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中進一步鞏固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6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小盒,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練習。
二、復習
1.師:什么是物體的表面積?
抽生回答。
2.師 :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一定要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1)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這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2)求做長方體排氣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長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3.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1)求長方體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2)挖出的這些土能墊多長、多寬、多高的領操臺,是求這個領操臺的什么?
4.如果求火車的一節車廂能裝多少噸煤,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5.動手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6個同樣的小盒子,設計一個包裝盒。
設計的包裝盒要美觀、大方、實用。
盡可能地節省材料。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用多少紙板。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的容積是多少。
(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練習四第4題,填上適當的體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的單位,進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練習四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練習四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練習四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練習四第2、6、9、10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 習 四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第8題 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調整板書內容)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1.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分數乘法中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
分數乘法的簡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一)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二)看看下面每組算式,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
(三)那么分數混合運算如何計算呢?能否應用運算定律簡算呢?這節課我們來一起研究.
板書課題:分數混合運算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例題
(二)讀題之后請同學試做(板演在黑板上)
教師:這道題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強調運算順序)
(三)做一做
教師提問:你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四)小結
教師提問:誰能說一說分數乘加、乘減這樣的混合運算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呢?
分數混合運算順序:
在一個分數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級運算,又有二級運算,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一級運算;在有括號的算式里,先做括號里邊的,再做括號外邊的.
(五)仔細觀察下面兩題,計算中有沒有好方法使它們算得又快又準.
小組匯報結果.
=
教師提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依據什么?(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教師說明:由這兩題可以看出,乘法運算定律同樣可以應用在分數中.
(七)做一做
三、歸納、質疑
(一)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學生自己小結)
混合運算、分數乘法中的簡算.
(二)你在學習中遇到了什么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中秋節快到了,三江的月餅師傅正在忙著做月餅,瞧!新鮮的月餅出爐了
1、(出示9個月餅)請大家一起來數一數,這堆月餅有幾個(9個)那么9個月餅最接近幾十呢?(10)我們也可以說9個月餅大約是10個。(學生跟讀)
2(出示43個月餅)這堆月餅有幾個呢?你能一下子數出來嗎?請大家估計一下,這堆月餅大概是幾十個?教師宣布正確答案43個月餅,43最接近幾十?我們也可以說43個月餅大約是40個
3、那么64個月餅我們也可以說大約是多少個月餅呢?86個月餅呢?
揭示課題:象剛才這樣把一個準確數看成大約是幾十,這就是估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用這個知識來學習加減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減法的估算
1、這幾天到三江買月餅的人可多了,你瞧!這3種月餅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出示豆沙月餅28元,蛋黃月餅43元,水果月餅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紹一下這些月餅大約是幾元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約是30元,大約是40元,大約是20元)
小朋友們真能干,那你能根據剛才估計的數據,幫老師算算買豆沙月餅和水果月餅大約是多少元嗎?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你還能象老師一樣來提問嗎?
3、四人小組討論:
現在方老師帶了100元錢去買這3盒月餅,你幫老師想想,我帶的錢夠嗎?為什么夠呢?把你的想法在組內交流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嗎?
方法一:豆沙月餅大約是30元,蛋黃月餅大約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餅大約是20元,三樣加起來大約是90元,所以100元夠了。(板書: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來是95元,所以100元夠了。
方法三:100元錢,買豆沙月餅后,大約還剩下70元,買水果月餅后大約還剩50元,最后買蛋黃月餅,大約還剩10元 (板書: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錢,買水果月餅后,大約剩80元,買豆沙月餅后,大約剩50元,所以買蛋黃月餅夠了。
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現在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方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小結:剛才我們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準確數估計成幾十然后再進行估算,這樣計算起來比較方便,象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
三、練習應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準備在中秋節晚上舉辦一個中秋晚會,要同學們報名參加,四1班有39人報名,四2班有42人報名,請問(1)大約有多少人參加這個中秋晚會?你會估算嗎?(2)四(1)班比四(2)班大約少幾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為了布置晚會場地可忙壞了,晚會計劃要做70朵紙花,現在四(1)班已經做好了27朵紙花,四(2)班已經做了44朵紙花,請問大約還要做幾朵紙花呢?
3、剛才我們用估算的知識解決了中秋晚會的問題,在數字王國里也要用到估算,請你估算一下,下列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
31+52 9011 38+39
請小朋友拿出課桌里的紅卡片和黃卡片,如果是大于80就舉紅卡片,小于80就舉黃卡片
5、國慶節也快到了,小朋友打算怎樣安排國慶節呢?是啊,青年旅行社決定在國慶期間組織50人去杭州西湖旅游,為了讓游客玩得高興,旅行社還特別設計了劃船活動,這里有3種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現在有50人,旅行社打算租兩條船,可以怎樣去租呢?小組討論交流
根據小組討論與交流,設計多種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為什么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中船呢?50人夠坐嗎?
為什么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種方法,租一條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條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條小船需要租金19元,這3種方法哪一種最省錢呢?(同桌交流)
請學生用手勢表示,說說為什么,大約要花多少錢?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今天這節課我們用估算的知識解決了很多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要用到估算,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課后反思:
《加減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教材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的估算一小節,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這一生活情境,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了解估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它簡潔、迅速地解決某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思想。基于以上分析,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體現估算方法多樣化,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因為估算是非常貼近實際生活的,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應用,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情境教學法,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到估月餅,買月餅,中秋晚會等生活情境中。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讓學生學會估數。在估算中,估數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新課引入環節,我先讓學生數數數量比較少的月餅,然后出示一堆數量比較大的月餅,讓學生意識到當數量很大,很難準確數出來的時候就可以估計一下,從而引出大約,學會將準確數估計成大約是幾十。
2、討論交流,探究加減法的估算。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估算。以往的精確計算已經在學生腦海里深深扎了根,因此不免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的負遷移,所以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買蛋黃月餅和豆沙月餅大約需要多少元,然后讓學生提一提類似的問題,通過這些簡單的估算使學生先對估算有一定的認識和體驗,然后再讓學生思考老師帶100元去買這3盒月餅,帶的錢夠不夠這一問題。在討論交流中激發求易思維,體現估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使學生易于接受,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有時根據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估算能使計算比較方便。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用估算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本節課我始終圍繞中秋節這一主線展開,由估月餅,到買月餅,再到中秋晚會,這些情景都是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富于濃厚的生活氣息,能使學生輕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去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爭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提高學習興趣。
2、體現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
在探究100元錢買三盒月餅夠不夠這一環節,學生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是用連加的方法估算的,也有的是用連減的方法,也有的用加減混合的方法進行估算,我都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勵。當出現了5種方法后,再讓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學法來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本課還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比如:在練習環節,讓學生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請學生通過舉牌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有個別小朋友舉錯了牌,還有包括后來的租船問題,讓學生探討哪種方法最省錢的時候,有3個小朋友舉了紅牌,我想這時我應該及時問問他們為什么要舉紅牌,使他們自己發現錯誤,找到解題的正確方法。現在我這樣一帶而過,明白的小朋友是明白了,可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沒有很好地關注學生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師: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在遙遠的大森林里,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小動物們都要來幫忙,可熱鬧了同學們相不相去幫忙呀?我們就去看看,到底來了哪些動物?(出示課件:場景1)
2、師: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來了哪些小動物來幫忙?請你數一數、找一找。(反饋交流,請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方法數的?)
二、引導比較、學習方法
1: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數出了來幫忙的小動物的個數。現在動物樂園的老師要點名了,他想看看到底哪些動物來得多,哪些動物來得少。于是小動物們就爭論起來了。(課件出示爭論的場面及聲音)小熊和小鹿爭論得最激烈,你們能不能幫助他們呢?
2:我們先來數一數小熊吧!出示課件(小熊從場景中跳出來)學生邊看邊數。小熊有多少只?(生反饋,師板書)我們再來數小鹿有多少只?課件出示小鹿,學生齊數。(板書)
3:小熊現在要找小鹿當朋友,一只小熊只能找一只小鹿,你發現了什么?(出示課件——對比)(小熊4只,小鹿4只,它們是同樣多的)
同樣多我們用什么表示呢?(我們用等號表示。4和4中間就用等號連接起來。)
出示課件(等號)這就讀作4等于4。(指導學生讀一讀,再學習等號的寫法。)
4:現在我們來看看小白兔和小猴子吧。(出示課件)
請學生擺小圓片當作小白兔、小三角當作小猴子。
師:現在你為小白兔去找小猴子作朋友,1只小白兔只能找1只小猴子作朋友,你們找找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操作后交流。)
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所以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只比3只多。就是5比3大,5更大寫在前面,3更小寫在后面。
那么5和3中間應該用一個符號表示,用什么呢?
(出示課件)我們就用這個符號表示。>這個叫大于號。這就讀作5大于3。
(請學生讀一讀。)
5: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大于3,那么誰更少呢?
(小猴子比小白兔少,小猴子的3只比小白兔的5只少,也就是3只比5只少,就是3比5小。)
3更小寫在前面,5更大寫在后面。3和5中間也要用一個符號來表示,猜一猜,我們用什么符號表示?
(我們用這個符號(出示課件),<這個符號讀作小于號。
這個算式該怎么讀?(請學生讀一讀。)
6:師:剛才我們幫助小白兔和小猴子解決了誰多誰少的問題,學習了大于號和小于號,(指著板書)還知道了大的數在前,小的數在后,我們就在中間寫大于號。
小的數在前,大的數在后就在中間寫小于號。你們會寫了嗎?
(學生在書上練習寫大于號和小于號。)
寫后進行反饋交流,并說一說怎樣分清這兩個符號,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
(引導發現:一條大魚和小魚,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口子大的朝大數;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合作交流、嘗試比較
1、師:剛才我們幫助了小鹿和小熊,小白兔和小猴子比較了誰多誰少的問題,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你還能找到哪些小動物進行比較,小組的說說是誰多誰少?怎樣表示?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試著用符號表示書本13頁反饋練習,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后進行全班反饋。)
2、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四、實踐練習,鞏固拓展。
學生獨立完成13頁的.填一填,完成后進行交流反饋。
(有的方框里能滿足條件的數不是唯一的,不要求學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寫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即可,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應鼓勵他們尋求其他的答案。)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認識了哪些新朋友?又有些什么收獲呢?(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動物樂園
4=44等于4
5>35大于3
3<53小于5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第81~83頁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內容教學之前,同學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并學會了乘法豎式的寫法,這些都為學習本課內容作了知識上的鋪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是以后學習乘、除法的基礎,也是本單元中重要的學習內容。
這局部內容先教學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為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準備,再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一位數乘幾十是一位數乘兩位數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的。教材用圖畫形式出現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個20是多少?”引起同學對乘法的回憶。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同學都有自身的算法,然后組織同學交流算法,使采用連加或形象計算的同學學會比較籠統地考慮,從而讓同學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在“試一試”中,繼續口算8頭大象能運多少根,把一位數乘幾十的積擴展到幾百幾十,再次引導同學利用表內乘法聯想一位數乘幾十的積。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教學也充沛依*情境圖啟發同學考慮。教材先布置同學自身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介紹筆算方法,這樣布置,便于同學由口算方法聯想到要把乘數分別與被乘數每位上的數相乘,然后相加,這就有利于同學理解筆算的方法。接著,教材簡化了豎式筆算的'中間過程,得出筆算的豎式的一般寫法,使同學明確一位數乘兩位數乘的順序和每一步積的定位。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歷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2、初步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3、使同學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同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數除法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主問題和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筆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準備:各種型號電池及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認識各種型號電池。
2、針對5號電池。
引:現在老師手中這節電池的價錢是250,缺什么?應該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單位呢?元做單位呢?(板:2.5元)2節5號電池多少元?說完列式后(板:5元)5節電池多少元?說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圖一。
1、讓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問題,獨立列式。(口答得出“每節5號電池2.5元”)
2、嘗試豎式計算(找不同計算方法板演)。
3、小組交流算法.
4、根據元角分知識引導算法。
針對除得余數為1后引:個位商2后,余數1不夠商了怎么辦?得數中的“5”是怎樣來的?如果余數不是1而是10該多好呀!商2后還剩下幾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內交流算法。(巡視中把各種豎式讓學生板演黑板上)提問:為什么要加小數點?
6、同桌互說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題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計算是因為什么?如果拋開元角分,這道題你還會計算嗎?我們知道數的本身也有計數單位,每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現在你可以做了嗎?來試一試。
出示情景圖二
1、估算每節大約多少元。
2、嘗試豎式計算。(注意出錯地方)
3、找學生說算法。(有用計數單位回答的表揚)
4、重點用計數單位分析算理。
5、小組內討論交流。
6、讓學生說注意問題。
三、鞏固。
1、數學診室(改錯題若干)。
2、把沒做完的題補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選擇題。(練習中的題若干)
四、: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樣的感受?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1、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學法:
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較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先讓學生找出4和6的因數,詢問學生是怎樣找的?并復習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由此,進入新課。
1、師:同學們,12和18,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在集合圈內。
2、師:仔細觀察它們的因數,你有什么發現?學生會說,發現有相同的因數:1、2、3、6
師:那么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出示集合圖形。
3、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么特征?填的什么數?
生匯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師:在這些公因數里面,哪個數?生:6。
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里面是的,那么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公因數
4、師:讓學生有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因數,和公因數。在總結的基礎上課件出示公因數的概念,并給時間讓學生記憶。
5、師: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找到12和18的公因數的?由此總結出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板書出來。同時指出在找公因數時要注意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較好的達到了教學要求: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突出了教學重點: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
在做書45頁“練一練”中的1、2兩題
(1)利用倍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公因數是:8
老師在做這道題目是可以直接寫出最后的答案8?老師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呢?師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么關系?與它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生匯報:16是18倍數,所以8和16的公因數是8。之后再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數。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然后師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因數。
(2)利用互質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獨立完成第二題。
生匯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么關系?與他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公因數是1。
練習: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數。并及時的進行總結:兩個質數的公因數是1.
教材的練習到此結束,我又補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數?再練習,總結出:相鄰的兩個自然數(0除外)它們的公因數是1.
由于學生還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質關?我在此進行了一個小補充: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這一安排,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整理找公因數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數?
生:列舉法,用倍數關系找,用互質數關系找
師:我們在做題時要觀察給出的數字的特征,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們的公因數。
(教師在講解找公因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單獨的內容聯系起來,給出學生統一的解題步驟,這樣學生才有章可循。)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也準備用時15分鐘。
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鞏固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
完成書第46頁的3、4、5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對于后進生要特別的指導點撥。
鞏固練習準備用時8分鐘。
四、全課小結
用2分種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五、作業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基本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都以課件的形式呈現。較好的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鞏固和提高。
板書設計:
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找公因數
分別找因數
公因數
公因數
倍數關系→較小數
互質數、相鄰數→1
各位評委老師,我僅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這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千變萬化的生成效果,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相結合。
說課的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1的。它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它是在學生掌握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通過本節課學習,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以學生最大程度參與為基本原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現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為周長是一個數學概念,而且在我們整個小學階段,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定義,而是從學生所了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幫助他們感悟概念的本質屬性。所以本節教學內容結合了大量實物和圖形,通過學生的感知、動手操作來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運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設情境:小朋友們,國慶節快到了,你們開心嗎?有哪些事情值得開心?哇,想起來感覺真不錯。那這節課我們來做幾張卡片,表達表達高興的心情,愿意嗎?
①感知周長:出示做好的賀卡,這是我做的祝你們國慶快樂的賀卡。你們喜歡什么圖形來做賀卡?
出示各種圖形:美術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在賀卡周圍圍一圈彩帶會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長的彩帶得先知道什么?
②鞏固周長概念:你愿意舉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大聲告訴別人它的周長在哪里嗎?(生演示,指出周長)
③抽象周長概念:誰能說說周長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圖形,請學生指出它的周長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長的策略
1、請你獨立想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怎么算?告訴我你的辦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的圖形太簡單,也可以選一個難的。
2、告訴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饋,匯報
(1)生:只要量出各邊的長,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
師:同意嗎? 生:同意。 (這兩個圖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條邊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師:有沒有意見?(3)生1:用尺子量每條邊,再加起來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個角的兩邊長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條邊,再乘10就好了。(4)師:長方形的周長呢?
生1:量出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好了。。
生2:只要量兩次就可以了,量一個長再乘2,量一個寬再乘2就行。
生3:行。
師:什么理由?
生:有兩個(長+寬)。
師:這幾種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個方法?
生1:第一種。
生2:第二種。(5)生1:用尺量
師:(給一根米尺)你量給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繩子先圍一圍,再量繩子的長度。
師:(給一根繩子)你圍給大家看。
生2:(簡要操作)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師: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圓上做一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示范)是不是這個意思?行嗎?
生:行。(6)生1:在尺子上滾一滾。
師:(示范)行嗎?
生:不行。
師: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滾,那怎么辦?
生2:用繩子先圍,再量量吧!
師:(略作示范)行嗎?
生:行。(7)生1:用繩子圍,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彎的地方用繩子圍,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來就可以了。(8)生1:這個圖形很簡單嘛,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行了。
生2:我發現一個問題,只要量兩條邊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說說看
生3生4:我們也發現了。
把有的線段移動一下就可以變成一個長方形,像這樣......
師:我發現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經學會把一個比較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進行計算,這樣的圖形以后我們還會碰到很多,大家要繼續加油!
三、鞏固練習:算出以下圖形的周長
四、小結:用一句話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材第98~99頁練習第3~9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時、分的概念,進一步鞏固看鐘表的方法和時刻寫法,能比較熟練地說出鐘表上是幾時幾分,并能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刻,正確、熟練地記錄時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加強時間概念的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八第3題。
(1)學生看題,讓學生說一說三種交通工具每分鐘大約行多少米。
(2)讓學生在書上填寫,然后讓學生讀一讀。
2、請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數數,看一分鐘內能從1數到多少。
3、你早上幾時到學校的?現在是幾時幾分,到學校大約已經幾小時?
三、練習看鐘表、寫時刻
1、完成練習十八第4題。
我們已經知道了1小時、1分鐘各有多長,還要能看鐘表上的時間,并且能寫下來。看練習十八第4題。
(1)讓學生撥5:00。提問:你是怎樣撥的?教師演示。7:00怎樣撥?
小結:鐘表面上的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12,就是幾時。
(2)讓學生撥6:30。提問:6時30分時針剛走過幾?分針要指著幾?教師演示。讓學生繼續撥4:05,10:45,2:15。集體訂正。
小結:幾時,時針就是剛走過幾;分針要從12起走過幾小格。
2認識鐘表上的時間。
(1)請學生看老師撥鐘,讓學生說出撥的時間。(2:00、2:05、2:15、2:30、2:45、2:55)提問:為什么是2:55分,而不是3時55分?撥到3:00、3:05,讓學生說一說是幾時幾分。
(2)撥出12:30、6:00,9:15、3:45,4:40、8:20讓學生說一說,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八第6題。
4、完成練習十八第7題。
四、時間單位的應用
1、做第5、8題。提問:為什么第5題用除法?第8題用乘法?
2、我們一節課40分鐘,現在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從上課到現在,用了多少分鐘?你是怎樣算的?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八第9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根據閱讀材料內容和調查結果分析數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增強學生的環保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展示賀卡)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每逢佳節,人們都愛互送賀卡,賀卡可以傳遞友誼和祝福,你給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寄過賀卡嗎?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實踐活動課《你寄過賀卡嗎》。
點評:教者能夠通過生活中的賀卡來導入本節課的內容,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發現問題
1、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了一下自己和家里去年收到賀卡的`情況。現在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到統計表中(課件)。
2、小組匯報,填寫全班統計表。(教師填寫課件)(表略)。
3、觀察統計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你能根據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數據嗎?(課件)
(1)全校學生共收到賀卡約多少張?
(2)全校學生家庭共收到賀卡約多少張?
點評:教者選取學生熟悉的“寄賀卡”為導線,并根據統計表數據計算出總計和平均數,在一組令人心情沉重的數字面前,每一個學生都感到保護環境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三、分析問題
1、出示閱讀資料
生產20xx張賀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樹。
2、從資料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3、根據資料中的信息算出:全校學生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棵大樹?
4、你想說些什么?
5、我們也許覺得幾棵大樹不算什么,一張小小的賀卡也無足輕重,可是同學們想想我們全縣、全中國、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賀卡流通起來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樹木、浪費的資源和引發的環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6、(課件)請同學們自讀資料。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點評:注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方面,平時寄賀卡的行為消耗掉了大量的森林資源;另一方面,對廢紙的有效回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校園里進行一次“節約用紙,拯救森林”的宣傳活動,你們準備怎樣宣傳呢?小組進行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點評:在解決問題部分,讓學生發掘出確實可行的“節約用紙拯救森林”的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僅在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也切實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
五、歸納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請結合本課學的內容,提出更多的問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解決。并寫一篇數學日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