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08 07:31:29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看著橫式直接寫出得數的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一個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進一步掌握整十數乘多位數及多位數末尾有0的看著橫式直接寫出得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看著橫式直接寫出得數的方法,逐步提高計算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4+3 5×8+4 9×6+1 6×7+3

  5×6+2 9×7+5 8×3+2 3×9+4

  2.計算。

  23×4 57×6 82×6 73×5

  引出課題。

  二、教學新知。

  1.把準備題中的`23×4改成823×4、239×4,讓學生嘗試著用看橫式直接寫出得數的方法進行計算。

  2.反饋:你是怎樣算的?

  3.練習。

  4.再次嘗試練習。

  2950×3 67×50

  三、鞏固練習。

  1.書本中練習。

  2.計算。

  3.應用題練習。

  四、作業

  作業本p14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多重渠道引導學生創新解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豐富的邏輯思維能力。

  2、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的。體驗數學學習中充滿著探索與創造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你能用別的方式來表達下列語句的意思嗎?

  (1)、男女生人數之比是4:5

  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

  師:他解釋了4:5的含義,還有嗎?

  生2:總人數是9份的話,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

  師:哦,他能看到隱含的條件了

  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生4: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女生占總人數的4/9

  (在這位同學回答后,學生的表達一發而不可收拾)

  生5: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于總人數的1/9

  生6:男生人數相當于女生人數的4/5,女生人數相當于男生人數的1又1/4倍

  生7: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到這里同學們似乎有些思維窮盡的樣子,但是過了一會小手再次林立)

  生7:總人數相當于相差人數的9倍!

  生8: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總人數也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師:哇,一句話引來大家這么多不同的'表達方法!語文學的真棒!

  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條理一些呢?

  生(想了想):每一句話都可以反著說呢!比如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可以說成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這樣一對一對的整理!

  根據學生回答一邊板書一邊幫助標上序號:1、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2、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3、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

  4、女生占總人數的4/9 5、總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6、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于總人數的1/9 7、總人數相當于相差人數的9倍

  8、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 9、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2)、甲數是乙數的3/7

  你能有順序的用更多的表達方法嗎?

  生:

  (呵呵,不用我說各位老師也知道這些小家伙的說法了,我還是接著寫我后面的部分吧!)

  二、條條大路通羅馬

  1、如果老師給你這樣一個條件:全班54人 再給你這樣一個問題:男生有幾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種方法解答?

  (1)、5分鐘內看誰用的方法多

  (2)、小組交流,把各種方法盡可能的在小組中就先呈現出來

  (3)、匯報:

  (各位老師,我打不出來帶分數了。只能說明一下:學生在這里總共用了一種13種方法。其中歸一方法一種,比例兩個,分數方法9種)

  師:你們好厲害啊!這么多的方法!將這些方法分分類看?

  生:按比例分配(其實是轉化成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分數方法、歸一方法、比例方法

  師:那么你們覺得自己用這些方法解題的時候對應哪一句話來解決的呢?(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中的具體思維過程)

  師:原來你們孫悟空72變化出來的這每一句話都能得到一種不同的解題思路!

  師:在這些解法里頭,你們覺得哪一些是比較簡單又容易理解的?

  生:歸一法,正比例,還有還有用第2句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9 和第三句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都比較容易!

  2、那么老師如果告訴你的條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幾人,是不是這些轉化出來的語句也都能用來解決呢?

  生:能!

  師:你會先選那些語句來呢?

  學生考慮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語句6和語句7上。

  師:你們為什么要選6和7?不首選別的呢?

  想一想:為什么在前一次,大家首選了2和3,現在卻要首選6和7?

  討論后學生很快再次達成一致:要看條件和問題,找出能表達條件和問題關系的語句來解決問題,就能列出比較簡單的算式來。

  師:那么用歸一和正比例呢?

  生:也比較簡單,思路上很快就能通達。只要看清相差幾份、總數幾份就可以了。

  師:學習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

  (情緒高漲,叫人不得不說:學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于表達)

  生1:我想黃老師是想告訴我們大家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從學校到我的家,并不止一條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條路,也可以繞個彎從別的地方回到家里。

  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繞來繞去!

  學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

  生3:這個叫做殊途同歸!

  師:好比喻!我們用歸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眾多的分數方法還是能回到我們的家!

  生4:老師我看用條條大路通羅馬來形容也可以。

  學生鼓掌為他的形容稱妙

  (于是就有了我這一節練習課的名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呵呵)

  三、擴展延伸

  這么說來,分數應用題、正比例應用題還有歸一應用題是一家人了,那么一道分數應用題或者是一道正比例應用題也一定能用其他兩重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解決的了。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找道歸一題或者分數應用題來試試!!

  下面是學生從練習冊上找的題目:

  1、一種鋼絲20米重5千克。稱得同樣重量的一捆鋼絲113千克,這捆鋼絲長多少米?

  學生將解法羅列了以后,共用了兩種歸一,兩種倍比,兩種正比例的方法。而且一比較自己很自然的就發現:過去所用的倍比法事實上就是分數應用題的方法。

  (我在這里不羅嗦啦)

  2、一段水渠,已經修了100米,比剩下的多20%,這條水渠全長多少米?

  各位知道我們的學生列了多少算式嗎?呵呵不說啦!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交流、計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并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難點】

  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三、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課件、直尺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以小精靈明明帶我們去動物樂園,看見一群小動物,每個小動物身上還有一道算式,這個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學生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讓學生動手計算,復習連加連減的計算。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觀察畫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問題(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計算,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綜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饋解法,初步感知(全班匯報交流:每種方法每步分別求的是什么?教師板書)

  5.比較歸納,總結算法:(全班交流討論)

  給出規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深化概念,運用計算

  (1)講解脫式計算53-24+38的書寫格式,教師示范板書,邊講解邊說明計算方法,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

  (2)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是怎么算的啊?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種解法。現在我們知道“這天閱覽室共來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還可以怎樣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匯報交流,列綜合算式:53+38-24,體會加減法混合運算,交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改錯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3.書中練習題:先學生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全班交流,強調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課后繼續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決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正確、合理、靈活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審題習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計算的樂趣,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正確的運用定律性質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出新課(約5分鐘)

  1、觀察3/10、7.4、8、125、5.4、7/10這六個數,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如學生說出下面的①,則教師就繼續說②;如學生直接說②,則教師就不再說①)

  ①這些數是整數、小數和分數。

  ②從計算的角度考慮這些數可以干什么?(湊整)

  2、請你根據這六個數編出三道口算題。

  7/10+3/10=7.4-5.4=8×125=

  3、對三道口算題再加工,請你繼續計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說點什么?(預設:不能為了湊整,而不顧運算順序,應該按運算順序做。)

  這些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二、進行復習(約30分鐘)

  1、下面我們進行一次計算比賽,時間三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多。可以不按題號順序,有選擇地做。(課前下發習題紙。)

  脫式計算下列各題:

  2、三分鐘到!誰來說一說,你選擇的是哪些題目?其他同學呢?

  3、思考:你們為什么選擇這些題?

  4、我沒讓你們簡算,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題能夠直接簡算的?(預設:需要觀察數的特征,符號)簡算的依據是什么?(小組討論)

  5、追問:是不是數字只要能湊整就能簡算呢?不能簡算,根據什么?能簡算根據什么?

  6、現在研究簡算的題目,每人手里有一張表,自己先獨立填寫,填完后再小組交流。第一欄舉例,可以是做過的例子,也可再舉例。第二欄填簡算的依據是什么?第三欄注意(即易錯的地兒)是什么?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幾類全研究,也可感興趣的幾個題)(約8分鐘)

  簡便運算的題目(舉例)

  依據(定律或性質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錯或提醒同學的地方)

  7、學生匯報:(10分鐘)

  (1)比如,依據加法、乘法的結合、交換律;乘法分配律;減法性質;商不變的性質;除法性質。師適時板書:定律和性質,并適時師生、生生間進行。

  (2)在學生匯報的同時,說到什么定律或性質時,如學生之間能相互補充最好,否則教師則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易錯的題目,如:

  (3)(意圖:分配律的正確運用。②避免分配律遷移到除法中去)。

  (5)×19×17

  (6)3÷2.53÷2.5÷4

  8、訂正結果后改正錯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三、課堂:(2分鐘)

  今天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審題重要,觀察特征、符號,依據定律、性質,湊整達到簡算目的。

  今天的復習對于以前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或想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復習了比的知識,這節課我們來復習比例的知識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比和比例(二)]

  ⊙回顧與整理

  1.構建比例知識網。

  通過課前的復習,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知識網絡)

  預設

  生1:我了解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生2:我知道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并且能判斷兩個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生5:我了解了比與比例的區別以及正、反比例的區別。

  ……

  2.復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明確:

  ①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解比例。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都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①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②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看內項之積是否等于外項之積。

  3.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和關系式是什么?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關系式:=k(一定)

  (2)反比例的意義和關系式是什么?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關系式:x×y=k(一定)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翻書到86頁,仔細觀察,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

  2、好,下面誰來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學過的圖形?

  3、請觀察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假如這塊長方形花壇的長是3米,寬是2米,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6平方米,平行四邊形面積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二、民主導學

  (一)、數方格法

  用展示臺出示方格圖

  1、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這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數一數是多少平方厘米?

  請同學認真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出現了不滿一格的,怎么數呢?可以都按半格計算。然后指名說出數得的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3、請同學看方格圖填87頁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請學生回答發現了什么?

  小結: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引入割補法

  以后我們遇到平行四邊形的地、平行四邊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邊形的東西,都像這樣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那么我們就要找到一種方便、又有規律的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割補法

  1、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沿著所作的高剪下來,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然后指名到前邊演示。

  3、教師示范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發現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就把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在變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做呢?現在看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

  ③移動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請同學們把自己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慢慢移動,直到兩個斜邊重合。(教師巡視指導。)

  4、觀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長方形左面放一個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便于比較。)

  ①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③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樣的關系?

  教師歸納整理: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5、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長方形右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邊形右面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6、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板書:S=ah

  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頁中間的填空。

  7、驗證公式

  學生利用所學的公式計算出方格圖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相比較相等 ,加以驗證。

  條件強化: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底和高)

  三、檢測導結

  1、學生自學例1后,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

  2、判斷,并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3、做書上82頁2題。

  4、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5、作業

  練習十五第1題。

  附: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S=ah或S=ah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