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

時間:2023-01-21 13:32:1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5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解答一組相關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復合應用題是怎樣在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能夠掌握復合應用題的結構,正確解答復合應用題.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復合應用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2.54 127+28 0.37+1.6 8816

  3.37+6.63 8.40.7 0.1258 1.02-0.43

  1.25+ 1 16

  2.要求下面的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1)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種多少棵?

  (2)桃樹的棵數是梨樹棵數的多少倍?

  (3)五年級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這堆煤實際燒了多少天?

  (5)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夠裝訂完?

  (6)小明幾分鐘可以從家走到學校?

  教師總結:

  應用已經學過的數量關系,根據題目中的問題考慮需要哪兩個直接條件,是我們分析和解答簡單應用題的關鍵.

  二、歸納整理.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復習復合應用題(板書課題).

  (一)教學例2:

  a.學生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每小時走3.7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b.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了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c.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2.5小時走完原定路程.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1.指名讀題,學生獨立解答.(學生板演)

  2.小組討論:這三道題都有什么聯系?這三道題有什么區別?

  聯系:這三道題說的是同一件事,要求的問題也相同,都是求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要求最后問題都需要先知道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

  區別:

  a、實際每小時走的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已知的,只需要一步計算;

  b、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已知的.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未知的,需要兩步計算;

  c、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未知的,需要三步計算.

  3.教師質疑:對于不能一步直接求出結果的應用題,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分析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分析b、c量道例題.

  4.教師總結:從上面這組題我們可以看出,復合應用題都是由幾個簡單一步應用題組合而成的.在分析數量關系時我們可以從所求問題出發逐步找出所需要的已知條件,直到所需條件都是題目中的已知的為止.

  5.檢驗應用題的方法.

  我們想知道此題目做的對不對,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1)按照題意進行計算;

  (2)把所求得的問題作已知條件,按照題意倒著算,看最后結果是否符合題意.

  三、鞏固反饋.

  1.解答并且比較下面兩道應用題,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1)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每天生產50只.實際比原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2)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比計劃提前5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生產手表多少只?

  2.判斷:下面列式哪一種是正確的?

  (1)一個修路隊要筑一條長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務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A:2100-24053B:(2100-240)3

  C:(2100-2405)3

  (2)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幾小時才能夠裝完?

  A:(2640-240)240B:2640(2403)

  C:(2640-240)(2403)

  (3)一個機耕隊用拖拉機耕6.8公頃棉田,用了4天,照這樣計算,再耕13.6公頃棉田,一共需要用多少天?

  A:13.6(6.84)B:13.6(6.84)4

  C:(13.6+6.8)(6.84)

  (4)一個筑路隊鋪一段鐵路,原計劃每天鋪路3.2千米,15天鋪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鋪路0.8千米,實際多少天能夠鋪完這段路?

  A:3.2150.8B:3.2 15(3.2-0.8)

  C:3.2 15(3.2+0.8)

  (5)某化工廠采用新技術后,每天用原料14噸.這樣,原來用7天的原料,現在可以用10天.這個廠現在比過去每天節約多少噸原料?

  A:14710-14B:14107-14

  C:14-14107D:14-14710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2

  在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里,教學了百分數的意義,并聯系后項是100的比,體驗了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學了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數與小數的相互改寫,為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做了必要的準備;還教學了簡單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初步應用了百分數。在此基礎上,本單元繼續教學百分數的應用,包括四個內容,依次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根據已知的稅率求應繳納的稅款以及根據已知的利率求應得的利息,與折扣有關的實際問題,較復雜的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編排了六道例題、四個練習,把全單元的內容分成四段教學,最后還有單元的整理與練習。

  1.以現實問題中百分數的意義為突破口,通過推理分析數量關系,探索算法。

  解答例1的關鍵是理解問題的具體含義,教材借助直觀的線段圖,讓學生思考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應該怎樣理解。明確這個問題是求實際造林面積超過原計劃的公頃數相當于計劃造林公頃數的百分之幾,從而產生先算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4公頃,再求4公頃是計劃造林面積16公頃的百分之幾這樣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實際造林面積是原計劃的125%,再得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25%的結論。兩條思路、兩種算法都是把原計劃造林公頃數看作單位1(即100%),在線段圖上能清楚地看到,兩種解法最終都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部分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練習一第1題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幾求增長百分之幾,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幾求是百分之幾,通過百分數之間的相互轉化,進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含義,還帶出了下降百分之幾這個概念。

  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與原計劃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前者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公頃數相比,后者是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的公頃數與實際造林公頃數相比,解決兩個問題的算式中,被除數的意義不同,除數也不同。教材編寫試一試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這些不同,要求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學生將試一試和例題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為什么得數不同,進一步理解這兩個問題的含義與數量關系。練習一第5題里,第(1)、(2)題的條件相同,問題不同,第(2)、(3)題的條件不同,問題也不同。通過解題與比較,能使學生更正確地理解是百分之幾與高百分之幾的含義。第7題分別求巧克力的單價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貴百分之幾,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貴的單價與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單價相比,反復體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第8題以表格形式呈現求百分數的問題,首次把百分數應用于統計表中。

  2.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經驗,向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遷移。

  例2結合納稅教學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先找到數學問題60萬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經驗遷移過來,得到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計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過程中,關鍵在于尋找數學問題,只要理解了繳納的營業稅是60萬元的5%,學生就會想到用乘法計算,把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納入原有的經驗系統,從而發展認知結構。在計算605%時,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種算法又一次體驗了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一致的,用乘法計算是合理的。在練一練里,由于6.25/100的計算比6.20.05麻煩,所以計算含有百分數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數化成小數。

  練習二第1~4題是配合例2編排的,要引導學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進行思考。如,第1題是求門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萬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題是求月收入超過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應納稅部分的元數,并找到相應的稅率。

  例3計算利息,應用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方法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由于多數學生缺少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釋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并給出了計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時間。要結合例題里的表格,讓學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關,一般情況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長,年利率越高,到期后獲得的利息就多。還要讓學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計算利息公式里的數量關系。

  試一試利用例3求得的應得利息,繼續計算繳納利息稅以后的實得利息。要讓學生懂得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扣除繳納的利息稅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為什么先算出利息稅是多少元的道理。從例題到試一試的全過程,就是我國現行的銀行存款實得利息的計算方法:先根據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應得利息,再扣除繳納的利息稅得到實得利息。學生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二第5~7題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計算實得利息的步驟比較多,練一練和第6、7題都采用連續提問的形式,適當降低了解題時的思維難度。

  3.列方程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例4教學與折扣有關的問題,也是百分數的實際應用。教材先對打折作了具體的解釋,讓學生明白幾折就是百分之幾十,知道八折就是80%,從而把打折的實際問題與百分數的應用聯系起來。原價和實際售價有什么關系是這道例題的教學重點,要從原價打八折出售得出原價80%=實際售價。這個數量關系能起兩點作用,一是進一步理解打折扣的含義:圖書按八折出售,實際售價只是原價的80%。二是形成求《趣味數學》原價的解題思路,在數量關系式里已知積與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可以列方程解答。本冊教材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都列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百分數的意義,加強對百分數乘法的理解,避免人為地把實際問題分類型,體現了各種百分數問題的內在聯系。求出《趣味數學》的原價15元以后,對學生提出檢驗的要求,而且采用了兩種檢驗方法。依據折扣的含義,既可以用實際售價除以原價,看是不是打了八折;也可以看原價的80%是不是實際售價12元。這樣安排,不僅檢驗了原價15元是正確的,還多角度表現了原價、實際售價、折扣三者的關系,在進一步理解折扣的同時,溝通了三種簡單的百分數問題的聯系。練一練求《成語故事》的原價,也要求檢驗,讓學生獨立經歷與例4同樣的學習過程,再次體會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練習三的編排大致分成兩段,第1~4題是第一段,在理解折扣含義的基礎上正確應用數量關系。第1、2題分別求打折后的實際售價與打折前的原價,都可以根據原價折扣=實際售價來解答。第4題求折扣,教材先讓學生回答第3題,把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出售改說成打幾折出售,體會求幾折只要求百分之幾,為第4題作了鋪墊。第5~9題是第二段,仍然以求實際售價或求原價為主要內容,靈活應用數量關系。第5題分別求實際售價與實際比原來便宜的元數,這里有簡單問題與稍復雜問題的比較。第6題分別求實際售價與原價,是兩種折扣問題的比較。第7、8題讓購物問題更復雜一些,有利于學生在變化的問題情境中把握基本的數量關系。

  例5和例6是較復雜的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都列方程解答。兩道例題分別把相并關系和相差關系作為列方程的相等關系,雖然相并與相差是學生早就認識的數量關系,但在復雜的百分數情境里不容易看到。為此,例題利用線段圖給予直觀幫助,讓學生在例5的線段圖右邊的括號里填36,體會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合起來是美術組的總人數。例6在線段圖上突出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的那一段,引導學生注意兩個月用水量之間的相差關系。教材完整地寫出兩道題的等量關系,讓學生感受等量關系式右邊美術組的總人數、十月份用水的噸數都已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列方程是解題的有效方法。雖然有了等量關系,但列方程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即為什么設男生人數為x,設九月份的用水量為x。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已知的那個百分數,分析它的意義,體會這樣的設句是合理的,不僅用x表示了單位1的數量,還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數,表示出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的'噸數。

  兩道例題列出的方程里都有兩個x,還含有百分數,解方程時要先化簡方程的左邊,再應用等式的性質。例題呈現了解方程的過程,并在練習四里安排三道解方程的習題,提醒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解方程。檢驗不是把未知數的值代入方程,而是要檢驗得數是否符合實際問題里的數量關系。具體地說,例5要檢驗男、女生的人數之和是不是36,還要檢驗女生人數是不是男生的80%。例6要檢驗十月份用水的噸數是不是比九月份節約20%,或者檢驗九月份的用水量節約20%,是不是440立方米。只有符合實際問題的得數才是正確答案。

  練一練要先說數量關系再解答,突出尋找等量關系是解答這些題的關鍵,也是指向解題難點的基礎訓練。要引導學生從分析題目里已知的那個百分數開始,有條理地思考。如第11頁練一練,種蓖麻的棵數是向日葵的75%,向日葵的棵數是單位1的量,蓖麻的棵數是單位1的75%,它們一共有147棵,等量關系就是蓖麻的棵數+向日葵的棵數=147;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等量關系就是向日葵的棵數-蓖麻的棵數=21。再如第12頁練一練,美術組的人數比舞蹈組多20%,舞蹈組的人數是單位1的量,美術組比舞蹈組多的人數是單位1的20%,等量關系是舞蹈組的人數+美術組比舞蹈組多的人數=美術組的人數。解答練習四里的實際問題,也應經常讓學生說說數量關系。

  練習四第1~4題配合例5編排,第4題第(1)題曾經在六年級(上冊)教過,那時也是列方程解答的,從第(1)題到第(2)題帶出了稍復雜的分數問題。整數、分數、百分數都能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數關系,第4題把貌似不同的問題組織在一起,凸現這些問題在本質上的聯系。第5~9題是配合例6編排的,在第9題里把簡單的百分數問題和較復雜的百分數問題編排在一起,可以適當進行比較。第10~16題是一堂練習課的內容,第11~13題是百分數的問題,進一步熟悉兩道例題的解題思路,第14~16題是三道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這個數的問題,促使例題的思考方法水平遷移。在六年級(上冊)只教學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問題,另一些分數實際問題則安排在這里教學。

  教學例4、例5、例6以及練習里的內容,要更新觀念,改變習慣了的教學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學生識別分數乘法與分數除法兩類不同的問題,尤其不要機械套用已知單位1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這些所謂的規律。過去這樣教的解題效果雖好,但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把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變成了依據個別詞語的簡單判斷。改進教法要加強對分數、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個數量關系,合理選擇列算式還是列方程解題。其次,不必進行有關分率與百分率的聯想訓練。如從用去25%想到還剩(1-25%);從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5,第二天看了全書的1/6想到兩天看了全書的1/5+1/6,這些聯想是為列除法算式服務的。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實際問題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數量關系,作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據,讓小學與初中的教學相銜接,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根據稍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學會用方程解答。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抓住了數量關系相同,通過復習題的分析解答,讓學生找出熟悉的數量關系,再把題進行改動變化。在邊畫圖、邊分析的過程中,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便于學生理解和思維,促進了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發展和綜合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在已經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是多少的問題的基礎上,六年級學生能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去拓展,去學習更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逆向思維,能根據具體的數量和分率,求出單位“1”的量。通過教學, 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復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能確定單位“1”,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

  2、利用題中的等量關系用方程解答。

  教學過程

  一、1、蘋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蘋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蘋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鋼筆X元,比毛筆少了3元 。

  ⑴、鋼筆比毛筆少了( )元。

  ⑵、毛筆是( )元。

  3、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授課

  1、教學補充例題:水果店運來了一些蘋果,已經賣了36千克 ,還剩下20千克,水果店運來了多少蘋果?

  (1)賣了 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式:運來蘋果的重量-賣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設運來蘋果X千克。

  x-36=20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占航模組的 (1+)

  (2)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3)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4)根據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

  解:設航模小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結

  1、今天學習了兩道應用題,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練習

  練習十第4、12、14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4

  教學目標

  抓住分數應用題的核心倍數關系和等量對應,通過一例多用、一題多變,把各類應用題構成一個整體,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根據條件列出對應關系.

  1.青磚的塊數比紅磚多

  2.青磚的塊數比紅磚少

  3.紅磚的塊數比青磚多

  4.紅磚的塊數比青磚少

  上面各題哪一個量是單位1的量,占幾份?另一個量所對應的分率是什么,占幾份?

  二、展開

  (一)將上列各條件補充一個共同的條件和問題,出示例1.

  紅磚2100塊 有青磚多少塊?

  1.學生獨立解答;

  2.大組交流;

  3.列表歸納.

  (二)出示例2

  電視機廠今年生產電視機3600臺,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產多少臺?

  1.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和問題,對照下列含有分率的條件,找出相應的式子.

  (1)相當于去年的25%

  (2)比去年少25%

  (3)比去年多25%

  (4)去年生產的是今年的25%

  (5)去年比今年少25%

  (6)去年比今年多25%

  2.將應選擇的條件填入下列各式后的括號內.

  ( )

  ( )

  ( )

  ( )

  ( )

  ( )

  3.師生共同分析

  (1)按照補充的條件,找相應的式子,如(1)相當于去年的25%.

  分析:去年的生產量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產量相當于去年的25%,占25份,對應關系是:

  去年的產量□100

  今年的產量360025

  設去年生產x臺,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個式子的括號里填(1).

  (2)按照式子找應補充的條件.

  如:

  分析:100份與3600臺相對應,也就是今年的生產量3600臺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產量是未知數,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號里應填(6).

  三、鞏固

  (一)根據題意列式解答:

  果園里有梨樹168棵 蘋果樹有多少棵?

  (二)機床廠現在制造一臺機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來的成本降低25%.原來制造一

  臺機器要多少元?

  (三)工廠去年生產換氣扇6220臺,今年比去年增產20%,今年計劃生產多少臺?

  (四)某印染廠原來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動印花機后,印花人數減少了40%,現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點評

  這節課所出現的分數兩步應用題的四種類型,在通常情況下是在幾節課中出現,采用一例一類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學生學起來似乎輕松一些,但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刻。這節課擺脫了常規的教學方法抓住了分數應用題的核心倍數關系和量率對應,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題多變的教學方法,把四種題型構成一個整體,把分數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關系作為教材的基本結構,揭示數量的具體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體的數量與抽象的數之間的關系作為基本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學生能在較高的水平上來理解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減輕了負擔。整節課的設計,體現了在簡明的結構中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簡明的結構,主要指再生能力較強的基本結構。這節課把分數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關系作為基本結構。這樣的結構,具有數量關系之間的聯結和轉換功能,具有認知結構的同化和調整功能,它必須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能將所包含的內容統籌兼顧,有主有從。這種簡便而大容量的知識結構,還為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訓練材料,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5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利息是安排在小學數學北師大教材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第四課時。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常用百分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百分數應用的一種,利率這個百分數對于學生來說較為陌生,也更為專業化,它表示利息和本金的關系,因此要讓學生的潛意識中有所轉變:利率不難理解,它和我們之前學習過的百分數是一樣的。我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以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意義為主,從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稅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有關儲蓄、納稅的一些知識,同時受到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和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及預習,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儲蓄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分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調查預習活動中的收集、提取、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合儲蓄等活動,學會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

  課前搜集的有關儲蓄、利息的信息,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數學只有與學生生活相聯系才能顯得真實和精彩。本著這樣的理念,所以在課堂設計中利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做主”,通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地發現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義,體會在銀行存款時利息的計算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我遵照

  “一、二、一”的教學模式,即把教學分為:自學新知(10分鐘)、檢查釋疑(20分鐘)、課堂檢測(10分鐘)三個環節。

  二、說學生

  1、知識基礎。①剛學過的百分數知識.學生總體上掌握得

  較好,較牢,計算利息、保險費和稅款是百分數應用的一種。所以學生較容易接受。②學生對儲蓄、保險、納稅知識了解非常少,應做好課前準備。

  2、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同學之間的相互質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學生在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較薄弱,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以個人開展各種活動有些困難,我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探索、討論、實踐。

  三、說教法

  為了使學生對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得到鞏固和加深,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在教法上注重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科學性。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抓住各知識的細節性、過渡性、完整性進行教學,同時、采用自主探究、觀察、對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匯報演示等學習策略激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肯學、會學、善學,讓學生在動手做一做、說一說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并突破重、難點,獲取新知。整堂課通過提問式、點撥式、談話法、分析法以及練習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促進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取。

  四、說學法

  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六年級教材的特點,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抓住立體的已知條件量和未知量,通過對

  話的形成入手,抓住教、學具的應用,展開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注意,通過層層分析、比較數量關系,從而弄清“利息”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時間、利率”的含義,來分散教學難點。同時精心設計練習,讓學生在整堂課中通過分析法觀察法、比較法、練習法及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過程。教學中還要注重溝通師生的情感因素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課的開始我很親切的向學生提出求助:老師有5000元錢暫時不用,放在家里又覺得不太安全,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的處理這筆錢?學生建議存入銀行。這種以談話方式導入,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不僅讓學生感覺到親切,而且從課的開始就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起到了開動思維的作用,使學生樂于參與數學活動。(設計理念:使學生明白儲蓄的第一個好處“安全”)同時我接著追問“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呢?(設計理念:儲蓄的第二個好處“獲得利息”)板書課題:利息。

  合作交流,自學新知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安排了四個層次。

  一、閱讀老師提供的有關儲蓄的資料,理解概念,并完成自學習題。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儲蓄的有關知識,同學們可以站起來自由發言,其他同學可做補充”(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閱讀充分感知儲蓄的益處之后,主動進行介紹,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課前預習提綱

  【一】填空

  1、今天我們學習了利息的有關知識。知道存入銀行的錢叫做(),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

  2、()與()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3、利息的計算公式是()。

  (設計意圖: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即:通過閱讀資料及預習,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儲蓄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分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調查預習活動中的收集、提取、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

  【二】小調查

  1、你知道有哪些主要的存款方式嗎?

  2、你覺得到銀行存款有什么好處?

  檢查釋疑

  教師出示教學提示卡檢查學生課前調查情況

  讓學生結合具體的例子說出本金、利率以及存單上其他的相關信息。

  (設計意圖:這樣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出示一張真實的存款單,給學生一種真實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更加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其次對于新知的處理,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學習。這樣為學生創設思維的空間,探究的空間,交流的空間,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過程,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即學會傾聽又學會表達。)

  3、交流討論,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1)出示銀行儲蓄利率表,讓學生通過比較,讓學生得出,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與利率有關。

  存款年限不同,所對應的利息也不同,這往往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地方,采用這種觀察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不同,要比教師反復叮囑似的灌輸印象深刻得多。

  (2)讓學生按要求計算到期后可得多少利息及到期后取回的錢。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通過交流匯報得出利息的計算方法。

  設計理念:這是一個自主練習的環節,也是一個深化理解的過程,學生通過計算,解釋算是的意義,等活動進一步深刻理解了利率、利息、本金的含義及之間的關系,自主探索出了利息的計算方法。

  課堂檢測

  出示兩個難度漸進的有關計算利息的題, 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1、玲玲把3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4.14%,到期時,玲玲到期時可得到多少利息?玲玲共可取回多少錢?

  2、存入銀行(兩年后用)算一算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利息?

  (設計理念:學生做學生講的方式。課堂檢測的結果由學生來打分,一來能夠加深他們對利息計算公式的記憶,二來能讓他們體驗當老師的快樂,最后能讓他們幫助有錯的同學改錯)

  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有哪些收獲?在利息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生:我們學習了有關儲蓄的知識,知道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以及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學會了求利息的方法:本金×利率×時間=利息。還知道了儲蓄的意義。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四)——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6

  教學內容:

  百分數的應用(一)教材第23——2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會計算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理解 “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 關于百分數,我們已學過那些知識?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百分數的意義

  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

  百分數的應用

  利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2、 引入:從這節課開始,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的百分數的知識。

  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應用(一)

  二、 新知探究

  問題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

  1、 引導學生認識“水結成冰,體積會增加”這種物理現象,并找出題中的條件與問題。

  2、 你認為“增加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

  指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是: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幾

  3、 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師巡視,個別指導。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名學生說出自己具體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幾。

  方法二:先算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再算增加百分之幾。

  5、 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試一試”。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幾”的意思是降低的價錢數目占原來價錢的百分之幾。

  三、 總結: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方法:

  (1) 先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或減少的具體量,再除以單位“1”。即:兩數差額÷單位“1”

  (2)先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再把另一個數看作單位“1”即100%根據所求問題兩者用減法運算。

  四、練習提高

  指導學生完成第24頁練一練第1,2,3,4,5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7

  教學內容: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正、反比例關系解答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提高解答此類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1.基礎知識訓練。

  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口答。)

  (1)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2)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3)繩子的長度不變,剪下的米數和剩下的米數。

  (4)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5)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6)圓的半徑和它的面積。

  學生回答后,可讓他們說說正、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及不同點,正、反比例的判斷方法。

  [訂正:(1)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3)不成比例(4)成正比例(5)成反比例(6)不成比例]

  2.對比練習,加深理解。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及正、反比例的應用題,這一節課要復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1)教師提問:用正、反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關鍵是什么?

  先判斷題中的數量關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再根據題中的比例關系,找到等量關系;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數量用x表示,列出方程解答。關鍵是正確判斷題中的數量關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基本練習,區分比較。

  出示復習題。(全班同學動筆完成,指名板演。)

  ①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共用幾天?

  ②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實際每天修0.6千米。實際多少天修完?

  [訂正:

  ①解:設修完這條路共用x天。

  答:修完這條路共用24天。

  ②解:設實際x天修完。

  答:實際20天完成。]

  訂正時,可讓學生說說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相同點是解題步驟和解題關鍵相同;不同點是正比例應用題根據商一定列比例式,反比例應用題根據積一定列比例式,所列出的比例式的形式不同。]

  (3)變式練習,加深理解。

  出示復習題。

  ①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公路還要多少天?

  ②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實際每天多修0.1千米。實際多少天可以修完?

  指導學生審題,并與前面的基本題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有如下的解法:

  ①解法一:

  解:設修完這條路還要x天。

  解法二:

  解:設修完這條路一共用x天。

  答:修完這條路一共用21天。

  ②解:設實際x天可以修完。

  (0.5+0.1)x=0.5×24

  0.6x=12

  x=20

  答:實際20天可以完成。

  訂正時,重點讓學生說說這兩題在列式時和前面基本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強調列式時要注意對應關系。)

  (4)多種解法,培養能力。

  教師談話:以上兩題你們可以用其它方法解答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訂正:

  ①(12-1.5)÷(1.5÷3)=21(天)

  或:12÷(1.5÷3)-3=21(天)

  ②24×0.5÷(0.5+0.1)=20(天)]

  訂正時,可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比較算術解法和用比例知識解答各自的優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這些應用題用算術方法解,計算時比較方便,但是遇到稍復雜的題目,用比例知識列方程解答容易思考。今后解答這類題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適當的方法解答。

  3.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用比例知識解答。(全班動筆完成。)

  ①某車隊運送一批救災物資,原計劃每小時行40千米,7.5小時到達災區。實際每小時行了5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②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這樣計算,2千克蜂蜜含有多少克葡萄糖?多少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

  [訂正:

  ①解:設行完全程用x小時。

  50x=40×7.5

  x=6

  ②解:設20xx克蜂蜜含有x克葡萄糖。

  解:設x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

  (2)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全班動筆完成。)

  ①學校買來塑料繩135米,先剪下9米做了5根跳繩。照這樣計算,剩下的塑料繩還能做幾根跳繩?

  ②生產小組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個零件。任務?

  [訂正:①(135-9)÷(9÷5)=70(根)

  或:135÷(9÷5)-5=70(根)

  訂正時,可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如用其它的方法,只要列式合理,計算正確,就算對。

  (3)用多種方法解。(全班動筆完成。)

  大齒輪與小齒輪的齒數比是4∶3,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多少個齒?

  (4)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解答)

  一間長4.8米,寬3.6米的房間,用邊長0.15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面,需要768塊。在長6米,寬4.8米的房間里,如果用同樣的瓷磚來鋪,需要多少塊?如果在第一個房間改鋪邊長0.2米的正方形瓷磚,要用多少塊?

  [提示:如果瓷磚的大小不變時,房間地面的面積與瓷磚的塊數成正比例,所以只要求出兩個房間地面的面積,就可以求出第二個房間需要多少塊瓷磚。解法是:

  解:設需用x塊瓷磚。

  如果都是在第一個房間鋪,瓷磚的大小變了,總面積一定,瓷磚的塊數與每塊瓷磚的面積成反比例。(注意這里是與瓷磚的面積成反比例,而不是與瓷磚的邊長成反比例。)解法是:

  解:設要用x塊瓷磚。

  0.152×768=0.22×x

  x=432]

  4.布置作業。(略)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8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問題的發展,是在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題里的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提高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6頁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及練習三十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在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及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通過遷移類推,使學生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1.08,7,0.044

  2、解答下面的應用題,并導入新課。

  “一個鄉去年原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列式解答,訂正時教師板書下面的線段圖和算式:

  14÷12=116.7%

  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要求學生分析出從問題“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可以看出是求實際造林數與計劃造林數的比,要以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12公頃)作為單位“1”,求14是12的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

  提問:從題目看,原計劃造林多還是實際造林多?如果把這道題的問題改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該怎樣解答呢?

  教師將復習題問題改變后成為例3。

  二、新課

  1。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1)指名學生讀題。

  (2)提問:例3的問題與復習題有什么不同?

  你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這句話?

  (引導學生利用黑板上的線段圖說明,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占原計劃的百分之幾。)

  (3)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完成下面線段圖。

  (4)啟發學生想,“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占原計劃的百分之幾”是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

  2、討論算法并列出算式。

  提問:根據以上分析,要求出“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占“原計劃的百分之幾”必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14-12)÷12

  讓學生計算出結果,教師板書并寫出答案。

  3、想一想,這道題還有其他解法嗎?

  引導學生思考,把原計劃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實際造林是原計劃的116.7%,兩個百分數之差就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百分數。

  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14÷12×100%-100%

  4、將例3中的問題改成“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樣解答呢?

  (1)提問:從問題看,哪兩個量在比較?把誰看作單位“1”?解答時,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是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的公頃數和實際造林數比較,要以實際造林作為單位“1”。必須先求出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的公頃數,才能求出原計劃造林比實際少的百分之幾。)

  (2)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14-12)÷14

  如果有學生列出14÷14-12÷14也是允許的。

  (3)觀察比較:

  將例3的第一種列式及改變問題后的第一種列式進行比較。不同點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除數不一樣?

  通過學生的討論,再次強調兩題中和誰比的標準不同,單位“1”就會發生變化。解答這種題時,仍然要注意找準單位“1”。

  5、引導學生觀察例3的問題及變化后的問題,提問:“誰能概括說明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新知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

  1、提問: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什么?(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解答此類應用題必須注意什么?(找準單位“1”、)

  2、獨立解答第30頁“做一做”的題目。

  訂正時要求學生說出:先求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的噸數,再求節約的噸數占九月份的百分之幾。九月份用水噸數為單位“1”,作除數。學生口述算式,教師板書:(800-700)÷800。

  教師提出,如果求九月份用水比十月份多百分之幾,該怎樣列式?學生列式,教師板書:(800-700)÷700。然后教師再次強調問題不同,單位“1”有所變化,必須要仔細審題,弄清數量關系。

  四、課堂練習

  1、學生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集體訂正時要提問算法。

  2、學生在書上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要求先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再將結果填在表中。教師要注意行間巡視,看看學生是否掌握了今天所學的解題方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五、作業

  練習三十的第2、4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9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學會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幫助學生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應用。(板書:百分數)什么是百分數?你能說一個生活中的百分數嗎?你怎么理解這個百分數?

  2、師:因為百分數的意義使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題就是百分數的應用(補充板書:百分數的應用)

  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在炎熱的天氣里人們常常用冰塊來消暑降溫。你們制作過冰塊嗎?水結成冰之后體積發生了什么變化?

  2、課件出示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師:有一位同學把他制作冰塊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大屏幕出示實驗記錄)請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

  3、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師選擇板書。

  (1)、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2)、原來水的體積是冰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3)、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增加百分之幾?

  4、在這些問題中,我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解決,并將解決的問題擦掉。

  活動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幾”。

  1、師:今天我們重點解決“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百分之幾?”這個問題,一起讀題,你覺得哪句話最難理解?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

  3、全班匯報,由口頭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線段草圖。

  4、對比書中的線段圖和學生的線段草圖,引導學生思考“增加了……”這個省略號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圖上看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幾指的增加了誰的百分之幾?

  通得討論得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的部分是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5、列式計算,數形結合,說出兩個列式的含義

  6、課件演示,小結兩種解題思路。“增加百分之幾”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單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再減去單位“1”。

  三、訓練鞏固

  1、根據問句,說出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②梨的質量是蘋果質量的百分之幾?

  ③降價了百分之幾?

  ④增產了百分之幾?

  2、消費寶典

  電飯煲降價,原價220元,現價160元,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

  (引導學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幾”再列式計算。)

  3、建設新農村

  選一選:

  光明村今年每百戶擁有彩電121臺,比去年增加66臺,今年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讓學生說出選擇的依據。)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我們理解并掌握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解題的重點是理解題意,關鍵是正確地找到單位“1”。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3—78頁。

  教材簡析:

  教材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和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呈現了中國的世界遺產這一情景。通過介紹中國的世界遺產情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對乘加應用題的探索。知識點是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借助一、二單元的知識基礎,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探索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規律,并能靈活的運用這個規律解決問題。重點是將四則混合運算規律正確地遷移到分數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具體情景中,能正確描述數量關系,畫線段圖,并根據數量關系和線段圖列出算式并正確解答乘加、乘減分數應用題,在不斷探索中領悟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3.情感目標: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2008年的奧運會相信大家一定記憶猶新,世界人民走進奧運,走進了北京。作為一名中國人,你能說說北京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嗎?

  [設計意圖]這一單元是圍繞“中國的世界遺產”這個大的情境串進行的,而本課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第1個信息窗,情境內容將中國放入世界這一大環境中,因此由奧運會的話題引出了本課情境,這樣設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本課,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課件出示教科書73頁情境

  談話:這里有一些我國世界遺產的文字信息,誰能讀一讀?根據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2)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一共有多少處?

  (3)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比自然遺產多多少處?………

  (4)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好嗎?

  2.根據以往的解題經驗,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你解決這一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己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梳理已有的數學思想方法,為新問題的解決做好鋪墊。

  3.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試著獨立解決這一問題好嗎?

  4.學生匯報交流。

  讓學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別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1)272×1/4=68(公頃) 68+4=72(公頃)

  (2)272×1/4+4

  =68+4

  =72(公頃)

  學生在多次交流解題步驟中,教師板書數量關系

  天壇公園的面積×1/4+比天壇公園多的面積=故宮的面積

  并展示學生畫的線段圖。讓學生分析線段圖。

  [設計意圖]學生是探究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在這里把讓學生說解題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剛才同學們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綜合算式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現在你能試著用先畫線段圖再列綜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決你們提出的“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一共有多少處?”嗎?

  學生獨立解決。(根據學生情況,如果畫圖有困難,可讓學生小組內討論一下,在這里把誰看作單位“1”?)

  全班交流,展示做題方法。

  (1)30×7/10+30×2/15 (2)30×(7/10+2/15)

  =21+4 =30×25/30

  =25(處) =25(處)

  6.讓學生展示線段圖的畫法,說清解題思路。

  7.點題并板書:分數應用題。

  8.單看這兩個算式的計算,你能想到什么運算律?有什么啟發?

  9.小結: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借助兩種解題方法,將分數與整數的運算率溝通,為后面的練習搭建了平臺。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獨立完成(第75頁第2、3題。)

  指生回答,并說出解題思路。

  (重點說出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這兩道題是針對性練習,旨在鞏固所學知識。數量關系要讓學生反復說,目的是讓學生從理論上加以理解。

  四、回歸實踐,拓展運用。

  課件再次出示本課信息窗情境圖。

  談話:現在你能自己解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比自然遺產多多少處?”嗎?

  現在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遺產——青藏高原,檢驗一下這節課你的學習情況。

  課本76頁第9題。學生讀題,指生列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課題情景,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靈活掌握解題方法。

  五、談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1

  教學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練習。

  學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策略:

  練習、反思、總結。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二)學校有買來小足球和小籃球120個,小足球和小籃球個數的比是3比5。學校買來小足球和小籃球各多少個?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數各是多少

  二、變式練習

  1、被減數是36,減數與差的比是4比5,減數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種藥水,按藥液與水的比為1比5000配制而成。用這樣的藥液0。5千克,可配制這樣的藥水多少千克?

  教學反思:

  提高練習的靈活度,以及練習的形式。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同學們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讓學生匯報調查的情況,并出示課本的'銀行存款利率表。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大家知道,錢存進銀行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還能得到利息。怎樣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二、探討新知

  1、計算公式

  師:我們去銀行存錢,存進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銀行存款的利率,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有所調整,大家調查的銀行的利率和我們書上的銀行的利率,比較一下就會發現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時間的長短有關系。

  請學生討論利息的算法,老師適當的提示。

  板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全班齊讀公式。

  師:要求利息就必須要知道什么?

  2、計算利息

  師:笑笑和淘氣知道你們會計算利息的方法,想請你們幫他倆算一算,他們可以得多少利息,你們愿意不愿意幫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算。

  出示題目:

  笑笑說:300元壓歲錢在銀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時有多少利息?

  淘氣說: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實有多少利息? 師: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時間是多長?利率是多少?

  怎樣算?淘氣呢?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氣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師:笑笑和淘氣存同樣多的錢,因為存的時間長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師:同學們在調查中看到了利息稅,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從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稅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稅是利息的5%,從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稅。如無特殊說明,今后我們在計算時不要求計算利息稅。

  三、鞏固練習

  1、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計算。到期時,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在全班講評。

  2、光明小學為400名學生投保“平安保險”,保險金額每人5000元,保險期限一年。按年保險費率0.4%計算,全校共應付保險費多少元

  先提醒學生說出保險金額、年保險費率的含義,再讓學生計算。

  四、課后總結

  1、同學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把壓歲錢存到銀行可以獲得利息,而存款方式有好幾種,今后打算怎么處置自己的壓歲錢呢?

  如果把它存到銀行,該怎樣存呢?

  建議學生課后親自到銀行存一次錢。

  2、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頁的第45題,練習九的第4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比例解答應用題

  教師: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有些應用題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現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4題:

  我國發射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在空中繞地球運行6周需行10.6小時,運行14周要用多少小時?

  教師解釋:運行一周就是繞地球一圈,人造衛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提問:

  這道題有幾個相關聯的量?它們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有兩個相關聯的量,因圖為 =速度,而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轉的周數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

  指名說說這道題用比例的知識怎樣解答。當學生說出后,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解:設運行14周要用X小時。

  6:10.6=14:X

  6x=10.614

  X=

  x 24、7

  答:運行14周要用24.7小時。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5題:

  一個農業專業組乎整土地,原來打算每天平整0.4公頃,15天可以完成任務。結果12天完成了任務,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頃?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這道題的兩個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當學生說出每天平整的公頃數與時間成反比例后,讓學生完成這道題。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3.總結。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題在解答時,先要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再進行解答。

  二、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46題。

  1。第4題,先說明一下,農藥是藥液和水合起來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題。要求配制這種農藥750.5千克,需要藥液與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農藥和藥液的比、農藥和水的比。

  2.第5題,讓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來判斷方磚的面積與方磚的塊數成什么比例。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解答思路。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復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教學,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還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學生口述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其他學生畫出線段圖。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提問學生說一說兩種方法解題的.過程。

  4、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授

  1、教學補充例題: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吃了,還剩15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式:買來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設買來大米X千克。x-x=15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占航模組的

  (2)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3)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4)根據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解:設航模小組有人。

  三、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練習

  練習十第4、12、14題。

  教學追記:

  本堂課,我吸取上節課對線段圖不夠重視導致學生解題困難的教訓,在基本了解題意之后,就和全班學生一起畫出相關的線段圖,引導學生看懂線段圖,在此基礎上再列出數量關系式。由于有了上節課的模式,再加上本節課我對線段圖比較重視,因而學生在列數量關系式時順利多了。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5

  教學內容: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數據比例尺,讓學生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課就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義,你能解答嗎?讓學生自己討論并進行解答,通過巡視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其間結合說明設未知數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用厘米,解題后再化成米數。提問:用不同方法解答這道題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關系來解答,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要注意什么問題?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嗎,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用比例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列比例的,應該設誰為x。指出: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4.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扳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說怎樣想的,解答時還要注意什么。

  5.做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6.做練習七第5題。

  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練習七第7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01-21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應用》教案02-05

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02-12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應用》教案3篇02-05

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應用》教案03-14

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應用教案03-15

應用題(一)-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12-16

《比和比的應用》數學教案02-25

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教案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