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05 14:55: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薦)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1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數腳有一百只,幾只雞來幾只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的數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只?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這道題里還有隱藏的數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后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增加誰的只數?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游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么特點?

  生:雞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么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字大時使用,數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為ⅹ,兔子的只數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匯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后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四、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于“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經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2.熟練掌握用乘法來表示加法的簡便過程,能夠靈活運用于

  3.增強用所學的乘法的意義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師:森林王國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天天練本領,打算在五月份召開的森林運動會上一顯身手。你們想知道都有誰參加了嗎?

  生:想

  師:(課件出示)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了。都來了誰?

  生:小青蛙、小猴子、長頸鹿、小狐貍、小老鼠、小狗、小免。

  師:嗯,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小動物們都在練習什么本領嗎?

  生:想

  二、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第1題

  師:我們先去看看小青蛙在練習什么本領?(點擊課件,出示第1題)

  生:跳遠

  師:誰來讀一讀題要求?

  生:xxxx

  師:你們發現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嗎?

  生:從刻度0跳到刻度3。

  師:真是好眼力,我們算它跳1步。

  師:小青蛙要想跳2步應該怎么跳?

  生:接著在第1步后面跳,從3跳到6。

  師:誰能畫出來?

  生:xxxxxxx

  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帶箭頭的曲線,從刻度3出發畫到刻度6。

  師:這時小青蛙一共跳了幾個3?

  生:2個3

  師:所以,小青蛙2步跳了幾格呢?

  生:6格

  師:接下來,小青蛙3步跳幾格?6步跳幾格呢?你們能畫出來嗎?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題卡紙上動手畫出來。

  生:動手畫(教師巡視)

  師:(選1名同學的作品展示并評價)這是1名同學畫的作品,我們請他來說一說他是怎么畫的?

  生:xxxxx

  師小結:xx同學的口才可真了不得,小青蛙可把它的本領變成了小兒歌,(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準備好了嗎?小青蛙1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2.課件出示第2題

  師:看到了小青蛙的本領,可把小猴著急壞了,這不,小猴拿著小棒走來了。誰來讀題?

  生:xxxxxx

  師:誰來說說小猴是怎樣擺小棒的?

  生:一堆擺4根,像這樣擺了五推。

  師:用虛線把這樣的.五堆小棒圈起來,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呢?

  生:4+4+4+4+4=20

  師:這時,我們發現有幾個幾相加呢?

  生:5個4相加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乘法

  師:下面老師,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填空,其他同學在第2張題卡紙上把題補充完整。

  生:xxxxx

  師:寫完的同學就做好,我們來看這位同學填的對不對?(請答題的同學來說給大家聽)

  生:對

  師:老師有個疑問,大家看,這幅圖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還可以用哪個乘法算式表示呢?

  生:xxxxx

  師:謝謝你喲,這回我沒有問題了。通過做這道題,你看出了小猴子具有什么樣的本領啊?

  生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師:大家同意他總結的嗎?(生:同意)恭喜你們,已經學會了小猴子的本領了。

  3.課件出件第3題

  師:要說著急莫過于長頸鹿了,看,他帶來了擺圈本領。(課件出示)誰來讀一讀題?

  生:看一看,填一填。

  師:題要求讀明白了嗎?好,大家看第一幅圖,長頸鹿是怎么擺的?

  生1:1列擺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列。

  師:表示幾個幾?(生:5個5)

  師:這是豎著觀察的,我們還可以怎樣觀察?

  生2:1行擺了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行。

  師:噢,你能說出這樣擺法表示的意義嗎?

  生:也表示5個5。

  師:怎樣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請大家寫在第3題上。

  生:5+5+5+5+5=25,5x5=25

  師提問:加法算式5+5+5+5+5=25,乘法算式5x5=25。

  師:這是長頸鹿的一個本領,它還有第二個本領,看第二幅圖,它又是怎樣擺的?

  生:3個連一起,像這樣擺了8份

  師:表示什么意義?

  生:8個3是多少?

  師:請在紙卡第3題上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看大屏,這是長頸鹿根據圖意列出的算式,請大家對照一下,看你寫的對不對,對的,請舉手!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長頸鹿的本領了。

  4.課件出示:第4題

  師:小狐貍看到它們的本領,記在了心里。誰來讀一讀題要求?(生:)

  師:這個本領可不簡單,我們看第一題,這道加法算式表示幾個幾?怎樣寫出乘法算式?

  生:5個3;3x5=15或5×3=15

  師:看來你對小狐貍很了解嗎。看這道題,可以寫成乘法算式:……(以下4道題方法同上)

  5.出示課件:第5題

  師:(課件出示)讀題,小老鼠為森林運動會衣服縫上了漂亮的鈕扣,大家先來看左邊這幅圖,,誰來說說它是怎么縫的?

  生:1件4個,縫了5件

  師:表示幾個幾?

  生:5個4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師:請用直尺在題卡上連出來。你來說說你是怎樣連的?

  生:xxxxx

  師:由于參加人員的衣服很多,小老鼠邀請親人來幫忙,看右邊這幅圖,誰來說說圖意?

  生:1組5只,有4組,表示4個5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這時,右圖與哪些卡片可以用線連起來?在題卡上連一連。

  師:老師發現一個問題,5+4為什么沒有連?

  生:因為5十4表示5加4合并在一起,而5x4表示4個5相加或5個4相加。

  師小結:可以看出兩道算式表示的意義不同。以后我們做題可要認真,不能馬虎。

  6.出示課件第6題

  師:小狗

小學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例3以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乘法口訣的來源。

  2、熟記1的乘法口訣。

  3、會用1的乘法口訣口算相應的表內乘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會用1的乘法口訣口算相應的表內乘法。

  教學準備

  小棒

  一、復習引入

  1、對口令

  ①教師說算式,學生說口訣。

  ②教師說口訣,學生說算式。

  2、擺小棒,說算式,說口訣。

  每次擺2根,擺3次。

  每次擺2根,擺6次。……

  3、引入新課。

  二、學習例3

  1、擺小棒。一根一根地擺,邊擺邊說,1個1、2個1、……9個1

  2、根據擺的'情況,說算式。1個1是1、2個1是2、……9個1是9

  板書:1×1=1

  1×2=2

  1×3=3

  ……

  1×9=9

  觀察算式,你發現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3、編口訣。

  ①小組活動,你能編出這些乘法的口訣嗎?組長記錄。

  ②全班反饋。教師板書: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討論,說一說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記口訣。①你怎樣記住這些口訣?

  ②熟記口訣。

  三、課堂活動

  說算式,對口訣。

  1×3————一三得三

  ……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

  1的乘法口訣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小學數學教案4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第一課時 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 、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折一折。

  折過2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回指點,發現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臺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后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并說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4)圓的半徑都相等。 ( )

  2、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發現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獲、講表現。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還有什么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小學數學教案5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幼兒園接觸過1-5各數,他們能夠熟練地數數,有的甚至能夠疏導100多,從表面上看,他們已經很熟悉這些數了,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缺乏對數的整體意義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數,對它們的用處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沒有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對生活中離不開數的價值缺乏體驗,還沒有對這些數產生較強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感。

  課時準備: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游戲,請同學們舉起你們的雙手,跟著老師一起做。我說一句你們跟著說一句。(師生一起做變變變的游戲)

  師:剛剛我們變手指是從幾根指頭變到幾根指頭的?(隨機引出一根指頭到五根指頭的)

  師:今天我們學習《1-5的認識》板書課題(1-5的認識)

  二、實踐探索,合作交流。

  1、師: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看這位老奶奶,家里收獲了很多東西,同學們瞧瞧,這幅圖里面都有什么東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觀察,圖中有多少個南瓜、多少朵花?并隨機指導三、指導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

  1、師:圖中有什么數量是1?

  (一個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師:(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2、師: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就請同學們數出圖里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3、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么數?

  4、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么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5、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6、:請同學們說說圖中有什么可以用數“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數量是5,可以用數“5”表示)。

  四、指導認讀。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個計數器。上面有幾顆珠子?

  教師:1顆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們再加一顆珠子,現在是幾顆啊?(相機做練習)

  五、指導書寫

  教師: 1是從上往下寫,稍稍有些傾斜;2像一只小鴨子; 3像小耳朵;4要寫得直直的,不能有彎曲的地方。

  六、練習

  生在方格本上寫1~5。

  七、布置作業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兩道題完成。

  教學反思:

  1~5學生們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通過圖片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討。但實踐下來發現課堂游戲少,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可以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多開發一些數學游戲,激起學生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p4~P5例5~例6、P5“試一試”、“練一練”P6~P7練習一第6~8題

  教學目標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P4例5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X=202x=20×2

  3x3x÷3=60÷3

  4.接下來,請大家在練習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嗎?

  7.等式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P5“試一試”

  ⑴指名讀題

  ⑵你是根據什么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

  1.出示P5例6教學掛圖。

  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5.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后將例6填寫完整。

  6.小結:在剛才計算例6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練一練

  解方程:X÷0.2=0.8

  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練習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四、鞏固練習

  1.要使下面每個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兩邊應同時乘或除以幾?

  0.6x=7.2方程兩邊應同時

  x÷1.5=0.6方程兩邊應同時

  2.化簡下列各式

  8X÷850+X-40

  X÷9×9X-1.4+1

  3.P6第7題

  教師引導學生列方程

  4.p7第8題解方程帶“★”寫出檢驗過程

  X+0.7=14★0.9x=2.45★76+x=91

  x÷9=90★x-54=18★2.1x=0.84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哪些知識?在解方程時,關鍵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

  X=202x=20×240X=960

  3x3x÷3=60÷3解:40X÷40=960÷40

  X=24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檢驗: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左邊=40×24=960,右邊=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小學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獲?把你的收獲再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匯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后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略)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例3、練一練,練習二第6~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學會計算套管體積的計算方法,井能應用于實際求出物體的重量。

  教學重點:計算套管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求下列圓柱的體積(口答列式)。

  (1)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徑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徑2分米,高3分米。

  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板書:V=Sh)

  2.復習環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提問:怎樣計算環形面積?你能舉例和同學們說一說嗎?小組交流。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圓柱的體積計算。這節課,就在計算圓柱體積的基礎上,學習套管體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3。

  出示例3,讀題。提問:這道題求什么?要求鋼管的質量先要求什么?怎樣求鋼管的體積?小組討論。解答這道題還要注意些什么?(單位,取近似數)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樣求的。

  2.新課小結。

  提問:怎樣計算套管體積?如果知道套管的內周長和外周長幾套管的長,怎樣求套管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題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第7、8題及數訓。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引發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 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 相機教學“對邊”。 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 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4、歸納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的習題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篇二:《 8+7等于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8+7等于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②左邊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③右邊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④兩個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有利于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①因為9+8=17,所以8+9=17。

  ②因為9+9=18,所以8+9=17。

  ③因為8+10=18,所以8+9=17。

  ④因為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加較大數,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同時體會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現,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小結:發現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8加幾得數的規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幾"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總結

  [評析: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的計算方法的講解和反復的、規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9

  設計說明

  教學設計始終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遵循運算概念的自主建構規律,讓學生充分體驗運算順序的生成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1.重視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成。

  學習新課前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并進行相互交流,對自己或他人的活動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反思,從而讓學生正確地選擇計算方法,按照一定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列出分步和綜合算式,這個過程就是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受運算順序的自然生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成。

  2.重視用畫圖策略呈現數量關系的作用。

  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題意畫圓片圖、線段圖,使題中的數量關系形象地體現出來,這樣符合從低到高的抽象程度,便于學生清楚題中的數量關系,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數學抽象能力,從而為找到解題方法打開方便之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72×25÷40    (502+28)÷5

  3.6÷0.9×100560-70+1024

  2.5-2.5×0.41.2+8-0.04

  1.觀察上面這些題分別屬于我們以前學的什么知識?

  (整數和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知識)

  2.整數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括號里的,后算括號外的)

  3.說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并列式。

  (1)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

  (2)我們班戴眼鏡的同學占。

  (3)我國大約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4.引入:剛才我們復習了整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有關分數乘除法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將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板書:分數混合運算(一)]

  設計意圖:通過對整數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復習,引導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知識進行回顧,讓學生自然“遷移”過渡到本節課來,打牢學習的基礎,以便順利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學中切實地復習學生知識結構中有利于學習新知識的舊知識,以舊引新,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從而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21頁情境圖。

  師:這是六(1)班本學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的情況,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①氣象小組有12人;②攝影小組的.人數是氣象小組的;③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攝影小組的。

  提問:航模小組有多少人?說說你是如何思考的。

  2.生獨立完成,解決問題。教師重復問題后,要求學生:

  (1)獨立思考,找出單位“1”,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

  (2)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

  (3)與同桌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列式計算。

  3.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反饋解答情況。

  (1)根據問題分析數學信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求航模小組有多少人)

  ①請同學們找到與求航模小組人數有關的數學信息,把它讀出來。

  ②將與求攝影小組人數有關的數學信息讀出來。

  師:也就是說,要求航模小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攝影小組的人數)

  師:通過讀題我們已經知道了氣象小組有12人。也就是說攝影小組的人數是多少人的幾分之幾呢?(12人)

  (2)引導提問。

  ①攝影小組的人數是氣象小組的,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氣象小組的人數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這里是把什么作為分的對象?(氣象小組的人數)

  ③這里的單位“1”是誰?(氣象小組的人數)

  (3)用線段圖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①怎樣畫線段圖來表示這樣的數量關系呢?

  ②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攝影小組的,這里的單位“1”是誰?(攝影小組的人數)

  ③你能畫線段圖來表示這樣的數量關系嗎?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我能夠掌握前三個單元所學到的知識,能熟練掌握小數意義,正確、迅速地計算。

  2、我要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前三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我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

  歸納總結法

  學法

  練習法、測試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分類整理。(自學)

  二、情景導入:

  呈現目標

  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小結、導入新課,并出示學習目標。揭示課題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學情況。

  1、復習、整理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2、復習、整理認識圖形。

  3、復習、整理小學乘法。

  (二)可以讓學生翻閱課本中的第一、二、三單元,然后通過表格、網絡圖或列舉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三)分層練習,完善認知。

  1、完成課本P50頁第1題。

  2、教材P50頁第2題。

  四、點撥升華

  當乘數大于1時,積就大于被乘數。

  當乘數小于1時,積就小于被乘數。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

  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達標檢測

  完成學案中的課內鞏固練習題目。學生獨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頁第3題

  (1)兩個乘數相乘,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就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2)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兩個乘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2、教材P50頁第4題。

  兩個相鄰整數之間有無數個小數。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業布置:

  教材第50頁的第6題,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11

  一、旋轉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歷認識旋轉、平移現象的過程。

  2、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象。在對物體旋轉、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平移現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現象。

  (一)做風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說明風車的轉動就是旋轉。

  (二)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二、認識平移現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二)說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象。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課本第4頁的第4題。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經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圖形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探索簡單圖形平移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在方格紙上移動圖形(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

  1、指導學生邊操作、邊交流。

  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結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讓學生自己平移,再說一說平移的距離。

  二、試一試:

  做課本第5頁的試一試。

  1、出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再交流。

  2、鼓勵學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一練:

  課本第6頁的練一練。

  第1題:師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2題: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

  第3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4題: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

  教學隨筆:

  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購書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并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課本第8頁的題。

  (1)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師提問:能買多少本《趣味數學》?

  (3)學生列出算式后嘗試解答。

  (4)交流學生的解決方法。重點使學生學習口算方法。如,把15個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即150÷5=30;也可以這樣想,因為5×30=150,所以150÷5=30。

  (5)師提出:150元能買多少本《科普讀物》?

  (6)師生先討論:150÷6能直接用口訣計算嗎?然后共同完成豎式計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2”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議一議: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呢?

  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學過的“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式,想到檢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用商乘除數的方法可以檢驗除法算得對不對。

  四、練一練:

  第1題: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計算。教師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方法。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情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驗算的情況。

  第3題:在進行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的教育。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月餅裝盒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運算的準確性和計算結果在生活中應用的現實性。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課本第14頁 練習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完整地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進行正確熟練的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運算

  教學用具:幻燈

  教學過程:

  一、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16-50÷25+8×2 116-(50÷25+8)×2

  [116-950÷25+80]×2 (116-50)÷[(25+8)×2]

  要求:

  1、讓學生劃出運算順序,同桌批改。

  2、選擇其中的'兩題進行計算。

  3、反饋講評

  小結:運算順序不同,計算的結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進行計算時一定要注意運算順序。

  二、根據要求添括號 改變式題的運算順序。

  30+120÷15-5×2

  說出題目的運算順序。

  要求改變運算順序:

  1、-——÷——×——+

  2、-——×——÷——+

  3、÷——+——×——-

  4、-——÷——+——×

  5、+——÷——-——×

  在反饋講評時,著讓學生說說添括號時的思考過程。

  三、在○里填上適當的數,然后列成綜合算式

  27+12 40×6

  ÷13 282-

  50- 168÷

  +26

  講評:你在列綜合算式時有什么好方法?

  四、應用題

  1、文具三生產一種彩筆,60盒可以裝720支,照這樣計算,500盒可以裝多少支?

  60盒——720支 你能用兩種方法計算?

  500盒——? 支

  講評時 著重讓學生理解每一步計算結果所表示的意義。

  改問題:3000支彩筆要裝多少盒?

  五、提高性練習

  計算24點

  課堂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制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制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化簡比。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什么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閱讀數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制蜂蜜水。通過調制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

  這是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還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后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材分析:

  《節日禮物》是觀察物體的第一課時。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學生在觀察物體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經歷觀察物體和5個正方形搭成立體圖形的過程,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一組立體圖形的形狀;能區分拍攝一組照片的先后順序。教材選取了小狗貝貝四次由低到高觀察節日禮物的有趣情境,讓學生在四個畫面上分別標出四次看禮物的順序,鼓勵學生親身體驗,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判斷觀察對象畫面所發生的相應變化,并讓學生體會由遠及近位置的變化所引起的觀察范圍的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涯的重要階段,是承上啟下的年級。是小學數學開始進入系統學習的開始。經過前三年的教學,學生在掌握的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邏輯思維和智能有了一定的發展,學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問題的能力上,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上都有較明顯的提高。

  本班的學生接受能力強,能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大,有強烈的求知欲、自覺性高。有25%的學生處于中等,學習比較被動,其中有10%的學生自覺性差,不能積極地思考問題。本課需要展開觀察、想像、推理等思維活動才能完成,對學生具有挑戰性。首先讓學生自學觀察,再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和體驗,豐富他們觀察物體的直接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提供的情境圖,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范圍變化。

  (2)過程與方法:

  ①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并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

  ②讓學生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發展學生的運動智能、空間想象智能;

  ③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培養其積極的樂學態度;

  ②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主要以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動為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對數學價值的認識;

  ③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

  ④通過合作交流,養成互助合作的習慣,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教學難點: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范圍會越來越小。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應該是學生這種學習共同體的活動的一種方式,學生互評是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對話,了解我們自己的學習進步、學習狀況,有助于學生克服自己的弱點,了解他人的學習狀況,幫助自己學習上取得進步。

  內容設定:

  伙伴們評評我: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相互評價。教學中可以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互評。通過學生的互評,加強學生間信息的溝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優缺點,進行自我反思,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使競爭與合作意識同步發展。

  教學反思: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課始的故事導入、課中新知識學習的情境創設等,把學生領入樂學的氛圍之中。

  2、觀察、猜測、交流,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為了使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并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并能根據提供的情境圖,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范圍變化,教學中先讓學生分組用五個小正方體學具擺自己喜歡的圖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狀,接著,創設小狗觀察禮物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猜想(有困難的可用學具模擬體驗)然后,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小狗從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觀察的位置有什么變化?觀察的對象又有什么變化?接著,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討論、交流等活動,體會并判斷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物體的范圍逐漸縮小。整個過程充滿了觀察、猜想、體驗和交流等活動,讓學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聽和看”的`方式介入學習。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能力,而且促進了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3、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

  《標準》中明確提出,在數學課上要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能夠用所學的知識主動探索其應用價值。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我在實際應用、拓展延伸環節中安排了判斷圖片觀察位置的練習,例如:“有兩個偵察員明明和莉莉,他們分別從兩個方向觀察同一間房子,請你分別標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說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車的平面圖是從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美,使其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很多人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枯燥乏味的,其實數學中充滿了美,我們要深入挖掘數學的美,展現數學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練習中安排的“這是兩幅意大利比薩斜塔的照片,你知道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賞一些優美的風景、名勝圖片等,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美,使其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5、還給學生評價的權利,讓學生自主對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

  過去課堂教學的總結評價歷來是教師的專利,本節課我把評價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自主評價,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與和諧。

小學數學教案15

  學習目標:

  1、能從情境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解決問題(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能從情境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黑板出示師指一名學生讀)師:要達到學習目標離不開同學們認真看書自學同學們有信心達到學習目標嗎?(有)

  三、口述自學指導(教師邊口述學生邊自學)

  師:把書翻到4頁例1看情境圖和下面的計算方法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應怎樣列式計算?重點看下面的三種計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計算方法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2、再看小女孩的`計算方法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3、最后再看綠衣服小男孩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

  四、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看書自學

  2、"做一做"(第x頁第x題)師:下面老師來考考同學們看誰做題最認真①指2名學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②師巡視發現其他學生的錯誤

  五、后教(議一議)

  1、學生更正師:發現錯誤的來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錯誤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紅粉筆圈起來在旁邊改正)

  2、討論(議一議)(1)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列正確的舉手?認為22+21=43(人)43—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2)認為22+21=43(人)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求出的是什么?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與第一種方法有什么不同?(3)認為得數正確的舉手?認為單位名稱正確的舉手?

  3、評議板書、正確率

  4、同桌對改生更正錯誤

  六、練習

  剛才同學們計算的都很正確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男女生比賽看誰能快速、正確地列式計算比誰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臺微波爐賣出18臺又運來28臺現在有多少臺?(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參加歌唱比賽有多少人沒有參加歌唱比賽?(3)同學們做黃花35朵紅花20朵送給二(2)班28朵還剩多少朵?

  1、師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賽、開火車比賽2、形式分必答、搶答······

  七、全課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你們!

  2、評比本節課比賽情況獲勝的表揚失敗的鼓勵八、當堂作業(練一練)師:下面就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吧!

  比誰字體端正并能做全對作業:

  1、小紅家有公雞25只母雞17只賣了20只還剩幾只雞?

  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隊員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隊員?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1-22

小學的數學教案01-08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熱】11-13

【熱】小學數學教案11-25