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數學課時教案

時間:2023-12-11 16:09:5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課時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課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課時教案

數學課時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6—108頁的內容,練習二十二第一、第二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重點: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能回答簡單的問題,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理解復式統計表的`表頭,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具準備:課件、統計圖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索,

  1、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動物運動會了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電腦展示動物運動的情景)

  師:看了動物運動會的場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

  師:同學們想了解這么多的情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這些情況?

  生: ……

  2、揭示課題:

  板出: 統計

  二、自主探究,學習復式統計表

  1、探討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師:要統計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首先應記錄、收集這些信息,各學習小組議一議,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記錄這些信息,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更科學一些呢?(學生活動)

  2、匯報:(讓學生體會用“正”字法記錄、收集信息更簡便、更科學一些)

  3、學生用“正”字法記錄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電腦展示動物賽跑過程、學生記錄)

  4、匯報、整理數據并填入以下相應的統計表里。

  各種動物參加跑步情況統計表

  種 類小 兔小 狗小 牛小貓

  只 數

  各種動物參加跳高情況統計表

  種 類小 兔小 狗小 牛小 貓

  只 數

  1、識復式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統計表,你有什么好見解?

  生: ……

  師:把這兩個表編成一個表,那么這個表應反映哪幾個內容?請各學習小組議一議。(學生活動)

  師:哪個學習小組愿意匯報?

  生:……(學生匯報后出示簡單復式統計表)

  只 數種 類項 目小兔小狗小牛 小貓

  跑 步

  跳 高

  2、填寫復式統計表

  師:怎樣把數據填入表里呢?請同學試一試(學生填寫、匯報、檢查)

  3、比較單式和復式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觀察、比較這個統計表與前面哪兩個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生: ……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前面哪兩個統計表比較簡單,它們反映運動項目只有1項,我們稱它為單式統計表,而后面這個統計表反映2項運動項目,我們稱它為復式統計表。

  4、簡單的分析、交流

  師:從這個統計表你發現了參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生: ……

  師:參加( )的( )只數最多?參加( )的( )只數最少?

  生: ……

  師:你還能發現了什么?

  生: ……

  5、結:(略)

  三、應用、拓展

  1、統計各種動物參加跑步的的成績

  師:你還想統計什么?

  生:……

  師:那我們來統計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績。(電腦出示統計表)

  小兔、小狗參加跑步成績情況統計表

  只數時間 種 類1秒- 2秒3秒- 4秒5秒- 6秒7秒- 8秒8秒以上

  小 兔

  小 狗

  師:我們先來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時間,那同學可要記好!(電腦逐步展示裁判員匯報運動員的成績,學生記錄,并填入表中)

  你還想知道小牛和小貓的成績嗎?

  生:……

  師: 那我們在這個表再添上兩行,同學們會填嗎?

  生: ……(指導學生填寫)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108頁做一做

  四:全課小結:(略)

  五: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二第一題。

數學課時教案2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生活中幾百幾十的場景,比如:一本書一共有320頁,會場中一共有920個人等,告訴學生幾百幾十的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作用可大了。

  講述: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幾百幾十的數。(板書課題:認識幾百幾十)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

  (1)直觀認識

  出示4塊方板。

  提問:這4塊方板里有多少個小方塊?400里面有幾個百?(板:4個百)

  (出示5根木條)這里面有多少個小方塊?五十里面有幾個十?(板:5個十)

  現在一共是多少個小方塊?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用計數器表示。讓學生都在計數器上撥珠,并指名演示。

  (3)寫數、讀數

  讓學生對照計數器試著寫數,并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個位上為什么0?0可以不寫嗎?誰能把這個數讀一讀?

  2、教學“試一試”

  提問:你能一邊撥珠子一邊一十一十地數,從三百九十數到四百三十嗎?

  請把它們寫下來。(要求學生相互給同學看)

  提問:數到三百九十,接下來數什么?那么數到六百九十呢?數到八百九十呢?

  不撥珠你能從890數到1000嗎?(要求學生數給同桌聽)

  提問:數到九百九十,接下來數什么?追問:九百九十后面為什么時一千?

  三、組織練習,加深認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獨立看圖填寫,指名回答,共同訂正。

  提問:你怎么想到13個十是130?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獨立填寫,共同訂正。

  提問:360和630各是怎么組成的?

  3、做“想想做做”第3、4題。

  指名讀數,共同寫數。要求學生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訂正后提問:做過這兩道題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學生保護植物和野生動物。

  4、做“想想做做”第5、6題。

  讓學生獨自填寫得數或算式。

  做完第5題后提問: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口算時可以利用幾百幾十的組成來思考,也可以利用加減法的關系來思考。)

  5、做“想想做做”第7、8題。

  口算給同桌聽。(每人一組)

  6、做“想想做做”第9題。

  獨立列式計算。訂正時追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小結:已經栽的棵數與還剩下的棵數相加,就是一共栽的棵數。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數學課時教案3

  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三的第2、9、11、12、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問題。

  2、借助習題中的事例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保護益鳥益蟲、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解答問題方法,為學生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計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觀察算式,說一說運算順序。 ②計算結果,鼓勵學生用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導人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需要我們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今天,老師這里又有一個數學問題,你們可以幫助老師來解決嗎?想想看嗎?

  2、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1頁的第2題)

  (1)出示題目:看圖觀察,把學生帶人生活情境。

  (2)提示問題。 可同時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圓桌有7張,方桌有6張;②每張方桌可以坐4人,每張圓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再進行匯報。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種方法,要求學生說明理由。然后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為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5)及時訓練:課本第103頁的第9題。

  ①說一說,題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題目的信息,所求問題。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④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教師要進行簡要總結。

  3、除法和精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4頁的第11題)

  (l)出示題目:學生觀察,結合題目情境對學生避行環保敏育,說明益鳥益蟲的好處。

  (2)提出問題:小鳥比青量導天多吃多少只害蟲?

  (3)收集信息數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讓學生獨立思考確定解訣問題腳步驟方法,切實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

  后,讓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鞏固訓練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2題(這是一道解決購物時常遇到的實際問題)。

  ①先讓學生收集題目的信息數據:兩種規格的牙刷一種是8枝買32元。另一種是1枝買4元。

  ②提出問題:“買哪一種便宜”,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

  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第一種:32÷8=4元 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種:4元5角×8=34元 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種:32÷8=4元 4元<4元5角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13題。

數學課時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2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萬以內數的數法、讀法與寫法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2、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讀數、寫數及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回憶整理

  (1)教師: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說,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數數

  寫數讀數

  大小比較

  較大數的估計

  二、自主復習

  1、數數

  以一個人數、小組一起數或全班一起數的方式進行。

  一個一個地數,從597數到610;

  一十一十地數,從3990數到4080;

  一百一百地數,從600數到1300;

  一千一千地數,從1000數到10000。

  2、寫數讀數

  (1)復習計數單位。

  教師:小朋友們都會數這些數,真棒!我們要準確地數數,就要知道計數單位及數位。我們學過的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學生:個、十、百、千、萬。(教師板書:萬、千、百、十、個)

  (2)復習進率。

  教師: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先請小朋友們填一填書上第25頁的第2題。

  學生填完后匯報:(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在剛才板書的計數單位間標示出進率。

  教師: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3)復習數位及數的組成。

  教師:每個單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數位。

  教師:“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說出計數單位“個、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嗎?

  學生1:“百”所在的位置叫“百位”。

  學生2:“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

  學生3:“個”所在的位置叫“個位”。

  教師:千位上的.小圓點可以用數字幾表示?(2)這個2表示什么?(表示2個千)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說出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教師:也就是說2個千、4個百、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2413)。

  (4)寫數。

  教師:你會寫幾個數嗎?請寫在書上。并寫出后面兩個數,再說說這兩個數的組成及讀法。(主要是“0”的讀法。)

  (5)游戲:你說我寫。

  游戲規則:同桌之間一人說數,另一人寫數,然后交換。

  (6)匯報寫數情況。請兩個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出他們剛才所寫的數。(按左右各寫一豎排)

  3、大小比較

  (1)(學生寫好以后,教師在學生剛才寫出的幾組數中間畫“○”)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幾組數的大小嗎?(抽學生口答)誰能說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學生: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最高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數相同,就從下一位比較大小……

  (2)寫數小競賽:每個大組報出1個數字,要求用這4個數字組成最大的四位數(或最小的四位數)。每個大組派1名同學上臺寫數,并說一說怎樣才能使寫的四位數最大(或最小)。

  4、較大數的估計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都要用到估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估一估。

  (1)教師:我們學校有6個年級,每個年級2個班。如果按每個班40人算,你能估計出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嗎?這樣的幾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嗎?請4人小組討論一下。

  (2)教師:哪位勇敢的孩子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估計的?估計的結果怎樣?

  學生:按每個班大約40人算,1個年級大約有80人,1所學校大約有480人,這樣的20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

  教師:還有不同的估計方法嗎?

  學生:按每個班大約50人算,1個年級大約有100人,1所學校大約有600人,這樣的17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

  (3)教師: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過估計?學生:我用1分走了多少步,可以估計出從我家到學校要走5分,大約有多少步。……

  [點評:通過對1個學校學生人數的估計及說一說生活中的估計,讓學生建立起估計和猜測的基本思想,并用于實際生活中。]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整理、復習了哪些知識?

  四、課堂作業

  教科書第26~27頁的練習三。

數學課時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第76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學生動手、動腦、和動口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

  若干小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教學例2。

  1、擺小棒游戲。

  1)請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擺一個正方形,數一數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師的.引導下擺出第二個正方形,數一數兩個正方形要幾根小棒?

  3)在教師的引導下擺出第三個正方形,數一數三個正方形要幾根小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動手操作,從1個4到2個4,再到3個4的等,逐步明確幾個幾的問題,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剛才大家在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時候,每個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擺2個正方形就用去2個4根,擺3個正方形就用去3個4根……這里的3個4,我們還可以來表達——那就是4的3倍。

  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描述2個4的情況,以及5個4、6個4等情況。2個4我們可以怎樣說呢?5個4、6個4呢?

  二、教學例3,強化概念,鞏固認識

  1、出示例3引導明確題意。請大家認真觀察圖示,誰來說一說這副圖的意思?

  2、引導分析,正確解答。

  1)小精靈提出了求“第二行擺了多少個?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擺的圓片數和誰有關系?請找出題目中相關的語句。

  2)引導學生繼續擺圓片。

  3、引導學生說己是怎樣擺的?

  4)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個2是多少?你能夠列出一個相應的算式嗎?

  設計意圖:嘗試解答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題目,繼續鞏固和強化對相關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明確求該類問題所用的方法。

  三、學習效果測評

  1、指導嘗試練習。

  2、完成教材76頁《做一做》

  3、說出你是怎樣列式的?說出你的想法。

  設計圖意: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為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和孕伏。

  四、課堂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課時教案6

  例題講解

  引入問題:有甲乙兩種客車,甲種客車每車能拉30人,乙種客車每車能拉40人,現在有400人要乘車,

  1、你有哪些乘車方案?

  2、只租8輛車,能否一次把客人都運送走?

  問題2;怎樣租車

  某學校計劃在總費用2300元的限額內,利用汽車送234名學生和6名教師集體外出活動,每輛汽車上至少有1名教師。現有甲、乙兩種大客車,它們的.載客量和租金如表:

  甲種客車乙種客車

  載客量(單位:人/輛)4530

  租金(單位:元/輛)400280

  (1)共需租多少輛汽車?

  (2)給出最節省費用的租車方案。

  分析;

  (1)要保證240名師生有車坐

  (2)要使每輛汽車上至少要有1名教師

  根據(1)可知,汽車總數不能小于____;根據(2)可知,汽車總數不能大于____。綜合起來可知汽車總數為_____。

  設租用x輛甲種客車,則租車費用y(單位:元)是x的函數,即

  y=400x+280(6-x)

  化簡為:y=120x+1680

  討論:

  根據問題中的條件,自變量x的取值應有幾種可能?

  為使240名師生有車坐,x不能小于____;為使租車費用不超過2300元,X不能超過____。綜合起來可知x的取值為____。

  在考慮上述問題的基礎上,你能得出幾種不同的租車方案?為節省費用應選擇其中的哪種方案?試說明理由。

  方案一:

  4兩甲種客車,2兩乙種客車

  y1=120×4+1680=2160

  方案二:

  5兩甲種客車,1輛乙種客車

數學課時教案7

  教學目標:

  1、練習9以內的`直加直減。

  2、練習畫珠像圖。

  3、了解5的分解組合。

  教學過程:

  一、手指操:(數字歌)

  一根手指頭,我變變變變變,……

  二、《算算虎課上練》。

  1、聽數撥珠報數。

  2、看數撥珠寫結果。

  三、《算算虎天天練》或《小靈通練習題》

  四、練習畫珠像圖,寫橫式和豎式。

  老師擺出珠寶寶,幼兒根據圖示寫算式。(例題)上一頁[1][2][3][4][5]下一頁;上一頁[1][2][3][4][5]下一頁

  6+2+1=9

  五、了解5的分解組合。

  分蘋果,引導說出拿走幾個還剩幾個。

  作業:

  1、家長協助幼兒熟練9以內的直加直減珠算。

  2、家長幫助幼兒找找5的分解組合,可以用5個實物,拿走幾個,讓幼兒說出還有幾個,慢慢引導幼兒找出規律,為學習滿五加做準備。

  3、完成《智慧島》。

數學課時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經歷由生活經驗到認識分數的過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教具準備;每生準備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提出觀察教材中的情境圖講故事的要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看圖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與動物交朋友的情感。

  二、新授:

  1、指定學生將自己編的故事講聽,注意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將故事編完整。然后老師指出生活中的“一半”也可以說是二分之一。

  2、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如,半塊月餅,半個西瓜,半個饅頭等。

  三、做一做: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每個學生都動手折一折,涂一涂。

  1、提出(1)題的要求,先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讓學生充分交流個性化做法。可讓學生討論一下涂色部分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最后說明,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并板書。

  2、教師提出(2)題的要求,讓學生進行操作,并交流。重點指導1/3的寫法和讀法。

  3、教師提出(3)題的要求,在操作和交流的基礎上,重點讓學生試著讀寫1/4。

  學生如果出現與教材不同的分法,只要正確就應給予肯定。

  四:試一試:

  是前面數學活動的繼續,鼓勵學生做出更多的分法,讀、寫出相應的分數。

  五、議一議:這兩個問題是對分數意義的具體理解,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再進行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第二個問題鼓勵學生舉出具體事例進行說明。

  六、練一練:第一題,重點讓學生回答“為什么”。第二、三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互相評判。

  :說說本節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教學反思:

數學課時教案9

  第二課時

  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量出了這本數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生:……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一數幾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三、認識幾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五、鞏固發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六、全課: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課時教案10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知覺水平上能辯認基本的平面圖形并能正確說出其名稱及基本特征;在欣賞幾何圖形組合畫的基礎上,復習6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娃娃各5個;6種圖形娃娃家各1個。

  2、《蝴蝶》、《小朋友釣魚》、《房子和樹》等投影片3張,3、幼兒拼圖作品6幅。

  4、幼兒操作材料(白紙、漿糊,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卡片)若干。

  5、錄音機、磁帶各一。

  活動過程:

  1、復習6種幾何圖形:

  (一)順序復習六種幾何圖形

  ①導入:小朋友們,我們學過了六種不同的圖形,大家還記得它們嗎?今天,老師把這些圖形娃娃請來了,讓大家再認認它們,看誰能又準又快地認出它們并說出它們的名字。

  ②順序示圖提問,幼兒作答。

  ③教師評點答案,并歸納圖形名稱:圓形、三角形……橢圓形。

  (二)引導幼兒在組合圖案中復習6種幾何圖形。

  ①投影示圖1-3,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各由哪些圖形組成。

  提問:

  圖一:這幅作品象些什么?由哪些圖形組成?

  圖二:這幅作品拼的是什么?小朋友的手臂、身體、帽子、臉、眼、腿、腳、坐的石頭分別是什么圖形;魚和魚竿又是由哪些圖形拼開的?圖中的各有幾個?

  圖三:這幅作品象什么?(房子)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房子的外邊是什么?由幾種圖形拼成?房子的周圍還可以添些什么?(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并說出可以用什么圖形來拼成周圍的景物。)

  ②欣賞幼兒拼圖作品,加深印象以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a教師逐一出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出作品的名稱。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自由說說這些圖形還可以拼成哪些物體。

  2、幼兒操作。

  ①操作要求:在拼圖之前請小朋友先想好要拼什么,需要哪些圖形,然后把圖形找出來擺在紙中間,最后均勻地涂漿糊再粘貼好。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巡回指導時,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如拼幼兒喜歡的動物(小雞、小鳥、小魚)植物(花、草、樹)交通工具(飛機、汽車、輪船)、日常用品(水瓶、茶壺、風扇)等等,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出新穎的拼圖作品。

  3、幼兒介紹作品,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作品的名稱,并能講出用哪些圖形拼成的。如:我用兩個長方形和4個圓形拼成了一臺風扇。(先讓幼兒在同伴間互相介紹作品,然后請2—3名幼兒單獨介紹,教師小結。)

  4、玩游戲《把圖形娃娃送回家》

  教師:小朋友們,為了幫助我們學會拼圖,圖形娃娃幫了我們很大的忙。現在,我們的圖已經拼好,圖形娃娃想回家了,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幫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并把它們送回家呢?(能!)好!現在我們就來個比賽,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地把圖形娃娃送回它的家。(讓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圖形娃娃,并把它放進跟它相對應的小箱里)放音樂、玩游戲。

  5、結束。

數學課時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學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立方根.

  2、了解開立方與立方互為逆運算,會用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體會一個數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2培養學生用類比的思想求立方根的能力,體會立方與開立方運算的互逆性,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立方根符號的引入體會數學的簡潔美。

  二、重點難點

  重點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難點

  立方根與平方根的區別,立方根的求法

  三、學情分析

  前面已經學過了平方根的知識,由于平方根與立方根的學習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還是采取類比的思想,在全面回顧平方根的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進行立方根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其實立方根知識并不難,可以與平方根知識對比著學,這樣可以克服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陌生心理。在學習方法上,提倡讓學生在反思中學習,在概念的得出,歸納性質,解題之后都要進行適當的反思,在反思中看待與理解新知識和新問題,會更理性和全面,會有更大的進步。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問題設計師生活動備注

  情境創設問題:要制作一種容積為27m3的正方體形狀的包裝箱,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該是多少?

  設這種包裝箱的邊長為xm,則=27這就是求一個數,使它的立方等于27.

  因為=27,所以x=3.即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為3m

  歸納:

  立方根的概念: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經小組討論后引出概念。

  通過具體問題得出立方根的概念

  探究一:

  根據立方根的意義填空,看看正數、0、負數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點?

  因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0的立方根是()

  一個正數有一個正的立方根

  0有一個立方根,是它本身

  一個負數有一個負的立方根

  任何數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總結歸納】

  一個數的立方根,記作,讀作:“三次根號”,其中叫被開方數,3叫根指數,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探究二: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總結:

  利用開立方和立方互為逆運算關系,求一個數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這種互逆關系,檢驗其正確性,求負數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這個負數的絕對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數,即。

數學課時教案12

  教學內容:

  課本P36、3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長度單位的實際感知,鞏固測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計知識的掌握,并通過統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動手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合作。

  教學難點:

  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組織和調控學生的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測量身高的體重秤,學生記錄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活動

  問:你們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兩手身開有多長?你的步長是多少?教室的門寬是多少?窗戶寬是多少嗎?怎樣做就可以知道這些答案呢?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為活動的進行做好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實踐活動

  1、測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們怎樣做就可以知道?我們班誰最高?誰最矮?哪個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學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統計表讓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學們的身高情況。認識統計表。用測量工具測量身高。一邊測量一邊計錄。測量完后進行討論交流。觀察統計表,在小組內交流從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

  2、測量活動。小組同學商量一下,你們想測量什么?學生進行測量。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學生匯報測量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統計表獲得有用的信息。鞏固測量方法,建立長度觀念。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三、課堂:

  通過今天的實踐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

  四、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數學課時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4+3=80+17=53+20=4+75=

  61+8=20+52=20+35=48+50=

  直接說出答案.

  2.導入新課.

  老師邊演示邊說明:老師的手里分別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師哪只手抓得多一些?多多少?請你想一個辦法?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新授.

  1.操作:

  1)同學做抓花片游戲,排一排比一比哪種花片抓得多?多多個?

  2)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還有別的方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引導學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從13個里面去掉8個,剩下的就是紅花片比藍花片多的。用減法算。138=5.所以紅花多,多5個。

  同桌說說是怎么想的?

  4)再抓幾次比比看,誰抓得多,多多少個?(每次都要說出怎樣計算花片比另一種花片多多少個)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隊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求女生比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板書:2420=4

  集體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該怎樣解答.

  3.老師小結:

  像這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題目物品們可以用減法計算,從較大數中去掉同樣多的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2.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3.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4.完成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求美術組比航模組多多少人還可以怎么說?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想想像這類的問題該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教學后記:通過圖文結合,能讓學生更直觀,學得輕松.

數學課時教案14

  教材第98頁的內容。

  1.借鑒排列問題的學習經驗,通過擺一擺、寫一寫、畫一畫等活動找出組合數。

  2.在排列問題與組合問題的對比中,感悟兩類問題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重點:經歷探索最簡單事物的組合數的過程。

  難點:初步感受排列與組合的區別。

  課件、數字卡片。

  師:由三張分別是5、7、9數字卡片組成的'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學生動手操作,匯報交流。

  師: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排列問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數學廣角的另一個問題——組合問題。

  1.明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98頁例2。有3個數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數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題,你知道了什么?

  師:求和是?得數有幾種可能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猜一猜,有幾種可能?

  師:有不同意見了,那么到底是多少種呢?請大家動起手來驗證一下。

  師:擺一擺、畫一畫,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歡怎么做就怎么做。

  3.交流分享。

  (1)同桌交流,組內交流。

  師:得數有幾種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聽。然后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流想法。

  (2)全班展示交流。

  師: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讓大家分享你的精彩!

  學生代表到臺前講解,教師配合板書。

  有不同思路的學生到臺前交流,教師引導歸納。

  4.總結。

  師:剛才我們成功做對了兩道難題。但是現在老師糊涂了,為什么排數字卡

  片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6個不同的數,而兩數求和時3個數字卻只有3個和呢?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不同呢?

  結論:擺數與順序有關,求和與順序無關。擺數可以交換位置,而求和交換位置沒意義。

  1.教材第98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分組匯報表演。

  2.教材第98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

  3.搭配衣服。

  運動員比賽完后,流了一身汗,為了預防感冒,要趕快換衣服。我們來搭配漂亮的衣服給他們穿,好嗎?每一件衣服搭配一條褲子,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怎樣搭配才能不重復、不遺漏呢?

  請同學們翻開教材第99頁,看到“練習二十四”第3題,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引導梳理。

  師:回到家,和你的爸爸媽媽拍張全家福,交換位置再來一張,試試看能拍幾張不同的全家福?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問題,如乒乓球的比賽場次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知識的探索過程。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課時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創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學生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創造出來的?

  2、用旋轉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全課總結

  教學反思:同樣注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學生說電扇是旋轉現象,還有的學生說水龍頭是旋轉現象,必須糾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象。

  教學內容:單元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畫平移的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涂顏色。

  3、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后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么樣畫平移后的圖形。

  4、學生匯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后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后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結合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現象。強調無論怎么平移,方向是不變的這個道理。

【數學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周處課時教案01-02

周處課時教案01-02

小學數學認識年、月、日第二課時教案08-26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課時01-02

湘版美術兩課時教案08-25

善待自然萬物的課時教案08-27

分數除法教案 (第1課時)01-04

橋教案第二課時01-05

觀潮第一課時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