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

時間:2024-04-02 07:20:5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 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教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個蘑菇,3條小魚……)

  教師:那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教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教師: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教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幼兒園中班優質的數學教案三、游戲學習3的組成

  1、教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愿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2、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游戲

  (1)教師:看!這是什么啊?(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

  (2)先變成數字寶寶

  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 是數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變成3呢?

  (3)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

  教師: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后,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3、教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嘗試將兩種顏色的樹葉有規律的進行交替排序。

  2、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物品的排列規律。

  3、積極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定位在:嘗試將兩種顏色的樹葉有規律的進行交替排序。

  因為活動目標中既有認知、能力的要求,有對幼兒的態度、情感的發展尤為關注。因此本次活動以樹葉為主要材料,通過設置給小樹葉排隊的情境,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活動準備:

  1、教具:森林場景創設、花園寶寶依古比古、演示板、紅旗、音樂。

  2、學具:人手一份:4紅4黃樹葉共8個、帽子底版一塊。

  設計理念:

  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愛玩、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教學法、交流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

  設計思路:

  結合小班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的環節開展活動: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情趣--給樹葉排隊,初步感知兩種物體按規律排序的美--做帽子,嘗試為樹葉排隊--戴帽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排隊去森林,欣賞交替排序的楓樹和銀杏樹帶來的美。

  1、出示依古比古實物,相互問好。

  2、排隊去森林,了解森林里樹的顏色,欣賞楓樹、銀杏樹交替排序的美。

  (評析:依古比古是幼兒最熟悉的動畫片人物,通過與動畫人物打招呼,很好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排隊也是按照男孩女孩的順序排列的,無形中給予幼兒排序的概念,同時在到達森林以后,對楓樹和銀杏樹的欣賞,又一次感受到了間隔排序)

  (二)排樹葉,了解交替排序的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排序的興趣師:一陣大風吹來,把美麗的樹葉都吹倒了地上,讓我們一起和小樹葉玩排隊的游戲好嗎?

  2、幼兒個別嘗試排樹葉。

  教師:可以怎么排呢?誰上來試試?

  教師小結:原來小樹葉排隊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按照一片紅樹葉一片黃樹葉這種方法間隔排隊,另外一種是兩片紅樹葉兩片黃樹葉間隔排隊的。

  2、幼兒模仿。

  教師:小朋友,風兒把小樹葉吹到了你們的盤子里了,請也用這兩種方法排一排。

  (評析: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出給樹葉排序這個環節,這樣的設計使環節過渡自然,幼兒容易接受,通過請個別幼兒展示給樹葉排隊,總結出樹葉排隊的兩種方法,并在幼兒模仿的環節中讓幼兒自由的選擇兩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排序方法給樹葉排隊,感受兩種顏色的樹葉交替排序的規律)

  (三)做帽子,學習應用交替排序的方法(每人4紅4黃共8片樹葉)

  1、明確制作要求。

  教師:依古比古要開舞會啦,小花瓣要把我們寶寶打扮的更漂亮!

  出示三張操作卡,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觀察。

  完成快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評析: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鞏固兩種顏色樹葉按規律排序這個知識點,老師提供的三種材料具有層次性:第一種材料是老師已經貼好紅黃紅黃四片樹葉,請幼兒接下去排序,第二種材料是老師已經貼好紅紅黃黃紅紅六片樹葉,請幼兒接下去排序,第三種材料是空白的操作卡,幼兒可以任選一種進行方法進行排序,這三種材料的提供能很好的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體現了因材施教)

  (四)戴帽子,體驗活動的快樂。

  1、講評。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給小樹葉排隊的?

  2、參加舞會。

  (評析:本環節是對幼兒的操作活動進行講評,同時也是讓幼兒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以及成功感)

  (五)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中繼續感知兩種物體按規律交替排序。

  反思

  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真實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給孩子提供一個樂中學的空間。但是活動的結束并不代表這個知識點的結束。老師在區域中繼續提供各種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讓幼兒不斷地感知,動手操作,數數排排,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注重形成幼兒持續學習的意向。幼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孩子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5條(上面鏤刻不同形狀圖形)

  2、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它對老師說:"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把我的房子都給吹破了(嗚…)你能不能幫我造一間新房子呢?"于是,老師就連夜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圖片,提問:

  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么形狀的?

  師:房身呢?

  師:門又是什么形狀呢?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復習圖形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小兔的新家,但是小朋友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后,我們一起去好嗎?。

  1、出示"魔術箱"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

  2、提問

  (1)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師:123變變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

  師:它是怎么樣的呢?

  (2)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并進行提問

  (3)幼兒找圖形。

  師:老師想要一些圖形,你能從魔術箱里變出來嗎?請小朋友試一試。

  三、游戲-鋪路

  1、師:我們下面就去小白兔的新家去吧,不過小白兔說,他家門前的路壞了,有許多的泥坑,想讓我們班小朋友幫他修一修路,你們愿意幫忙嗎?

  出示紙路。

  師:小朋友看看,這些泥坑都是有形狀的,那我們看看都是些什么圖形。

  2、共同研究紙路形狀。

  3、師:小朋友,如果想把三角形的泥坑填滿,我們要用什么形狀的圖形填。圓形的坑呢?正方形的坑呢?(師邊講解邊示范)

  4、幼兒動手"填泥坑"。(每桌發一條紙制小路幼兒操作)。

  5、展示幼兒的小路,共同評價。

  四、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幫小兔修好了小路,我們一起到小白兔的新家去玩吧。

  幼兒排隊聽音樂在教室走一圈。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活動來得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在發展。于是就要求老師在組織指導活動中要多花心思。

  近期班上的幼兒對各種圖形非常感興趣,每天吃早點時,都有小朋友問我:"老師,我們吃的包子是不是圓的?""今天我們吃的饅頭是方的嗎?......"我發現班上的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有渴望了解圖形寶寶的欲望。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認識圖形的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我特別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三種圖形比作圖形娃娃來到班里與小朋友做客,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作為導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其次,在組織形式上行,我把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人手提供一套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讓幼兒在邊操作、邊觀察、邊發現的過程中自主地領悟知識。這種活動形式,對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幼兒要有良好的學習常規,特別是要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而且在"找生活中的圖形"的環節中,充分調動幼兒感官,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同時,我通過個別回答、集體回答的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很活躍,能把自己發現的主動地告訴老師和周邊的小伙伴,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在活動的最后,設計了"拼圖形"環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此不疲,活動中幼兒的主動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兒操作時間不足,沒有創設幼兒合作交流的機會,語言還要精煉等,在以后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應加以改進。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注重重點,為幼兒預留充分的自主空間,日常活動中有意規范教師語言,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培養幼兒善于表達的能力。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二活動準備

  1.動畫片:有趣的數字。

  2.圖片:在圖畫里找數字。

  3.教具:電話。

  三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數字

  1.小朋友,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畫,仔細看看,在這幅圖畫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兒觀察后,在圖畫里找出數字。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情景表演

  教師接聽電話:喂,您好,你找東東呀,東東沒有來幼兒園,你給東東打電話吧….

  2.教師:怎樣才能聯系到東東呢?給東東打電話,你需要知道什么?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是用什么組成的?(數字)

  3.說電話號碼

  (1)教師:誰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思考: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討論后得出:數字的排列順序不同。

  三、交流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分別請幼兒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

  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小結:固定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動畫片,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教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數字。

  五、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你們用喜歡的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2、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數,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讓幼兒知道2、3、4的相鄰數是1和3、2和4、3和5。

  2、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的簡單關系,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想象力和樂于助人的精神。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數字卡(1--5),5間房子,5位客人卡片、1--5數字胸飾,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點子卡。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操作興趣,擺一擺,發現相鄰數多1和少1的關系。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朋友喜愛的小客人,它來和小朋友學習新本領,(出示喜洋洋),喜洋洋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愛動手,愛動腦筋,它要和我們來比一比,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學具來擺一擺,和喜洋洋比一比,看誰先發現數字的規律?

  (2)個別小朋友回答,老師小結。

  (3)小結:中間的小圓片比它前面的小圓片多一個,中間的小圓片比它后面的小圓片少一個。2比1多1,2比3少1,3比2多1,3比4少1,4比3多1,4比5少1。

  (二)理解相鄰數的簡單關系。

  1、喜洋洋說小朋友這樣聰明,和你們一起真好玩,我再請幾位好朋友來和你們一起玩,好嗎?

  2、出示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來了這么多的客人我們給它們每人安排一間漂亮的房子住,老師請小朋友來幫它們住進新家,給房子依次貼上數字,將羊羊們送進新家。

  3、引導幼兒認識相鄰數。我們看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都住進了新家。1號懶羊羊,2號沸羊羊,3號喜羊羊,4號美羊羊,5號慢羊羊。它們互相都有鄰居,2號沸羊羊,它的鄰居是住1號房的懶羊羊和住3號房的喜羊羊。

  4、沸羊羊有鄰居,那么我們的數字寶寶2也一樣有鄰居,它的鄰居是誰呀?數字1和3,(剛剛小朋友已經擺了小圓片,2是中心數,2比它前面的1多1個,2比它后面的3少1個,1和3是比2少1和多1的數,它們緊挨著2,象鄰居一樣,這樣的數就叫相鄰數。相鄰數就是按順序排列的數,一個數比一個數少1,一個數比一個數多1的數。)5、小朋友知道了2號沸羊羊的鄰居是住1號房的懶羊羊和住3號房的喜羊羊,喜羊羊美羊羊的'鄰居分別是誰?3、4的鄰居分別是誰?為什么?

  小結:2的相鄰數是1和3,3的相鄰數是2和4,4的相鄰數是3和5

  (三)小朋友操作,填點卡。

  1、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住進了新家,大家都非常的高興,它們給我們每位小朋友都帶來了禮物--點子卡,出示點子卡,請小朋友數中間的圓點有多少個,在兩邊的空格內填上一定數量的圓點,使它與中間的圓點數成為相鄰數。小朋友數兩邊格內圓點數,在中間空格內填上一定數量的圓點,使兩邊的圓點數是中間圓點數的相鄰數。

  2、小朋友操作,填點卡。教師巡視指導(四)游戲:找朋友小朋友操作填了點卡,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全體小朋友戴上數字胸飾,看自己戴的數字胸飾是數字幾,去找比你的數字多1和少1的數字朋友。在音樂中做游戲。

  活動反思:

  本課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后再認識相鄰屬于本數的關系,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可是怎樣引出相鄰數這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兒易理解“挨著”這一詞來向幼兒介紹出相鄰數。首先請5名幼兒帶著數字頭飾按順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請下面的幼兒說說5個數字寶寶互相之間誰挨著誰,并一一指出來,孩子都能說出數字寶寶1挨著數字寶寶2,數字2又挨著“1”和“3”…….雖然臺上沒有數字“6”,可是幼兒能夠說出5挨著“4”和“6”,就這樣這一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對于認識相鄰數與本數的關系在一節課中無法得到更深入的學習。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照物體的不同形狀特征進行分類活動。

  2、學習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按照物體的不同形狀進行分類活動。

  【活動準備】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常見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若干件,“家”三個(家門分別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動過程】

  1、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混放在一起,請小朋友找找說說: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2、請小朋友找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分類放到指定的地方。

  3、請小朋友觀察圖形的分放情況,說一說每一堆是什么形狀?

  4、請小朋友說一說:哪些物品像圓形’哪些物品像三角形?哪些物品像正方形?

  5、請小朋友觀察物品的形狀,再把物品根據不同的形狀,送到它們的“家”中。

  【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小朋友做圖形分類活動。

  【活動評價】能夠根據物品的不同形狀把它們送到相應的“家”中。

  【活動分析】圖形認識及圖形分類活動,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組織練習。圖形教育應多與實物結合,促進小朋友具體化技能的發展。

  【教學反思】

  《圖形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探究管子不斷變形的過程中,豐富幾何形體等相關數學經驗。

  2、愿意交流不同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相互競爭的快樂。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管子的經驗;

  教學準備:課件、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管子若干(直管、十字管、彎管)教師用管子、圖文“秘密提示卡”6張等;

  【活動過程】

  一、啟發幼兒回憶玩管子積木的經驗,激發參與興趣。

  1、幼兒交流經驗,在相互分享中激發玩管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框里是什么積木?平時你能用管子積木變出什么好玩的?

  2、交代分組情況。

  師:今天,我們要分組來玩“管子變形闖關”游戲。首先按管子顏色分四組。

  二、動手動腦,在探究管子變形中不斷豐富幾何形體等相關數學經驗,促進合作能力的發展。

  1、第一關:管子變長棒——在自主探究中豐富比較、等量等相關數學經驗,愿意交流。

  (1)(圖一)在觀察、相互交流中了解闖關任務一:管子變長棒(師:你能看懂第一關任務嗎?)

  (2)幼兒操作。(重點:兩根小棒一樣長。數數每根小棒有幾個管子?)

  (3)交流比較。師:你們的小棒都一樣長嗎?怎么比?(發現秘密一:管子插時用力)提示卡

  2、第二關:管子變方框——兩人合作探究管子變方框的方法。

  (1)(圖二)師:第二關任務是什么?你發現要完成方框還需要什么?(十字管、兩人合作;方框有幾根小棒?幾個十字管?)(發現秘密二:兩人合作;發現秘密三:粗頭找細頭)提示卡

  (2)幼兒兩人合作。討論:每組可以完成幾個方框?(重點:兩人合作情況、管子插接方法等)

  (3)分享討論。請幼兒交流搭建困難或介紹好辦法。

  3、第三關:管子變方架子——在與同伴合作探究中討論交流,不斷豐富立體幾何形體的相關數學經驗。

  (1)(圖三):觀察圖片,了解幾何形體的結構特點。

  第三關:這是一個什么?(方架子)

  師:可以怎么搭?和大家討論一下。(發現秘密四:六人分工合作)提示卡,幼兒交流小組意見。

  師: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問題?(有幾根小棒?幾個十字管子?幾個彎管?重點討論:原來三個方框拆掉幾個?六人怎樣合作才能最快完成?)

  (2)第一次嘗試。重點關注遇到什么問題。

  (3)交流討論失敗的原因。

  師:闖關時出現什么問題?誰有好辦法?

  視頻與實物解析,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幾何形體結構特點。重點觀察:方架子由兩個方框、四根小棒組成。

  (4)第二次嘗試。根據討論經驗繼續完成闖關任務三。

  (5)幼兒交流成功經驗、交流好辦法。(發現秘密五:彎頭方向)提示卡。

  三、在猜測想象、對比觀察中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愿望。

  1、管子游戲暢想。師:猜猜第四關的任務是什么?

  2、管子闖關拓展。師:看看比比,第四關任務和第三關有什么關系?回到教室我們再研究!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2、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它。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里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為什么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么?(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么?出示圖片(食物汽車植物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為什么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為什么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活動反思:

  1、將學生被動觀察改為學生創新設計、將教師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實驗、將教師單一講授改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2、先向學生介紹溫度的單位及攝氏溫度的規定,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物體的溫度,并能將“小資料”中的空白填上。通過這樣的練習,既訓練了學生對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又能使學生明白知識來源于生活,體現了STS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教材的編排順序,在學生明確了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和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基礎上,來為下面設計自制溫度計的刻度作鋪墊。

  3、讓學生動手自制溫度計,讓他們感受創新的快樂,然后再將自制溫度計和實驗用溫度計進行對比。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也把《溫度》中需要傳給學生的知識在他們自然地渴求中交給了他們。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不受物體的形狀,大小等干擾,會用各種方法數排列不規則的物體。

  2,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10以內物體的數量。

  二活動準備

  1,10以內的物體若干,物體要求有同類的和不同類的。數字卡片若干。

  2,不干膠,紙等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積累數不規則排列物體的經驗。

  1,物體和數對應。

  提供給幼兒實物若干,如:豆豆,積木,等。教師說出數字,讓幼兒按數字數出相應的實物與數字想對應。

  2,數字卡若干,按數歸類。

  提供給幼兒數字卡,讓幼兒按數歸類。

  同類的不同類的都可以按數歸類,不受影響。不同類的物體只要數的數和卡片相對應就可以了。如:不同的若干個玩具,只要按數字

  卡上的數數清楚,并和卡片上的數字對應即可。

  3,幼兒操作。

  提供給幼兒數字卡若干,實物若干,讓幼兒動手操作,自己按數取物,按物取數。如:拿出相應的實物,找到相應的數字卡;拿出隨

  便一個數字卡,找到相應的實物。

  小結:通過操作,讓幼兒積累數不規則排列物體的經驗。

  二,通過討論活動,幫幼兒歸納出數不規則物體數量的基本方法。

  1,幼兒數出不干膠貼上的動物數量,然后貼在相應的數字卡下面。

  讓幼兒通過操作能進行按物取數,學習數不規則排列數的'基本方法。數數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點數法。仍幼兒一個一個點數實

  物。還有標記法,讓幼兒對實物進行做標記,避免漏掉。這些都是幫幼兒學習數不規則數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易掌握的數數方法。

  2,讓幼兒分析討論不同的方法與物體排列間的關系。

  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讓他們知道了不同的數數法都不受實物的排列的影響。如:同類的物體和不同類的物體的不規則擺放,只要讓

  孩子們明白把物體點數清楚就好,別受位置影響數數。讓孩子們明白數數與實物的形狀大小排列沒有關系。

  三,通過練習使幼兒加深對各種數數類型的理解。

  提供給幼兒更多的實物,數字卡片供幼兒練習,以便幼兒對所學數數方法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1,可以把相同數量的物體和卡片歸納在一起。

  如:讓幼兒把相同數量的物體如:相同的布娃娃,相同的積木給找出來,和相應的數字卡放一起。

  2,用玩具或不干膠編出數數的題目讓幼兒練習。

  教師編出題目讓幼兒練習,一鞏固所學知識。如;按數取物,按卡片數子找出實物;按物取數,按物體數量找到相應的數字。

  活動反思:

  通過聽取學習專家講座,讓我茅塞頓開,思想轉變,使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的好多教學經驗值得我借鑒學習。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設計了這一活動,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首先根據幼兒年齡特征,社會生活經驗和接受能力方面進行研究。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查閱資料庫,對活動中相關的難點,重點進行研究,把知識重點定位在哪里,確定知識點,便于幼兒理解接受。其次,在制訂目標時還要注意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和從事活動,從中央到地獲得經驗和樂趣。幼兒有著很大的好奇心,本著這一特點,教師積極引導,激發幼兒園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給孩子們一個寬松快樂的學習環境。通過這次聽取專家講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吸取專家的經驗,取長補短,本著對孩子們負責的態度,繼續加強,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孩子們服務。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0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大班的孩子們已近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都能自發地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設計這一活動,通過聽聽、看看、折折、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重點:

  掌握圖形的要領,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若干、雙面膠、白紙、課件、魔術盒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圖片引入,請小朋友看圖片,指出這是魔術師。

  2、教師出示魔術盒。今天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了一個魔術箱,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魔術。

  (二)基本部分

  1、復習鞏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師:變!你們看老師變出什么圖形了?

  幼:幼兒說出名稱師: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依次變出不同的圖形進行辨別。

  2、圖形變換,體會圖形之間的關系

  (1)發禮物(師:小朋友們實在是太厲害了!魔術師剛剛悄悄傳話給老師,他說要獎勵小朋友們一套學具,讓小朋友們自己來當魔術師。)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①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折紙),教師指導。

  ②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梯形師:小朋友真棒,每個人都是厲害的魔術師!

  3、拼一拼師:小朋友們,咱們今天變出了這么多的圖形娃娃,我們就用這些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來送給你們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吧!

  (1)幼兒動手拼貼(教師師指導)

  (2)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那些圖形。

  (三)結束部分:

  請小朋友課后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同學或者父母親,并同爸爸媽媽找一找家里有那些你認識的圖形,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里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2、在活動區投放圖形,自愿組合圖案。

  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寶寶》是我們實施的“圖形寶寶“主題中的一個活動。本次活動重點是讓幼兒鞏固對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游戲是中班幼兒活動的最佳方法,而在活動中參插游戲,并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游戲情景中,幼兒也愿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在這次活動中孩子樂于參與,積極發現。

  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也學到了很多。如: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標;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問題及組織語言;如何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等等。我將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嘗試,注意總結經驗,減少“遺憾”。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1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活動反思:

  “二次分類”這一課設計時,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本節課的主目標。為此,我的設計針對學前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數學問題,并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分類的標準,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伴隨著這求知的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學會廣汲博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講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學問題。

  多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低年級老師一提問,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的舉起來,而到高年級則寥寥無幾;低年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充滿了個性;而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則顯得規范、標準,但卻單調劃一;創新色彩在許多學生身上隨年齡的增長在褪色。這一切源自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好奇心。

  本節課我先利用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然后讓學生根據提示牌找座位,讓學生初次體驗到按指定標準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從中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創設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分類”這一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只是無意識的成分多一點。若老師簡單地給出這個名詞,在每次分類時,不斷提出分類的標準,那么分類的過程(可能會)顯得更為簡潔,分類的結果可能顯得更為準確。學生作為容器也完全能夠順利盛下這些知識,但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節課中,我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出分類的標準,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正是在這空間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到同類物體在不同標準下的分類所產生的不同意義和作用。教學中我充分抓住學生“好動”這一特點,在不停的分一分、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形成與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給予孩子們“好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們合作交流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學前班學生,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點較其他年級學生而言是顯得最強烈的。在這節課中,我沒有生硬的講解和周詳的演示,而是把小組那一塊空間作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在匯報演示,在介紹解說的表現過程中,學生袒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發散思維和語言得到了訓練,感性知識在一次合作、交流當中上升為理性知識,一次次的自我表現,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合作意識的形成,創新意識的拓展。

  四、注意張揚孩子們個性。

  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由于每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看法。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框住學生思維,反而是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張揚其個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不足:對于時間安排上我是前松后緊,所以有一個習題沒有進行完。以后在教學上我一定先預設好每一個環節讓課堂更完美。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語出《書·舜典》附亡《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汩作》。”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守恒,知道物體的大小和多少不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2、通過比較,驗證物體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繩子、紙(長方形、正方形)、瓶中的水、杯子、若干蛋糕圖片。

  活動過程:

一、多給我一點

  1、熊媽媽為小熊準備了早飯,你們看,是什么(出示蛋糕圖片)

  2、提問:你們猜熊媽媽用什么辦法讓小熊覺得蛋糕變多了呢?

  3、幼兒討論,教師注意傾聽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

  4、讓我們來看看熊媽媽是怎么做的吧?教師將蛋糕分成兩塊。

  二、原來一樣多

  1、你覺得蛋糕變多了嗎?你是怎么知道蛋糕沒有變多?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演示:把兩塊蛋糕組合成一塊,引導幼兒了解蛋糕只是被分成了兩塊,并沒有變多。

  3、出示牛奶,你們來想一想怎樣可以讓小熊覺得牛奶變多了呢?幼兒討論并根據幼兒的回答演示。

  總結:我們把蛋糕(牛奶)看成一個整體,熊媽媽就是把這個整體分開了,變成了幾個小部分,如果把這幾個小部分又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三、還是一樣的多

  1、今天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你們可以玩一玩,也把他們分成幾部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請幼兒說說是怎樣玩的,然后比較一下整體和部分由什么不同?

  小結:整體比他的`每一個部分都大,每一個小部分都比整體小。

  四、游戲

  熊媽媽還給小熊準備了很多蛋糕,熊媽媽都把蛋糕切成了兩塊,請你們幫小熊找一找還有半塊蛋糕再哪?看看誰找的又快又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不僅涉及到了物體大小和多少守恒,但都是通過教師操作的方式來完成的,對幼兒來說,她并沒有切身體驗,只是得到了一個概念。而且對于一個活動來說,一次包含兩個有關于守恒的概念,內容有點多。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序數,根據序數把握事物的空間位置。

  2.能根據提示,找到事物相對的位置,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操作帶來的快樂。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蠟筆、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歡迎各位來到魔法之城,這是誰呀?(魔法師)魔法師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魔法師的本領可真多呀!今天有幾位小魔法師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師,數數看有幾位?(5位)教師: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數一數,我們跟他一起數。

  (二)比較高矮進行排隊。

  教師:要想成為真正的魔法師,就要通過魔法考試,那誰是第一個來考試的呢?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從矮到高排的),請一名幼兒上前進行操作。

  (三)魔法考試。

  1.教師:魔法考試開始了,那我們來聽聽大魔法師是怎么說的,聽錄音(請在最大書架上數第4欄里,找出柜子的鑰匙。)

  2.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些什么?教師:那從上數是什么意思呢?誰再來說一說(上數是從上往下數),原來上數就是從上往下數?(從上往下)那上數第七欄到底是哪一個呢?誰來找一找,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那到底是哪一個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真的是這個呢,鑰匙在不在里面,我們來打開看一看,哇!上數第七欄里真的有一把鑰匙呢,太棒了,我們給剛剛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聲音。

  3.教師:在這一輪比賽中有2位魔法師被淘汰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找錯了。

  4.教師:那剩下的3位魔法師找到了鑰匙通過了考試,我們來看看是哪3位魔法師呀?

  5.3個魔法師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參加第二輪考試了,聽聽看第二輪會考他們什么呢?(小魔法師們,請在下數第六個抽屜里取出明信片)

  6.教師:誰聽清楚了,下數是什么意思(從下往上數)原來下數是從下往上數,下數第六個抽屜是哪一個呢?那誰來試一試,找一找。那這個抽屜到底能不能打開呢?哇,真的打開了誒,太棒了,我們給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樂)

  7.教師:那幾個魔法師通過了考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師了。他們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請你們討論一下明信片上告訴我們要找什么,怎么數的?(動腦筋仔細想一想哦)誰看懂了?要我們找什么?怎么數?(你怎么看出是從左往右數的,哦,原來呀,箭頭從左邊往右邊就表示左數。

  (四)幼兒操作。

  1.現在到最關鍵的時刻了,進行最后一輪考試了。

  2.教師:請你們幫這幾位魔法師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請你將答案用蠟筆記錄在操作單上。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4.講評操作單,教師:真的是這件,這件衣服上藏著一個機關,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樓梯。

  5.教師講述繪本內容。教師:看,我們的魔法師通過了考試,來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餅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結束活動。

  教師:魔法師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決定帶她出去玩,在出發前媽媽要小魔法師找出帽子是從下往上數第幾欄呢,等下次我們在一起學習好嗎?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數,鞏固對序數的認識。

  活動反思:

  這是一本畫面優美,故事動人,具有魔力的.繪本。本活動以繪本為載體,以數學活動為主,將繪本與數學活動有機結合,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作為線索串聯整個活動,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通常講到序數,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這樣的概念,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在這本繪本中就有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序數不是指絕對位置,而是指事物間的相對位置,即根據基準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隨之變化。如同樣都是第3,可是從上邊數和從下邊數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還有,同樣都是5,從前邊數第五和從后邊數第五表現的位置也不一樣。像這樣,把握事物空間、時間、位置的相對性,在解決與序數有關的問題上起著重要作用。讓幼兒感受到繪本領域的多面性,激發幼兒對數學繪本的興趣。

  小百科:序數原來被定義為良序集的序型,而良序集A的序型,作為從A的元素的屬性中抽象出來的結果,是所有與A序同構的一切良序集的共同特征,即定義為{B|BA}。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認識“0-9”數字前提下,將它們進行排序。(正數,倒數,單數,按規律排序,圖形,相鄰數)

  2.在比較觀察中,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3.感受數字變形的神奇,萌發對數字的興趣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重點:

  讓幼兒了解數字的用途。

  難點:

  運用數字找不同的規律

  活動準備:

  PPT課件黑板

  活動過程:

  一、教師展示PPT,引出數字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觀看并數出。

  提問:“數一數你一共看到了幾個格子?”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師:“每個格子里躲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寶寶,請你找一找,猜一猜,它們分別是數字幾?”

  “寶貝兒你找到了數字幾?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寶貝們真棒,10個數字寶寶都找到了,它們分別是1、2、3、4、5、6、7、8、9,10二、幼兒自己給數字寶寶排序并分享老師的各種排列方式

  1.請幼兒自己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兩種方式“順數”“倒數”)師:“10個數字寶寶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聽到、用到的。現在請你給這是個數字寶寶排排隊,你會怎樣排?你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排的?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分享教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奇數13579出示表格,上面一排填寫奇數。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得出單數、雙數。

  師:“你看老師在上面的格子里放了哪些數字?那下面的格子里我會分別放數字幾?”

  (2)順時針圓形

  (3)三角形

  (4)左邊從小到大右邊從大到

  (5)相鄰數

  (6)按規律排序教師小結:數字排隊不僅可以按照順數和倒數來排,還可以排成不同的形狀。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幼兒理解這些數字寶寶所表示的意義。

  1.幼兒交流討論,說說生活中的數字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數字也是無處不在的?你在哪里能經常看到數字?這些數字告訴了你什么?”

  2.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引導幼兒尋找、理解數字的意義。

  (溫度計、日歷、目錄、奶瓶)提問:“我們來看看老師在家里還找到了哪些數字?”看看我都找到了什么?你認識他們嗎?”

  “藥瓶上是有數字的,它有什么用呢?”

  教師小結:生活中到處有數字,它們有的告訴我們數量的多少,比如藥水瓶上的數字;有的告訴我們日期是多少,比如日歷上的數字;有的告訴我們位置在哪里,比如目錄上的頁碼。所以說數字在生活中的用處是不一樣的。

  四、觀察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感受數字變形的神奇,萌發對數字的興趣

  1.幼兒逐一觀察每個由數字寶寶構成的圖形,了解數字變形的奇特之處。

  師:“如果我把這十個數字合起來,會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發生呢?”出示圖片,提問“說一說畫的是什么圖形?有那些數字組成?”

  2.出示魔術師頭像,引導幼兒觀察并辨認數字充當了頭像的哪個部分。

  提問“7可能是他的什么?”

  3.幫助幼兒找出“哪個數字沒用過?”教給幼兒新的方法,從0開始,一個一個往下排除。

  教師小結:數字寶寶變形之后可以組成很多有趣的東西,寶貝們以后自己可以試著用數字寶寶來畫畫哦!

  五、活動延伸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畫,動手畫一畫。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2、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數字相關的生活物品的照片

  2、各種與數字相關的物品實物。

  活動過程:

  一、觀察生活中運用數字的實物照片,初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師: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

  2、它們的上面都有什么?

  3、照片上都有些什么數字,這些數字有什么用呢?(教師重新播放照片)

  二、回憶生活中的有關數字,進一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數字?(家里、商場、馬路等)

  師:你們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錢幣、門牌號、報箱、站牌等的照片)你們知道這些東西上的數字有什么用嗎?

  三、尋找自己身邊的數字,切身感受數字與自己生活的關系

  師:

  1、我們身上有數字嗎?

  2、老師的鞋子上有數字,你們鞋子上有數字嗎?是多少呢?

  3、老師的鞋子號碼是38。我們來比比誰的鞋子大。為什么呢?

  師:原來鞋子的號碼越大說明鞋子也越大。

  師:我們的'衣服上有數字嗎?

  教師出示兩件不同號碼的衣服,請幼兒比較后知道:數字就越大,衣服越大。

  師:我們中班活動室里有數字嗎?它們有什么用呢?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請小朋友上來每人拿一件,找一找上面有數字嗎?它們又有什么用呢?(與同伴交流)

  四、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找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字,它們都有不同的用途,請小朋友以后再去找一找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環環緊扣,目標明確,幼兒也比較感興趣。整體來說本次活動完成的還是不錯的。數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而且孩子們每天都會和數字打交道,數字已成為了孩子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幾乎都沒有注意到數字的存在。活動喚起了孩子們對于數字與生活之間緊密聯系的認識。讓幼兒感受數字的趣味性,對數字產生興趣。鼓勵幼兒從物品中找出數字,并嘗試說出數字的含義。引導孩子說說我們的生活中的數字及作用,并一起觀看一些有數字的圖片。最后以有趣的游戲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優質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優質01-07

幼兒園大班優質數學教案《10以內數的連加》09-29

小班數學教案優質13篇01-07

大班優質數學教案《有趣的單雙數》09-29

大班優質數學教案《圈里有幾個》09-29

幼兒園英語優質教案02-21

幼兒園數學優質教案02-14

幼兒園公開優質教案02-06

幼兒園優質教學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