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
2、學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實物的分類
3、樂意參加游戲活動,體驗做客交朋友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貼有臉譜表情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娃娃圖片分別用布遮住
2、孩子們人手一套圓形、方形、三角形的實物圖片
3、裝有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的食物罐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去圖形寶寶家做客
1、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去圖形寶寶家做客,開心嗎?
2、那我們乘著小火車出發吧——(帶孩子們在兒歌聲中入場就座)
二、認識圖形寶寶
圖形寶寶家有幾個寶寶,一個叫圓形寶寶,長的像個皮球,一個叫方形寶寶,長的像塊手帕,他們都躲起來了,想跟我們玩躲貓貓游戲呢,我們一個一個地把他們找出來吧。
1、認識圓形寶寶:
(1)圖形寶寶躲在哪兒呢?
(2)結合孩子們的猜測出示圓形寶寶的圖片:呀,真的找到了一個寶寶,可他是誰呢?(幼兒結合已有經驗猜測)對啦,他呀就是圓形寶寶,看看,圓形寶寶什么地方長的圓圓的?圓形寶寶全身都是圓圓的,長的'真像個圓圓的皮球,我們一起打個招呼:圓形寶寶,你好
2、認識方形寶寶:
(1)那方形寶寶躲在哪兒呢?
(2)出示方形的圖片:呀,又找到了一個,那他是方形寶寶嗎?(幼兒猜測)圖形媽媽說,方形寶寶長的像塊方方的手帕,(出示手帕)看看他們長的像嗎?原來他就是方形寶寶,方形寶寶想跟我們做朋友,你們愿意嗎?那我們一起對方形寶寶說句甜甜的話——方形寶寶我喜歡你
3、認識三角形寶寶:
(1)圓形寶寶和方形寶寶都出來了,還有一個寶寶躲在哪呢?哦,在這里呢。(從背面取出三角形圖片)
(2)咦,這個寶寶長得真奇怪,你們認識他嗎?看看他的頭上長了什么?下面兩邊呢?他有幾個尖尖角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是三角形寶寶,因為長了三個尖尖角,所以大家叫他三角形,三角形寶寶想跟你們握手,你們愿意嗎?那我們可要一邊握手一邊對他說:三角形寶寶,你好,會嗎?(讓孩子們在握手和問好中再次感知三角形尖尖角的特征,鞏固對三角形名稱的記憶)
三、給圖形寶寶送實物禮物
1、圓形、方形、三角形,小寶寶們真可愛,老師準備了禮物送給他們呢。(出示三張實物圖片)看是什么呀?圖形寶寶喜歡跟自己長的一樣的禮物,那我的禮物該送給誰呢?誰來幫幫我?(依次在提問中請個別孩子進行對應的粘貼,給孩子們一個操作的示范)
2、在你們的椅子下也藏了一份禮物呢,我們把小簍子取出來,看看里面有什么禮物呢?它們長的像哪個圖形寶寶?
3、那我們一起來送禮物吧,看清楚了,別送錯喲。
4、我們都把禮物送掉了,那送對了嗎?組織孩子們進行校對,再次在沖突中進行分類的鞏固。
四、猜測分享圖形寶寶送的禮物,讓活動繼續延伸
1、收到了這么多的禮物,圖形寶寶們很高興,瞧,(出示禮品盒)他們也給我們準備了禮物呢。
這是棒棒糖,它是(圓圓的——)
這是餅干他是(方方的—),
這是三角形的——(巧克力)
你喜歡吃什么呢?(簡單交流)
走嘍,回去吃好吃東西嘍——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5以內的數量。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初步感知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讓兩組物體變成一樣多。培養幼兒有序拿放物品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數量比幼兒人數多一的任意玩具,課前先擺事在教室方便幼兒取放的位置上下班。小動物、飲料、水果的圖片各5張。小熊手偶一個。幼兒用書、數學掛圖書60-31。
活動過程:
1、通過情景表演:“小熊服務員送飲料:,學習一一對應比較5以內數量多少的方法。
——森林里新開了一家快樂餐廳,那里有小狗、小羊、小熊和長頸鹿服務員。小動物們都特別喜歡快樂餐廳,今天又有誰去呢?(在黑板上,不規則出示4只小動物。)我們和小動物打個招呼吧!小熊也和小朋友一樣有禮貌,連忙出來問道:歡迎光臨,請問大家想要些什么呀?小動物都口渴了,想喝飲料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引導幼兒說一說。佶計會有幼兒說給每位幼兒子發一杯就知道了。幼兒回答后教師演示。)這個辦法真好,我們先給小動物們排排隊,請它們坐整齊。(將小動物們從左至右一個一個擺成一排。再從左至右一一送上飲料。)這下我們就知道了,小動物和飲料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呢?(引導幼兒說一說,小動物和飲料一樣多)對,小動物和飲料一樣多,它們奢陰飲料了。小動物們請喝吧!
2、通過情景表演:“小熊服務員送水果”,學習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使兩組變成一樣多。
(1)感知添1的方法使兩組物體變成一樣多。
——小動物們喝完飲料好開心啊!它們又對小熊服務員說,我們還想吃些水果呢!小熊說沒問題。于是,小熊又端來了水果。(在黑板上出示3個水果圖片。)小動物和水果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誰來幫幫小熊?(請一位小朋友將水果分發給小動物們。)咦,怎么了?(引導幼兒說一說,有只小動沒有水果。)為什么會有小動物沒有水果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多,水果少。)這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想辦法,再拿一個水果給小動物就行了。)小朋友們想到好辦法了,小熊請你再添一個水果,這樣小動物我水果就一樣多了。(再出示一個水果。)現在小動物和水果怎么樣了?(一樣多)
(2)感知用去1的方法使兩組物體變成一樣多。
—— 正吃的高興,小貓說,我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再見,(去掉一張小動物圖片。)咦,現在又怎么了?(有一個水果沒有小動物吃了。)為什么水果沒有小動物吃了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少,水果多。)這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想辦法,拿走一個水果就好了)。現在小動物和水果又怎么樣了?(一樣多了。)小動物們好高興,謝謝小朋友幫我們想辦法,小朋友再見。
3、放松游戲:“找玩具”,進一步用所學習方法練習比較物體的多少。
——今天,小朋友幫了小熊的'忙,小熊要謝謝你們。它特地準備了許多玩具,要請小朋友們玩。現在就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過去,取一件你喜歡的玩具坐到座位上吧!(本次游戲,所擺放的玩具比幼兒少一個,注意提示幼兒不爭搶玩具,注意安全。)小朋友們都有玩具了嗎?(有一位幼兒沒有玩具。)小朋友們快來幫忙啊,有一個小朋友沒有玩具!怎么回事呢?(引導幼兒說一說,玩具少了,并引導幼兒想辦法。有的小朋友說兩個人一起玩,有的會說再找來一個玩具,最后,教師再拿出不個玩具,讓玩具和幼兒數量一樣多。)此游戲可根據幼兒情況,反復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手口一致地點數3的數量物,難點是說出總數。節律感是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基礎,因此活動開始,我設計的是以幼兒邊動手邊念《手指變變變》的環節。接下來幾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服務,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
運用兩大教法,讓幼兒趣味學數學。;本文一是操作法。活動一開始,我就設計了師點數和幼兒點數兩個環節,給每個幼兒充分操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幼兒在體驗中找到點數的規律,讓每個孩子在獨立操作、親身體驗中找到答案。
二是游戲教學法。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更是小班數學教育的靈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要讓幼兒保持興致、驚喜不斷,才能夠吸引幼兒注意,進行有效教學。活動中我創設了奇趣的數學點數游戲,如"種樹"、"種花"等,讓幼兒對點數始終興趣不斷。
二期課改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宜、適度的教育環境,以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復練習、反復操作,才能習得。從幼兒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簡單的物品數量還不夠,還要提供多種多樣的形象的物品,以提高幼兒的點數興趣,再提供一些數字,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
教學反思:
這節社會環保教育課已建立起幼兒對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責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環保意識;了解到了綠化的好處。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表現活躍,發言積極;但少數幼兒表現不夠主動,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對這部分孩子多給予引導和培養。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裝糖果年齡段:小班
活動目標:
1、區別糖和盤的顏色、形狀的不同,進行顏色、形狀的對應歸類。
2、有興趣的裝糖,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紅、綠)和(圓、方)盤子若干,各種糖果剪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糖和盤”
1、老師這里有許多糖,這些糖一樣嗎?
(1)引導幼兒說說糖在顏色和形狀上的不同
(2)發揮想象:猜測每種糖的口味
一、裝一裝:糖果
1、出示盤子(紅、綠;方、園的盤子)
2、觀察盤子的不同:請你幫老師將這些糖果裝近糖果盒里,好嗎?
(引導幼兒說一說:如何分類放糖?)
3、個別幼兒操作:
紅(綠)的糖裝在什么糖果盒里?
圓(方)的糖裝在什么糖果盒里?
4、兒歌:紅的糖裝進紅的盤(方的糖裝進方的盤)
綠的糖裝進綠的盤(圓的糖裝進圓的盤)
5、難點:還可以怎樣裝糖果?
(1)圖案一樣的糖果裝在一起。
(2)每個盤子放相同數字的糖果。
三、吃糖果
1、小朋友,謝謝你們,老師要分糖給你們吃。
2、你一個,你一個---;許多糖分成了一個一個
(對“1”和許多進行鞏固)
3、請小朋友來分糖,一個糖分給你,你一個、你一個??
活動名稱:《送禮物》年齡段:小班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的游戲情境,認識“大、小”標記。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能按大小進行相應的匹配。
活動準備:大小娃娃各一只、大小椅子各一把、大中小盤子各一個、同類不同大小的蔬菜、大小鍋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情境:今天,小四班來了兩位客人
(1)出示大、小娃娃:“它的名字叫大大(小小)”
(引導幼兒禮貌用語,向大大、小小打招呼)
二、游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1、“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
(不一樣,一把大、一把小)
2、“我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三、送禮物
要求:幼兒目測比較禮物的大小,對應送給客人
(并能講一句話)
(1)教師提供材料,個別幼兒進行操作
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游戲結束:
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據皮亞杰的智力階段性發展理論,小班幼兒屬于前概念或象征思維階段,這個階段幼兒的思維發展是由直觀性向表象性發展,因此在活動中應以操作活動為主。同時,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使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本次活動幼兒在操作熟悉的生活化材料過程中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問題。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上或減去的方法使5個以內的兩組物體變得一樣多。
2、在操作中進一步體驗兩組數量之間多與少的關系。
3、激發幼兒樂于探索,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圖片:大象、木頭、香蕉、萬通板。
2、學具:插孔串珠、對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運木頭的圖片、塑料筐8個(內裝塑料穿線動物)、花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題激趣。
1、大象運木頭(感知3和4的數量關系)。
我是大象運輸隊的隊長,我們隊里的大象力氣大,可能干呢!今天接到通知,要我們去運木頭。
(1)出示木頭圖片(已貼好),請幼兒點數,說出總數。(3堆木頭)
(2)我們隊里來了幾頭大象呢?師逐一出示大象,幼兒邊看邊點數,并說出總數。(4頭大象)
(3)比較兩組數量之間的多與少。引導幼兒說出木頭少,大象多,少幾堆?
(4)有一頭大象沒有木頭運,怎樣才能使大象和木頭的數量一樣多呢?(讓幼兒感知3和4的數量關系,引導幼兒說出用添加的方法使得大象和木頭的數量一樣多。)
(5)師小結。
2、大象運香蕉(感知4和5的數量關系)。
大象運輸隊又接到通知,要到香蕉園里運香蕉。
(1)出示5筐香蕉圖片(已貼好),請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2)這次來了幾頭大象呢?師逐一出示4頭大象,幼兒邊看邊數,并說出總數。
(3)比較兩組數量之間的多與少。引導幼兒說出:香蕉多,大象少,少幾頭?
(4)還剩一筐香蕉沒能運走,怎樣才能使香蕉和大象的數量一樣多呢?(讓幼兒感知3和4的數量關系,引導幼兒說出用減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香蕉和大象的數量一樣多。)
(5)小結。
二、以“贈送禮物”的形式,引導幼兒比較兩組數量之間的多與少,并會用減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兩組的禮物數量一樣多。
1、引導幼兒比較兩組數量之間的多與少。
(1)大象愛勞動,又很能干,小朋友制作了許多禮品要送給大象,大象不會數數,它想知道兩組小朋友制作的禮物哪一組多哪一組少,你們愿意幫助它們數數嗎?
(2)教師提供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時應將材料擺放兩組進行比較,哪一組多哪一組少。幼兒分組操作練習(第一組:對比卡;第二組:圖片;第三組:串珠;第四組:插花;第五組:穿線動物),教師巡回指導。
(3)分享操作結果。請幼兒交流兩組禮品進行比較的結果,哪一組多哪一組少。
(4)小結。
2、引導幼兒說出用減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兩組的禮物數量一樣多。
(1)大象想讓兩組禮品變得一樣多,你們有辦法嗎?
(2)幼兒操作,想辦法用減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兩組的禮物數量一樣多。
(3)分享操作結果。幼兒交流,自己是用什么辦法使兩組物品變得一樣多。
(4)小結。
活動延伸:
玩“比一比抓多少”游戲。
師提供花片,介紹游戲玩法;幼兒兩人一組,一個先抓一把,擺一擺,數一數;另一個再抓一把,對應擺一擺,數一數;誰多,誰少?想辦法使得兩組的花片數量一樣多。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下數學教案02-26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小班數學教案09-29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兔08-24
小班蒙氏數學教案01-06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01-01
小班數學教案【熱】01-10
小班數學教案【薦】01-05
有關小班數學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