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5-28 12:11:45 高中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數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數學教案通用【15篇】

高中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項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1)正確理解的定義,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確一個數列是的限定條件,能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了解等比中項的概念;

  (2)正確認識使用的表示法,能靈活運用通項公式求的首項、公比、項數及指定的項;

  (3)通過通項公式認識的性質,能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2.通過對的研究,逐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歸納、猜想等思維品質.

  3.通過對概念的歸納,進一步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習慣,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是另一個簡單常見的數列,研究內容可與等差數列類比,首先歸納出的定義,導出通項公式,進而研究圖像,又給出等比中項的概念,最后是通項公式的應用.

  (2)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是的定義和對通項公式的認識與應用,教學難點在于通項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①與等差數列一樣,也是特殊的數列,二者有許多相同的性質,但也有明顯的區別,可根據定義與通項公式得出的特性,這些是教學的重點.

  ②雖然在等差數列的學習中曾接觸過不完全歸納法,但對學生來說仍然不熟悉;在推導過程中,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觀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項是否成立又須補充說明,所以通項公式的推導是難點.

  ③對等差數列、的綜合研究離不開通項公式,因而通項公式的靈活運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教學建議

  (1)建議本節課分兩課時,一節課為的概念,一節課為通項公式的應用.

  (2)概念的引入,可給出幾個具體的例子,由學生概括這些數列的相同特征,從而得到的定義.也可將幾個等差數列和幾個混在一起給出,由學生將這些數列進行分類,有一種是按等差、等比來分的,由此對比地概括的定義.

  (3)根據定義讓學生分析的公比不為0,以及每一項均不為0的特性,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4)對比等差數列的表示法,由學生歸納的各種表示法.啟發學生用函數觀點認識通項公式,由通項公式的結構特征畫數列的圖象.

  (5)由于有了等差數列的研究經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只需把握課堂的節奏,作為一節課的組織者出現.

  (6)可讓學生相互出題,解題,講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的概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的概念,推導并掌握通項公式.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類比、歸納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精神,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是的定義的歸納及通項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投影儀,多媒體軟件,電腦.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給出以下幾組數列,將它們分類,說出分類標準.(幻燈片)

  ①-2,1,4,7,10,13,16,19,…

  ②8,16,32,64,128,256,…

  ③1,1,1,1,1,1,1,…

  ④243,81,27,9,3,1,,,…

  ⑤31,29,27,25,23,21,19,…

  ⑥1,-1,1,-1,1,-1,1,-1,…

  ⑦1,-10,100,-1000,10000,-100000,…

  ⑧0,0,0,0,0,0,0,…

  由學生發表意見(可能按項與項之間的關系分為遞增數列、遞減數列、常數數列、擺動數列,也可能分為等差、等比兩類),統一一種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為有共同性質的一類數列(學生看不出③的情況也無妨,得出定義后再考察③是否為).

  二、講解新課

  請學生說出數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師指出實際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如變形蟲分裂問題.假設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每個變形蟲都分裂為兩個變形蟲,再假設開始有一個變形蟲,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它分裂為兩個變形蟲,經過兩個單位時間就有了四個變形蟲,…,一直進行下去,記錄下每個單位時間的變形蟲個數得到了一列數這個數列也具有前面的幾個數列的共同特性,這是我們將要研究的另一類數列——.(這里播放變形蟲分裂的多媒體軟件的第一步)

  (板書)

  1.的定義(板書)

  根據與等差數列的名字的區別與聯系,嘗試給下定義.學生一般回答可能不夠完美,多數情況下,有了等差數列的基礎是可以由學生概括出來的教師寫出的定義,標注出重點詞語.

  請學生指出②③④⑥⑦各自的公比,并思考有無數列既是等差數列又是.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③是這樣的數列,教師再追問,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讓學生再舉兩例.而后請學生概括這類數列的一般形式,學生可能說形如的`數列都滿足既是等差又是,讓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當時,數列既是等差又是,當時,它只是等差數列,而不是.教師追問理由,引出對的認識:

  2.對定義的認識(板書)

  (1)的首項不為0;

  (2)的每一項都不為0,即;

  問題:一個數列各項均不為0是這個數列為的什么條件?

  (3)公比不為0.

  用數學式子表示的定義.

  是①.在這個式子的寫法上可能會有一些爭議,如寫成,可讓學生研究行不行,好不好;接下來再問,能否改寫為是?為什么不能?

  式子給出了數列第項與第項的數量關系,但能否確定一個?(不能)確定一個需要幾個條件?當給定了首項及公比后,如何求任意一項的值?所以要研究通項公式.

  3.的通項公式(板書)

  問題:用和表示第項.

  ①不完全歸納法

  .

  ②疊乘法

  ,…,,這個式子相乘得,所以.

  (板書)(1)的通項公式

  得出通項公式后,讓學生思考如何認識通項公式.

  (板書)(2)對公式的認識

  由學生來說,最后歸結:

  ①函數觀點;

  ②方程思想(因在等差數列中已有認識,此處再復習鞏固而已).

  這里強調方程思想解決問題.方程中有四個量,知三求一,這是公式最簡單的應用,請學生舉例(應能編出四類問題).解題格式是什么?(不僅要會解題,還要注意規范表述的訓練)

  如果增加一個條件,就多知道了一個量,這是公式的更高層次的應用,下節課再研究.同學可以試著編幾道題.

  三、小結

  1.本節課研究了的概念,得到了通項公式;

  2.注意在研究內容與方法上要與等差數列相類比;

  3.用方程的思想認識通項公式,并加以應用.

  四、作業(略)

  五、板書設計

  1.等比數列的定義

  2.對定義的認識

  3.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1)公式

  (2)對公式的認識

  探究活動

  將一張很大的薄紙對折,對折30次后(如果可能的話)有多厚?不妨假設這張紙的厚度為0.01毫米.

  參考答案:

  30次后,厚度為,這個厚度超過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如果紙再薄一些,比如紙厚0.001毫米,對折34次就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了.還記得國王的承諾嗎?第31個格子中的米已經是1073741824粒了,后邊的格子中的米就更多了,最后一個格子中的米應是粒,用計算器算一下吧(用對數算也行).

高中數學教案2

  一、什么是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簡單地說,一個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這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

  教學案例是事件:教學案例是對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敘述的是這個教學故事的產生、發展的歷程,它是對教學現象的動態性的把握。

  教學案例是含有問題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學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能夠成為案例的事件,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正因為這一點,案例才成為一種獨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

  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須是有典型意義的,它必須能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案例與故事之間的根本區別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襲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發生的事件,是教學事件的真實再現。是對“當前”課堂中真實發生的實踐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擺椅子上杜撰的事實來替代”,也不能從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論中演繹的事實來替代。

  二、如何進行教學案例研究

  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真實、典型的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它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也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那么如何進行教學案例研究呢?一般情況下,案例研究的程序基本有以下兩個環節:案例研究的準備及實施、案例研究報告的撰寫與反思。

  (一)案例研究的準備與實施

  1.研究主題的選擇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點和主題,這個主題常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困惑事件相關,一般來說可以從教學的各個方面確定研究的主題,如從教師教學行為確定主題——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中的提問、教學媒體的使用、教學評價語言、課堂教學調控行為等;也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方式確定主題——探究性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性活動等。另外從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等都可以確定研究的主題。

  研究者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關的《課程標準》和有針對性地作一些理論準備。還要通過有關的調查,搜集詳盡的材料(如閱讀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訪談等),同時初步確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務,即初步確定案例的內容是關于教學策略、學生行為或是教學技能的研究。

  一般來說,案例研究主題的確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問題: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對于自我發現更有潛力?選擇的事件對學生是否有較大的情感影響(心靈是否受到震撼)?關鍵事件再現了前人(或自己)過去成功的行為嗎?事件呈現的是一個你不能確定怎樣解決的問題?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難的選擇嗎?事件使得你必須以一種感覺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嗎?事件暗示一個與道德或道義上相關的問題嗎?研究的主題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內容,那么這樣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學習、內省和深層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主題內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學科特點的體現:如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本質屬性的抽象、數學結論的推廣等;(2)學生數學學習規律的探究:如數學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等;(3)教師專業知識的提升:如數學板書與電子屏幕的展示對學生思維的影響、數學語言的訓練對人們思維的影響、數學知識模式化教學的優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課堂觀察。觀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自然狀態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是教師自己對教學對象——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片斷進行觀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師來實施觀察,這兩種觀察的目的都是為了掌握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手資料。課堂觀察方法不限于用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利用各種工具如照相、錄音、攝像等作為輔助觀察的手段,以提高觀察的效果。對觀察的資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課堂教學實錄、教學程序表、提問技巧水平檢核表、提問行為類型頻次表、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表等,以便以后繼續分析案例提供翔實的原始材料。

  (2)訪談與調查。對一些課堂教學不能觀察到的師生內心活動,如教師教學的目的、教學程序的意圖、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教學達標的成效等一些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可以通過與執教教師的交談以及和學生的座談,以豐富和充實課堂教學觀察的材料;對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回答問題的心理狀態、解題思路等問題,也可以在課后做一些問卷調查;對學生達標的成度、效度,也可以作一些測試調查。從這些訪談、調查的材料中,再分析課堂教學的現象,不難發現造成各種課堂現象與教師教學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然后再具體尋找在哪個教學環節中出現問題,從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文獻分析。文獻分析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從過去和現在的有關研究成果中受到啟發,從中找到課堂教學現象的理論依據,從而增強案例分析的說服力。當然,對廣大第一線教師而言,這里所運用的文獻分析方法,并不是為了論證新教育理論,也不是去歸納教育的宏觀現象,而是通過有關教育理論文獻的查閱,去進一步解讀課堂教學的活動,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獲得有關的數學概念、法則與公式,那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就可以帶著問題,查閱、分析有關文獻資料,從學習中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理論水平。

  (二)案例研究報告的撰寫

  1.常見的案例報告格式

  撰寫教學案例,結構可以靈活多樣,并非要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過程——案例反思”、“課例——問題——分析”、“主題與背景——情景描述——問題討論——詮釋與研究”等。當前,國內外課堂教學案例編寫的格式有多種多樣。但不管何種編寫格式,它們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對案例的客觀描述;二是對案例中所述問題、關鍵教學事件等的分析。

  下面介紹兩種常用的案例編寫的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點是將整個案例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為描述課堂教學活動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針對情景中的一個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并獲得結論。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某一片斷像講故事一樣原原本本地、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問答式的課堂對話,也可以概括式地敘述,主要是提供一個或一連串課堂教學疑難的問題,并把教育理論、教育思想隱藏在描述之中。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針對描述的情景發表個人或多人的感受,同時加以理論的分析與說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對描述中提出的一個問題,從幾個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對描述中的幾個問題,集中從一個方面加以分析。分析的目的是要從描述的情景中提煉問題的本質,講述理論的解釋,明確正確的方法,最終獲得對關鍵教學事件的正確把握。

  (2)“背景+描述+問題+詮釋”式

  此格式是一種要求比較高的編寫格式,而且,它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將整個案例分為四個部分:

  A.主題與背景

  主題是關鍵教學事件中所反映的案例主要觀點,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敘述案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的一些基本情況。當然,這部分的內容不宜很長,只需提綱挈領敘述清楚即可。

  B.情景描述

  與“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題所反映的課堂教學活動。

  C.問題討論

  這是根據主題要求與情景描述,進行的分析、歸納、總結與提煉,包括學科知識的要點、教學法和情景特點以及案例的說明與注意事項。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為案例教學服務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認識水平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同的教學觀念,不同的教學手段,所提出的問題也不同。對案例中所提出的主題以及情景描述中提出的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

  D.詮釋與研究

  這部分主要是用教育理論對案例情景作多角度的解讀。它包括對課堂教學行為的技術資料、課堂教學實錄以及教學活動背后的故事等作理論上的分析。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課堂教學的效果高于預期的目標,反之教師期望的目標學生沒有達到或有所偏離,教學內容呈現的先后與學生理解的程度、教學方法運用與學生內在動機的激發等環節存在著矛盾,這些事件的背后,必然隱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過詮釋,挖掘這些事件背后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2.案例報告撰寫的關鍵

  (1)掌握四個原則。要寫好教學案例,除了平時多積累素材,學習他人的案例作品以提高寫作技巧外,還應把握以下四點:

  A.主題性原則:要有捕捉關鍵教學事件的意識,以此確定案例研究的主題。為此要注意了解新的課程改革的動向、把握適合時代要求的數學教育方式、明確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尋找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規律。報告圍繞主題進行情景描述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描述不是簡單的教學活動實錄,要反映事件發生的過程,重點描述反映關鍵教學事件的變化和戲劇化的情境,猶如記敘文寫作,突出主題,詳寫重點,雕刻高潮。

  案例鮮明的主題通常關系到教學的核心理念、常見問題、處理方法等等,可以說,主題就是案例的靈魂。而主題的最佳表現形式就是文題直接體現主題。因此,設計主題就要有新意、有時代感,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要有獨特見解、獨家發現。來源于實踐的教學案例并非都有同等價值,關鍵要看撰寫者對實踐的發展與理論的升華程度,包括對題目的推敲。如有的教學案例重點描述了有戲劇性的情節,用了“細節決定成敗”的題目,給人耳目一新,一下子揪住了讀者的心。再如,一些有創意的題目《“導之有方”方能“導之有效”》、《跳出數學教數學》、《在數學的疑難處悟成長》、《捕捉資源因勢利導》等等,讓人一看題目就有閱讀的欲望。實踐證明,在寫作案例時,選擇有感悟、有新意的內容,在明確主題,恰當擬題后再動筆,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案例。

  B.理論性原則:解決問題的策略中應當蘊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實際是將自己對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基本原理的理解滲透于描述的字里行間,比如學生做了什么,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如何,教師如何引導點撥,師生心理、行為變化情況等,無不體現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育基本原理。

  C.敘事性原則:案例報告的書寫方式是敘事式,它不同于論述式。敘事方式必須以課堂教學生動的事實為主要情節,可以夾敘夾議,也可以選擇情景片段,可以是一節課中的情景,也可以是圍繞一個主題的幾節課的情景片段。

  D.學科性原則:數學案例報告一定要體現學科的特征,要有較深刻的理性思考,要反映數學的基本思想與方法,要符合課程標準,滿足教材內容的呈現方法,積極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就是撰寫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具體體現。

  (2)用好四種表述。教學案例的表述方法很多,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方法:

  A.故事式陳述法:就是教學全程或某一精彩教學片段實錄,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一言一行。陳述時,根據操作程序作一點“簡評”,最后作“總評”。

  B.以案說理:對教學過程進行陳述時,舍去與文題不相關或不重要的部分,并強化與主題相關的重要情節,尤其是引發高潮的關鍵行為,然后有較長篇幅的理性思考。

  C.圖表展示法:用圖表進行統計的形式體現撰寫者的教育思想,給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覺,幫助讀者迅速了解撰寫者的寫作意圖,是常用的一種案例撰寫方法。比如,描述學生的參與人數,投入程度,解決問題的質量等多個問題,都可以在一張或數張圖表上用百分比或個(次)數進行統計。在每一張圖表后,應有一段“分析”或“結論”,將撰寫者的教學理念進行理性闡述,亦可在圖表展示后,總的提出自己對案例的分析和建議。

  D.分析討論法:在撰寫時,應汲取分析討論中最精彩的部分做深入、細致的全面記錄,最后撰寫者還必須對討論情況做一分析,或提出一些值得今后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3.優秀案例的特征

  (1)時代性:一個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現實生活場景——案例的敘述要把事件置于一個時空框架之中,應該以關注今天所面臨的疑難問題為著眼點,至少應該是近年發生的事情,展示的整個事實材料應該與整個時代及教學背景相照應,這樣的案例讀者更愿意接觸。一個好的案例可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對案例所涉及的人產生移情作用。

  (2)真實性:一個好的案例應該包括從案例所反映的對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寫作必須持一種客觀的態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頭的或書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對話、筆記、信函等,以增強案例的真實感和可讀性。重要的事實性材料應注明資料來源。

  (3)適用性:一個好的案例需要針對面臨的疑難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問題,它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具體措施,并包含著解決問題的詳細過程,這應該是案例寫作的重點。如果一個問題可以提出多種解決辦法的話,那么最為適宜的方案,就應該是與特定的背景材料相關最密切的那一個。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適用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案例這種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4)反思性:一個好的案例需要有對已經做出的解決問題的決策的評價——評價是為了給新的決策提供參考點。可在案例的開頭或結尾寫下案例作者對自己解決問題策略的評論,以點明案例的基本論點及其價值。

  三、案例研究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1.選材面過窄。從內容上看,多數案例是關于課堂教學甚至局限于一節課的研究,往往不能說明問題,或者在一節課中,也只會從簡單的對話分析問題,做不到全方位、多角度。這說明教師對教學情境的豐富性、復雜性和聯系性認識不夠。

  2.缺乏典型性。有的案例對教學實踐沒有挖掘與反思,隨意摘取一些教學片段泛泛而談、人云亦云,沒有實用價值。不能夠通過對某一事件現象的分析、處理、詮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樣的案例對他人沒什么借鑒作用。

  3.主題不明確。主要體現為:

  (1)主題渙散。有的案例象記流水帳,沒有根據需要進行恰當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反映、探討什么問題,缺乏指導性、創新性和參考性。

  (2)定題過于隨意。有的案例直接用案例研究依據的文題為題目,如《“三角函數”教學案例》、《“拋物線”教學案例》等,題目不鮮明、不形象,影響讀者的選讀和案例的傳播。

  4.結構不合理。案例作為一種文體,有它自己的寫作結構,只有優化案例的結構,才能增強案例的可讀性和指導性。如寫成一般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備課思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課前準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內容;寫成教學實錄,把一堂課從頭到尾詳盡地記錄下來,再寫上作者的看法;重記錄輕分析,過程描述多,評析少等等。沒有創新,平淡無趣,看不出案例研究和反映的問題。

  5.描述與分析脫節。有的案例描述與分析矛盾,讓人不知所云;有時反映的是一種觀點,分析闡明的是另一種觀點,雖然不矛盾,但聯系不緊密;有的分析中熱衷于抄錄教育理論的一些條條,脫離案例描述的事件而空談理論,顯得空泛無物。

高中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種表示法;

  2、通過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使學生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

  4、采用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種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 ,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

  教學手段:

  教具:電腦課件、實物投影、量角器

  學具:量角器需測量的角

  教學過程:

  一、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課件演示)

  1、從生活中引入

  提問:

  A、以前我們曾經認識過角,那你們能從這兩個圖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嗎?

  B、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誰能從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從射線引入

  提問:

  A、昨天我們認識了射線,想從一點可以引出多少條射線?

  B、如果從一點出發任意取兩條射線,那出現的是什么圖形?

  C、哪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誰來指一指。

  (二)認識角,總結角的定義

  3、 過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師在這畫上一個點,現在從這點出發引出一條射線,再從這點出發引出第二條射線。

  提問:觀察從這點引出了幾條射線?此時所組成的圖形是什么圖形?

  (2)、判斷下列哪些圖形是角。

  (√) (×) (√) (×) (√)

  為何第二幅和第四幅圖形不是角?(學生回答)

  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怎樣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總結: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angle)

  角的第二定義: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如下圖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線OA繞端點0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OB所形成的我們把OA叫做角的始邊,OB叫做角的終邊.

  B

  0 A

  4、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明確頂點、邊的作用

  (1)觀看角的圖形提問:這個點叫什么?這兩條射線叫什么?(學生邊說師邊標名稱)

  (2)角可以畫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

  (3)頂點可以確定角的`位置,從頂點引出的兩條邊可以組成一個角。

  5、學會用符號表示角

  提問:那么,角的符號是什么?該怎么寫,怎么讀的呢?(電腦顯示)

  (1)可以標上三個大寫字母,寫作:∠ABC或∠CBA,讀作:角ABC或角CBA.

  (2)觀察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字母B都在中間)

  (3)所以,在只有一個角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寫作: ∠B,讀作:角B

  (4)為了方便,有時我們還可以標上數字,寫作∠1,讀作:角1

  (5)注:區別 “∠”和“<”的不同。請同學們指著用學具折出的一個角,訓練一下這三種讀法。

  6、強調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二、 角的度量

  1、學習角的度量

  (1)教學生認識量角器

  (2) 認識了量角器,那怎樣使用它去測量角的度數呢?這部分知識請同學們合作學習。

  提出要求:小組合作邊學習測量方法邊嘗試測量

  第一個角,想想有幾種方法?

  1、要求合作學習探究、測量。

  2、反饋匯報:學生邊演示邊復述過程

  3、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正確的操作過程,糾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4、歸納概括測量方法(兩重合一對)

  (1)用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

  (2)零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可與內零度刻度線重合;也可與外零度刻度線重合)

  (3)另一條邊所對的角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5、小結:同一個角無論是用內刻度量角,還是用外刻度量角,結果都一樣。

  6、獨立練習測量角的度數(書做一做中第一題1,3與第二題)

  (1) 獨立測量,師注意查看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2) 課件演示糾正問題

  三、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

  為了更精細地度量角,我們引入更小的角度單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記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記作1″.

  1°=60′,1′=60″;

  1′=( )°,1″=( )′.

  例1 將57.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為秒,

  0.2′=60″×0.2=12″.

  所以 57.32″=57°19′12″.

  例2 把10°6′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為分,

  36″=( )′×36=0.6′

  6′+0.6′=6.6′.

  再把6.6′化為度,

  6.6′=( )°×6.6=0.11°.

  所以 10°6′36″=10.11°.

  四、鞏固練習

  課本P122練習

  五、總結:請大家回憶一下,今天都學了那些知識,通過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六、作業:課本P123 3、4.(1)(3)、5.(2)(4)

高中數學教案4

  一、自我介紹

  我姓x,是你們的數學老師,因為是數學老師所以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喜歡給出自己的數字特征,也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能拓寬與大家交流的平臺,希望能與大家在課堂中相識,在生活中相知,不僅能成為你們知識的傳授者,方法的指引者,更希望成為你們情感上的依賴者。

  二、相信大家對于高中學習都充滿著好奇,和初中相比,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有很大的不同。今天這節課我們不急于上新課,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數學,一起來思考為什么要學習數學及如何學好數學這兩個問題。

  (一)為什么要學習數學

  相信高一的第一節課是各位科任老師各顯神通的時候,通過各種有趣的方式來突出每門課的重要性,作為數學老師我表達上不如文科老師迂回婉轉和風趣幽默,我們更喜歡用數字說明問題。大家知道北大最的院系是什么系嗎?早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時,就列數學系為北大第一系,這種傳統一直保持到現在。為什么數學系在高校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課本主編寄語是這樣描述的:數學是有用的,數學有助于提高能力。

  數學家華羅庚在《人民日報》精彩描述了數學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方面無處不有重要貢獻。

  問題1:大家知道海王星是怎么發現的,冥王星又是怎么被請出十大行星行列的?

  海王星的發現是在數學計算過程中發現的,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只是驗證了人們的推論。

  1812年,法國人布瓦德在計算天王星的運動軌道時,發現理論計算值同觀測資料發生了一系列誤差。這使許多天文學家紛紛致力這個問題的研究,進而發現天王星的脫軌與一個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關。也就是說有一個未知的天體作用于天王星。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臺收到來自法國巴黎的一封快信。發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預告了一顆以往沒有發現的新星:在摩羯座8星東約5度的地方,有一顆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當夜,柏林天文臺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對準摩羯座,果真在那里發現了一顆新的8等星。又過了-天,再次找到了這顆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一天后退了70角秒。這與勒威耶預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動了。人們依照勒威耶的建議,按天文學慣例,用神話里的名字把這顆星命名為"海王星"。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近30年的進一步觀測和計算,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還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確認,"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寫入教科書,以后也就將錯就錯了。經過多年的爭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投票表決做出最終決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資格。8月24日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布,冥王星將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從而太陽系行星的數量將由九顆減為八顆。事實上,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現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

  馬克思說:"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正因為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一切科學到了最后都歸結為數學問題。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數學可以來解決的,無非很多人都沒有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

  問題2:徒認為上帝是萬能的。你們認為呢?如何來證明你的結論呢?(讓同學發言)

  我的觀點:上帝不是萬能的。為什么呢?仔細聽我講來。

  證明:(反證法)假如上帝是萬能的

  那么他能夠制作出一塊無論什么力量都搬不動的石頭

  根據假設,既然上帝是萬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夠搬的動他自己制造的那石頭

  這與"無論什么力量都搬不動的石頭"相矛盾

  所以假設不成立

  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問題3:抓鬮對個人來說公平嗎?5張票中有一張獎票,那么先抽還是后抽對個人還說公平嗎?

  當然,我們學習的數學只是數學學科體系中很基礎,很小的一部分。現在課本上學的未必能直接應用于生活,主要是為以后學習更高層次的理科打好基礎,同時,也為了掌握一些數學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哲學家培根說過:"讀詩使人靈秀,讀歷史使人明智,學邏輯使人周密,學哲學使人善辯,學數學使人聰明…",也有人形象地稱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下面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來體驗一下某些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

  故事一:據說國際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發明的。國王很欣賞他的這項發明,問他的宰相要什么賞賜。聰明的宰相說,"我所要的從一粒谷子(沒錯,是1粒,不是1兩或1斤)開始。在這個有64格的棋盤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數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滿到棋盤上的64格。這就是我所要的賞賜。"國王覺得宰相要的實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賞賜。但后來發現即使把全國所有的谷子抬來也遠遠不夠。

  人們通常憑借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耍些小聰明,使問題妙不可言。

  數學游戲:兩人相繼輪流往長方形桌子上放同樣大小的硬幣,硬幣一定要平放在桌面上,后放的硬幣不能壓在先放的硬幣上,放最后一顆的硬幣的人算贏。應該先放還是后放才有必勝的把握。

  數學思想:退到最簡單、最特殊的地方。

  故事二:聰明的渡邊:20世紀40年代末,手寫工具突破性進展-圓珠筆問世,它以價廉、方便、書寫流利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但寫到20萬字時就會因圓珠磨小而漏油,影響了銷售。工程師們從圓珠質量入手,從改進油墨性能入手進行改良,但收效甚微。于是廠家打出廣告:解決此問題獲獎金50萬元。當時山地制筆廠的青年工人渡邊看到女兒把圓珠筆用到快漏油時就德育不用這一現象中受到啟發,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你認為他會怎么做呢?

  渡邊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思維角度新,從問題的側面輕巧取勝。也正體現了數學學習中經常用到的發散式思維。在數學學習中,既要有集中式思維又要有發散式思維。集中式思維是一種常用思維渠道,即為對問題的歸納,聯系思維方式,表現為對解題方法的模仿和繼承;而發散式思維即對問題開拓、創新,表現為對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解決具體問題中,我們應該將兩種思維方式相結合。

  學數學有利于培養人的思維品質:結構意識、整體意識、抽象意識、化歸意識、優化意識、反思意識,盡管數學在培養學生的這些思維品質方面和其他學科存在著交集,但數學在其中的.地位是無法被代替的。總之,學習數學可以使人思考問題更合乎邏輯,更有條理,更嚴密精確,更深入簡潔,更善于創造……

  (二)如何學好數學

  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高中很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的,高中不會像初中那樣老師一天到晚盯著你,在高中一定要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誰的自學能力強,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你的成績以及你將來你發展的前途。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對數學學科特點有清楚的認識

  主編寄語里是這樣描述數學的特征的:數學是自然的。數學的概念、方法、思想都是人類長期實踐中自然發展形成的,以數域的發展為例,從自然數到有理數到實數再到復數,都是由自然的認知沖突引起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有必要了解知識產生的背景,它的形成過程以及它的應用,讓數學顯得合情合理,渾然天成。數學中沒有含糊不清的詞,對錯分明,凡事都要講個為什么,只要按照數學規則去學去想就能融會貫通,但是如果不把來龍去脈想清楚而是"想當然"的話,那就學不下去了。

  第二:要改變一個觀念。

  有人會說自己的基礎不好。那我問下什么是基礎?今天所學的知識就是明天的基礎。明天學習的知識就是后天的基礎。所以要學好每一天的內容,那么你打的基礎就是最扎實的了。所以現在你們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無所謂基礎好不好。過去的幾年里我分別帶過五十一中和一中的學生,兩邊學生的課堂感覺差不多,應該說接受能力不相上下,有的時候我會選擇在五十一中開公開課,因為課堂氣氛活躍、輕松,但是成績差異卻是很大,原因在于我們同學外課自主時間的投入太少,學習習慣不太好。

  第三:學數學要摸索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掌握并能靈活應用數學的途徑有千萬條,每個人都可以有與眾不同的數學學習方法。做習題、用數學解決各種問題是必需的,理解、學會證明、領會思想、掌握方法也是必需的。此外,還要發揮問題的作用,學會提問,熱心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用自己的問題和別人的問題帶動自己的學習。同時,注意前后知識的銜接,類比地學、聯系地學,既要從概念中看到它的具體背景,又要在具體的例子中想到它蘊含的一般概念。

  第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一中學生相比較)

  ㈠課前預習。怎樣預習呢?就是自己在上課之前把內容先看一邊,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或者打個問號,以至于上課的時候重點聽,這樣才能夠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預習不是很隨便的把課本看一邊,預習有個目標,那就是通過預習可以把書本后面的練習題可以自己獨立的完成。一中的同學預習就已經有好幾個層次了,先是課本,再是精編,再是高考題典,上課對于他們來說是第一輪高考復習。

  ㈡上課認真聽講。上課的時候準備課本,一只筆,一本草稿。做不做筆記你們自己決定,不過我不大提倡數學課做筆記的。不過有一點,有些知識點比較重要,課本上又沒有的,我要求你們把它寫在課本上的相應的空白地方。還有如果你覺得某個例題比較新或者比較重要,也可以把它記在書本的相應位置上,這樣以后復習起來就一目了然了。那么草稿要來干什么的呢?課堂上你可以自己演算還有做課堂練習。

  ㈢關于作業。絕對不允許有抄作業的情況發生。如果我發現有誰抄作業,那么既然他這樣喜歡抄,我就要你把當天的作業多抄幾遍給我。那有人會問,碰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有兩個辦法:一、向同學請教,請教做題目的思路,而不是整個過程和答案。同學之間也要相互幫助,如果你讓他抄襲你的作業這樣不是幫助他而是害他,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明白吧。我非常提倡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問題的,這樣才能夠相互促進提高。二、向老師請教,要養成多想多問的習慣。我的辦公室在二樓二號,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㈣準備一本筆記本,作為自己的問題集。把平時自己不懂的和不大理解的還有易錯的記錄下來,并且要及時的消化,不懂的地方問老師。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到考試的時候就可以有重點、有針對性的自己復習了。我高中的時候就是采用這樣的方法把數學成績提高。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的學期開始了,請大家調整好自己的思想,找到學習的原動力。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愿每位同學都有個好的開始。

高中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掌握比較法證明不等式;

  2.了解作商比較法證明不等式;

  3.提高學生解題時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比較法的應用

  教學難點

  常見解題技巧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式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教師打出字幕(復習提問),請三位同學回答問題,教師點評.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回答.

  [字幕]1.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怎樣的?

  2.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中,依據、手段、目的各是什么?

  3.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步?學了哪些常用的變形方法?對式子的變形還有其它方法嗎?

  [點評]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步驟中,關鍵是對差式的變形.在我們所學的知識中,對式子變形的常用方法除了配方、通分,還有因式分解.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積累對差式變形的常用方法和比較法思想的應用.(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已學知識,銜接新知識,引入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講授

  【嘗試探索,建立新知】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研究解決問題,并點評.

  (學生活動)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

  1.化簡

  2.比較與()的大小.

  (學生解答問題)

  [點評]

  ①問題1,我們采用了因式分解的方法進行簡化.

  ②通過學習比較法證明不等式,我們不難發現,比較法的思想方法還可用來比較兩個式子的大小.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研究問題,建立新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例題示范,學會應用】

  (教師活動)教師打出字幕(例題),引導、啟發學生研究問題,井點評解題過程.

  (學生活動)分析,研究問題.

  [字幕]例題3已知 a b 是正數,且,求證

  [分析]依題目特點,作差后重新組項,采用因式分解來變形.

  證明:(見課本)

  [點評]因式分解也是對差式變形的一種常用方法.此例將差式變形為幾個因式的積的形式,在確定符號中,表達過程較復雜,如何書寫證明過程,例3給出了一個好的示范.

  [點評]解這道題在判斷符號時用了分類討論,分類討論是重要的數學 思想方法.要理解為什么分類,怎樣分類.分類時要不重不漏.

  [字幕]例5甲、乙兩人同時同地沿同一條路線走到同一地點.甲有一半時間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時間以速度 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 n 行走,如果,問甲、乙兩人誰先到達指定地點.

  [分析]設從出發地點至指定地點的路程為,甲、乙兩人走完這段路程用的時間分別為,要回答題目中的問題,只要比較、的大小就可以了.

  解:(見課本)

  [點評]此題是一個實際問題,學習了如何利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決有關實際問題.要培養自己學數學,用數學的良好品質.

  設計意圖:鞏固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變形方法和分類討論確定符號的方法.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教師打出字幕練習,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請甲、乙兩位學生板演;巡視學生的解題情況,對正確的給予肯定,對偏差及時糾正;點評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活動)在筆記本上完成練習,甲、乙兩位同學板演.

  [字幕]練習:1.設,比較與的大小.

  2.已知,求證

  設計意圖:掌握比較法證明不等式及思想方法的應用.靈活掌握因式分解法對差式的變形和分類討論確定符號.反饋信息,調節課堂教學.

  【分析歸納、小結解法】

  (教師活動)分析歸納例題的解題過程,小結對差式變形、確定符號的常用方法和利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步驟.

  (學生活動)與教師一道小結,并記錄在筆記本上.

  1.比較法不僅是證明不等式的一種基本、重要的方法,也是比較兩個式子大小的一種重要方法.

  2.對差式變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會用分類討論的方法確定差式的符號.

  4.利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步驟:①類比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②分析題意,設未知數,找出數量關系(函數關系,相等關系或不等關系),③列出函數關系、等式或不等式,④求解,作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掌握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知識體系.

  (三)小結

  (教師活動)教師小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及數學 思想與方法.

  (學生活動)與教師一道小結,并記錄筆記.

  本節課學習了對差式變形的一種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對符號確定的分類討論法;應用比較法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學習比較法證明不等式,要明確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理論依據,理解轉化,使問題簡化是比較法證明不等式中所蘊含的重要數學思想,掌握求差后對差式變形以及判斷符號的`重要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積累方法,培養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歸納的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領會化歸、類比、分類討論的重要數學 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業

  1.課本作業:P17 7、8。

  2,思考題:已知,求證

  3.研究性題:對于同樣的距離,船在流水中來回行駛一次的時間和船在靜水中來回行駛一次的時間是否相等?(假設船在流水中的速度和部在靜水中的速度保持不變)

  設計意圖:思考題讓學生了解商值比較法,掌握分類討論的思想.研究性題是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五)課后點評

  1.教學評價、反饋調節措施的構想:本節課采用啟發引導,講練結合的授課方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啟發誘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反饋學習信息,調節教學活動.

  2.教學措施的設計:由于對差式變形,確定符號是掌握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關鍵,本節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差式變形的方法和符號的確定,例3和例4分別使學生掌握因式分解變形和分類討論確定符號,例5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會應用.例題設計目的在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會應用

高中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線性規劃的意義以及線性約束條件、線性目標函數、線性規化問題、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優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法,并能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聯想以及作圖的能力,滲透集合、化歸、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建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的意識,激勵學生勇于創新.

  重點難點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區域是教學重點。

  如何擾實際問題轉化為線性規劃問題,并給出解答是教學難點。

  教學步驟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研究過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為約束條件的二元線性目標函數的線性規劃問題。那么是否有多個兩個變量的線性規劃問題呢?又什么樣的問題不用線性規劃知識來解決呢?

高中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理解數列的概念,掌握數列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列的概念,掌握數列的運用

  教學過程

  【知識點精講】

  1、數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與順序有關)

  2、通項公式:數列的第n項an與n之間的函數關系用一個公式來表示an=f(n)。

  (通項公式不)

  3、數列的表示:

  (1)列舉法:如1,3,5,7,9……;

  (2)圖解法:由(n,an)點構成;

  (3)解析法:用通項公式表示,如an=2n+1

  (4)遞推法:用前n項的'值與它相鄰的項之間的關系表示各項,如a1=1,an=1+2an-1

  4、數列分類:有窮數列,無窮數列;遞增數列,遞減數列,擺動數列,常數數列;有界數列,xx數列

  5、任意數列{an}的前n項和的性質

高中數學教案8

  教材分析:

  前面已學習了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線性運算,這里引入一種新的向量運算——向量的數量積。教科書以物體受力做功為背景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既使向量數量積運算與學生已有知識建立了聯系,又使學生看到向量數量積與向量模的大小及夾角有關,同時與前面的向量運算不同,其計算結果不是向量而是數量。

  在定義了數量積的概念后,進一步探究了兩個向量夾角對數量積符號的影響;然后由投影的概念得出了數量積的幾何意義;并由數量積的定義推導出一些數量積的重要性質;最后“探究”研究了運算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數量積的定義、重要性質及運算律;

  2.能應用數量積的重要性質及運算律解決問題;

  3.了解用平面向量數量積可以解決長度、角度、垂直共線等問題,為下節課靈活運用平面向量數量積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二)過程與方法

  以物體受力做功為背景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從數與形兩方面引導學生對向量數量積定義進行探究,通過例題分析,使學生明確向量的數量積與數的乘法的聯系與區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從物理學中“功”這個概念引入課題,開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容易切入課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加強數學與其它學科及生活實踐的聯系。

  教學重點:

  1.平面向量的數量積的定義;

  2.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表示向量的模及向量的夾角。

  教學難點: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及運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應用。

  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式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包括向量的加法、減法、以及數乘運算,它們的運算結果都是向量,既然兩個向量可以進行加法、減法運算,我們自然會提出:兩個向量是否能進行“乘法”運算呢?如果能,運算結果又是什么呢?

  這讓我們聯想到物理中“功”的概念,即如果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產生位移s,F與s的夾角是θ,那么力F所做的功如何計算呢?

  我們知道:W=|F||s|cosθ,功是一個標量(數量),而力它等于力F和位移s都是矢量(向量),功等于力和位移這兩個向量的大小與它們夾角余弦的乘積。這給我們一種啟示:能否把功W看成是兩向量F和s的一種運算的結果呢,為此我們引入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二)講授新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高中數學教案9

  1. 該生能以校規班規嚴格要求自己。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學習態度認真,能吃苦,肯下功夫,成績穩定。生活艱苦樸素,待人熱情大方,是個基礎扎實,品德兼優的好學生。

  2. 該生能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積極配合其他同學搞好班務工作,勞動積極肯干。學習刻苦認真,勤學好問,學習成績穩定,學風和工作作風都較為踏實,堅持出滿勤,并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勞動積極。是一位發展全面的好學生。

  3. 你是同學擁護、老師信任的班委,乖巧懂事、伶俐開朗、自信大方、樂觀合群,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你愛護集體榮譽,有很強的工作能力,總是及時協助老師完成班務工作,是老師的得力幫手。你心性坦蕩,個性鮮明,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難能可貴。而你在運動場上的爆發力更讓老師同學們驚嘆!潛力深厚,希望在高中時期能逐漸發掘出來!

  4. 你是個做事小心翼翼,感情細膩豐富的女孩,每次看你認真的樣子老師都很感動。你也是幸運的,周邊有很多人都在關愛著你,所以,對他們,尤其是父母,記得不要太莽撞,不要太任性,要學著體諒,學著換位思考,學著懂事。另外,今后要多運動、多鍛煉,有健康才能成就美好未來!

  5. 你堅強勇敢、樂觀大方的性格讓老師非常欣賞。學習上始終保持著上進好學的決心和韌性,生活中始終能做到豁達開朗,還有著良好的審美和繪畫的專長,令人欽佩!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以出世的態度做人,這是我送你的一句話,希望你保持好心態,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6. 最有希望得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時機去努力開創的人。你是很有才華的孩子,老師希望你能把握好機會,求得上進。你聰明,但也有著許多人共同的毛病——粗心大意和缺乏毅力,若能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堅定目標致力于學習,定能大限度地發揮你的聰明才智!

  7. 該生遵紀守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集體觀念強,勞動積極肯干。是一位誠實守信,思想上進,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熱心助人,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有體育特長,學習認真,具有較好綜合素質的優秀學生。

  8. 你聰穎活潑,渾身洋溢青春氣息。你愛好廣泛,善鉆精思,具備一定能力,潛質無限。但是在有些時候,在面臨一些問題的時候,你總表現得太過緊張,其實,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大膽地去做你認為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繼續努力!

  9. 你是對3班這個集體的成長貢獻很大的孩子,是老師的得力幫手。你干練沉穩,堅強隱忍,能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在很多時候能獨當一面。你獨立能力強,能夠吃苦,但在進入高中的學習上卻顯得有些吃力。其實你還有很深的潛力尚未挖掘,找對方法,好好加油,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請樂觀一點,踏實地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

  10. 你是個能獨立、有主見的女孩,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決斷力。但是獨立不代表乖張,有想法不代表恣意妄為。令人高興的是,你在這點上做的還是不錯的。晟君,老師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關注于學習而不懈怠,能堅持懷揣著平和感恩的心態簡單快樂地生活。

  11. 你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些沉默,其實和朋友在一起時還是很有自己想法的對吧?你看,你布置的新年教室多么出彩!請繼續秀出真實而精彩的你!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有點力不從心,請保持謹慎和細心,保持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彌補所缺漏的環節,大步向前進!

  12. 該生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集體觀念強,勞動積極肯干。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學習態度認真,能吃苦,肯下功夫,成績穩定上升。是有理想有抱負,基礎扎實,心理素質過硬、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13. 你是一個真誠待人、溫柔可愛的女生。也許是因為你有些不緊不慢的性格,所以在學習上有時候行動力不夠堅決,造成了學習成績的不穩定。請多利用假期時間好好補缺補漏,向上的姿態才是最重要的!

  14. 老師同學們都在說你是個很有責任心和上進心的孩子,在班級需要的時候,你承擔了勞動委員的重任,經常最后一個離開,就為了班級能有個整潔的環境。老師很感謝你!而更可貴的是,你懂得安排自己的時間,在工作的空隙抓緊時間做作業。希望下學期你的學習成績也能隨你的毅力和執著步步攀升,加油,羽騰!

  15. 其實你擁有你自己都不確知的才華,從你的文字中可以讀出這樣的信息:你時常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老師希望你能敞開心扉,多與旁人交流你快樂的體驗和想法,不要吝嗇展示自己!還有,成功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請務必抓緊每寸光陰,努力學習!

  16. 你知道嗎?在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是最不費力的。而學習卻是艱辛的勞動過程。表面安靜的你其實心里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煩憂。于是在不經意間,精力被不自覺地轉移到一些瑣事上,卻總無法完全集中心智于學業。也許你也已經意識到,也有了些許進步,那么請千萬記住要持之以恒,要付出比別人更多倍的努力!

  17. 你是班級的數學科代表,老師很高興選擇你擔任這個職務,不僅能促進自己的進步,而且也展現了你負責工作的`一面。但是學習是要和工作一樣,需要一絲不茍的態度,包括上課的聽講是否及時而有效,包括功課的完成是否嚴謹而認真。下學期,愿看到一個更加全神貫注更加專心致志的你!

  18. 我一直難忘在運動會上你擔任前導牌的樣子,為班級添光增彩了不少!你有著繪畫的特長,是個善良、真誠的女孩,有著細膩豐富的內心,也許只需一點鼓勵,你便會勇敢走下去,希望能在平時多聽見你爽朗的笑聲!

  19. 可愛、熱情、謹小慎微,這都是你的代名詞。你略為靦腆的微笑讓人印象深刻。老師一直認為你是能夠認真仔細地作好每一件事情、成就每一個細節的,因此,希望你能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在學習上狠狠加油!

  20. 其實,任何事都是有重量的,那么,就看你把它變成壓力還是重力了。在這個方面,我很高興地看到你做的很好,你學習自覺,成績便是努力的證明。老師安排你做物理科代表就是希望能多培養你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管理能力,希望以后在這方面能看到你更加出色的表現!

  21. 你是個可愛善良,懂事乖巧的女孩。作為語文科代表,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你對人也是特別真誠熱情,偶爾透露出的憂郁是旁人不易察覺的。但是你知道,成長就是破蛹成蝶的過程,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勇敢地邁好每一步吧,享受成長帶來的所有痛苦和快樂!

  22. 你很有能力,也很潛力,但欠缺的卻是耐力和毅力。君子厚積而薄發,希望你能振作精神,跟上進度,迎頭趕上,期待你獲得更大的進步!

  23. 你曾經和我說過你的理想,但你對理想的憧憬和你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卻總是難成正比。若現在你覺得有障礙擋在前行之路上,那就說明你還沒有把目標看的足夠清楚。寧在事前心力交瘁的努力,事后悠然自得;也不要在事前悠然自得,而在臨事時無法適從。你現在欠缺的就是對自己發狠奮進的恒心,柏宇,“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后受罪”,成功要靠實踐去爭取,而不是光靠幾句好聽的決心話!

  24. 你乖巧大方,組織能力一流,但在學習上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快馬加鞭迎頭趕上固然是必需,但也別太心急,要知道,欲速則不達,只要踏實努力,不懂就問,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看到進步。也許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小,小到你看不見,但是不要灰心,萬事開頭難!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徹底放松,加強鍛煉,養足精神再迎戰!你能做到的,蔡煒,加油!

  25. 該生能遵守校紀班規,尊敬師長,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勤學好問,有較強的獨立鉆研能力,分析問題比較深入、全面,在某些問題上有獨特的見解,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能保持前茅,樂于助人,能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26. 不論在體育場還是教室里,看到你神采奕奕的樣子,總讓人聯想到“英姿颯爽”這四個字。這確是一個高中生應該有的精神面貌。你做事認真,顧全大局,真的非常難得。希望能保持這樣良好的狀態,繼續前進!也希望能夠多和老師同學交流,多提些對班集體建設的好建議!

  27. 該生能以校規班規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集體觀念強,勞動積極肯干。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學習目的明確,刻苦認真,成績穩定,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基礎扎實,心理素質過硬,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28. 我很高興看到你是個有上進心,有責任感,能夠讓家人、師長寬慰的孩子。有努力就有回報,你下半學期的表現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進步是隨著時間節節上升的,不要太過急躁,要知道,若你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新學期要重整旗鼓,再接再勵!

  29. ××× 獨立性較強,對自己的能力也有準確的定位。建議今后學習上要養成勤思愛問的習慣,不能做井底之蛙,滿足于現狀,要充分利用他人的智慧,最后達到“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目的。

  30. ××× 每天在教室,都能看到你埋頭苦讀的身影,可見讀書的態度很端正;而你每一次考試的成績雖然不拔尖,卻是在穩步前進,可見讀書的效率還不錯。請繼續保持這種虛心求學、穩步前進的態勢,相信一年半以后的高考,你必將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高中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掌握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上,理解記憶圓的一般方程的代數特征,由圓的一般方程確定圓的圓心半徑,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圓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方程x+y+Dx+Ey+F=0表示圓的的條件的探究,學生探索發現及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化歸與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激勵學生創新,勇于探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圓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數法求圓的一般方程。

  【難點】

  二元二次方程與圓的.一般方程及標準圓方程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圓的標準方程,圓心、半徑。

  2、提問1:已知圓心為(1,—2)、半徑為2的圓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排列的意義。能利用樹形圖寫出簡單問題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數的意義,能根據具體的問題,寫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數公式,并能根據具體的問題,寫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數;

  (4)會分析與數字有關的排列問題,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對排列應用問題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觀察、歸納中找出規律,得出結論,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小節的重點是排列的定義、排列數及排列數的公式,并運用這個公式去解決有關排列數的應用問題。難點是導出排列數的公式和解有關排列的應用題。突破重點、難點的關鍵是對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運用,并將這兩個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貫穿在解決排列應用問題當中。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稱為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因此,兩個相同排列,當且僅當他們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順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數是指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種數,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計算相應的排列數。排列與排列數是兩個概念,前者是具有m個元素的排列,后者是這種排列的不同種數。從集合的角度看,從n個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個組成的有序集,相當于一個排列,而這種有序集的個數,就是相應的排列數。

  公式推導要注意緊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圖的直視解釋來講解。要重點分析好的推導。

  排列的應用題是本節教材的難點,通過本節例題的分析,應注意培養學生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

  在分析應用題的解法時,教材上先畫出框圖,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時的種數,這樣解釋比較直觀,教學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學生作題時也應盡量采用。

  在教學排列應用題時,開始應要求學生寫解法要有簡要的文字說明,防止單純的只寫一個排列數,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漸地不作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議

  ①在講解排列數的概念時,要注意區分“排列數”與“一個排列”這兩個概念。一個排列是指“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成一排”,它不是一個數,而是具體的一件事;排列數是指“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它是一個數。例如,從3個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幾種: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種都叫一個排列,共有6種,而數字6就是排列數,符號表示排列數。

  ②排列的定義中包含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順序排列”。

  從定義知,只有當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順序也完全相同時,才是同一個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順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義中“一定順序”就是說與位置有關,在實際問題中,要由具體問題的性質和條件來決定,這一點要特別注意,這也是與后面學習的組合的根本區別。

  在排列的定義中,如果有的書上叫選排列,如果,此時叫全排列。

  要特別注意,不加特殊說明,本章不研究重復排列問題。

  ③關于排列數公式的推導的教學。公式推導要注意緊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圖的直視解釋來講解。課本上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先推導,,…,再推廣到,這樣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講法,學生是不難理解的。

  導出公式后要分析這個公式的構成特點,以便幫助學生正確地記憶公式,防止學生在“n”、“m”比較復雜的時候把公式寫錯。這個公式的特點可見課本第229頁的一段話:“其中,公式右邊第一個因數是n,后面每個因數都比它前面一個因數少1,最后一個因數是,共m個因數相乘。”這實際是講三個特點:第一個因數是什么?最后一個因數是什么?一共有多少個連續的自然數相乘。

  公式是在引出全排列數公式后,將排列數公式變形后得到的公式。對這個公式指出兩點:

  (1)在一般情況下,要計算具體的排列數的值,常用前一個公式,而要對含有字母的排列數的式子進行變形或作有關的論證,要用到這個公式,教材中第230頁例2就是用這個公式證明的問題;

  (2)為使這個公式在時也能成立,規定,如同時一樣,是一種規定,因此,不能按階乘數的原意作解釋。

  ④建議應充分利用樹形圖對問題進行分析,這樣比較直觀,便于理解。

  ⑤學生在開始做排列應用題的作業時,應要求他們寫出解法的簡要說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數,這樣有利于學生得更加扎實。隨著學生解題熟練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這種要求。

高中數學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含有“或”、“且”、“非”復合命題的概念及其構成形式;

  (2)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

  (3)能用邏輯聯結詞和簡單命題構成不同形式的復合命題;

  (4)能識別復合命題中所用的邏輯聯結詞及其聯結的簡單命題;

  (5)會用真值表判斷相應的復合命題的真假;

  (6)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技能.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判斷復合命題真假的方法;難點是對“或”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從事任何工作、學習,都離不開邏輯.具有一定邏輯知識是構成一個公民的文化素質的重要方面.數學的特點是邏輯性強,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后,所學的教學比初中更強調邏輯性.如果不學習一定的邏輯知識,將會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經常犯邏輯性的錯誤.其實,同學們在初中已經開始接觸一些簡易邏輯的知識.

  初一平面幾何中曾學過命題,請同學們舉一個命題的例子.(板書:命題.)

  (從初中接觸過的“命題”入手,提出問題,進而學習邏輯的有關知識.)

  學生舉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 ……(1)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師提問:“……相等的角是對頂角”是不是命題?……(3)

  (同學議論結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師提問:什么是命題?

  (學生進行回憶、思考.)

  概念總結: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的語句叫做命題.

  (教師肯定了同學的回答,并作板書.)

  由于判斷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所以命題有真假之分,命題(1)、(2)是真命題,而(3)是假命題.

  (教師利用投影片,和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例1 判斷以下各語句是不是命題,若是,判斷其真假:

  命題一定要對一件事情作出判斷,(3)、(4)沒有對一件事情作出判斷,所以它們不是命題.

  初中所學的命題概念涉及邏輯知識,我們今天開始要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介紹簡易邏輯的知識.

  2.講授新課

  大家看課本(人教版,試驗修訂本,第一冊(上))從第25頁至26頁例1前,并歸納一下這段內容主要講了哪些問題?

  (片刻后請同學舉手回答,一共講了四個問題.師生一道歸納如下.)

  (1)什么叫做命題?

  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做命題.

  判斷一個語句是不是命題,關鍵看這語句有沒有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疑問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題.有些語句中含有變量,如 中含有變量 ,在不給定變量的值之前,我們無法確定這語句的真假(這種含有變量的語句叫做“開語句”).

  (2)介紹邏輯聯結詞“或”、“且”、“非”.

  “或”、“且”、“非”這些詞叫做邏輯聯結詞.邏輯聯結詞除這三種形式外,還有“若…則…”和“當且僅當”兩種形式.

  對“或”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并集”的概念. 中的“或”,它是指“ ”、“ ”中至少一個是成立的,即 且 ;也可以 且 ;也可以 且 .這與生活中“或”的含義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這種可能.

  對“且”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 中的“且”,是指“ ”、“ 這兩個條件都要滿足的意思.

  對“非”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的“補集”概念,若命題 對應于集合 ,則命題非 就對應著集合 在全集 中的補集 .

  命題可分為簡單命題和復合命題.

  不含邏輯聯結詞的命題叫做簡單命題.簡單命題是不含其他命題作為其組成部分(在結構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題)的命題.

  由簡單命題和邏輯聯結詞構成的命題叫做復合命題,如“6是自然數且是偶數”就是由簡單命題“6是自然數”和“6是偶數”由邏輯聯結詞“且”構成的復合命題.

  (4)命題的'表示:用 , , , ,……來表示.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作補充和強調,特別是對復合命題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開.)

  我們接觸的復合命題一般有“ 或 ”、“ 且 ”、“非 ”、“若 則 ”等形式.

  給出一個含有“或”、“且”、“非”的復合命題,應能說出構成它的簡單命題和弄清它所用的邏輯聯結詞;應能根據所給出的兩個簡單命題,寫出含有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復合命題.

  對于給出“若 則 ”形式的復合命題,應能找到條件 和結論 .

  在判斷一個命題是簡單命題還是復合命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來看有沒有“或”、“且”、“非”.例如命題“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此命題字面上無“且”;命題“5的倍數的末位數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無“或”,但它們都是復合命題.

  3.鞏固新課

  例2 判斷下列命題,哪些是簡單命題,哪些是復合命題.如果是復合命題,指出它的構成形式以及構成它的簡單命題.

  (1) ;

  (2)0.5非整數;

  (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線不相交;

  (6)若 ,則 .

  (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辨析.教材中對“若…則…”不作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作些補充.)

  例3 寫出下表中各給定語的否定語(用課件打出來).

  若給定語為

  等于

  大于

  是

  都是

  至多有一個

  至少有一個

  至多有個

  其否定語分別為

  分析:“等于”的否定語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語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語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語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個”的否定語是“至少有兩個”;

  “至少有一個”的否定語是“一個都沒有”;

  “至多有 個”的否定語是“至少有 個”.

  (如果時間寬裕,可讓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視學生的情況、課堂時間作適當的辨析與展開.)

  4.課堂練習:第26頁練習1

  5.課外作業:第29頁習題1.6

高中數學教案13

  教學目的: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并能解決與之有關的問題

  教學重點:圓的標準方程及有關運用

  教學難點:標準方程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探究標準方程

  二、掌握知識,鞏固練習

  練習:⒈說出下列圓的方程

  ⑴圓心(3,-2)半徑為5⑵圓心(0,3)半徑為3

  ⒉指出下列圓的圓心和半徑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⒊判斷3x-4y-10=0和x2+y2=4的位置關系

  ⒋圓心為(1,3),并與3x-4y-7=0相切,求這個圓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講解例題

  例1、圓心在y=-2x上,過p(2,-1)且與x-y=1相切求圓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數的數學方法)

  練習:1、某圓過(-2,1)、(2,3),圓心在x軸上,求其方程。

  2、某圓過A(-10,0)、B(10,0)、C(0,4),求圓的.方程。

  例2:某圓拱橋的跨度為20米,拱高為4米,在建造時每隔4米加一個支柱支撐,求A2P2的長度。

  例3、點M(x0,y0)在x2+y2=r2上,求過M的圓的切線方程(一題多解,訓練思維)

  四、小結練習P771,2,3,4

  五、作業P811,2,3,4

高中數學教案14

  [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6~P9,回答下列問題、

  (1)常見的程序框有哪些?

  提示:終端框(起止框),輸入、輸出框,處理框,判斷框、

  (2)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有哪些?

  提示: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和循環結構、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程序框圖

  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程序框、流程線及文字說明來表示算法的圖形、

  在程序框圖中,一個或幾個程序框的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個步驟;帶有方向箭頭的流程線將程序框連接起來,表示算法步驟的執行順序、

  (2)常見的程序框、流程線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圖形符號名稱功能

  終端框(起止框)表示一個算法的起始和結束

  輸入、輸出框表示一個算法輸入和輸出的信息

  處理框(執行框)賦值、計算

  判斷框判斷某一條件是否成立,成立時在出口處標明“是”或“Y”;不成立時標明“否”或“N”

  流程線連接程序框

  ○連接點連接程序框圖的兩部分

  (3)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①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

  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為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和循環結構,盡管算法千差萬別,但都是由這三種基本邏輯結構構成的

  ②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是由若干個依次執行的步驟組成的這是任何一個算法都離不開的基本結構,用程序框圖表示為:

  [問題思考]

  (1)一個完整的程序框圖一定是以起止框開始,同時又以起止框表示結束嗎?

  提示:由程序框圖的概念可知一個完整的程序框圖一定是以起止框開始,同時又以起止框表示結束、

  (2)順序結構是任何算法都離不開的基本結構嗎?

  提示:根據算法基本邏輯結構可知順序結構是任何算法都離不開的基本結構、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程序框圖的概念:

  (2)常見的程序框、流程線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3)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

  (4)順序結構的概念及其程序框圖的表示:

  問題背景:計算1×2+3×4+5×6+…+99×100。

  [思考1]能否設計一個算法,計算這個式子的值。

  提示:能。

  [思考2]能否采用更簡潔的方式表述上述算法過程。

  提示:能,利用程序框圖。

  [思考3]畫程序框圖時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名師指津:

  (1)使用標準的框圖符號。

  (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

  (3)除判斷框外,其他程序框圖的符號只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是一個具有超過一個退出點的程序框。

  (4)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5)流程線不要忘記畫箭頭,因為它是反映流程執行先后次序的,如果不畫出箭頭就難以判斷各框的執行順序。

高中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反函數的概念,弄清原函數與反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的關系.

  2.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反函數.

  3.在嘗試、探索求反函數的過程中,深化對概念的認識,總結出求反函數的一般步驟,加深對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

  4.進一步完善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求反函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反函數的概念.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復習提問

  ①函數的概念

  ②y=f(x)中各變量的意義

  2.同學們在物理課學過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函數關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 中位移S是時間t的函數;在t=中,時間t是位移S的函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t=是函數S=vt的反函數.什么是反函數,如何求反函數,就是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3.板書課題

  由實際問題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展示了教學目標.這樣既可以撥去"反函數"這一概念的神秘面紗,也可使學生知道學習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實例分析,組織探究

  1.問題組一:

  (用投影給出函數與;與()的圖象)

  (1)這兩組函數的圖像有什么關系?這兩組函數有什么關系?(生答:與的圖像關于直線y=x對稱;與()的圖象也關于直線y=x對稱.是求一個數立方的運算,而是求一個數立方根的運算,它們互為逆運算.同樣,與()也互為逆運算.)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個函數?它與有何關系?

  (4)與有何聯系?

  2.問題組二:

  (1)函數y=2x 1(x是自變量)與函數x=2y 1(y是自變量)是否是同一函數?

  (2)函數(x是自變量)與函數x=2y 1(y是自變量)是否是同一函數?

  (3)函數 ()的定義域與函數()的值域有什么關系?

  3.滲透反函數的概念.

  (教師點明這樣的函數即互為反函數,然后師生共同探究其特點)

  從學生熟知的函數出發,抽象出反函數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過這兩組問題,為反函數概念的引出做了鋪墊,利用舊知,引出新識,在"最近發展區"設計問題,使學生對反函數有一個直觀的粗略印象,為進一步抽象反函數的概念奠定基礎.

  三、師生互動,歸納定義

  1.(根據上述實例,教師與學生共同歸納出反函數的定義)

  函數y=f(x)(x∈A) 中,設它的值域為 C.我們根據這個函數中x,y的關系,用 y 把 x 表示出來,得到 x = j (y) .如果對于y在C中的任何一個值,通過x = j (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對應,那么, x = j (y)就表示y是自變量,x是自變量 y 的函數.這樣的函數 x = j (y)(y ∈C)叫做函數y=f(x)(x∈A)的反函數.記作: .考慮到"用 x表示自變量, y表示函數"的習慣,將中的x與y對調寫成.

  2.引導分析:

  1)反函數也是函數;

  2)對應法則為互逆運算;

  3)定義中的"如果"意味著對于一個任意的函數y=f(x)來說不一定有反函數;

  4)函數y=f(x)的定義域、值域分別是函數x=f(y)的值域、定義域;

  5)函數y=f(x)與x=f(y)互為反函數;

  6)要理解好符號f;

  7)交換變量x、y的原因.

  3.兩次轉換x、y的對應關系

  (原函數中的自變量x與反函數中的函數值y 是等價的,原函數中的函數值y與反函數中的自變量x是等價的)

  4.函數與其反函數的關系

  函數y=f(x)

  函數

  定義域

  A

  C

  值 域

  C

  A

  四、應用解題,總結步驟

  1.(投影例題)

  【例1】求下列函數的反函數

  (1)y=3x-1 (2)y=x 1

  【例2】求函數的反函數.

  (教師板書例題過程后,由學生總結求反函數步驟.)

  2.總結求函數反函數的步驟:

  1° 由y=f(x)反解出x=f(y).

  2° 把x=f(y)中 x與y互換得.

  3° 寫出反函數的定義域.

  (簡記為:反解、互換、寫出反函數的定義域)【例3】(1)有沒有反函數?

  (2)的反函數是________.

  (3)(x<0)的反函數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揭示反函數的定義,學生有針對性地體會定義的特點,進而對定義有更深刻的認識,與自己的預設產生矛盾沖突,體會反函數.在剖析定義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函數與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并對數學的符號語言有更好的把握.

  通過動畫演示,表格對照,使學生對反函數定義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消化理解.

  通過對具體例題的講解分析,在解題的步驟上和方法上為學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時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習慣,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題目的設計遵循了從了解到理解,從掌握到應用的不同層次要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體現了對定義的反思理解.學生思考練習,師生共同分析糾正.

  五、鞏固強化,評價反饋

  1.已知函數 y=f(x)存在反函數,求它的反函數 y =f( x)

  (1)y=-2x 3(xR) (2)y=-(xR,且x)

  ( 3 ) y=(xR,且x)

  2.已知函數f(x)=(xR,且x)存在反函數,求f(7)的值.

  五、反思小結,再度設疑

  本節課主要研究了反函數的定義,以及反函數的求解步驟.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的圖象到底有什么特點呢?為什么具有這樣的特點呢?我們將在下節研究.

  (讓學生談一下本節課的學習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進一步強化反函數的概念,并能正確求出反函數.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落實程度.具體實踐中可采取同學板演、分組競賽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

  六、作業

  習題2.4第1題,第2題

  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一個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經過具體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本節教案通過一個物理學中的具體實例引入反函數,進而又通過若干函數的圖象進一步加以誘導剖析,最終形成概念.

  反函數的概念是教學中的難點,原因是其本身較為抽象,經過兩次代換,又采用了抽象的符號.由于沒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撐,使學生難以從本質上去把握反函數的概念.為此,我們大膽地使用教材,把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的圖象關系預先揭示,進而探究原因,尋找規律,程序是從問題出發,研究性質,進而得出概念,這正是數學研究的順序,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與形成.另外,對概念的剖析以及習題的配備也很精當,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滿足學生多層次需要,起到評價反饋的作用.通過對函數與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動畫演示,表格對照、學生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求欲,在探究與剖析的過程中,完善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使學生自然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必修數學教案01-07

高中必修4數學教案03-13

高中數學教案09-28

高中數學教案10-26

【熱門】高中數學教案11-21

高中數學教案【薦】11-23

高中數學教案【精】11-20

高中數學教案【推薦】11-22

優秀高中數學教案12-05

【推薦】高中數學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