說三角形的分類,以及各類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右圖是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關系圖,第一次在教材里出現。要引導學生理解圖的意思,體會等邊三角形的邊和角分別兩兩相等,具有等腰三角形兩邊相等、兩角相等的特點,從而領悟集合圖里一般與特殊、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第二,第97頁思考的問題在一個三角形里最多有幾個直角?最多有幾個鈍角答案是確定的,但解釋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釋。如,從三角形按角分類進行解釋,直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直角,鈍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鈍角;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解釋,如果在一個三角形里有兩個直角或有兩個鈍角,那么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就必定超過180,這是不可能的;從畫三角形解釋,在一條線段的兩端分別畫垂線,兩條垂線互相平行,不會相交圍成三角形交流不同的思考,能促進已有知識的融會貫通。
問: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教材是怎樣增強學生空間觀念的?
答:第103~104頁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知識,這些立體圖形都是六年級教學的,學生回憶它們的名稱和特點應該沒有困難。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聯系立體圖形的基礎知識,設計了三類活動:一是應用觀察物體的方法和經驗,畫出各種幾何體的正面、上面、側面的視圖,或者選擇視圖,或者根據視圖擺出物體;二是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三是以長方形的一條邊,或者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平面圖形,體會形成的立體圖形。組織這些活動,要挖掘數學內容,引導深入思考。如練習與實踐第3題,旋轉長方形形成的兩個圓柱為什么一個高、一個矮?為什么一個底面大、一個底面小?旋轉直角三角形形成的兩個圓錐也有類似的問題可以思辨。要借助圖形,通過推理獲得答案。第4題,從正視圖和上視圖能知道長方體的長是4個單位、寬是3個單位、高是2個單位,由此得出長方體的左視圖是長是3個單位、寬是2個單位的長方形。復習時還要鼓勵驗證,加強交流。如第2題設計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第5題用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物體,都需要學生在操作之后進行驗證。并且,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開放的,有必要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結果。
問:復習圖形的變換怎樣把握教學要求?
答:在圖形的變換這一節里,復習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與旋轉、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三部分知識。軸對稱是某些圖形的特性,學生應該會確定(指出或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會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能改變圖形的位置,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平面圖形平移或旋轉90。放大與縮小可以按一定的比改變圖形的大小,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畫出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教材的練習與實踐按照上述的內容和要求設計。
除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外,課程標準還提出欣賞生活中的圖案,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的要求,教材第109頁第5題為此而安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結構美,這種美往往體現在對稱或別的規律上;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制作美,往往是由一個或幾個簡單圖形,通過平移、旋轉或其他改變位置的方法制作的;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創造美,充分想象,展現個性,釋放設計與交流的熱情。
問: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是怎樣編排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答: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分兩節復習,先復習初步的統計活動,然后復習簡單事件的可能性。
統計活動往往圍繞數據進行,主要包括獲取數據、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教材第112頁整理與反思欄目里提出三個問題,對應了統計的主要活動。
收集數據經常采用調查問詢、查閱資料、操作測量等方法,整理數據一般要分類和計數,收集數據與整理數據是結合著進行的。教材一貫重視收集與整理數據的教學,在一年級學習用符號記錄,三年級學習畫正字記錄,四年級學習分段整理。整理與反思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引導學生簡要地回憶已經積累的方法與經驗。
獲得的數據經常用統計表或統計圖呈現,小學階段教學的統計圖有單式和復式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整理與反思里的第二個問題,初步回憶學過的統計圖以及每種圖的特點。練習與實踐里應用統計圖,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重視對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合理選擇,加強數據分析。第1題給出兩組數據,六個城市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主要表達六個數據各是多少,一般制成條形統計圖。北京市1998~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不僅給出六個數據,還表達數據在逐年遞增,制成折線統計圖比較好。教材讓學生先選擇再畫圖,再次體會這兩種統計圖的特點。第2題是復式條形統計圖,形式上與以前有些不同,其實仍然是用兩種顏色的直條表示兩組數據。為了幫助學生看懂變式的統計圖,教材要求把圖中的數據填入統計表,其中男女生合計人數和男生人數容易在圖上直接看到,女生人數可以在圖上數小格得到,也可以用減法計算。在統計表下面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數據,使數據統計活動具有現實意義。第二,在復習統計圖的時候重溫正比例關系。第3題給出兩組數據,甲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例,乙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讓學生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兩輛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關系的圖像,從中感受正比例圖像的畫法與折線統計圖很相近,再次體驗正比例關系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第三,復習扇形統計圖,要重視看圖估計。扇形統計圖利用圓里的扇形和相應的百分數,直觀表達各個部分數量與總數量的關系,這種直觀很容易引發估計。第4題的扇形統計圖上沒有寫出百分數,比較幾個扇形,能夠知道哪個節目播音時間最長,哪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最短。表示《校園新聞》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4,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3,因此,已知了播音的總時間,就能估計這兩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教材讓學生進行這些估計,一方面能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估計習慣和能力,發展數感。
數據分析是統計活動的精髓,統計活動的價值就體現在數據分析中。教材通過數據分析復習統計量,整理與反思的第三個問題,復習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的概念和求法,是統計量的基礎知識。練習與實踐第5、6題,在現實的情境里,選用合適的統計量反映數據的一般情況,是統計量的應用。第5題里一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是1,六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是0,要防止把人數19、33作為兩個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教材設計在條形統計圖上找眾數的練習,有助于加深對眾數概念的體會。另外,比較兩個年級學生的牙齒健康情況,除了利用第(3)題里的數據,也能利用眾數。第6題男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的數值差距較大,用哪個統計量表示這組男生體重的一般情況,需要選擇。而女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比較接近,都可以用來表示這組女生體重的一般情況。教學要注意并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設計。選用統計量是較復雜的數據分析活動,既要重視,又不宜對學生提過高的要求。
問:教材在總復習里一共編排四次綜合應用,這些綜合應用有哪些共同特點?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么?
答:綜合應用是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領域。要通過應用,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探索,引發學習興趣,培養思考能力;通過交流,發展理解他人、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材編排的四次綜合應用,都注意選擇較寬的背景材料,如1996~20xx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數據,我國水資源緊缺且分布不均的事實,適當進行國情教育,用有說服力的數據反映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在明顯提高,也用數據說明我國在改善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還要不斷努力。這些綜合應用都把統計作為主要活動,同時在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應用數與代數領域的數量關系及計算知識,空間與圖形領域里的測量知識解決問題。這些綜合應用都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空間,有助于學生感受團隊的作用,感受自己的力量,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住房的變化先利用折線統計圖上的數據,計算并回答有關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的問題;然后調查、匯總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變化的數據,制作統計表和統計圖;最后交流調查統計的體會或想法。
獲得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的數據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匯總各學生家庭居住面積和人口數是難點。教學對要組織好數據的匯總,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匯總的辦法,集思廣益,尋找較好的方案。如先分小組匯總,再全班匯總。
旅游費用的預算先為小芳家去北京旅游編制預算;然后學生自選旅游地點,了解有關的費用信息,制訂全家的出游計劃。
選擇信息,制訂并比較幾個不同方案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小芳家去北京旅游,往返交通有多種方案,如雙飛、單飛或雙程乘火車等,可以通過計算、比較,選擇理想的一種。自己設計旅游方案則更加開放,要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了解信息,進行比較與選擇。
綠地面積先在統計圖上了解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情況,并對照統計表中世界部分國家首都20xx年的有關數據,既看到我國的進步,也看到差距。然后計算自己學校的人均綠地面積。
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是如何獲得學校綠地面積和全校的人數。教材特地安排小組討論,還利用小卡通提示一些方法供參考和選用。實地測量面積可能是難點,需要教師給予具體的幫助。
保護水資源在介紹我國水資源的實際狀況后,提供三項實驗,讓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常有浪費水的情況,有許多節約水的機會,還讓學生感受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常用方法,每個學生只要在三項實驗中任選一項。
小組合作獲得數據,在這次綜合應用中很重要。首先,選擇的實驗項目應是小組學生都感興趣的,還是有條件進行的。然后,討論怎樣得到數據,設計實驗方案。如尋找一個滴水的龍頭,或者打開一個水龍頭讓它慢慢地滴水,把滴的水收集在容器里,定時測量流失的水量。另外,還要組內分工,明確各人應做的事情。如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實驗,至少要1人控制、調節水流量,1人掌握時間,1人洗手,1人收集并測量用掉的水。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童話情境,自主探索出“一個數與0相乘得0”,并會應用所學的知識熟練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2、進一步鞏固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提高計算正確率。
3、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把估算與筆算結合起來,提高計算正確率,逐步形成在筆算時要自覺進行估算的意識。
4、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
教學難點:0與一個數相乘都得0。
教學對策:創設有趣的情境,教師將任何數加0、任何數減0和任何數乘0結合在一起,為學習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作鋪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用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
1、出示小貓釣魚圖,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藍貓釣到了3條,黃貓釣到了2條,紅貓釣到了4條,它們一共釣到了多少條?
學生列加法算式計算:3+2+4
3、第二天它們又去釣魚了,每人釣到了2條,它們一共釣到了多少條?
學生列式計算: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2×3。
說說2×3表示什么意思。
4、第三天它們又去釣魚了,藍貓釣到了3條,黃貓釣到了0條,紅貓釣到了4條。
問1:它們一共釣了幾條?
問2:藍貓和黃貓一共釣了幾條?(學生列式,教師板書:3+0=3)
問3:紅貓比黃貓多釣了幾條?(學生列式,教師板書:4-0=4)
5、第四天它們又去了,這一天它們一邊釣魚一邊捉蝴蝶,所以每人都只釣到0條魚,誰能說說它們一共釣了多少條魚?
(1)一條也沒有。
(2)0+0+0=0
(3)你能把它變成乘法算式嗎?學生跟同桌交流一下。
(4)0×3=0或3×0=0
(5)誰能說說為什么0與3相乘會等于0?學生交流一下。
二、0與一個數相乘得0。
1、除了0與3相乘得0外,你還知道誰與誰相乘等于0嗎?
(1)學生交流一下,列出一些算式。
(2)教師根據學生的口答說說一些0與一個數相乘等于0的算式,如0×7為什么等于0。
(3)你發現了什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發表意見,師板書:0與一個數相乘得0。
3、你能說出這樣的幾個算式嗎?這些算式有何共同特點?
4、練習:0×4 9×0 16×0 234×0 839×3×0
(1)為什么你那么快就知道839×3×0的結果是0呢?
(2)789×4×3×0×7它的結果也是( )?
(3)指出:不管這個數有多大,只要它是乘以0的,結果總是0。
5、觀察三個板書:你能發現什么嗎?(任何數加0都得任何,任何數減0等于任何數,任何數乘0都得0)
三、應用: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1、學校體育館有4個同樣的看臺,其中一個是這樣的:師出示圖畫
6排,每排17個
(1)誰能估計一下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如果要求你計算,你打算先計算什么?可以先計算:每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
(3)17×6=102,你再估計一下。
(4)用豎式計算:102×4
1 0 2
× 4
4 0 8
(5)積的十位上寫幾?為什么?學生討論一下。
四、練習
1、想想做做第1、2題,學生完成在書本上。集體核對。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找一找,錯在哪里,再在書本上改正。
3、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你能估計一下,這里一共有多少本書嗎?能說說你的方法嗎?
全班匯總計算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6題。學生說說已知條件,并提出問題。
五、課堂作業
p77 想想做做第4、6題。
板書設計: 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3 +0=3
4-0=4 102×4=408
0×3=0或3×0=0 1 0 2
× 4
4 0 8
0與一個數相乘得0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教學成熟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教材分兩段安排:第一段教學成熟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第二段教學成熟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由于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乘法計算中相對特殊的情況,所以安排在三位數乘一位數基本筆算方法的教學之后。
課后反思:
本課通過小貓釣魚的童話事情導入教學,學生感興趣,他們在這種興趣下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課一開始的時候我擔心學生不能一下子說出0×3(三個0相加),所以我特地設計了三個2相加用2×3表示,并且順勢將題目轉化成所要新學的知識,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這樣學生有了前面的啟示,就能很容易的說出3×0并且知道得數是0。然后以此類推,學生能說出100×0也是0,逐步得出結論:0乘一個數都得0。在這一新課上,學生能很輕松地得出這個結論,有了這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也就毫不費力。當然,0與任何數(任何數與0)相加都等于任何數,或任何數減0都等于任何數這兩個知識點也進行了復習,特別是0與任何數相加都等于任何數,在筆算中需要用到。經過了幾次簡單的筆算后,總結了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不同類型,主要是個位有進位時,進上來的數就是積的十位,可以直接寫在積的十位,如果沒有能力的同學,應該一步一步乘。通過幾次筆算,有一部分學生能直接口算出得數,其熟練程度可想而知。但在練習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出現0乘任何數等于任何數這一情況,經講解后,有改善。
課后反思:
課前部分學生已經知道0不管乘以哪個數都等于0。課堂上,出示場景圖后,學生思考寫出乘法算式3×0或0×3,并確認積是0。接著“想一想”中0×7和8×0這兩道題,學生都可以口答各題的得數。學生能通過比較上述各題的共同特點,并歸納出:0與一個數相乘仍得0。第二道例題,我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一個看臺座位的數量,有的學生說先數一數幾排,再數一數每排有幾個座位,然后相乘。也有很多學生說只要看第一個座位“1排1號”和最后一個座位“6排17號”,可以知道這個看臺一共有6排,每排17號,所以只要用6×17就可以知道這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在作業中發現學生有0×4等于4的現象。
課后反思:
本課第一部分內容的知識,部分學生已經有所了解了。通過三只小貓釣魚的情景圖幫助學生理解0×3=0的具體含義,由0×7=0,8×0=0使學生發現0的特殊特征:0與一個數相乘得0。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計算與乘數中間沒有0的乘法之間的不同,并抓住“積的十位上寫幾?為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當個位上數相乘,三位數的十位是0的情況下,個位的'進位可以直接寫在積的十位上。但是從作業的批改中發現有極個別學生積的十位上沒有寫進位而是直接寫了0。
課后反思:
小貓釣魚的故事袁老師之前跟學生講過,所以當我出示小貓釣魚的情境圖時,學生非常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提了很多問題,引出0乘任何數都得0這一結論,接著出示839×3×0×7 讓學生說說結果是多少,改變題目后變為839×3×0+7讓學生再說說結果是多少,學生都能異口同聲的回答我,最后幫他們總結為三條:第一不管多大的數與0相乘,結果還是0;第二任何數與0(0與任何數)相加結果等于任何數;第三任何數減0結果等于任何數 。教學第二部分內容時,是讓學生根據圖中給出的座位號能獲得哪些信息,看圖說信息學生已不止一次遇到過,所以很快告訴我有價值的信息,進而開始教學今天的重點,筆算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先讓學生根據算出一個看臺的座位數估算同樣的4個站臺的座位數是多少,為學生接下來探索并理解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提供了支持。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高山鎮奮進礦校:谷旭晶
一、教學內容:《年、月、日》。
二、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2.通過觀察討論、自學課本、實踐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3.結合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獲得較長時間觀念,即年、月、日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其中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
1、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引導--探索--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并利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本節課的教學。
計算機課件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采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目標 更完美地體現。另外,電腦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將教師的思路和策略以軟件的.形式來體現,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電化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處在發展中,同時我希望通過這堂課拋磚引玉,促進電化教學的發展。
2、學法:
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創造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隨時對所學知識產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決疑問的方式,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過教師的點撥得到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歌曲導入 )
課件出示過生日的場景音樂動畫(生日歌伴隨Flash動畫)。通過提問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自主探究:
1、尋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
2、認識年歷
這是一張20xx年年歷卡,這年歷卡里有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請同學從年歷中尋找思考題的答案。(出示問題,分組探究。)
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相同嗎?有幾種情況?
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
說明:我們把有31天的那個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個月叫小月,二月是個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記住大月、小月
哪個月是31天?哪個月是30天?怎樣記住一年的大月、小月?
(1)左拳記憶法
課本上介紹一種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樣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45頁,
看下面的一段話:“可以像┄┄”(老師組織,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數)。投影出示左拳圖,指著左拳圖,帶著學生一起數。
鞏固提問: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個月除外?
(2)兒歌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帶領學生讀兒歌。
6、師生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年月日, 提醒學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7、出示練習題讓生完成。
8、出示課堂檢測,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三>、布置作業:課本46
頁第4題.
板書設計 :
年 月 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的思想,我精心設計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始終在我設計的具體情境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體驗上下空間位置關系。
引入課題
通過摸一摸自己身體的`上下器官,讓學生充分體會自身的上下,以便揭示課題。
新授課
我創設生動活潑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數學情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動物們為大樹爺爺過生日,讓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以培養學生的按順序觀察的習慣。當學生說到誰在上面,誰在下面時,我給與糾正:在表達位置與順序時,要注意不能單純地說誰在上,誰在下,應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以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嚴密性,緊接著通過抓住孩子的個性,也在掌握上下位置關系的情況下,幫小動物找家這一活動,特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勁正濃時,讓孩子愿意且樂于動手擺的環節,“我說你擺”這一環節。能勾起孩子的思維,也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以便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隨之以游戲的形式來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我說 “上”,學生在下面拍,我說“下”,學生在上面拍。這一環扣一環的情節,讓學生在玩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順序,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感性信息,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由于以上環節扣得比較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為了不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更好的對上下有所掌握,讓學生欣賞南京長江大橋,先讓小組之間互相說說大橋上下物體的位置關系,以便學生更好地對上下的掌握。以上幾個環節我認為條理比較清晰,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有聲有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平時愛畫畫的特點,最后一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拿出筆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的環節。這幅畫且能表示上下位置關系,然后拿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說說自己的構思。整節課接近尾聲時,給孩子布置作業:下課后觀察我們的教室,看看教室里哪些東西也可以用上下位置關系表示。這一環節更好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
本節課我認為還比較成功,但是還存在著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以創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96-98頁 (9 加幾)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教具:
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生學具:
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學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
第99面的第1、2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 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尺子、圖釘、紙條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上一節課我們都知道要統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一規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設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
(一)、認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的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長。
3、 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 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 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
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設計說明
本課時是百分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學生很少關注農業中的成數,貿然地與數學知識、課本中的百分數內容聯系起來,欠缺知識間的溝通,所以需要教師規范、指導形成系統的概念,聯系生活實際來展開教學。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特點,特作如下設計:
1.復習舊知,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
溫故而知新。在教學中復習舊知,達到與新知間的貫通。本節課在學習新課之前,設計了三道復習題,其目的是通過復習讓學生回憶把分數和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鞏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解法。通過復習為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
2.交流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由于有百分數的.應用知識作為基礎,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沒有過多的進行講解,而是采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的有關成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2 1.36
2.李莊去年種小麥50公頃,今年種小麥60公頃。今年比去年多種百分之幾?
3.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師:農業收成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有時也可以用另一種表示方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成數。
(板書課題:成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探索新知
1.成數的意義。
師:在一些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增產兩成”“減少一成”等描述,這里的“兩成、一成”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成數。
(1)質疑:什么是成數呢?
(2)學生交流自己的見解。
(3)教師明確: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
(4)舉例說明:“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二成五”就是十分之二點五……
2.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1)課件出示:把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三成 三成五 七成 九成四
(2)小組探討,找出改寫方法。
(3)指名匯報:先把成數改寫成十分之幾,再改寫成百分數。
3.教學例2。(理解成數的含義,解決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1)課件出示例2。
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學生讀題,理解題中的數學信息。
(3)節電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4)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
教師根據學生的思路,板書解題過程:
350×(1-25%)
=350×0.75
=262.5(萬千瓦時)
答:今年用電262.5萬千瓦時。
師:在列式計算時,我們可以直接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用百分數進行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首先讓學生掌握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的方法,再出示實際問題,很自然地就能把成數問題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百分數問題。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