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1-03-07 11:22:25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總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認識物體的輕重。學習簡單的比較物體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游戲、實物的操作,學習比較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游戲的過程,激發兒童對輕重比較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或體驗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通過親身體驗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猜物體的輕與重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來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讓老師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車、變形金剛等。

  師:那現在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玩具哪個重?哪個輕呢?(隨機拿取學生手中的兩樣玩具)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輕與重的關系。

  板書: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觀察(眼睛)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師:現在讓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蹺蹺板。

  師:你們看一下,誰重誰輕呢?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你們這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得出的?

  生:看。

  師:你們真聰明,有些物體可以仔細觀察比較,用眼睛就可以觀察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出示小亞手拿氣球和蘋果的圖片。

  師:你現在能告訴我們小亞手中的物體,哪個重、哪個輕嗎?

  生:氣球輕,蘋果重。

  師:好,現在老師拿來了這兩樣玩具,你們能告訴我哪個重,哪個輕嗎?(從學生帶的玩具中拿兩樣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輕。

  師:到底是不是呢?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師:好,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試一試。

  師:拿出兩樣不同大小的玩具,請學生猜一猜、試一試,哪個重、哪個輕?(注意老師拿的時候,大的輕、小的重)。

  師:你們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樣嗎? 師:現在,你想告訴我們一些有關比較輕重的知識了嗎?

  小結:比較物體的輕與重,有些物體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體可以通過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來判斷誰重誰輕。

  三、鞏固練習

  (一)比一比

  1. 請學生看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2. 老師出示一些比較容易看得出輕與重的物體,例如一本書和一個骰子等。

  (二)猜一猜

  1. 請學生相互之間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進行比較輕與重。

  2. 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1. 出示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你們看一看,那樣物體最重、最輕?

  師:你們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較的嗎?出示課件。

  小丁丁用同樣的橡皮筋將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等掛起來。

  師:你們說這個方法怎樣啊?你們現在看著這幅圖,能告訴我們誰最重誰最輕了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小組合作。

  生:吸鐵石最重,夾子最輕。因為物體越重,橡皮筋就會拉的越長,所以吸鐵石最重。

  師:請你們根據這幅圖,把這些物體從最輕到最重排一下,填寫表格。

  2. 小結: 生活中,我們比較物體的輕重時,可以借助一些物體,達到比較物體輕與重的目的。

  (二)小練習

  1. 師:請你們現在也學一學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帶的玩具進行比較,看看這個方法怎樣?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掛在橡皮筋上,進行比較。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學生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3.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

  1. 提問:你己經知道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長嗎?這兩個長度單位中,哪一個大,哪一個。1米等于多少厘米?

  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線、1厘米、2厘米、3厘米。從哪里到哪里是3厘。

  [評析:通過比劃、找刻度等方法喚起學生對已學長度單位的回憶,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二、進行新課

  1. 教學分米。

 。1)出示一個文具盒(長2Ocm、寬l0cm)。提問:猜一猜,文具盒的寬是多少厘米?長呢?

 。2)談話:要準確地說出物體的長度,不能只靠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們的長。

  讓學生動手量。

 。3)講述: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長?(板書:1分米=10厘米)

 。4)談話: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1分米的長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嗎?你能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嗎?互相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

  (5)在米尺上數一數1米有幾分米,你發現了什么?(板書:1米=10分米)

 。6)談話: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說說各接近幾分米?

  [評析:由學生熟悉的文具盒的寬和長引出分米的概念,再通過數一數、比劃比劃、畫一畫等方法,加深對分米的認識,了解1分米的長度,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2.教學毫米。

 。1)認識毫米。

  談話:猜一猜數學書有多厚?用尺量一量,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

  講述:這本書的厚度不到1厘米,用厘米作單位,不能準確地量出它們的長度,接著我們認識一個比厘米更小的單位毫米。

  投影演示:刻度尺上每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請同學們用鉛筆尖指一指1毫米,看看1毫米有多長?

  談話:1分硬幣的厚度是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1分硬幣再慢慢抽掉,這時兩指之間的空隙就是1毫米。你知道哪些物體厚度大約是1毫米?(電話卡、銀行卡、10張紙的厚度等)

 。2)理解1厘米=10毫米。

  談話:猜一猜,1厘米里有多少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你是怎么想的?數數看。

  1枚1分硬幣的厚度是1毫米,多少枚這樣的硬幣疊起來是1厘米?為什么?

  (3)認識幾十毫米、幾十幾毫米。

  提問:從0刻度開始,1毫米在哪里?10毫米、20毫米80毫米在哪里?15毫米和25毫米在哪里?米尺上5毫米、15毫米等刻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多媒體演示)

  你能畫一條26毫米長的線段嗎?

  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評析:讓學生猜測、想像、討論、觀察,可以深化學生對毫米的認識。解決的問題與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系統地認識學過的長度單位及符號。

 。1)提問: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從大到小排一排嗎?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長度的?

 。2)讓學生用手勢比劃這些長度單位,說出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3)講述:這幾個長度單位在國際上還有統一的寫法,你們想說說嗎?請看第27頁橫線下邊的文字,誰能讀出這些英文字母?

  指名讀后,再一起讀一讀、寫一寫。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提問: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你是怎樣很快看出來的?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 量下列物體的長,你認為用什么單位合適。

  語文書的厚度;筷子的長度;教室的長;橡皮的厚度;鉛筆的長。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第5題。寫在書上,同桌相互檢查。

  4. 游戲找朋友。大樹、筷子、課桌、螞蟻想跟長度單位交朋友,你們誰愿意做它們的朋友呢?(邊唱《找朋友》邊做游戲)

  一棵大樹高5( )

  一根筷子長20( )

  課桌寬3( )

  小螞蟻身長5( )

  5. 選擇題。

  (1)哪個物體長度最接近1分米。( )

 、 1根火柴

 、 1枝粉筆

 、 1枝毛筆

 。2)哪個物體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 )

 、 一本《新華字典》

 、 一本語文書

 、 一張IC電話卡

  在小組內說給同伴聽。

  6.想想做做第6題。

  同桌先猜再量,看誰猜得對。

  [評析:練習設計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練習形式生動、形象,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評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趣味性。本節課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分米和毫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接著通過猜測、驗證,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又運用了猜測驗證的學習方法。再通過討論、數一數、畫一畫、比劃、舉例等操作活動,加深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豐富了學生的感知。整節課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運用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學會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內容,例1教學認識圖形的平移、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例2認識圖形的旋轉;例3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旋轉90°;例4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例5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以及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為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有關內容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這是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生已經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象。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將簡單圖形平移,會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及其對稱軸,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經歷從平移、旋轉、軸對稱的角度欣賞和設計圖案的過程,積累一些圖形變換的經驗,初步感受圖形運動的結構美,體驗平移、旋轉、軸對稱的應用價值,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過程中,感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增強對圖形變化的興趣。

  四、教學關鍵:

  1.教學圖形的平移時,要將著力點放在確定平移的距離上。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充分感知圖形旋轉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圖形旋轉的概念,為進一步探索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90°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重點:

  1.經歷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條數的過程,畫平面圖形的對稱軸。

  2.將圖形按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六、教學難點:

  認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七、教學方法與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合理設置認知起點。

  2.緊扣圖形運動的最本質特征,引導學生探索畫運動后圖形的方法。

  3.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

  八、課時安排:

  1.平移 1課時

  2.旋轉 1課時

  3.軸對稱 1課時

  4.練習 1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綠色出行。

  【教學目的】

  通過計算,設計調查表,分析調查結果聯系交通現狀,體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進一步應用代數及統計等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講授】

  教師:同學們今天都是怎么來到學校的呀?是坐汽車的多呢還是騎自行車或者步行的多呢?翻開課本105頁,我們一起

  來學習一下綠色出行。

  1.組織學生閱讀綠色出行相關材料,相互交流。指名學生匯報對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學補充。

  2.講授第1題。

  教師:根據題中要求的數據,我們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舉手回答。

  學生:①xxxx年末汽車數量;②一輛汽車平均每年行駛路程;③xxxx年末私人轎車數量。

  教師:很好,那么請同學們用上述數據求出第1題的結果。

  汽車:49620000×0.16kg=7939200千克=7939.2噸

  7932.2×15000=119088000噸

  私人轎車:43220000×0.16kg=6915200千克=6915.2噸,

  6915.2×15000=103728000噸

  3.講授第2題。

  教師:剛才我們求出了全國的排放量,下面我們幫小明算一下,他們家的排放量。

  學生獨立思考,交流檢查,教師評講。

  板書:小明爸爸從家到單位的距離:

  20÷60×45=15千米

  一年上下班行駛路程:15×2×245=7350千米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

  4.反思。

  教師:根據前面的信息,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①媽媽的單位和爸爸的單位一樣遠;

 、趮寢屪罔F比爸爸開車快;

 、坌∶鞯慕煌ǚ绞阶瞽h保。

  5.組織學生設計調查表,調查本班學生及家長的交通出行方式。

  6.講解第106頁閱讀材料“你知道嗎?”。

  組織學生就“綠色出行”展開小組討論,相互交流。

  教師講解統計材料中的同比和環比。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1課時綠色出行

  小明爸爸從家到單位距離:

  20÷60×45=15千米

  小明爸爸一年上下班行駛路程:

  15×2×245=7350千米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61—63頁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一組數的比較,觀察各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知識遷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應探索及掌握。

  難點: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理解及靈活應用。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掛圖(小數點移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1)把5米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別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0.004 0.4 0.04

  (二)導入新課

  1.師:[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級三位同學的身高紀錄。請大家看一看,這些數據對不對?

  (小明14.5米,小紅1.38米,小李0.14米)

  2.師:你們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高不對。14.5米太高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對,0.14米只有這么高

  師:兩個錯的數據錯在哪里?小數點寫錯了位置。

  師:是啊,在小數點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改變小數的大小,但是小數點的位置移動直接引起小數的大小發生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點移動的知識。[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

  (三)探究規律

  1、出示情景

  出示(例5教學掛圖):教師便敘述邊板書0.009米---0.9米—0.9米---9米{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吧,齊天大圣孫悟空的“金箍棒”平時放在耳朵里,長只有0.009米,遇到妖怪的時候,才亮出來,由小變大,0.009米、0.09米、0.9米、9米、90 米……

  師:觀察這組數和金箍棒的變化,你有什么發現?(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從下往上觀察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小結:看來小數點向后移動,原來的數就擴大;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縮小。

  板書:右移擴 左移縮

  2、合作探究

  (1)提問:從上往下觀察它們都是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卻得到了三個不同的數,對嗎?看來小數點移動的位數不一樣,原數大小的變化也就不一樣。數的大小的變化既與小數點移動的方向有關,還與小數點移動位數的多少有關。

  (2)合作探究:

  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我們來繼續深入研究。各組有這樣一張表格和一張小數數位表,請你們小組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法進行研究。先吧空白處填寫完整,再觀察小數點移動的位數與原來小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可以向左移動,也可以向右移動。

  方法1:表格

  小數點移動的位數

  ( )米=( )毫米

  小數的大小變化

  從( )往( )觀察

  小數點向( )移動

  移動( )位

  ( )米=( )毫米

  移動( )位

  ( )米=( )毫米

  移動( )位

  ( )米=( )毫米

  方法2:(學具中的'數位表)

  (3)交流匯報

  誰來說一說,你們是選擇哪種方法研究的? 你們發現了什么?

  能概括地說一說我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嗎?

  [指名學生對照板書說明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擴大的規律]

  悟空打完妖怪,金箍棒要放回去了,誰來說一說這個時候金箍棒怎么變的?(從下到上觀察)

  (四)實際應用

  1.明確數的變化的方法

  我們大家研究得出這個規律有什么作用呢?

  1.如果要吧一個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可以怎么辦?

  如果要縮小為1/10、1/100、1/1000……呢?

  2.集體交流

  根據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律,如果要吧一個數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行了。要把一個數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3.強化去0、添0的問題

  出示例6、7 把0.01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1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遇到位數不夠怎么解決?

  小數點向左移動時,如果整數數位不夠則要在數的左邊用“0”補足。

  整百、整千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后,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

  4.填空: 把2.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就( )到原數( )倍。

  把0.375擴大到原數100倍,小數點向( )移動( )位。

  把0.73的小數點向( )移動( )位,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0。

  把30的小數點向( )移動( )位,原數變成0.003。

  5. 把1.8改寫成下面各數,它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0.018 180 0.0018 1.80

  (五)總結本節知識,暢談收獲。

  附:板書設計

  小數點移動

  0.009米→0.09米→0.9米→9米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此類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兩種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2.正確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理解連除與連乘應用題的互逆關系.

  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理解數量關系,確定計算步驟.

  教學步驟

  一、復習.

  一種織布機每臺每小時織布4米,5臺織布機8小時可織布多少米?

  要求學生:畫線段圖,并用兩種方法解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一種織布機5臺8小時織布160米,平均每臺每小時可織布多少米?

  討論:例題與復習題相比較,有什么特點?

  結果:例題與復習題的問題與已知條件換了位.

  根據學生匯報的討論結果,讓學生在復習題的兩個線段圖上,標注一下,已知什么,求什么?

  2.引導學生對照線段圖討論:要想求出每臺每小時織布多少米,我們應先求什么?

  讓學生在線段圖中標出是哪一段,應該怎樣求?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每一步的小標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步解答并匯報結果,教師板書:

 。1)每臺織布機8小時織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328=4(米)

  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

  16058

 。 32 8

  = 4(米)

  答: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4米.

  3.改例2線段圖的問題和條件成下圖,根據這幅圖,我們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4.學生討論確定先求5臺1小時織布多少米,再求1臺1小時織布多少米,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書寫小標題.

 。1)5臺織布機1小時織布多少米?

  1618=20(米)

  (2)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205=4(米)

  列綜合算式解答為:

  16085

 。205

 。4(米)

  答: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4米.

  三、鞏固發展.

  第一組題目:

  條件:書法小組每人每天寫8個大字,5個人4天共寫了160個大字.

  填空:85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5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4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組題目:

  判斷:①85與1604表示的意義相同.( )

 、84與1605表示的意義相同.( )

 、85與1604表示的意義不同.( )

 、84與1605表示的意義不同.( )

  第三組題目:

  連線題,把意義相同的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84 1604

  85 1605

  854 1654

  四、課堂小結.

  通過小結,進一步把連乘應用題與連除應用題進行比較區分,并對兩種解題方法再進行理解區分.

  五、布置作業.

  聯系生活實際自編一道連除應用題,要求畫線段圖并用兩種方法解.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通過猜數游戲等活動,進一步發展數感。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大數的學習基礎,本節課力求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比較的分散的、不規范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規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有趣的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廣西柳州市文惠小學辦學條件較好,每間教室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較好。在學習本課知識前學生已有一定的相關生活經驗。

  〖課堂實錄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小組活動卡片。

  (一)森林游戲――比大小

 。ɑ顒幽繕艘龑W生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探索、體驗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 創設情境

  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玩翻牌游戲,比一比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你們看,小老虎和小狐貍玩得正高興呢!小動物邀請同學們來做他們的裁判員。(在多媒體課件營造的森林游戲情境下,學生情緒高漲,表示很愿意做游戲的裁判員。)

  2.提出問題

  (1)四位數與三位數的比較

  小老虎和小狐貍每人翻開了一張卡片(1084,982),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分別翻開的卡片,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兩個數,再想一想它們倆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生1: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因為982還沒有滿一千,而1084已經超過了。

  師:你說得有道理,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2:我也認為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大,因為982只有三個數字,而1084有四個數字。

  師:你是說數字多的數一定比數字少的數大,對嗎?那你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

  生2:比如說,1350和350,1000和100,都是數字多的大。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想法嗎?如果不同意的話你能舉出例子嗎?

  生3:我不同意。

  (生3想了想,舉了2個不成立的例子,被同學們否定了,最后同學們都同意了生2的觀點。)

  師:剛才,同學們自己發現了比較數的大小的一條重要規律:數位多的數一定比數位少的數大。

  師:第一局比賽小老虎贏了,小狐貍輸了,你有什么話想對它說嗎?

  生1:小狐貍,別灰心,你還有機會呢!

  生2:小狐貍,我們為你加油!

  (2)兩個四位數的比較

  第二局比賽開始:小老虎和小狐貍翻開的卡片分別為3756,4184。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這兩個數的數位一樣多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四位數比三位數大,可這一次兩個數都是四位數,它們到底誰大呢?請四人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來匯報你們的結論。

  組1:4184大,因為4184是4千多了,而3756還不到4千。

  師:你們是直接比較了它們的千位上的數字對嗎?一個是4,一個是3,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生3:看他們最前面那一個數字,誰的大誰就大。

  師:也就是說比較它們的最高位,誰的數大誰就大。那現在4比3大了,還要不要往下比較其他數位上的數呢?

  生1:要。

  師:那我們一起來比一比百位上的兩個數字,1比7要小了,那是不是說4184要比3756小了呢?

  (學生集體自發地在課堂上討論起來。)

  生2:還是4184大,因為它的千位上的數已經比3756的大了,所以百位上的數小一點也不要緊了。

  師:那我們還用不用往下比呀?

  生:(齊答)不用了。

  (得出結論:數位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

  師:剛才小老虎和小狐貍各贏了一局,第三局是最關鍵的一局了。這一局誰贏了,誰就是今天的大贏家。

  (3)兩個最高位相同四位數的比較

  多媒體演示第三次翻開的卡片為5102和5184。

  師:你們已經知道誰贏了嗎?

  生:小狐貍贏了。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一次它們都是四位數,而且它們的最高位上的數字也相同。

  生1: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大。

  師:為什么這一次你只比較十位呢?而不比較其他的數位呢?

  生1:它們的千位和百位上的數都一樣,所以不用比了。

  師:你說得真棒!其實你還是比較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數,不比的話你怎么知道他們是一樣的,對不對?誰再來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

  生2:從千位比起,它們一樣大;再比較它們的百位,還是一樣大;就比較它們的十位,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比5102大。

  (得出結論:數位相同,從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數一樣就比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師:小狐貍成為今天的大贏家!

  (二)小組游戲――摸卡片

  (活動目標學生小組合作練習,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師:小動物們玩得那么開心,你們想不想參加它們的游戲呀?

  生:(情緒高漲)想!

  1. 師宣布游戲規則。(邊宣布,邊示范活動方法。)

  (1)四人小組為單位,擁有一疊卡片。

  (2)小組成員輪流摸卡片,每人每次摸出2張卡片,自己讀一讀并說一說哪一張卡片上的數大,小組成員給予評價,判斷正確則輪到下一位同學,判斷錯誤則再摸一次。

  2.組長匯報小組活動結果,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

  3.老師評價小組合作,獎勵合作卡。

  (三)排隊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都是兩個數兩個數地比較,你們敢不敢一次比較6個數,把6個數從小到大的排列?(本班學生較喜歡接受有挑戰性的問題。)

  1. (課件演示題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獨立思考解決,思考用什么符號連接排序。

  3.小組討論:這么多數,怎樣能很快從小到大排列呢?

  4.匯報討論結論。

  生1:先找出99排在第一個,然后在387,809,345中拿出345排在第二個,387第三,809第四,最后再觀察1752和4300,1752排在第五個,4300排在最后一個。

  師:她的方法真不錯,她先把這些數分成了三類。誰聽出來她是怎么分的?

  生2:她先把這些數分成了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三類。

  師:你們覺得這樣的方法好不好?我們一起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四)最小三位數和最大三位數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現有知識來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比較了很多數的大小,現在老師這里有一疊卡片,所有的三位數都在里面,你能猜得出里面會有幾嗎?

  生1:354。

  生2:522。

  生3:189。

  (先讓學生初步感受三位數所涵蓋的范圍,感知三位數這一概念的意義。)

  師:里面有那么多的三位數,那你能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三位數嗎?

  個別回答,集體思考還有沒有更大或更小的。

  1. 小組討論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數是幾。

  2.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五)猜數游戲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發展學生的數感。)

  1. 師:我寫了一個幾千幾百的數,請你猜一猜是多少。

  (課件演示:□□00)

  (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猜數問題,教師予以正確回答,引導學生進行猜數。)

  生1:1200。

  師:太小了。

  生2:5000。

  師:大了一點。

  2.四人小組進行游戲。

  由召集人在練習本上寫出一個數,擋住一部分,引導小組成員猜數。教師巡堂了解游戲情況,游戲結束時獎勵合作優秀的小組合作卡。

  (六)說一說,評一評

  (活動目標通過總結與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獲和體會,并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培養良好的學習情感。)

  1. 提出問題:請談一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

  2.你覺得這節課誰表現得最好,你最欣賞誰?請你評一評。

  〖教學反思

  這一堂課是我在校數學組里上的一節教研課,課后數學組教師對這一節課進行了點評,我也對這節課進行課后反思,對該課進行了重新認識。

  《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本課遵循這一理念,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的比較方法分散的、不規范的感性認識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上升到科學的、規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并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

  1. 讓課堂充滿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在導入新課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森林游戲為活動背景,可愛的小動物們為活動主角,學生以小裁判員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戲中,并以承擔這一角色遇到問題作為推動力,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探索空間,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和活動動機。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生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在小動物們的翻牌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昂,躍躍欲試,這時分四人小組也進行同樣地翻牌游戲,讓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上了一個臺階,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2.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發展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數學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簡單地展示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親身經歷、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造等活動的過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一種學生能夠探索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本節課為學生創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小裁判員們為了完成自身的任務,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探究的熱情,對于出現的不同觀點,正確的加以肯定、贊賞,請他們盡可能地說明理由,同時發動全班學生討論。對于錯誤的說法,及時教育其他學生不能取笑,更不能挖苦,因為這些學生對問題能動腦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教師應該鼓勵、引導他們,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護,學習積極性、興趣也得到提高,這樣,探究的熱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發與保護。

  〖案例點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是課程改革所涉及的重要課題,本節課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先后幾次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學生經歷的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獲得的體驗是深刻的,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在一年級上、下冊教材的中,已經進行了估計和估算的滲透,在這一冊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估算的教學內容。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同時,《標準》提出了要加強估算的要求,要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備課時我發現課本例4是讓學生判斷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這一生活場景的出現,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有時根據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便于學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認識估算的功能。但是我認為以例4引入新課有些太唐突,對學生理解估算的含義和估算的過程沒有做足鋪墊。所以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先以猜價格的游戲導入,游戲時給出提示:轉筆刀接近10元、書包接近30元。同學都踴躍參與,各抒己見,經過同學們的努力,都能完整的說出接接近10和30的數。至此我便抓住同學對“接近”的理解,滲透什么是大約,從而會說()大約()這樣的句式,再通過練習會找各數的最接近的整十數。

  接著再教學例4,幫助學生理解在買東西時不需要計算出精確的結果,只進行大約的計算,學生很快能找到三種物品的價格最接近的整十數分別是多少。再結合之前學習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讓估算的策略變得多樣化,同樣也可以用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算法,但是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減法的估算。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上我有些超之過急,有些學生不理解加減法的估算,仍有學生不進行估算,還是用精確計算的方法。

  在練習部分,也出現同樣的情況。經過課后反思我認識到,在課上要充分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集中集體的智慧,探索估算的方法,學會估算。教師根據可能出現的估算方法加以點撥,引導學生解釋估算的過程,讓學生之間相互補充,明確估算策略。采取的策略可以靈活多樣:先估后加、先加后估、先估后減……盡量把所有的策略都展現出來,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合理的,均應予以肯定,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激發了他們積極主動探究解決方法的愿望。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為學生了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對此我會朝這個方向一步步努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口算加、減法.(板書課題:口算加、減法)今天學習的口算加、減法與過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最后一道口算題250+400改為250+470(即例1)

  1.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請大家試一試.

  2.學生交流匯報,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演示課件口算加、減法)

  板書匯報結果.(設想三種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ǖ谌N方法是把250看作25個十,470看作47個十,25個十加47個十得72個十,所以250+470=720)學生說出這種方法應給予鼓勵.

 。ǘ┙虒W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組討論:怎樣口算才能又對又快.

  3.匯報結果,說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師肯定這四種方法正確,同時說明第四種方法:把540看作54個十,370看作37個十,54個十減37個十得17個十,所以540-370=170

  4.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方法自選)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個數是390,另一個數比它多150,另一個數是多少?

 。ㄈ┙虒W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萬+8萬=_________萬

  由學生自己說思路

 。2)27萬+19萬=_________萬

  因為27+19=46, 所以27萬+19萬=46萬

 。3)27萬-4萬=_________萬

  因為27-4=23, 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_萬

  因為35-28=7, 所以35萬-28萬=7萬

  2.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一個數是820萬,另一個數比它少150萬,這個數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口算,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一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萬+6萬 76萬+19萬 65萬-47萬

  15萬+35萬 29萬-13萬 40萬-18萬

  69萬+26萬 82萬-54萬 230萬-70萬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是怎么口算的?(讓學生各抒己見,講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

  1.口算下面各題.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題.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2-20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2-04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16

小學數學教案人教版01-16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6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3-03

《對稱》小學數學教案11-27

加法小學數學教案07-04

乘法小學數學教案07-06

2019小學數學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