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數學教案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p.20、21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結合升和毫升的學習安排的實踐活動,分“敲敲聽聽”和“編編唱唱”兩個部分。“敲敲聽聽”讓學生通過兩個層次的活動,依次:發現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樣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礎上安排“編編唱唱”,讓學生選擇一組杯子,合理調整各個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發出不同的音,制成一個“杯琴”;然后引導學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目標:
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知識,與科學、音樂學科的綜合,通過制作、欣賞“杯琴”,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
水、各種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學過程:
說明:昨天我已經讓個別音樂好的學生到自然教室用試管制作了一個杯琴。
一、請學生介紹“杯琴”
1、請該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來,并分別按順序敲出“1~7”七個音,在此基礎上,再用該杯琴敲出一個簡單的樂曲,激發同學的興趣。
2、介紹該杯琴的制作過程
(1)確定水的多少對音高的影響。可分別用裝滿水的和空的、裝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較,很明顯地發現水越多,音越低
(2)把7個試管依次從多到少地裝入適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過調整水的多少來調整音的高低,直到滿意
3、老師補充
通過剛才的介紹,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樣容器中裝的水的多少有關,其實還和不同的容器有關。
分別請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容器敲一敲。
當然在敲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選擇的.材質要能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
二、學生分組實驗
1、請每組同學把自己帶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剛才學到的知識,來制作杯琴。
沒帶齊的組也可以到老師處借燒杯等容器。
2、分組交流
每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簡單、熟悉的曲子。
全班評一評哪組制作的杯琴音質最好,音準最準。
三、介紹“你知道嗎?”
在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氣的量也就不同,這樣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樂器正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制作的。
說說書上這幾樣樂器的名字。
你知道這些樂器為什么會發出不同的音?請大家課后查資料,并互相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第88頁的例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個算式,并計算結果。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教學中的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學數學。
重點難點:
看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準備小棒數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電腦演示卡通人物湯姆:小朋友,我是湯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請我去作客,不過,聽說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幾個問題,你們愿意幫助我,和我一起去嗎?學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復習題。
復習:(1)卡片出示
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 )
1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1 個十和( )個一合起來是19
復習(2):湯姆講述:我帶來了一束鮮花作為禮物,瞧,花朵上還有算式呢!這些算式中哪些已經學過了,哪些還沒有學?
(學生分類) 8+1 10+1 2+6 4+10 7-3 8+10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領會新知
1、觀察例圖:吉利的生日晚會上,已準備了好多蛋糕(電腦演示),仔細看一看,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兩部分?(盒內的10個和盒外的5個),這樣,你可以說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數嗎?請你把書翻到68頁,試著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訴你的同桌。
(2)誰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訴大家。(指名學生回答)
3、老師小結: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數的組成來算,也可以利用加、減法之間的關系來算。
三、鞏固深化,拓展創新
1、回到課前分類題,讓學生完成原來不會做的題目。
2、媒體演示
湯姆:生日晚會開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還沒數好,出示做一做1
學生自己先用小棒擺一擺,然后列出四個算式。
3、瞧:晚會上還準備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會算嗎?完成做一做2。做完問學生你有什么發現?
4、我們一起來到智慧宮:9+4 你會算嗎?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6---17頁《角的認識》,第17頁“想想做做”。
設計理念:
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探索現實生活中有關圖形的問題;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圖形,應注重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畫圖、觀察和交流活動,認識射線、直線及相互間的聯系,能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
2.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3.學生認識角,進一步了解角的特征。
4.學生在認識射線、直線和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射線的概念,掌握直線、線段和射線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以及建立角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點擊大屏幕,出現一輛大巴車,車燈發射出燈光,路上有斑馬線、實線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二)認識射線、直線。
1.認識射線。
把圖中斑馬線其中的一條畫下來。這是一條什么線?它有什么特點?
師將線段左邊的端點去掉,向左邊無限延長。
還能繼續延長嗎?請你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有可能延長到哪?這條線叫什么名字?射線有什么特點?
2.認識直線。
將線段兩邊的端點都去掉,向兩端無限延長,你發現了什么?這條線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什么特點?
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和射線,讓我們再看看圖上哪些線是直線,哪些線是射線,哪些線是線段?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線是直線、線段和射線呢?
議一議
1、直線、射線、線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是什么?
相同點
不同點
直線
射線
線段
2、直線、線段和射線有什么關系?
(三)、教學“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1.小游戲
1、在本子上畫一個點,試試經過一點畫直線,看看能畫幾條?
2、在本子上畫兩個點,試試經過兩點畫直線,看看能畫幾條?
3、在本子上畫一個點,試試經過一點畫射線,看看能畫幾條?
匯報結果
2.生活中常常應用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你還能找到這樣的例子嗎?
(四)、建立角的概念。
1.讓學生動手畫一個角,建立角的概念。
師邊演示邊敘述:先畫一個點,再經過這一點畫一條線,這是一條什么線?
2.教學角的符號。我想用一個符號來表示角,可以用“∠”表示。
(五)拓展應用。
一、請你來當啄木鳥醫生,幫果樹治治病。
1.直線比射線長。 ( )
2.角的兩條邊越短,角越小。 ( )
3.組成角的兩條邊是線段。 ( )
4. 一條直線長5米。 ( )
二、摘蘋果。
1、直線和射線的長度都是( ),而線段的長度是( )。
①、有限的 ②、無限的 ③、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無限的.
2、在一條直線上確定兩點之間的一段叫做( ),線段是
( )的一部分,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 )。
①、線段 ②、直線 ③、射線
(讓學生知道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是最短的。這樣的線段的長度就叫做兩點間的距離。)
(六)、小結。
師生交流今天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西師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教科書77頁例一,練習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能結合具體情境分析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至少”的'含義,并進行正確解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同學們要在食堂搞一次聚餐,你能幫他們嗎?2、出示例一圖,讓學生仔細觀察。3、你從圖中獲取了那些信息。4、今天我們就根據上面的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一:我們年級有95人,準備在食堂聚餐,每桌坐8人,至少要準備多少張桌子?
條件:有95人每桌坐8人問題:至少要準備多少張桌子?(你認為哪一個詞最重要,為什么?)這道題該怎樣解答。請一學生板演,其余學生試做。95÷8=11(張)7(人)
因為剩下的7人也要準備1張桌子,所以至少需要12張桌子。
11+1=12(張)答:至少需要12張。
2、即時練習:李叔叔購買了38千克的蘋果,如果每個袋子限裝3千克,至少需要多少個這樣的袋子?找一學生讀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8÷3=12(個)2(千克)
因為剩下的2千克也需要一個袋子,所以至少需要13個袋子。3、算一算,填一填:
1.濱江小學有51位同學去沙坪公園劃船,一條小船限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x條這樣的小船。
2.小紅媽媽買回48個桃子,如果每個盤子只能放5個,至少需要x個盤子才夠裝。
三、鞏固練習:1:擺沙發,有26位來賓,每張沙發限坐3人。至少要擺多少張這樣的沙發?2:有15位叔叔阿姨要乘坐出租車到市政府開會。每輛出租車限坐4人,至少要多少輛出租車?
四、發展練習:李師傅加工了50個玩具熊,如果每個盒子裝6個。至少需要幾個盒子才夠裝?這些玩具熊只夠裝滿幾盒?
50÷6=8(個)2(個)
8+1=9(個)
答:至少需要9個盒子才夠裝。這些玩具熊只夠裝滿8盒。
五、全課小結:
給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在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快實際問題時,特別要理解清楚“至少”這個詞在題中的意義。
課后反思:
本堂課我自認為還是比較成功。完成了教學目標,突出了重點、難點;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基本抓好了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整體教學流程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特點;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良好。但也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在教學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不夠靈活,應變與調控能力不強;如何與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還需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學習,并不斷改進!
20xx年11月20日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和節約愛儲蓄的好習慣。
內容分析
1、 重點:使學生明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難點: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會利用利息計算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生上網去查尋或向父母了解有關的儲蓄知識;
2、銀行定期存款憑條;
3、教學課件。
教學策略
質疑解疑,合作探究,學會搜集整理資料
教學模式
導入 依提綱自學 小組交流自學體會 師生補充說明
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都做什么用了嗎?剩下的暫時不用的錢呢?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那么怎樣計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問題。(板書課題:利息) 學生自由談。 檢查學生課前的調查情況。
二、自學教材 領悟新知
三、小組討論 解決疑難
四、排疑解難 學后測查
A:排疑解難 師: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自學提綱,獨立自學教材3839頁的'內容。屏幕顯示自學提綱:
1、存款的意義
2、存款的種類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
4、存款的利息計算公式
5、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為2.25%,年利率2.25%的含義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
教師巡回指導,并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把重點的地方畫下來。師:大家在自學過程中都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據自學提綱把自己自學所獲得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帶到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若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暫時保留。(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理解有誤的與同學們商討解決。使學生從悟中學。)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小組討論中遇到的疑難發現的新問題,師生共學生自己讀書。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畫。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解疑的能力。培養學生會讀書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鍛煉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鍛煉學生通過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認識存款憑條,填寫定期存款憑條。D:匯報上網查詢到的相關資料。
五、加強反饋 鞏固新知
六、總結深入 強化新知
七、課后作業:
同商量,研究解決。(也可利用學生上網查找的資料來共同解決)
師: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看屏幕小紅1999年10月1日在銀行定期存了200元錢,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紅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讀題,給學生思考時間,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做)
1、拿出存款憑條,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指導學生填寫并算出你將獲得的利息。(選幾個放展示臺展示)
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
1、基本練:選擇題 (略)
2、提高練:應用題 (略)
3、思考題 (略)
依自學提綱進行總結復習,說說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略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自己做。學生觀察。學生自己填。匯報搜集到的資料。學生自由說。 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自學情況。鍛煉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鍛煉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利息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0xx.92%2(1-20%)+200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準備:教師與學生每人帶一個圓柱,教師給學生每4人小組發一個紙制的圓柱。每位學生準備好制作圓柱的材料。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并理解長與寬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
誰能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相對的兩個長方形完全相同,長方體的高有無數條。)正方體呢?
誰能說一說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知識?
二、 新授
教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1、 初步印象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用眼睛看,用手摸,說一說圓柱與長方體的有什么不同?
(圓柱是由2個圓,1個曲面圍成的。)
2、 小組研究: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與面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
3、 交流和匯報
(1)關于兩個圓形得出:上下2個圓是完全相等的圓,它們都是圓柱的底面。(2)關于曲面得出:它是圓柱的側面,如果沿著高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著斜線展開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的高。
(3)關于圓柱的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圓柱的高。高有無數條。高有時也可用長、厚、深代替。
4、 舉例說明進一步明確特征
教師:既然大家對圓柱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呢?
(學生舉例,再讓學生自己判斷。當有一個學生說粉筆是圓柱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
5、 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6、 制作圓柱
三、練習
1、 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經驗。
2、能夠從游戲中獲取數學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方法與過程:
通過游戲的方法,對學過的內容加以鞏固,并獲得取勝策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有趣和重要的,獲得良好情感體驗。
3、體會數學思想,鍛煉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二、【教學重點】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經驗。
2、能夠從游戲中獲取數學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三、【教學難點】
在發現數學信息,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玩游戲,也許大家可能在游戲中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呢?
(二)游戲一“堆一堆”
1、賽前準備
(1)分組:可以分為幾個大組進行比賽。
(2)比賽用品的分發:每組準備相同的幾何體。
(3)賽前要檢查物品數量與形狀。
師:請大家數一數,在小組內說一說,學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們是什么形狀?有幾個?
2、明確游戲規則
(1)打開書自己閱讀游戲規則。
(2)討論游戲規則中講了什么。
3、開展比賽,并計時
(1)游戲活動時間5分鐘。
(2)教師發出指令,開始游戲。
(3)總結此輪游戲中的經驗。
(4)進行第二輪游戲。
(5)再次總結,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進行第三輪游戲,時間可限制在4分鐘內。
4、決出勝者。
5、還可以進行全班賽。
6、全班總結交流。
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說一說。
(三)游戲二 “玩一玩”
1.游戲前準備
認牌識點數:
(1)抽出其中的幾張牌,請學生說出牌面的點數。
(2)尤其是對A的認識,知道A代表1。
2、明確游戲規則
(1)打開書自己閱讀游戲規則。
(2)討論游戲規則中講了什么。
(3)因為規則比較復雜,教師結合撲克牌做必要提示。
3、教師根據主題進行講解。
(1)引導學生對游戲中出現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并進行判斷。
例如:每人的點數已知,現在淘氣的點數是8,笑笑的點數是9,淘氣不繼續摸牌肯定贏不了,所以就要引導學生討論:淘氣摸到幾才能獲勝?
(2)提醒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計算、思考、判斷。
4、小組開展比賽。
(1)分組:可以分為4人小組進行比賽。在明確游戲規則和小組成員后,開始游戲。
(2)教師在各組間巡視,進行幫助指導。
(3)總結此輪游戲中的經驗。
(4)進行第二輪游戲。
(5)再次總結,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根據時間,可以進行第三輪游戲。
(四)全班總結交流。
全班交流,暢談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和體會,以及游戲中發現的其他問題,或是游戲中要想取勝的“秘訣”等。
(五)課外練習
同學們,這些游戲好玩嗎?
回家后可以把這些好玩的游戲介紹給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玩一玩,好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教材第22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及23-24頁練習六4-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的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的進行解題。]
【教學重點】能用畫圖、轉化等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能有加法對減法進行檢驗。
【教學過程】
一、口算檢測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復習應用題
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4題。
[(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3)列式計算。結合圖說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義以及算式的含義。]
2.獨立練習教科書P25的第5題。
3.出示教科書P26的第8題。
[引導學生學會看懂統計表,并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同時把表格填補完整。]
4.獨立練習教科書P26的第7題。
[(提醒學生注意運算的順序)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三、課堂練習
[教科書P26的6題。用“想加算減法”計算很方便,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問題很清楚。]
四、總結:
本單元學習結束了,你說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學反思】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的概念。
2.進一步認識括號的作用,并認識中括號。
3.掌握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知道四則混合運算中商是循環小數或小數位數較多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5.初步掌握判斷能簡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并正確簡算。
6.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根據算式的數據特點,選擇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復習鋪墊
(1)設問:我們學過哪些計算?(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這四種運算,統稱為四則運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②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后做( )。
(3)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
2.新課展開。
一,教學例1。
(1)板書例1:3.7-2.5+4.6 3.6×6÷9
然后設問:
①這些算式里有哪些運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用“第一級運算”代替“加、減法”,用“第二級運算”代替“乘、除法”,運算順序怎樣敘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①的敘述。
④再概括一點講,這句話可以怎樣敘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①的敘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完成例1的計算。
二,教學例2。
(1)板書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設問:
①算式里含有幾級運算?
②運算順序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②的敘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把沒有做完的繼續做完。(一學生板演,其余做在書上。)
(3)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三,教學例3。
(1)板書:3.6÷1.2+0.5×5,然后設問:
①這道式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求用“和、差、積、商”回答)
②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要先算(1.2+0.5)×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學生回答第③問時,啟發并告訴學生:要用中括號。
④如果要先算1.2+0.5×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邊設問邊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2)讓學生計算以上4題。由4名學生板演,其余的做在練習本上。做好后反饋矯正。
提醒學生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過程中,遇到除法的商小數位數較多或多個循環小數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用約等于),再進行計算。
(3)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練習。
這樣設計,主要是精心設計了一級設問,培養學生根據運算順序的需要使用括號的'能力。精心設計的板書,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
3.鞏固練習
(1)填空。(出示,學生口答)
①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統稱為( )。
②加法和減法叫做第( )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級運算。
③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 )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 )級運算,后做第( )級運算;如果有兩種括號,要先算( )括號里面的,再算( )括號里面的。
(2)完成練習十第4題。
(3)書面作業。練習第十第1、2題。
4.全課小結。 (略)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1-08
小學數學教案01-22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12-17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11-07
小學數學教案【熱】11-13
【熱】小學數學教案11-25
小學數學的數學教案08-31
小學優秀數學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