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課時
[教學要點]重點賞析第七段,明確“套板反應的弊病,并通過自由發言,感悟本文所給予的啟示,為在閱讀、寫作實踐中的借鑒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看兩段文字描寫:這是某年高考中兩位考生對一對孿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寫,你認為哪段寫得比較好?為什么?
投影或多媒體顯示:
1.這是一對孿生小姐妹,看樣子也就十歲左右,個子長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樣。兩個人都是蘋果臉兒,櫻桃嘴兒,濃黑的眉毛下鑲嵌著一雙烏黑的杏核兒眼,一笑兩個小酒窩,兩個人都扎著兩個羊角辮,辮上都扎著粉紅綢結……
2.兩個小姑娘個頭一般高,模樣差不多,都穿著粉紅色連衣裙,都扎著馬尾辮兒,辮上扎著紅綢蝴蝶結,跑起來就像一對蝴蝶追著兩朵鮮花飛。這是一對孿生小姐妹,不細看很難分清誰是姐姐誰是妹妹;一個眼睛雖大,卻顯得沉靜秀氣,一個大眼睛烏溜溜地左顧右盼, 顯得更天真活潑……
討論明確:第二段文字較為生動,尤其是細節描寫“一對蝴蝶追著兩朵鮮花飛”,活靈活現,非常生動,說明作者觀察細致。同時,有關眼睛的描寫,同中有別,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雖然也文通字順,描寫也很細致,但有點“千人一面”之嫌,這種情況朱光潛先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套板反應”。對這種現象朱光潛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讓我們來繼續學習《咬文嚼字》。
二、精讀品析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七段,回答下列問題。
學生齊聲朗讀。
提問:什么叫“套板反應”?朱光潛先生對這種現象是如何看的?
明確:在寫作中,一寫就先聯想到一些陳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并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套板反應”。
朱先生非常反感這種做法,他說:“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死敵”“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板反應’,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
提問:為什么“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死敵?
明確:因為“套板反應”使人安于套語濫調,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而創造的動機則要求創新,套板反應與創造的動機是不相容的。
提問: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韓愈的一句話,“惟陳言之務去”,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說“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
明確:“惟陳言之務去”出自《答李翊書》,意思是:“一定要舍棄那些陳腐的思想和言辭”。惟陳言之務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應,在思想情感上和語言上創新,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提問:既然語言跟著思想走,思想情感應是主導的,為什么反過來說“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
明確:語言與思想情感的關系,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形式與內容是相隨而變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導的,但是語言也影響思想情感。語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動人們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層去想。
提問:“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來的”,這個“作”字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就是運用創新的思維去創新,就是匠心獨運的創作。
提問:著名畫家達·芬奇初學畫的時候,老師讓他畫雞蛋,可他畫了一陣子,就覺得沒意思,不畫了。他的老師告訴他,在不同的光線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達·芬奇聽了之后,按老師的話去做,鍛煉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最終成為一名大畫家。著名的短篇小說藝術大師莫泊桑初學寫作的時候,他的老師福樓拜卻告誡他,每個事物的情狀的描寫,最準確的只有一個詞,在寫作中運用了這個詞,文章就最簡潔。同學們,你們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講的道理來解釋一下嗎?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講出道理即可。
參考分析:這兩個故事其實說明的都是觀察的重要性,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畫蛋”的故事告訴我們觀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訴我們觀察要細致、詳備。這兩個故事都是和“套板反應”唱對臺戲的,都力求創新。只有通過多角度的觀察,才能發現一些別人所看不見的東西,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來。寫作上也要求觀察必須細致,力爭找到最恰切的詞語去表達,這樣,才能使讀者身臨其境,產生簡潔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問:同學們,我們通過討論分析,仔細品味,明白了在語言運用上要力戒“套板反應”“惟陳言之務去”,要努力創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請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談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要鼓勵學生敞開心扉,發表意見。
參考內容:要抓住作者的有關言論去闡發。例如:“‘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不能懶,不能粗心。”“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語言的完美。”應讓學生明白,語言要新,關鍵是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生活之樹是常青的,一棵樹上的葉子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真正認識了事物的特點,語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層去想”就是要認識事物的特點。
三、整體把握,獲得啟示
朱光潛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訴我們,“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標,“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精練與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謹嚴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勵,推陳翻新”,這是“咬文嚼字”必須下的功夫。這些內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諄諄教誨。我們學了之后,也深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們從中獲得哪些教益呢?請同學們敞開自己的心扉,或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示,或就自己的寫作實踐來說說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內容講得也是語言的賞析,我們就先從語言的品味來談起。
提示:組織學生討論,或小組進行,最后歸納,或自由交換意見,大膽陳述。形式視情況而定,在組織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 ,尤其是這個題目范圍過寬,可設計一些問題,或限定一些內容,或循序漸進,可視情況而定。以下從四個方面提供參考。
1.可結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來談談咀嚼品味語言,一定要有謹嚴的態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要用好一個字也頗費周折,經人提醒后才知道用“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這種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這說明郭老并未明白這種改法的道理。朱光潛先生糾正了他的說法,并且講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語言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可見語言文字是個很微妙的東西,品味玩索語言是個很不簡單的事,必須具有一定的語言修養。要提高語言修養,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學點語言知識。要知道語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細細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態度才行。
2.結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這個故事,已經早有定論,且“這段文字的因緣古今傳為美談”,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稱之為“推敲”。因為韓愈是大家,誰也不曾去懷疑。古今人們也都贊賞“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么妥當”。并講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見,作者是不迷信,不盲從的,是富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獨立思考,才會有新的見解,這對于我們的寫作和學習都是很好的啟示。
3.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非常形象地描繪“狂人”能從字縫中讀出字來。品味語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么從那幾個事例中品出這一番大道理來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體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從“你這”的“這”,品出極端憎惡的驚嘆情味,品出了強烈的情感,從“視之,石也”四個字上,品出“發出錯誤而驚訝的意味”。特別是對“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啟發性,作者從“推”字想到門是掩的,由掩門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個和尚”。由一個和尚又想到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作者又聯系上句“鳥宿池邊樹”,提到“推”可以無聲,氣氛冷寂,才不至于驚動宿鳥。這樣做,自然是在告訴我們: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語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明白了品味語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語言是一項很不簡單的事,但同時也給我們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舉了很多事例,使一個很難理解的抽象問題,明白如話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非常佩服朱先生那嚴謹且敢于創新的精神,也深深嘆服朱先生淵博豐厚的知識。他那舉重若輕、流暢生動的講述,那運用材料信手拈來的說理,更是在寫作上給予了我們更豐富的啟示。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談談在材料的積累和使用上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明確:①材料的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對朱先生的學問佩服得簡直是五體投地。其實,學問靠積累,朱先生有這么大的學問,自然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慢慢地積累所致。我們應該明白,做學問,沒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學問的基礎,即使像這篇簡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當的材料的,而朱先生運用起來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這和他平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課時】相關文章:
《燕子》第2課時教案04-07
《草原》第2課時教案(通用14篇)03-26
《咬文嚼字》的教案02-24
學前班拼音教案:ai ei ui第2課時09-29
小學語文《扇形統計圖》第2課時的教案設計08-26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14篇)01-06
課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通用6篇)01-06
第2課: Greetings 問候05-04
初一地理《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