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1-03-08 10:04:59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總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2.使學生聯系實際,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了解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同。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 杯琴6套,常見容器若干,飲料若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2)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開心嗎?能不能給大家齊奏一曲?

  (3)介紹:真好聽!這么美妙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的呀?

  生:我們通過實驗發現,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過添水、減水的反復調試,得到了1~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能演奏了。

  小結: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以后會發出不同的音。美妙的杯琴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需要不同,各種液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估計容量的能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強!(有信心嗎?)

  2.集體估計,掌握估計方法。

  教師出示若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計方法。

  (1)98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學課上認識的1升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升。

  (2)250毫升統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0毫升,這盒冰紅茶大概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3)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這個小酒杯如果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凈水的桶稍微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升。

  小結: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量。將這些已知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較準確。

  3.小組內估計,鍛煉估計本領。

  (1)為了能在今天的估計能力大比武中有好的表現,許多同學都回家練習了一翻,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練習的嗎?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比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許多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驗,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學課上做的1升和100毫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比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比賽,比試估計本領。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秘密武器最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秘密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可以進行討論,在規定時間內拿出統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接近。

  5.交流活動感受,分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才的估計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較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做單位,比100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行具體比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1.導入:為了更好地認識升和毫升,上周數學活動課,我們去逛了一趟時代超市。你們在超市里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本來我們以為液體應該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現,除了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現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現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2.對于你們的發現,我也很感興趣。就像你們說的,容量單位除了升和毫升,還有CC、盎司等,我特意買了用CC、和盎司作單位的兩種一次性杯子。每組發兩個,請你們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來研究一下它們與毫升有什么關系?

  (1)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實驗研究。

  (2)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現?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認識的另一種計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而盎司則是一種英美國家使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3.剛才你們還提到,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那我就想了,這一瓶可樂明明應該是600毫升,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兩嗎?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購買了一些飲料,供你們研究。

  (2)學生實驗研究。

  (3)交流實驗結果: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現里面的可樂剛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凈含量確實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現確實是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通過測量,我們發現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師:確實,凈含量就是指瓶中液體的多少,而不是指瓶子能裝多少液體。比如這瓶可樂,凈含量600毫升,就是指里面的可樂是600毫升。那瓶子的容量是否剛好600毫升呢?大于還是小于600毫升?

  說明:根據國家對定量產品包裝的規定,包裝上必須標明凈含量。假如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則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1.剛才還有同學說到,牛奶有的用升和毫升作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那牛奶是否也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呢?

  (1)提出猜想:這三個燒杯里分別裝有1升水、1升牛奶和1升油。你認為它們的重量相等嗎?

  (2)學生猜想,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該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該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的上面的。

  2.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交流實驗結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

  四、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圍繞升和毫升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估一估、量一量、稱一稱等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是上學期學習的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逆解題,也可以用兩中方法解決,即可以用連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問題可以用連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來解決。

  2、能通過題中的圖或文字找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題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適的解答方法;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重點:掌握用連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或者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發作業本,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嗎?

  為了使計算的方便,我們假設現在我們每組都是正好有10個同學。

  (老師拿一疊本子,做要發的樣子),這里應該有多少本?

  仔細聽老師準備這么發:我先發給4個組長,再請4個組長發給每個同學。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發到幾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學生可能會說: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種解答方法: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發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過程,先是老師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組長把10本本子平均分給了10個學生,所以對應的我們就可以列出2個連續除的算式。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合起來寫,寫成:40÷4÷10=1(本)

  學生讀一讀該算式,聯想:我們前面學習過有關連除的計算,回憶一下,你可以想起這類算式還可以怎么變化?

  交流第二種解法:指名說說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單位名稱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正確確定單位名稱,寫錯了,也就說明你對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還不能理解。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連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當然有的時候這類題還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來解決。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確寫出單位名稱。

  二、學習新知:

  1、出示書上的例題,請學生看題后說說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找信息的時候,要從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兩個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書。圖片:有2個書架,每個書架有4層。

  注意觀察2個書架有什么特點,要讓學生發現:兩個書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層,每層放的書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這么整齊,才能說成是“平均分”,才能問“平均每個書架上每層放多少本?”

  現在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交流算法,注意要讓學生說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如果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請該學生說一說,但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學生如果能清楚地說,那就可以認可;如果說得非常的勉強,大多數同學都不為接受,那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練習

  (1)(p.11第1題)讓同學分別從題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題)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點,學生可能讀完題后,能感覺這是一道連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加上題中出示信息的順序,估計會有學生列式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問學生第一個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沒學生能說個明白,那就要讓學生選擇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題:

  商的十位可能是幾?被除數的百位可能是幾?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業:

  p.12第3~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具準備

  皮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說出推想過程)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請學生說一說推算過程。

  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條件?還需要什么條件?這個條件在哪兒?

  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學生把測量后所列算式寫在黑板上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鞏固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2.通過多種形式的大量練習,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頭飾、蘿卜圖片、信箱圖片、“一休”圖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我們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今天上一節練習課。

  (板書:練習)

  看誰能做到又對又快地口算。

  (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口算基本功訓練。一共設計了十三種形式,練習內容注意多樣性、階梯性和趣味性。)

  1.練組成:

  口算要算得又對又快,必須記熟數的組成,齊練2—10各數的組成。

  (1)對口令:

  練習2~5各數的組成。

  (2)口答:

  ①7的組成有哪幾組?

  ②9的組成有哪幾組?

  (3)打手勢:

  練習6和8的組成。

  (4)打手勢說組成:

  邊打手勢邊說10的組成。

  2.板演:

  今天,“一休”來到我們班,它要看看你們學習得怎么樣,給你們出了幾道題,誰來做?(貼“一休”圖,并板書下面各題。)

  3○4=7 6+4=□ 7+3=□

  8○2=6 □+□=□ 7-3=□

  □-□=□

  □-□=□

  3.讀題計算:要求讀準題、算對數。(投影)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4.悄悄算:(投影)

  (單號組同學先算,把得數悄悄告訴同桌同學,同桌同學同意他算的結果,就點點頭;不同意,就舉手向老師報告,老師再帶大家討論誰對誰錯。做幾道題后,換雙號組同學計算。)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5.訂正板演,并提問:

  (1)第一組題3、 4、 7各叫什么? 8、 2、 6各叫什么?

  (2)第二組題為什么6+4等于10,而4+6也等于10呢?10-6=4是怎么算的? 10-4=6是怎么算的?

  (3)第三組題“+”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

  注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減法,把減法做成加法。做題前要先看符號,是“+”時,要把兩個數合起來;是“-”時,減幾就從被減數里去掉幾。

  6.打手勢算:(投影)

  老師說出10以內加減法題共10道。學生打手勢表示口算的結果。

  7.對口令:(投影)

  老師按投影的題,說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同學說得數,要求脫口而出。

  8.游戲——“評選優秀郵遞員”:

  黑貓和白貓是郵遞員,由兩位學生扮演。每人送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題。誰先算出這道題得幾,就把信投進貼在黑板上的編號是幾的信箱里。送信時,誰投得又對又快,誰就是優秀郵遞員。

  誰當黑貓?(發黑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誰當白貓?(發白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比賽結束,檢查后給獲勝者發獎。

  9.視算:看算式寫得數。要求看準題,寫對得數。視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0.聽算:聽題寫得數。要求聽準題,寫對得數。聽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1.游戲——“拔蘿卜比賽”:

  白兔和灰兔比賽拔蘿卜,由兩位學生分別當白兔和灰兔。老師說10道題,誰先算出得數,誰就到黑板前面來拔編號是幾的蘿卜。拔得又對又多的獲勝。

  誰當白兔?(戴白兔頭飾。)

  誰當灰兔?(戴灰兔頭飾。)

  比賽結束后,給獲勝者發獎。

  12.速算比賽:

  計算課本上的式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題目見課本第46頁第10題,共20道題。

  完成后訂正,評出前五名并發獎。

  13.智力競賽:看誰最能動腦筋。

  (1)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差是3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4.:

  這節課我們做了大量的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必須做到計算正確,得數脫口而出。我們還沒有達到要求,今后還要加強練習,爭取全班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到正確、迅速地口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7頁《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學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新轉來兩名學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學習,較好的接受新知識,在三年級的數學期末檢測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個別同學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另外多數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都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三、教學內容分析:

  《人口普查》包括1、億以內的讀法。2、億以內數的寫法。 3、比較數的.大小三個知識點。本教學設計是針對億以內數的寫法而備的。《億以內數的寫法》是在億以內數的讀法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教材出示了四幅情景圖,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同時補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四、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3、找到數級,明確每一級各個數位上必須填滿數字的原理。(一個數開頭不能寫0)

  六、教學課時(人口普查的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學生課前收集的大數,

  七、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堂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探究新知

  1. 整萬數的寫法。

  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課件)

  a. 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學生發言,根據學生的發言師小結: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78、44,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b. 練習:寫出下列各數

  五萬、 六千萬、 三千二百萬、 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2. 含有萬級和億級兩級數的寫法

  出示題目(課件)

  a. 提問:三百零八萬四千這個數有幾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

  b.師生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①弄清有幾級的數。

  ②從最高位寫起,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③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3.如果學生收集的數據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數據的寫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導。

  八.課堂練習

  寫數(課件出示)

  九、全課總結,作業安排。

  1、 總結多位數的寫法(課件出示)

  2、 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寫數的。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老師強調: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但有關零的問題,讀法和寫法不一樣。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只讀一個零 )

  3、教材第6頁第2題 、教材第7頁第2題

  十.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來自百度網站)

  十一. 自我問答: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幾個十?800里有幾個百?60里有幾個十?600里有幾個百?

  (2)300里有幾個十?420里有幾個十?54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學們,星期六淘氣班將要到科技館參觀昆蟲展。他們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輛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列式:60÷2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板書:60÷2=)

  請學生說說60÷2的含義。

  (三)探究算法

  1.60÷2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為60里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所以60÷2=30

  4.將答案寫在書上,把答語補充完整。

  5.拓展訓練:

  ⑴如果我們60人,找3輛小汽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小汽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0÷3=20(人)

  (2)我們班和一班合起來共120人,如果坐2輛大轎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2=60(人)

  6.完成試一試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7.完成試一試第2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⑵組織全班交流

  ①抽幾個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②讓學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你學到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后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

  2.“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結合本題情境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出算式計算。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么?

  3.“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依題意獨立解答,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4.“練一練”第4題

  先準備好計算卡片,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開展活動,即一位學生做好一題,下一位學生接下去做下一題,看哪個小組先完成題目并且正確率。游戲結束,讓每一位學生把這8道題都獨立做出來,并與同學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2.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中,我們創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設實踐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后,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因此,上課伊始,創設學習情境,在游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征。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征為主線,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作,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好嗎?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 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反思:采用游戲導入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游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然后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么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說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并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在就請同學們發揮聰明才智,獨立閱讀數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學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匯報并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匯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介紹你們所了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現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卷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反思: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發現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現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現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說出你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椅子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寶寶們,你們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顏色呀?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不好呀?幼:紅色、黃色、紅色、黃色??.師:黃椅子和紅椅子一個跟著一個排排隊,好看嗎?

  師:圖形寶寶也想像它們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排隊.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請小朋友找條小椅子輕輕地坐下來,圖形寶寶來啦!

  2哪個圖形寶寶來啦?出示圓形圖形.來了幾個.(1個)

  3、教師邊放圓形邊說:圓形寶寶請你排在小花后面,圓形寶寶后面跟著誰?同時出示三角形圖片。三角形寶寶請你排在紅線上,三角形寶寶后面跟著??.出示圓形

  4、圓形寶寶請你跟緊三角形哦夷,圓形后面會跟著誰呢?你們猜會是誰?(三角形)

  5、圓形和三角形寶寶怎么排排隊的呀?(一個跟著一個)

  6、一個跟著一個,誰跟著誰呀,三角形跟著誰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伸出小手說)

  7、誰排在最前面呀,圓形后面跟著誰呀,教師指幼兒念完,教師繼續念空位的圖形,哎呀,糟了,還有兩個寶寶掉隊了,我得趕緊把它找回來。

  8、手拿圓形和三角形,這兩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呀,像前面的圓形寶寶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的排。

  9、請幼兒來操作,并集體檢查。

  三、.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1、記住它們怎么排排隊的嗎?小眼睛遮住,不許偷看哦,師將圓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了?

  2、集體檢查,跟著幼兒找一找,邊指邊念。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嗎?圓形寶寶快回來?

  3、小眼睛閉起來,請一幼兒將圖形寶寶藏好,哎呀,這次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不見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把它喊回來,集體檢查。

  四、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1.師:哎呀,玩到現在一直都是誰排在前面呀,三角形寶寶有一點點不開心了,它說圓形寶寶我也想排在最前面,你能讓我排在最前面嗎?

  2、師:圓形寶寶說,好吧,就讓你排在最前面,不過要請你排在小紅花后面,后面的寶寶都要跟著你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

  3、師:們猜三角形寶寶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們想不想幫助它們重新排一排?

  4、師: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長線是讓誰站在上面的呀,幫助誰排在最前面呀。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五、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到外面找找還有什么是一個一個排排隊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2-20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16

小學數學教案人教版01-16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6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2-04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3-03

《對稱》小學數學教案11-27

分數小學數學教案10-24

小學優秀數學教案11-09

小學數學的數學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