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梯形的認識》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觀察梯形的特點,概括歸納出定義,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稱;通過動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對所學四邊形進行建構,能用集合圖表示它們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獲取新知,對知識進行建構,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的過程,獲取新知,親身經歷知識的再現過程。
教學具 :
實物投影、剪刀、一張16k白紙、等腰梯形紙、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組梯形的題卡等。
教學過程:
一、從經驗出發導入新課。
通過收集展示學生課前所畫的`各種四邊形,并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課題。
(評析:學生對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對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整理,為后面進行四邊形的建構奠定基礎。)
二、從需要出發合作探究。
1.了解學生的需要
師:憑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經驗,你們想從哪些方面認識梯形呢?
預設:生可能從以下方面回答:
(1)定義
(2)各部分名稱
(3)特性
(4)特征
……
師:那我們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樣的圖形是梯形。
(評析:學生已經學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對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教學以關注學生需求,教師可就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是教師跟著學生走,而不是教師拽著學生走,學生跟著教師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義
學生選擇老師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組梯形的題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獨立思考,再以小組匯總意見討論。(學生以組討論,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
組織小組匯報交流,預設:小組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圖形是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等特點歸納為“四邊形”
(2)有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兩句話歸為一句話。
(3)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提問:“只有”起什么作用。
……
(評析: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學生由于有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基礎,自己利用準備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學習任務。)
3.動手操作,創作梯形。
學生創作梯形,然后交流學生的作品及方法。
(評析:通過畫、折、剪等操作活動,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1)學生自學課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稱,同桌拿起剛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2)匯報交流,重點說說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學生把剪的梯形(標出各部分名稱的)貼在黑板上展示。
5. 觀察發現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學生拿出老師給準備的等腰梯形,以小組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找一找這樣的梯形特殊在哪兒。
(2)匯報交流,互相補充,達成共識。
可能出現的情況:a兩條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別相等
c 對角度數的和是180
……
6.知識建構
師:現在,我們認識的四邊形家族中又多了一個成員,你們能把這幾位成員間的關系想辦法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學生分類整理學過的四邊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結果,組織互評,激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學生可能用集合圖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評析:通過對所學過的四邊形進行分類整理,學生系統整理掌握的知識。)
三、從興趣出發實踐應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嗎?
(評析: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也體現了玩數學的教學理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
2.找一找,數一數。在下面的圖形中找我們學過的圖形,數數分別有幾個?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凡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學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師絕不要代替。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創設學生活動的空間,學生充分利用學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說一說等操作活動,在猜想、爭論、驗證、互相補充中匯報交流、親自參與、親身感知、再現知識發展的過程,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發展了自己的數學思想,學會進行數學交流,傾聽別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學生對四邊形的建構,使其理清關系、形成系統、完整的認識。力爭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設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中“吃西瓜”一課,主要內容是“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教材P60-61)。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畫、涂、拼等活動,體會“數形結合”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
4、體驗數學活動充滿創造與探索,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一對好姐弟,他倆既活潑又可愛,又乖巧懂事,經常幫媽媽做事情,一天兩個好孩子又在幫媽媽打掃衛生了,不一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媽媽說:“孩子們歇會兒吧,媽媽給你們切西瓜。”我們一起來看看切西瓜的過程吧,如果把這個圓看成一個西瓜,熊媽媽把這個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倆高興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塊,姐姐吃了其中1塊,那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課件:一個西瓜被分成了8塊,弟弟吃了兩塊,從圓中分出兩個西瓜到弟弟的頭像,再分出一個西瓜到姐姐的頭像上。
師: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分數的?
(2/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兩份,就用2/8來表示)最好不說“取”
(1/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來表示)
師:那根據剛才的畫面內容,你能提出哪些與分數有關的數學問題呢?
(剩下的西瓜是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誰吃的多?多多少?)用紙蒙住,學生說一個,取一個。
師:咱們同學真會提問題,這節課咱們就先來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數學問題。(PPT,板書課題:吃西瓜)
二、解決同分母分數加法
師:先來看看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PPT展示)你會列算式嗎?
(2/8+1/8,板書)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師:請你觀察這兩個分數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加數的分母都是8)
師:對,我們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數叫做同分母分數(板書)今天咱們就先來研究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師:那你能試著說說這個算式等于多少嗎?
生:````````````````````
師:那看來大家的意見都等于3/8,那這個結果究竟對不對呢?我們想個辦法,你能用圖形來說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師給同桌兩人提供了一張被平均分成8份的圓紙片,同桌進行角色分工,一個當弟弟,一個當姐姐,用斜線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據你們涂的這張紙片和你的同桌說說2/8+1 /8到底等于多少。開始吧。
生活動并交流
師:完成的同學馬上坐正,那我們剛才通過驗證,你是不是認為2/8+1/8等于3/8?
誰愿意拿著你的作品到前面來說一說你們的想法
(假設:請兩組來說
師:你們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們是數出來的
師:你能給大家數數看嗎?
生數
師:那你數的這一份是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生:1/8
師:那兩塊呢?
生:2個1/8
師:我們再數數看一共有幾個1/8呢?
生:3個1/8
師:那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們的過程,那就是:2個1/8加1個1/8就是3個1/8就是3/8。
師:哪一組再拿著你們的作品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說的真好,同桌再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全班一起來說說
課件邊展示請學生邊敘述過程
師:那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剛才的過程(電腦演示)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個1/8,1份是姐姐吃的1個1/8,合起來就是3個1/8,也就是3/8)
師:結果就是3/8,(板書)
師:解決了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答(板書)
師: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老師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說說為什么等于6/7呢?(2個1/7加4個1/7等于6個1/7)闡述算理
師:同學們這么能干,老師就不信考不到你們,請你口答1/9+5/9等于?2/4+1/4
學生口答
師:這么能干啊?你們是怎么算的,怎么會這么快呢?
(分母不變,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師:哦~是這樣的嗎?我們再來看看,分母不變,分子加在一起。(板書)
師:說的真好,那誰來歸納總結一下,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到底該怎么計算呢?
(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板書
板書計算過程。
師:注意加號,等號,分數線要對齊,這樣才好看。
師:知道了怎么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我們再來解決一道問題?
師:一張長方形紙,做小旗用取3/5,做紙花用去2/5,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請你自己的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師:3/5+2/5=5/5
師:有不同的結果嗎?
生:也等于1
師:為什么呢?
(因為5/5的意思也就是整體1)
師:解決了吃西瓜的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心里怎么樣,美滋滋的,象吃西瓜一樣甜,那我們解決下面的問題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三、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減法
師:我們現在來看第2個問題: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為什么用減法呢?
(求一個數比另外一個數多多少,應該用減法)
師:那再請你觀察這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也是同分母分數)
師:那我們今天還要研究同分母分數的減法(板書)
師:關于這個算式,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用手中的另外一個園片幫助你,想想2/8-1/8等于多少呢?然后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想法
請一生板演。
請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跟黑板上一樣的.同學請舉手,那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的想法(PPT)請一生說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弟弟吃了2個1/8,姐姐吃了1塊,表示1個1/8,從2個1/8里去掉1個1/8,剩下的就是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1/8
師:誰再把剛才的過程說一說
(2個1/8減去1個1/8還剩1個1/8,就是1/8)
師:2/8-1/8你會算了,那4/7-2/7你會算嗎?
師出題學生口答
師:那同分母分數的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分母不變,分子相減)板書
總結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知道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做減法是分母不變,分子相減。那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全班說。
四、解決1-幾分之一的減法
師:那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3/8,這時候小熊說了:我們不要吃了,也給媽媽留點啊?,小熊真是個孝順的孩子,那這個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呢?(PPT)
你會列算式嗎?同樣,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組內說說你想法。
師:你是怎樣列的算式?
(8/8-3/8=5/8,板書)
師: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這個西瓜。
師: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1-3/8)
師:那這個1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也就是說這個整體你也可以用“1”來表示。(劃等號)
師:那8/8-3/8你會算嗎?
板書結果5/8
師:我們再來看看整個思考的過程
師:(PPT)把這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8份,也可以用1來表示,從中去掉姐姐和弟弟一共吃的3/8,果然還剩下了這個西瓜的5/8
(1就是8個1/8,先把1劃成8/8,8個1/8去掉3個1/8,還剩5個1/8就是5/8)
做答
師:那如果這道題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師:那為什么這里把1劃成7/7而沒有象剛才一樣劃成8/8或者是6/6呢?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算式跟前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師:那象這種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師:那么也就是說要把1劃成跟減數分母相同的一個分子分母都一樣的分數來計算。這樣其實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同分母分數的減法。
師:其實如果孩子們計算熟練了,中間的步驟可以省略不寫。
五、練習
師:看到同學們學的這么開心,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試一試同學們的實力,敢不敢接受挑戰?
A.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口算題,看算式直接寫得數,(打開書完成)
選其中一道題請學生說想法
注意:3/4-3/4(用圖解釋)
B. 師:這是一條線段圖,認真觀察,現在發生了什么?(PPT線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著又怎么樣了?(閃現紅色部分,紅色部分是這段的3/10,閃現蘭色部分,蘭色部分是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閃現“?”,算一算一共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決,并口答。
師:接下來看下一個線段圖,
師:那你會列算式嗎?
8/9-2/9=6/9
C. 再來看一個線段圖,請生解釋。列算式解決
六、總結
同學們,吃西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從中學會了很多知識,也發現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同學們真是好樣的,看來只要我們用一雙充滿智慧的,善于發現的研究去細心觀察生活,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筆算
1、做復習第1題。
(1)做第一組加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計算。提問:筆算加法要怎樣算?
(2)做第二組減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3)提問:筆算減法要怎樣算?
(4)小結:筆算加法和減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復習第2題第一行,三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把三道題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題對不對,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復習題第3題里的第一組題
三、復習加減法的驗算
1、做復習題第4題,指名兩人板演。
2、引導學生小結:加法和減法怎樣驗算、
四、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筆算加法和減法各要怎樣算?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業:復習第2題余下的六道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復習內容:
復習位置關系和統計。
復習目標
1、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2、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復習過程:
一、總復習119頁第8題。
1、先小組討論而后指名口答。
2、 練習二十七第1題。
(1)自己做。
(2)訂正。
二、復習統計:
1、扇形統計圖的意義。
2、練習:
120頁第一題。125頁16、17題。
三、復習三種統計圖的區別。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1、 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復習重難點:
1.進一步認識20以內的數,理解加、減法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相關的式題,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
2.在具體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學會分類的方法,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
3.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復習措施及課時安排:
1、復習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弄清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哪些知識還存在問題,存在什么問題,從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活動,以增強復習的實效性。
2、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3、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復習,針對單元測試卷、復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作重點的滲透復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4、扎扎實實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5、根據平時教學了解的情況,結合復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6、知識分類
知識點 對應教材 復習說明 課時安排
認識鐘表 第八單元P91-P95 鞏固整時和半時的讀寫,另外通過練習看接近整時的鐘面(P120),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1課時
認識圖形、分類 第四單元P32-P37,第五單元P38-P41 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并能辨認這些圖形;復習按單一標準和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
1課時
20以內的數 第一單元P2-P5,
第二單元P6-P13,第三單元P14-P22、P29,
第六單元P42-P71,第七單元P84-P87 學生對數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重點是20以內數的順序,數的序數的含義和20以內數的組成(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20以內加法和10以內加減法 第三單元P23-P31,第六單元P42-P81,第七單元P88-P90,第九單元P96-113 1、通過對算式的計算與分類,整理加減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能正確地填寫加減算式中的未知數。
3、掌握10以內的加法與20以內進位加法的不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在解題方法多樣化的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1-2課時
解決問題 貫穿于第三、六、七、九單元 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圖中給出的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復習時,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圖以外的資源,如看圖并根據對話信息進行計算。
四、學生常見錯題及解決策略:
認識鐘表
1、 寫時間會寫成11:12、11:時30分或11時30等;
2、容易把6時半看成是7時半。錯因:時針旋轉的方向未弄清,時針其實是過了6,但還沒有到7。
3、畫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時,會長短顛倒或者長短不分。 1、平時多觀察鐘表上的時間,加深其對時針、分針及其旋轉方向的認識。
2、通過親自動手撥出,更好地鞏固對整時和半時的認識。
3、分針指著6,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半,注意是過了幾。
4、培養細心觀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 1、數圖形時不注意順序;
2、對長方體、正方體的本質屬性未掌握好。
3、把長方體與長方形的名稱混淆。
4、按同一標準分類時不能找出其中的立體圖形或平面圖形。 1、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者邊數邊作記號等方法。
2、要求分清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20以內數的認識
1、 數數出錯;
2、 8的后面是()或者4的前面是(),學生有時會把后面和前面弄錯。 1、 數數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者邊數邊作記號等方法。
2、 看尺子圖能較好的分清前后關系。
1、分不清幾個和第幾。
2、左右不分
1、讀題時先把題目中重要的字、詞圈出來。
如:將從左數的第6個涂上紅色,把從右數起的5個圈起來。(5個要全部圈在一起)。
2、反復讀幾次。
數的組成:個位是6,十位是1,這個數是(61),由5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51) 1、認真讀題。
2、可自己在紙上畫一個數位表,對著寫。
20以內的加法及10以內的減法 1、 看錯數字
2、 看錯運算符號
3、 12+3=42,錯把個位3加到十位上 1、 仔細看題,認真檢查;
2、 可用符號幫助;
3、 檢查時默讀題目。
一圖四式
用部分數減部分數:
3+7=10 7+3=10
7-3=4 列減法算式時必須用總數減部分數
看圖列式計算 1、不能選擇正確的方法及有效的數學信息。
2、找不到題目中的全部條件:形象圖與對話結合的。
1、加法是把各部分合并在一起,而減法的本質是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數,求另一部分數。
2、要求孩子記住:問號問的是幾,等號后面就寫幾。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對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對角線和相等,三階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條對角線和為15。中心數是5,兩頭湊十。 四個角是雙數。
2、能根據幻方的規律來判斷幻方,并能將不完整的幻填寫完整。
3、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文化,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 初步認識幻方,發現幻方的規律和特征。
2、 運用幻方的特征,判斷一個九宮 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數。
【學具準備】多 媒體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故事“夏禹與龜”
2、認識洛書和九宮格
3、出示課題:幻方
【設計意圖】 導入部分教師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通過聽故事激起學生學 習的興趣,進而認識洛書和九宮格并引出課題。
二、探究學 習,合作研討
(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
出示1個幻方:
1、觀察數字特點:1、2、3、4、5、6、7、8、9不重復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的和。
3、歸納: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斷幻方
5、評價:理解星(我會判斷幻方)
(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
1、觀察幻方,發現規律(出示4個幻方)
(1)同桌討論
(2)交流反饋
2、評價: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設計意圖】 在整個探究環節分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兩個部分。在初步探究中 ,通過教師引導,運用觀察法和計算的方法使學生發現幻方的數字特點和行,列對角線和的特點。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大膽的將問題交給學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嘗試遷移,練習鞏固
1、根據幻方的特征做填數練習
(1)師生互動(完成第一個幻方)
(2)小組合作(完成第二個幻方)
(3)獨立完成學習單第三題
(4)交流反饋
(5)評價:應用星(我會運用幻方的小秘密補全幻方)
2、根據幻方的特征做選擇練習(用手勢表示它的序號)
【設計意圖】在內化新知的階段,教師創設了填數練習和選擇練習,練習題由淺入深,從師生互動到小組合作進而到獨立完成,逐步學會運用新知來解決問題。
四、拓展延伸,課堂總結
1、出示:0、1、2、3、4、5、6、7、8
提問:中心數是幾?和是幾?你會把這些數填入九宮格嗎?
2、欣賞幻方
3、全課總結,集體評價
【設計意圖】 全課總 結的環節,教師以一道拓展題結尾 ,把問題留給學生,最后欣賞幻方,感知數學知識的博大與奧秘。
【板書設計】: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 不重復
每行、每列、對角線三數之和為15
中心數是5,兩頭湊十
四個角是雙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在自主計算、借助計算器計算的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循環小數的過程。
2、知道什么是循環小數,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環小數。
3、體會計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計算器進行數學探索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樹上結果實的話題,引出教材中的問題。教師口述大棗、核桃的價錢信息,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由現實生活中秋季結果的談話開始,創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自然引出要解決的問題情境。)
二、解決問題
1、提出“估算一下大棗和核桃的單價哪個便宜一些”的問題,要求說一說是怎樣估算的,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估算的機會,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發展數感。)
2、平均每千克大棗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當板演的學生除到三位小數時,停止計算。
(設計意圖:經歷自主計算,初步感受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小數感性材料。)
匯報計算的情況,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問題。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結果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商中數的字3重復出現的事實,初步感受循環現象,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好奇心。)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商重復出現的原因。
(設計意圖:以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經歷自主計算,發現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小數感性材料。)
3、平均每千克核桃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提示:邊計算邊觀察商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交流計算情況,討論除得的商有什么特點,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結果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推測,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讓學生觀察豎式,并提出“想一想”的問題。
用計算器驗算。
三、循環小數
1、寫出58.6÷11,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后交流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借助計算器,可使學生擺脫煩瑣的計算,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循環小數的研究和學習上。)
2、讓學生觀察58.6÷11的商,討論商有什么特點。使學生了解從商的小數部分,第二位開始,重復出現2和7兩個數字。
(設計意圖:在觀察討論中使學生體會到商中數字循環的不同特點。)
3、介紹58.6÷11商的書寫方法和表述方式。讓學生寫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設計意圖:了解循環小數的書寫方式是數學學習的需要,寫其他兩個算式的商,既是書寫練習,也為下面的討論作準備。)
4、讓學生觀察三個算式的商,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空間。
(設計意圖:觀察、討論三個商的特點,為概括循環小數的概念作準備。)
四、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2.體會于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和遵守交通規則等日常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教學難點:
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游戲激趣: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現在你們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出示畫面)
星期天,小明、小剛和小紅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認識路,只有一張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勢掛圖,請大家仔細觀察掛圖,幫助他們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線。
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說一說
請大家算一算誰家離敬老院遠,誰家離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們怎樣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現、再向南走20米;小剛向增走50米,再向東走30米。
二、問題探索
完成練一練第1題,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圖文:讀懂題意,獨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確定游樂場的方法,在小組內說給同伴聽。
匯報交流。
設疑:如果在商場西20米處設停車場,用O標出,怎么確定位置?你還可以確定哪些物體(景物)用適當的符號標出來,小組內說一說。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出示尋寶圖,引導觀察,自由說一說小動物的尋寶路線。
學生匯報。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小兔送信,請你們幫他算算,從出發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組內討論:確定路線,再計算。
三、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4題。
請你說一說回家的路線,要求運用四個方向準確地表述。
把大家說的路線制成一幅線路圖。每小組指定一人說,其余同學共同完成圖。
板書設計: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在開頭便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丑小鴨》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了這一情境,由丑小鴨變成的這些白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組織了課堂紀律。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通過聲情并茂的課件演示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條件。課件演示4只白天鵝,先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敘述、理解圖意,然后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丑小鴨》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那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誰知道那只受盡了苦難的丑小鴨最后怎樣了?(變成了白天鵝)今天,老師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鴨也變成白天鵝,大家高興嗎?
課件出示口算題:(口算題的背景是4只丑小鴨)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答對了,丑小鴨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童話能不能變成現實就看你們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學生正確算出一道題,師點擊鼠標,就會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課件演示:白天鵝飛起來,飛到湖邊)
師:多么美麗的白天鵝啊!雪白的身子,細長的脖頸……它們飛呀飛,飛到了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設計意圖:一年級新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因此,用他們喜愛的童話激發興趣,復習引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