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02 14:18:47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在當前的計算教學中,借助情境以及直觀的動手操作理解算理并不是計算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在于,教師們注意了算理的揭示,但往往輕描淡寫地很快揭示所謂的簡化算法。這樣的教學往往導致了在揭示算理到抽象算法之間出現斷層,由此造成學生對計算的技能掌握不牢,對知識的運用、遷移不夠。最近,筆者結合兩位數乘一位數一課的教學,對蘇教版第一學段加法、乘法的筆算教材的編排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學生為何不接受乘法的原始豎式?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教材編排,首先是揭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隨后呈現乘法的原始豎式,最后優化簡單的豎式書寫方法。編排原始豎式的意圖,是為了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同時也為學生架設一條橋梁,幫助學生從直觀算理過渡到抽象的算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結合情境圖能較好地理解算理,但是在嘗試筆算時往往就跳過原始豎式直奔簡化豎式。《江蘇教育》20xx年第3期楊春燕老師《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例談》一文中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學生對加法與乘法的關系、表內乘法、位值原則等的知識儲備能夠使他們自我跨越。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在不少課堂上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在自主嘗試出簡化的豎式計算形式后,教師為了強化算理,尊重教材的編排,又向學生呈現出乘法的原始豎式,而這個時候,學生往往一片嘩然,并不認同這一原始豎式。可見,學生雖然能嘗試出豎式的簡化形式,但并沒有實現對原始豎式的真正跨越。那么,學生為何不接受乘法的原始豎式呢?按理說,只要理解了算理,過渡到原始豎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過渡到簡化的豎式,思維的跳躍性反而很大。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在組內兩位年輕教師開設同課題校級公開課時進行了實驗統計。(由于是臨時將后面的內容抽調上來教學,因此基本不存在家長提前輔導的情況。)兩個班96名學生在嘗試豎式時,只有一名學生用了原始豎式,原因是該學生看了數學書,其他95名學生都直接采用簡化的豎式進行計算,并且我預設的 將前面口算的結果直接寫在豎式橫線下的現象無一例發生,學生在書寫計算結果時都是先寫個位,再寫十位。我頓時醒悟:學生有著豐富的加法筆算的經驗,先算個位,再算十位的筆算過程,橫線下面直接書寫計算結果的外在形式,都促使了學生在探究乘法筆算過程中自主遷移了這些知識經驗。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就難以接受乘法的原始豎式了,而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后再來教學原始豎式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思考二:加法原始豎式的教學意義何在?

  教材在編寫兩位數乘一位數時引進了乘法的原始豎式,這引起了我一系列的思考:加法筆算的教材編寫為何忽略了原始豎式?根據教材目前的編排,加法筆算的教學狀況又是怎樣的?如果在教學加法筆算時也引進原始豎式,這樣的教學意義何在?

  先摘錄一個筆算加法的教學片段:

  師:43+31等于多少呢?先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操作,得出43+31=74。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40+30=70,3+1=4,70+4=74。

  師:誰能在計數器上表示43+31?

  生撥計數器:先在計數器上撥43,再撥上31,結果等于74。

  結合撥珠,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算理:43+30=73,73+1=74。(這個算理相對難一些)

  師:43+31,我們還能用豎式幫助計算。

  教師板書豎式的框架,讓學生嘗試接下去計算。

  學生的嘗試的情況可以分成三種:(1)直接在橫線下書寫剛才口算的結果74;(2)先算十位上4+3=7,再算個位上3+1=4;(3)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師:在豎式計算時,我們一般從個位算起,誰來把計算的過程跟大家講講?

  生1:先算個位上3+1=4,4寫在個位上,再算十位上4+3=7,7寫在十位上。

  師:剛才這位同學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的方法,大家掌握了嗎?

  同上面這個教學片段一樣,很多教師在揭示算法時不自覺地將算法同算理剝離開來,誠然,站在成人的角度,筆算加法就是這么簡單:個位同個位相加,十位同十位相加,幾乎沒有任何需要解釋的理由。但殊不知這樣教學,學生盡管能較快地掌握加法筆算的'方法,但是這種機械、形式化地操作,讓學生在計算時不自覺地脫離算理的有效支撐,學生的計算仍然只是稀里糊涂地計算,甚至當學生學習乘法筆算時,盡管能嫻熟地遷移加法筆算的方法,但同時導致了乘法筆算也只是停留在機械化操作的層面。因此,筆者認為,加法筆算教學,增加原始豎式的教學十分有必要。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加法筆算時,學生交流完43+31的口算算理之后,我讓學生嘗試進行豎式計算。交流時,有不少學生是直接將答案74抄寫在橫線下面的,也有不少學生知道從個位算起,再算十位,列出了標準的豎式。這個時候我就將原始豎式呈現出來:

  讓學生思考:根據剛才口算的三個步驟,豎式計算過程中也應有這樣的三個步驟,而你們在計算40+30=70時,怎么就直接把7寫在十位上面去了呢?學生一開始愣住了,如實告訴我:家里爸爸媽媽就是這么教的,書上也是這么寫的。我就繼續讓學生思考:爸爸媽媽教的豎式以及書上的豎式這樣算有沒有道理呢?我隨即同學生做了幾個實驗:我讓學生用爸爸媽媽教的方法做幾道題,我用原始豎式計算,放到黑板上一比較,學生發現,計算結果都一樣,而原始豎式看起來計算的步驟更清楚,但是寫起來較麻煩。并且學生指出,原始豎式中一位數加上整十數,得數的個位上還是原來的一位數,十位上的數跟整十數十位上的數相同,所以就能省略計算的步驟,把豎式寫的簡單些。經歷了對原始豎式的觀察、比較、優化,我相信學生對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法就不再是操作性理解了。

  非常巧合的是,最近筆者在翻看以前的雜志時發現,上海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組在20xx年第6期《小學青年教師》發表的《關于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的處理思路》一文中也指出:根據新的學力觀,我們不應該僅僅重視豎式一般的形式,也應該重視使用豎式表現思考過程。而這種表現了思維過程的豎式形式其實就是原始豎式。加法筆算時引進原始豎式,不但有效溝通了直觀算理到簡化算法的過渡,更讓學生對數和數位結合的位值原則有了初步的體驗,這為學生以后的乘除法的筆算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思考三:筆算乘法在溝通算理和算法時以什么為突破口?

  學生有了將加法的原始豎式過渡到簡化豎式的經驗后,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時,怎樣由原始豎式過渡到簡化豎式已經不再是本節課的難點了,因為加法同乘法的簡化過程、方法都是相通的,再加上學生在豐富的加法筆算經驗的引領下,完全可以自主探究出乘法豎式的簡化寫法,因此,教學乘法的筆算時,我們不妨重新改編教材,將原始豎式這塊內容割舍掉。而割舍這一內容,需要尋找到一種比原始豎式更能有效溝通算理和算法的突破口。

  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教學三位數連加,練習里有這樣一道題(42頁):三角形花壇的三條邊一樣長(每條邊長268厘米 ),花壇欄桿的長一共多少厘米?解決這道題時,不少學生列了乘法算式2683,可是乘法豎式不會計算,當時我就引導學生借助加法豎式進行計算,并且在加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怎樣算能算的更快,學生在計算每一位上三個數相加時自然運用口訣進行簡便計算。這道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學生盡管是在用加法豎式進行計算,可是運用乘法口訣幫助計算的方法不就是乘法筆算的方法嗎?因此,在學生初步具備數和數位位值知識的基礎上,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前提下,筆算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簡便算法就是提煉乘法筆算方法的最佳突破口。當然,我們在重組教材時,還需要考慮到,如何促使學生在加法筆算時自覺采取簡便算法,以促使這一算法有效遷移到乘法的筆算中。

  在使用現行教材例題進行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交流142的算理時,學生能很快說出:14+14=28。但當教師問及還能怎樣想時,很少有學生能想到先算102=20.再算42=8,再算20+8=28。細細分析發現:學生在解決142時,往往把14看做一個整體,兩個14相加,學生能很快口算出結果。但是教學142的筆算,需要支撐的是第二種算理,因此教學時,老師往往根據教材的編排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再用局部分解的眼光來思考問題,(把14分成10和4,142就是把2個10和2個4合起來),這顯然不太符合學生的思維常態,因此課堂進行到這一環節時常常會冷場。同時,由于計算2個14比較簡單,在嘗試乘法筆算時不排除會有部分學生的計算僅僅停留在加法計算的層面上,而沒有內化到乘法上。這就導致這部分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出現計算步驟混亂、計算方法混淆等情況。

  于是,我們嘗試調整例題中的數量,促使學生在口算時用先分解再綜合的策略解決問題。如可以改成每只小猴采32只桃,3只小猴一共采多少個桃?這樣,學生在口算3個32相加時難度相對大些,學生必然會采用分解的策略:先算303=90,23=6,再采用綜合的策略:90+6=96。在明確算理后,讓學生用連加的筆算驗證剛才的口算過程,并且讓學生思考怎樣算能算的更快。在運用口訣進行加法豎式的簡便計算后,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如果讓你自己嘗試用乘法豎式計算323,你會從這個連加豎式中得到哪些啟發呢?學生邊思考邊進行乘法豎式的探究。在此基礎上,溝通加法筆算與乘法筆算的相通之處,進一步明確算理、鞏固算法。在交流乘法筆算的計算過程時,教師讓學生說說每一步計算的算理,并引導學生及時同加法豎式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確,乘法中的每個計算步驟都能在加法豎式中找到,并且用到的口訣也是一致的。

  3.改編重組教材的可行性再思考:結合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筆算,學生在探究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時,對算理的理解更深入,對算法的掌握更清晰。這一突破口對后繼學習的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產生的優勢更明顯。現行進位乘的教材從原始豎式過渡到有進位的簡化豎式,這個過程有相當大的跳躍性,既有中間計算步驟的簡化,又有進位方法的提煉,僅僅從原始豎式中獲得啟發,讓學生自主提煉出簡化的進位乘,難度比較大。相比而言,將連加豎式的簡便算法遷移到簡化的進位乘,更能促進學生自主遷移、運用已有的計算經驗,從而有效拓寬探究的空間,增強探究的欲望,發展學生的思維。以243的豎式為例:

  師:這兩種豎式在計算時有什么聯系?

  生1:都是先算3個4相加,再算3個20相加,再把它們合起來,因此,計算的結果相同。

  生2:計算過程中用到的口訣都相同。

  生3:進位的方法也相同:都是個位満十,向十位進1。

  上面的教學片段證實:以筆算加法的簡便計算作為教學筆算乘法的突破口,更能有效溝通算理與算法,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這樣組織教學,拓展了學生后繼學習新知的探究空間,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疏理、重建,提升了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明明白白地學會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2.體會于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和遵守交通規則等日常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教學難點:

  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游戲激趣: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現在你們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出示畫面)

  星期天,小明、小剛和小紅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認識路,只有一張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勢掛圖,請大家仔細觀察掛圖,幫助他們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線。

  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說一說

  請大家算一算誰家離敬老院遠,誰家離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們怎樣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現、再向南走20米;小剛向增走50米,再向東走30米。

  二、問題探索

  完成練一練第1題,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圖文:讀懂題意,獨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確定游樂場的方法,在小組內說給同伴聽。

  匯報交流。

  設疑:如果在商場西20米處設停車場,用O標出,怎么確定位置?你還可以確定哪些物體(景物)用適當的符號標出來,小組內說一說。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出示尋寶圖,引導觀察,自由說一說小動物的尋寶路線。

  學生匯報。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小兔送信,請你們幫他算算,從出發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組內討論:確定路線,再計算。

  三、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4題。

  請你說一說回家的路線,要求運用四個方向準確地表述。

  把大家說的路線制成一幅線路圖。每小組指定一人說,其余同學共同完成圖。

  板書設計: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除法估算》選自蘇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數學第九冊P51的內容。

  教學思路

  小學數學應該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性。“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其他知識也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學“除法估算”這一部分內容時,設計圍繞從學生剛經歷的秋游活動來展開,讓學生獨立思考以發現估算的題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價值、小組合作來交流估算的策略、嘗試解題來總結估算的方法、實踐運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設計理念

  1、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新的《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的個人經驗(除法計算)、直接經驗(秋游的感受)和現實世界(生活中的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2、注重學生自主性和個性化的學習

  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得知識,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并且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尊重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讓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經歷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靈活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3、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探索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并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秋游場景引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上課后,出示秋游時拍的照片,詢問學生當時的心情,一下就讓學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遠足秋游,學生對步行印象極深。在導入新課前,就提供路程和時間,讓學生進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復習,求出同學們步行每小時大約行多少米。接著讓學生把計時的單位改小,繼續求每分鐘的步行速度,便于我們判斷走得比較快還是慢。此時順利進入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的教學中。

  二、創設問題情景,激勵學生自行探究。

  1、關于所需車輛的計算:

  師:同學們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怪不得有同學問老師:“為什么不坐車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嗎?”

  (1)出示題目并講述:老師聯系車子的時候只有中型客車,每輛車子可以坐44人,而我們四年級參加秋游活動的學生一共有235人。現在只有5輛車子可以用,你們認為夠嗎?

  (2)學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師:請同學來說說你的結果。(交流情況)

  生1:我覺得不夠。因為235÷44≈6(輛),要6輛車子才可以。現在只有5輛,所以不夠。

  (240)(40)

  生2:我認為夠了。235÷44,235的近似數取200,235÷44≈5(輛)。

  (200)(40)

  生3:我認為是不夠的,老師還沒有算在里面呢。

  生4:老師,我用小數做的行嗎?

  師:當然可以了。你課外知識真豐富!請你說說看。

  生4:我用235÷44≈5.3,把結果求近似數就是約等于5,所以我覺得5輛車就夠了。

  生5: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應該要向前面進一。

  生6:我同意生5的觀點,5輛是不夠的。我是這樣想的:一輛車可以坐44人,那么5輛車大約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來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輛車才夠。

  師:是啊,多出來的人怎么辦呢?不去了嗎?

  師:我看,問題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兩種解法中 235,也就是被除數的取近似數出現了分歧,那先來解決除數取近似數是怎樣統一的?

  生7: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保留整十數。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生都搖頭表示沒有)。問題是被除數到底該怎么考慮求近似數呢?在現實生活中來考慮這個問題,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呢?

  生齊:生1說的那種。

  生2:我現在想想應該是不夠的,剛才沒有仔細考慮。

  師:那就是說,被除數取近似數時,要考慮盡量和原來的數接近。

  生8:老師,那230也接近235的,為什么要取240呢?

  師: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9:因為240÷40是整數6,計算方便,算得快。

  師:為什么會這么快?

  生9:因為我想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

  師:這個方法真妙啊!把除數的近似數求出來后,用乘法口訣來想,找個最接近被除數的,把它取作被除數的近似數。你真會動腦筋!

  師:(小結)我們用估計的方法求出了5輛車是不夠的,所以決定遠足秋游,還能觀賞沿途風光呢,倒也是一舉多得。

  2.關于纜車票價的估算(出示纜車圖)

  (1) 理解價格表

  師:到了坐纜車的地方,同學們可興奮了。不知道有沒有同學注意到了這張價格表呢?你能看懂它嗎?(指名學生發言)

  生10:大人坐纜車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兒童的票價是大人的一半。

  師:兩人說得都很棒,生11補充得更好,那按價格表的說明,同學們每人應該付多少錢呢?

  生12:(口答)30÷2=15(元)

  師:老師要負責付同學們的費用了。請大家幫忙算一下:一個人的票價是15元,我們班級有58名同學參加秋游,那么該付多少錢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交流)

  生13: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我們小組認為老師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師: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該聽誰的呢?

  生15:我們小組是列豎式計算的,其實只要15×58=870(元)

  師:同樣是估算,相差300元,這里就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況,估算目的是計算快速,但也要注意準確。大家想知道事實上老師付了多少錢嗎?

  (學生紛紛猜測)

  生16:老師,我想您付的錢應該比870元少。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16:因為我想集體乘坐應該可以優惠的,很多地方集體購票都可以打折的。

  師:你的生活經驗真豐富!的確如你所料,老師實際上付了775元。

  (生恍然,紛紛點頭。)

  師:58個同學乘坐纜車,總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約多少錢嗎?

  列式:775÷58 ≈

  生解答后交流:除數58的近似數是60,被除數考慮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數是780。師板書:775÷58 ≈ 13(元)

  三、提供數據信息,鼓勵學生自選解題。

  在學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組信息,讓學生選擇其中對于自己想了解的情況有用的數據,進行計算解答,并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

  反思:

  這堂課上得生動活潑,同學們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識的活動之中。他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合作交流,終于發現了知識、領悟了方法,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在實踐后的體會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這句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的。也說明了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以往教科書上枯燥的例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我們現在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會關心什么、經歷了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在生活中想要發現些什么。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將學習和學生們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讓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才會學得興趣盎然。

  2、估算與生活

  估算的內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自己的經歷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因此培養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目的】

  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合理支付郵資,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經歷探究確定郵資、合理支付郵資的過程,培養學生歸

  納、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進一步理解運用綜合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境導入】

  1.觀看課本第109頁的圖和郵政相關費用表。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計算出所需郵資。

  (2)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5g按20g計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3.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貼3張郵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1)不超過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郵資?

  學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引導列表描述。(課本110頁)

  (2)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1.2元

  兩張: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1.2+0.8×2=2.8(元)

  1.2×2+0.8=3.2(元)

  (3)你認為可以再設計一張多少面值的郵票?學生自行設計各種面值的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4.布置作業:

  如果想最多只用4種面值的郵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過400g的信函的資費,除了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你認為還需要增

  加什么面值的郵票?

  觀察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5.觀看課本第109頁的圖,并說一說。

  (1)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知道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嗎?交流后,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于各種郵政業務。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所欲言。

  【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 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尺子、圖釘、紙條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上一節課我們都知道要統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一規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設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

  (一)、認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的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長。

  3、 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 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 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

  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3、 情感目標: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課前準備:

  主題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在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隊的同學們來到郊外開展了一次野營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們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同學們都開展了哪些活動?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后回答。(同學們有的在搭帳篷,有的在燒烤食物,有的在釣魚,有的在洗菜,還有的給小鳥做窩。) 板書:搭帳篷 燒烤食物 釣魚 洗菜 做鳥窩

  二、引導觀察,體會方法

  1.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1)教師提問:參加活動的隊員們已經把毛巾晾曬起來,如果每人用一條毛巾,你知道每個帳篷里住多少人嗎?你是怎樣知道的??課件演示:晾曬毛巾的六個架子突出,其余場景虛化。 (有的學生可能是數出每個帳篷里住12人,教師引導學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嗎?)板書:2×6=12。

  (2)教師提問:根據搭帳篷小組隊員們的活動,你還能提出什問題?怎樣解決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學生可能提出:3個帳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師指導學生從圖中提取相關信息并追問:你怎么算出來的?學生可能說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個架子上有6條毛巾,有6個架子,一共住了6×6=36人。

  解法二:每個帳篷住12人,有3個帳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根據參加活動的同學晾曬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數學問題,并用各種方法解決了這些問題。下面我們一起參觀其他小組的'活動情況,看看你們會有什么新發現?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師提問:選擇你喜歡的活動項目,仔細觀察,和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再想一想,別人提出的問題你能幫助解答嗎?比一比,哪組同學合作提出的問題最多,解決的辦法最好。

  2.各小組選擇有關活動,在組長帶領下,互相提問,開展討論,解答說理。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與學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組活動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

  四、匯報交流,應用拓展

  1.學生匯報交流,相互補充。匯報的內容有時是無序的,教師通過以下有機的設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正確表達。 我提出的問題是( ),發現( )條件后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說列式解答的過程及理由,教師板書相關解法。

  (1)燒烤活動。

  ①學生可能提出:參加燒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 根據圖意,學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說出道理,教師都予以鼓勵。

  ②學生可能提出:燒烤中拿著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教師提出:你是怎樣想的?

  (2)洗菜活動。

  ①學生可能得出:在河邊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在河邊洗菜有3組,每組有2人,2×3=6)

  ②學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個菜籃子?(每組有4個菜籃子,一共有3組,3×4=12) 3)給小鳥做窩。

  ①學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個鳥窩?(每棵樹放2個鳥窩,有5棵樹,2×5=10)

  ②學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樹?

  (3)釣魚。

  ①學生可能提出:扛魚竿的小朋友釣了多少條魚?(左邊的小朋友說:“我釣了4條魚。”扛魚竿的小朋友說:“我釣的魚和你同樣多。”可見扛魚竿的小朋友也釣了4條魚)

  ②學生可能提出:兩人一共釣了多少條魚?(4+4=8或4×2=8) 教師對于能夠根據對話提出問題的學生予以表揚,并及時小結:我們可以從畫面中找到條件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對話知道解決問題的條件。

  3.總結延伸。 今天,同學們參與了“棒棒”假日小隊開展的一次有意義的隊日活動,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問題,真棒!回憶一下,我們中隊開展過哪些隊日活動,在活動中你學到了什么本領,能不能也提出幾個問題,我們一塊兒來解答。(學生自由說)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第一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和對具體實例的觀察,了解體積(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計量單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實際大小的觀念,會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3、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操作、猜想、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4、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實際大小的觀念,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時安排:

  14課時

  第1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

  教學內容:P1、2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來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點、線、面的特

  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棱,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培養學生觀察、動手的能力及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課前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具和學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1

  (1)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長方體教具

  長方體有幾個面?分別是哪幾個面?

  每個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結果。

  教師指出:因為我們最多只能看見它的三個面,所以在畫長方體的時候一般畫三個面。

  教師指導學生畫長方體的立體圖,并介紹它的棱與頂點,學生和教師一起操作。

  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個學生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認識一下,并在小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及時板書。

  頂點:8個

  棱:12條,分三組,每組的長度相等。

  面:6個,相對面的形狀完全一樣。

  學生對照自己的教具再說說長方體的點、線、面的特征。

  教師進一步介紹學生認識長、寬、高并板在圖中板書。

  2.完成相應的練一練

  3.完成練習三的第1題

  學生直接在小組里交流。

  二、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2

  (1)出示正方體的教具,問: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們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讓學生模仿例1的學習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體的特征。

  (2)交流學習的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比較長、正方體的特征的異同

  學生根據板書,結合立體圖形,小組討論交流。

  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用集合圖表示它們的關系。

  2.完成相應的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的第2題

  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評講。

  2.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

  (1)學生觀察后判斷哪個是長方體?哪個是正方體?

  (2)學生直接口答。

  (3)重點說說其余的幾個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練習一的第4題

  讓學生先分別指出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哪條線段,然后說

  說各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的第4題。

  教學反思

  第2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教學內容:P3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一第5-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根據所給的長方形

  的特征判斷它們能否組成長方體或正方體。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立體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認識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課前準備:剪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指名說說,全班交流補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還有什么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進行學習。

  出示正方體紙盒:

  你能夠沿著這個正方體的棱把這個正方體紙盒剪開嗎?

  要求:剪的時候要沿著棱剪,并且各個面要互相聯在一起。

  學生嘗試操作。

  小組里交流。

  (2)這個長方體紙盒你也能夠沿著棱把它剪開嗎?

  學生獨立操作。

  看看長方體的展開圖,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觀察交流。

  追問:你能從展開圖中找到3組相對的面嗎?

  (3)完成練一練第1題

  標注完后引導學生具體說說思考的過程。

  (4)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再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6題

  學生小組交流,獨立操作驗證。

  2.完成練習一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學有余力時可完成思考題

  啟發學生思考:要圍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需要幾張硬紙片,這幾張硬紙片的形狀、大小有什么聯系?

  讓學生通過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規律。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今天學習的內容什么是重點?

  五、作業

  1.練習一第5、8、9題。

  2.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紙盒。

  教學反思

  第3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

  教學內容:P6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理解表面積的含義,能正確計算6個面完整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培養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長方體教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談話:前兩節課我們探索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之際有什么關系?他們可以分為幾組?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6: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各個面有什么關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在交流中明確: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就可以了。

  (2)啟發:請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模型思考,根據長方體的特征,可以怎樣計算這六個面的面積之和?

  (3)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節是什么?(要根據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2.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長方體的特征,我們解決了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的問題,如果紙盒是正方形的你還會解決同樣的問題嗎?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3)組織交流反饋,提醒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思考。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我們剛才在求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三、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列式和題中的直觀圖具體說明思考的過程。

  2.做練習二第1題

  讓學生看圖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說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并核對相應的面積計算是否正確。

  3.做練習二第2題

  讓學生獨立依次完成兩個問題,適當提醒學生運用第(1)題的結果來解答第(2)題。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樣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與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系?

  五、作業

  練習二第3、4題。

  教學反思

  第4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2)

  教學內容:P7例5和“練一練”,練習二第5-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學會運用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求物體的4

  個或5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增強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所求問題的具體特點選擇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所求問題的具體特點選擇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長方體教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誰能說說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指名回答。

  提問:長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指名讀題。

  啟發思考:要求制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實際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樣計算呢?

  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選擇一種想法算出結果。

  集體交流訂正。

  2.出示練一練

  讀題后啟發學生思考:

  這兩個紙盒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紙板是那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5題

  直接在書上填寫。完成后集體核對。

  2.完成練習二第6題

  學生自己讀題。

  啟發思考:解答這個問題是求那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根據給出的條件,這幾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獨立解答。

  3.完成練習二第8題

  先畫出昆蟲箱的示意圖。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需要木板和紗網各多少平方厘米分別求的是幾個面的面積?哪幾個面?

  4.完成練習二第9題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說說如果要給教室進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積?再結合題目進行解答。

  學生列式,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覺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

  練習二第5、7題

  思考題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教學反思

  第5課時:體積和體積單位(1)

  教學內容:P10-11例6、例7,“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猜測、驗證等活動過程,體會物體是占有空間

  的,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小的,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能直觀比較物體體積或容器容積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觀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課前準備:直尺,木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6

  1.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到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教師按書中過程操作。問:為什么會剩一些水?引導學生認識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間。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體呢?再實驗。

  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2.通過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物體所占的空間是有大小的。

  出示兩個完全一樣的玻璃杯,邊操作邊講述:一個里邊放荔枝,一個里邊放桃。想一想:哪個里面放的水會多些?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想一想,兩個杯里都裝了物體,為什么倒進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學生交流。

  小結: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

  3.揭示體積的含義

  出示3個大小不同的水果,問:哪個占的空間大?把它們放在同樣大的杯中,再倒滿水,哪個杯里水占的空間大?

  學生獨立思考后讓同組的同學交流。

  通過剛才的三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揭示體積的含義,并讓學生舉例。

  二、教學例7

  1.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書盒子,拿出書盒里的書,問:你能看出哪個盒子里的書的體積大一些嗎?

  教師講述容積的含義,并問:這兩個盒子,哪個的容積大,為什么?

  2.完成“試一試”。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先做第1題:直接判斷,并讓學生從體積、容積的含義上說明原因。再做第2題,讓學生從容積的含義上進行解釋。

  2.完成練習三第1-4題

  四、全課小結: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

  教學反思

  第6課時:體積和體積單位(2)

  教學內容:P12-13例8和“練一練”,練習三第5-10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實際大

  小的表象,能正確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

  2.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歷觀察、思考、探究等學習活動過程,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際大小的觀念。

  課前準備:棱長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體各一個。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容器各一個,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個,學生每人準備6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體積和容積,誰能說一說什么是體積,什么是容積?

  指名說說,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如例8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你能說說什么是它們的體積嗎?

  指名回答。

  觀察這兩個圖形,你知道他們哪個的體積大嗎?

  學生猜測。

  當學生有爭議時,引導:

  想一想,我們學習平面圖形時,是怎樣比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突出:可以想把它們分割成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再進行比較。

  小結: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同樣大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我們已經知道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根據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體積單位嗎?

  根據學生發言,逐次板書:常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隨板書出示相應的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認識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請同學們取出自己帶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觀察它們的形狀、大小,量一量它們的棱長各是多少。

  板書: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體積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體積有多大,身邊什么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認識立方米.

  先讓學生根據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個怎樣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師用棱長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有多大。

  (3)說明:升和毫升也是體積單位。不過它是用來計量液體的體積的。

  直觀演示:1立方分米就等于1升。

  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同桌互相說一說,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指名說說三個圖形分別表示什么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學生自己數一數,集體交流。

  4.成練習三第8、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三第10題。

  學生觀察,根據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這些木塊擺放的情況,瑞得出體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習三第5題和思考題

  教學反思

  第7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

  教學內容:P16-17例9、例10,“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數學活動中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正確

  計算它們的體積,并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學問題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課前準備:學生每人準備30個左右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可分割的長方體模型,問:你能告訴大家它的體積是多少?

  說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分割演示后設疑,并揭示課題。

  二、操作探究,發現規律

  1.出示例9,要求學生四人一組,用準備好的正方體搭出四個不同的長方體,并編號。

  2.讓學生觀察并交流。

  (1)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用了幾個小正方體,怎樣很快知道所用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3)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在小組里根據拼搭的長方體的數據填表。

  長/厘米

  寬/厘米

  高/厘米

  正方體的個數

  體積/立方厘米

  長方體1

  長方體2

  長方體3

  長方體4

  根據表格,引導分析,發現規律。

  拼搭出的長方體的體積跟小正方體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4.引導學生猜想: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三、再次探索,驗證猜想。

  1.出示例10,讓學生擺出例10中的三個長方體,并提問: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2.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想一想,再數一數,看看一共用多少個正方體。

  3.課件演示。

  4.如果讓你擺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你能說出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嗎?

  四、引導概括,得出公式

  1.你發現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如何求長方體的體積。

  交流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板書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

  2.啟發引導

  正方體是長方體的特殊形式,你能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讓學生嘗試,再交流得出,并閱讀26的說明。

  五、應用拓展,鞏固練習

  1.做“試一試”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先說說公式,再說說是怎樣列式的。

  做“練一練”第1題。

  先觀察,后獨立計算。

  2.做“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選擇幾個式子說說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3.做練習四第1題

  學生獨立解決后由學生逐一評講。

  六、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2、3題。

  教學反思

  第8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

  教學內容:P18例11和“練一練”,練習四第4-8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溝通正方體和長方體體積公式,并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

  得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這一公式,會用次公式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用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應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1)長5米、寬4米、高4米

  (2)棱長5厘米

  2.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呢?

  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通用的體積計算公式

  1.出示例11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對照公式,問:這里的長×寬和棱長×棱長分別求的是什么?

  你能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嗎?怎樣求它們的底面積?

  2.小組討論;如果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能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嗎?怎樣求?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如果已知正方體的底面積和高,是否也能求出正方體的體積呢?怎樣求?教師板書完整。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3.完成“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先計算底面積再計算體積。

  第2題,問: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利用哪個公式來計算體積?

  學生各自計算,指名板演,共同評議。

  三、鞏固提高

  1.做練習四第5題

  學生分析后獨立計算,集體評講。

  2.做練習四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3.做練習四第7題

  讀題理解題意,用方程獨立解答,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練習四第4、8題。

  教學反思

  第9課時:體積單位間的進率(1)

  教學內容:P19例12和“練一練”,練習四第9-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

  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會正確運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

  2.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

  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你能猜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二、自主探索,驗證猜測

  1.教學例12

  (1)掛圖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

  (2)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否相等?你是怎樣想的?

  (3)用圖中給出的數據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學生分別算一算,然后在班內交流。

  (4)根據它們的體積相等,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5)誰來說一說: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3.小結:你能說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4.你能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解釋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鞏固深化

  1.出示練一練的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

  班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出示練習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班內交流。

  出示練習四第10-12題

  學生獨立完成,班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出示練習四第13題。

  學生讀題,思考:兩個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兩個長方體的什么?獨立完成,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總結

  五、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14題

  教學反思

  第10課時: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2)

  教學內容:P21-22練習四第15-19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體積及容積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會正確運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

  2.提高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

  教學難點: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復習

  1.我們已經學過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我們已經學過的容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容積和體積單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15題。

  讓學生先分別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再讓學生分別算出它們的體積和表面積。

  集體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16、17題。

  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紙板”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分析后逐題解答。

  3.做練習四的第18題

  求第1個問題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多少泥土”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條”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再分析的基礎上逐題解答。

  三、本節課總結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四的第19題。

  五、指導解答思考題。

  讀題后討論:“表面積比原來增加56平方厘米”是哪部分的面積?這部分面積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嘗試解答。

  六、閱讀“你知道嗎”內容。

  教學反思

  第11課時: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容:P23“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熟練進行體積和容積單位間的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

  解決實際問題。

  2.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知結構。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整理

  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聯系?

  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分別指什么?常用的體積和容積的單位有哪些?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解決有關表面積的實際問題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樣發現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正方體體積公式和她有什么聯系?

  學生逐題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

  二、練習與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的第1題

  先判斷是什么立體圖形,并說說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估計哪個立體圖形的體積最大,再計算它們的體積。驗證自己的判斷。

  分別計算它們的表面積。

  2.做練習與應用的第2題

  讀題,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兩次的讀數分別是多少?這能說明什么?增加的實際上是什么體積?

  3.做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讓學生先說說名數互化的方法,再觀察每題是把什么名數改寫成什么名數。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4.做一個長8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接頭忽略不計)。如果做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呢?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評講。

  5.用一根長48厘米的鐵絲做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最大是多少?如果改做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高應該是多少?

  學生自己解答,求高時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

  6.小結

  三、課堂練習

  1.0.2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00立方厘米=()毫升=()升

  5.14升=()毫升=()立方厘米

  2.用72厘米長的鐵絲做一個正方體框架,框架的棱長是多少?所有

  的面貼上紙,要貼多大的面積?所占的空間是多大?

  四、課堂作業

  “練習與應用”第4-6題。

  教學反思

  第12課時: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容:P24-25“練習與應用”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練習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我們來說說它們的實際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時要用到這些知識?下面這幾道題中哪些知識的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的第7題

  (1)學生讀題,討論:這兩個問題分別求的什么?

  (2)學生回答后獨立計算。

  集體評講。

  2.做練習與應用的第8題

  (1)學生讀題,獲取題中已知信息。

  (2)說說問題實際上是求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3.補充練習

  (1)一個無蓋的正方體硬紙盒,棱長4.5厘米,做這個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它的容積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汽油桶,高0.5分米,底面是邊長4分米的正方形,做這個汽油桶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如果每升油2.5元,這桶汽油價值多少元?(桶的厚度忽略不計)

  (3)把一個棱長60厘米的正方體鋼材,鍛造成橫截面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體鋼材,鍛成的長方體鋼材長多少米?

  以上各題,學生讀題后各自練習,集體評講。

  4.完成思考題

  先讓學生思考: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三面涂色?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二面涂色?哪個地方的小正方體一面涂色?

  然后再根據它們所在的位置去數一數,算一算。

  二、課堂練習小結

  三、課堂作業

  做練習與應用的第9、10題

  教學反思

  第13課時:整理與練習(3)

  教學內容:P25“探索與實踐”第11-13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中再次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和棱的特點。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3.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過程中的表現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教學重點: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第11題

  可以先出示一個長方體框架,讓學生觀察它的特征

  引導學生思考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框架時,應該怎樣選料。

  做好后組織相應的展示和交流,讓學生介紹自己選料時的思考過程

  二、練習與應用第12題

  出示學生在課前收集的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和交流。

  三、評價與反思

  先讓學生閱讀表中的評價項目,然后回憶學習每部分內容時的表現,對自己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

  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的表現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四、作業

  練習與應用第13題及思考題。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表面涂色的正方體

  教學內容:P26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積累由特殊到一般尋找數學規律的數學經驗。

  2.進一步培養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找出小正方體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規律。

  教學難點:一面、兩面、三面涂色小正方體個數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規律。

  課前準備:27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課前,我們通過魔方認識了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相關情況,誰能說說在魔方中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部件分別處在魔方的什么位置?能不能通過旋轉把魔方中三面涂色的部分移到兩面涂色或只有一面涂色的位置?

  看來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確定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關的正方體的計數問題。

  板書:分類計數。

  課件出示問題:

  把一個表面都涂上顏色的正方體木塊,切成64塊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2)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二、探究正方體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體

  (一)棱長為4的正方體

  提問: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體才會是三面涂色的?(課件顯示)閉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什么位置。

  提問: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課件顯示)

  這個數據可以通過怎樣的計算獲得?

  提問: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處在什么位置?(課件顯示)這個數據該通過怎樣的計算獲得?

  追問: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處在什么位置?它的個數該如何計算?

  引導:將大正方體剝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樣子?

  指出: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大正方體的中間。

  兩種算法:64—8—24—24=8(個),2×2X2=8(個)。

  操作教具,驗證學生的發現:

  (1)將處在頂層的4個頂點上的4個小正方體從教具中取下,讓學生見證“三面涂色”。

  (2)將處在非底層的8條棱上的16個小正方體取下,讓學生明確計算方法、見證“兩面涂色”。同時追問:還有的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廳體,讓學生明確計算方法,見證“一面涂色”。(4)呈現“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由8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棱長為2的正方體)。

  (5)將最底層的小正方體按類歸位,驗證計數的結果及計算方法。

  要求:將正方體的棱長各種正方體的個數及計算方法填在活動記錄表。

  引導:計算所需的數據與原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關系?

  (二)棱長為3的正方體

  學生自主完成,將探究結果填在活動記錄表。完成后指名匯報交流。

  (三)棱長分別為5、6的正方體

  學生自主完成,將探究結果填在活動記錄表,并在小組內交流。

  投影呈現學生的活動記錄結果,通過課件呈現實物加以驗證。引導學生初步發現正方體表面涂色問題的一般規律。

  (四)棱長為a的正方體

  提問:如果棱長為n,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幾個?兩面涂色、一面涂色和六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個數分別怎樣表示?

  (五)延伸思考

  課件出示問題:將一個長7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木塊表面涂色后,切成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三面涂色、兩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木塊各有幾個?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

  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反思,拓展升華

  1、: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后記:進行兩袋食鹽重量的測量,1千克與1000克相等,從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0克,練習時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換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材內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通過教學,一方面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的認識,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①收集生活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②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③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④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學者分析:

  本班有學生62人,大部分屬于中上水平,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好奇心強,具有創新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借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正數與0的關系。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

  “_” 表示( )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們是以(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 )—16°{填>,<或=}

  3、帶有“+”的數有-------------叫----數

  帶有“-”的數有------------- 叫----數

  +16讀作--------------------—16讀作

  4、思考:0是正數還是負數?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并說說表示什么?

  二、講授新課

  1、檢查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們表示的意思是(相 反 ){填相同還是相反}

  (2)打開天氣預報圖

  哈爾濱( —9°~~~—19° )表示—----今天氣溫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間,氣侯寒冷,下雪,結冰。------

  福州( 11°~~~~~6° )表示—----今天氣溫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間,氣侯較溫暖 ,看不見下雪,結冰的現象。------

  它們是以( 0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與—16°表示兩個(相反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補充:認識數軸表示

  —16 0 +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有------------- 叫正數 注: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有------------- 叫負數 注: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舉生活中正負數的例子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與下車人數,地上成數與地下層數,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后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1分硬幣、電話卡、醫療保險卡、學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圖、制作的量課本長、寬、厚的課件(可以用圖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學過程:

  一、學習毫米產生的意義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出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愿意參與他們的討論嗎?

  (2)采用小組(建議4人小組為宜)合作的形式,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為了確保人人參與,可選專人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教師事先準備好,每組發一張)的估計一欄中(見下表)。

  姓名長寬厚

  估計測量估計測量估計測量

  測量毫米的認識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反饋時,學生選擇性的估計課本長、寬、厚,其他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將學生估計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誰估計的結果比較準確呢?怎樣來驗證?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組分別匯報本小組測量的結果,在匯報時,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敘述測量的結果,由于課本的寬和厚不是整厘米,學生在表述時,會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間的小格,也有的學生可能說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寬不到15厘米,還差兩小格。數學書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師用課件(可以用圖或直接演示替代)邊演示測量課本長、寬和厚的方法邊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議,并引出毫米產生的意義──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學習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教師提出問題:從學生尺中,你能發現毫米與其他長度單位間的關系嗎?。在學生認真觀察學生尺并獨立思考后,讓學生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生多說說發現這個關系的過程,如可以從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說明,也可以從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來說明隨后教師將學生總結的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板書在黑板上。

  三、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讓學生在尺子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在組內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先在組內說,再在全班交流。教師分別出示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說明: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看有多少張。

  4.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題,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

  5.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自動筆的筆芯、降雨量等等)。

  四、師生共同小結

  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五、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