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02 08:01:41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精】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精】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標: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方向,距離大約是米。小紅家在廣場的偏方向,距離大約是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活動角在校門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練習: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二、在紙上設計小區,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2、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的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與遠古計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就是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著時間的發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明了什么?

  出示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2)現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三)、計算器的應用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規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

  作業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68、69頁。

  【教學目標】

  1、掌握畫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畫30°、45°、60°和90°角,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每個學生準備一幅三角板、釘子板和一張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先估計答題卡上角(如圖4?16)的度數,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學生回答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方法。

  教師:再請同學們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記住這些角的度數。

  學生測量后,讓學生相互說一說這些角的度數。圖4?16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教學用三角板畫角。

  教師:畫角一般要用工具來畫。下面先給大家一副三角板,同學們想一想可以用這副三角板畫出哪些角?

  學生討論后回答:可以畫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學生還提出可以畫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師:為什么可以畫30°、45°、60°和90°的角?

  學生:因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師:為什么可以畫75 、120 、135 和150 的角?

  學生:用兩個三角板上的兩個角拼合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

  教師:下面我們研究怎樣畫30°、45°、60°和90°的角,先討論怎樣畫30°的角。

  學生討論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這個角的頂點上定一個端點,然后從這個端點靠三角板的兩邊畫兩條射線。

  教師: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畫,然后用量角器檢驗一下畫的這個角是不是 30°。

  學生畫后進行檢驗。

  教師:能說說用三角板畫規定的角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指導學生說出用三角板畫規定的角時,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應的角;二是在紙上確定一個端點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頂點對著這個端點;三是要靠緊三角板的兩邊從端點往兩邊畫射線。學生回答時,教師可以把相應的要求板書在黑板上。

  教師:請同學們在45°、60°和90°中選一個度數,用三角板畫角。

  學生畫角后,抽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且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畫角的過程。

  教師:怎樣畫75°的角呢?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畫。

  教師:請同學們在75°、120°、135°和150°中選擇一個度數,用三角板畫一畫。

  學生畫角后,拿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且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畫角的.過程。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突出用三角板畫角的方法,特別強調確定端點,再從端點靠三角板的兩邊畫射線。這個畫法與角的定義是吻合的,通過學生畫角,能加深學生對角的理解。這個環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教學層次清楚,每個環節的引導過程,就是學生的認知過程,通過這樣清晰的教學設計,使學生能牢固地掌握畫角的基本方法。]

  二 教學用量角器畫角。

  教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已經會用三角板畫角了,用三角板畫角的最大特點就是比較簡便。但是如果要求我們畫一個24°的角、139°的角,只憑三角板能畫出來嗎?

  學生:不能。因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這樣的角。

  教師:這就需要我們用另一種工具——量角器來畫。根據前面的經驗,想一想用量角器怎樣畫24°的角?

  學生討論后回答:一是先確定頂點;二是過這個頂點畫一條射線;三是用量角器確定度數;四是根據確定的度數畫出角的另一條射線。

  教師:你覺得用量角器畫角最難的一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怎樣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

  教師作示范畫角,然后請學生照老師這樣畫角。

  教師:你覺得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要注意的事項是:(1)量角器的中心點要與確定的端點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線要與已經畫好的一條射線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數作一個記號;(4)連接端點與這個記號畫一條射線。

  教師:也就是要關注畫角過程中的“兩重合”。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畫出83°、139°角。

  學生畫角后,抽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且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畫角的過程。

  > [點評:由于用量角器畫角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一是采用了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同時通過對“畫角中最難的一步”的討論,突出畫角過程中的“兩重合”,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三、練習

  課堂活動第1~3題。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三第9~12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內容。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是學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也是進行單位換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數的另一性質,它與前面所學的小數性質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是學習小數知識的重要內容。

  二、學情分析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后學習的,所以學生對于小數的大小是有認識的。學生能發現小數點移動后,蘊含什么規律,學生還不清楚,還不能把小數點移動和小數的大小變化規律建立聯系。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會通過探究活動,理解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并滲透德育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比較并概括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出新知

  1.比較小數大小:0.3和0.300;4.75和4.750;2.68和26.8;0.9和0.09

  2.讓學生觀察發現前兩組根據小數的性質判斷它們的大小不變,后兩組小數中的小數沒有變,小數點的位置變了,它們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結論: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從而引出課題。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積極性。

  1.創設情境:孫悟空打妖怪。

  2.讓學生通過情境圖,觀察金箍棒的變化。

  (板書: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輔助學生,試探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

  1.引導觀察整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1)讓學生觀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們之間存在什么倍數關系。

  (2)提醒學生“擴大了10倍”和“擴大到原來的10倍”之間的區別,規范學生的用詞。

  2.聯系新舊知識,發現小數點向右移動的秘密。

  (1)讓學生把這些數量改成用米作單位。

  (板書: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問學生把以毫米為單位的數轉化成以米為單位的數,那金箍棒的長短發生變化了嗎?引導學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樣的。

  (3)通過整數間存在的倍數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4)觀察小數的倍數關系和小數點移動兩者之間的規律

  (5)提問學生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四位,五位?小數又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6)總結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

  (7)四人小組討論得出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律的方法

  (8)觀察整數,由整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得到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觀察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和小數點移動兩者之間的規律。

  (四)引導學生,自探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律。

  1.師:剛才我們通過金箍棒的過程已經發現了小數點向右移動的秘密了!孫悟空把妖怪打敗了,他會扛著那根又打又粗的金箍棒回去嗎?

  2.引導學生從下往上觀察。

  3.小組討論參考得出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律的方法從而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

  4.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5.交流討論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

  (五)小結歸納,感觸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1.讓學生總結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和向左的規律。

  2.創設情境,讓學生知道一個小數點的重要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整理和復習,培養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自覺整理數學知識的習慣和能力。

  3.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應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乘法口算、估算和筆算等計算方法的聯系,并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溝通聯系

  1.教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分組交流,完成后全班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形成如下板書:

  2.結合以上知識整理,邊整理知識,邊完成數學書88頁1-4題。(課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題及答案)

  (1)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1題。

  抽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最后讓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最簡便,引導學生說出:整百數乘整十數,只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課件顯示)

  (2)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2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出估算方法,教師用課件顯示相應內容。最后讓學生說說三位數乘兩位數怎樣估算。(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

  (3)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可指名上臺板演),課件顯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讓學生說說每個題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學生匯報后,課件顯示計算方法)

  (4)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4題。

  先分別讓活到說說解題思路(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顯示相應內容),再列式計算并匯報,教師板書。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怎樣算簡便。

  二、基本練習,鞏固提高

  1.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1、2題。(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學生獨立口算,集體評議。第2題完成后,讓學生說說積的變化規律。(課件顯示規律)

  2.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4題。(課件出示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交流。

  教師:你是怎樣估算他們大約走了多少米的?

  學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000m。

  學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變,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400m。

  學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5700m。

  (課件展示以上三種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5題。(課件出示題目及估算方法)

  學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練習,促進發展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思考題。

  教師:請認真看圖、審題,說一說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運費的多少會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1:運費少和路程有關。

  學生2:運費少還和運的質量有關。(課件顯示:與運費少相關的因素)

  教師:分組討論一下,往哪些倉庫運費用會少一些?為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完成后指名匯報。

  學生:如果把糧食運往3號和4號倉庫,則運量大,費用肯定多。所以應把糧食往1號或2號倉庫運輸費用會少些。(課件顯示)

  教師:看來只要計算出運往1號倉庫和2號倉庫的總運量,就可以比較出誰了運費更少。怎樣計算總運量呢?

  學生:運輸量可以用“運輸噸數×路程”來計算。(如期學生不能說出,則由教師告知學生。)(課件顯示)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按這種方法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并比較。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學生1:如果運到1號倉庫,總運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學生2:如果運到2號倉庫,總運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運往2號倉庫運費最少。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

  數學書89頁3題,90頁6、7、8題。

  六、課外閱讀

  數學書91-92頁:你知道嗎?——奇妙的乘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觀察、畫圖和交流等活動過程中,認識射線和直線,掌握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點及其聯系。了解從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2. 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會用符號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相應的讀法。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能應用所學知識描述生活現象。

  教學過程

  一、 感知射線從生活中引入

  教師打開激光燈,光線射向教室對面的墻壁上。

  提問:在墻上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光點)這個光點是從哪里發出的?

  再問:如果把激光燈的發射點和墻上的光點看作兩個端點,那么中間的一條光線可以看作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根據線段的特點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評析:用學生熟悉、喜愛的激光燈射出的光線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及時將具體的生活實例上升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有機孕伏與復習了線段的特點,為射線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提問:如果把激光燈射出的紅色光線射向天空,你還能找到光線盡頭的那個光點嗎?(不能)這條光線會怎樣?(這條光線會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

  追問:這條光線還能用線段表示嗎?為什么?

  講解:對!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光線看作是射線。(板書:射線)

  出示教材第16頁的情景圖。

  提問:這幅美麗的夜景圖中,那五光十色的燈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線嗎?為什么?

  談話:但圖上只能看到這些光線的一部分,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畫出這些射線呢?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試著畫一畫。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反饋時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比較,明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提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有關射線的例子嗎?

  [評析:揭示了線段的概念后,通過光線射向天空,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讓學生初步感受無限。同時,讓學生在嘗試畫射線的活動中理解和體會無限延長的含義,感受并理解射線的特點。]

  二、 認識直線在操作中體會

  談話:想象一下,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會得到怎樣的一條線呢?你會畫一畫嗎?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師生共同評價,并通過討論明確: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

  講解:(指學生畫出的直線)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板書:直線)

  提問:那你會把一條射線變成一條直線嗎?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把射線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

  小結:直線有哪些特點?

  [評析:在對射線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想象,自己畫直線,使學生對直線的認識建立在實際操作和想象的基礎上。同時,要求學生將射線變成直線,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射線與直線的聯系與區別。]

  三、 形成概念在比較中整理

  談話:我們在認識了線段的基礎上,又認識了射線和直線,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線段、射線、直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板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

  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評析:線段、射線和直線的聯系和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教師放手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學生在歸納中有效區分三者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加深了對射線和直線的認識,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

  四、 知識延伸在實踐中提煉

  1. 畫一畫。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學生按要求畫圖)

  再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為什么?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以一個點為端點畫一條射線,你會畫嗎?試一試從這個端點能畫幾條這樣的射線?(學生嘗試畫圖)

  小結:從一點起能畫出無數條射線。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經過一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小結: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經過兩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

  學生嘗試畫圖,并組織交流。

  小結: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 說一說。

  談話:其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例子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你能找到這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評析:讓學生在畫線段、射線和直線的交流與實踐過程中,既巧妙復習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之間的聯系,又適時歸納出經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射線,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和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同時,將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及時拓展到在現實生活中,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

  3. 想一想。

  出示下圖,談話:小明從學校回家有A、B、C三條路線可以走,你認為小明選擇哪條路回家最近?

  談話:這只是我們憑生活經驗得出的`結論,如果量一量呢?請同學們動手量一量。

  學生反饋測量結果。

  談話: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

  讓學生在紙上畫兩個點,量出它們之間的距離。

  [評析: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測量、交流,明確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從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知識。]

  五、 角的概念在自學中獲取

  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指學生畫的從一點引出多條線段的圖形),請同學們看這里的圖,你能從中找到我們已經認識的圖形嗎?

  談話:我們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了角。請大家想一想,關于角我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再打開課本第17頁,自學例題,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對于角,你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學生自學后,組織反饋,并通過討論使學生弄清以下問題:什么是角?角由哪幾部分組成?角用怎樣的符號來表示?

  提問:你能畫一個角,并標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活動后,師生共同評價。

  [評析:由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巧妙地引入角,形象地突出了角的兩條邊是射線這一關鍵,使學生對角的認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六、 練習拓展在辨析中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圖中有幾條射線,組成了幾個角?它們各是什么角?

  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思考,明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七、 回顧反思在生活中延伸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延伸:在我們的生活中藏著很多數學知識。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同學們課后可以繼續找一找,看一看,并將你的發現與其他同學分享。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直。

  3.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畫垂線,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擺小棒活動。

  請大家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

  2.思考。

  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怎樣?相交。

  3.板書。

  平行和相交。

  二、學習新知。

  1.擺一擺,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

  觀察,這么多相交的圖形中,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比較垂直與相交。

  同桌討論:垂直與相交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擺出垂直的圖形。

  并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它們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長方形的紙,讓學生思考,通過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線嗎?

  讓學生嘗試折一折,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動要求:拿出一張正方形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把每組折線畫出來,便于區分。

  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驗證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線,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嗎?

  5.我說你擺。

  完成書本第22頁第1題。

  生活中的應用: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6.學習畫垂線。

  提問:你能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嗎?

  學習自己嘗試畫垂直線。

  展示匯報交流:為什么這樣畫?說說這樣畫的原因?

  小結:用直尺畫一條直線,標出一點,畫過這一點的垂線。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教師邊說邊演示。

  同桌操作:直線外一點畫互相垂直的線。反饋交流。

  三、鞏固練習。

  書本上第23頁小實驗。

  提問:去河邊,怎么走最近呢?

  小組合作討論。

  全班匯報交流。

  師提問:從O點到直線AB有多少種可能。

  比較:在這么多線段中,你發現了什么?你認為哪一條是最近的?為什么?

  四、小結

  直線外一點向這條直線引出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板書設計:

  相交與垂直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

  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線、垂線。

  2、通過討論交流,和諧發展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精神。

  3、在比較、分析、綜合的觀察與思維中滲透分類的思想方法。

  4、培養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線與垂線。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1)我們曾經一起學習過有關數的產生,知道了數字和數都是人們在生產勞動、日常生活中逐漸發明和發展的。不但是數字,我們已經學習過的、正在學習的、以及以后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是從人們的生活、勞動中來的,而且學習這些知識又能更好地為生活、生產服務。所以學好數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在生活生產中都會用到,同時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生活中有很多蘊含數學知識的事例。不信,請注意:

  2)故事:課間,同學們安靜有序地休息。(課件1)

  朱呂浩在經過吳炫陶的座位邊時,不小心把吳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這時候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課件2)

  (學生發表個人見解,適當進行思想教育)

  3)朱呂浩也像同學們說的和期望的一樣,馬上向吳炫陶表示誠摯的歉意后,迅速將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鉛筆、圓珠筆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結束了。不過,在收拾文具時,他卻發現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兩支鉛筆上)

  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我們在對他積極思考問題的好習慣表示欽佩的同時,不妨來看看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兩支鉛筆落在地面上,可能會形成哪些圖形呢?

  2、探索比較。

  1)每位同學先獨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把可能出現的圖形用兩支筆代替擺一擺,擺了一種圖形后,再把這種圖形畫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擺完后,小組內先相互交流,討論一下,最后形成小組意見,每小組做好發言準備。(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我們請一個小組來說說他們的發現。

  學生展示后,還有要補充的嗎?

  4)我們將這些形成的圖形整理一下(課件顯示)。

  這些圖形,我們能不能進行一些適當的分類呢?思考一下,小組內可以小聲討論,注意可以分成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對圖形分類,并說出分類的`依據。

  小結:同樣是這些圖形,我們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5)我們選取其中一組分類的情況繼續研究下去。(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分類)

  3、深入研究。

  1)我們將落在同一地面上的兩支鉛筆形成的圖形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兩類。像這樣落在同一地面上在數學上可以表述為“同一平面”。如果一支在地面一支在桌面則是不在同一平面了。(課件顯示)

  2)如果我們把落在同一地面上的兩支鉛筆,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兩支鉛筆想象成兩條直線的話,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兩條直線形成的圖形,現在看看,和原來相比,鉛筆換成了直線,思考一下,剛剛的分類會不會有變化呢?

  3)小組內討論,引導: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

  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分類。(課件顯示)

  真是了不起,剛剛湯老師和聽課的老師們一起領略了同學們的風采,你們真是好樣的,學習就應該這樣,敢想、敢說、敢問,還要會動手、動口和動腦!

  4、歸納特征。

  1)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了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關系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相交和不相交。

  2)那么在數學中對這兩種情況又是如何介紹和描述的呢?

  (課件出示)

  (對相交的情況又是如何介紹和描述的呢?相交——垂直)

  5、強化特征。

  1)下列幾組直線,請剛剛學習的知識判斷一下。

  2)出示一個長方體形狀的盒子,畫在不同面上的兩條直線,質疑同一平面。

  3)判斷下列哪些直線是互相平行,哪些是互相垂直。

  指出:平行線和垂線都是相互的,不能單獨說哪一條直線是平行線或垂線。

  引導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也可以說,這條直線是那條直線的平行線、垂線。

  6、靈活運用。

  1)正如我們從生活中發現并學習了平行和垂直一樣,我們每天都在與平行線和垂線打交道。你們看,書本相鄰的兩邊是互相垂直的,對邊是互相平行的,你還能找一找、想一想你身邊哪里有平行和垂直呢?

  (學生說或組內相互說說)

  2)出示校園圖,找一找平行與垂直。

  7、拓展鞏固。

  1)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很多的平行線與垂線,要是給一張這樣不規則紙,你能找到平行與垂直嗎?

  2)動手折折,可以折出垂線與平行線嗎?動手試試吧。

  3)學生動手折紙,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展示學生的作品。

  5)同學們真不簡單,竟然能在這樣的一張紙上通過自己動手折折平行線和垂線!

  請把這些紙收拾起來,吃課間餐時還有它的用途呢?我們連一張紙也不要浪費。

  8、全課小結。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怎么樣?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認為自己很棒的話,請給自己一點掌聲。

  有關平行和垂直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后我們會繼續去學習和發現這有趣的數學的!

  設計思路:

  1、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學習更貼近學生;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3、努力創設新型的師生關系,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4、注重發揮評價的激勵性作用,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5、將學生放置于故事情節中,借機適時地進行相應方面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

  6、充分利用課件,素材采集結合生活,讓課件更好地為教學教育服務。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

  2、技能目標:能運用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學習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的開放(創設情景)

  1、游戲入手,請學生說出幾個任意多位數,老師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地說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2、師生共同驗證老師的判斷,認為無誤后,學生嘗試。

  3、思考: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就斷定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的?

  設計意圖:采用游戲的形式,引入猜數活動,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帶著歡快、帶著激情,在和諧、寬松、活躍的開放氛圍中,立刻引起好奇性,他們會主動地向老師提出問題:您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就能斷定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的?以致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之中。

  二、展開的開放

  1、探求知識

  ①請學生說出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然后讓學生大膽猜想:你認為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與個位上的數字有關嗎?

  (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讓學生說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兩位數:(按照學生的口答板書)

  12、15、18、21、24、27、30、33、36、39、42

  議:這些數的個位上數字有特征嗎?

  (個位上的數字是0、1、2、3每個數字都有)

  思考: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從一個數的個位上的數字來考慮,有可能嗎?

  ③任意寫出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如:162

  讓學生變換數字的位置,問:你發現了什么?

  再把黑板上所列的兩位數也調換一下數字,想一想,能不能被3整除?

  (被3整除的數,交換數字的排列順序,仍然能被3整除。)

  2、形成共識

  ①引導:能被3整除的數,與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差、積、商有否關系?

  ②分組交流,發表觀點:

  (初步認識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與一個數的各位上數字的和有關)

  ③用上面的方法判斷下面的數能不能被3整除。

  54 372 454 837

  (判斷后,通過演算驗證)

  ④學生看書釋疑

  議:書上用什么方法推導的?怎樣記憶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

  設計意圖:因勢利導,開放了教學思路,充分重視教師導的作用和學生學的體驗。這一階段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的探索過程來發現知識,獲得結論,并感悟方法,安排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1、通過學生猜想、舉例嘗試,使學生產生兩次認知沖突;接著通過交換數字的位置,使學生有模糊的認識,但仍然沒能發現特征 ,產生第三次認知沖突。2、通過計算各數位上的數的和、差、積、商,使結論逐漸顯露。3、通過交流,教師點拔,學生自我釋疑,形成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 。

  三、應用的開放:

  1、應用知識:(學生獨立完成)

  ①下面哪些數能被3整除,為什么?

  45 51 111 201 437

  ②寫出幾個能被3整除的多位數

  2、開放提升:

  ①在下面每個數中的□里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有約數3。

  23□5 127□ 3□6□ 5□□0

  ②你能寫出幾個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數嗎?想一想,有何特征?

  ③你能去找到能被7、11、13、4、9等數整除的特征嗎?

  設計意圖:練習是對知識的鞏固與延伸,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一階段安排了兩個層次:

  1、主要是為了關注學困生,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及已掌握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

  2、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去完成,特別在互相啟發下,使學生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運用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測量實際生活中的物體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自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個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電子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呢?面積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3、出示課件,師讀題: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說出陰影部分兩個圖形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說出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的物體或圖形我們可以用數的方法知道它的'面積,如果是大的長方形,比如黑板、教室地面、學校操場的面積,也用這種方法就會很麻煩,有什么好辦法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新授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小組同學合作測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想怎么測量就怎么測量

  2、測量的面積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測量的?

  3、同學們的測量方法不相同,可是測量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這是這么回事呢?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4、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看到這里你們覺得長方形面積與邊長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

  5、師小結:這個長方形所含的厘米數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

  那么你們可以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嗎?

  6、學生說,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鞏固練習

  P 98做一做同桌同學合作完成

  P99第一題

  (四)、拓展

  1、你們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在你們身邊有長方形的物體嗎?想知道它們的面積嗎?(學生分小組合作)

  2、學生匯報測量結果

  3、最近有人請王老師賣裝修材料,她告訴我她的房間地面長12米,寬4米,你知道王老師需要買多少木地板嗎?

  4、還有一張床面積是300平方分米,我只知道寬是15分米,你們知道它的長是多少嗎?

  5、小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課堂作業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會用鄰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進行估算,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3.能利用計算器探究計算規律。過程與方法:

  在利用計算器探究的過程中,敢于提出疑問,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利用臨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數估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利用計算器進行探究的能力。

  教學準備:

  計算器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常規積累

  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392-279=123364×72=4568

  2689÷45=34837+2689=3416

  獨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復習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對加減乘除關系進行運用。

  一、開放引入

  (一)監控選擇題1.理解題意

  2.計算器的演示過程展示

  補充圖示的算圖,讓學生學會看圖

  示。

  小結:靈活使用計算器

  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針對學生上學期使用計算器遇到的問題進行回顧、反思,進一步明確算圖的意義和計算器的靈活運

  用。

  二、核心推進

  (一)用計算器計算4386+5237+2705

  你是怎樣想的?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先估再算

  (二)乘除法計算嘗試用計算器計算小結:先估后算

  獨立操作

  過程中發現

  方法

  嘗試練習交流反饋

  在經歷學生的自主學習后,由學生的資源,發現總結方法。

  嘗試用剛才的方法自主學習乘除法混合運算。

  三、靈活運用

  (一)使用計算器計算找規律書p7T2

  小結規律

  (二)找規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9876×9+4

  根據上面的發現,直接寫答案。55555×7=

  555555×7=

  5555555×7=

  987×9+5

  98×9+6

  9×9+7

  小結:觀察發現規律

  獨立記錄本

  記錄

  思考發現交流反饋

  獨立練習

  同桌討論、交流

  生獨立練習

  讓學生通過已有計算器操作經驗,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斷觀察,從操作到自主寫出答案,發現規律。

  掌握方法鞏固練習。

  四、拓展延伸

  計算器的靈活使用與生活運用(網上資料)

  觀看

  多層面了解計算器的使用。

  反思

  板書:

  用計算器計算

  利用關系靈活使用先估后算經過觀察

  驗證結果估整十、百、千發現規律接近

  練習:

  一、運用加減、乘除關系,用計算器驗算,并寫出正確結果。

  392-279=123364×72=45682689÷45=34837+2689=3416

  二、找規律

  (1)5×7=55×7=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98765×9+39876×9+4

  根據上面的發現,直接寫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

  987×9+598×9+69×9+7

  三、用計算器探究為什么會還原?探究p44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2

  一、設計內容

  小學數學(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112—p113第七單元《數學廣角》例1、例2

  二、設計理念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以往的義務教育教材相比,這部分內容也是新增的內容。

  本課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這里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與策略選擇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策略選擇]

  根據確立的活動目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教學注重以生為本,教師注重角色的轉變,更好地成為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平等中的首席、學生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更好地開展探究學習、開放學習,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情境導入,適時引導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教師通過“家中來客人”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展開教學,通過學生自己獲得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并根據信息提出教學問題,使學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多種感官被調動起來,主動參加學習過程。

  2、設置認知沖突,探究最優方案

  以“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和“怎樣才能讓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餅?”這兩個問題沖突為線索,引起學生思維碰撞,真正的做到拔出蘿卜帶出“泥”,而這“泥”恰恰是本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探究最優方案。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硬幣、紙片。

  五、活動流程設計及意圖

  1、預設情景:

  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李阿姨來到小明家做客。(多媒體出示)

  師:從圖上你了解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多媒體出示各項工序圖)

  2、學生自主設計方案(小組合作學習)

  師:小明需要做這么多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請同學們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我能夠掌握前三個單元所學到的知識,能熟練掌握小數意義,正確、迅速地計算。

  2、我要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鞏固前三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我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歸納總結法

  學法練習法、測試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分類整理。(自學)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小結、導入新課,并出示學習目標。揭示課題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學情況。

  1、復習、整理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2、復習、整理認識圖形。

  3、復習、整理小學乘法。

  (二)可以讓學生翻閱課本中的第一、二、三單元,然后通過表格、網絡圖或列舉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三)分層練習,完善認知。

  1、完成課本P50頁第1題。

  2、教材P50頁第2題。

  四、點撥升華

  當乘數大于1時,積就大于被乘數。

  當乘數小于1時,積就小于被乘數。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

  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達標檢測

  完成學案中的課內鞏固練習題目。學生獨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頁第3題

  (1)兩個乘數相乘,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就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2)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兩個乘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2、教材P50頁第4題。

  兩個相鄰整數之間有無數個小數。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業布置:教材第50頁的第6題,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56頁-57頁。

  【教學目標】

  1、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相互平行”與“相互垂直”的含義。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線定義中“在同一個平面內的”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理明標

  1、復習導入:

  師: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線段、直線和射線,現在請你在你的本子上畫出一條直線,再回憶一下直線有哪些特征?

  預設:(1)直的(2)向兩邊無線延伸(3)無法測量(2)沒有端點

  師:在你剛才所畫的直線旁邊隨意再畫一條直線,會發生什么情況?

  預設:

  預設:通過回憶直線的特征,構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引入本節課的知識點——平行與垂直。

  2、整理明標

  (1)認識平行

  (2)認識垂直

  二、明確路徑,合作探究

  問題一: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而發現什么是平行。

  問題二:通過學生觀察,教師講授,得出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概念。

  三、展示反饋,對抗質疑

  問題一:認識平行

  (1)提出問題:觀察一下每組中的兩條直線,它們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將他們分分類嗎?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操作: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將它們分類。

  (3)匯報:

  (1)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4)出示定義:我們將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下了一個定義: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5)提出問題:你從剛才讀的這句話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6)匯報:①同一個平面內②不相交

  (7)對抗:為什么要強調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內?不在同一平面內行不行?

  (8)演示:出示畫著兩條平行的直線的白紙,然后將紙沿著兩條直線中間剪開,成兩個平面展示。

  (9)提出問題:如何表示兩條直線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線嗎?

  (10)小結: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線的存在,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問題二:認識垂直

  (1)操作:跟著老師一起來量一量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匯報:成90度和不成90度

  (3)出示定義:我們將兩條直線相交成90度的情況下了一個定義: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4)對抗:你從剛才所讀的這句話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5)匯報:①相交②成直角

  (6)提出問題:我們如何表示他們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嗎?

  (7)小結: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

  四、檢測總結,拓展延伸

  1、練習

  (1)教材第57頁做一做:獨立完成

  2、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3、課后拓展:

  (1)判斷

  ①、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③、過直線外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的平行線.

  (2)下面的圖形有平行和垂直的情況嗎?

  出示“雙杠”圖讓學生找出平行與垂直。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描述。

  2、初步懂得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參與乘法分配律的歸納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2、使學生了解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難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自然環境被破壞而出現的沙塵暴、水土流失等一些情景的圖片,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我想大聲的呼吁:請不要再濫伐樹木了,不然的話沙塵暴會更厲害。

  2、請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吧!

  3、要保護我們的家園,還要大量植樹。

  師:說的太好了。要保護我們的家園就要植樹造林,種植花草。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學校植樹活動的情況嗎?

  (多媒體展示植樹的場景,并附文字:一共有25個小組參加植樹活動,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乘法運算定律

  (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你都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問題。

  師:請根據這些信息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列式計算。

  (2)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展示匯報: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師:誰和第一位同學的算式一樣?請舉手。誰來說一說你們解決問題的步驟?

  生:先用加法算出每組有幾人,再乘25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師:誰和第二位同學的算式一樣?請舉手。誰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步驟?

  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先分別算出負責挖坑種樹的人數和抬水澆樹的人數,再把這兩部分合起來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師:回答的很好。我們來看4×25和2×25分別表示什么?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也是先算出每組有幾人?即(4+2)×25。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請大家一起回答這次植樹活動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150人)

  2、探究乘法分配律

  (1)探討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且計算結果相同,那么,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

  出示:(4+2)×25 4×25+2×25

  生: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在這兩個算式中間可以用等號連接。

  師: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等式。

  生1:4加2的`和乘25等于4乘25加上2乘25。

  2:4加2的和乘25等于先把4和2分別與25相乘再相加。

  師:剛才同學們是先算出每組有幾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算式為25×(4+2)。想一想:計算25乘4加2的和還可以怎樣算呢?動手試試再把想法說給同桌聽。

  師:誰來給大家說自己的想法?

  生:25乘4加2的和,可以先把25分別與4和2相乘,再相加。也就是先算25×4和25×2,再把兩個積相加。即25×(4+2)=25×4+25×2

  (2)舉例觀察

  師:我們知道了4加2的和與25相乘,可以先把4和2與25分別相乘,再相加。請你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寫在本子上。你怎么來說明你寫的算式左右兩邊是相等的?

  師:誰來匯報你寫的式子,師隨生匯報板書。請同學們觀察這兩組等式以及自己寫的等式,有什么發現?請先和同學交流。

  (3)交流概括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生:我發現,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求出積,再把積相加。

  師: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求出積,再把積相加。這就叫乘法分配律。

  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

  師:剛才同學們寫的算式都對,那我們可不可以用一個算式就能表示出所有的式子?

  生試著在練習本上寫,并抽學生匯報。

  生1:a、b表示兩個加數,c表示因數。a加b的和乘c等于a乘c加b乘c。即(a+b)×c=a×c+b×c。

  生2:a表示因數,b、c表示兩個加數,a乘b加c的和等于a乘b加上a乘c。即a×(b+c)=a×b+a×c。

  三、鞏固練習

  1、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15+20)×12=□×12+□×12

  25×(4+9)=□×4+□×9

  8×(10+5)=□×□+□×□

  75×24=75×□+75×□

  2、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48×12+52×12 15×18+26×18

  (15+18)×26 25×40+25×4

  25×(40+4)(48+52)×12

  14×(45-5)11×4+25×4

  (11×25)×4 14×45-14×5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四年級09-29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1-17

小學四年級下數學教案01-13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7-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搡老熟女国产|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人人草人人做人人爱| 老师今晚让你爽个够|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免费院|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深夜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高观看| 人妻AV中文系列|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