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知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同學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同學操作、表達使同學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培養同學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使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勝利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掌握對自身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課件,蘋果樹圖、小草圖
生:小棒或學具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電腦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隨同著清脆的鳥叫聲。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俺?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體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同學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幾只小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同學的回答,教師板書: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 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2、全班交流算法。
(對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并板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俺們學過的4和1拭目以待組成來計算的,這個方法很好,你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同桌互說。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題
(1)先請同學看圖說圖意,,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同學匯報算式;3+2=5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使同學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同學邊擺邊列算式。
四、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1、游戲一:貼蘋果
要求:在蘋果圖片上寫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并貼到蘋果樹上去。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大家擺學具說算式,一人寫算式。
評價方式:請同學當“小法官”
2、紅花配綠葉
要求:這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個小組找到的“紅花”答案多。
評價:給找到正確答案多的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智慧星”
五、托管時間完成第27頁的第1————4題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中第78-7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旋轉與軸對稱。
2、能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能將簡單的圖形平移或旋轉90°。
過程與方法:
整理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性,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觀察、操作、想象、設計圖案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平移、旋轉與對稱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上周末咱們班的李坤和王明隨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一個地方。想跟他們一起去看看嗎?
(課件出現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師: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學生說分類方法)
生1:在游樂園里像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生2: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旋轉。
師:平移和旋轉是我們常見的物體的運動方式,數學上我們稱為變換方式,除了這兩種方式,還有哪種方式可以稱為變換呢?
生:軸對稱。
師: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板書課題)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的時刻(用5分5分數的方法),學生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會用兩種方法表示時間,并注意0占位的問題。
3.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時刻,會認讀分針在各個數上的時刻。
教學難點:知道1時=60分,會看分針在各個數上的時刻。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投影儀,實物鐘表、鐘面模型(同桌兩人一個) 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上個學期,我們認識了整時和半時,老師要來考一考大家,會不會看時間?
1、(出示課件:起床7時)
師:這是小明的一天。小明什么時候起床?你怎么看的?
(時針指向7,分針指向12,就是7時)
師:你說的真清楚、準確。
2、(課件顯示:晚上睡覺8時半)
師:小明什么時候起床?你怎么看的?
(時針走過了8,分針指向6,就是8時半。)
師:同學們,真厲害!已經學會了看整時和半時。
3、(課件顯示:讀書8時15分)
師:小明在干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時間?你是怎么看的?
(時針在8和9的中間,分針指向3,就是8時15分)
為什么指向3就是15分呢?
(分針走了15小格)你們說得到底對不對,還需要驗證。
4、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時、分的'認識,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
二、教學時間單位
1、認識鐘面
師:仔細觀察鐘面,同桌合作數一數
1、鐘面上有幾大格?
2、每大格有幾小格?
3、一共有幾小格?
生匯報: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師:說的對嗎?一起來驗證。課件演示:12大格,一起伸出手指數一數。
師:每大格有5小格,伸出手指跟著電腦老師數一數。一共有幾小格?請你5個5個地個把這個電腦老師數一數。
小結:通過發現和驗證,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2、認識分
師: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 (課件演示)
師: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鐘?為什么?
師:每大格有5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走5小格就是5分鐘。板書: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
師:分針走一大格是幾分鐘?驗證從1走到2。12到4,分針走了幾分鐘?還有其他看法嗎?從12到9呢,12到11,從12到12呢。走一圈是60分鐘。(多種方法數:5分5分地數,利用特殊位置,乘法口訣。重點講)
小結: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走幾小格就是幾分鐘,我們可以用5分5分的方法數,走一圈是60分鐘。
3、認識時
師:時針走一個大格是多長時間?(課件演示) 板書:
時針從12走到1是1小時,再來驗證從1走到2 也是1小時。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你還能舉例子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是1小時?
師:從12走到6、12呢?(走了6、12小時),時針走半圈是6小時,走一圈是12小時。
小結: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走一圈是12小時,走過幾大格就是幾小時。
4、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師:再仔細觀察,分針和時針走動起來的,你發現什么大秘密?
(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幾小時?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讓我們再來驗證一下(重看課件)也就是說1時=60分(齊讀) 板書:1時=60分
師:1小時有多長呢,我們一節課是35分鐘,加上一個大課間課的時間20分鐘,再加做眼
保健操的時間5分鐘就是1小時。
三、教學時刻的認識
1、認時間
師:大家想知道建設小學的上課作息時間嗎?
師:上課以開始我們遇到的問題,這個時間就是學生們早讀開始的時間(黑板貼示:8時15分),你現在能肯定地告訴大家是什么時間嗎?你是怎么看的?(重點講解)
個別說(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先看時針,時針走過了8,就是8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向3,是15分,所以就是8時15分。)
同桌說(請你輕輕地說給同桌聽,你是怎么看的?)
一起說(現在會說了嗎?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師:(黑板貼示:10時30分和12時5分),它們是什么時間?你怎么看的?
生匯報:(10時半或10時30分)
師:用今天學的幾時幾分怎么說?為什么幾時半,分要用30分來表示?
(一圈是60分,半圈就是30分)
師:還有其他看法嗎?
(幾時半的時候,分針指向6,就表示30分)
師:這個時間你是怎么看的?誰還會說?
(先看時針,時針走過了12,就是12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向1,是5分,所以就是12時5分。)
小結:現在讓我們總結一下,怎么看幾時幾分?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你可以舉個例子來說。(先看時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向幾,是幾分,所以就是幾時幾分)
2、寫時間
師:我們會讀時間了,你會表示時間嗎? 拿出練習紙試一試,把三個時間用以前學的兩種方法表示出來。老師請寫得快,書寫又端正的同學到黑板上來寫。生板演
師:放下筆,眼睛看黑板,一起看一看她們寫的對不對。8時15分中文表示法,是幾時幾分,就寫成幾時幾分;電子表表示法,當中寫個冒號,冒號左邊表示幾時,是幾時就寫幾,冒號右邊表示幾分,用兩個數字表示,是幾分就寫幾。
師:誰來當小老師說一說這個寫的對不對?(10時30分,電子表表示法就是冒號前面寫10,后面寫30)
師:這個中文表示就是12時5分,有不同意見嗎?電子表表示法都贊成嗎?比較一下前面兩個電子表示法,它們冒號后面都有兩個數字,這里只有一個,符合前面的規律嗎?那該怎么辦呢?對!當分不滿10,前面用0占位。寫作12:05,讀作12時5分(強調)把丟掉的0找回來,補上去。
3、鞏固練習
師:下面要來檢查一下同學們是不是真的會看時間了鐘表王國的嘟嘟要當導游帶大家去數學游樂園玩一玩。趕快出發吧!(課件顯示)有一個要求就是要聽從導游的時間安排不然次序會很混亂,人也容易走丟了。
第一站:兒童樂園,到底是什么時候去呢?你怎么看的?
9時5分電子表表示法9: 5對嗎?分不滿10,5前面先寫0占位。
第二站:百鳥園,什么時候去百鳥園呢?你怎么看?
第三站:猴山,什么時候去猴山呢?時針走過了12了嗎?在11和12之間,走過了11,就是11時多。再看分針,指向11,走了55小格,你怎么看出走了55小格?所以就是11時55分。再過5分鐘,集合離開游樂園,是什么時間?為什么?
4、撥時間
師:剛才認識了那么多時間,下面我們動手撥一撥時間?老師報時間,學生上來撥:5時20分,學生說一說撥的對不對?(先撥時針,撥到5和6之間靠近4,再撥分針,撥到4)
師:同桌合作撥一撥
課件顯示(6時45分10時5分)以及同桌合作撥一撥的要求
1、先撥時針,再撥分針。
2、一人撥,另一人說怎么撥。
3、撥完一起檢查。
4、輪流撥時間。
同桌合作展示怎么撥的?(一人撥一人說)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看時間幾時幾分。看時間,先看時針,時針走過了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向幾,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時幾分。
師:快下課了,你能估計一下我們下課的大約時間嗎?你是怎么看的?
師:下課!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4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了解了圓柱的特征,掌握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問題情境,點燃探索激情。
基于“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理念,教學過程中通過呈現身邊圓柱的體積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學習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自覺的需求。
2.注重直觀教學,引導合作遷移。
數學理論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它影響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而引導學生從觀察和分析有關具體實物入手,就比較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所以,教學中不但設計了通過排水法理解圓柱體積的實驗,而且還借助教具演示、課件演示等直觀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推導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體會到知識的由來。
3.滲透數學思想,發展數學思考。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有效地進行轉化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體會運用轉化思想可以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化生疏為熟悉等作用的同時,參與數學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圓柱形實物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操作感知體積的意義。
通過出示一個裝了半杯水的燒杯,引導學生猜測:在燒杯中投入一個圓柱形物體,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水面升高或者水會溢出來)
師: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預設
生1:圓柱占有一定的空間。
生2:圓柱占據了原來水占有的空間。
生3:圓柱是立體圖形,它具有一定的體積。
2.討論、概括圓柱的體積的意義。
師:你認為什么是圓柱的體積?
(圓柱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圓柱的體積)
3.引入: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在猜測、觀察、討論中加深對抽象的“體積”概念的理解,自主概括出圓柱的體積的意義,為下面的探究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自主探究
1.探究影響圓柱的體積大小的相關因素。
(1)課件出示兩個大小不等的圓柱。
師:哪個圓柱的體積比較大?為什么?
預設
生1:左面的圓柱的體積比較大,因為它高一些。
生2:右面的圓柱的體積比較大,因為它粗一些。
生3:不好比較。因為左面的圓柱雖然高,但比較細;右面的圓柱雖然粗,但比較矮。
(2)討論、概括。
師:圓柱的體積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圓柱的體積的大小與圓柱的高及圓柱的底面積的大小有關)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5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小學數學《認識直角》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
教學內容:二年級數學教材P77~80。
教學目標:1、經歷認識直角的過程,會識別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斷直角。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會畫直角,判斷直角、銳角、鈍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學準備: 三角板、紙片、鐘、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認識直角。
1、談話:前面我們認識了角,現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幾局部組成嗎?(指名匯報)
2、談話:看看這個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嗎?
(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個同樣的角)
在紙工袋上有幾個這樣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
3、談話:剛才我們找出的這些角都有一個一起的名稱,叫“直角”。一般我們還要在直角上標上一個符號來表示直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直角。
二、折角。
1、 談話:那么你想自身來折一個直角嗎?(課件出示例2)
(同學用圓形紙和不規則紙折角)
2、 提問:比較你折的兩個直角,有什么發現?
再與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發現了什么?
(同學分別比較后匯報)
3、提問: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嗎?(直角都是一樣大小的)
三、找角。
1、談話: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有直角,你能從教室里找到其他的直角嗎?等會兒要請你來說一說: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
(同學找直角)
2、提問:誰來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全班交流)
3、談話: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那么多的直角。其實啊,在我們經常看見的鐘面上也有直角,你知道嗎?(課件出示例1想一想)
(同學交流,教師在鐘面上撥一撥,并驗證)
4、談話:當然在我們數學書的封面上也有直角,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數學書封面上的直角呢?
(同學匯報,兩種方法。)
下面就請你用自身喜歡的方法找到數學書封面上的直角。(同學活動)
5、提問:你找到幾個直角?誰來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6、談話: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了,你能用任意兩塊三角板拼出一個直角嗎?
(同桌合作拼直角。
指名匯報,并展示拼出的.直角,另請生驗證。)
四、畫角。
談話:拼了角后,你想把直角畫下來嗎?
(同學在書本P74點子圖上畫一個直角。
指名展示,并說說你是怎么畫的?怎樣驗證?
教師在點子圖上示范畫直角,同學再畫一個直角)
五、認識銳角、鈍角。
1、 談話:剛才我們折了直角,畫了直角,并知道在生活中 有許多直角。請你再看看這幾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哪一個是直角呢?
這個角比直角(小),它也有一個名稱,叫銳角。那么這個角比直角(大),名字叫鈍角。看一看你們的三角板上有銳角和鈍角嗎?誰來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1、想想做做第4題。
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銳角,哪些是鈍角?
同學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1、想想做做第5題。
照下面左圖的樣子標出其他各圖形中的直角。
同學獨立完成,指名展示、匯報。
六、練習。
1、想想做做第6題。
下面的四邊形中,哪幾個圖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1、想想做做第7題。
在右邊的圖形中,你能找到幾個直角、幾個銳角和幾個鈍角?
七、總結
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6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教學
1.課件出示路線圖。
2.師:這是老師上下班走的路線,從這幅路線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角。
生2:線。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一下平面圖形中有關線和角的知識。
(一)線的回顧學習。
1.回顧學過的線有哪幾種。
(直線、射線、線段)
2.判斷下面各是什么線。
(課件出示一組直線、射線和線段)
3.思考并交流:直線、射線、線段有什么區別?
直線
射線
線段
長度:
無限
無限
有限
端點:
無
1個
2個
與直線的關系
是直線的一部分
是直線的一部分
4.填一填。
(1)經過兩點可以畫( )條直線。
(2)兩條直線相交,有( )個交點。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后完成)
5.追問: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有哪幾種位置關系?
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6.指導學生完成教材91頁“鞏固與應用”1題。
7.討論: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互相平行?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作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作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作平行線,其中一條直線叫作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8.想一想,過一點怎樣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7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假如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與規范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1.8千克。
④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8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套新課標五年級下冊《確定位置》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
一年級(上冊)教材用一個“第幾”描述物體在直線上的位置,如從右往左第5個是小明。二年級(上冊)教材用兩個“第幾”表示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紅坐在第6排第4個。通過這些描述,加強了方向感,獲得了自然數能表示次序的體驗。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上,本單元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使原來憑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從而發展數學考慮,培養空間觀念。兩道例題把教學內容分成兩段編排。
第15頁例1和“練一練”,用數對確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列”“行”的含義,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一般規則,以和用數對表示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
第16頁例2和“練一練”,用數對確定平面圖(方格紙)上點的位置。
練習三配合兩道例題的教學,解決學校、家庭、街區里的一些實際問題。編寫的兩篇“你知道嗎”分別介紹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在計算機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同學的知識面,讓同學體驗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
1、實際的情境中教學規范地確定位置的方法。
例1出現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圖畫,讓同學說說畫面里的小軍坐在哪里。他們憑自身的感受和經驗,在交流中出現了不同的表述,如小軍坐在第4組第3個、小軍坐在第3排第4個……甚至會出現有爭議的描述。由此發生一起的需要:
怎樣正確、簡明地說出位置?為教學新知識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接著教學“列”“行”的知識,因為數對是按列與行確定位置的。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都是規定。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都是人們的約定。正是這些規定與約定,人們在確定位置時才有一致的考慮和結論,才干防止爭議和混亂。因此,教學列、行的知識絕不能含糊。還要通過適當的練習,協助同學鞏固對列、行的認識。并用先說列數、再說行數的方法表示出小軍的位置。
然后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數對表示為(4,3)”這句話標明了三點:
一是“數對”指兩個數,即列數與行數。二是在數對中先表示第幾列,再表示第幾行。這個順序不能顛倒,它和直角坐標系中確定點的位置,先寫出x軸上的數量,再寫出y軸上的數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會和中學里的數學知識發生矛盾。三是用數對確定位置有規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
“練一練”在例題的情境中進行。以數對知識為重點,設計了“列、行位置→數對表示→列、行位置”的線索,把例1教學的各個知識組成系統的結構。第1題先在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鞏固列與行的知識;再用數對表示第2列第4行,進一步明確在數對中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鞏固數對的知識。第2題通過在圖中尋找(6,5)的位置,具體解釋這個數對的含義,加強對數對的理解,體會它能清楚、簡要地表示出物體的位置。例1的情境圖中,每個同學的座位都可以用數對表示,確定各個人位置的數對都不相同。圖中有6列、5行,任何一個列數不超越6、行數不超越5的數對都有一個同學的座位相對應。可以利用情境圖的這些內涵,組織同學充沛地“練一練”。
練習三第1~3題配合例1的教學,鞏固列、行的知識,以和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第2題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種情況,隱含了許多可以比較的內容,讓同學在這些比較中,深入地體會數對。第3題花色地磚的規律是開放的,如這些地磚的位置都在奇數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地磚的排列是對稱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地磚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7,4)……讓同學暢談自身的發現,能讓同學的形象思維充沛展開。
2、應用數對,在方格圖上確定點的位置。
例2在公園平面圖上,用數對表示景點或建筑物的位置。在出現形式上有三個特點:
一是公園的各個景點和建筑物都畫成一個點,“點”只反映景點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二是表示景點、建筑的那些點分散在方格紙上,而且每個點都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表示列,從左到右依次標注了0、1、2……10;橫線表示行,從下往上依次標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這些特點,把用數對表示公園景點、建筑物位置的實際問題籠統成用數對表示平面上的點的位置的數學問題。
這道例題的教學戰略是引導同學促進知識與經驗的遷移,把例1中學習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數對的方法應用到例2中來。教學分兩步進行,先告訴同學“書報亭的位置是(2,3)”,引發對已有知識的回憶。讓他們根據數對(2,3)的含義,觀察書報亭在方格圖上的實際位置,體會用這個數對表示書報亭的位置是合理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同學獨立領會了方格紙上列與行的設定,感受到方格紙上豎線與橫線的任何一個交點都能用數對確定其位置。然后是用數對分別表示兒童樂園、水池等其他景點和建筑的位置,達到鞏固知識、掌握方法、內化成能力的目的。教材在平面圖上精心布置兒童樂園與書報亭的位置,在確定它們位置的數對里,前一個數相同,都是2;后一個數不同,分別是3和6。這是因為兩個景點在平面圖的同一列、不同行上。類似的布置還有兒童樂園與草坪的位置、盆景園與飯店的位置、飯店與水池的位置等。教學時用活、用足這些布置,和時引起同學注意并組織考慮、討論,能更好地理解數對,進一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練一練”緊扣新知識的應用,主要練習用數對確定方格紙上點的位置和根據數對在方格紙上尋找相應的點兩方面的技能。在設計的時候,注意結合同學學過的平面圖形的知識。如第1題確定位置的三個點是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順次連結D、E、F、G、D這幾個點圍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設計這些新穎的習題,既能引起同學的興趣,又感受了圖形特征,提高了準確識別圖形的能力。
練習三第4~8題配合例2的教學,在練習數對的知識時,還設計了一些可以深入體會的問題。第4題里把(3,2)和(2,3)兩個貌似相同的數對放在一起比較,體會數對的列數、行數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第5題出現的數對(x,5)和(5,y)里,分別用字母表示列數與行數。讓同學體會由于字母表示的數不確定,所以這樣的數對不能確定某個班級在禮堂里的位置。第7題在方格紙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寫出表示平移前后圖形頂點位置的數對。從中體會圖形水平平移,改變了頂點所在的列,沒有變化頂點所在的行。第8題聯系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理解國際象棋在棋盤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規則。這些問題有助于同學體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研究,并作出解釋。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9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50~51頁。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經歷對兩種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初步發現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并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使同學在觀察、操作、籠統、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有序考慮的能力,培養初步的符號感。
3. 使同學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上衣和裙子圖片,記錄紙,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現象
談話:無錫有許多旅游景點(多媒體顯示無錫的風景圖片),小紅和爸爸媽媽想來無錫玩。為了這次旅游,媽媽給她準備了2件上衣(出示學具):一件綠色的和一件黃色的。還準備了3條裙子(出示學具):粉紅色的、藍色的和大紅色的。用什么顏色的上衣配什么顏色的裙子呢?請同學們給她提些建議吧。
同學交流,教師操作。
小結:像這樣,一件上衣配一條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搭配。(板書:搭配)
二、 合作探究,體會有序考慮
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況都找出來,讓小紅自身挑。
合作要求:同桌兩人,一人拿學具進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同學活動,教師巡視,關注同學中出現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請同學匯報搭配過程,教師演示。
小結:一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比較方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更喜歡哪一組同學搭配的方法?為什么?
同學交流,體會有序搭配是比較好的方法。
小結: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板書:有序,不重復,不遺漏)
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談話:你們能像剛才這組同學一樣,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有序地搭配嗎?請同桌兩個同學再次合作,按自身的想法進行有序地搭配。
同學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誰能具體地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有序搭配的?
同學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1) 選上衣,先用綠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再用黃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2) 選裙子,先用粉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藍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 小結。
談話:(電腦演示)把2件上衣和3條裙子進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進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進行有序搭配。
三、 創新表示,感受符號思想
出示問題:小紅的爸爸為了這次旅游,準備了3件襯衫和3條領帶,(課件出示3件襯衫和3條領帶圖)襯衫和領帶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 討論。
啟發:剛才我們用學具擺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現在你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領帶與襯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來呢?同桌討論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提示可用連線的方法。
2. 嘗試。
談話:請同學們用自身喜歡的方法在作業紙上有序地表示出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同學作業,簡要研討。
小結: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畫實物的,有畫簡單圖形的,還有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
3. 比較。
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小結:看來,用簡單的圖形、字母或數字等符號表示實物的方法更簡潔些。
4. 歸納。
電腦演示:電腦小博士就是用簡單圖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領帶,用長方形表示襯衫。把3條領帶和3件襯衫進行搭配,可以先用領帶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也可以先用襯衫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
提問:假如領帶的條數不變,襯衫減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同學回答,板書:3×2=6。
再問:假如襯衫的件數不變,領帶增加一條,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同學回答,板書:4×3=12。
引導: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發現?襯衫的件數和領帶的條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是什么關系?
同學在小組里交流。
小結:領帶條數與襯衫件數的乘積就是搭配的方法數,這就是搭配的規律(板書課題:搭配的規律)。
四、 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1. 路線問題。
電腦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紅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無錫。打開地圖,他們準備從火車站動身,經過五愛廣場,到錫惠公園去玩。
提問:那從火車站到錫惠公園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呢?
同學交流。
再問:這么多的走法?選哪一種比較合適?
同學交流。
小結:當搭配的結果很多時,要注意選擇最合適的搭配方案。
2. 獎品問題。
談話:錫惠公園里有許多有獎游戲,小紅的運氣真不錯,她得獎了。來到領獎處,讓我們聽聽領獎處的叔叔跟她說了什么。
(電腦播放錄音)“小朋友,恭喜你得獎。你可以選一個木偶,配上一頂帽子,或者配上一條圍巾作為獎品。領獎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現在有3只木偶,2頂帽子和3條圍巾,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同學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 游戲問題。
同學們在做“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時,有沒有注意其中也有我們研究的搭配規律呢?你知道在這個游戲中,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嗎?怎樣才干把各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來呢?
同桌商量,試著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個同學連續出三次“石頭”,另一個同學依次出“石頭”“剪刀”和“布”,就這樣玩下去。
同桌兩人玩一玩,然后交換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同學活動后,說一說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結:原來游戲中也有數學問題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 全課小結,引導延伸
(略)。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0
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71頁、72頁復習立體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認識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這些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展開圖。
過程與方法:
能辨認不同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及相對位置。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并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搜集了幾張圖片,非常漂亮。同學們想不想看?(想)請大家欣賞!(出示課件)
師:這些圖片美嗎?(美)從畫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師:如果用我們數學的眼光來觀察這些建筑物,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這些建筑物都是由長方體,正方體……構成的。
師:對,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體圖形構成的,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立體圖形,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板書課題: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二、重點難點
整點:指導學生如何將圖形進行分割,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簡便性。
難點:學生能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地毯上的圖形面積》。請同學們把書P18頁,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地毯圖,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組討論。
3、匯報:對稱圖形、邊長為14米的正方形、圖案由藍色組成。
4、看這副地毯圖,請你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圖形面積是多少呢?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怎樣簡便就怎樣想,并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3、小組內交流、討論。
4、全班匯報。
a)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為了不重復,在圖上編號。(數方格法)
b)因為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化整為零法)
c)用總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大減小法)
d)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蘭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轉移填補法)
5、師總結求藍色部分面積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題。
(1)學生獨立思考,求圖1的面積。
(2)說一說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不滿一格的當作半格數”。
2、第二題。獨立解決后班內反饋。
3、第三題。
(1)學生獨立填空。求出每組圖形的面積。學生完成后班內交流反饋答案。
(2)學生觀察結果,說發現。
第(1)題的4個圖形面積分別為1、2、3、4的平方數。
第(2)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第(2)題的'3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前面一組題的前3個圖形面積的一半。
(四)總結
對于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可以“大減小”,還可以轉移填補。
四、板書設計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一個一個地數(數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為零法)
總面積減去白色面積。(大減小法)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設計上講,我充分考慮到學生是主體的新理念,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大膽猜測、積極嘗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對于不同情況優化選擇。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2
設計說明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三點:
1.根據主題圖創設教學情境,使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創設圖書室進新書的情境,把枯燥的計算置入情境中,不僅能使計算含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還能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學生進入情境后,從中發現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多種計算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和指導,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
3.練習設計有梯度,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注重層次性,避免了重復練習,做到了真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材出發,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練習題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小棒 計數器 3摞書(每摞10本)
學生準備 小棒 計數器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喜歡)那么你們喜歡到圖書室看書嗎?(喜歡)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書可以看,最近我們學校的圖書室購買了一些新書,你們期待嗎?(期待)今天老師把其中的一些書帶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想讓同學們幫老師數一數,算一算老師這里有多少本書。但是在拿出這些新書之前我要看看你們的計算能力怎么樣,能不能幫老師數清楚,要是數錯了就糟糕了。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1.課件出示口算題。
5-4= 6+3= 3+4=
9-5= 8-3= 7+2=
(學生回答,教師要強調計數單位)
2.課件出示口答題。
5個十是( )。
8個十是( )。
40里面有( )個十。
70里面有( )個十。
師:同學們真棒,都答對了。像50、80、40、70……這樣的數我們叫什么數。(整十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的加、減法。(板書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設計意圖:學生對圖書室很好奇、很感興趣,用圖書室進新書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興趣。這樣既為學生學習新知在情緒、知識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鋪墊,又導入了新課,同時培養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及樂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1)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問題,并列出算式。
①進入情境。
師:同學們,看來大家的計算能力都很好。快來幫老師看看這里一共有多少本書。(教師拿出3摞書)
②觀察情境,收集數學信息。
師:我請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學上來數數科技書有多少本。(10本)
師:我再請一名同學數數童話書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情境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預設
生:一共有多少本書?
師:你的問題提得很好。老師整理這些書就是需要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本書。那么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④嘗試列出算式。
(學生思考后回答:10+20)
設計意圖:借助現實生活情境,在自主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及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3
課前考慮:
1.概念揭示變“邏輯演繹”為“活動建構”。因數和倍數,保守教材是按數學知識的邏輯系統(除法整除約數和倍數)來布置的,這種概念的揭示,從籠統到籠統,沒有同學親身經歷的過程,也無須同學借助原有經驗的自主建構,同學獲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假如能借助同學的操作和想象活動,喚起同學的“因倍意識”,自主建構起“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那么同學獲得的概念必定是生動的、有意義的。
2.解決問題變“關注結果”為“對話生成”。要找出一個數的幾個因數并不難,難就難在找出這個數的所有因數。這里有一個方法問題。是把方法簡單地告訴同學,迫切地尋求結果,還是給同學充沛的探究時間,讓他們通過獨立考慮、交流討論,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呢?很多勝利的教學標明,在教學中為同學營造出一個“對話場”,在生生、師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對話中,能讓師生相互分享經驗、溝通考慮,生成新的看法。
3.教學宗旨變“關注知識”為”啟迪智慧”。“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從知識課堂走向智慧課堂,為同學的智慧生長而教,應成為我們數學教學的傾心追求。怎樣通過對“因數和倍數”內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給同學數學知識的'同時,更教會他們數學考慮的方法,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釋放潛能,開啟心智?這是我設計“因數和倍數”這堂課的宗旨所在。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建構”,使同學領會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通過獨立考慮、交流談論,初步掌握求一個數所有因數的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同學思維的有序性、條理性,增強同學的探究意識和求索精神。
3.通過教學,讓同學從中感受到數學考慮的魅力,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
練習紙、學號卡等。
教學重、難點:
掌握求一個數的所有因數的方法,學會有序地進行考慮。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4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第81~83頁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內容教學之前,同學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并學會了乘法豎式的寫法,這些都為學習本課內容作了知識上的鋪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是以后學習乘、除法的基礎,也是本單元中重要的學習內容。
這局部內容先教學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為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準備,再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一位數乘幾十是一位數乘兩位數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的。教材用圖畫形式出現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個20是多少?”引起同學對乘法的回憶。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同學都有自身的算法,然后組織同學交流算法,使采用連加或形象計算的同學學會比較籠統地考慮,從而讓同學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在“試一試”中,繼續口算8頭大象能運多少根,把一位數乘幾十的積擴展到幾百幾十,再次引導同學利用表內乘法聯想一位數乘幾十的積。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教學也充沛依*情境圖啟發同學考慮。教材先布置同學自身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介紹筆算方法,這樣布置,便于同學由口算方法聯想到要把乘數分別與被乘數每位上的數相乘,然后相加,這就有利于同學理解筆算的方法。接著,教材簡化了豎式筆算的中間過程,得出筆算的豎式的.一般寫法,使同學明確一位數乘兩位數乘的順序和每一步積的定位。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歷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2、初步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3、使同學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同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1~2頁。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理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和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夠除)的除法。
2. 使同學在學習計算的過程中,提高數學考慮的水平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使同學在參與學習和探索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楊老師在南京城內看到很多這樣的卡通畫,(出示十運會吉祥物“金麟”)你們知道它是誰?
師:今天這節課,讓我們跟著“金麟”再來回顧一下十運會的精彩局面,好不好?(電腦播放十運會電視節目片頭錄像)
師:“金麟”想出幾道口算題,考考我們班的同學,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請同學們注意看題,知道答案的不用舉手可以直接回答。
逐題出示下面的口算,同學口答。
40 ÷ 2 = 18 ÷ 6 = 200 × 4 =
42 ÷ 2 = 80 ÷ 4 = 75 ÷ 3 =
其中80 ÷ 4,讓同學說一說是怎樣口算的。
同學口算75 ÷ 3時,速度明顯變慢了。
師:有點難吧,請大家拿出練習本用筆算的方法再算一遍。(同學計算)
反饋時,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同學的作業。并提問:先算幾除以幾?商“2”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余下的“1”怎么辦?
二、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 教學第一道例題。
(1)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
師:“金麟”對大家的表示非常滿意,接下來請看“金麟”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場競賽。(播放游泳競賽視頻)
師:這是游泳接力賽,參與競賽的每個隊有4名隊員組成,他們共游了800米。通過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
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
師:你會列式嗎?
同學列式,教師板書。
(2) 在交流中掌握方法。
師:這道題你會口算嗎?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口算的?
同學在同桌間交流自身的算法。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同學口答,電腦出示相應的口算方法。
① 因為200 × 4 = 800, 所以800 ÷ 4 = 200;
② 8個百除以4等于2個百,2個百是200;
③ 因為8 ÷ 4 = 2,所以800 ÷ 4 = 200。
師:大家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通過剛才的口算,我們知道,平均每人游了200米。其實這個競賽項目的名稱就叫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
(3) 在練習中鞏固算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這里有四組口算題,我們先看第一組題,能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嗎?(同學口答)
師:后面的幾組題你會口算嗎?(同學口答)
師:你有什么發現呢?小聲地說給同桌聽一聽。
先讓同學在同桌間交流自身的想法,然后集體交流。
2. 教學第二道例題。
(1) 創設情境。
師:課前,“金麟”告訴楊老師一條信息:十運會期間,南京有一所學校,專門組織了986名同學集體觀看了競賽,他們平均分坐在紅、黃2個區內。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
生:平均每個區坐了多少名同學?
師:你會列式嗎?(根據同學回答,板書:986 ÷ 2)
師:看看這道除法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樣?
生:這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而我們以前學習的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揭示課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2) 估算。
師:你能估計一下平均每個區大約坐了多少名同學嗎?
同學估算,并說明理由。
(3) 筆算。
師:平均每個區到底有多少名同學呢?我們可以通過筆算得到結果。大家先在練習本上試一試。在計算的過程中,假如遇到困難,可以和同桌一起商量,也可以向老師求助。
同學嘗試練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位同學是如何計算的?
同學口述計算過程,在實物投影儀上反饋。
師:說得非常好。誰愿意和老師一起完成黑板上的豎式?
同學說每一步計算,教師板書。相機提問:
① 先算幾除以幾?
② 商“4”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③ 余下的“1”怎么辦?(1個百當作10個十,與十位上的8,合成18個十)
④ 強調: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同學互相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4) 練習。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的前兩題。
師:同學們非常棒。老師這里還有兩道題,先請大家估計一下,它們的商大約各是幾百多?
同學口答。
師:算一算,它們的結果是多少?
同學獨立完成,互相說一說自身是如何計算的。
集體反饋。
(5) 小結。
師:請大家回顧剛才的筆算過程,在小組內說一說,今天學習的除法計算與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樣?
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三、 鞏固練習,應用提高
1. 筆算練習。
師:剛才大家觀看了“金麟”給我們帶來的游泳競賽。“金麟”還為我們準備了一場110米跨欄的.競賽。聽到110米跨欄,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想起一個人的名字,他是——(生:劉翔)
師:看劉翔的競賽,先要買門票。能正確算出門票上的題目就可以觀看競賽了。同學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后兩題,然后集體反饋。
2. 數學醫院。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買到了門票”,不過我看見還有個別同學因為自身的一時大意將題目做錯,沒有買到門票。讓我們一起幫他們找找錯在什么地方,好嗎?
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同學錯誤的計算,集體訂正。
3. 說說體會。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應注意些什么?
同學用自身的語言歸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觀看這場激動人心的競賽。(電腦播放劉翔獲得110米欄冠軍的競賽實況)
4. 實際應用。
師:剛才那一場場精彩的競賽,其實也飽含許多后勤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瞧,這些叔叔阿姨們正在為羽毛球競賽準備競賽用球呢。(電腦出示問題情境)你能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嗎?
生:一共有732只羽毛球,每個紙筒里裝6只,現在有120個紙筒夠裝嗎?
引導同學得出:
(1) 120 × 6 = 720(只),732 - 720 = 12(只);
(2) 732 ÷ 6 = 122(盒),122 - 120 = 2(盒)。
讓同學結合算式,說說每一種算法的考慮過程。
5. 拓展提高。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棒的表示,“金麟”非常高興,想與大家一起做一個猜數游戲,你們愿意嗎?
電腦出示:
根據下面的豎式,你能猜出被除數百位上可能是幾嗎?
同學猜數,并交流考慮過程。
四、 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3題,任選3題進行計算。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1-01
數學公開課教案《加減混合》12-17
小學數學公開課總結05-18
小學數學公開課總結08-15
初中數學公開課教案(精選10篇)11-07
小學體育公開課教案11-27
九年級數學公開課教案10-31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2-15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