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 - 不妨鼓勵學生“自圓其說”
設計不可顯示內容,請單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另存為下載片斷1:
例題:每張桌子座6個小朋友,正好座了4桌,現在有25塊小蛋糕,如果每人分一塊蛋糕,請問:這些蛋糕夠分嗎?
學生小a上黑板板書,25-1=24 (答:這些蛋糕夠分。)
師:小a,題目上有沒有1?
小a:沒有。
師:有沒有24?
小a:沒有。
師:題目上沒有1和24,同學們他做得對不對?
眾生:不對。
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解這道題呢?
引導得出:4×6=24,因為25>24,所以這些蛋糕夠分了。
小a想舉手但又沒有舉手。一節課眉頭都緊鎖著。
師:這樣才是完整的解題過程,以后大家注意了。
片斷2:
例題:把兩個棱長5厘米的木塊粘合成一個長方體(如下圖),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5
5 5
生1:(5+5) ×5×2+5×5×2+(5+5)×5×2=250(平方厘米)
生2:5×5×6×2-5×5×2=250(平方厘米)
生3:(5+5) ×5×4+5×5×2=250(平方厘米)
小b:5×5×5×2=250(平方厘米)
突然有個學生叫了起來:“不對,5×5×5求的是正方體的體積,再×2求的是體積和,不是求的表面積,老師他混淆概念了!”沉寂片刻后,許多學生都附和了起來。
小b可能想法也不成熟,漲紅了臉,一下子講不出個所以然。這時老師輕輕地對小b說:“別急,我有一種預感,這種解法也許有你的道理,大膽說說看。”說完老師取出兩個正方體模型,說:“同學們,別著急,我們把兩個正方體拼在一起,看看有什么發現?”
小b將兩個正方體拼成一起,數了數突然眼睛一亮,激動地說:“我不是求的體積和,你們看,拼成長方體后,其中一個正方體剩下5個面,第一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就是5×5×5,這個式子不是表示求體積,而另一個正方體和它是一樣的,所以再乘以2。”
小b越說越清晰,講好后生怕別人不懂又將自己的思路完整地說了一遍,說完后大部分學生終于醒悟過來。大家不禁一齊鼓起掌來。
師:受他的啟發,大家還有其它解法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下子課上可熱鬧了,大家興趣盎然,通過拼圖、觀察、比較、討論馬上又有了幾種解法。
生5:5×5×(5×2)=250(平方厘米)
生6:(5×5×5)×2=250(平方厘米)
生7:5×5×(6-1) ×2=250(平方厘米)
……
反思: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那么課堂上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呢?特別是學生的結論“出軌”時,我們該怎么辦呢?我想有時不妨鼓勵學生“自圓其說”。
1、“自圓其說”能使我們發現意想不到的過程和方法。
片斷1是日前筆者在一次隨堂課上看到的。教者看似把教學過程 設計得條理清晰,思路嚴密,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下課后,我問小a是想的?可能是上課的情緒還在影響著他,剛開始怎么也不肯說,我說:“你用25-1=24,沒有減2、減3,老師認為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說給我聽聽嗎?”在我的再三鼓勵下,小a終于說出:“4×6=24,25減少1才等于24,所以當然夠了。”
多好的思路,多好的方法呀!可惜教師由于沒有思想準備,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如果教師給學生一個“自圓其說”機會,試想這樣難得的資源還會白白流失嗎?
2、“自圓其說”是一個高層次的思辯過程。
片斷2:當學生出現與眾不同的解法時,教者并沒有立即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將話題解釋權拋給了學生,鼓勵學生“自圓其說”,可以感受到小b解釋完時是多么的自豪,其他學生的掌聲是多么的發乎內心。一個高層次的思辯過程就誕生了。而正是基于此,其他學生又想到了不少的方法,其后有些解法雖然貌似但非雷同,孕藏著不同的思想和方法。
兩個片斷,兩種方法,說與不說間,感受不一樣,效果各不同。
數學 - 不妨鼓勵學生“自圓其說”
【數學 - 不妨鼓勵學生“自圓其說”】相關文章:
不妨讓學生寫寫“數學作文”04-30
不妨04-30
大學生創業不妨從“簡單”始04-30
大學生創業不妨降低門檻04-28
不妨讓思想倒立04-26
不妨這樣溝通04-28
不妨“不求完美”作文04-25
我們不妨如此作答04-29
不妨黑暗優秀作文04-27
不妨讓孩子闖個禍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