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09 08:04:3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精華(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精華(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教具:小紅花、正方形、小圓片等實物圖。

  學具:學具袋中上述實物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說出得數)。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說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說出5個2

  (二)學習新課

  1、啟發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么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2、出示例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演示邊提問

  (1)教師是怎樣擺的?

  (教師先擺2朵,再擺2朵,最后又擺2朵)擺了幾個2,(3個2)教師板書:3個2。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用加法算:2+2+2=6 。

  (3)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相同加數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敘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然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么(像漢語拼音中的)。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一數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的個數3寫在乘號的后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學生擺正方形。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拿出3個正方形,擺成一豎行,這是1個3;第二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三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四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4個3)

  教師啟發提問

  (1)求4個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3+3+3+3=12)

  (2)這個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34=12)

  (3)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4、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要求

  (1)每堆擺4個圓片,擺5堆,這是幾個幾?

  (2)在小組內討論,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歸納小結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同學們想象一下,上面這道題,如果每堆擺4個圓片,擺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個,如果列加法算式,這個算式一定很長很長,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出示復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說出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 2。游戲

  (1)拍手游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戲.老師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題用線連起來)。

  7+7+7 6+6+6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分數乘、除法及比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為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對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復習。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及某些知識間相互關系的復習。

  教學中,把比的相關概念、倒數的相關概念、比的性質以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等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結合教材相關習題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將比與分數、除法聯系起來。

  3.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把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和用比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以及比的有關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同點:題中的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不同點:①題表示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②題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3)總結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

  ①方法:表示單位“1”的量已知,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②關鍵:找準表示單位“1”的量。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習題,復習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對比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5頁6題。

  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頁8題。

  (1)五年級同學收集了165個易拉罐,六年級同學比五年級多收集了。六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2)四年級比六年級少收集了,四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頁10題。

  一列火車的速度是180千米/時。一輛小汽車的速度是這列火車的,是一架噴氣式飛機的。這架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頁11題。

  (1)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長:42×=28(cm)

  寬:42×=14(cm)

  (2)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中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結合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看到物體的面。教材以這些為起點,安排學生看一看、畫一畫。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表象。這樣,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圖形的畫面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形”與“體”的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創新的意識,發展其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并能清晰地識別這些“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大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各一張,小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各數張。

  學生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各一個,釘子板,每個四人小組一張吹塑紙,印泥(有需要的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激趣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聽過三只小豬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豬為自己設計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房子)

  師:小豬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狀的積木搭起來的?你會分分類嗎?

  (學生把積木分成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類)

  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

  1、自主操作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學具袋里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個面,跟旁邊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感覺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長方體,這個面是長長方方的,摸起來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體,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來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圓柱,(手指圓柱底面)這里是圓的,摸起來平平的;(手指側面)這里摸起來彎彎的。

  師:大家剛才看到的這些面都在物體上,你們有沒有辦法把它們記在紙上呢?

  生:(考慮后回答)有!

  師:請小朋友先獨立想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最后用你們準備的工具試一試,比一比,哪個小組辦法多。

  (學生開始活動,每組學生把記下的面貼在吹塑紙上,展示在大黑板上)

  師:下面,我們請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說一種辦法,注意聽仔細,說過的辦法就不再說了。

  生1:我們是把長方體放在紙上,照樣子剪下來。

  師:你的小手真靈巧。

  生2:我們把圓柱在印泥上蘸上水在紙上一拓,就留下了這個面。

  師:你們的辦法真方便。

  生3:我們是把正方體放在紙上,照著它的邊畫下來的。

  師:你這個辦法真好,愿意表演給大家看嗎?

  (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操作)

  師:小朋友真是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簡單又實用的方法。現在,請我們全班小朋友在三個立體圖形中找一個你最喜歡的,把它的一個面記在紙上,好嗎?

  (全班動手畫圖,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師:看一看大家剛才記下的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生:知道,有長方形,正方形,圓。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想一下它們的樣子。

  〖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基于這一觀點,在這里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如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再畫一畫,讓學生體會"面"與"體"的關系,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

  2、幫圖形娃娃找房間

  師:平面圖形這個大家庭里有這么多的圖形娃娃我們已經認識了,現在它們想回到自己的房間,小朋友愿意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房間嗎?(生:愿意)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課前準備的大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請部分學生給隨手貼在黑板上的圖形找相應的房間。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個圖形應該在這個房間里嗎?

  、鞏固延伸,實踐運用

  師:小朋友幫助這些圖形找到了各自的房間。可是,還有幾個淘氣的圖形跑到了我們的書法室,小朋友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師:其實,在生活中,這些圖形常常與小朋友見面。請大家在周圍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形狀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學生走出座位,在教室里尋找并交流。

  師:(課件出示一些交通標志)這是我們在街上常常看到的一些交通標志,它們又是什么形狀呢?它們提醒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四、動腦動手,自我創造

  1、圍一圍

  師: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么多,那你能動手來創造這些圖形嗎?(能)讓我們在釘子板上來“圍一圍”。請你拿出釘子板,自己來圍一圍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學生圍)

  交流展示,說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2、畫一畫

  師:小朋友的動手能力真不錯!你們想不想來畫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呢?那我們就在方格紙來“畫一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覺得怎樣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方便呢?(學生討論,交流)

  師:對,我們可以沿著方格紙的邊線來畫,就比較容易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課件示范畫長方形的一條邊。)

  畫好后交流,說說自己畫的是怎樣的圖形。

  五、快樂游戲,鞏固深化

  師:剛才小朋友找得真仔細,你們還能設計出新的玩法嗎?

  生1:能。我可以用圖形拼各種物體。

  生2:我還可以用圖形畫出其它物體。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你想怎樣玩就怎樣玩,自己選擇辦法,沒有想到的可以先參觀其他人的作品,再自己選擇。比一比,誰的設計最美麗。

  (學生自行活動,教師巡視)

  六、全課總結,活動延伸

  今天你認識了誰,你能來說一說嗎?

  請把你們認為最好的'設計帶過來,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參觀學習。

  〖總評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這節客課的重點是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并能清晰地識別這些“面”,而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也是這節課的難點。為了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技能,學習知識,我在設計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一年級實驗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整節課以第三只小豬搭房子的故事導入,一下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巧妙地回顧了前面的學習內容。在認識平面圖形后,又創設了給圖形娃娃找房間等情境,使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樂趣,學生在樂中學,趣中悟。

  2、分組合作,求異探索。本課教學中時刻把學生當作教學主體。新課部分,學生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活動,自主操作,探索知識,充分體現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思考,并且培養了與人合作的意識及主動探索的精神。教師也鼓勵學生大膽匯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求異思維,樹立自信心。

  3、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采用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直觀、形象、動態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多媒體計算機的圖象、聲音、文字的綜合運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做到正確識別。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05~106頁節約用水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培養學生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數據測量、收集、整理,計算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漏水體積,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在經歷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強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重要性,強化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水龍頭單位時間漏水量的測算,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聯系生活實際的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教學準備:

  1.調查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查找有關宣傳節約用水的資料。

  2.學生分組測量一個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滴水量。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出課題

  1.視頻,創設情境。

  課前:課件播放優美的水聲。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預設:水)

  教師:老師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有關水的報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寶貴的水資源)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教師:看完這篇報道,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1: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

  預設2: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少,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教師:是啊,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離不開它。但在實際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隨處可見。

  教師:課前我請同學們調查了周圍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曬一曬吧!(預設:洗車,水龍頭沒關等)

  教師:剛才同學們舉的一些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很習以為常的小事,因為有些人意識不到水的珍貴。但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許多人在備受干旱的煎熬。現在,讓我們走近他們,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課件播放我國西南地區干旱圖片)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材分析

  分蘋果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是這一冊的開篇。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接著,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蘋果活動,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還有余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并和操作過程聯系起來,以使學生了解每一步的含義,并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驗算。

  教材隨后安排了試一試及練一練,進一步使學生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屬機關小學,硬件設備好,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機,屬于實驗區的實驗校,并在20xx年就開始使用新教材。學校地處商業區,流動人口比較多。

  學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有很大差異。從這兩年的新教材實施中可以看出,學生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能夠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極少幾個孩子,因為生活體驗少、個性較強,不主動與人合作,缺乏探究和發現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學具中的蘋果卡片。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經驗,建構數學模型

  (出示課件)小熊家里來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個蘋果來招待小伙伴們,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但小熊忘記了究竟來了幾位客人,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原有經驗,提出解決辦法。)

  下面是學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給了4人;

  2.5+5+5+5=20(個),分給了4人;

  3.20-5-5-5-5=0(個),分給了4人;

  4.204=5(個),分給了4人;

  5.205=4(人),分給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4

  _____

  5) 20

  20

  __

  這一步可由教師介紹,也可由已經掌握的同學來介紹,注意說清各部分的意義,并結合分蘋果的實際操作來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1.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2頁試一試。

  2.小組交流各自算法,并說一說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這里需要強調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數里的個位對齊,剩下的0也要和個位對齊。)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來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課件)應該怎么樣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學具來分一分,可以小組合作。

  3.小組匯報。(我們組給每個客人分了3個蘋果,還剩下2個。)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后有余數的情況,誰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找兩個同學說一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來解決呢?(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

  5.那么我們能不能知道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怎么寫呢?(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寫一寫,然后小組之內交流。)

  6.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有余數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每一步的意義是什么?(在這里要介紹余數和商的位置。)

  7.有了這樣的書寫格式,我們怎么樣來驗算剛才的計算結果呢?

  (每人分3個,6人共分到了18個,再加上剩下的.2個,正好是20個,算對了。)

  (四)積極思考,探究規律

  (出示課件中淘氣和笑笑的故事,讓每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么矛盾。)

  1. 在小組內說一說這個故事,為什么淘氣錯了、笑笑對了?

  2.你發現了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3.計算第3頁試一試中(2),你發現了什么?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格式。)

  (五)回顧小結,贊美激勵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說一說你們的收獲吧。

  老師認為你們表現得真不錯,大家都積極地幫助小熊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天,當我們能和動物真正和平相處時,相信小熊也會走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和小熊說再見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別的畫面)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力求為學生創設充分發現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師介紹了除法豎式之后,讓他們去探究有余數除法的豎式寫法,當他們在嘗試之后,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一直非常活躍,學生始終在學習的情境中思考、討論。特別是對淘氣和笑笑的矛盾,表現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在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能夠找到淘氣的錯誤之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余數不能比除數大,并且為自己的發現而驕傲。

  〖案例點評

  課堂教學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教師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充分發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

  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了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于第一個環節:20個蘋果,每人分5個,來了幾位客人?有一個學生就提出猜測的方法:7個行不行?6個行不行?5個行不行?4個呢?猜測的結果是,4個可以!尊重學生的想法,既保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初步體驗除法中的試商。

  另外,我認為本節課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在整節課中,教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發現。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翻書到86頁,仔細觀察,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

  2.好,下面誰來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學過的圖形?

  3.請觀察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假如這塊長方形花壇的長是3米,寬是2米,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6平方米,平行四邊形面積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二、民主導學

  (一)、數方格法

  用展示臺出示方格圖

  1.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這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數一數是多少平方厘米?

  請同學認真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出現了不滿一格的,怎么數呢?可以都按半格計算。然后指名說出數得的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3.請同學看方格圖填87頁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請學生回答發現了什么?

  小結: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引入割補法

  以后我們遇到平行四邊形的地、平行四邊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邊形的東西,都像這樣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那么我們就要找到一種方便、又有規律的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割補法

  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沿著所作的高剪下來,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養學生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反比例的意義和正確判斷成反比例的量。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口答正比例的意義。

  2、 怎樣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

  3、 寫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并判斷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哪兩種量成正比例?

  (1) 已知每小時加工零件數和加工時間,求加工零件總數。

  (2) 已知每本書的價錢和購買的本數,求應付的錢。

  (3) 已知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求總產量。

  二、引新

  在上面的數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總數一定,每小時加工零件和加工時間是什么關系?如果應付的總錢數一定,每本書的價錢和本數是什么關系?如果總產量一定,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是什么關系?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反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 新授

  1、 教學例4。

  (1)出示例4。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么?

  B、加工的時間是否隨著每小時加工的個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

  C、表中兩個相的數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口答,師板書

  小結:

  2、教學例5

  用600頁紙裝訂成同樣的練習本,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有什么關系?請你先填寫下表。

  每本的頁數 15 20 25 30 40 60

  裝訂的本數 40

  (1) 先填表,然后觀察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

  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變化而變化的?

  表中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乘積各是多少?

  你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寫出它們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每本頁數裝訂的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2) 小結: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也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裝訂的本數是隨著本頁數的變化的。每本的頁數擴大,裝訂的本數反而縮小;每本的頁數縮小,裝訂的本數反而擴大。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的積總是一定的。

  (3) 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及關系式。

  (1)請你比較一下上面的例4、例5,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

  (2)判斷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備的條件:

  a兩種相關聯的量。

  b一種量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

  C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3)例4中,加工的時間隨著每小時加工數量的變化,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的`積(零件總數)是一定的,我們就說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5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為什么?(指名幾個學生口述,教師幫助糾正)

  (4) 概括關系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R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R(一定)

  3.教學例6。

  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下?

  指名口述,師講評。

  (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兩6種相關聯的量,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天數的積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四、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看兩種相關聯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是否一定,積一定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討論:想一想:播種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為什么?

  五、鞏固練習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練后講評。

  六、課內外作業

  完成練習三的第4――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學生看屏幕上的小區圖,圖上不但有漂亮的樓房、還有美麗的草坪。提問:你們知道小區里為什么種草坪嗎?

  1.師出示例題:

  月星小區有850平方米草坪。這種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釋放氧氣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月星小區的草坪每天大約能釋放氧氣多少克?月星小區的草坪每天大約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學生讀題,師解釋氧氣、二氧化碳的知識

  2.學生列式85015、85020

  二、嘗試計算,探索方法

  1.梳理知識、指導學法

  (1)比較:這兩個乘法算式和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2)回憶:計算85015,要用到以前學過的哪些乘法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乘法的筆算、估算

  師幫助大家回憶以前知識。

  口算: 802= 980= 6070=

  3020= 1330= 5040=

  提問:你是怎樣口算的?老師為什么讓大家做這組口算題?(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

  2.提問:你能估算一下85015的結果是多少嗎?

  學生估算:把850看作800,15看作10,用80010=8000,結果應該比8000大。把850看作900,15看作20,用90020=18000,結果應該比18000小。(板書80010=8000、90020=18000)

  要求學生試著用豎式算一算,算好之后,在小組之間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教師尋找不同算法。小組內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讓不同算法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85015 =

  850 850 850

  15 15 15

  4250 4250 425

  850 85 85

  12750 12750 12750

  3.全班交流討論:

  (1)比較:這三個豎式有什么共同點?答案和估算的結果比,合理嗎?為什么?

  (2)同一道題黑板上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

  請第一個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用85015 你怎么會想到這種方法的?

  (3)比較:后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請第二個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4250是怎么得來的`?85呢?計算第一步看0,得到4250;計算第二步不看0,得到85,一會兒看0,一會兒不看0,這樣做容易出錯。

  請第三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就是把0前面的數相乘。425是怎么得來的?85呢?0到哪里去了?這里怎么有0出現呢?這是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識?(指黑板上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說一說)

  (4)比較:你更喜歡哪種方法呢?談談你的理由。(板書:簡便方法)

  (5)完整計算,感悟簡便方法

  用簡便方法計算,做的時候,首先要會擺豎式,下面請同學上黑板把豎式擺一擺。

  師帶領學生集體計算。先怎樣?(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最后寫答語。

  剛才通過應用以前所學的估算等知識,算出了草坪釋放的氧氣。計算過程中,我們學會了什么方法?接下來我們用簡便方法算一算草坪吸收的二氧化碳,好嗎?算的時候,仍然通過估算、再算一遍的方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4.再次嘗試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讓不同算法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850 850

  20 20

  17000 1700

  (2)討論比較:

  提問做錯的學生:你是怎樣計算的?1700中的第一個0是怎樣得來的?第二個0呢?

  提問:你估算了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850 (板書:80020=16000,90020=18000)

  20

  1700

  提問:1700這個答案合適嗎?你能自己找到錯誤原因嗎

  提問做對的學生:你是怎樣計算的?17000這個結果合理嗎?為什么?他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和這位同學是一樣的;把85020看作852,和這位同學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是添一個0和添兩個0。為什么添兩個0?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識?

  (3)反饋:請做錯的學生改正錯誤的結果。師寫答語。

  三、分層練習

  1.練習:在練習紙上做38022、17060、50040 60035

  (1)應用所學知識,先將豎式列好,不計算。

  反饋:比較60035的豎式的擺法,你認為哪一種好?為什么?(如果寫成635要乘兩次,寫成356只要乘一次,為了計算簡便,可以把乘數的位置交換一下)

  (2)學生計算:反饋:教師巡視,要求學生規范地說。選取38022、50040說理。

  (3)討論:做這些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為什么這四道題都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

  2.做書P5第四題。

  要求學生先估算一下結果的范圍。再列式計算。最后反饋。

  3.做書P7第三題。

  學生做題,集體反饋。

  4.據調查,每個成人每天大約吸入氧氣750克,呼出二氧化碳950克。17個成人每天大約吸入氧氣多少克?每天呼出二氧化碳多少克?

  比較:談一談想法.

  85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約能釋放氧氣12750克

  85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約能吸收二氧化碳17000克

  17個成人每天大約吸收氧氣12750克

  17個成人每天大約呼出二氧化碳16150克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我們在小學階段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如果把這些圖形分成兩類,可以怎么分?

  生:我們學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四種立體圖形。如果把這些立體圖形分成兩類,長方體、正方體為一類,因為它們由平面圍成;圓柱、圓錐為另一類,因為它們由平面和曲面圍成。

  師:今天我們就來分類復習這些立體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立體圖形)

  ⊙回顧與整理

  1.長方體和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什么特點?

  (1)長方體的特點。

  ①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②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③把長方體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2)正方體的特點。

  ①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②正方體有12條棱,棱長都相等,有8個頂點。

  ③正方體可以看作特殊的`長方體。

  (結合學生的回答,整理成表格)

  相同點

  不同點

  關系

  面

  棱

  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棱長

  長方體

  6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也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每一組互相平行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正方體

  6個面都是正方形。

  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2.圓柱和圓錐。

  提問:你對圓柱和圓錐有怎樣的認識?

  預設

  生1: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的兩個底面的面積相等。

  生2:圓柱有一個曲面叫作側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圓柱有無數條高。

  生3: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生4: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圓錐的高只有一條。

  生5:測量圓錐的高時,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

  (結合學生的回答整理成表格)

  底面

  側面

  高

  圓柱

  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沿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兩底面之間的距離。

  圓錐

  一個圓。

  沿母線展開是扇形。

  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3.觀察手中的立體圖形,說一說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

  (平面圖形能組成立體圖形,立體圖形不一定都由平面圖形組成)

  4.復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

  (1)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觀察這個長方體實物,并說說從自己觀察的方向所看到的圖形。

  (2)教師在原來的長方體上面再放一個同樣的長方體,提問:你能說出你看到的圖形嗎?

  (3)拿出小正方體,在小組內把幾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在一起,并互相說一說所觀察的方向和看到的圖形。

  (4)課件出示教材90頁8題。

  (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