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必備【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初步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征。
2、會量線段、會畫線段,會比較線段的長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小組相互協作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活動、實踐以及操作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的幾何美。
教學重難點
1、探究線段的特征。
2、認識線段,會量,會畫線段。
課前準備
選擇題
1、( )比4米長
A、204cm B、510cm C.204cm D.4m1cm
2、在( )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號
20厘米( )20米 6厘米( )6米 100厘米( )1米
1米( )1000厘米 204厘米( )2米 600米( )600厘米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謎引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嗎?請猜一猜這是什么?
一根根,一條條,編織衣物少不了。
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它。
2、揭題:(板書課題:線段)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學習數學里的`一種線:線段。
二、線段的認識
1、引出線段的概念
(1)觀察桌上的毛線形狀是怎樣的?
(2)拉緊毛線,和原來比,它的形狀有了什么變化?
(3)你們是怎樣拉緊的?做給老師看看,用一只手行嗎?
(4)學生演示,教師說明:
把線拉直,捏住得的兩端和兩手之間的這一段直的線就是線段。我們手捏住的線的兩端就是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
2、體驗感知,認識線段
(1)兩人合作,一人拉緊毛線,另一人用手摸一摸這條線段是從哪兒到哪兒?指一指它的兩個端點在哪里?(交換操作)
(2)閉眼回憶:用自己的話說說線段是什么樣的?
(3)板書:直的,兩個端點
3、尋找身邊的線段
師: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成是線段?
(1)引導觀察:直尺、黑板、課本的每條邊,動手摸一摸每條邊和端點。
(2)學生動手摸一摸
(3)交流
4、線段的特征概括
師:熊貓樂樂也畫了好多線段,它們有什么不同?
媒體演示:出示線段(有橫、豎、斜、長、短)
師:但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5、辨別:下面樂樂就來考考你(線段判斷)
三、量線段
1、情景:小丁丁請你來幫忙?
(1)哪種顏色的線段更長?
(2)有什么辦法知道誰長?
師:我們有時會受到視覺的欺騙,產生錯覺,有沒有辦法知道它們到底誰長呢?量一量
(媒體演示)
2、量一量 (完成書本P50/2)
(1)量線段(基礎型)
( )cm( )mm
(2)量線段(提高型)
( )cm ( )cm
( )cm
師:量了幾次?
(3)量圖形
A、長方形:
師:你發現了什么?猜一猜左邊的邊長是多少?這里藏著什么小秘密?
B、三角形
師:誰能告訴老師三條邊一共長多少厘米?
四、畫線段
1、 畫隨意長的線段
(1)自己試一試
(2)師生演示
2、畫指定長度線段
師: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1)獨立畫
(2)和同桌交流畫法
(媒體演示)
五、全課總結
六、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想知道什么?
畫一條長3厘米6毫米的線段。
板書設計
線段
直的
有兩個端點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民幣的應用,使同學們對元、角、分有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
2.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3.學會數學交流,形成初步的'整理、溝通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復習內容:
今天我們來復習人民幣的認識。
二、人民幣的單位:
元、角、分
三、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1元=()角
1角=()分
1元=()角=()分
6元=()角15角=()元()角
40角=()元1元3角=()角
四、比較人民幣的大小
1元5角()15角13角()1元3角
1元5角()15角14角()1元
16角()1角6分13角()1元3角
5.20元()52.0元1.50元()15元
3.40元()4.30元1元5角()15元
五、簡單計算。
(1)口琴喇叭
10.00元38.00元
提一個數學問題。
(2)可以怎樣付錢?
籃球皮球足球排球
35元7元131元28元
提數學問題。
(3)1元錢可以買些什么?
毽子乒乓球三角尺練習本橡皮鉛筆
7角6角8角4角3角2角
允許學生有多種選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一、教學內容
教材xx,xx頁和xx頁。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了解到100以內數的順序。
2、能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會數100以內的各數,弄清數的組成。
四、教學方法
演示法,動手操作法。
五、教學重難點
會數100以內的各數,弄清數的組成。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同學們,數一數這里有幾只羊?(10只)那你們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數出來的?(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
師:那這里又有多少只羊呢?(20)請同學們舉手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數的?(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
師:在我們數學王國中,數數通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還可以十個十個的數。
師:現在同學們數出書本xx頁當中有多少只羊,并圈出來,之后呢請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告訴對方自己是怎么數的。
(二)探究新知
1、數100以內的數(跟著教學PPT)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看到有100只羊,現在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從0開數到100。
(師生互動:0,1,2,3……98,99,100)
師:我們將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代表一個10,兩捆木棒就代表20,那么三捆木棒是多少呢?(四捆,五捆,六捆……十捆呢?)
師:所以說100里面有10個十。
板書:10個十是100。
師:同學都很棒,大家一起跟著老師舉起大拇指對著自己說:棒棒棒,我很棒!
2、練習鞏固
書本xx頁做一做x題。
3、兩位數的組成(教學例2)
師:我們剛剛說過了,一捆代表1個10,那么七捆呢?(7個十,70)四捆呢?(40)
師:那么同學們,你們告訴老師,兩幅圖片分別表示的數字是多少?(70,46)
4、練習鞏固
書本xx頁做一做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很注意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了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0的物品,培養好的數數品質,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數量在100以上的各種物品(有花生、幸運星、豆子、小棒、橡皮筋等)。選取這么多豐富的材料一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很貼近生活的,二是希望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不同的人數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個人數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這些豐富的學具本身就刺激了學生,激起了他們求知的欲望。三是進行交換物品數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具體的體驗,有體驗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實處。尤其是在檢查別人數的過程中,學生們顯得更為仔細,并且有自己的主見,會選擇更好的方法來數數。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學課本一年級第二學期12頁《路(前后,左右)》
二、設計意圖:
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在設計時以啟發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知識,重視和強調學生學的過程為重點,教師主要起點撥引導作用。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并在教學中突出教學和實際相結合的.特點:不但能在圖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樣如此。
三、教學目標:
1.能在圖中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2.能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正確找到最近的路線。
3.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在多次的分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意識和小組相互協作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能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正確找到最近的路線。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意識。
五、教學難點:
能盡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線。能培養學生的小組協作精神。
六、教學準備:
電腦、多媒體、實物投影儀、6小組的示意格子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亞和小巧)
今天他們是和我們一起來學本領的,你們愿意嗎?
看看他們為我們帶來了什么?一起來讀讀看。(依次出示:前、后、左、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前后左右。(出示課題:前后左右)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分類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的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意識。
2、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
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每人若干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分類(二)]
分類可以按什么來分?(板書:1、用途2、特征)
分類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對我們來說最平常不過的整理書包就要用到分類。
二、整理書包——激發分類的興趣
1、讓小朋友把書包里的書本倒在桌面上,動手分一分,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連的整理書包激發了學生動手分類的學習興趣。
2、匯報
可能有兩種分法:
(1)數學書與語文書放在一起;拼音本、寫數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想一想,按什么來分?(書與本子不同用途)
(2)數學書與算術本寫數本放在一起;語文書與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想一想:按什么來分?(數學、語文學科特征)(板書、學科)
(3)肯定學生的分類結果。
三、練一練
1、人物分類——體驗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1)這兒有幾個人(課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類,說給同桌聽。
(2)誰來說一說按什么來分的?板書:(男、女)幾號是男的?幾號是女的?(板書號數)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別來分(板書)按性別分的請舉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學法同上。
(4)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有無戴眼鏡,有無戴帽、頭發顏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種分類方法真棒!
2、帽子分類——了解分類標準確定的多角度。
瞧!這是我們生活中都離不開的帽子(課件出示)請小朋友拿出學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類整理。
(1)誰愿意把結果拿上臺展示。
①按什么標準來分?(顏色,板書)分成幾類?(三類)說明分類不僅可以分成兩類,還可以分成三類,甚至更多類。
②還有其它標準嗎?(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來分。
③除了顏色、季節用途,想一想還有什么分類標準?(樣式)
(2)小結:遇到問題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對于分類標準的.確定也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貍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類標準,動手實踐分一分。
(1)獨立圖形分類
①狐貍大叔聽說小朋友學會了分類,帶來4個圖形(課件出示)想請小朋友幫忙分類。請小朋友拿出圖形學具袋,想一想有幾種分法都動手分一分。
②匯報:你想出的各種分法。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問:按什么標準進行分類?(板書:大小、形狀……)
(2)合作車子分類
①連精明的狐貍大叔都夸小朋友很聰明,它又拿出一組車子考考小朋友怎么分類,這回同桌合作分類,商量有幾種分法,動手分一分。
②請幾桌派代表上展示,并解釋自己的分類情況。
(可能出現的分類:按顏色、按機動車非機動車、按輪子個數、按用途……)
小朋友能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標準真棒!
四、小組游戲分鉛筆——將知識技能延伸到課外,拓展思維。
現在我們來玩個“比一比哪組分法多”的游戲。請給我們的好朋友鉛筆分類,看哪一組的分法多。
讓幾組上來展示,解釋。
(按筆蕊顏色〈用途〉、按外殼顏色、按粗細、按長短……)
五、談話——將知識技能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想一想平時生活中什么事用到分類,舉個例子說一說。
六、總結
今天大家學習有什么收獲?分類可以按什么標準進行?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活動內容: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實踐活動《擺一擺、想一想》。
教材分析:《擺一擺、想一想》是安排在一年級下冊的一次實踐活動。“實踐與綜合運用”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四個學習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活動,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以加深他們對數與代數等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次活動利用簡易計數器和珠子,讓學生在擺一擺、想一想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感受數學的神奇與蘊含著的一些規律美,發展學生的數感,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同時在擺數過程中所隱藏的“滿十進一”的思想又是后面學習進位加法的鋪墊。
學情分析:學生認識了百以內的數,已初步掌握了數位的意義,知道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不同的數值,少數學生會數千以內的數。學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意識,但還需要繼續加強合作學習的指導。基于學生認知的有限性,本節課中所提到的“用珠子在計數器上擺數”都是指擺出百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數位及位值的意義,理解不同的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大小不同,初步感知“滿十進一”的意思。
過程方法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類推、歸納、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經歷思考、合作、交流、聆聽等學習過程,能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相互交流思維過程,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活動的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數學神奇和蘊含著的規律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及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重點:經歷合作學習的過程,學會合作、學會交流。
活動難點:經歷操作、類推、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學生準備簡易計數器、珠子,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或簡易計數器、珠子)、題卡等。
活動過程:
活動準備:
1、激趣:
師出示一顆珠子,問:“這是什么?誰能說一句和數字有關的話?”
這是哈利波特的一顆神奇的魔珠,它會“變大變小”,你們相信嗎?
2、設疑:想一想它可以表示什么數?
可能出現的回答結果及教師的引導:
答案一:它表示數“1”。師出示簡易計數器,問“你還有其它想法嗎”?
答案二:它可以表示“1”、“10”、“100”。師:你是怎樣想的?給大家說說。
活動要達到的結論:一顆珠子放在不同的數位上,可以表示不同的數。放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是1;放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是10;放在百位上,表示1個百,也就是100。
(課堂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及教師對策:1、部分學生會受到答案二的啟示,得出第三種答案:它還可以表示一千、一萬。師及時表揚學生認識的數多,并說明這節課只研究百以內的數。2、個別學生認識算盤,會說到一個珠子還可以表示“5”,師在表揚學生知識面廣的同時,強調計數器與算盤的區別,中間沒有橫檔,說明這節課研究計數器上的魔法數字。)
(活動一設計意圖:以富有童趣的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了所學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數位與數值之間的關系。)
活動一:操作探究
1、提出活動要求:師:有2顆這樣的神奇魔珠,你認為它們又可以表示哪些百以內的數呢?在你的計數器上擺一擺,說一說。
學生操作,師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
指名學生演示擺數過程、匯報操作結果。
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教師的引導:
情況一:學生有序的擺數。(先把兩顆珠子擺在個位,再依次移向十位。或者反之。)
師:你們覺得他擺數的過程怎么樣?你是這樣擺的嗎?
情況二:學生無序的擺數。師首先肯定學生擺出的數是正確的,再引導學生有序擺數。
活動結論:用2顆珠子可以擺出的數有2、11、20。同時教師說明:一般習慣從右起的第一位,也就是從個位開始擺數。
(活動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有序擺數的方法。)
2、提出活動要求:師:我們從3顆神奇魔珠中又會發現什么秘密呢?先擺一擺,把你擺出的數寫下來,觀察一下,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和你周圍的伙伴說一說。
學生操作,師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參與學生的探討,聆聽學生的發現。
指名學生匯報操作結果及發現的問題。
結論:用3顆珠子可以組成的數有3、12、21、30。
學生可能發現的規律:
結論一:這些數的十位是由0~3依次增加,個位是從3到0逐漸減少。(反之亦然)
結論二:這些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得3,因為只有3顆珠子。
結論三:12和21的十位和個位的數字交換了位置,3和30的十位和個位的數字交換了位置。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利用課件顯示學生的結論,使其他學生更好的理解。)
(活動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發現擺出的數中藏著的一些秘密,感受數學的神奇與蘊藏的規律,調動學習積極性,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三:合作探究
師出示表格:
提出活動要求:小組合作,擺一擺,想一想,用4顆、5顆、6顆、7顆、8顆珠子又能擺出什么數,你從表格中又能發現些什么?
學生操作、合作,師巡視了解各組合作情況,并予以適當指導。
合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教師指導:
情況一:小組學生無法正常合作,雜亂無序。教師引導學生組內分工,分別確定擺珠、記錄、讀數、監督的學生。
情況二:可以進行合作學習,并很快找出規律,直接填出答案。教師在聽取他們發現的規律之后,引導他們通過在計數器上擺珠進行驗證,并進一步引導他們試著發現其它的規律。
情況三:能進行合作學習,但每一次都是在一個個撥珠寫數。教師引導他們觀察寫出的數,尋找其中藏著的秘密,試著用規律寫數,再撥珠驗證。
全班交流,指定小組代表匯報本組結論及發現的規律(選擇有不同發現的小組進行匯報)。
可能出現的結論有:
結論一:
從每一行來看,每一個數十位上的數字在逐一增加,個位上的數字在逐一減少。
從每一列看,十位上的數不變,個位上的數在逐一增加。
結論二:
由于擺出的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相加的和就是珠子的顆數,所以可以把擺出一個數的個位和十位交換位置,得到不同的兩個數。
從每一列來看,也有一定的規律,或者十位不變,個位遞增,或者個位不變,十位遞增。
結論三:2顆珠可以擺出3個數,3顆珠可以擺4個數,每次擺出的數都要比珠子的顆數多1。
(按反向順序填寫的情況不再列舉)
(活動設計意圖:讓學生親歷觀察、操作、類推、歸納等數學活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經歷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過程,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進一步感受“魔珠”的神奇。)
活動四:猜想驗證
1、合情推理:利用大家得出的規律,猜一猜,9顆珠能擺出哪幾個百以內的數?
[生回答,師課件展示:9顆珠:9、18、27、36、45、54、63、72、81、90能擺10個數]
2、設置陷阱:照這樣去想,10顆珠能擺幾個百以內的數呢?14顆珠又能擺幾個數呢?
[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一般會說10顆珠能擺11個百以內的數,14顆珠能擺15個百以內的數]
師:是這樣嗎?你們的猜想正確嗎?怎樣才能知道猜想的結果是否正確?
[需要實際擺數去驗證]
3、驗證猜想:用10顆或者14顆珠子在計數器上擺數。
學生操作,在計數器上擺珠。同桌合作,共同探究。
教師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隨機詢問:發現了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匯報結論:個位上只能擺9顆珠子,不能擺10顆,第十顆珠子要擺在十位上。
[師說明:個位滿十要進一。]
10顆珠子能擺出9個數:19、28、37、46、55、64、73、82、91
14顆珠子能擺出5個數:95、86、77、68、59
4、合情推理:要擺百以內的數最多需要多少顆珠子?
學生討論、交流意見、擺珠驗證、得出結論:最多只需要18顆珠子。
4、活動回顧:通過這些活動,你想說些什么?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結論的產生不只是憑猜想得來的,而是要經過實際驗證,才能得到準確的結論,同時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活動小結:哈利波特的神奇魔珠可以“變大變小”,你們現在相信了嗎?從這些魔珠中你們獲得了哪些數學知識?你認為這些魔珠還可以變出哪些你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呢?
活動拓展:課后任選一個感興趣的活動內容,擺一擺,想一想,找出其中蘊藏的數學秘密。可以合作完成。
1、分別用10~18顆珠子在計數器上擺一擺,把結果記錄下來,看看你能發現些什么?
2、在算盤上撥一撥,看看1~9個珠子分別能表示哪些百以內的數,有什么新的發現?記錄結果,想一想:在算盤上撥百以內的數,最多需要幾個珠?
3、想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魔珠游戲,自己試著去研究一下其中的小秘密。
(設計意圖:將本節課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延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獨立探索新知識的能力,體驗探索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重點難點:
1、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用課件演示聯歡會場景。
老師提示:大家根據畫面估計一下,夠不夠每人一瓶。
學生猜測。
老師再指出:怎樣找一個科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2)解決“一共有多少瓶純凈水”這個問題。
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板書:24+9
分小組討論怎樣計算24+9
組織交流計算方法。
2、做一做。
45+6 7+63 74+9
在學生獨立計算后,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老師板書。
3、練習十一第4題
比一比,找聯系。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練習十一第5~6題。
(四)思維訓練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了什么知識?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適的數。
2、能通過口算,進行式與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適的數。
難點:學會在形如a+□<b、a-□>b的'□里填合適的數。
教學媒體:教學平臺
課前學生準備:數學書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填數:
9+□=15 □+8=16 14-□=7 □-3=8 □-7=4
16-□=8 12-□=5 10-□=2 7+□=14
二、導入新課:
1.(出示課頁題1題頭圖)小亞小巧小丁丁踩著同樣高的高蹺與小丑紅鼻子比高低,請小朋友說說比較的結果?
師:我們已經學過用:“>、=、<”號來比較高矮、長短、大小、多少。在這里,我們可以說小巧+高蹺<紅鼻子小丑。
板書:棒+小巧(圖)<紅鼻子小丑(圖)
師問: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
板書:棒+小丁丁(圖)=紅鼻子(圖)
板書:棒+小亞(圖)>紅鼻子(圖)
2.師小結: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經常發生,讓我們來看這一組圖,說說比較
3.揭示課題:我們可以用數字來代替水果:
用7表示用12表示:
7+()<12(板書)。
今天,我們學習《比一比》,出示課題。
4.解答7+()<12,探究解題策略。
(1)審題7+()<12,這里是誰和誰比較?比較的結果怎樣?
圈一圈,表示7+()小于12。
(2)將20數卡發給學生,思考:哪些數卡合適?
板書:7+ 0 < 12
1 2 3 4
(3)你們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遺漏,不重復地找到符合題意的所有答案呢?
5.解答課本第6頁第2題,哪些卡片合適?
(1)小組合作。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畫圈,打杈,涂色,等)把找到的數記錄在不等式內。
6+()< 11
6+0<11 6+1<11 6+2<11 6+3<11 6+4<11
6.出示練習冊第4頁第1題,哪些卡片合適?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第6頁第3題。
2、完成練習冊第4頁第2題。
師小結:剛才我們借助20數卡解決了許多比較的題目。如果沒有數卡的幫助,你能不能正確而不遺漏地填寫這些式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3.出示一組練習:
1)13+( ) < 9
13+ ( ) < 9
13+ ( ) < 9
13+( )<9
13+( )< 9
2)18 -( ) >9
若干個
3)4+()〈9-()
(能有幾個答案就寫幾個答案)
說說你的思考方法?
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可以填入哪些數?最大是幾?
7+()<14 18-()>5
2、最大填幾?
4+()<12 7+()<11 9+()<14
15-()>9 15-()>8 13-()>9
板書設計:
比一比
6+()<11 12-()>6
想:6+(5)=11想:12-(6)=6
可以填:4、3、2、1、0可以填:5、4、3、2、1、0
最大填:4最大填: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并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難點
學會對問題進行分類的方法,并進行簡單的'統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具準備:卡片,表格,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課件出示情景圖片。
由各種圖片引出分類的定義。(把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叫做分類)
二、教學互動
1、小組合作用老師分發的卡片分類
2、用例1的水果圖的練習用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表示分類的結果。
(1)出示水果圖。
(2)引導學生上臺用象形統計圖表示結果。
A、按水果種類分。課件演示統計過程,學生歸納統計結果,引導記錄統計結果。
B、按圖形形狀分。課件演示統計過程,學生歸納統計結果,引導記錄統計結果。
(3)學生試用簡單的統計表表示結果。
A、按水果種類統計。
B、按圖形形狀統計。
(4)分小組合作完成課前老師分發的卡片記錄。
(5)生活中的分類現象。
(6)總結歸納:
A、什么叫分類?
B、分類的時候,可以用圖表來表示分類的結果。
c、分類的時候,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三、作業:實際運用
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會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
3、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在表達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數感。
4、在數數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數數方法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出示裝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嗎?引導學生猜一猜,使學生明確盒子里裝的是花生。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個花生呢?
(板書課題:數花生)
二、數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學生猜測,小組交流。
(2)數一數,問: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數一數。
剛才你是怎樣數的?學生匯報:一個一個的數。
(3)一把花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出來,那三把花生有多少個?誰能快速的數出來呢?學生嘗試數一數。
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其它同學呢?
組織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幾種數法并標上序號。
①兩個兩個的數。
②五個五個的數。
③十個十個的數。
教師補充:當我們不能確定是否數對的時候,就可以換一種方法數一數。
三、應用拓展
(1)接龍:老師說一個數,你們說出后面連續的五個數,看誰說的又快又對。
①師生互動。②生生互動。
(2)接力賽:你們能根據給出的數填寫后面三個數嗎?
34,36,38,(),(),()。
45,50,55,(),(),()。
(3)排順序:學校的運動會快到了,今天老師特地選出了幾位運動員,請看--6名學生上臺。每人胸前寫有一個數,分別是13,11,15,14,16,12。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運動員胸前的數將他們排排隊,看誰排的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
(4)拓展: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在平時生活中,你在哪兒看到過或聽到過呢?
四、小結:這節課你收獲到了什么?還有問題要請教嗎?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7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實物風車,學生準備:圖形卡片、做風車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圖釘、小棒、紙……
生2: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 師:你們說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面了,是個老朋友了,請你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以親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方便了下面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的教學。]
2. 師: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看兩條長邊,你發現了什么?
生: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一樣長?
師:也就是兩條長邊一樣長,你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師動手折)。你說的很正確,兩條長邊一樣長。你們能說說兩條短邊會出現什么現象嗎?
生:自己動手折一折。
師:除了用折紙的方法,還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兩條長邊、兩條短邊一樣長?(用直尺或繩進行測量……)
3.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長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先讓學生觀察圖形的邊,得到一個猜想,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證明他們的猜想,體現了觀察→猜想→證明的認知過程。對于學生可能用的多種方法,教師都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現。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師:你們同意嗎?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紙折折看吧,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商量商量。同樣我們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學生動手證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5.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正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這還有一種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三、動手實踐,拼組圖形
師:說了半天了,你們想不想動手拼一拼。快看看你們手里有什么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1. 師:左面4列的同學拿出2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長方形;右面4列的同學拿出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求你們用手中的圖形拼組出一個大的平面圖形,看誰拼的方法多,還能最先拼好。開始。
生
短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長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角與角相接組成的圖案。
2.選一些形狀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圖形?
[利用圖形卡片的拼組,體會圖形間的聯系及邊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的不同拼法,教師應給以鼓勵,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戲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圖形進行的拼組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圖形的拼組,同學們表現都非常好。(板書課題)
1. 拼圖案。
師: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一個忙。老師家買了許多地板磚,一般四塊地板磚就能拼成一個圖案,現在老師這兒就有四塊地板磚的樣本,請你們發揮想象為老師家設計地板圖案,你們愿意嗎?
[以幫助老師設計地板磚為引子,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以地板磚的樣本拼組,感受圖形的對稱之美。]
2. 拼熊貓。(第30頁的第6題)
老師非常感謝你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小禮物。(出示熊貓圖),你們喜歡嗎?不過這件禮物需要你們進行拼組才能得到。(指導學生進行拼組)
五、動手操作,體會圖形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還幫老師設計了地板圖案。你們想不想親手做一個漂亮的小風車?這里有做風車的過程(出示分解圖),你能說說怎樣做嗎?(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
怎樣在正方形的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
可是老師想出個難題來考考你,老師手里有張長方形的紙,你能用它做一個風車嗎?(把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經紙再做。)
怎樣將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出示圓形,問:這是什么形狀?用圓形紙做風車,先做什么?(把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再做。)
怎樣將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種圖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注意:在做風車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哪些圖形?
(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誰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生:我先把一張長方形(或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這個風車轉起來時就是一個圓。
[讓學生在做風車的過程中體會多種圖形間的轉換和聯系。]
六、總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對簡單的圖形進行 分解和組合。
3、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教學難點:
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七巧板、制作七巧板。
1、教 師出示一張完整的七巧板的'掛圖。
2、說一說七巧板是 由那幾種 圖形組成的?有 幾個正方形?有幾個三角形?那些圖形比較大?那些圖形比較小?有沒有一樣大的圖形?
3、每一位 同學都有一張空白的七 巧板,請你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并剪下來。
活動二: 利用做好的七巧板拼圖。
1、拼出一個正方形可以怎樣拼?拼出一個三角形可以怎樣拼?
2、拼出美麗的圖案:學生自己動手拼
3、聽“守株待兔”的故事。
4、下面的圖說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請你拼一拼。
5、發揮你自己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 你喜歡的圖形,并展示給同學們!
活動三: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1、今天這節課你上的高興嗎?怎么高興?
2、回家后繼續用七巧板拼圖,并搜集有關七巧板的資料。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填寫百數表,使學生清楚地了解xx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觀察,分析百數表,探究xx以內數的規律,并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發現xx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的一般規律。
2、初步構建數之間的'關系,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由小精靈帶來一張藏寶圖引出“百數表”
二、解構百數表,探索數的規律
1、觀察百數表,找規律。
出示xx頁百數表第一、二行所給的數,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呢?按照這個順序,你能填出它們之間的數嗎?
依次出示兩支特殊的數隊伍(兩個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數你能填出來嗎?(學生按一定順序把百數表填完整)。
2、涂色,找規律。
(1)完成xx頁例x(x)的涂色活動。并交流涂色中發現的規律。
(2)你還發現哪些新的規律了嗎?
自己觀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說一說。
全班交流。
3、課堂小結。
三、依據規律,拓展提升
1、給數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xx頁“做一做”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后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布的信息,產生聯想,并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問題
(1)什么是用數學?
(2)為什么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并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07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8-04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15篇02-23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15篇)02-2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5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門】03-01
【精】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1
【薦】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1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